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3 21:3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篇: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为新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南京郊县,包括江宁、浦口、六合、栖霞、雨花台五区和高淳、溧水两县,面积6322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94;共有镇街81个,村委会900个,村民小组1.3万个,农户67万,乡村人口214万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南京来

说意义重大。首先,有利于改变郊县落后面貌,树立都市南京新形象。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南京城市相对繁荣、郊县农村相对落后,全市弱就弱在郊县、郊县差就差在镇村,特别是广大农村腹地,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落差明显,与省会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只有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不断提升农村城市化水平,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其次,有利于突破全面小康建设难点,确保实现历史发展新目标。南京实现“两个率先”,重点、难点都在郊县,特别是六合、溧水、高淳“一区两县”任务十分艰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第三,有利于拓展市域发展空间,开辟经济增长新源泉。南京经济总量目前还主要集中在主城,有限的主城空间难以支撑全市整体实力的持续提升,必须充分开发利用郊县广阔地域、丰富资源,吸纳城市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形成新的增长极,促进南京经济跨越发展。第四,有利于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民,实现城乡关系的新和谐。长期以来,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较少,在义客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弥合城乡界限,实现城乡和谐。

从南京郊县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出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机制,倾斜发展资源,转变增长方式,推进“三个集中”,通过工业化转移农民、产业化提升农业、城市化带动农村、市民回报农民,实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人与自然的友好共生,农村社会的民主和谐。关键是要抓住“四个一”:一个根本,必须坚持富民优先,以加快郊县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一个战略,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协调,以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为着力点;一个倾斜,必须坚持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带动,以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为突破点;一个抓手,必须坚持夯实村级工作,以推进“双培双带双创”为切入点。

一、提升郊县经济发展和富民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来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指物质文明,“乡村文明”是指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生态文明,“管理民主”是指政治文明,统筹这四个文明的核心是加快发展,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郊县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2005年1-9月份,郊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6.9亿元,可比价增长18.9;实现财政收入114.2亿元,同比增长2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453.1亿元,同比增长29.3,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955元,同比增长19,比上年同期高出2.7个百分点。但值得注意的是,郊县发展中拆迁难、用地难、审批难、资金难等矛盾,导致发展的显性成本、隐性成本同时上升,招商引资势头受挫,财政运转出现一定困难。市委、市政府要求郊县在“十一五”发展中,力争实现经济总量四年翻番,确保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2010年达到10000元。围绕以上目标,我们要牢牢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破节点,千方百计此解瓶颈制约。在用地指标偏紧、用地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多策并举,积极向上争取土地转用指标,用好现有政策,最大限度做好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这篇文章。探索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土地r入股、参与工业园区建设。加快要素集聚,研究外资转移的新动态,加大专业化、市场化招商力度,系统化、集群化利用外资。同时充分挖掘民间资本、城市资本潜力,实施多元发展战略。

二是抓住要点,坚持工业第一方略。南京与苏州、无锡相比,工业发展度明显不足。经济普查数据显示,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万多家,无锡8000多家,但南京只有2449家,差距非常大。今后,我们要提高工业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中的比重,不断扩大有效投人,提高郊县中小企业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聚,保持工业经济较快的增长速度。

三是瞄准重点,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尽管连续几年来农民收入逐年递增,但还未真正建立长效增收机制,2007年达小康必须保持年均13的增速,困难不小。特别是部分低收入户增收艰难,2004年,10的低收入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58元,与10的高收人组收入之比为1:6.3,收入差距在一万元以上。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低收入户的增收问题,促进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

第二篇: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为新 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南京郊县,包括江宁、浦口、六合、栖霞、雨花台五区和高淳、溧水两县,面积6322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94%;共有镇街81个,村委会900个,村民小组1.3万个,农户67万,乡村人口214万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南京来说意义重大。首先,有利于改变郊县落后面貌,树立都市南京新形象。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南京城市相对繁荣、郊县农村相对落后,全市弱就弱在郊县、郊县差就差在镇村,特别是广大农村腹地,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落差明显,与省会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只有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不断提升农村城市化水平,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其次,有利于突破全面小康建设难点,确保实现历史发展新目标。南京实现“两个率先”,重点、难点都在郊县,特别是六合、溧水、高淳“一区两县” 任务十分艰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第三,有利于拓展市域发展空间,开辟经济增长新源泉。南京经济总量目前还主要集中在主城,有限的主城空间难以支撑全市整体实力的持续提升,必须充分开发利用郊县广阔地域、丰富资源,吸纳城市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形成新的增长极,促进南京经济跨越发展。第四,有利于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民,实现城乡关系的新和谐。长期以来,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较少,在义客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弥合城乡界限,实现城乡和谐。

从南京郊县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出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机制,倾斜发展资源,转变增长方式,推进“三个集中”,通过工业化转移农民、产业化提升农业、城市化带动农村、市民回报农民,实现城乡之间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的良性互动,人与自然的友好共生,农村社会的民主和谐。关键是要抓住“四个一”:一个根本,必须坚持富民优先,以加快郊县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一个战略,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协调,以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为着力点;一个倾斜,必须坚持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带动,以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为突破点;一个抓手,必须坚持夯实村级工作,以推进“双培双带双创”为切入点。

一、提升郊县经济发展和富民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来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指物质文明,“乡村文明”是指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生态文明,“管理民主”是指政治文明,统筹这四个文明的核心是加快发展,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郊县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2005年1-9月份,郊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6.9亿元,可比价增长18.9%;实现财政收入 114.2亿元,同比增长2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453.1亿元,同比增长29.3%,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955元,同比增长19%,比上年同期高出2.7个百分点。但值得注意的是,郊县发展中拆迁难、用地难、审批难、资金难等矛盾,导致发展的显性成本、隐性成本同时上升,招商引资势头受挫,财政运转出现一定困难。市委、市政府要求郊县在“十一五”发展中,力争实现经济总量四年翻番,确保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2010年达到10000元。围绕以上目标,我们要牢牢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破节点,千方百计此解瓶颈制约。在用地指标偏紧、用地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多策并举,积极向上争取土地转用指标,用好现有政策,最大限度做好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这篇文章。探索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土地r入股、参与工业园区建设。加快要素集聚,研究外资转移的新动态,加大专业化、市场化招商力度,系统化、集群化利用外资。同时充分挖掘民间资本、城市资本潜力,实施多元发展战略。

二是抓住要点,坚持工业第一方略。南京与苏州、无锡相比,工业发展度明显不足。经济普查数据显示,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万多家,无锡8000多家,但南京只有2449家,差距非常大。今后,我们要提高工业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中的比重,不断扩大有效投人,提高郊县中小企业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聚,保持工业经济较快的增长速度。

三是瞄准重点,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尽管连续几年来农民收入逐年递增,但还未真正建立长效增收机制,2007年达小康必须保持年均13%的增速,困难不小。特别是部分低收入户增收艰难,2004年,10%的低收入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58元,与10%的高收人组收入之比为1:6.3,收入差距在一万元以上。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低收入户的增收问题,促进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去年5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了统筹城乡发展千人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南京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和5个配套文件。当前,城乡统筹的各项工作正在加快向前推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创新。机关部门逐步打破了城乡分割发展的思维定势,改变了过去工作精力放在城市多、用在郊县少,考虑城市利益多、考虑郊县利益少,城市、农村“两张皮”的状况,初步建立了城市与农村互利性、市场化、内生型的互动发展机制。二是城乡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以郊县现有开发区、工业区为载体,结合国有企业改制和规模扩张,加速推进城区工业向郊县搬迁,已初步形成江北医药、化工产业带,江南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带格局。三是乡村建设顺利推进。确立了“多中心、开敞式”的城市组团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主城----新市区----新城----重点城镇----一般建制镇----中心村”梯度发展格局,“三城九镇”规划编制已经完成。按照“城区强力推进,近郊加快实施,远郊规划引导”的原则,全市计划建设1500个农村社区,并通过城镇社区集中、拆迁安置集中、中心村集中、特色居民点集中模式,在11个村先行试点。四是薄弱地区帮促力度加大。在前三年对全市8个经济薄弱镇帮促的基础上,组织动员了南京地区157家机关、城区、高校、科研院所、工商企业单位,对相对薄弱的六合、溧水、高淳开展全方位、大范围、多层次的挂钩帮促,市向每个区县派驻工作队。截至去年10月底,城乡开展对接活动117场次,敲定合作项目281个,落实帮促资金近12亿元。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前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督促政策实施,各部门正在制定“十一五”行业发展规划,把郊县发展纳入全市大规划,把“三农”投人纳入财政大盘子,把农民增收纳入全市富民大工程,以确保有专门领导分管“三农”工作,有专门处室为“三农”服务,有专门经费扶持“三农”发展。

三、向农村倾斜公共产品和服务,为新农村建设填补弱部

为了让农民真正享受到现代社会文明成果,近年来,南京市积极实施财政倾斜政策,先后投入20多亿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兴办农村各项实事,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差距。农村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水泥道路实现了村村通;农村低保水平得到提高,有2.5%农村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网络逐步健全,新建改建了576个村卫生室,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参保率达91%,村覆盖率100%;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发放100多万元的助学券,解决了44.4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所在,下一步,我们要继续以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为核心,以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为突破口,逐步调整城乡分配格局。一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全面完成农村八件实事的基础上,市级财政计划再投入1.33亿元,用三年时间,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等五件实事,并鼓励和支持各郊县自行兴办标准更高、范围更广的实事工程。与此同时,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农村社区、农村私人以及社会民间组织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化。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就学实行“助学券”补助,不但对书费、杂费、学费进行全免,对住宿费、生活费也要进行减免。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培训工程,做到每个农村劳动力“想培训的都能参加,能培训的都有补助”。以完善网络、保护水源、净化水质为目标,推进农村“二次改水”,扩容和升级37个镇级水厂,对100个暂未列入撤并计划的村级水厂配齐消毒和净化设备,保证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积极整治农村环境,改造改建农村小型农桥和抗旱排水设施,加快建设农村标准卫生厕所,开展农村生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试点,着力建设一批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整洁卫生、设施完备的中心村。三是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低保标准由目前的人均120元/月,提高到2007年“一区两县”不低于180元/月,其他区县不低于220元/月。加强农村社区卫生和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网络,增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筹资标准由目前的人均50元提高到2007年的100元。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尤其是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保险制度,保证被征地农民“失地不失利”。探索实施农保、镇保等符合农村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险方式,扩大参保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并逐步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过渡。

四、大力开展“双培、双带、双创”活动,为新农村建设典型引路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涵。以“争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为目标,市委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郊县开展“双培、双带、双创”活动,把党员村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村干部,让村干部带头创业致富、带领农民集体致富,争创专业特色村、文明示范村,激发郊县基层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村干部有了双带项目,村干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作用显著增强,村容村貌不断改观,民主管理进一步完善。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高淳“双培双争一公开”经验,制定全市“双创”工作实施意见,适时在高淳召开“双创”工作现场会,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从2006年起,力争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每年创100个专业特色村和文明示范村,到2010年郊县 “双创”村达80%以上。一是树产业特色。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积极扶持,引导各村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精心培育最能释放本地优势的主导产品,做大规模,形成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二是扬文明新风。把做美农民生活环境,创建文明家园,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来抓,让文明之花开遍郊县农村。大力开展“三清”工程,整治村容村貌,绿化美化家园,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农村卫生基础设施配套、生产生活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积极推进农村文化活动设施建设,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导农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三是民主氛围。不断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村务管理监督制约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重点抓好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民主理财小组“两组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中央部署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南京郊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对建设新农村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落实措施,力争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列。

第三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们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设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 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2006年经济工作的第一位的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 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仅仅20个字,却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含义。

一、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物质基础,也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基本前提,进而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

-------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根本的是着眼于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谓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指农业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转变。这是我国农业实现由速度、数量型增长向数量、质量、结构、效益并重型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农业突破资源约束瓶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途径。

-------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工农、城乡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工业化初期,基本特点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现在工业发展到中期阶段,基本特点应该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生产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必须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结合点,是解决农村当前矛盾和促进农村长远发展的结合点。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重点是提高“四个能力”,完善“七个体系”。提高“四个能力”即提高土地产出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提高农业物质装备能力和农业服务能力,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完善“七个体系”即搞好种养良种 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

------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必须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土地是农村生产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为此,一要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并落实到地块和农户。二要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尊重和保障农户拥有承包地和从事农业生产的权利,妥善处理土地承包纠纷,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三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保护好基本农田。四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克服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肥、轻中微量元素肥”的现象,积极推广土配方施肥,加强耕地污染的治理与修复,加快实施“沃土工程”。

------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必须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中,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调整的重点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畜牧业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等。调整的目标是,通过农业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通过农产品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用化;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

1增收渠道。

------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化、现代化。一些农村的成功经验,推进科技入户工程,是提高科技推广实际效果的好形式。据专家研究测定,使用现有玉米品种,只要科技真正入户,让农户掌握良种配良法的技术,即可使玉米增产20%。在农业现代化方面,要围绕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未来的农业发展将突出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生基础。

------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直接目的。在20多年改革开放中,最先开始改革的是农村,贡献最大的是农民,但目前最困难的仍然是农民。中国贫穷人口的大头在农村,是农民。中国除了象北京、上海、广州那样的繁华城市之外,还有更广大的贫穷落后的农村。一个外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官员曾经讲过:在中国可以同时看到欧洲和非洲,现代化的火车头后面挂着的是长长的牛车。发展农村生产就必须让农民增收。

二、生活宽裕

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征。现在农村中的很多家庭本来家境还不错,但只要有个病人,就会因病致贫;只要有个学生,就会因学致贫。这些问题又是造成农民生活水平不能提高或不能明显提高的关键所在。

-----促进广大农民生活宽裕,必须统筹城乡地展。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看病难,医疗费用高,医疗保障程度低。这说明农村发展滞后很突出的一个表现就在于,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服务相对不足。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

-----促进广大农民生活宽裕,必须实行国家农业资金直接惠农的投资机制。如小型道路,小型水利、小型水库、小型电力、小型沼气,让农民摸得着,看得见,直接受惠。

-----促进广大农民生活宽裕,必须努力发展农村各项事业。一要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二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三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四要加强农村公共产品公益化建设。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教育、托儿、托老等公共产品设施的政府投入。

-----促进广大农民生活宽裕,最基础和根本的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三、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在我国传统中,有许多纯朴而文明的乡风。如:孝敬父母、家庭和睦,邻里互助,诚实正直等。同时要建立学科技用科技、学法律用法律的时代新乡风,抑制一些封建迷信、赌博偷盗等不良现象。

第一,让乡风文明起来,必须用社会主义新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二,让乡风文明起来,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文化。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组建文艺队伍,创办藏书室、阅览室、娱乐室,广播室、科技培训室、文艺辅导室等。

第三,让乡风文明起来,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

四、村容整洁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在反映。“村容整洁”,一般说来应包括道路硬化率、安全饮水、排水,清洁能源户使用率,垃圾收集处理,农村改厕,公共照明,绿地率等项内容。村

容整洁的目的是为农村办实事、办好事。

------实现村容整洁,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农村街道是村容的一个重要标志。

------实现村容整洁,要大力发展各种农村社会组织。除正规的党支部、村委会外。如老年协会、妇女协会、图书室、演出队等。

------实现村容整洁,要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有重“三化(硬化道路、净化街道、绿化村庄)”建设,轻“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应按照“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的要求做好。

------实现村容整洁,要重点解决当前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现在,许多农村造成村容不整的突出表现就是脏、乱,而造成脏乱的基本原因就是,垃圾到处扔,柴草到处堆,猪牛羊满街跑,不论是 街道和家庭院落,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倒乱泼,乱贴乱画等。要开展一个大检查活动,拆除违章建筑,清除卫生死角,开展家庭大扫除,保持村容村貌整洁,做 到道路畅通,农居清洁,院落整齐,圈厕卫生。同时,要对国道、省道、县道和乡村主要道路两侧环境卫生进行整治。

------实现村容整洁,要发挥村委会以及县乡(镇)政府的作用。在政府的主导和必要的支持下,使村委会更好地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

------实现村容整洁,要抓好试点,稳妥推进。县、乡(镇)、村都应抓好试点。重点确定村容整洁的内容和目标,如村庄内部道路,村庄排水设施,村庄垃圾集中堆放点,村内乱搭滥建,人畜混杂居住,村庄废旧坑塘与河渠水道,村容村貌整洁,村民活动场所,古村落与古建筑的保护等。

五、管理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奋斗目标。加强农村民主管理,首先,实现农村民主管理,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其次,加强农村民主管理,是完善村民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第三,加强农村民主管理,是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

农村民主管理的宏观内容和任务是:

1、坚持把党支部的领导、农民群众当家作主和依法治村相结合。

2、对村级重大事务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3、推进农村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4、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农村群众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农民群众谋利益。

5、对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制知识的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民主素质。

农村民主管理的微观内容和任务,关键是做 好村民自治,即由农民群众对村里的重大事务实施民主管理。作为农村民主管理的基本前提----村务公开。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是:

------政务公开。主要是涉及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上级政府布置的有关任务,以及村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等事项的公开。

------事务公开。主要是涉及村内日常事务的管理等事项的公开。

------财务公开。主要是对村内公共财务的收支,如农民负担集体企业经营,日常开支等情况的公开。

第四篇: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市作为全省重工业城市,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是当前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建设新农村,重在实践,贵在创新,关键在人,应从市情出发,因地制宜,扎实稳妥地搞好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要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

推进新农村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规划,量力而行,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稳步推进。规划要统筹考虑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等,体现特色,注重实效。要避免就农村论农村的旧模式、旧框框;避免一哄而起、政府大包大揽;避免脱离实际,盲目攀比。要做到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具体讲我市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将全市农村分成好、中、差三类,分步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要走过去村镇建设一哄而起,采取行政命令,统一规划,难以实施,劳命丧财的老路。更不要将全市新农村建设局限于一种或几种模式,千篇一律,象火柴盒的堆积物,失去本地特色。建设新农村因地制宜地搞一些窑洞式建筑也未偿不可。

二、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

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意愿,让农民自己说话,从而激发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在的自信、决心和创造性、主动性。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繁荣”的前提是“放活”。“放活”就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破除束缚农民自主创业的各种思想的、体制的障碍,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氛围,从而激活农民的创业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发展获得不竭动力。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的改造、村居环境的改善等,都应当从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出发,不能按照城市小区的模式去套。新农村建设干什么,不干什么应同进一步完善和发挥村民自治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村民自治中“一事一议”的民主议事制度来决定,让农民成为各项农村建设事业的主体。但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同时,并不是意味着政府放手不管,放任自流。在推进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指导作用,加大政策的支持、扶持力度和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力度,从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要统筹城乡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进步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谋划,把农民增收放到全市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考虑。统筹安排的本质是让农民与市民一样平等享受现代化成果;统筹的重点是统筹各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分配,包括财力分配、信贷投放、资源利用、设施建设、劳动就业和市场开发等;统筹的关键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为此,应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行重大调整,较大幅度地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雨露更多地滋润农业,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农村,让公共财政的支出更多地惠及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进一步调整城乡关系,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关键是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进行清理,清除农民进城的障碍,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要调整城市建设的思路,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城市的财政支出和各种公共服务不能仅考虑城市户籍人口的需要,应该有效服务于全社会。应把在城市有固定工作和住所的进城农民视同常住人口对待,应把外来人口对住房、就学、医疗等设施的需求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四、要建立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应建立五大机制。一是要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

投资渠道包括政府财政支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和各种渠道的金融资金;二是要建立党政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三是要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长效激励机制;四是要建立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参与机制;五是要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长效管理体制。

新农村建设需要国家投入和农民投入相结合。新农村建设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政府财政投入的增长,是建立稳定有效的投入机制的重要内容。由于目前我们还处于“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初始阶段,政府财政的投入还不大,而且从功能上看,主要用于公共产品的提供,私人产品主要靠农民自己投入。即使在公共产品领域,在现有条件下,也得把财政投入为主同社会资金的筹措、农民自愿的投工投劳结合起来。因此,只有以政府为主导,几个方面形成合力,才能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宏伟大业。

五、要典型示范稳步推进

当前,农村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总体上看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一穷二白。“穷”就是缺钱,“白”就是发展不够。因为发展不够,所以缺钱。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说到底是一项治穷的工程,是一项发展的工程,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靠正确思想来指导,要靠科学规划来引导,要靠生产发展来主导,要靠科学文化来教导,要靠坚强班子来领导,还要靠严格监管来督导。其任务十分重大,工作十分艰巨,既要高度重视,积极工作,又要脚踏实地,典型示范,稳步推进。

要抓好典型示范,用典型带动和促进全市的新农村建设。要集中财力、整合资源、抓点带面,重点选择公路沿线、城镇四周、基础条件好的村先行示范,分期分批逐步推进,把工作重点放在各类典型的培养推广上,通过点上的示范建设和面上的广泛推进,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六、要着力培育新型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进入21世纪,农民素质尽管有了一些提高,但大多数农民还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提倡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知足常乐、因循守旧的小农意识还根深蒂固。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要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主线,大力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十一五”时期,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大批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达到新型农民的培养要求。同时要着力培养和建立新农村的带头人队伍、农民技术员队伍、骨干农民队伍、农民企业家队伍和能工巧匠队伍“五支”队伍,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在此基础上,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建设新农村的征程中阔步前进。

七、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干部和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一要把班子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龙头,选优配强党组织一把手,努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坚持以发展论英雄,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和用人导向,大胆把那些带头致富能力强、奉献意识强和公道正派的党员、群众选拔到领导班子中来,引导和激励广大农村干部在各自岗位上积极进取,努力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要多层次、多渠道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培训锻炼,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要在农村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二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引导广大干部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认真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大胆探索,大胆实践,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抓推进;要科学合理制定可操作的目标考核体系,强化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督查,重点加强对新农村建设五个方面内容的考核,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从而不断加快建设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第五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共毛嘴镇委毛嘴镇人民政府

近两年来,我们抢抓省、市城乡一体化试点示范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域仙桃的总体发展规划,壮产业、兴水利、建社区、抓统筹,实现了强农惠农政策大落实,镇域经济实力大提升,镇村面貌大变化,农民收入大增长,人民生活质量大改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构建新农村建设强力支撑

一是抓大园区建设,实行规模化生产。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典型示范,推动养殖户向小区集中。建成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的养猪小区8个,年出笼肉鸡5万只的养鸡小区10个,年养鸭2万只的小区6个。2011年全镇生猪出栏30万头、养鸡120万只、养鸭80万只。

二是抓标准化养殖,促进可持续发展。全镇畜禽养殖过程全程可控,养殖产品流向可追溯。目前,全镇规模养殖场基本实现了自繁自养,良种率达到了70%以上。建成了杨岭、伍家场等8个“150”模式养猪场,建标准化猪舍500多栋。建成了紫荆、古垸等5个微生态发酵床养鸭基地。

三是抓品牌化营销,推进产业升级。以毛嘴卤鸡为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各界投资进入猪、鸡、鸭产品深加 1

工领域,2011年实现农产品深加工产值2个亿。目前正在与广东千腊食品、武汉精武鸭脖等公司洽谈合作事宜,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将我镇打造成为“中国卤味之都”。

二、农村新社区建设为载体,落实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目前,全镇村庄布局总体规划已全部完成,水、电、绿化等细节规划也配套到位。严把村民建房关口,房在哪里建,建成什么样子,一律按照规划来。

二是创新思路,和谐推进。全镇设立了5个新型农村社区,镇内不划一个民户台,镇规委会统一审批建设,引导农户到小区居住。政府在规划设计、用地指标、基础配套、搬迁奖励等方面让利群众,引进开发商统一规划建设,打造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目前以文庙社区、珠玑社区等为集聚点,建设了5处400多户高标准、高质量的农村新区。

三是城乡联动,共治共建。我们立足镇情,以大企业、大市场、大社区为依托,提高城镇的承载吸纳能力,使农民进得来、稳得住。新增工业用地1800亩,就地转移吸收农村劳动力3000多人。建设镇区大社区5个,开发住宅25万平方米,吸纳农民进城1500户。推进“三化”同步发展。

三、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保障

一是抓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春季抓收官、夏季找问题、秋季穿插战、冬季大会战。采取“推磨转圈”的方式,镇统筹投

入资金100多万元,高标准对全镇200多公里的大沟大渠、支沟支渠进行清洗疏挖,全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抓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路网、电网、供排水网、互联网等向农村延伸、覆盖。共硬化通村组公路近200公里,先后建成了珠玑中心水厂、紫荆中心水厂等水厂,实现了有线电视全覆盖,建成日处理4000吨污水处理厂,建立了全镇垃圾集中处理和墓园集中管理机制。

三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推进卫生、教育、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新转移劳动力2210人,培训农民工人1700多人次; 2011年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新农保全面实施;全面实行了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进一步培植农业产业支撑,进一步强化民生保障的同时,突出抓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标准配套,打造一流中心社区,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下载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开启了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求是》 >> 2009年 >> 2009年第23期作者:陈宗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金昌市金川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金川区是金昌市政府所在地,是祖国的“镍都”。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脉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辖2镇, 2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蒋家堰镇干部 谢志涛 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卜一五”期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五中......

    14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范文

    初四理想教育教案 课题: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教学内容:了解我国的国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学习 授课时间:2010.12.13 常见问答 1、200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情况汇报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2012年7月) 各位领导: 按照《关于开展乡镇重点工作督查的通知》(县委办发„2012‟72号)要求,现就我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作如......

    全南县2011年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委各部门,县直、驻县各单位,长城集团,天龙公司,茅山林场: 《全南县2011年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现......

    推进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合集)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和升华,集中代表了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必然要求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