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育调查报告
中等教育调查报告1
一、调查概况
20xx年10月,我作为一名实习生在新乡市外国语中学完成了我为期一个月的校外实习。总得来说,我这一个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作为一名物理老师的校外实习;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的工作,严格遵循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学系统来进行我的教育实习和工作实习。我虚心的像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学习,和别的老师进行讨论交流,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在完成我的实习任务的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做了一番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物理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育情况的。通过这个调查,我对物理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如何把学生、教师与课程、客观世界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有效的组织教学;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三、调查结果
(一)中学教育中,尤其是物理教育,应如何根据其自身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一直是物理教育研究的重点。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是学生、教师与课程、客观世界(特指物理语言)。如何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收到最佳效果,是我实习期间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校外实地教学,我意识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实习期间我就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一问题展开了调查,调查对象是我任课的信阳宋基实验中学高三的学生,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共收回有效答卷250份。调查的题目共六个:对物理课的兴趣;物理课上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性;物理教学的交际特点;师生关系对物理教学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与作用;你心目中的物理教师。
通过调查发现,喜欢上物理课的和不喜欢的比例基本持平,中间部分比例很小,呈两极分化态势。说明学生对待物理课的态度观点鲜明,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们喜欢物理课的原因主要有:认为物理课很重要,是新世纪的需要;当前就业的通行证;喜欢接触新事物。不喜欢物理课的原因,按教师和学生自身因素从两方面分析:
1、老师因素:现今教学传授知识的手段是“灌“。并没有带动学生去感受物理,教会其学习方法。教学步骤公式化,课堂上讲得多,让学生参与的少,致使学生被动接受,思维不活跃。
2、学生自身因素:本身物理基础不好。学得越多,越听不懂、记不住,丧失信心,从而对老师及其所教内容产生恐惧厌烦心理。
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初始原动力。在兴趣带动下,可以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如果丧失了兴趣,不仅会成为学习的阻力,还会造成心理压力,影响今后发展。所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和调动其积极主动性的基本条件。
(二)学生对课堂上老师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重要性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够认识到课堂上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才会乐意攻读,积极思维,主动进取。有位学生说得好:“好学之,不如乐学之。”正是如此,课堂气氛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同学的学习兴趣。
调查中,学生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实际操作性的意见。整理如下:老师应以教材为中心,适当穿插课外知识和口语练习,例如介绍外国风情知识、典故。这适应了中学生好奇求新心理。在训练口语和听力时,可以用简单单词串起来讲一些小故事、小幽默,组织学生自己用物理表演小品、小话剧,为学生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供机会。在趣味和娱乐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尽快接受所学知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另外,针对程度稍差和心理上胆怯、内向、怕羞的学生,应说服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找回自信。多辅导帮助、委婉纠正其错误,先鼓励回答较简单的问题,建立起自信心,再逐渐提高问题难度,从而敢于主动发言,参与活动。还有,教师课堂用语应简短,指示明确,语言风趣,表情生动,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以免造成紧张气氛。还要注意发掘表现积极、外向的学生,使其有发挥机会,从而带动全班同学,形成主动、积极的气氛。
由此可见,学生和教师同样热心于课堂教学的改革。
(三)学生如何看待交际能力这一物理教学主要用途
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认为培养物理交际能力是学习的最主要目的。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语言是为了互相沟通、了解,就是为了交际。针对这一点,学生们希望老师在授课时多讲些实用的东西,包括见面、生活、家庭、师生间的日常用语,多搞些这方面的仿真练习,既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又提高了参与意识。按需供应,也是教师课堂教学应致力的方向。这样才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学生对师生关系影响教学的意见
这一调查数宇是出乎意料又是合乎情理的。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非常看重师生关系,认为它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这一结果与平时看似冷淡的师生共处场面截然相反。由此可见教与学并不只在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和不大的教室内发生作用,它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涉及课下的方方面面诸多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问卷显示,不少同学认为“喜欢老师就会喜欢他/她的课“。”教“者为师,“学”者为生,在教学中必然形成师生关系(一位学生如是说)。师生关系好了,距离拉近了,学生上课自然会尊重老师的言行,就会为课堂学习提供一个快乐的积极主动的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都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教与学的过程中。
学生们为搞好师生关系提了不少有效的建议。摘录如下:以诚相待,对学生象朋友,不摆架子,有时开开玩笑,给学生们以亲切感;利用课间、空余时间深
入学生之间,与其多交流、多沟通,主动接触,增进了解,听取教学意见、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清楚每位学生的.学习程度、层次,因材施教。而且不仅要在学习方面,还要在生活、处事诸方面给以指导、帮助,即记熟每个学生的姓名;提问时面带微笑,设身处地理解体验学生学习物理的喜、怒、哀、乐,或找回做学生时的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似乎除了教学外,交流机会很少,大多数班级并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但其实双方都渴望得到对方的理解与支持,只有沟通,才能交流,然后才能相互配合,上好每一堂课。
(五)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角色及所起的作用
现在虽然提倡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似老师为主要角色。此次调查表明,还有不少学生认为应以老师为中心,因为是老师在“教“,学生应跟着老师走,而意识不到教的目的是为了“学”,而“学”是学生在学。这说明教育体制中这一改革还未收到预期效果。但是也应看到,大多数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儿,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即物理课堂的语言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是“助手“或“导演”。“助手”要以“主人“的要求制定计划,安排活动。否侧即使老师表演得再精彩,学生也会听得乏味。老师应起好引导作用,调动“演员”的热情,发挥出自身潜能。另外,根据师范学校的特点,学生将来必定要充当老师的角色,所以培养锻炼他们的能力,给予施展空间,对今后教书育人是必须的。所以老师也应在课堂上尽力转变学生的观点,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受教,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六)学生心目中的老师形象
最后,我调查了在学生的眼中,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生们思路很活跃,提的意见很中肯,道出了他们渴望好物理老师的心声。其中,占第一位的是老师的教学水平。讲课内容要准确,有条理,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老师应知识渊博,有好的口才,语言幽默风趣,发音优美动听,吐字清晰,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在人格上,要尊重学生,时时把学生放在心上,亲切和蔼,和学生打成一片,关系融洽,绝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心中不能有好、坏生差别,不歧视学习成绩差、反应慢的学生,而是更多地耐心帮助、关怀他们。再就是,仪表方面,要形象好,有气质,为人师表。其他,不拖堂,不占自习时间,作业不要太多,多和同学谈心、聚会等也提了出来。
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学生把能否上好每一堂课排在了第一位。它强烈反映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所以,提高自身素质必须是每一位教师奋斗不止的目标。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被放在了关键位置。这就说明,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树立威信,从而带动教学。
从这次调查中,我更加深入了解了现阶段我们的中学教育现状和学生的需求、老师的艰辛。每上好一节课,需要多方努力。在物理教学中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上好课的关键,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其他更深入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讨。
中等教育调查报告2
一、调查概况
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我在xx中学度过了我一个多月的校外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的教育实习,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作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英语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英语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1、从英语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初中英语的发展现状。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先进初中英语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以我实习的初二英语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
三、调查结果
1、从英语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首先,从初中英语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初中英语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大多数英语老师都是本科毕业,极少数的英语老师拥有大专文凭,这说明实习学校英语教师文凭较高,学校对英语教学非常重视。另外,部分老师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虽然英语学科不像语文那样对教师的普通话要求严格,但这些状况却不容我们忽视。其次,从现今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英语教学的状况,在教学方法上面,初中英语老师一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景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的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过的机会。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的时候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做笔记了。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初中英语老师们对预习指导教学工作很重视,因为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事物有自己初步的理解和看法。在作业要求方面,初中英语老师可以说是非常严格的,这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能更好的适应更高年级的要求。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初中英语的的发展现状。我实习的年级是初中二年级,学生都是在十三四岁左右,这个年级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初中是个特殊的时间段,学生面临着中考的机遇和挑战,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是根本掌握不了英语的知识的,这非常让初中英语老师头疼。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初中英语老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声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我在实习期间上课时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烦恼,后来我也学习使用这种方法,课堂收效还不错。据了解,在现今中学,有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不喜欢学初中英语,他们认为英语很难,也很枯燥,这种现象在中学里是很常见的,当然这种现象和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也是分不开的,每一位初中英语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初中英语,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英语学学习上来。在实习期间,我曾带领实习班级的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过三次课,通过这几次课我发现初中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他们自律意识比较差,到了新鲜的地方就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初中生也很想得到老师的肯定与关注,正应为这样,当一个称职的老师就必须学会在适当的时机夸奖他们,尽量用表扬来鞭策他们进步。当然也不能全靠表扬,在行为习惯的调整方面,批评和惩罚也是很重要的,否则无法引起他们的重视,甚至会让他们产生老师不足惧的想法。调查中,初中生最喜欢的是贴近他们思想的老师,他们回去寻找老师和他们的共同喜好,如果共同喜好多,他们就会比较亲近这个老师,反之,则比较生疏。每个孩子都是想通过自己的途径引起老师注意的,用的方法可能让老师喜欢,也有可能会让老师产生讨厌的情绪。后果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可以说每个孩子的行动出发点都是好的,但看老师是如何对待它。
在学习压力方面,我是在初中实习的调查的对象都是初中生,由于面对着升学的压力,老师们都会给学生布置很多作业,特别是英语等其他主要科目,据我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到的,大多数学生回家做作业都要做到很晚才能完成,他们普遍都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初中英语教学该往何处去。初中生的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初中生的感知觉已经逐步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初中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初中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初中生教学要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找出适合本阶段学生学习的方法,注意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发展,引导他们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正视学生在教学思想上的发展,适时给予引导,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
初中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入学以后他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于老师和同学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同学和老师的相处中,他们逐渐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
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初中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们的学业成败、社会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初中教学要注意学生在个性品质上的塑造,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注重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适时给予他们指导,鼓励他们融入集体,关心他人。
初中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走向成熟,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的考虑动机和结果。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他们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所以初中教学也应注意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表现,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和文学素养这两个能力,当然要完成这个目标并不容易,根据以上了解到的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我认为,在现今条件下,改善英语教学现状必须要从制度改革抓起,其次要提升教师团队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要培养一批关爱学生的老师,最后就是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制定适合他们的课程,让他们在身心愉悦中增长知识、获得做人的学问。
中等教育调查报告3
一、调查概况
20xx年x月x日,我作为一名实习生在河南省信阳市店乡初级中学完成了我为期一个月的校外实习。总得来说,我这一个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作为一名英语老师的校外实习;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的工作,严格遵循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学系统来进行我的教育实习和工作实习。我虚心的像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学习,和别的老师进行讨论交流,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在完成我的实习任务的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做了一番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英语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育情况的。通过这个调查,我对英语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如何把学生、教师与课程、客观世界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有效的组织教学;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三、调查结果
(一)中学教育中,尤其是英语教育,应如何根据其自身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一直是英语教育研究的重点。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是学生、教师与课程、客观世界(特指英语语言)。如何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收到最佳效果,是我实习期间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校外实地教学,我意识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实习期间我就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一问题展开了调查,调查对象是我任课的河南省信阳市店乡初级中学初三的学生,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共收回有效答卷250份。调查的题目共六个:对英语课的兴趣;英语课上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性;英语教学的交际特点;师生关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与作用;你心目中的英语教师。
通过调查发现,喜欢上英语课的和不喜欢的比例基本持平,中间部分比例很小,呈两极分化态势。说明学生对待英语课的态度观点鲜明,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们喜欢英语课的原因主要有:认为英语课很重要,是新世纪的需要;当前就业的通行证;喜欢接触新事物。不喜欢英语课的原因,按教师和学生自身因素从两方面分析:1、老师因素:现今教学传授知识的手段是“灌“。并没有带动学生去感受英语,教会其学习方法。教学步骤公式化,课堂上讲得多,让学生参与的少,致使学生被动接受,思维不活跃。2、学生自身因素:本身英语基础不好。学得越多,越听不懂、记不住,丧失信心,从而对老师及其所教内容产生恐惧厌烦心理。
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初始原动力。在兴趣带动下,可以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如果丧失了兴趣,不仅会成为学习的阻力,还会造成心理压力,影响今后发展。所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和调动其积极主动性的基本条件。
(二)学生对课堂上老师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重要性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够认识到课堂上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才会乐意攻读,积极思维,主动进取。有位学生说得好:“好学之,不如乐学之。”正是如此,课堂气氛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同学的学习兴趣。
调查中,学生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实际操作性的意见。整理如下:老师应以教材为中心,适当穿插课外知识和口语练习,例如介绍外国风情知识、典故。这适应了中学生好奇求新心理。在训练口语和听力时,可以用简单单词串起来讲一些小故事、小幽默,组织学生自己用英语表演小品、小话剧,为学生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供机会。在趣味和娱乐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尽快接受所学知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另外,针对程度稍差和心理上胆怯、内向、怕羞的学生,应说服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找回自信。多辅导帮助、委婉纠正其错误,先鼓励回答较简单的问题,建立起自信心,再逐渐提高问题难度,从而敢于主动发言,参与活动。还有,教师课堂用语应简短,指示明确,语言风趣,表情生动,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以免造成紧张气氛。还要注意发掘表现积极、外向的学生,使其有发挥机会,从而带动全班同学,形成主动、积极的气氛。
由此可见,学生和教师同样热心于课堂教学的改革。
(三)学生如何看待交际能力这一英语教学主要用途
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认为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是学习的最主要目的。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语言是为了互相沟通、了解,就是为了交际。针对这一点,学生们希望老师在授课时多讲些实用的东西,包括见面、生活、家庭、师生间的日常用语,多搞些这方面的仿真练习,既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又提高了参与意识。按需供应,也是教师课堂教学应致力的方向。这样才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学生对师生关系影响教学的意见
这一调查数宇是出乎意料又是合乎情理的。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非常看重师生关系,认为它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这一结果与平时看似冷淡的师生共处场面截然相反。由此可见教与学并不只在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和不大的教室内发生作用,它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涉及课下的方方面面诸多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问卷显示,不少同学认为“喜欢老师就会喜欢他/她的课“。”教“者为师,“学”者为生,在教学中必然形成师生关系(一位学生如是说)。师生关系好了,距离拉近了,学生上课自然会尊重老师的言行,就会为课堂学习提供一个快乐的积极主动的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都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教与学的过程中。
学生们为搞好师生关系提了不少有效的建议。摘录如下:以诚相待,对学生象朋友,不摆架子,有时开开玩笑,给学生们以亲切感;利用课间、空余时间深入学生之间,与其多交流、多沟通,主动接触,增进了解,听取教学意见、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清楚每位学生的学习程度、层次,因材施教。而且不仅要在学习方面,还要在生活、处事诸方面给以指导、帮助,即记熟每个学生的姓名;
提问时面带微笑,设身处地理解体验学生学习英语的喜、怒、哀、乐,或找回做学生时的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似乎除了教学外,交流机会很少,大多数班级并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但其实双方都渴望得到对方的理解与支持,只有沟通,才能交流,然后才能相互配合,上好每一堂课。
(五)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角色及所起的作用
现在虽然提倡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似老师为主要角色。此次调查表明,还有不少学生认为应以老师为中心,因为是老师在“教“,学生应跟着老师走,而意识不到教的目的是为了“学”,而“学”是学生在学。这说明教育体制中这一改革还未收到预期效果。但是也应看到,大多数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儿,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即英语课堂的语言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是“助手“或“导演”。“助手”要以“主人“的要求制定计划,安排活动。否侧即使老师表演得再精彩,学生也会听得乏味。老师应起好引导作用,调动“演员”的热情,发挥出自身潜能。另外,根据师范学校的特点,学生将来必定要充当老师的角色,所以培养锻炼他们的能力,给予施展空间,对今后教书育人是必须的。所以老师也应在课堂上尽力转变学生的观点,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受教,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六)学生心目中的老师形象
最后,我调查了在学生的眼中,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生们思路很活跃,提的意见很中肯,道出了他们渴望好英语老师的心声。其中,占第一位的是老师的教学水平。讲课内容要准确,有条理,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老师应知识渊博,有好的口才,语言幽默风趣,发音优美动听,吐字清晰,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在人格上,要尊重学生,时时把学生放在心上,亲切和蔼,和学生打成一片,关系融洽,绝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心中不能有好、坏生差别,不歧视学习成绩差、反应慢的学生,而是更多地耐心帮助、关怀他们。再就是,仪表方面,要形象好,有气质,为人师表。其他,不拖堂,不占自习时间,作业不要太多,多和同学谈心、聚会等也提了出来。
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学生把能否上好每一堂课排在了第一位。它强烈反映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所以,提高自身素质必须是每一位教师奋斗不止的目标。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被放在了关键位置。这就说明,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树立威信,从而带动教学。
从这次调查中,我更加深入了解了现阶段我们的中学教育现状和学生的需求、老师的艰辛。每上好一节课,需要多方努力。在英语教学中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上好课的关键,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其他更深入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讨。
中等教育调查报告4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
2.分析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
3.找出改善这种差异的方法。
二、调查对象及其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是对石化一中的全体学生进行部分抽查问答的方式,并在重点班选出几名优等生进行问答。
三、调查结果
(一)预习情况、方法。
众所周知,预习是听好课的基础,也是体现学生自学能力的方式之一,经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其中“老师要求预习”和“想起来就预习”的学生大约占45%,而自觉预习的学生只占25%。大多数学生预习也只是把课本看一遍就算完成了预习,而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并找出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的学生则很少,重点班的优等生也有人经常预习,但是他们预习通常采用找重点和难点的方法,而中等生和差生则大多是看一遍新课内容,而且只完成老师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以上结果都表明预习还是中学生学习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二)听课情况、方法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途径,中学生自制能力不是很强,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影响学生听课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老师讲课的方式和课堂的活跃气氛,这种情况约占70%,因此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堂笔记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成绩较好的学生多采用上课记重点的方法,这样的学生约占22%,说明他们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大部分中等生采用做详细笔记,以便课余时间复习,有其被动的一面。基于从上学生听课和记笔记方法上的区别,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听课记笔记,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四)作业情况及其方法
由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采用“先做后看书”的比率较高,而“先看书后做”的比率相对较低,结果表明中等生和困难生基本采用这两种方式完成作业,仍有抄袭作业的行为。从教学环节的连贯性来看“先看书后做”的方法较理想,先看书比较清晰地掌握知识点后,再通过作业来检测学习的知识,强化对有关内容的记忆,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有的优等生也采用先做作业后看书的方式,他们认为只要做好课堂小结,就可以直接采用第二种方式完成作业,这样既能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又能针对作业中的问题有目的地看书,使得对问题理解得更透彻。
(五)复习情况和方法
此次调查显示,经常复习的学生占大多数,考前复习的比率也较高,复习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点复习不懂或不会的知识,当然复习方法因人而异,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一位优等生介绍,他每次的考前复习都针对自己知识缺漏的地方,自己选题出卷进行自测,这说明好的复习没有固定模式,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引导学生复习。
经过这一个星期以来的调查,目前中学生还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还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改变这种情况,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师讲课之前,应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讲课时,要变“满堂灌”为“少、精、活”,要抓住教学的关键,将适当启发和适当精讲相结合,这样,学生注意力才能集中,才能围绕老师问题重点认真思考,找出规律,解除预习中的疑难,学生攻克了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体会到方法在学习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
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 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中等教育调查报告5
上个月,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教育实习活动,希望通过实习能让我们深入中学教学第一线,了解中学教育现状,并进一步提高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促进个人教学技能的形成。这次实习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和实习总结。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个人有了很多收获。同时,我以我所实习的中学―郑州市第五十四中学为主要调查对象,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
首先,在老师教授方法方面。
我所在的中学,虽然是郑州市比较好的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一套公式化的教法,解题、介绍时代背景、泛读课文、讲解生字生词、分段、分析课文、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这种千篇一律的教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过程单一、枯燥,加上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语文课堂显得更加沉闷、无趣。老师在讲台上根据固有的模式大谈特谈,学生在讲台下作自己的事,少数认真听课的同学看起来也是抱着某种利益的心态――高分。整个课堂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而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客体。这样不仅束缚着青少年活跃的思想,使学生不动脑筋想问题,同时也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我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可以很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也有权利抵制这种教育。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只是外固,真正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还要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学生作为内因主动的学习不存在了,教师和教材再好的外因也将失去意义。
第二,老师在课堂提问方面。
我发现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会连续提问,但这些问题大多是很简单的是非问,或者选择问、填空问、甚至是自问自答,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踊跃回答,或者说都能回答得上,但学生的回答显然都是很仓促,且习惯性地不加
以深入思考而快速作答,而这些答案一般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样课堂牢牢地控制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及问题的生成性都大大降低。表面上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其实整个教学质量并不高。
第三,教师的课堂点评。
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候有的同学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有的同学偶尔会有一些充满灵气的回答,袒露出他们不一般的思维痕迹,但通常情况下,老师都不够敏感,对学生的回答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者不置可否??有的老师点评语言单一、苍白,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合适、恰当的评价,让人感到老师的语言空洞。甚至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滥用表扬,不管问题价值大小,学生回答的价值量有多大,老师都是一个口吻“对、不错、太棒了”等等。这种脱口而出的随意表扬使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随意应付。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其实是对教学、也是对学生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第四,教师的讲课内容。
听了一个月的语文课,我发现老师讲课期间常插入诸如此类的话:这个字、词很重要,考试的时候常会考到;这个句子注意它的翻译,考试会可能有所涉及;这种阅读理解题需要同学们好好看看,考试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题型??
整堂语文课都在语文老师的善意提醒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们每次一听到此类的话,都会条件反射地集中注意力。真的是因为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吗?不是的,很显然,是为了考试。考试独立于教育、教学之外,考试内容取代了教学目标,分数成为最终的教学目的。记得课间,我试着跟语文老师交流教学方法,我说:“老师,您看,我们这堂课可不可以再这样拓展延伸一下,或许课堂的趣味性会有所增加。”老师很干脆地回答:“没有必要,考试不考!”我愣了,考试不考,就不讲吗?语文教学难道也纯粹是为了考试吗?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上说:中学语文教学设定的总目标是“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由此派生的教学目标从四个方面考虑: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人文素养、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些理论上的目标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极大的反差。
老师讲课以课本为主,课本上有的,就进行模式化讲解,课本上没有的,老师便敷衍了事甚至根本不会提及。不要说知识技能没有得到提升,人文素养、情感态度,甚至应用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然后,在做班主任代理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一些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现象,比如: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律,学习态度端正,积极上进,希望考出好成绩,让生命更充实、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并且绝大多数人都曾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他们对学校生活的评价是累并快乐着,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这里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我发现,班里抄袭作业的现象比较普遍,有近90%的同学反映本班同学有抄袭作业的现象。
二、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心理压力普遍较大。我所见习的学校学生平均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除了上课时间,每天课外学习时间在4小时以上,而有些科目每天作业时间都要超过2小时。如果每门课程的作业都如此,学生如何应对?即使只语数外三科每门作业要2小时,学生也不可能完成。其实这么多的学生抄袭作业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他们的课业负担的确过重了。因为过重的课业负担,加上家长及老师的不间断督促,他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
这便是我这次见习所见所感,也是这个月我调查的收获,在当今新的教育体制下,好的教育方法及教育理论在短时期内根本无法与实际教学实践相一致,甚至会出现脱节的现象。我们只有期望教师的个人素养能越来越高,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能越来越顺应实际教学。
中等教育调查报告
中等教育>调查报告
(一)一、调查概况
20**年9月5日,我作为一名实习生在河南宋基信阳实验中学完成了我为期一个月的校外实习。总得来说,我这一个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作为一名英语老师的校外实习;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的工作,严格遵循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学系统来进行我的教育实习和工作实习。我虚心的像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学习,和别的老师进行讨论交流,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在完成我的实习任务的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做了一番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英语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育情况的。通过这个调查,我对英语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如何把学生、教师与课程、客观世界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有效的组织教学;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三、调查结果
(一)中学教育中,尤其是英语教育,应如何根据其自身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一直是英语教育研究的重点。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是学生、教师与课程、客观世界(特指英语语言)。如何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收到最佳效果,是我实习期间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校外实地教学,我意识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实习期间我就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一问题展开了调查,调查对象是我任课的信阳宋基实验中学高三的学生,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共收回有效答卷250份。调查的题目共六个:对英语课的兴趣;英语课上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性;>英语教学的交际特点;师生关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与作用;你心目中的英语教师。
通过调查发现,喜欢上英语课的和不喜欢的比例基本持平,中间部分比例很小,呈两极分化态势。说明学生对待英语课的态度观点鲜明,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们喜欢英语课的原因主要有:认为英语课很重要,是新世纪的需要;当前就业的通行证;喜欢接触新事物。不喜欢英语课的原因,按教师和学生自身因素从两方面分析:
1、老师因素:现今教学传授知识的手段是“灌'。并没有带动学生去感受英语,教会其学习方法。教学步骤公式化,课堂上讲得多,让学生参与的少,致使学生被动接受,思维不活跃。
2、学生自身因素:本身英语基础不好。学得越多,越听不懂、记不住,丧失信心,从而对老师及其所教内容产生恐惧厌烦心理。
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初始原动力。在兴趣带动下,可以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如果丧失了兴趣,不仅会成为学习的阻力,还会造成心理压力,影响今后发展。所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和调动其积极主动性的基本条件。
(二)学生对课堂上老师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重要性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够认识到课堂上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才会乐意攻读,积极思维,主动进取。有位学生说得好:“好学之,不如乐学之。'正是如此,课堂气氛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同学的学习兴趣。
调查中,学生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实际操作性的意见。整理如下:老师应以教材为中心,适当穿插课外知识和口语练习,例如介绍外国风情知识、典故。这适应了中学生好奇求新心理。在训练口语和听力时,可以用简单单词串起来讲一些小>故事、小幽默,组织学生自己用英语表演小品、小话剧,为学生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供机会。在趣味和娱乐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尽快接受所学知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另外,针对程度稍差和心理上胆怯、内向、怕羞的学生,应说服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找回自信。多辅导帮助、委婉纠正其错误,先鼓励回答较简单的问题,建立起自信心,再逐渐提高问题难度,从而敢于主动发言,参与活动。还有,教师课堂用语应简短,指示明确,语言风趣,表情生动,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以免造成紧张气氛。还要注意发掘表现积极、外向的学生,使其有发挥机会,从而带动全班同学,形成主动、积极的气氛。
由此可见,学生和教师同样热心于课堂教学的改革。
(三)学生如何看待交际能力这一英语教学主要用途
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认为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是学习的最主要目的。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语言是为了互相沟通、了解,就是为了交际。针对这一点,学生们希望老师在授课时多讲些实用的东西,包括见面、生活、家庭、师生间的日常用语,多搞些这方面的仿真练习,既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又提高了参与意识。按需供应,也是教师课堂教学应致力的方向。这样才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学生对师生关系影响教学的意见
这一调查数宇是出乎意料又是合乎情理的。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非常看重师生关系,认为它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这一结果与平时看似冷淡的师生共处场面截然相反。由此可见教与学并不只在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和不大的教室内发生作用,它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涉及课下的方方面面诸多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问卷显示,不少同学认为“喜欢老师就会喜欢他/她的课'。'教'者为师,“学'者为生,在教学中必然形成师生关系(一位学生如是说)。师生关系好了,距离拉近了,学生上课自然会尊重老师的言行,就会为课堂学习提供一个快乐的积极主动的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都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教与学的过程中。
学生们为搞好师生关系提了不少有效的建议。摘录如下:以诚相待,对学生象朋友,不摆架子,有时开开玩笑,给学生们以亲切感;利用课间、空余时间深入学生之间,与其多交流、多沟通,主动接触,增进了解,听取教学意见、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清楚每位学生的学习程度、层次,因材施教。而且不仅要在学习方面,还要在生活、处事诸方面给以指导、帮助,即记熟每个学生的姓名;提问时面带微笑,设身处地理解体验学生学习英语的喜、怒、哀、乐,或找回做学生时的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似乎除了教学外,交流机会很少,大多数班级并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但其实双方都渴望得到对方的理解与支持,只有沟通,才能交流,然后才能相互配合,上好每一堂课。
(五)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角色及所起的作用
现在虽然提倡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似老师为主要角色。此次调查表明,还有不少学生认为应以老师为中心,因为是老师在“教',学生应跟着老师走,而意识不到教的目的是为了“学',而“学”是学生在学。这说明教育体制中这一改革还未收到预期效果。但是也应看到,大多数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儿,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即英语课堂的语言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是“助手'或“导演'。“助手”要以“主人'的要求制定计划,安排活动。否侧即使老师表演得再精彩,学生也会听得乏味。老师应起好引导作用,调动“演员'的热情,发挥出自身潜能。另外,根据师范学校的特点,学生将来必定要充当老师的角色,所以培养锻炼他们的能力,给予施展空间,对今后教书育人是必须的。所以老师也应在课堂上尽力转变学生的观点,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受教,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六)学生心目中的老师形象
最后,我调查了在学生的眼中,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生们思路很活跃,提的意见很中肯,道出了他们渴望好英语老师的心声。其中,占第一位的是老师的教学水平。讲课内容要准确,有条理,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老师应知识渊博,有好的口才,语言幽默风趣,发音优美动听,吐字清晰,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在人格上,要尊重学生,时时把学生放在心上,亲切和蔼,和学生打成一片,关系融洽,绝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心中不能有好、坏生差别,不歧视学习成绩差、反应慢的学生,而是更多地耐心帮助、关怀他们。再就是,仪表方面,要形象好,有气质,为人师表。其他,不拖堂,不占自习时间,作业不要太多,多和同学谈心、聚会等也提了出来。
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学生把能否上好每一堂课排在了第一位。它强烈反映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所以,提高自身素质必须是每一位教师奋斗不止的目标。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被放在了关键位置。这就说明,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树立威信,从而带动教学。
从这次调查中,我更加深入了解了现阶段我们的中学教育现状和学生的需求、老师的艰辛。每上好一节课,需要多方努力。在英语教学中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上好课的关键,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其他更深入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讨。
中等教育调查报告
(二)一、调查概况
我于20**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