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师的品德与学生的成长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知识的转播者,文明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深刻地道出了人类社会对教师角色所形成的共识和对教师道德品质的期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教师品德的具体体现,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品德越高尚,学识越渊博,身心越健康,教师人格魅力就越大,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越强,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就越好。万事德为先,尤以师为重。笔者认为教师的品德对学生有以下作用:
一、表率作用。
列宁说:“一个人早期在思想上所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对其成长影响极大。所以教师更应以自己完美的品德魅力为学生作榜样。以其影响学生的成长”。由于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而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长能力的关键时期,具有鲜明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关怀和鼓励。愿意以老师为表率。学生常常是从教师的品质中吸收营养和力量的,他们总是密切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师感情上的细微变化,学生都会立刻觉察。
教师的言行,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师的情感、意志和品质,教师的才能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学生的影响都很大,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教师其品质越高,学识越渊博,身心越健康对学生的吸引力就越大,教师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如徐特立对毛泽东的影响、徐特立是毛泽东的老师,徐老治学严谨,为人正直不阿,思想进步,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意识,他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早年的毛泽东也从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对其后来成为中国革命的领袖奠定了基础。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愿意听他们讲课。作为教师,他们已经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爱戴。教师的品德魅力已让学生折服。
二、感染作用。
教师本身的情感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作用,如果教师有强烈的求知欲,热爱自己的专业,以饱满的情绪带领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像赞可夫所说的:“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
三、启迪作用。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成为“向野蛮和无知发动进攻的统帅”,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影响他们的理想、志趣、情感、意志、品格,人生观、道德观等,就像人们常常赞誉的那样,教师是花园里精心培育幼苗的园丁,是细心雕塑人的心灵的雕刻家。一位哲人说过:“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只是有的瑕疵较多但只要教师精心雕刻,下刀得法,都会闪光露彩的。”一语道出教育的诀窍:把握教育的契机。
教师的劳动有其特殊性。教师劳动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的人。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理想人格,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人格要用人格来培养,道德要用道德来影响,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折射出来的优秀品质,是任何教科书、任何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
四、消极作用。
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已发展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对今天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影响根深蒂固,在当今的教育中还存在一些封建式教育。比如教师的思想品德、体罚学生的现象、排斥、歧视学生的行为现象数不胜数,不良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危害性,并且有些教师自尊自大不从学生的成长出发,忽视学生的独立性。你越是忽视和不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越是以为“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我说的话,你就得听,非听不可,不听不行,”学生就越是不易于和不乐于接受你的教育和教学。学生模仿性特强,不良的师德行为他们很容易模仿,造成他们的集体观念冷淡,人生观和价值观、审美观受到歪曲。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的态度足以影响他的一生,甚至可能成为长久的遗憾。
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并用它去感染你的教育对象呢?
(一)、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激发教师关爱学生的源泉,是教师高尚人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体验学校生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的一面镜子。师德建设直接影响着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优良校风的形成,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是学校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教之道,德为先。教师首先要爱岗敬业。愚公移山,感动上天;精卫填海,百折不挠;苏武牧羊,诸葛鞠躬尽瘁,是为的什么,是敬业,是执着。还要淡泊名利。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堪其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教师还要无私奉献,甘为人梯。其次要有“爱”。师爱能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增强教师的角色魅力,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还能起到导读教育的效果。老师关爱每一个学生,既赏识他们的优点、进步和个性,又宽容他们的过失、错误和弱点,期待着学生的转变、成功和成长。再次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优秀品质感染了学生,可内化积淀为学生的品质,使得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积极、健康、进取的精神风貌。四是教师要亲善。教师要亲近大自然,善待他人、善待动植物,都会让学生感动。
(二)、教师要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战胜前进路上艰难险阻的“法宝”,教师作为一只“领头羊”,你的自信与微笑每时每刻都在向你的学生传递一个消息;自己的老师和他们的基础、能力充满信心,使他们也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一切学习困难。
(三)、热爱学生,服务学生。
热爱服务学生,给学生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方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学习的各种服务,善于为学生提供各类学习和创新的榜样,努力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是一项具有道德性的实践活动,它要关心人、帮助人、促进人的健康发展
。作为教师,就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以身立德。教师要坚持终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学习时代楷模,学习先进的育人理念,在提升自己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教师个人的素质和道德修养。用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做表率,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四)、教师要敢于自我批评。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的即便误解了学生,误批了学生,为了维护师尊也决不道歉,这自然给学生一个负面的影响,老师霸气,不讲道理,不通人情。故而引来更强的叛逆心理和更大的逆反心理群体,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人师表,更应该做好表率。教师若能对自己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及时道歉和纠正,更能赢来学生发自内心的钦佩与信任。教师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语言行为,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教师亲历亲为,躬身示范。比如:每次看到地面的纸张,我都会弯下腰去捡,然后扔在垃圾桶内。
(五)、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
素质的基础应该是好的习惯,一切的教育都将归结为习惯的养成。习惯是从人的正确认识到正确的行为之间的一座桥梁。习惯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命运的巨大能量。一个好习惯,就有一份自信;一个好习惯,就有一份成功的机会;多几个好习惯,就会多一些工作与生活的能力。
“一切教育最终都将归结为习惯的培养”。
(六)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一个要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不应只有严父的面孔,更要有慈母的心肠,用真挚的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情感关系。
总之,教师要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去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要用自己热情积极工作的态度去培养学生努力认真的学习精神;要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去培养学生顽强坚毅的性格。努力成为能通过自身的品德魅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的优秀教师,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