从小学落实素质教育,开展探究学习
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表达、交流。同时,探究活动还能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责任感和自信心,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探索精神,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修养,进而为他们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围绕“问题”而展开的发现、分析、思考、解决等一系列活动,是逐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在老师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探索行为。
通常,学生不爱探究的表现主要有:遇到不会、不懂或者新奇、有趣的东西,只会坦然或者懵懂地接受,而不会去想其中的原因或者更深层次的含义,也不会自己动脑或者动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虽说老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究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学生的探究意识很差。他们好像心甘情愿地在课堂上当听众、在活动中当观众,喜欢回避问题。这使得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很差。
这样的话,即便我们给学生机会让他们探究,学生也常常抓不住。
那么,具体是哪些因素导致了他们不爱积极主动地探究呢?
首先,学生接受的教育导致其探究精神不强。
好奇心人皆有之。每个人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会用好奇的双眼关注着身边发生的一切,看到不熟悉的东西,就会好奇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等。然而我们的教育却对这种自觉探究意识漠不关心,经常“回敬”孩子:“你长大就自然知道了”;当孩子接连追问“为什么”,成年人又回答不上来时,就冷冰冰地丢过来一句:“小孩子家的,哪来那么多为什么?”长此以往,孩子的好奇心自然会受到严重的打击、扼杀,再也不想去追究“那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了。
比如,当孩子把毛毛虫带回家里,养在床头的小盒子里,想探究一下毛毛虫是怎样破茧成蝶时,做妈妈的可能会因毛毛虫的脏、丑而严厉地训斥孩子,把孩子视为“心肝宝贝”的“探究材料”统统丢掉,甚至还有可能残忍地踩死、捏死毛毛虫;做爸爸的一听孩子想要探究毛毛虫破茧化蝶的事,可能会拿来一本彩色图画书,给孩子讲“毛毛虫的一生”。孩子自然会对理解他心思的爸爸崇拜得五体投地,开始津津有味地听故事,等明天回到学校向同学或者老师炫耀自己的“博学”。
就这样,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一尘不染的房间里,顺从地从大人那里接受“教义”,而不会自己去探究“为什么”了,而父母从来都没有认为这有什么错,会造成什么可怕的后果。
可是,一尘不染对孩子来讲,真的那么重要吗?殊不知,在追求“洁净儿童”的背后,扼杀的其实是孩子主动探究的天性,扼杀的是孩子充满希望和幻想的未来。
其次,教育制度制约着学生去主动探究。
我们以前的教育对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毫无帮助。为了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背负着繁重的作业和考试的压力,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周围的事物,也没有时间多问“为什么”,更没有时间去自己试着探究一下“为什么”。
目前,不少所谓的主动探究活动仅仅在课堂上象征性地开展几次,而且还是在老师严格控制下的,是一种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由特定的人按照特定的步骤去观察特定的现象,最后再得出特定的结论的活动。这样的教学,真的给了学生一个自己动手去开展一些探究性的课外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吗?
像这种通过反复灌输、强化作业以及无休止的评优、竞赛和考试等手段,以外在压力作推动,把知识作为一种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的教育,自然会把学生的探究意识挤压掉,使他们没有一点主动探究未知知识的兴趣与动力。
把学生从被动、苦学中解脱出来,激发其主动探究意识,是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想尽办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