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为扎实开展全国精神卫生综合试点工作,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背景及现状
(一)全乡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状况
全乡共有卫生机构1个,其中村级医疗点10个,全乡综治专干1人、社区民警3人、民政助理员了人、残联专于1人、村级联络员10名。
(二)精神卫生工作开展情况
1.逐步建立政府领导和部门协作机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精神疾病精细化服务管理工作机制。按照政府精细化服务管理工作的要求,有效推动了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措施的落实。
2截至2020年12月底,全乡在管理精神障碍患者157人,其中居家服药患者118人,2020年以来,全乡未发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重大治安刑事案件,精神卫生工作稳步推进。
(三)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精神卫生综合服务管理机制不完善。一是多部门协作沟通不到位。二是社会、家庭参与力度不够。由于社会歧视和恐惧,监护人不愿意透露患者及其病情,或不愿意、无力承担监护责任,单位和社区在社会帮扶和宣传教育工作上不愿介入,导致患者发现率低、病人流浪走失而未能得到及时收治、已建档病人及其监护人拒绝治疗、患者长期关锁失去社会功能、治疗管理病人脱失等问题。
2.精神卫生服务网络不健全。卫生院无精神科门诊设置,无法实现就近就便为患者提供诊治服务。
3.精神卫生服务队伍建设滞后。卫生院无精神科执业医师,基层精神卫生防治人员缺乏。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康复和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探索和创新精神卫生工作模式,及时发现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高检出率和管理治疗率,减少肇事肇祸案件发生,创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会管理。
(一)健全和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机制。
建立由综治、公安、民政、卫计、社保中心、残联等部门为主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情不稳定患者接受个案管理。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率低于全省服务的比例达100%平均水平,无重大肇事肇祸案件发生。
(三)加强精神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卫生院力争配备经精神卫生专业培训的临床执业医师(含助理)1人、精防人员1人。(四)提高心理卫生服务能力。
让公众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障碍核心信息知晓率达70%。(五)引导社会组织支持和参与精神卫生工作。
以“杨善洲志愿服务队”为基础,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加入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团队,在卫生院,村卫生室为精神病患者开展康复服务。三、策略与措施
(一)健全和完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
1.成立试点工作领导机构。按照“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制要求,XX乡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2.成立由综治办、派出所、民政、社保中心、残联、卫生院等部门组成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小组,负责制定辖区内患者管理治疗流程、落实管理责任,每月召开工作例会分析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建立和完善医疗与康复相结合的全程服务模式
1.加强患者发现登记报告。按照保密原则,村、社干部发现辖区内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线索要及时向当地派出所和卫生院报告。
2.做好患者服务管理。按照“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应收尽收”的原则,推行“病重治疗在医院,康复管理在社区”的服务模式。落实双向转诊机制。对急性期和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由XX乡精神卫生管理小组及时转诊到精神病专科医院进行规范治疗,病情稳定后回康复机构、家庭进行精神科基本药物维持治疗及康复训练,接受基层精防人员提供的随访和康复。
3.强化落实基层卫生机构管理服务职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为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等服务。
4.建立落实“九管一”模式,即:以乡综合管理小组为基础,形成综治专干、社区民警、民政助理员和乡、村精防人员、综治网格员、残疾人专职委员(残疾人联络员)、村干部、村民小组长9人协同监护人管理患者模式,随访管理病情不稳定患者,协助患者及其监护人解决治疗及生活中的困难,帮助患者家庭之间建立互助、互教的同伴教育模式。建立乡综合管理小组与专科医院直接对接的应急医疗处置“绿色通道”,及时应对处置可能发生的肇事肇祸突发事件。
(三)建立完善精神障碍康复服务体系
1.逐步建立健全专科医院、社区康复机构及社会组织、居家康复相结合的康复体系,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和精神残疾康复工作模式,建立完善医院康复和社区、居家康复相衔接的服务机制,加强民政、残联及专科医院对社区康复机构和居家康复的技术指导。
2.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提供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促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
3.强化居家康复。对患者特别是曾经肇事肇祸和危险性了级及以上或者无监护人、监护人无力监管的患者,要依照《民法通则》规定,逐一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监护人。要积极开展“以奖代补”落实监护人责任试点工作,签订监护责任书,按照医嘱督促患者按时服药、接受随访、治疗,进行康复训练。
(四)加强精神卫生健康促进
1.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精神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宣传,广泛宣传“精神疾病可防可治、心理问题及早求助、关心不歧视、身心同健康”等精神卫生核心知识和患者战胜疾病、回归社会典型事例,引导公民正确认识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正确对待精神障碍患者。
2.扩大心理健康服务范围。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卫生宣传,增进公众对精神健康及精神卫生服务的了解,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营造全民参与精神疾病防控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