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对矛盾及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认识。
答:老子在《道德经・二章》中讲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意思是说,“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等,虽然是相互对立的,但又是相互依存的。在哲学上,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被称为矛盾,简要地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种关系是由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同时,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又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哲学上讲的这种辩证矛盾,不同于思维中存在的逻辑矛盾。逻辑矛盾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自相矛盾,而辩证矛盾则体现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都是对立的,但它们之间又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攻就没有守,没有苦也无所谓乐。同时,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足球比赛中,队员们奋力拼搏,就有可能转守为攻,转败为胜;学习中,艰辛的努力获得优异的成绩,苦也就转化为乐。
矛盾的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的关系,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机械运动中的吸引与排斥、物理运动中的正电与负电、社会运动中的阶级斗争等都体现为矛盾的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统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其中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构成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和平与战争、新生与死亡、运动与静止……我们细心观察世界,就会发现,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处处有矛盾;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存在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事物始终都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但现实中的矛盾各不相同。在某一领域、某一事物及其运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既有性质上的共同性即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即个性,从而体现出矛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但不论怎样,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我们研究矛盾和解决矛盾,既要注意矛盾的共性,更要注意矛盾的个性。研究矛盾的个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解决矛盾的前提,不同性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俗语所说的“对症下药”反映的就是这个道理。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学习唯物辩证法,就要学会运用矛盾学说去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而具体分析和解决矛盾的关键,就在于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