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意义
“和平与文明的未来都取决于世界各大文明的政治、精神和知识领袖之间的理解和合作。在文明的冲突中,欧洲和美国将彼此携手或彼此分离。在文明和野蛮之间的更大的冲突,即全球性的“真正的冲突”中,已经在宗教、艺术、文学、哲学、科学、技术、道德和情感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的世界各伟大文明也将彼此携手或彼此分离。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
“冲突的主要根源将是文化;各文明之间的分界线将成为未来的战线。——美国政治学家 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从中国古代历史来看,每一次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和沟通,都会给中华民族带来一个强大的帝国和强盛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与外来文化开放和融合时期,如今中华民族正走在复兴的伟大道路上,如何让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是每个教育者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期待
1现代社会的全球化背景
当我们正热衷于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同时,西方也正以审视的目光注视着我们拥有的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当我们因经济全球化而获得利益而窃喜的时候,西方国家正在为发现我们古老的文明的价值而欣喜若狂。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中国儒家文化在国外备受关注和各国来中国留学的人数逐年剧增的原因之一。
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会议上发表宣言,其中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3年,全世界宗教领袖在美国芝加哥会议上通过《全球伦理宣言》,其中写道:“这个原则是有数千年历史的宗教和伦理的传统所寻获并持守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由正面表达则是:己所欲,施于人!这个终极的、绝对的标准,适用于人生各个范畴,家庭和社会,种族、国家和宗教。”美国加州以及一些亚洲国家把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为教师节,以纪念这位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联合国专门设立了孔子奖,并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一条标语挂在联合国大厅里。孔子学院是我国政府创办的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到2008年12月,仅有4年时间,全球已有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249所孔子学院和56所孔子课堂,成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
全球化,已经由最初的经济全球化逐渐向政治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全球化过渡。
与西方文明相比,我们的最大的优势是悠久的历史和文明,然而令人沮丧的是我们的劣势也是由此而产生,西方文明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人的现代化,我们却还在现代化的路上苦苦挣扎。与两千年的封建文明作彻底的割离,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中国正以独特的姿态向现代化前进,五千年的文明既是中国赖以在世界文明立足的根基,也是中国向
现代化前进路上沉重的包袱。
在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科技文化等方面逐渐向现代迈进的同时,我们越来越清晰地发现,一个迫切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即人的现代化问题。我们背负了无数传统文化的积淀,却始终没有把人作为一个拥有无上尊严和价值的主体来对待。正如梁漱溟先生曾经指出:“中国文化之最大偏失,就在于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一个人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的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王啸先生也曾经说过:“人永远应当是权利的主体,应当是目的,决不是手段,决不是经济中的、政治中的、传播媒介中的以及工业集团中的商业化和工业化对象。”
2用现代的眼光重新认识中华传统美德
马克思说过:一个阶级有一个阶级的道德。
2000年的封建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土壤,然而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中华传统美德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抛开封建卫道士为巩固统治而作的种种近乎桎梏的解释,重新探究中华传统美德的本源。所谓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虽有其存在的历史意义,但大多是对儒家经典的曲解,要想真正把我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还需到真正的经典当中去。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汉代的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宋代的程朱理学,他们的理论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即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为皇权服务。
客观的评价孔孟的经典作品,他们的仁、义、廉、耻,诚、信、礼、孝,更多的是感性的,注重内在的自省和外在的约束,目的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少对人本身价值的认同。孔子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曰人”。那么,我们能遇到不仁的人怎么办?所以,过分强调个人提高自生修养是不全面的,道德是分层次的,比如有理想道德,有基础道德,就是做人的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理想道德是人类对道德的美好的憧憬。比如,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就是理想道德。基础道德是什么?就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所必须的道德。以往我们过多地强调理想道德教育,忽视了基础道德,道德建设要首先要从基础道德开始,从做人的道德做起。
那么,做人的道德的基础是什么?答案就两个字:公民。
要使每一个人知道自己是一个公民,本身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在此基础上再融入中华传统的美德。
公民狭义内涵是自由、平等、独立
宪法规定的自由,这是指每一个公民,除了必须服从他表示同意或认可的法律外,不服从任何其他法律;
公民的平等,这是指一个公民有权不承认在人民当中还有在他之上的人,除非是这样一个人,出于服从他自己的道德权力所加于他的义务,好像别人有权力把义务加于他;
政治上的独立(自主),这个权利使一个公民生活在社会中并继续生活下去,并不是由于别人的专横意志,而是由于他本人的权利以及作为这个共同体成员的权利。因此,一个公民的人格的所有权,除他自己而外,别人是不能代表的。
正因此,道德教育应该自觉地培植尊重个我、尊重个人主体的权利文化。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人,不论其年龄、性别、种族、肤色、生理或心理能力、语言、宗教、政治观点、民族或社会背景如何,都拥有不可让渡的和不可侵犯的基本尊严。每一个个人以及每一个国家都有义务尊重并保护这种尊严。
早在2001年,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明确指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要赢得国际竞争,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样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激发民族生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创造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掌握主动权。”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各个层面的深入进行,培养既有独立自主精神又能与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新公民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共识。
二、中西文化对比彰显传统美德价值
西方现代文明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现代价值观念。以美国为例,从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发表,到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人权,到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奴宣言》,直到1945年二战后,将近二百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世界头号强国,在这个没有任何历史传统文化影响,充分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里,个人意识可谓空前强大,然而,物极必反,极具个人主义色彩的国家文化已经影响到了大到外交,小到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新华网美国布莱克斯堡2007年4月16日电 美国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工学院16日上午发生枪击事件,包括凶手在内的33人死亡,20多人受伤。
一名男子当天上午7时在弗吉尼亚工学院一幢宿舍楼开枪,打死2人,打伤多人。大约两个小时后,距宿舍楼约800米远的一幢教学楼内又响起枪声,凶手再打死30人、打伤10多人后自杀。
这就是困扰美国多年的校园枪击案中最严重的一次,据报道,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枪击事件。此前美国最严重的枪击案于1991年发生在得克萨斯州,当时一名男子在一家咖啡馆枪杀23人后自杀。
近年来,类似的事件在美国时有发生,我们不禁怀疑,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高度发达的制度文明之外是否还有巨大的漏洞。对比反思,除了伦理道德之外,我们再也找不出美国社会的其他问题。
反观中国当代社会,十年文革之后,人们饱尝人性遭摧残、个性受压制的辛酸,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浪潮。开放对国民人格的健康发展、人的主体性的确立、国民创造精神的激发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但是与之俱来的则被禁锢的个性浪涛的决堤泛滥,随之而来的就是以利己主义为底色的个人主义,最终致使藐视公德、举止粗俗者随处可见,不懂法、不学
法、法律意识淡薄之人比比皆是,损人利己、知识犯法、公然藐视党纪国法的贪污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无疑为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敲响了警钟。2004年2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6幢317号宿舍发现4具男性尸体,经查死者是该校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的4名学生,唐学礼、杨开红、邵瑞杰和龚博。云南省公安厅和昆明市公安局在之后的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后认定,4人的同学马加爵有重大作案嫌疑。如今,事件早已尘埃落定,然而,事件带给我们的反思远远不能停止。
在十年文革几乎砸烂我们所有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之后,我们在没有重新定位我们的传统文化之时,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思想和文化的冲击已经越来越多的显露出了我们底蕴的单薄。
从新时期道德规范的八荣八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主席一直强调传统文化和道德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的演讲被誉为“中国文化宣言”。胡锦涛说“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他清晰无误地告诉美国人,中华文明拥有举世无双的生命力、连续性和稳定性。他把中国文化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是“以人为本”,第二是“自强不息”,第三是“注重社会和谐”,第四是“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协和万邦”。而且在表述中华文化内涵时直接引用儒家经典。可以看出,胡锦涛主席把自己针对国内和国际的大政方针都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基础之上,至少是为这些基本国策找到了传统文化的渊源。
从98年抗洪,到5.12地震,中国人民正是凭借着自强不息的生命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文化精神,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可以预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一定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传统美德教育须从青少年抓起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80后、90后的谈论就一直不断。由于80后所经历的特殊历史背景,他们在人们眼中一直没有很好的印象,网络等媒体上到处是“歧视”80后的现象,包含攻击的字眼处处可寻,如被称“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愚味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
在种种批判之后,我们应该冷静的思考,我们留给了他们什么样的文化和道德的土壤。
从我们几千年的人类历史来看,任何时候可能都会出现先生的这些人,他们有话语权,有对社会的判断能力。他们希望把他们的想法去传递给下一代,但是在传递的过程当中就一定是有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甚至一些变革,就是
这个社会进步个重要因素。80后曾经说是“垮掉的一代”,现在看越来越多优秀的80后在社会上显示出来,90后,包括以后的00后同样会是这样。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给他们营造什么样的易于接受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远远要比告诉他们单纯的传统和道理更有意义。青少年正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从中华民族的发展来说,他们将是肩负起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
第二篇:中华传统美德(范文)
《中华礼仪之美》选修课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
《中华礼仪之美》授课对象为2—3年级是学生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很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能在别人对他的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价值,特别是当受到表扬、奖励、鼓励的时候,产生兴奋感,自豪感自信心会大增。2—3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因此需要开设礼仪课程帮助孩子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课程开设的意义
我国自古以来就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如果你不讲礼仪,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于学生而言在学校更要学习礼仪,这是保证自己与同学、与老师、与他人和睦相处的前提。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因此作为21世纪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外修其行,内修其德,将文明礼仪融入进我们的灵魂,使之为我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三、课程设置 礼仪是一个人美好品德的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外修其行,内修其德你才能做一个真正明礼的人。
《中华礼仪之美》选修课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礼仪的内容,我分3部分来教授。
第一部分:学习中华传统童蒙经典(蒙以养正上册)内修其德 内容:孝亲、尊师、敬长、友悌、爱国、诚信、知礼、尚义、守规矩、习劳、节俭、廉耻、知耻、善恶、仁爱
第二部分:学习中华传统童蒙经典(蒙以养正下册)内修其德 内容:孝亲、尊师、敬长、友悌、爱国、诚信、知礼、尚义、守规矩、习劳、节俭、廉耻、知耻、善恶、仁爱
第三部分:礼仪常识全知道(外修其行)
内容:赢在礼仪 仪容礼仪 仪态礼仪 服饰礼仪 寒暄礼仪 称呼礼仪 握手礼仪 名片礼仪
介绍礼仪 日常交往礼仪 交谈礼仪 电话礼仪 书信礼仪 拜访礼仪 待客礼仪 办公场合礼仪
面试礼仪 现代科技礼仪 送礼礼仪 宴会礼仪 婚礼与舞会礼仪
寿礼和葬礼礼仪 孩子养育礼仪 校园礼仪 出行与浏览礼仪 涉外涉教礼仪礼仪 世界各地礼仪
2016—2017学年课时系统安排
第一课时
课程题目 《孝亲》 教学内容
“百善孝为先”,理解“孝亲”的含义。学习《弟子规》里面关于“孝亲”的内容。讲诉两个关于“孝亲”的故事。认识“孝”字的含义。教学目标
1.理解“孝亲”的含义。2.学会如何“孝亲”。3.将“孝亲”付诸实践。4.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孝亲”的含义。
难点:将对“孝亲”的理解付诸实践,真正敬爱父母。教具 Ppt、短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直观演示法 练习法 教学评价
能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孝亲”,敬爱父母,尊敬长辈。
第二课时
课程题目 《尊师》 教学内容
理解“尊师”的含义。学习《三字经》里面关于“尊师”的内容。讲诉两个关于“尊师”的故事。认识“恩”字的含义。教学目标
1.理解“尊师”的含义。2.学会如何“尊师”。3.将“尊师”付诸实践。4.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尊师”的含义。
难点:将对“尊师”的理解付诸实践,生活中如何尊敬老师。教具 ppt 短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直观演示法 练习法 教学评价
能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尊师”。
第三课时
课程题目 《敬长》 教学内容
理解“敬长”的含义。学习《弟子规》里面关于“敬长”的内容。讲诉两个关于“敬长”的故事。认识“敬”字的含义。教学目标 1.理解“敬长”的含义。2.学会如何“敬长”。3.将“敬长”付诸实践。4.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敬长”的含义。
难点:将对“敬长”的理解付诸实践,生活中如何孝敬长辈。教具 ppt 短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直观演示法 练习法 教学评价
能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敬长”。
第四课时
课程题目 《友悌》 教学内容
理解“友悌”的含义。学习《弟子规》、《千字文》、《德育启蒙》里面关于“友悌”的内容。讲诉两个关于“友悌”的故事。认识“悌”字的含义。教学目标
1.理解“友悌”的含义。2.学会如何“友悌”。3.将“友悌”付诸实践。4.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友悌”的含义。将对“友悌”的理解付诸实践,生活中如何做到友悌。
难点:将对“友悌”的理解付诸实践,生活中如何做到友悌。教具 ppt 短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直观演示法 练习法 教学评价
能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友悌”。
第五课时
课程题目 《爱国》 教学内容
理解“爱国”的意义。理解古诗里面的爱国名句,讲诉两个关于“爱国”的故事。理解“国”字的含义。教学目标
1.认识到“爱国”的重要意义。2.懂得如何“爱国”。3.将“爱国”行动付诸实践。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爱国”的意义。将“爱国”付诸行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到爱国。
难点:将“爱国”精神付诸实践,生活中如何做到“爱国”。教具 ppt 短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评价
能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爱国”。
第六课时
课程题目 《诚信》 教学内容
理解“诚信”的含义。学习《弟子规》、《德育启蒙》里面关于“诚信”的内容。讲诉两个关于“诚信”的故事。理解“信”字的含义。教学目标
1.理解“诚信”的含义。2.将“诚信”付诸实践。
3.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诚信”的含义。将对“诚信”的理解付诸实践,生活中如何做到诚信。
难点:将对“诚信”的理解认识付诸实践,生活中做到诚信。教具 ppt 短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直观演示法 教学评价
能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诚信”。
第七课时
课程题目 《知礼》 教学内容
理解“知礼”的含义。学习《常礼举要》、《小儿语》里面关于“知礼”的内容。讲诉两个关于“知礼”的故事。理解“礼”字的含义。教学目标
1.理解“知礼”的含义。2.将“知礼”付诸行动。
3.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知礼”的含义。将对“知礼”的理解付诸实践,生活中如何做到知礼。
难点:将对“知礼”的理解付诸行动,生活中做到知礼。教具 ppt 短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直观演示法 教学评价
能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知礼”。
第八课时
课程题目 《尚义》 教学内容
理解“尚义”的含义。学习《弟子规》、《三字经》、《德育启蒙》里面关于“尚义”的内容。讲诉两个关于“尚义”的故事。理解“义”字的含义。教学目标
1.理解“尚义”的含义。2.将“尚义”付诸行动。
3.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尚义”的含义。将对“尚义”的理解付诸实践,生活中如何做到尚义。
难点:将对“尚义”的理解付诸行动,生活中做到尚义。教具 ppt 短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直观演示法 教学评价
能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尚义”。
第九课时
课程题目 《守规矩》 教学内容
理解“守规矩”的意义。学习《弟子规》、《孟子》、《俗语》里面关于“守规矩”的内容。讲诉两个关于“守规矩”的故事。理解“规”字的含义。教学目标
1.理解“守规矩”的含义。2.将“守规矩”付诸行动。
3.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守规矩”的含义。将对“守规矩”的理解付诸实践,生活中如何做到尚义。
难点:将对“守规矩”的理解付诸行动,生活中做到守规矩。教具 ppt 短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直观演示法 教学评价
能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守规矩”。
第三篇:中华传统美德
八鱼中学创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特色学校工作计划
(2008—2009)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导,以系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充分突出学校教育特点,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二、目标与要求
通过在学生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不断克服学生的人格缺陷,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孝亲爱国、立志勤学、自强不息、勤劳节俭、严己宽人”的合格初中生。
三、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水准,尤其是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影响更大。围绕 “师德生规”学教活动,我们在教师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大学习、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努力使教师们明确师德的核心是“爱心、责任、敬业、博学”,优秀的教师应该用良好的个人品质来塑造“诚实、自信、勤奋、感恩”的合格中学生。
(二)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用传统美德精神来营造校园文化,无疑会对中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有着重要作用。
1、开展“你知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哪些”调研活动 在全体教师学生中开展“你知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哪些”调研活动,在每位教师、学生问卷答案的基础上加以汇总合并完善,对照栾传大教授的德目体系,形成西一中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集萃”,以此使全体师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一个初步感受。
2、设立美德文化墙
在教室、走廊等布臵上,我们采用传统美德故事、传统美德故事图片、古往今来的名人名言等加以系列化装点,既美化了环境,又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用丰富多彩的美德教育活动实现育人目标
1、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系列主题班会,使学生从思想上深刻理解传统美德精髓,在感悟中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主题班会是学校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作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班会上,把传统美德教育分主题、按阶段、循序渐进实施,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思想交流,促进了学生
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挑战自我,树立了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了学生处理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第一阶段主题,弘扬孝道教育。
百善孝为先。开学初,同学们刚离开家庭、离开家长、离开亲友,浓浓的家庭氛围历历在目,浓浓的亲情依依不舍。
此时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是对亲情的怀念,是亲情的延续,更是对亲情的感恩,学生们更为容易接受。
第二阶段主题,立志勤学教育。
从古到今,炎黄子孙立志勤学的言论、事迹比比皆是。从孔子的韦编三绝、苏秦的头悬梁锥刺股、黄生借书、匡衡隔壁偷光到今人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学等,其精神感人至深。立志勤学是一种民族责任感,是人才成长必须具有的品格,也是事业成功、国运昌盛必须具有的精神。
开展立志勤学主题教育,把家长的希望、亲友的关怀、老师的期望、民族的未来,通过古今名人成才故事内化成学生的自觉的学习动力。
第三阶段主题,自强不息教育。
自强不息、奋发进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辉煌的精神支柱,他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因而历经艰辛却不衰亡。
以此为主题,充分利用历史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左丘失明而作《左传》,孙膑双脚被膑而作《 孙膑兵法》,司马迁被处宫刑而发愤十五年著述成《史记》等感人肺腑、催
人奋进的生动事例,来激励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勇进取,进而塑造学生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
第四阶段主题,勤劳节俭教育。
勤劳俭朴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颂扬的美德,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马钧发明翻车、李春建赵州 桥、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等等都是劳动创造世界的生动事例。历史上有不少勤劳节俭方面的格言警句,如“一生之计在于勤”、“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墨翟、隋文帝、王安石、范仲淹、明成祖、曾国藩等,均可谓节俭的名人,而周恩来、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节俭的模范。
这一主题意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克服轻视劳动、铺张浪费的不良品格。
第五阶段主题,严己宽人教育。
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对于当时协调整个社会人际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构建和谐社
会,更需要创建社会主义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
通过这一主题的教育,使中学生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做到“与人为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然,以上各主题会随着学期的不同以及德育内容的变化而改变,也会随着传统美德教育的成果越来越多而发生改
变,各班级也会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调整或加入一些其他传统美德教育主题。
2、开展美德精神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不断内化成自身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伴随着传统美德教育主题班会的开展,各个阶段学校都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既丰富了学生在校的文化生活,又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美德、弘扬传统美德、内化传统美德,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1)五个一活动
读一本传统美德故事书,使学生们在“读”中领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髓;
讲一则传统美德故事,在“讲”中传承并弘扬传统美德; 写一篇学习传统美德故事体会,在“写”中把传统美德内化成自身的优良品德;
唱一首传统美德有关的歌,在“唱”中抒发情怀; 做一件发扬传统美德的事,在“做”中实现人格的升华;
(2)自下而上筛选组织一台歌舞晚会,在“筛选组织”中培养人际协调能力。
(3)敬老爱老活动月
通过对家中老人以及敬老院老人的爱心奉献,实现孝道的延伸。
(4)革命传统教育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感受宿迁变迁”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县、乡关公委,组织老干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的英雄主义教育。
(5)法制安全教育
请法制校长、乡派出所长到校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强化学生们的法制意识,教育学生善待生命。
(6)爱心捐款
积极组织学生为地震灾区、病困儿童、困难群体捐款,养成学生仁爱之心。
(四)通过学科渗透,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神教育 中学各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不断挖掘可教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择机渗透。
(五)家校联手、社会参与,共同构筑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网络
在学生品德教育上建立家校联系手册,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并经常与乡关工委、团委、派出所等部门取得联系,共商学生道德建设大计。
第四篇: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华民族关系研究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华民族关系研究:内视、自觉与正
义
2014年01月10日 04:17:59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内容摘要:近些年来,民族关系研究又成为热点,从“去政治化”的争鸣[1]到“新清史”的论战,[2]彰显了人群关系中民族关系的特殊性。本文认为,国内有关民族关系的讨论存在几个值得改善的地方:只看别人不看自己,把民族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归咎于其他民族;平面地看问题,不联系历史,不联系背景;不考虑感情,不考虑美德和正义,不考虑尊严;拒绝从“本土人观点看问题”,因而也就难以对话。因此,把内视、自觉与正义引入民族关系研究刻不容缓。
关键词:民族关系;自觉;商议;生态;正义
作者简介:纳日碧力戈(1957-),男(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贵州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75(2011)06-0005-09
方法论民族主义的分析
“风险社会”理论的创立者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列举了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风险的三个特征——去地方化(Delocalization)、不可计算性(Incalculableness)、不可补偿性(Non-compensatability)。他指出,风险让文化和自然互溶,让全球性和地方性相交,让过去、现在和未来合一,成为虚拟的现实。风险的世界性时刻超越国界,超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界限,让人们不分彼此、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地一起参与进来。“我们基于民族国家的想象和社会科学的范式必须受到来自实证层面和方法论层面的挑战,因为一个世界主义的视角将要求我们超越民族国家的前提性假设;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科学中仍存在着方法论民族主义,而这一方法论必须受到挑战,使之变得更具世界性”。[3]贝克之言可谓“对症”:方法论民族主义在中国或者中国研究中尤为突出。当然,“风险社会”的动员力与民族主义的鼓动力此消彼长,有竞争关系,前者是理想,后者是现实,二者并存。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4]中认为,人类最初用宗教来克服对于死亡的恐惧,后来,工业革命带来“礼崩乐坏”,世俗文字的《圣经》取代了拉丁文本的《圣经》,宗教失去神圣的光环,物质享乐主义盛行。失去宗教的人们转向民族主义,把死亡恐惧转化为建设民族国家的热情。民族主义的本质就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树敌,直接或者间接地仇恨他者,通过排他的情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盖尔纳提出理想的民族国家同化模式,它要实现同文同俗,同心同德,高效“节能”,规模生产。民族国家的理想主义者认为:具有匀质语言和匀质文化的民族国家,权且当它建立在“同文同种”之上,那么它的凝聚力则是有效和可持续的;相反,如果这个民族国家是多民族、多语言文化的,那么,国内的“他者”就会发起挑战,颠覆这个凝聚力。不过,这种“同文同种”论不过是一厢情愿,民族杂居,语言多样,这才是我们的生活世界。博厄斯和他的学生萨丕尔曾指出种族、语言和文化往往不会一致;我们要补充:种族、语言、文化和民族国家也常常互不重合,居住在同一国度内的居民使用不同语言、保持不同文化是人类生活常态。
中国先有经济腾飞,后有社会和环境问题,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学术界的“方法论民族主义”逐渐取得话语权,他们以族为界,或以族为敌。把少数民族看成是“问题”,把族群看成是“累赘”或者“隐患”,这是“方法论民族主义”的典型表达。[5]有学者认为“中国已具备国家分裂的制度机制或是‘必要条件’(但尚不具备所有的‘充分条件’),即部分国民(或者毋宁说是部分少数民族)不认同国家,他们聚居并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单元,他们有自己的政治和文化精英”。[5]这种貌似代表国家利益的言说,本质上是民族主义的评判。根据这些我族中心主义者的判断,中国现行的民族政策导致民族意识增强,客观上鼓励了少数民族离心离德,分土裂国。但是,只要我们超越我族中心主义,以平和的态度对历史稍加关注,对其中的复杂性略加分析,便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其实,自辛亥革命以来,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到“五族共和”的过渡,始终存在新兴中华如何对待少数民族的难题,最直观的办法当然是“同化”,让现代中国“同文同种”,礼仪天下,兆民归心。孙中山直到1921年12月仍然把辛亥革命看做是汉人从满人手里夺取政权,把中国归还汉族的革命。他认为,美国总统林肯所说的民有、民治、民享中的“民有”就是民族主义,革命党提倡的民族主义就是要把汉族从亡国之痛中解放出来,“把征服中国的满清根本推翻,把中国的统治权,收回到汉人手里,中国领土完全为汉族所有”。[6]这种把中国等同于汉国的观点和五族共和的口号直接冲突,为后来的国体认知带来混乱。一方面,中国是汉国,另一方面要把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域包括进来以开发那里的物产,在10年内移民千万于蒙古和新疆,裁兵百万移至“北方大港与多伦诺尔之间之地区”,[7]这自然会带来民族关系的重大调整。1924年孙中山在宣讲三民主义的时候,仍然坚持这种汉族至上观,认为“从前中华民族的道德观比外国民族的道德高尚得多”,所以蒙古人被“中国人”同化,“满洲人也是被中国人同化”。[8]孙中山说:“本党尚须在民族主义上做工夫,务使满、蒙、回、藏同化于我汉族,成一大民族主义的国家”。[9](p.136)蒋介石“不承认中国少数民族的存在,把少数民族视为汉族的宗支”。[9](p.129)由延安民族问题研究会编著的《蒙古民族问题》指出,蒙古民族受到的三重压迫,即“日本等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大汉族主义的压迫”、“王公喇嘛的压迫”。[10]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和国民党的民族政策划清界限,早期提出“民族自决权”和“联邦制”,后来提出民族自治,强调各民族一律平等,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承认民族自治权利,帮助少数民族建立武装力量,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支持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9](p.191-198)这样的民族政策赢得广大少数民族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为建立新中国提供了民族关系上的保障。
重观历史:民族诉求与政治商议
有一种观点认为,新中国深受苏联民族模式影响,推行多元的民族语言文化政策。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早在十月革命影响中国之前,清代中国就有“语言文化多元”和“地域多元”的格局,以满、藏、蒙、维、汉诸文比照的《五体清文鉴》和八旗制度及盟旗制度为突出代表。此外,这个观点还认为,中国原本无少数民族或者“没有那么多少数民族”,是新中国照搬苏联模式“制造”出55个少数民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对于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培养了他们的民族情绪,为国家分裂带来隐患。[11]有趣的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大都不讲历史,多以“平铺直叙”为话语特点;他们所举的例子大多来自南方少数民族,对于北方和西北的蒙古、藏、维吾尔等民族,则采取避而不谈的策略。这是因为北方和西北的民族历史不利于他们的后现代论点,只能提供反例,不能提供必要支持。①然而,“中国”毕竟是南北互动的连续体,没有“北方话语”的支持也就失去了“中国定义”。仅举蒙古族为例。早在清朝,中央的主要对手并非汉人,而是准噶尔蒙古人;准噶尔汗国、清朝和俄罗斯争夺中欧亚的地区霸权,准噶尔汗国最终失势,清朝也耗费了大量国力。[12]20世纪初,清朝对蒙实行“新政”,放垦蒙地,破坏草原生态,成为空前规模的经济掠夺,遂引起蒙古人的抗垦运动,民族觉醒。其间有以外蒙古为中心的蒙古“独立”运动,清王朝无法控制局面,后来的中华民国政府也手足无措,使社会动荡,局势混乱。蒙古族和达斡尔族有识之士思考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其中最著名者为郭道甫,撰有《为蒙古代祷文》、《蒙古问题》、《新蒙古》、《蒙古问题讲演录》、《呼伦贝尔问题》、《蒙疆国防问题》等著述。[13](p.1-12)郭道甫呼吁“汉族应当正式承认蒙古之资格”,提出“巩固蒙汉二族关系”;1924年他发起组织了“中国国民党蒙党执行会”,1925参与倡导组建了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大革命失败后,于1928年与福明泰发动了呼伦贝尔暴动,图谋呼伦贝尔自治,在呼伦贝尔问题得到和平解决后,他创办了东北蒙旗师范学校,继续为蒙古民族事业工作。[13](p.1-12)1911年外蒙古独立,美国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宣言中关于民族自决的内容以及1924年蒙古人共和国的出现,“引起蒙古知识分子的向往”,他们根据孙中山《建国大纲》第四条“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觉自治”,提出蒙古高度自治的诉求。1933年7月27日,德王发出锡、乌、伊三盟盟长副盟长各旗扎萨克联名请求中国政府许可蒙古实行高度自治的通电,准备成立自治政府。[14](p.90,98)然而,“中央政治会议”于1934年1月通过的《十一项办法》并未考虑通电提出的高度自治的诉求,“蒙古同乡为之大哗”。
24日在南京的蒙古人几乎是官员、老幼、学生全体动员,跑道(到)街头,打起大字标语,游行示威。„„当他们到达中央党部之时,那里正在举行第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会,不少党国要人都聚集在那里。蒙古籍的中央委员恩克巴图、白云梯、克兴额也在那里。大部分请愿者被拒于大门之外,少数几个人,如吴鹤龄、尼玛鄂特索尔和与他同来的代表团以及在南京比较有政治地位的,如检查委员白瑞等,被邀请到里面去谈话。前已言及白瑞于百灵庙开会要求自治之时,就从南京以私人资格前去参加表示支持。这时他由于悲愤,大声喊叫着说:“我自从民国初年当选国会议员之后,一直追随孙总理,后来南下广州,参加护法运动,至今二十余年。现在看到一个内政部长如此欺骗愚弄蒙古人,中央又信他的话,真正活着不如死了!”就冲向栏杆要往下跳。这时好多人把他拉着,他还在喊叫。这时晋京代表之中,比较年轻的哈斯敖齐尔,激于气愤也要跳楼,闹得轩然大波。中央党部的人们以立即把这种情形和他们的要求转报上级为词,安抚他们,叫他们先行回去,再作详商。[14](p129)
这些历史片段充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或者民族地方自治颇有渊源,并非外部强加或者赏赐。1945年8月日本投降,内蒙古兴起蒙古民族运动,东部地区“宣布成立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及东蒙党部,发表《内蒙古人民解放宣言》„„”[15](p.3)部分民族精英曾三次向蒙古人民共和国提出“内外蒙合并”的要求,均遭拒绝;中国共产党委派乌兰夫等与他们沟通,交换意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将苏尼特右旗的“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改组为“临时政府”,乌兰夫当选为临时政府主席;1945年11月26日在张家口成立了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29日乌兰夫当选为执委会主席兼常委会主席。在东蒙,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在联络中国共产党和内蒙古自治联合会的同时,于1946年2月15日成立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博彦满都任主席,组织了东蒙古人自治军。中共中央派刘春、克力更等与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的领导人进行接触,东北局、西满分局、冀热辽分局也开展了东蒙工作。[15](p.8-11)1946年3月,中共中央电示东北局,要求尽快促成内蒙古地区实行统一的民族区域自治,统一东西蒙自治运动。3月底,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与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各派7名代表在承德举行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经过反复协商和激烈争论,于4月3日正式举行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即著名的“四三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主要决议》,明确指出“内蒙古民族运动的方针是平等自治(即区域自治),而不是‘独立自治’;内蒙古民族运动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帮助下才能得到解放”。[15](p.10-11)统一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于1947年5月1日宣告成立,乌兰夫任主席,哈丰阿任副主席。
温故知新。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少数民族的存在并非出于“想象”,并非“无中生有”,尽管识别归类存在不同,但不能把结果混同于原因,不能把修辞学问题混同于实际情况。语言多样、文化多元是“实感”,不是“虚构”。
内视与自觉
从本民族的利益出发,希望普天之下同文同种,希望语言、文化、政治、经济乃至认同上的大一统,这是民族国家理想主义的直觉;但是,面对事与愿违的现实,理想主义者们便呼吁民族同化,而且摆出不惜一切的架势。有人认为,有三个地缘因素对于中国至关重要:少数族群(民族)地区占中国总面积一半以上;西部少数族群(民族)地区与周边国接壤;那里蕴藏着丰富物产。[5]有人还引用“西方学界的研究”,说“文化和语言意识也是培养雏形国家增强其能力和分裂动机的一大因素”;“联邦制机制都结构性地制造了分裂主义的动力”;“自治行政区内少数族群(民族)的人口比例„„占到一半以上的区域更容易发生分裂”。②在中国语境下,这些貌似“客观”的言论能诱发难以预期的认知,导致极端的行政措施和民众行为。如果少数民族人口占一半就构成威胁,那么,如何让他们不构成威胁呢?所采取的措施无非是同化或者驱赶,移民实边或者“最后解决”。如果语言和文化意识是导致分裂的动机,那么国家又如何应对呢?这些言论似曾相识。
也许重温休·希顿-沃森的观点是有益的:“否决民族意识,抛弃民族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身心健康的问题,而且是一种政治病症,因为它实质上是一种反文明的行为。”[16](p.630)他又指出:
民族主义者疯狂地热衷于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常常得到敌视本国政府的另一国政府的帮助;而拥有独立主权国家的民族主义者决心将自己的民族性强加给在领土范围内的其他民族,或者侵占宣称应属于他们的其他国家的土地;这两种民族主义很可能导致可怕的国内战争和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这些战争若发生在核武器时代,很可能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其二,无论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还是新兴民族,只要他们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信仰和制度,他们事实上是不可能毁灭的;迫害他们,屠杀他们,不仅不能消灭他们的民族感情,反而使他们的民族意识加强;不断地压制他们,只会造成他们像一座座一触即发的“火山”。凡此种种,也预示着有可能爆发威胁全人类战争的危险。[16](p.632)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地方民族主义的升温一定和大民族主义的升温同步,而且在多数情况下是对于大民族主义的应激反应。人类的生理构造让他们总是先看到别人,要看到自己就要借助“内窥镜”,而“内窥镜”并非随处可得,随处都有。因此,在讨论民族问题的时候,讨论者首先要学会内视,要学会费孝通教授所倡导的“文化自觉”。这样的内视和自觉有三个好处:一是避免把中国当“汉国”;二是能够从他族观点看问题,既能“进得去”,也能“出得来”;三是能够有弹性地与他人协商,克服“二元对立”的死结,走第三条路,即商议之路,走向重叠共识。把他族的语言和文化及其意识看做是潜在威胁,这是经过历史证明失败的观点,其中不乏血的教训,而区分民族和国家,对避免为“同文同种同国”而采取过激手段十分重要。休·希顿-沃森和沃克·康纳都认为民族和国家不是一回事,[17]沃克·康纳认为是美国把民族混同于国家,造成用词上的混乱。[18]如果要替康纳找例子,美国直到现在还自称“联合国”(The United States),而联合国则自称“联合族”(The United Nations)。我们也常把“national”翻译成“国家的”。我们同意查尔斯·泰勒的意见,民族先于或独立于现代国家,有的民族建立了现代国家,有的没有,而且不见得每个民族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19]维罗里(Maurizio Viroli)在区分民族(Nation)与国家(State)的基础上区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也格外意味深长。[20]无论如何,现今的国民国家只有200多个,而民族则至少在2000个以上,这些不同的民族及其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只能分布在这些有限的200多个国家当中,“同文同种同国”只能是一厢情愿。多元多样已经成为现实,是我们的生活常态,学会在差异中生存,是对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
清理西方民族理论
有国内学者以盖尔纳的民族主义理论作为“西方”的代表。他的理论可称为“现代论”,即民族主义唯有在现代工业时代产生,是工业化的产物,顺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民族主义先于民族、民族国家出现,它或者对于萌芽的原初民族要素重新排列组合,“创造”民族,或者另起炉灶。不过,这些学者不大注意,对于盖尔纳的现代论,许多学者在承认其深刻、犀利的同时,也进行了广泛的商榷。罗曼·施波尔卢克(Roman Szporluk)指责盖尔纳没有充分考虑英国的“旧国”民族主义,[21]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引用他人的批评,说盖尔纳不能解释为何民族主义会出现在19世纪的中欧和20世纪的非洲。[22]当然,盖尔纳已经对此有答案:一些民族主义由工业化直接产生,另一些则受工业化影响而间接地后发产生。[23]约翰·阿姆斯特朗(John Armstrong)和安东尼·史密斯(Anthony Smith)对盖尔纳始终持批评态度。阿姆斯特朗著《民族先于民族主义》,[24]探讨1789年以前欧洲和地中海伊斯兰社会的民族主义,指出民族具有宗教和世俗两种根源。史密斯著《民族的族群起源》[25]强调,族群文化和社会组织广泛存在于古代的欧洲和亚洲,格外突出,而王国也常常建立在族群共同体之上;民族主义代表了原有政治规范和社会规范的转型和推广。里亚·格林菲尔德著《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26]把16世纪的英国看做民族主义的发源地。在英格兰,民族成员的尊严给民族带来尊严,使“民族”称号有了根据;但在法兰西,整体的尊严使得那些自称为民族成员的人恢复了尊严。在英格兰,民族成员的自由使民族得到自由;在法兰西,民族的自由使个人的自由变得合法。在英格兰,有思考力的人是权威的来源,个人将权威委托给代表们,并通过他们把权力授予民族;在法兰西,权威来自于民族,它将权力授予个人。[26](p.197)德意志民族主义者认为民族语言体现了民族精神,不同的民族语言代表了不同的民族性格,他们鼓吹的是语言民族主义。赫尔德、费希特、施莱格尔等对本族语言顶礼膜拜,成为极端语言相对主义的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说:“只有一种语言被牢固地植根于一个人。他只能完全地从属于一种语言,无论他后来学了多少语言„„因为每一种语言均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用一种语言思考的事物绝不能在另一种语言中以相同的方式被重复„„因此,如同教会或国家一样,语言是一种独特生活的表达,这种独特生活将一种语言共同体包括其内,并使这种语言共同体通过它得以发展。[27]”如果我们撇开民族在先还是民族主义在先的争论不提,仅就“何谓民族”来说,便有很多纠结,而学者们迄今不能给“民族”下一个公认且圆满的定义。布伦丹·奥利里(Brendan O'Leary)为盖尔纳鸣不平,认为阿姆斯特朗、史密斯和格林菲尔德等把概念混淆了,他们把用来建构民族主义的“材料”混同于民族主义本身。对于共同文化、共同宗教和共同地域的意识,并不是民族主义的本质;民族主义的本质是关于政治合法性的一种理论,它要求被统治者和他们的代表属于同一个民族。[28]当然,盖尔纳的批评者也并非徒劳无功,他们至少对盖氏理论作了限定,即首次出现的民族是被革新(innovation)出来的,而非凭空创造(invention)。[28]这里涉及“民族语法”何时出现,是出现于工业革命之中、之后,还是之前?工业革命是否标志了历史的“断裂”?换一句话说,历史发展是断裂的还是延续的?也许对一些社会是断裂的,而对另一些是延续的?这些都要通过长期细致的跨学科研究,通过耐心的多一些民族志比较,才能得出初步结论。此外,汉斯·科恩把英国、法国、荷兰、瑞士、美国及英联邦的民族主义称为公民民族主义(civil nationalism),这种民族主义建立在政治和理性之上,把中欧、东欧和亚洲的民族主义称为文化民族主义,这种民族主义有“神秘性”,某个或某些政治和社会发展程度高的共同体高居其他共同体之上,族群边界和政治边界并不重合。中欧、东欧和亚洲属于农业社会,缺乏英法等国所拥有的中产阶级,由保守的贵族统治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29]安东尼呼应科恩,也把民族形成的过程及其特点,分为东方和西方两种类型。他把英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瑞典和俄国归入“西方”,把中欧、东欧和中东归入“东方”。“西方”民族在领土、公民义务及法律条文的基础上形成,受到“领土民族主义(territorial nationalism)”推动,经历了社会-经济、军事管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三大转型”;“东方”民族在族群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其“三大转型”是后发的、滞后的,其背后的动力是“族群民族主义”。[30]
万物生态和社会正义
美国人类学家贝特森从民族志研究转向控制论研究,提出关联性模式,讨论如何用元模式来改造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式。[31]贝特森指出,把生命界中任一成员的某身体部分和其他部分相比较,取得一级关联;螃蟹和龙虾、人与马互相比较,找出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同关系,这是二级关联;把螃蟹和龙虾之间的比较和人与马之间的比较相比较,得出三级关联。这样,我们就建造了一个如何思考的梯子:即关联性模式,是模式的模式。这种元模式可以成为民族共生的认识论基础,也符合罗尔斯在态度、规范和前景上的“重叠共识”追求。[32]
在某些层面上,民族多样,文化多样,语言多样,但在另一些更高层面上,跨族或跨国的元模式就会凸显出来,这里是重叠共识的所在,也是和而不同的所在。如果我们以生命和非生命为单位来思考问题,我们就能看到关联性模式,在多样性阶序的高端发现统一。建立在生命和生存认知上的多元共识,是全新形势下观察和应对民族多元、语言多元、文化多元和价值多元的新视角;阶序的关联性模式,是由显微到宏观的万象共生表征。承认差异,又能超越差异,有族而不以族为界。
生物学家马图拉纳(H.Maturana)在解释生命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时,使用了“结构耦合”概念,它指在重复互动的历史作用下,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之间结构上的和谐(Maturana 1998:75)③弗里(W.Foley)引莱文廷(R.Lewontin)说,生物体和环境互动、互生,对于生物体来说,环境不是外部结构,而是生物体的“产品”,反映了生物体的生物特征。没有生物体就没有环境,没有环境就没有生物体。换句话说,生物体既是进化的对象,也是进化的主体。[33]同样道理,当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群共处时,它们既是自组织的群体,也是互为环境的互动体;它们各自要根据对方发出或者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认知图式和行动结构,其中涉及功利和博弈,也涉及价值观。两个不同的语言文化群体之间的关系,远超出罗尔斯所预想的“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所能抽象的范围。因为这类群体的特质是功利和美德并重,在他族在场的情形下,本族的语言和文化常常变成首要考虑的要素,因此族际关系就并不局限于物质利益的商议,还涉及价值和审美的商议,甚至涉及感情和尊严的协调。此外,族际商议往往是通过双语或者多语进行的,即便是使用单语的商议也要充分考虑双方语言中的“默认表述”。④在汉语语境中“民族”语用有时会导致“皮格马利翁效应”,让部分学者陷入我族中心观,要对国内少数民族实行“四去”(去名分、去政治、去功能、去文化精英),[34]忽略“多族共建”的中国历史,忘记种族屠杀的人间悲剧。
在罗尔斯的正义观中,“差异原则”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相通,他要求正义要体现在“最少受惠者”的利益得到照顾。少数民族出生在各自的语言文化环境中,他们对于自己的出身没有选择的余地,而这种少数民族背景让他们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从语言交流到经济行为,大多处于劣势,不能适应以大民族语言文化“格式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因而也就成为“最少受惠者”群体之一。他们是整个人类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国家公民的一部分,全民利益中包括他们的利益,损害他们的利益就是损害全民利益,这是正义理论需要关注的问题。罗尔斯的正义理论重在评价“分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划分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和负担的主要制度”,[5](p.5)全社会要运用制度杠杆,克服因历史和自然原因造成的公民不平等,消除偶然因素对“人们生活前景的影响”。需要补充的是,正义观还要考虑对于人的尊严和感情的“分配”:即正义观不仅仅要关注权利、义务和利益的分配,还要关注心理平衡和心态健康。耶鲁大学的杰弗里·亚历山大(Jeffrey Alexander)教授创建文化社会学(cultural sociology),在承认差异,承认矛盾,承认争鸣的同时,强调社会团结,强调关心他人,强调社会团结的文化结构。[35]包括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在内的各种差异,并不自然而然地构成国家安全隐患,也并不导致普遍的焦虑;差异是日常生活常态,是生命活动的必需,也是感情、审美、认同的前提。即便是“同文同种”的语言系统和文化系统,其内部也由无数差异组合而成,因为差异而获得意义和价值。差异本身不是坏事,或者说,差异本身无所谓好和坏。
建立在万物共生之上的社会生态观,将有助于冷静观察“民族问题”,把它作为历史和自然造成的不平等问题看待,把少数民族作为“最少受惠者”包容到公民社会中来,想其所想,急其所急,设身处地,易位思考。同时,也能“进得去,出得来”,避免某群中心主义。在这个以生命和非生命形式、生命活动和非生命活动组成的超级生态链中,“民族”和“人群”毕竟是派生共同体,上下可以超越(如国家、公民等),左右也可以超越(如党派、“驴友”等);但超越的前提是承认,而不是否认。如同河水自然流动,蜿蜒中找出自己的河道,各个民族首先是生命体,他们相互之间以及和周围的各种生命和非生命现象共存共生,各自以对方为生存环境,在“美美与共”中保持平衡或者非平衡的发展方向。
注释:
①典型的例子是Michael Mullaney(墨磊宁)所著Coming to Terms with the Nation: Ethnic Classification in Modern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1)。作者没有考虑南北互动、五族共和的重要历史,主要根据云南民族识别来推断全中国的民族识别,得出中华民族识别重要依据戴维斯语言谱系的结论,置汉满蒙回藏互动的“北方经验”于不顾,显然不是一部“力作”。
②同前。该作者并未指出这些“西方学者”是谁,笼统地一笔带过。“西方学者”观点不一,百家争鸣,仅从政治哲学上分,就有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和社群主义的不同流派,他们对于民族人口比例、联邦制等要害问题的看法各有不同。此外,从族群理论看,西方学者也分别持有原生论、建构论、现代论和符号论。
③Maturana等使用的“结构(耦合)”(structural coupling)与人类学、语言学所说的“结构”不同:他在区分“机体组成”(organization)和“结构”(structure)的时候说,“机体组成”指必须在一个系统的各组分之间存在的关系,只有这样,这个系统才能进入分类体系;“结构”指构成某个具体单位并使上述“机体组成”得以实现的组分和关系。例如马桶水箱来说,组成水位调节系统的是水位监测装置和水流节制装置之间的关系。马桶装置代表一种塑料和金属混合系统,其中包括浮球和节门。这里所说的“结构”可得到修改,例如用木材代替塑料,但这并不会改变原有马桶的组成。由此看来,Maturana等使用的“结构”有接近索绪尔所提出的“言语”(speech/perole)的地方,而他们的“(机体)组成”反倒像索绪尔说的“结构”。所以,笔者使用的“结构”和“结构耦合”在理论上与Maturana等的用法相通,但在具体运用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别。
④例如不同语言对“国家”、“民族”等现代概念的不同表述。这些概念有互通的地方,也有不可忽视的差异,只能在不断的互译和调整中逐渐统一。
参考文献:
[1]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2004:(6);陈建樾.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评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与“文化化”[J].世界民族,2004:(5);王希恩.也谈在我国民族问题上的“反思”和“实事求是”——与马戎教授的几点商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1).[2]定宜庄.由美国的“新清史”研究引发的感想[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3]参见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世界社会科学高级讲坛:Ulrich Beck教授主讲“风险社会的世界主义环节”,http://,2011/8/13.[6]孙中山.在桂林军政学七十六团体欢迎会的演说[A].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第六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1.1-8.[7]孙文.建国方略[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176.[8]曹锦清选编.民权与国族[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56.[9]张有隽,徐杰舜.中华民族政策通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136.[10]民族问题研究会编.蒙古民族问题[J].民族出版社,1993.19.[11]有关论点参见潘蛟.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2).[12]Perdue, Peter C.2005.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3]郝维民.郭道甫与蒙古民族问题[A].奥登挂编.郭道甫文选[C].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1-12.[14]札奇斯钦.我所知道的德王和当时的内蒙古[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90、98.[15]郝维民.内蒙古自治区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3.[16][美]休·希顿-沃森(吴洪英,黄群译).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630.[17]Connor, Walker, 1984.Introduction: xiv,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Marxist-Leninist Theory and Strategy[M].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8]Connor, Walker, 1984.Introduction: xiv.[19]Taylor, Charles, 1998.Nationalism and modernity.In John A.Hall ed.The State of the Nation: Ernest Gellner and the Theory of Nationalism[M].pp.191-218.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Viroli, Maurizio, 1995.For Love of Country: An Essay on Patriotism and Nationalism[M].Introduction: 1, Oxford: Clarendon Press.[21]Hall, John A.ed., 1998.The State of the Nation: Ernest Gellner and the Theory of Nationalism[M].Introduction: 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2]Taylor, Charles, 1998.Nationalism and Modernity.In John A.Hall ed.The State of the Nation: Ernest Gellner and the Theory of Nationalism[M].pp.191-218.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3]Szporluk, Roman, 2008.Thoughts about Change: Ernest Gellner and the History of Nationalism, in Hall, John A.ed., The State of the Nation: Ernest Gellner and the Theory of Nationalism[C].pp.23-39.2008[A].[24]Armstrong, John, 1982.Nations before Nationalism.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5]Smith, Anthony D., 1986.The Ethnic Origin of Nations.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26][美]里亚·格林菲尔德(王春华等译).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27][美]埃里·凯杜里(张明明译).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57-58.[28]O'Leary, Brerndan, 1998.Ernest Gellner's Diagnoses of Nationalism: A Critical Overview, or, What Is Living and What Is Dead in Ernest Gellner's Philosophy of Nationalism? Hall, John A.ed., The State of the Nation: Ernest Gellner and the Theory of Nationalism.pp.40-90.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约翰·哈钦森(John Hutchinson)和安东尼·史密斯认为,从卢梭、赫德尔、费希特、科劳伊斯(Korais)和马志尼开始,自治(autonomy)、团结(unity)、认同(identity)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民族主义者追求的三大奋斗目标(Hutchinson, John and Anthony D.Smith, eds., 1994, Nationalism.Introduction: 5,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9]Hutchinson, John, 1994.Cultural Nationalism and Moral Regeneration, in Hutchinson, John and Anthony D.Smith, eds., Nationalism, pp.122-131,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30]Smith, Anthony D., 1986.The Ethnic Origin of Nations.pp.130-144.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31]Bateson, Gregory, 1979.Mind and Nature: A Necessary Unity.Toronto, New York, and London: Bantam Books.[32][美]罗尔斯(何怀宏、何包钢、廖中白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3]Forley, W.1997.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p.44.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34]张海洋.汉语“民族”的语境中性与皮格马利翁效应[J].思想战线,2011:(4).[35]Jeffrey Alexander, 2006.The Civil Sphere.Preface, pp.ix-xii, Introduction, pp.3-9.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作者: 纳日碧力戈
第五篇: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篇一: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爱 国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8、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明 志
1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4、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1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2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自 强
39、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41、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4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7、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51、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诚 信
5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7、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1、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仁 厚
7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78、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8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贵 和
8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9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93、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96、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9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9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好 学
12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2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2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27、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13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3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3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13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13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13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4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勤 俭
147、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4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54、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5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156、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15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篇二: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学生版·上下)
(上)第一辑 公忠爱国
第二章 惜时
第一章 爱国
1、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不而乐。
4、尽忠报国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6、一寸山河一寸金。
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二章 奉公
9、公生明,偏生暗。
10、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第三章 廉政
1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12、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第二辑 砥砺品学
第一章 励志
1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4、志当存高远。
15、有志者事竟成。
16、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17、闻鸡起舞。
18、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9、少年心事当挐(ru)云。20、将相无无种,男儿当自强。
21、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22、志高品高,志下品下。
2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6、一寸光阴一寸金。
2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29、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第三章 劝学
3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3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9、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40、头悬梁,锥刺骨。
4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第四章 品行
4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3、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4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第三辑 尚德修身
第页
第一章 尚德
46、厚德载物
47、德,国家之基也。
48、多行不义,必自毙。
49、德不孤,必有邻。50、富润屋,德润身。
51、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52、好德乐善而无求。
第二章 孝慈
5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54、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55、事父母,能竭其力。
5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第三章 勤俭
58、克勤于邦,克俭于家。5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6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61、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第四章 修身
6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6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6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65、满招损,谦受益。66、崇德象贤。
67、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学生版·上下)
68、不迁怒,不贰过。
6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7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7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72、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7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第五章 自强
74、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75、天生我材必有用。、7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7、千淘万漉(lu)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78、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79、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下无易事,只怕粗心人。
第四辑 诚信仁爱
第一章 诚信
8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81、言而不信,何以为言。82、诚则信矣,信则诚矣。83、大丈夫以信义为重。84、巧言令色,鲜矣仁。85、温、良、恭、俭、让。86、仁者无敌。
87、以仁为富,以义为贵。
第五辑 明道喻理
第一章 明理
第页 8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89、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90、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1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2、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13、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91、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92、前车之覆,后车之鉴。93、兴必虑衰,安必思危。9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95、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96、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第二章 处世
9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98、识时务者为俊杰。
9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100、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下)第一辑 公忠爱国
第一章 爱国
1、临患不忘国,忠也。
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风萧萧兮易不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5、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6、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7、位卑未敢忘忧国。
8、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9、大丈夫当有忧国之心。
10、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
第二章 奉公
14、宁公而贫,不私而富。
15、为国忘私仇,千秋思廉蔺。
16、心无私欲,自然会刚;
心无邪曲,自然公正。
17、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第三章 廉政
18、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1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20、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21、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
22、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
23、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
24、公生明,廉生威。
第二辑 砥砺品学
第一章 励志
2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7、志不强者志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28、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
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29、大鹏一日同风起,抟(tuan)摇直上九万里。3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1、有志者,事竟成,第页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午越甲可吞吴。
3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9、德不孤,必有邻。50、富润屋,德润身。
51、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52、好德乐善而无求。
5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54、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55、事父母,能竭其力。
5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第二章 惜时
3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4、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
时乎时,不再来。
35、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36、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3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9、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40、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4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4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44、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攒少年。
45、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是,万事成磋砣。
第三章 勤俭
58、克勤于邦,克俭于家。5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6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61、勤能补拙,俭以养廉。6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6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6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65、满招损,谦受益。
第四章 品行
66、崇德象贤。
67、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68、不迁怒,不贰过。
6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7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7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第4页
第三章 劝学
46、厚德载物
47、德,国家之基也。
48、多行不义,必自毙。
72、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7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74、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75、天生我材必有用。、7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7、千淘万漉(lu)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78、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79、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下无易事,只怕粗心人。8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第三辑 尚德修身
第一章 尚德
81、言而不信,何以为言。82、诚则信矣,信则诚矣。83、大丈夫以信义为重。84、巧言令色,鲜矣仁。85、温、良、恭、俭、让。86、仁者无敌。
87、以仁为富,以义为贵。8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89、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90、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91、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第二章 孝慈
92、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学生版·上下)
93、兴必虑衰,安必思危。9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95、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96、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9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98、识时务者为俊杰。
9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100、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第四辑 诚信仁爱
第一章 诚信
第五辑 明道喻理
第一章 明理 第二章 处世 第四章 修身
第5页 篇三: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大全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大全
持节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明志
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爱国
1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厚仁
16、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7、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18、仁者寿。――《论语·雍也》
19、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诚信
21、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2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23、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4、轻诺必寡信。――《老子》
2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知耻
26、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27、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8、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29、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30、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改过
3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3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3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3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3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自强
3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37、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