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嘉兴梅花洲一日游叙事作文
嘉兴梅花洲一日游叙事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嘉兴梅花洲一日游叙事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前几天,妈妈和我一起去嘉兴梅花洲景区游玩。它坐落在南湖区最大的镇――凤桥镇。那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想:梅花洲肯定又好多梅花。去了之后才知道是因为那里的地块五方错峙,川流幽抱,状如梅萼,所以叫梅花洲。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桃花仙子”。她的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每年的三、四月会在那里举行桃花节。走过去是一条老街,路面都是由一块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石头铺成的,街两旁的房子和店铺很有特色,让我们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古代。再走进去看到的是一棵千年银杏树,它的“身子”很粗,要七八个大人才能围起来。这棵树是西杏。在另一边还有一棵千年杏树,叫东杏。这两棵树一棵在河东,一棵在河西,就像牛郎和织女被一条银河分开了。走进去是“影视基地”,听说有一部电影刚在这拍完呢!再走进去是麒麟南院。旁边有个麒麟塘。传说以前有一天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一豪绅人家经过麒麟塘,其夫人感到肚子剧痛,心想:可能孩子要出生了。这样的`天气谁能帮她?恍恍惚惚中的她看到了池塘中有金麒麟出现,原先冰冷的水上水雾蒸腾,于是要求夫君把该塘命名为麒麟塘。接下来去的是大雄宝殿,里面有座大佛像,听说对着他许愿就能帮你完成愿望。再进去的是三步两爿桥。由于两座桥的结构很奇特――两桥之间只有三步的距离,所以叫三步两爿桥。
梅花洲之旅结束了,我恋恋不舍地回家了。其实梅花洲还有很多历史建筑物,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第二篇:梅花洲游记
万卷风情梅花洲,携手潇洒夕阳红
10月27号,风景如画的嘉兴梅花洲迎来了苏州文化国际旅行社潇洒夕阳红的1000名游客,梅花洲景区位于马家浜文化遗址、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发源地——浙江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南朝定宋永初三年时间石佛寺建于此,因地块“五方错峙,川流幽抱,状若梅萼”,故而称之梅花洲。梅花洲五瓣皆环水陆地,相互通行往来,但藉桥梁,故历代所建古桥甚多,逐渐形成了桥梁尤为集中的特色。1500多年历史。经历了15个世纪的风雨沧桑,梅花洲地块河道肌理依旧保存完好,堪称奇迹。
嘉兴梅花洲景区规划面积达12000亩,原有的金刚桧、菩提树、鉴泉、四佛石、梅花洲、青莲池、香花桥、白云丘等“梅花洲八景”,原貌重现。马家浜文化遗址、南朝石佛寺、千载树龄古银杏、三步两爿桥和明清老宅等灿烂文明印记,给凤桥镇留下了独特的江南人文景观,和无限的地域人文旅游开发前景。地块首创大区域景区禅修中心,以千年醇厚的养身、养神、养生的修养魅力,形成地域新禅养文化中心。
建于凤桥的三步两爿桥更令人叹为观止。相传明朝有位商人在附近开了个当铺,生意十分红火,于是想做些积德行善之事,便出资建造了这两座石拱桥,并以自己的一双儿女的名字命名,一座名长峰桥,一座名聚秀桥。由于这两座桥结构十分奇特
为 “三步两爿桥”。
石佛寺,始创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唐至德初平治寺基获石佛四躯。宋天圣元年赐名洪武中定名“石佛教寺
梅花洲。时有八景,称嘉南盛迹。又以其境修竹茂林,更为禾中学子避幽读书佳处。
存无几。明清时期来石佛寺游览的文人很多,作有不少题咏石佛寺诗篇。明代有范言、沈谧、岳元声、李日华等,清代有彭孙贻、曾尔堪、朱彝尊等,朱彝尊曾在《鸳鸯湖棹歌》中写道:
水深深,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梅花洲八景之一寺址今尚存两棵古银杏,高
1200多年。
凤桥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盛产水蜜桃,并有民间艺术黑陶、竹刻、陶笛等,凤桥镇上的嘉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大嘉兴经济文化相益得彰。
此次嘉兴梅花洲景区和苏州文旅协和假期部合作的千名老人游活动,得到了苏州文化国际旅行社总部和嘉兴梅花洲景区的大力支持,同时协和假期部的曹经理表示还将继续推嘉兴梅花洲这条线路,以满足大家的要求。
——两桥之间只有三步的距离,两桥相互连接成直角。后人习惯称之“保圣院”,明”。寺衍千载香火,规制宏敞,属江南丛林名刹。因其地形呈五瓣,酷似梅花,故也称 明清以来屡遭破坏,留“伍胥山头花满林,石佛寺下” 29米,树干粗壮,枝繁叶茂,需数人才能合抱,树龄已有
第三篇:五年级叙事作文湄洲岛一日游750字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五年级叙事作文 : 湄洲岛一日游_750字
在正月初五,我们一家和我姑姑一家去湄洲岛玩。我们排了半个小时的队,终于买到了船票。我跑进船里,那里的人真多呀!真是人山人海!我吃力地爬上二楼,那里有扶手,并且对着海上,还可以看见浪花。我往海面上望去,几只海鸥忽飞忽落,我高兴地向他们招手。
船开了,船上摇摇晃晃,久久不能保持平衡。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到湄洲岛了。
我们首先来到了妈祖祖庙,那里也是人山人海,都抢着去拜妈祖。我们上了很多阶梯,总算到了大庙。突然,我发现我们忘记买香了!天哪!白跑一趟了!我又跑了一个来回,终于开始上香了。我上了三炷香,在地上三跪九拜。妈妈他们也拜了几下。我们就一起离开了妈祖祖庙。那时已是正午,烈日当空。我和爸爸来到了一家华莱士吃汉堡。
下午,我们来到了黄金沙滩,那里的人不是很多,所以我们就自己找了个地方玩。我脱掉鞋子向大海奔跑。虽然是冬天,但我还是站在海上,任凭风浪来浇我。我突然摔了一跤,一头栽进了海里,我被淋了个落汤鸡。
我要穿上鞋子,去骑骆驼。我爬上骆驼手抓住扶手。骆驼摇摇晃晃,差一点把我甩下去,我十分害怕,却神气地哼着小曲。我下了骆驼,接下来我们去了妈祖影视城玩。
我们首先来到了妈祖神邸,那里可真大呀!还有一个监狱,我跑进监狱里,让爸爸给我拍了几张。然后我们去了东海龙宫。那里可真大呀!但只有几盏小小的灯照亮,所以黑不溜秋。那里像迷宫一样根本走不出去。我们又来到了吴宅,那里也很大,充满了乡下气息。后来我们去了林家大院——最大的房子!里面有很多房间,还有几个椅子,还有竹子编制的桌子。然后我们来到了海洋馆。那里有很多鱼,还有一个巨大的鲸鱼雕像。之后我们还来到了望海台,那里插了很多旗子,还有很多炮台,我在上面耀武扬威,特别神气。
到了下午三点,我才依依不舍地坐上船回到了莆田。湄州岛真好玩!
五年级:林杰
第四篇:《杨善洲》叙事长诗
《杨善洲》叙事长诗
坚实的足迹
所有的生命
就像潮落潮起
2010年10月10日
一个普通的日子
一个叫杨善洲的老党员走了
像保山大亮山森林中,金秋
一片熟透的黄叶
回到他生长了八十四载的那方土地
但所有人都坚信
他并没有走
就像他亲手种下的五点六万亩华山松、茶叶、干水果
在大亮山生机勃勃
空谷,传来他清晰的足音
每一棵树都是他的化身
它们,屹立在太阳和大地之间
招展着自己的品格和骄傲
让岁月的尘埃
无法掩盖一位共产党员的英名
在高黎贡山的雄风和
怒江的惊涛中
共同拥有一个永恒的春天
给人们深深的昭示和鼓舞
正像一位诗人所言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1927年农历正月初四
云南省保山地区施甸县陡坡乡
一个叫大柳水的小山村
地主刘青力家的押山佃户杨发龙喜得一子
此前,他的女人席有娣
已经生过四个孩子
由于极度贫困,四个孩子生即是死
这个后来叫杨善洲的孩子幸存下来
但自小体弱多病
当地一个老草医说他的命太硬
要神药两解
家人便依言为他认了一个叫马莲头的干妈
干妈赐了他一个小名:小马桩
从此,杨善洲像一匹小马
拴在一株大树上
在人世,跑不掉了
母亲用血水生下他
干妈用汗水养育他
除了周济他的吃住
还助他背起书包,上了六年乡村私塾
他啃着玉米饼和洋芋
跟着老先生摇头晃脑读着《三字经》《增广贤文》
《论语》、《诗经》、《楚辞》、《幼学》、《古文观止》和
《唐诗三百首》等等
中华民族古老而又常新的精神营养
让他没有像乡下大多孩子一样成为睁眼瞎
更在他幼小的心灵铭刻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做人信条
无孔不入的贫穷,最终
把他逼回那个草籽一样小的山村
种地、割草、打柴、养猪、编竹具
他十二岁那年,家里的顶梁柱父亲病逝
“天干三年饿不死手艺人”
母亲命他去学石匠
他用握笔的手
操起了石匠的钎、锤
席德扬、李绍柏、杨有和三位老石匠
成了他的师傅
他们走村串寨帮人下石脚、盖房子
过着波澜不惊的小日子
1942年春夏之交
当日本侵略者攻陷缅甸
滇西一带由抗战后方成为烽火前线
看到战火烧到家门口
他挺身而出成了一个抗日支前民夫
在炮火纷飞、刀光剑影中
修桥筑路、抬担架运伤员
人背马驮抗战物资
春雷一声震天响
全国人民得解放
滇西人民铸剑为犁
投入了建设新中国的热潮
在土改运动中,家无寸土的杨家
喜从天降,分到了一亩半水田,五亩山地
还有八亩林地
他觉得拥有了整个世界
这成为他后来终生为民的动力的源头
饮水思源,中国农民朴素的人生哲学
党给了他一切
他就要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
比真情更重要的是忠诚
比山路更长远的是理想
杨善洲投身了土改革命
很快担任了土改工作小队长
以半工半农身份,拿着正式队员一半的工资
不分白天黑夜地四处奔波
在西南乡土改工作期间,他感染上疟疾,高烧不退,卧床不起,口不进食
一天与篱笆寨、甘蔗地村的群众预定开会
他说我是土改工作组的组长
与当地群众的约定,别人代替不了
叫人把扶起来
他穿起草鞋,头带竹叶帽,肩披蓑衣,手拄拐杖
在人们搀扶下走了六公里泥滑路烂的山路
来到村里与群众一起开会
1953年他任保山县五区席子乡土改分队长
复查中发现划错了一户人家的成分
他主动承担责任在群众大会上作检查,并退回了收缴的东西
群众说,共产党与国民党就是不一样
搞错了敢检讨,收缴了的东西还退还
1952年4月,在绣有斧头和镰刀的旗帜下
他庄严地举起了右手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生命,像一个个段落
他风雨兼程,一步一个脚印
从乡区领导、县委副书记、书记
一直走到保山地委副书记、书记的高位
在人们眼里
他像一只从穷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
长期接受党的教育
而形成的坚强的党性
让他时时刻刻心系民生冷暖
他深深懂得
自己像一棵树,长得再高
也离不开泥土的滋养
于是,数十年,他把根深扎于
滇西大地的山山水水
既是拉车的马
也是挥鞭的人
作为乡农之子
他当然深明
虽然黄金,掘自于土地
但让人生生不息的依然是森林、溪流
更重要的是五谷六畜
1965年12月,施甸建县
杨善洲以首任县委书记的身份
投身于这片热土
“身着中山装,头戴竹叶帽,脚穿山草鞋”
这是他给施甸人民的深刻印象
一天他走在施甸街上
一位赶马人要为马钉一副新掌,喊他
“来,老哥,帮个忙!”
他二话没说挽起手袖蹲下身
抬起了马腿
赶马人的小镰刀、公锤、母锤一番忙碌
半个小时后,马穿上了新鞋
他拍拍手上、衣服上的尘灰和马毛
头也不回地走了
有人知道他的身份,问赶马人
你可知道他是县委的杨书记
赶马人一拍大腿
“他帮我的马钉掌可是轻车熟路
没有一点官架子,真是一位好书记!”
绿水不涸,才有了高挂的云帆
厚土无涯,才生出伟树奇花
用与石头打过交道的手掌权
人民群众总是分外放心
大跃进、刮五风时期
他顶风而上,带领施甸人民
在半荒地开拓出了七万亩丰产田地
在种植半野生的高杆水稻的土地
办起了油菜种植示范田
在种示范田期间,他拿出自己的工资:
“去买点火烧肉来,给干部改善一下伙食。”
这一年,油菜亩产达六百多斤
干部群众抹着汗水,流着热泪说
“书记这招真管用
让老吃‘进口油’的施甸人
吃上了自己产的油”
他谋求发展之计
提振群众信心
使沧海变桑田
施甸农业产业不断攀上新高
坝区水稻亩产从六百多斤
迅速增产到一千四百多斤
十七万人的温饱解决了
施甸茶叶产量达四万斤,种植桑树七万株
全县嫁接核桃技术员达七百多人
他随身背着了自己采来的泡核桃芽和嫁接刀,只要看到铁核桃树
就拿出嫁接刀为群众嫁接成泡核桃
每年,施甸生产优质核桃二万斤
真正的共产党员历来都是
人民群众的主心骨、顶梁柱
1966年,在风雨如晦的岁月
他走马上任地委副书记
别人经历的他一样经历
青春激情的脚步
身心沉重的踟蹰
失魂落魂的空落
但他把冷泪
凝结成珍珠
乡土,是一本书
每一页,他都能倒背如流
汗与血、泪与乳
欢歌与哭号
为促进农业生产他使尽浑身解数
推出了“三尺两面沟,两季都丰收”的山地种植技术
使保山地区的包谷、小麦增产了一到二倍。
之后,他带领万众
把“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的土地
改造成稳产高产农田
1978年,保山粮食产量达到了历史新高
之后以每年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增长
1980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
到保山视察工作,在地委书记办公室
却没有见到书记
秘书报告杨善洲到田间抓农业生产
满身泥土杨善洲急忙赶回
到宿舍换了套他最好的中山装
这一切,总书记亲眼看到了
亲切地说:“像你这样朴实的地委书记不多了”
于是乘车到了板桥公社,板桥公社的水稻亩产最高到八百五十公斤
总书记高兴地说
“这产量很不错,在全国已领先了”
1981年,保山粮食产量
比1978年增长一亿多斤
保山获得了“滇西粮仓”的美誉
“发展林果造福子孙
多种经营促民富裕”
这是杨善洲当时提出的新要求
1981年至1987年
施甸的大尖山、昌宁的尼诺、隆阳的西湖
龙陵的小黑山
万亩茶园建成,全区共发展茶叶五十多万亩
在茶香中
许多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在他任上,保山地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各民族和谐共荣
而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
去审视杨善洲的政绩
这个角度就是人心
他把老母和三个女儿
把整个家,交给了她的妻子
一个叫张玉珍的山村妇女
她鸡叫头遍就起床下地
仍天天用洋芋掺饭养活一家人
张玉珍生小女儿时
家里人吃了上顿愁下顿
民政部门补助她家三十斤大米三十斤粮票
事后被杨善洲知道
和家人一起从牙缝中省了大半年,如数退赔
下暴雨老家的百年老屋渗漏
大女婿捎信叫他带点钱回去修屋
他把随身带的三十元钱托人带回去
叫家人买几个盆盆罐罐接雨救急
家的概念,被他融化在高黎贡山和
怒江之间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城镇
丰饶无尽
有人统计过,几十年来
他平均三年才回一次家
风风雨雨,夫妻一生相处的时间
加起来,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十天
他在家里呆得最长的时间
是在1990年,他的老母亲去世前后
他厮守了老人九天尽孝
1970年代末,当组织上将
他的家人转为城镇户口时
他撤销了报告
“我身为领导干部,应该带个好头
我们全家都乐意和中国八亿农民
同甘共苦建设家乡”
大女儿杨会菊结婚,他没有回家
寄回三十元钱的同时,嘱咐不准收礼
二女儿杨会兰的婚礼,他照样缺席
他送去一百元,仍是一样的嘱咐:不准收礼
有一年,妻子去保山看望他
他劈头就说:来得正好,我们正在栽菜,你也来帮忙
饿了一天的妻子连丈夫的水都没有喝上一口
就操起了锄头
结婚六十多年,丈夫没有给她买过
一件衣服、一双鞋子、一顶帽子
或是一件礼物
她常常对不理解他的人辩解:
“他一心只想着公家,想着别人
家里再困难,我不跟他说,他也不管……”
家里借了五万元勉强建起一间房子
她第一次开口向他要钱去还债
可他东拼西凑只有九千六百元
她问:你几十年就攒了这点钱
“我真的就这点钱。”
她含泪走了。还不起债
刚刚建起的新房还没有入住
很快被出卖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
他的钱,都变成了乡下贫困人家救急的医药费,变成他们的种子、化肥
变成了穷孩子们的学费
一次他到省城开会
宾馆有专为书记们在包间设下的宴席
他寒怆如深山老农的穿着
被服务员挡驾
他平静地走到工作人员当中
捧一只大碗吃得津津有味
服务员很快知道他的身份
面红耳赤地向他道歉
他淡然一笑
是啊,有多少人知道
一只勤下蛋的鸡
怎么会在意
羽毛的华丽
1978年,家里房屋漏雨
要重新清理,让人捎信告诉他
要把他的石匠工具送人
他坚决不同意:千万不要把它们弄丢
我永远是个农民
还有用得着它们的时候
2008年,有记者到他家乡采访
看到他老家那简陋的住房
看到他简朴的穿着
感叹他是个“穷人”
他一点也没显得难堪
他全心致力于别人
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
他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
这是我们和杨善洲的根本差别
我们可以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
可以在一件两件事上表现我们的善良和
乐于助人,但我们做不到一生
都为别人无私地牺牲自己
义无反顾地一心只想着别人
是的,他透明,因为他纯净
他快乐,因为他淡泊名利
他充实,因为心里装着人民
他自信,因为他有燃烧的激情
中部:生命的绿洲
“保山有个杨善洲
老牛拉车不回头
当官一场手空空
回家又钻山沟沟”
在滇西大地
人们常会听到这样几句民谣
也许是一种宿命
他的姓名,就已经是一片森林
果真,杨树成林
蔚为滇西一片绿州
那五点六万亩壮美的风景
1983年,花甲之年的杨善洲
从保山地委书记任上光荣退休
他的资历,完全可以
到春城安享晚年
去翠湖边赏鸥悦目
到西山龙门登高望远
但他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施甸
让人生,从六十岁
向新的征程出发
追心中的爱
逐心灵的梦
把生命的黄昏
当做人生的黎明
他总是热爱泥土和汗水
这人世间最质朴也最珍贵的东西
他一头扎进离保山市府一百公里
七万多亩的大亮山
那里,连野樱桃和桤木树
都难以成活
连野兔都不肯到那里留下足迹
在这里,他又一次超越极限
超越自己
成就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业绩
一位地委书记,退休之后
为什么放弃在城市安享晚年的优厚待遇
一头扎进家乡的荒山去种树?
从省委领导到他身边的人
都不明白这位老书记的所思所想
直到他去世前
才向大家道出了答案
“我是在兑现许给老百姓的承诺
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
我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家乡父老
他们找过多次我也没答应
我答应退休以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
许下的承诺就要兑现”
他的表白 朴实无华,却又
掷地有声
这是希望与梦想
更是崇高的使命
他还要报答大亮山的养育之恩
他十二岁失去父亲
陪着守寡的母亲艰难度日
母亲常带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药到集市上卖
交不起学费,买不起课本
是她母亲从山上捡回菌子
砍回柴火。拿到姚关街上卖掉后
换回少得可怜的钱,交了学费买了课本
他才有了文化知识
他才成为国家干部
由于乱砍滥伐
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山光水枯
荒凉空旷。除了野风和黄土
就是东一丛西一簇的灌木
周边十几个村寨陷入了
“一人种一亩,三亩吃不饱”的困难境地
生态环境急剧恶劣
使这里“半年雨水半年霜”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通过多次勘测多方论证
1988年3月4日清晨
贫瘠荒凉、人迹罕至的大亮山
被阵阵响亮的马铃声摇醒
头戴竹叶帽,脚穿山草鞋
一身涤卡蓝中山装的杨善洲
率着由州县十七个人和
十匹马组成的马帮
进驻这里
这是杨善洲退休的第三天
“老书记”成了杨善洲的代称
当天,杨善洲指着大亮山半山腰
像一位将军,对着
一个叫张家坪子的山洼下令
林场场部就建在这里!
他细长的眼睛深处
洋溢着男人的豪情
在低矮的杂木丛中
人们砍下树枝搭帐蓬
架设电台,所有帐蓬都朝东背西
杨善洲说:“盖房子、搭蓬子,出家人
都兴向东,图个吉利”
也就是在这一天
施甸县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成立
当夜,在抬头就能望见星星的帐蓬
在燃烧的火塘边
林场第一次会议召开
会上成立了林场指挥部
杨善洲亲任指挥长
夜里的大亮山浑身躁动
像一个女人接纳她深爱的男人
“呼呼”地刮起了狂风
把帐蓬掀得直响
老书记起身走出棚子
飞沙走石扑面而来
远处不时传来野狗“嗷嗷”的嚎叫声
老书记淡然一笑,对林场工人说:
“栽下一棵树,山就会绿一小块
栽下几棵树就会绿一片
我就不信这山绿不起来!”
一份崭新的渴望和
活跃奔突的思想溢于言表
他带着人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走
抽着老草烟,转了十二天
摸清了大亮山的底
盘算种什么树、怎样种
他奏响了生命交响乐中
又一华彩乐章
带来的是财富
播下的是精神
从此,他像一面飘扬在大亮山的旗帜
引领着一支用板锄、铁镐、手锤、骡马
蓑衣、胶鞋、水平仪
武装起来的队伍。刀耕火种,开始拓荒
而他,在一张床、一张小书桌
一个火盆,一把熏满火烟的烧水壶
煮药的两个小罗锅
雨伞、蓑衣、马灯、手锤、砍刀、板锄、镐、钉耙、油纸帽、水准仪和
一双翻毛皮鞋的陪伴下
在日月起落的声音中
运筹帷幄
大山深处,落霜落雪
都没有声响
每天早晨七点钟,大家准时到工地
开始一天的劳作
当人们走到工地时
一个清瘦的身影披着晨光
显得格外高大
他身后已是一大片用板锄打好的树塘
多情今夜雨
先洗马蹄尘
他常在深夜走出门
身披唐宋元明清一样的月光
陷入对明天的遐想
他坚信,春天来了花儿就会开
当年造林一万二千亩
让多年荒芜的大亮山凝翠一方
他和林场职工一样,起早贪黑,上山挖塘种树,吃的是锅饭
住的是油毛毡窝棚
他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和支气管炎
在夜深人静的夜晚
大伙会常常听到阵阵咳嗽声从油毛毡棚传来
打破了深山的寂静。这样的夜漫长而揪心
而在多少个没有星星月亮的夜晚
他都燃旺火塘
温暖这方山水
没有钱购买农具
就地取材自己动手
办公桌、板凳、床铺都自己动手做
晚上照明没电,每人买一盏马灯
为了御寒,常年四季烧火塘
蒲团安坐火塘温
世上不知何岁月
刚建起的林场到处需要钱
修路请技术员勘测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
他买来水平仪,带着几个小工自己勘测
硬是修通了一条二十六公里的弹石路
每公里路花费不到一万元。
碰上林场经济困难的时候
他就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用于发工资
他去省里要了二百万元的造林资金
按市里相关引资奖励规定
他可以提成三十万元
但他一文不要。他对劝他的人说:
“我凭什么要这笔钱?
那是国家的钱、百姓的血汗!”
1993年,老书记的孙子杨福李在大亮山打工。
工作艰苦且工价又低
离开大亮山去外地打工
违反了他和林场签订的合约
他不管多少人为他孙子求情
说:“皇帝的儿子也不行,违反了合约不处罚,以后还怎么管理?”
硬是督促着场里处罚杨福李三百元违约金
“赶马老人”,这是他在大亮山人们
送给他的又一个称呼
在苗木紧缺的日子
大家常常看到老书记赶着马帮
风尘仆仆地穿梭于有苗木的各州县
德宏、芒市、昌宁、腾冲、龙陵……
他还到大理引进雪梨、核桃等果树苗,用自己发明的萝卜保鲜法
将果树种苗和穗苗插进水分充足的萝卜
带回大亮山栽种、嫁接
保山人自己有的许多优良果木
雪梨、母猪梨
大多是他从外地引进的品种
为了节约每一分钱
他节衣缩食
提着塑料口袋
到施甸县城的水果摊旁
捡人们扔下的桃核、杏子核
带回山上育苗
恰巧碰上他的一位老部下
“老书记,你怎么会跑到大街上捡果核?”
杨善洲坦然一笑:“山上的日子过不下去
来街上捡点果核去育苗”
很长一段时间里
单位每次开会用过的纸杯
他都要人攒起来,等他回来拿
他要用这些废纸杯
带回山当营养袋育“百日苗”
在油毛毡棚前,他亲手种了不少木瓜树
当他的关节炎发作时
就煮木瓜水喝了治痛
他要求林场职工外出时
要带一棵棠梨树或丁香花回山
棠梨树用来嫁接香甜的雪梨
丁香花用来芬芳朴素的大山
在这深山僻壤
人们无法分辩城里的卡拉OK厅
证券交易所、当铺、通宵电影院
车水马龙与这方土地上的溪水
林涛、鸟巢、青草、果实、风月、鸟鸣
孰轻孰重
但他知道,人虽不是植物
但人也有潜在的根
那是人类与土地
所保持的必然联系
人性就是这朴素的根须
结出的花朵
他还用行动告诉我们
人没有精神,骨头就会散架
他扎根大亮山艰苦创业的日子
让人不禁想起《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的描述
“夸父与日逐走,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他在任时的高风亮节
又在大亮山生辉
无论下乡还是出差
他都是自掏腰包
从不拿林场的半分五厘
二十三年来从未在林场报过一张发票和单子
一分出差费
和他一起出差
吃饭都是凑钱开伙
有人说他 “小家子”脾气
但大爱如山
正是在这种国家利益
和家庭利益权衡的天平上,他始终如一坚持的这种本色
成就了一个共产党员在所处时代的一种可贵风范
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油毛毡棚前面有一些雪松
是老书记亲手栽的一天,他给这些树修枝
被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
半年后他又执意上到了
海拔二千多米的大亮山
从此,一对木拐与他形影不离
在他阳光一样热切的望眼里
一棵棵新栽的小树
都骄傲地昂着头
幸福地成长
像春天伸开的十指
描绘出一个如画的世界
一年年过去,千沟万壑
发出醉人的新绿,道道山溪
唱出大山欢乐的歌
密林成了野鸡、野兔、鹧鸪
果子狸等生灵的产床、摇篮和家园
成为施甸的肺叶,活力无限
更成为人们脱贫的希望
多年贫穷的雷打树村
从林场的树成活的第三年起
村民进山割草垫圈
农家肥增多了,粮食产量上去了
林场的路通了以后
当地农民卖菜收入提高了好几倍
一天天走近富裕的日子
芭蕉林村是一个苗族、彝族聚居的村子
路没有修通之前
村民卖柴火只有用双肩挑到山外
路通了以后,老书记又帮助他们
架通通了电。山绿了
风调雨顺
摆田绿厂子也是一个很穷的山村
老书记就让村民到山上砍了一千多担柴火去卖
用卖了柴的钱买电线电杆架通了电
又指导科学种烤烟,现在全村家家户户修了新房子
一百多户人家的杨梅寨水平社
人们做梦都想用上电
老书记多方筹集了八万四千元
给村子里接上了电
同时也解决了他们村稻田的灌溉难题……
五点六万亩林场解决了八个行政村生产生活用电
六个行政村的道路交通和
四个行政村三千户一万多人畜饮水难题
村民人均产粮由原来的二百斤提高到九百斤
临界周边四个贫困村一百多贫困户
开始脱贫致富
春催桃李满芬芳
笑看雨露润秋华
时间滔滔如逝水
留下的是,越来越茂盛
越来越挺拔的树林
怀抱大山如怀抱
婴儿一样深情
茑飞草长,春天的色彩
在这里永驻
现林场管理面积已达七万三千多亩
森林覆盖率百分之九十七
森林资金价值近四亿元
杨善洲荣膺全国绿化十大标兵
全国绿化奖章
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
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称号
这是信念和汗珠
日月精魂孕育的殊荣
松风高驻千年鹤
玉露长滋五色芝
2008年11月11日
在大亮山林场施甸办事处会议室里
杨善洲把浸透自己血汗
创办二十年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
无偿交给县林业局
并拒绝了十万元奖金
完成了自己许下的庄严承诺
让人们再次感受到
他那比时间和空间更广博阔大的共产党员的情怀
下部:永远的守望
2010年8月20日
84岁的杨善洲因患严重的肺心病住院
正是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
施甸、隆阳区的农民闻讯
仍派出代表赶到医院看望他们的老书记
潞江坝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大妈来到病床前
看着他已经昏迷不醒
流着泪呼喊
“你是一位大好人,我们几个老人已经约好
要到寺庙磕头保你平安!”
一位家住河图的老农在电视上
看到杨善洲生病的消息,竟顿足流泪
金鸡的一位年轻老板
得知杨善洲吞咽已经十分困难,连夜开车赶往德宏买回了遮放贡米送往医院
叫人煮稀粥给老人喝
燃烧自我,造福苍生
世道人心
牵挂别人的人
永远也会被别人
在心里牵挂……
生如百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2010年10月13日上午
杨善洲魂归故里
他的骨灰,从保山送回家乡
苍天无语,芳草无言
灵车开到施甸县姚关镇陡坡村路口
杨善洲的胞衣之地
路口周围都是人
所有的车辆都停了下来
人们默默地迎接着老书记的归来
人们流着泪说
“这样一位大好人
我们要来看他最后一眼!”
次日,一支护送着杨善洲骨灰的车队
在如泣如诉的哀乐声中
缓缓驶向大亮山
车队驶入林场,人们看到
在英木苍苍的林野
一个高大的辕门立在林间道路上
辕门两边是一副挽联:
“举世吊英灵呜呜秋雨哭书记
神州垂典范湛湛青山慰国魂”
在十三公里的进山道路两旁
每隔十五米的树上
对称地挂上了洁白的花朵
这些白花是林场的职工们
天刚亮就开始挂在树上的林场工人们泣不成声
“这是我们为老书记引路用的怕他回家的时候迷路”
老书记怎么会找不到家呢
每一棵树都熟悉他
每一条山径都熟悉他
就像他熟悉,每一棵树
每一条山径
在老书记当年亲手建盖
如今已经破旧不堪的油毛毡棚前
他当年亲手栽下的雪松树
根深叶茂,生机勃勃
他的骨灰就安葬在这里
青青河畔草
绵绵思远道
林场工人都知道
在所有的树种里
他独爱雪松
地委大院里种雪松
油毛毡棚前种雪松、姚关清平洞前也种雪松
他常对林场的职工说
“等我死后,就把我埋在这里
你们想我了,就到雪松树下坐坐!”
对大山赤子之爱
生生死死都放不开
就在这一天,老书记终于实现了
自己的宿愿
和他钟爱的雪松永远地,厮守在一起
与这方日渐肥沃的土地
浑然一体
在大亮山上
醒目地矗立着一块当地干部群众
为杨善洲建的公德碑。所题的碑文
记录了这位老人二十多年来的坚守和追求
“善哉义举,洲绿水清
公德无量,伟业永存”
我们相信,这是大亮山
真正的标高,人间共仰,烛照后人
而我更愿意把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名言
当作他的墓志铭,用来警示自己
也警示他人
“真正活着的人们
是那些奋斗不息的人们”
在我们的泪眼中
地平线上的大亮山
万亩苍松翠柏舞动着手臂
左右摇曳,像万众在呼喊着
一个朴实的名字
——杨善洲
而他,在人们的心目中
早已化成了一抹生命的苍翠
融化在这里
和新的花、新的叶、新的草、新的绿
和新的春天与生命
一起成长、一起永生
第五篇:初二叙事作文游善洲林场600字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初二叙事作文 : 游善洲
林场_600字
二月十五,我随着亲朋好友一起游览了姚关大亮山的善洲林场。
出姚关大约十多公里就到了万兴茶场,过了万兴茶场就渐渐入山了。当下正值春暖复苏的时节,树下绿油油的草地上生活着各色的野花,虽然花儿不大但是显得有精神,无论怎么看都比家中娇生惯养的花儿好看。山上的沙土十分肥沃,也许就是因为这些土壤的肥沃才孕育出这些枝干粗壮的大树。各色的野花下是绿绿的青草,青草下是肥沃的土壤,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
一路上,汽车顺着山势缓缓向上爬行,透过车窗看去,路两旁的松树在窗外飞驰而过。走了一条路,看了一路树,才发现这树形态各异,枝干遒劲,有的好像站岗放哨的士兵,守卫着这片林海;有的好像为我们吹曲弹奏的音乐家,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有的好像厨师为我们煮一顿美味的午饭,慰劳风尘仆仆的我们。
我们乘着汽车向前行驶不久就到了林场中心。我下了车信步走到一间半包形的房子里,我进到第一个房间里面,里面写了善洲爷爷哪年出生,何时参加工作。我又进入后面几间房子,里面是杨善洲爷爷一生之中重要、主要的事。我又走进最后几间房子里面有几个柜子,我爬下细细一看原来是一些农家的农具,我心想:想不到56万亩的巨林居然是用这些东西种出的。
走出小房子,在林场转了一圈,觉得这儿很美,这儿周围是高大松树,像守护者一样守护着这儿,守护着种植他的人的灵魂,树木随着灵魂真情伴着永恒,善洲精神心中存,常伴一生时时学。
初二:风中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