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县退耕还林视察汇报
2011年6月8日--10日,市政协委员第一视察组对我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为期3天的视察。视察组先后对市电视台发片区、区办事处村、特区镇村、村、镇杨梅基地、乡村的退耕还林情况进行了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各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协调配合,不断加大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力度,做到了“三个到位”,即措施到位、资金到位、粮食兑现到位。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明确各部门职责,做好全市退耕还林总体规划,严格工程实施方案和施工设计,严把工程实施质量关。二是超前安排资金,严格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推行承包管护、巩固造林成果。四是积极兑现钱粮,取信于民。
到目前为止,我市所辖四个县、特区、区现已全部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其中水城县、区是2000年全国首批退耕还林试点县。四年来,我市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76.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7万亩,荒山造林39.5万亩。该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我市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保持了水土,有效遏制了风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农民增产增收。
事实证明,退耕还林政策是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解决边远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好工程,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好这一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造林后的抚育管护无资金来源,致使造林成果难以巩固。
1、国家对荒山造林每亩仅补助种苗及造林经费50元,只能勉强解决当年的苗木及种植和补植费,没有后期的管护费。
2、工作经费短缺,许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从试点工作一开始,省规定退耕造林每亩补助工作经费7元,荒山造林不给工作经费。所给的工作经费只能勉强维持当年的基本开资,而以后的7年中,每个年度进行的补植补造、钱粮兑现以及后期的林权证发证、检查督促、效益检测等没有资金来源,给整个工程的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许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二)国家规定的经济林和还草的钱粮补助年限太短,因经济林木在这期间内还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农民的生活问题难以解决,还草的补助年限太短(仅为2年),无法实施。
(三)目前国家实行对林木的限伐、禁伐政策给造林户带来了很多困难,由于荒山都是立地条件特别差的地带,造林后根本不可能产生经济效益,农户普遍不愿承包管护。造林承包户得不到应有的利益,甚至负债累累,严重挫伤了造林户的积极性。
(五)由于有关政策对地方煤矿生产的严格限制,农村许多地方群众烧煤无着落,有的是无地方去买煤,有的是由于运费及煤价居高买不起,迫使农民为了生存而上山砍柴、挖树篼,林业部门虽增加了护林员数量,但抓到的偷砍者大都是极其贫困无奈的农民,很难处理下去。许多乡镇政府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造成林木资源的极大破坏。若长此下去,将会给我市原本就恶劣的生态环境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六)我市的土地垦殖指数达37.8%,目前尚需退耕的面积230余万亩,而宜林荒山只有较零星分散的20余万亩,不是1:1而是10:1。“退一还二”的政策难以落实。
(七)到目前为止,全市实施退耕地造林37万亩,仅占总体规划的13.73%;宜林荒山造林39.5万亩,仅占总体规划的49.54%。全市退耕还林工作任重道远。
三、对策及建议
(一)切实加大退耕还林力度,确保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由于我市特殊的地形地貌,山高坡陡,切割深,石漠化加剧(已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8.3%),水土流失严重。因而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不仅是我市生态建设的需要,更是确保两江下游安全的需要。加大退耕还林力度,意义十分重大,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1、保持退耕还林政策贯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真正将林业政策落到实处。为充分调动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要把过去国家规定的“谁造谁有、谁投资谁受益”的林业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严格兑现,保持贯彻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市退耕还林给予重点倾斜,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积极争取,确保将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得下来,还得上去。
3、为有利于林业的发展,建议放宽限伐、禁伐政策,在经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保证林地用途不变、及时更新造林的前提下,应允许造林户对自己的林木适当进行采伐并进入市场,以保护承包造林者的积极性。
4、为弥补上游地区在退耕还林中的损失,建议将适量的支农资金用来补助上游地区。
5、增加森林防火经费投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随着森林植被的恢复和森林面积的增加,森林火灾隐患较为突出,每年因火灾造成的损失较严重。为保护好森林资源,减少火灾损失,建议政府将森林防火经费的投入纳入预算给予投入,加强林区防火基础建设和防火队伍建设。
6、政府要发挥统筹作用。要以项目为载体,利用扶贫攻坚项目、长三角、珠三角流域的相关项目、以工代赈项目等方面的优势,将资金进行捆绑使用,做到形式多样化,投入多元化,支持带动后续产业。
(二)解决林业工作经费,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为了避免“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发生,有效巩固造林成果,建议政府提高荒山造林补助(包括造林后4年的抚育管护费)标准,确保造林成效。种苗及造林经费由原来的每亩50元调整为70--80元;除当年每亩补助补植补造的7元以外,在以后的年度中,每年每亩补助退耕还林经费3元;对荒山造林每亩补助5元。
(三)增加退耕还林和还草的补助年限,稳定退耕农户的生活来源。
补助的年限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根据品种和适应范围来确定年限。建议政府将种植经济林木的补助年限由原来的2年调整为8年;还草的补助年限由原来的2年调整为5年;生态林的补助年限调整为15年以上。
(四)恢复提取煤炭育林基金,专项用于生态林建设。
要保证煤炭生产用材,现有森林资源显然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增加投入,加快对坑木林基地建设,培育后续资源。建议恢复提取煤炭育林基金,专项用于林业生态建设和坑木林基地建设,以解决地方财政对林业投入不足的问题。
(五)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减少对林木资源的破坏。
为缓解农村燃料不足的压力,建议政府适当放宽地方民用煤矿的开采限制。在强调安全生产的同时,应该允许合理规划布局一定数量的民用煤矿的生产,以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减少对林木资源的破坏。
(六)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积极探索后续产业
1、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政府应建立可靠的护林机制,保证管护资金,跟上后续管理。建议市政府在每年的支农资金中将退耕还林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给予保障。
2、为巩固退耕成果,必须探索和发展后续产业,真正实现结构调整,确保农民基本生活需要。退耕还林8年后国家停止补助,育林户的生活将面临极大困难,因此各级政府要积极探索和发展后续产业,如建立生态林(含用材林)等,以解决育林户的生产生活问题,真正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建议政府将造林大户的初衷与现实的极大反差及时向上级呼吁,及早结束育林户“有林无钱”的尴尬局面。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二篇:退耕还林汇报材料
共青团农场2008年-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建设项目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各位莅临我场检查、指导工作。共青团农场作为兵团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非常重视退耕还林工作。按照生产建设兵团下达的《关于下达兵团2008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任务的通知》(兵发改农经【2009】119号)和《关于下达农六师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任务计划的通知》(师发改发【2009】480号)文件要求,根据农场实际情况,经过场领导充分调研后,为发挥地缘优势,分别先后启动了农场2008年和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并且效果明显。现将共青团农场2008年和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安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任务情况
根据上级下达任务计划,2008年和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主要内容为:
2008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总面积为7000亩,主要内容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7000亩,全部实施葡萄滴灌,其中四连建设7个滴灌系统,控制面积为5299亩;六连建设2个滴灌系统,控制面积为1701亩。项目计划总投资607.17万元,其中申请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350万元,农场自筹资金257.17万元。
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总面积为3000亩,主要内容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3000亩,全部实施葡萄滴灌,在四连建设6个滴灌系统,控制面积3000亩;配套土地平整950亩;建设棚圈400㎡。项目计划总投资228.58万元,其中申请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150万元,农场自筹资金78.58万元。
通过自查,农场2008年和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严格按照《退耕还林条例》、《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等有关规定安排落实,未出现违反国家政策安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任务的情况。
二、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农场严格按照计划实施项目,根据计划批复,由专业设计院按照相关原则、技术要求、目标等进行规划设计,制定出实施方案,方案通过项目领导小组审查认定后,由施工单位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实施。
2008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建设地点规划在农场四连和六连,交通便利。项目包括巩固退耕还林成果7000亩,全部实施葡萄滴灌,其中四连建设7个滴灌系统,控制面积为5299亩;六连建设2个滴灌系统,控制面积为1701亩。灌溉水源以渠水为主,其中:四连鱼池地、养殖厂门前水源为井水;建设沉砂池5座,泵房5座,更新改造机井2眼,井房2座。地埋管道31855米,地面管道35088米,铺设滴灌带254.92万米。截止2009年6月10日,所有工程
已全部按时结束。
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建设地点全部规划在农场四连,交通便利。项目包括巩固退耕还林成果3000亩,全部实施葡萄滴灌,建设滴灌系统6个;基本口粮田土地平整950亩;棚圈建设400㎡。3000亩葡萄滴灌所需的6处水源建设,包括渠水和井水,其中:西树槽子、四二一地、排碱沟、钢管桥水源为渠水,门前地、三河湾、水工队水源为井水。并配套建设沉沙池3座,泵房3座,井房3座。地埋管道12674米,地面管道15453米,铺设滴管带133.40万米。截止2010年6月8日,所有工程已全部按时结束,3000亩葡萄经济林的灌溉得到了良好的保证。配套的土地平整950亩,包括西树新600亩,干渠边350亩,全部种植小麦,采用渠水灌溉。
三、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
2008年巩固退耕还林专项资金项目计划总投资607.17万元,其中申请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350万元,农场自筹资金257.17万元。最后,项目实际总投资607.17万元,其中建安工程184.38万元,材料费用258.28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135.60万元,基本预备费28.91万元。
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专项资金项目计划总投资228.58万元,其中申请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150万元,农场自筹资金78.58万元。最后,项目实际总投资228.58万元,其中材料购置投资143.36万元,建设安装投资67.46
万元,棚圈工程4.5万元,土地平整2.38万元,基本预备费10.88万元。
项目建设资金设专门帐户、专款专用,各项资金实施统一管理,包括计划安排,资金使用,项目有关经济合同及资金回收等。项目拨款按项目进度拨付,保证项目建设保质按期完成。
通过自查,农场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方面,严格执行财政部等6部委局办印发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财农[2007]327号),确保资金安全运行。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规范核算,封闭运行,检查中没有发现挤占、挪用、截留、克扣等违规使用资金情况。
四、项目管理情况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农场专门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领导小组”由共青团农场场长、政委担任组长,分管农业副场长任常务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农场林业、农业、土地、水利、计财等部门人员组成,负责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综合管理,组织协调各项工作项目进度、项目质量以及资金使用,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管理办公室”设在农业科,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负责项目规划、管理、技术服务、项目档案管理等,做到建园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项目建成后,为保证农场葡萄产业的良好发展,农场专门成立了青城果业公司,严格要求葡萄园各个阶段的进度、质量,包括苗木的定植、除草、滴水、摘心、破膜、架材搭建、绑蔓引缚等工作。2011年,1万亩葡萄埋土工作于11月5日全面结束,在冬剪之前,苗木长势良好,园内未曾发生各种病虫害。现各葡萄正在进行出土滴水工作,经调查苗木长势良好,埋土越冬成活率预计在98%以上。
五、自查验收情况
2009年6月15日和2010年6月12日,农场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组先后对农场2008年和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经工作组初步验收,工程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无超计划和超规模现象,符合向上级申报验收条件。
六、项目建成投产后的效益情况
1、社会经济效益
促进了农场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农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农场经济实力、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项目的建设解决了近500人的就业问题,对维护农场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起到了巨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对职工的文化素质及劳动技能的培训,也增强了农场的劳动人员储备和经济实力。起到了团场增效、职工致富的目的。
2、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有效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保证项目连队能够正常开展生活和生产活动。通过项目实施,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从而使地面蒸发量减少,延缓和抑制土壤返盐,改善当地的小气候,进而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给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不断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农业稳产增产。
七、问题及建议
经过两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葡萄属多年生经济作物,基地建设前期投入大,成本由团场自筹,过长的资本回收期使农场在一定时间段内资金压力较大。希望国家能调大项目拨付资金比例或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的长效补助机制,由国家财政长期进行补助。
谢谢大家!敬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农六师共青团农场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退耕还林汇报材料
董王庄乡2010年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作
汇 报 材 料
董王庄乡位于宜阳南部,距县城35公里,东接白杨,西连上观,北邻赵保,南接嵩县,有宜阳县“南大门”之称。全乡总面积74.5平方公里,基本地形地貌为三分山地七分丘陵,耕地面积4.6万亩、林地面积2万亩、荒山面积10万亩;下辖20个行政村、216个村民组、3.1万人。
2002年以来,我乡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共完成退耕还林4244.4亩,涉及10个村786户。今年3月,我乡对2002年以来的退耕还林地块进行了补植补造,补植树苗5万余棵。
一、还耕还林基本情况
2002年共涉及10个行政村,18个小班,1404.5亩,266户。次古洞:4个小班,其中,大王沟2个,66亩,18户;次古洞大南沟1个班,171.9亩,73户;小了沟1个班,135亩,1户。
刘河:4个班,其中,寺河水库东坡、西坡各1个班,116亩,2户;木树凹1个班,炊庄1个班,共133.6亩,78户。
武坟:坡根林场1个班,116亩,2户。南岭:菩萨坡1个班,235亩,4户。
前村:2个班,其中,山神庙圪塔1个班,52亩,2户;梅家沟后坡1个班,80亩,7户。
乔庄:1个班,60亩,16户。赵坡:雷沟1个班,37亩,1户。大石岭:2个班,其中,大么厂37亩,八里堂60亩,共34户。官庄:石坪寨1个班,41亩,1户。庄科:栗扒63亩,29户。
2005年,经济林,南岭水库9.8亩,1户。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一是成立由乡长为组长、主抓副
职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退耕还林领导小组,为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任务分解,责任到位。采取副职领导包村,一般干部和村干部包户的办法,吃住在村,督促补植补造工作进度;三是明确各行政村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主体,其主要领导为实施单位责任人。要求各村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程的春季补植补造管护工作,精心组织,严格落实技术、行政双承包责任制,确保林业生产工作有效实施;四是退耕农户为退耕还林工程的承包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全面完成补植补造任务。林业部门认真做好林业生产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验收工作。
(二)严格检查验收,严格兑现国家有关政策。乡政府协调林业部门对全乡不合格面积、缺失面积的补造、林木管护等林业生产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对退耕还林保存率不合格的、缺失面积没有完成的、管护不到位的,坚持不予兑现国家退耕还林政策。
(三)强化责任,此次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作,作为各行政村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各行政村进一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责任人要对所承担的林业生产和管理任务负全责,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对因责任人失误造成退耕还林工程出现问题没有通过国家阶段性检查验收而影响第二轮政策衔接的,将根据《退耕还林条例》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篇:退耕还林调查汇报
4月10日,按照县上关于对退耕地区和困难退耕农户摸底排查会议的安排,同时全面了解全镇困难退耕地区和困难退耕农户有关情况,找准造成退耕农户困难的深层次因素,从而为拟定解决困难退耕农户长远之计的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我镇党委、政府迅速响应,立即开展针对涉及的9个退耕还林的村进行摸底排查,现将本次工作活动情况做以下汇报: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镇上为了将这次排查摸底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成立了瓜坡镇《困难退耕地区和困难退耕农户摸底排查》工作组,组长由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王仲斌担任,成员分别由各包村组长及各村会计担任,具体办公由林业站负责,层层落实责任,为这次摸底排查工作起到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严把三关、如实精确
对本次困难退耕地区和困难退耕农户进行摸底排查要严把三关,即:口粮田不足标准2亩的;家庭收入低于人均年均纯收入2500元的;必须是退耕还林户的。
对实施这次摸底调查工作的各村会计召开专题工作培训会,对于表格的如何填写、数据的的划分进行逐项培训,确保此次工作顺利完成。
并要求各村会计全面了解掌握摸排内容。本次摸排工作时间短任务大,涉及内容广泛,要求工作人员全面了解掌握
1表中所要填写的各项指标,实事求是填报,做到真实准确无误,确保摸排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夯实责任,强化合作
困难退耕地区和困难退耕农户摸底排查工作实行镇政府责任制,为此镇政府要求镇林业站为主体实施部门,民政、水利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层层落实责任,强化部门合作,从而确保本次调查任务的如期全面完成。
四、行动迅速、确保时限
本次排查工作涉及的9个村、工作量大、任务重、时间紧、要求在4月19日前完成,以村为单位上报镇林业站,对不能按时完成此项工作任务的各村书记、主任及责任人视为行政不作为的具体表现。
通过以上的多措并举,使我镇的这次摸排工作如期顺利完成,这次调查工作涉及9个村
1、总户数户,其中基本口粮不达标的户数是户,困难退耕农户户数为户,家庭收入低于国家贫困线的户数户。
属于扶贫对象的户数户,属于低保户数户,困难退耕农户人数户,2、其中属于经济困难主要原因:
缺乏青壮年劳动力户,因病致贫户,缺乏致富技能户,3、口粮田不足的主要原因: 缺乏造地资源户,现有土地改造困难户,4、当前急需帮扶的措施: 建设口粮田户,移民搬迁户,配置能源设施户,提供技能培训户,扶持后续产业户,其中养殖
3户,种植户。
第五篇:公路法视察汇报
内乡县人大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
执法检查情况汇报
(2011年9月6日)
尊敬的杨主任,各位领导:
4月27日市人大《公路法》和《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执法检查动员会之后,我们内乡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扎实开展执法检查活动。目前,执法检查工作已按照方案设计的各项步骤顺利进行完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执法检查活动组织情况
市人大动员会召开之后,我县迅速召开主任会议,学习贯彻市人大动员会议精神。会议决定将《公路法》、《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执法检查纳入县人大2011工作要点计划,并且在主任会议领导下,由常委会副主任孙荣银具体负责,根据市人大执法检查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了执法检查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时间安排等。
在委托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对本辖区内的贯彻情况进行自查并报送自查报告的基础上,5月下旬开始,由部分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组成执法检查组,在县人大副主任孙荣银带领下,先后深入板厂、七里坪、余关、赤眉、乍曲等乡镇,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和到部分农村公路明察暗访等形式,对我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的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在6月24日召开的内乡县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上,认真审议了执法检查组所做的执法检查报告。在充分听取各位常委会组成人员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县人大常委会下发了审议意见,对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转交政府研究办理。
二、对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评价
近年来,县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农村公路建设政策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使我县农村公路在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至“十一五”末,全县农村公路建成里程由“十五”末的170余公里增加到近1500公里,增长幅度近8倍,极大地改善了全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巩固建设成果,县政府采取成立机构,制定管理细则,出台考评办法,养护经费纳入县、乡财政预算,路口设置限宽墩,召开各种会议安排部署等得力措施,明确了养管责任,增强了广大干群养路、爱路、护路的自觉性。使全县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有明显好转,好路率均保持在80%左右,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虽然全县农村公路建设与养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一)公路技术等级偏低。一是部分乡村公路形成“断头路”,影响了路网的完整性;二是我县现有大中型桥大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路无桥、危桥险桥、小爬河桥现象较多影响了公路效益的全面发挥。三是路面窄。村村通水泥(油)路路面窄,错车困难;四是公路建设配套设施不完善,公路的绿化、安全警示标识、安保设施、里程标识等均不健全。
(二)有部分公路管理养护不到位甚至没有列养。
在检查中发现重建轻养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主要原因是省市县在农村公路养护方面的投入非常有限,仅靠原本就捉襟见肘的财力去实现“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难度较大。另外,据调查除了已经列养的公路外,对于服务土地平整、农综开发、烟叶大方、水利配套而修建的道路,以及群众自筹资金或者通过在外人员协调要来的指标修建的道路,还有270公里没有列入养护范围。
(三)超载现象严重,安全隐患大。部分路段还承载着为石材基地和矿区运输的重要功能,超载运输严重,加之山区雨、雪、水毁的侵蚀,目前部分路段路基缺口、路面断板和形成桥梁病害,给行人和车辆通行带来安全隐患。乍曲、师岗、瓦亭等乡镇的路段被原料车压的坑洼不平,部分路段已经彻底损坏了。据调查,全县约有20%的农村公路已经损坏,除了自然因素外,超载运输是主要原因。
(四)公路建设负债沉重,管理养护资金筹措困难。我县交通建设发展需求与建设资金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据了解,目前我县本级交通建设负债累计达2亿多元,制约农村公路快速发展,也给建后养护带来困难。一是日常保养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每公里的投入不足2000元,远远不能满足日常养护的需要,甚至个别公路失养失修。二是工程修复资金没有保障。由于工程修复需要提前申报,纳入项目库才可以实施。急需大中修,很难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到资金,即使努力争取,但额度有限,急需的路段得不到保障。大部分乡镇需要乡、村两级配套的养护资金都没有落实,通过“一事一议”途径来筹措资金也十分困难。
(五)养护工工资待遇太低,队伍不稳定。按照规定,养护工的工资标准乡道80元/公里、村道50元/公里,每人最多承担2公里的路面,每月最少上路6天。算下来,养护工每人每天的工资不到20元,由于报酬太低,年轻人不愿意干,只能招聘一些60岁上下的老人,就这还不容易招聘到,无法稳定养护人员队伍。
(六)侵占路产路权现象严重,路政管理难度大。路产路权维护问题反映强烈。随着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原有的道路安全、警示标识严重影响了道路通畅和行车安全;路政执法环境差,公路乱堆乱放、红线内违章建筑、超限运输等危害公路安全、损害公路完好的行为屡禁不止。在整治超载、超限车辆,红线内、红线外违章建筑等方面,交通、公路、国土等部门在联合执法问题没有建立很好的约束机制,公路控制区范围内的违法建筑仍然存在。
四、几点建议
(一)要着力解决法定责任不落实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公路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依法治路的良好氛围。加强交通、规划、国土等部门配合,从源头上治理违章建筑。要通过明确责任,实现公路行业行为向社会行为的转变,形成政府抓、社会办、群众干的良好交通环境。
(二)要着力解决资金匮乏的问题。要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依靠国家政策扶持,用足用好用活各项优惠政策;要利用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招商引资,吸引客商和社会资金进行综合开发;捆绑使用农综开发、水利、林业、集聚区等各种项目资金,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农村公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从而缓解公路建设资金问题。
(三)要加大养护资金的投入。县政府要足额预算和落实养管经费,提高养管经费的投入,并根据县财政负担能力,逐年加大投入。各乡镇政府也要把养护资金纳入预算。要逐步解决专项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鉴于我县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大,建议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逐年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实施严重损毁路段和危桥、险桥的安保和大修工程。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在下达公路计划时考虑我们山区县任务重、耗费大的实际情况,资金政策适当倾斜,并且把绿化、安保等工程一并考虑安排。把没有列养的公路也纳入政府的列养范围,努力做到“有路必养”,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行质量。
(四)要提高养护工的工资待遇。以适当方式增加农村养护工的工资待遇,留得住人。我们走访了部分乡镇的农村公路管理人员和农民养护工,大家普遍认为,每个养护工按照公路里程和上路天数来算,如果能够达到或者略微低于当地打工人员每天收入水平,农村公路的养护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五)要整合执法资源,查处违法行为。全县的农村公路加起来也是几个亿的社会资产,如何管理好、使用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政府要整合执法资源,查处违法行为,要加大对河道采沙治理力度,维护桥梁安全。对公路红线违规建筑问题,要坚决取缔。乡镇集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要严格执行“一法一条例”的规定,要采取有力措施遏制公路的街道化。(六)要加大对超限超载车辆的治理力度。政府要研究解决泰隆水泥和石材基地等大型企业专用车道的建设,解决企业抢占人民群众社会资源的问题。建议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治限治超”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拉沙车、原料车严重损毁路面的行为。
2011
内乡县人大常委会 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