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第二故乡访邮记

时间:2019-05-13 21:3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知青岁月:第二故乡访邮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知青岁月:第二故乡访邮记》。

第一篇:知青岁月:第二故乡访邮记

“第二故乡”访邮记

郑启五

我曾以《知青邮迷》为题,记述了当年在武平上山下乡时的集邮经历。该文刊出后,读者来信居然多达百余,一位同龄人赞扬说——“知青回忆录数以万计,你以邮迷的角度锲入却是绝无仅有的!”事后《闽西日报》举办“武平梁野山笔会”,特邀两名厦门“知青作家”加盟,使我有机会重返阔别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山区小镇——“帽村”。

此乡仍然是全县最贫困的乡镇之一,村街面貌大体依旧,新建筑屈指可数,变化最大的唯有邮电所了。旧楼仍在,土墙上“帽村邮电所”五个墨写的大字勾起脑海诸多发黄的旧忆,这可是当时全公社数以千计的知青最为关注的土楼啊!紧闭的木门上有把锈锁,我踮起脚尖,只见蒙尘的木窗里面目全非,当年的邮柜邮橱已荡然无存,旧木板废农具堆了一地。百米之外是邮电所的新楼,当是全乡的最高建筑。营业大厅里有一老者一少女当班。我想起当年帽村的乡邮员老王日日步行五十余里山路,风雨无阻为我们知青送信送报送邮票,我邮册中的多枚“文19·金训华”都留下他兢兢业业的指纹。厅中老者告之,老王早已退休还乡了。我帐然若失,唯

有默默祝福他“好人一生平安”。少女则笑问客从何处来,我报出当年插队于此的“厦门老知青”时,土生土长的她一脸茫然。哑然无声,我已深深跌落在苏东坡“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的伤感之中。

帽村一带的农家,屋里的粮食多了,身上的补丁少了,但与我期待想象中的变化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二十七年前就是这方贫瘠的红土地伸出热情的双手,把我们这一大群被迫远离父母家乡的厦门孩子,义无反顾地揽入怀里!

回到武平城关,景观则大不一样,沿河一带,新楼新街完全取代了旧貌,漂亮的路灯令小城的中央犹如公园。平川河上的老桥和1970年10月落成的毛泽东塑像成了我识别方向的标志。老街重游,已是新楼夹道。然而变化最大的还是邮电局,一幢五层的白瓷砖大厦俏然矗立于邮局旧楼的原址处,建筑面积扩大了几十倍。我在旧作中曾有这样的文字——“1969年11月的一天,我流浪到了武平县城,意外地在县邮局发现‘文14’邮票‘南京长江大桥’还有4分和10分的两种,我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激动地问长问短,以致县邮局人员视我若精神病患者。”如今,斗转星移,壮观的邮局大楼专辟出一个门面为“集邮门市部”,正在办理新邮预订。而邮局对面的“东街小商品市场”中还有一家叫“泉富”的个体邮票社,真乃“换了人间”!

平川河沿岸长街上修了两个典雅的邮亭,出售报刊、杂

志、邮票以及办理电话服务。我随便买了一版“96—12”“儿童画”面值20分的“欢乐心声”,权当重返“第二故乡”之行的纪念。恍惚间,只觉得这枚邮票的票幅与我当年在此地插队时所购买的“文革票”——“南京长江大桥”4分和10分邮票的票幅,近乎相似,皆为“细小横瘦”型,这可是中国邮票不常出现的形状,然而二者发行的时距却已是整整27个春秋了!我久久目送长流而去的江水,默默感叹人生若梦,岁月如梭,沧海桑田;唯有邮册里横列竖排的套套邮票,一 一保持着原色原貌,年年岁岁,红颜不老,直至永远……

1996年12月写于第二次重返武平之后

第二篇:百名知青重返第二故乡 重温激情岁月

百名知青重返第二故乡 重温激情岁月

记者:刘楠楠

[导语] 日前,上海、天津、北京、哈尔滨的百余名老知青,带着对北大荒的深深眷恋,重返故土,旧地重游。

[画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批知青离开繁花似锦的大城市,插队落户大兴农场,与当地职工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农场的建设发展付出了青春和汗水。40年后,知青们重新踏上这片土地,先后参观了正在建设的黑瞎子岛和万亩大地号,看到昔日的亘古荒原变成了变成了万亩良,知青们心中感慨万千。

[同期声天津知青张颖] 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我们的足迹,也有过我们的汗水,也有过我们的付出,我们也曾经是这片土地的开拓者,今天我们来到了这里,看到了这里的建设,看到了这里的变化,真的,说真的,为之感动也为之惊叹。

[同期声上海知情朱朝] 我说关内关外几千山,别时容易归时难,他年落得雄心志,重复三江日日还。

[画外] 大兴农场还举办了知青座谈会和联谊会,欢迎知青重返第二故乡。

[同期大兴农场工会工作人员张越] 这次上海、天津、哈尔滨的知青回访农场,农场开展了系列迎知青活动,这次活动增强了知青朋友对第二故乡的情谊,同时也增加了农场青年对第一代拓荒者拓荒史的了解,知青是开发建设大兴农场的功臣,大兴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为

这片土地所做的贡献,同时他们留下的北大荒精神,老垦荒精神,也是留给整个北大荒的精神财富。

2011年8月13日大兴12号U盘

第三篇:岁月如歌:南京上山下乡知青重返第二故乡(组图)

岁月如歌:南京上山下乡知青重返第二故乡(组图)

《南京知青之歌》

作词:任毅

作曲:任毅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美丽的扬子江畔, 是可爱的南京古城,我的家乡。

啊,彩虹般的大桥,直插云霄,横跨长江,威武的钟山虎踞在我的家乡。

告别了妈妈,再见吧家乡,金色的学生时代, 已载入了青春史册,一去不复返。

啊,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曲折又漫长. 生活的脚印, 深浅在偏僻的异乡。

告别了你呀,亲爱的姑娘,揩干了你的泪水,洗掉心中忧愁,洗掉悲伤。

啊,心中的人儿告别去远方,离开了家乡,爱情的星辰永远放射光芒。跟着太阳出,伴着月亮归,沉重地修理地球, 是光荣神圣的天职,我的命运。啊,用我的双手绣红了地球,绣红了宇宙,幸福的明天,相信吧, 一定会到来。

下面是翻拍的一部分当年南京一中知识青年在宝应县夏集乡学习、工作、生活的老照片。

知青和贫下中农在田头谈学习毛选心得体会,那年头从工厂到农村这种景象随处可见

知青在田地里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种田育秧技术

赤裸着双脚,满脸透露出稚嫩的微笑~~~~~铁锹当浆,让小船儿在河里慢慢地流淌,这也许是我们那时最愉快的闲暇生活

南京知识青年插队宝应县夏集公社40周年回乡纪实

2008年11月1日为纪念插队40周年,原夏集公社的夏集、双塘、朱庄、杜巷、塘河、新河大队的南京知识青年回访第二故乡-----宝应县夏集镇。11月1日清晨6;30左右,200余名老知青早早地来到南京新街口中央商场南门附近集中

6:50左右,三辆大巴、三辆依维柯及5、6辆小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驶出南京。向着朝思暮想的第二故乡进发,那里曾经是我们用青春的汗水浇灌过的地方,那里的大爷、大妈、兄弟姐妹们也期盼着我们早早回家~~~~~~~毕竟是40年啦!宇宙间也许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在人生的轨迹中已是重重地留下一道痕迹,难忘啊~~~~~

10:00左右,车队到达夏集镇,亲人相见感慨万分,这样的情感,也许只有当年的知青和贫下中农经历过那段不平凡的岁月后,又通过漫长的时间积累,如今相见后所释放出来的这种独有的情感

在镇街道上,我们在寻找着即熟悉又陌生的面孔~~~~40年前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如今已白发苍苍

这里,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时光度过的地方,有人说这是当年中国历史倒退所产生的后果,可我们从不后悔!~~~~我们已不再年轻,然而,每当回忆起那段青春的时光,我们只有激动、兴奋~~~~当今的80后、90后,在你们的心里可能永远扑捉不到这种心境和感受。再一次把自己的影像留在这里。

第四篇:访第二故乡随笔(二)

访第二故乡随笔

(二)内蒙古军区边防第一团驻扎在巴彦淖尔盟乌拉特中后旗的乌拉特草原上,团部没在川井苏木。一九六八年入伍的敖汉籍士兵几十年曾生活战斗在这里。所以,乌拉特草原是这些老兵的第二故乡一点都不过分。哪里的山山水水,哪里的营地哨所,那五百里中蒙边界线,甚至那成片的老虎丘戈蛋,都使这些老兵们怀念。虽离开几十年了,但想念之情从来没有减弱,因为这里是留住我们青春的地方,也是一生中最火红、最激情、最朝气蓬勃的地方。从二十几岁应征入伍,至四十几岁离开,这感情,这留恋,这想念是可想而知的。二〇〇九年,本人曾回过一次边防,那次是同在一个连队工作的战友,江苏省的季成荣,包头的田礼三人合计,全家共同回边防团看看,很可惜,那次去的时间很短,我们三家坐包头接接待办的商务车早上从包头出发,下午就返回到包头,只简单的看看团部,在川井吃了一顿饭,大有没看够的感觉。当然,那次也受到了团首长热情接待,对此,我写了《访第二故乡随笔》一文。

这次第二次重返故乡,是整个敖汉旗入伍的老战友以聚 1 会的形式组织的,规格和意义就大不一样了。这些老同志全是一九六八年入伍的绝大多数都是在边防工作一二十年,离开边防也是几十年了。当年生龙活虎的小伙子都已成了六七十岁的老人,对这片热土的眷恋和对战友的思念是挥之不去的。几年前,临河的战友和赤峰的战友就开始酝酿要回边防团看看,但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未成行。今年,又经反复沟通商量,才把这件事定下来了。临河方向的老战友很热情,一再催促早日成行,最终定在了八月十二日到临河集中,赤峰籍战友大部分都在敖汉旗,组织工作主要由邢玉祥和高玉负责,尽管动员力度大,最后只去了十一位,其中还包括四名家属和小孩。邢玉祥夫妇非常积极,担任了我们这个团队的后勤工作,从购票到吃住,安排的很细致。因火车票难买,只好购了赤峰到临河的汽车票。八月十一日下午一时,大家就登上了通往临河的汽车。这是一趟带卧铺的车辆,看着豪华,实则坐着不舒服,空间很挤,铺面很窄,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路线也是新的,途径克旗、锡盟、乌盟、呼、包二市,全程为高速路,沿途风景还好,几个人还玩起了扑克,高玉显得脸色不好,可能是车内闷的原因,几次到车门处站立。其余人只好躺在卧铺上,很是别扭,大家发誓,今后再 2 也不坐卧铺汽车了。夜间行车更是枯燥,翌日一时,好不容易到了包头,按国家规定,载客大车夜间1-5时必须停车休息,现在车停下来反而睡不着了,此时已感到寒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车就进入了河套平原,大家顿时兴奋起来,对那些熟悉的、久违了的村落,那连绵起伏的山脉,那大片大片的葵花、那纵横交错的灌渠、指指点点,甚至惊喜不已,有一种到家的感觉。年轻时,这些地方不知路过多少回,当时并没有感到什么,平平常常而已。为什么现在如此的亲切呢,答案很难说出,这可能还应了那句名言,拥有时并不在意什么,失去时方感珍贵的道理吧。上午九时多到达临河,其他各路的战友都已到齐,大家相见,都很激动,甚至有些惊奇,印象当中都是小伙子或三十几岁的成年人,现在都已经六七十岁的老人了,甚至用老态龙钟形容也不过分。大部分人都发稀毛白,满脸皱纹,行走不便,突显老年的状态,有的四肢颤抖,有的明显出现了老年痴呆,有的只剩下两颗牙,有的坐上了轮椅,好在还能认出来。大家见面分外兴奋,互相骂着,看着、打着,同时又有一种百感交集和忧伤的感觉。这些战友的情况,本不该在此文中表述,但不表一表他们,就好像少了些什么,又好像对不起什么。因为写出了这 3 些老兵就写出了边防军人的风彩,就写出了那个火红的年代。

王继峰,此次聚会主要组织者。他和爱人小甄提前几天就从五原县来到临河,为了组织好这次活动,甚至老家的弟弟病危,病故也没有回去,两口子一直陪着我们大家,甚为感动。这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同志,对朋友热情豪放,思想品德正派,组织能力极强,原在边防第五连任政治指导员,政治处干事,后转业到五原县纪委,官至五原县社保局局长。但此君的爱财使我一直耿耿于怀,那还是七十年代的事,当时我们两同在第六连任正副政治指导员,在他被提拔到第五连指导员的欢送宴会上,当酒过三巡后,向我提出一个要求,说:“五连的后勤底子薄,请老连队支援点牛、猪呗”王指导提此要求,我心里还真是吃惊不小,六连的家底确实不薄,光羊就有700余只,牛七、八十头,猪50头,鸡若干。在那争先创优的年月,为了增大养殖量,自己都舍不得吃,王指导员提此要求,岂不是挖肉吗?但愿这是开玩笑。谁知没过十天,老王竟开着大卡车回来了,我知道,此来是来拉牛、猪了,挖肉的时候到了,但也无可奈何,经争论,还是让他拉走了三头牛二口猪和几头毛驴,王指导员算是满载而归 4 了,我们确难受了好几天。

王忠,时任团小卖铺经理。在那物资供应匮乏的年代,再加上驻地无什么集市的情况下,小卖部就显得尤为重要,干部、战士的日常生活用品,全部来源于此,货是从包头供应的,紧俏商品要限量供应,所以当时王忠的权利不小。该同志思想作风正派,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待人热情厚道,虽然没有在队伍上提干,但在包头发展的很好,官至副处。

王杰,是一位公认的大好人,与人与己心大无争,善于帮助人,思想作风正派,大公无私,对工作兢兢业业。他和王忠都是这次的组织者之一,这是一位很合格的管理型干部,又深受官兵好评,曾任边防第一连连长,分区正营职招待所长,后转业到盟人防办工作。边防一连定点敖云乌拉就是王杰当连长时带领全连住帐篷亲手建起了砖瓦营房,驻地没有水,又是他硬是在山沟挖出了水,虽然是苦水,但必定是解决了吃水问题。

李洪波,曾任第六连政治指导员,政治处干事后转业任包头派出所所长。这是一位很好的同志,思想正派,随和活跃,上下级的关系搞得也非常好,工作能力也很强。

高玉,原边防第一团卫生队队长,后调到赤峰军分区卫 5 生所所长。是我们这批兵在部队干的最长的一位,官至正师职干部,一生为医,经他治疗的病人无数,医术高明,尤其善治腰腿病,在赤峰地区乃至外市,知名度极高,堪为名医也。此同志思想端正,善于助人,也是赤峰地区老战友的联系中心。

冯占祥,曾任边防第一团第七连副政治指导员,团运输股长,开车出身,离开边防较早,大约在七十年代就调到松山区武装部了。该同志是同期战友们的老大哥之一,忠诚厚道,作风正派,说的少干的多,深受大家的好评和尊重。

李臣,官至连长,文化不高,但非常能干,军事技术过硬,人品也佳,忠诚老实正直,是提拔军官最早的人员之一,上下关系搞得很好,后转业到敖汉旗公安局。

张海森,原边防团卫生队长,思想正直善于钻研业务,很有自己的见解,医术高明,在部队很受官兵尊重,后调到河北省张家口某军队医院官至正师级。现在,已是该地区有名的骨外专家。

沈明,原边防一团后勤修理所长,后转业到乌海市公安局工作。该同志思想正派,单纯,善于团结同志,对于汽车修理有很高的造诣。

刘焕文,原边防一团军械股长,后转业到敖汉旗医药公司工作。该同志思想正直,办事认真,很有心计,善于团结同志,上下评价很好。

王永学,原边防团索伦山分站战士,后转业到乌海煤矿工作。该同志思想单纯,正直,作风正派,很会团结人,深受大家的好评,胆大心细,五十多岁曾单人驾驶摩托从乌海到敖汉。是这次聚会外表最年轻的一位。

燕春堂,原边防第一团第四连班长,后转业到乌海市公安局工作。思想作风正直,是一位很有心计的人,也很有个人见解,深受大家的好评。

王富,原边防第一团后勤处财务股长,后转业到巴盟黄管局工作。思想作风正派,善于团结人,善于帮助同志,善于交际,善于理财,转业后自学中医,很有成就,并有自己的著作。

林福民,原边防第一团后勤处长。思想正直开朗,作风正派,善开玩笑,行为大方,深受官兵好评。当处长的日子,我没少喝过他的酒,经常在夜间接其他电话,邀去喝酒,酒场就在他办公室,只是菜简单而已,当然还有许多热情的酒友沾光。

万仲林,原军分区通信机务连连长,后转业到盟司法局工作。其人老实厚道,善干实事,思想作风都很正派,深受大家好评,这次见面略有行动迟缓。

吕东学,原边防一团卫生队军医,后调至赤峰干休所所长,官至正团职。该同志思想作风正派,不喜出头露面,不与人争高低,人缘好,善琢磨事,在医学上尤如此,非常重视小病和小物件的研究,况有优良成果。

魏永胜,原政治处副主任,分区保卫科长,大部分时间搞军队政法工作,也曾侦案少许。七八年副处级至退休还是副处级,此乃本人之愿望也。虽读过几年军校,专攻马、列,后期也潜心学习佛法。马、列是世间之科学的理论,而佛法则是出世间微妙法门;马列主义是站在地球上看物质,而佛法是站在整个宇宙看宇宙,角度和水平不同,这“至园极顿”的微妙法门,理应“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了。

邢玉祥,原边防第一团后勤处长,后转业到赤峰市粮食系统工作。其人德才兼备,尤其是在担任处长期间,表现尤为突出,使边防团的后勤建设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团里的经费转亏为盈,副业生产得到大发展,是边防团有史以来最好的处长之一,可惜不会宠上,而错过了提拔机会,其实也 8 没什么,必定名声和缘分比什么都重要。

王德友,原边防一团装甲连政治指导员,后转业到巴盟计委任副主任。因病坐上了轮椅,此次也带病参加了聚会,实为感人,王德友同志品行好,人缘好,善恶分明,尤其在“文革”期间,对待老干部问题上表现得很突出。

王加志,曾任分区通信机务连连长,后转业到巴盟农行任保卫科科长,该同志思想品德好,人缘好,深受大家好评。

李贵,曾任司令部副营职管理员,后转业到敖汉旗农行工作。该同志文化虽然不高,但非常能干,属拼命三郎式干部,思想单纯,心怀开阔,人缘很好,很受大家喜欢。

郭延平,曾任边防第五连连长,后调前旗武装部,官至前旗政协主席。该同志思想作风正派,善于交际和为人,办事城府较深,深受官兵欢迎。

临河的战友对这次聚会安排的非常周到,吃住也安排得非常好。十二日上午,首先在下榻的宾馆举行了六八年老战友聚会,会场布置得温馨而庄重,请了乐队和摄像。大家欢聚一堂互诉友谊,会议由李洪波主持,王继峰致辞,稿子写的非常好,很感动人,可见下了一番功夫,发自内心,全体老兵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家尽情的畅谈,尽情的举杯,尽情 9 的说唱,全然忘了自己的年龄,好像又回到了那年轻的时代。席间高玉还朗诵了一首自作的诗,写的很好,还真有点大将风度。张海森夫妇现场演唱了歌曲,王付最为活跃,竟跳起了舞,甚至有点滑稽可笑。王德友坐着轮椅演唱了马玉涛的《见到你们格外亲》,尽管声调不准,但老兵们听了都为之一振,这首五十年前就听到的歌曲,一下子就把大家带到了那遥远的年代,当年在新惠街,这群刚刚穿上黄军装的热血青年,乘上大卡车奔赴军营的时候,全城的乡亲们都站在大街道两旁欢送这些子弟兵,大广播里就是反复播放这首歌,站在寒冷的大卡车上,面对欢送的乡亲,心情都不知是什么滋味。奔向遥远的军营,前途未卜,这一别,哪年哪月,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呢?汽车已驶到了石羊石虎山,大家还在回头张望,希望再最后看一眼自己的县城和送行的亲人,其实什么也看不见了,看到的只是那座被汽车卷起的尘土弥漫住的轮廓。很多新兵都掉泪了,光阴似箭,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真是歌声依旧,人已老矣,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啊,面对这一场面,怎能不使人动情呢?这时,我想起了那一年作的小诗,或许多少能反映当时的情景:

别家园,踏征程,少年雄心奔军营,家乡景色看不尽,夕阳已进赤峰城。

列车驰,闷罐冷,战友车内叙友情,迷迷糊糊不知累,三日直达五原城。

敞篷车,迎北风,越往北走心越冷,既然穿上黄军装,何惧严寒和险惊?

临河的战友和家属唯有王杰的家属未参加,听说张彩云因腿病不能来,大家都很着急。她在大家的心中简直太好了,她的性格几乎和王杰一样,深受大家的好评和尊重,我在分区工作期间,几乎是他家的常客。下午,全体人员专程去王杰家看望,张彩云的精神很好,大家都祝愿他早日康复。

在临河期间,大家还游览了市区和风景,临河这几年变 11 化真大,原来的格局几乎辩不出来了,郊区的存水沟,现在都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伟大的河套文化,其实就是黄河文化,一部治理黄河的历史就是巴盟的发展史。展览馆建设得很好,充分显示了巴盟人的智慧和才能。八月十三日下午,大家就踏上了去川井的征程。心情自然是兴奋不已,途径五原县和乌不浪口,应王继峰要求,大家又饶有兴致的参观了付作义将军五原誓师抗战展览,特别是那一大片烈士墓,很是壮观,因为是国军将士,过去都没有重视过,现在这些为抗日而捐躯的烈士终于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认可,偌大一片墓群,一位张姓国军上校团长列为前排中间位置,这是牺牲者当中职务最高的一位。在乌不浪口抗战牺牲的数十名国军将士也得到认可尊重,过去我们经常途经此地,只见山坡上有几十个摆放整齐的小石头堆,听说是第三十五军在乌不浪口阻击日军作战牺牲的将士,现在墓群已被修饰一新,为国捐躯的烈士,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过了乌不浪口山口就进入乌拉特中旗的地界,辽阔的丘陵草原和老虎丘戈蛋就多了起来,过去的土路都变成了柏油路,到乌中旗所在地海流图已是下午五时,原计划在中旗住,第二天再到团部,考虑到第二天安排的太紧,大家决定连夜赶赴川井。为不影响部 12 队,当晚住川井苏木,好在路途不远,只有四五十公里,十点多,就赶到了,一夜无语,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就情不自禁的在川井苏木转悠起来。川井苏木,是乌中旗的一个乡镇,该苏木紧挨边防团团部。川井一名来自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驻日军一小队,小队长叫川井,其死后,人们就叫这里为川井了。“文革”时北京军区司令员郑维山来部队视察,听说此事,改名为中华公社,不知什么原因,后来又改名川井了。这里虽是一个苏木,但因供销社、粮站、邮局等部门较全,在部队战士眼中就是一个大城市了。每当星期天,官兵们才得以来川井逛逛。几十年过去了,这里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大致轮廓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只不过又多了许多饭店等商家,大家指指点点,游兴甚浓。六十二十分,突然传来了起床号声,十分钟后,就传来了官兵们操练的口号声,这再熟悉不过得口号声,使大家顿足倾听,仿佛又回到了那遥远的年代。早餐安排在苏木的一家小饭馆,王杰认识店主,安排的极丰盛,几乎全部的蒙古奶茶食品应有尽有。这时边防团一位贾姓中校副政委带车过来了,寒暄介绍后,贾副政委和一云姓干部三人也在此用了早点,并主动付了帐。随即带我们赶往二八八号界桩的甘其毛都。这是 13 距团部100多公里的原四连驻地,也一直是中蒙双方的会晤点。现在也变成了中蒙通商的口岸,这也是选择去该地看看的主要原因。还是在来川井之前,王继峰就对我讲,到部队,我们这些人就不出面了,这次部队是政治机关出面,我们这群人就由你出面吧,别无办法,只好接受此命。王继峰又给我附加两个任务,让我想办法将这次租车的三千元钱报了,回来时要求部队将油加满,这个任务虽说数字不算大,但要完成也并非没有难度,必定是舍面子的事。,于是,从川井到二八八我就坐上了贾副政委的车,一路上,除了看景色就是向贾副政委不断的介绍这二十几位老兵的故事。现在,这段路都变成了沥青路,跑起来很平稳,路过巴音前达门公社,还是原来的老样子,只不过多了许多石油钻井架和风力发电塔。土葫芦是原来老四连的驻地,我向贾副政委建议,绕上段路到土葫芦看看,因为有几位老同志曾在四连任过职,离开油路没多远就来到了那久违了的土葫芦。在群山环绕的山凹里,那一排排红砖房依旧,那通往连队的小桥依旧,那颗山沟边的大榆树正值枝盛叶茂,那山头阵地依旧,但主人已不在了,显得有些凄凉。他们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欢迎这些老兵的到来,又好像对我们诉说被遗弃的委屈。大家见 14 景生情,纷纷拍照,以留下永久的记忆。时间的关系,不敢长停留,道别了昔日的营房,向新的营地赶去,我看到,有几位曾在这里任职的老兵掉下了热泪。因为他们明白,这可能是今生最后一次目睹这片营区了。甘其毛都,在288界桩处,这里原是第四连的一个排哨,也是一片荒芜人烟的地方。现在不同了,由于改革开放,现在已是中蒙边贸的重要口岸,也是楼房林立,马路纵横,商铺应有尽有,甚至建起了甘其毛都政府。海关、商检等部门应有尽有,口岸上来往的大车串流不息,铁路也伸向了这里,原边防四连也前伸到紧靠边境线的地方。连队建设的很有气派,宽阔的大院,三层楼房,甚是干净漂亮,基本告别了原来那种生火炉,点油灯,拉水吃的年代。连队干部们列队在楼前欢迎这群老兵。我们参观了连队的内务,会议室、学习室、食堂、都赞叹无比。288号界桩已改成了702号界桩,原来的水泥界桩换成了大理石,原来用石头累成的护桩堆现在变成了漂亮的基座。这里是老战士们拍照的重点,有单照的,有全家照的,有按原来的建制照的,大有照不够的感觉。连队的哨所也大有改进,原来像小鬼子炮楼式的哨所不见了,新的哨所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三层楼,包括那原来四十倍的德制望远镜也换成了非常现 15 代的望远镜,观察起来,更加清晰。离开连队,又是全体军官列队欢送。敬礼!亲爱的老兵;敬礼!新世纪的战友们。大家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连队。在回来的路上,贾副政委不住的与团部联系,报告车行的位置,这说明团里首长对这次活动的重视。到团部后,又受到了部门以上首长的列队欢迎,为首的是杨团长,上校军阶,还有军分区司令部孙副参谋长。首先安排大家参观了团部菜地,大棚的菜地长势良好,果实累累,在这气候恶劣的环境里能种出这样好的菜,实属不易,实际上,在七十年代,边防部队为解决部队吃菜问题,就开始试着种大棚,那时是各个单位自己搞,属一家一户型的,现在团部各单位集中到一块搞,管理还是分单位,这就较好的解决了防风、浇灌等问题。现代军人还是比我们那个年代又进了一步。团史馆、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的也很好,全体老兵又是赞叹不已。团部大院原来的老建筑基本无存,全部由楼房代替,但原来的大礼堂还在,看起来已为他用。原来的政治处办公的一栋平房还在,现已变成了女兵们的宿舍,对这栋平房,我独有情钟,这毕竟是我工作生活了几年的办公室,房前我亲手栽的榆树墙已一丈多高,杨树也长成了大树,在门前两侧的坐台上,我留下了一张留恋的照片。王继峰交 16 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午餐我正好被安排到杨团长身边,一边是孙副参谋长,这次正正安排了三大桌,这是一次盛大的宴会,边防团在家的部门以上首长全部出席作陪。杨团长首先致辞欢迎,我代表全体老兵发言,这是一次即兴发言,与念稿发言不同,是发自内心的。会后,程彩云对我说,你讲话的时候没有掉眼泪?讲得我们都哭了。是呀,二十五年后,甚至是四十几年后,又回到了献出自己青春的地方,回到那渡过激情的、火红的充满活力的地方,见到那久别了的茫茫草原,那老虎丘戈蛋,那依存的成吉思汗边墙,那久别的营房、哨所、界桩,回忆起自己生龙活虎的年轻时代,山川依旧,人已老矣,有谁不动情,有谁不凄然泪下呢?我没有忘记报销车费的任务,趁着宴会的进行,我向杨团长讲,这些老同志回来一趟不容易呀,就我们赤峰讲,要坐二十个小时的大客,这哪是回边防看看,简直是扑向边防了,到临河集合,还要租几个小时的客车,这是几十年中的首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了。杨团长很理解人,说:“老战士们的心情可以理解,其实我也有这一天,你们租车用多少钱”,我说:“叁仟”,杨团长二话没说,马上把后勤处长叫来,说“来不是让你敬酒的,马上把三千元租车费解决了”,于是王继 17 峰交给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说加油就不能说了。望着大家都渴望发言的眼神,我一个个点名发言,直到张海森向我打停止的手势,才止住了大家的发言。

午饭后,我们就离开了边防团。大家静静的坐在车上一言语不发,非常沉静,全无了来时的兴高采烈和指指点点,只听到汽车引擎声和车轮摩地的沙沙声。此时此刻,大家好像心事重重,又好像在追忆思考着什么,或许触景生情,回忆着自己年轻时的铁马金戈和血气方刚,那风雪边防线,那些可亲可爱的战友,甚至那些无言的战友;或许还沉浸在刚才那热烈的气氛当中不拔,也可能还惦记着那沙漠草原,那盛开的马莲花,那棵老榆树、那哨所、那界桩;或许在憧憬着下次老战友的新惠聚会;也许有的老同志的心早已经飞回了自己的家。半个世纪过去了,真是弹指一挥间,此时此刻的心情,可能就是主席那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写照吧。嗨!这群伏枥的老马吆!

这次聚会就顺利结束了,大家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又各奔东西,真是见也难,别也难。我们赤峰来的战友有几位家曾在五原住过,尤其是几位家属,很想看看自己已居住了十几年的五原县城,看看那部队家属院,甚至拜访一下过去的 18 老同事,因此决定在五原县停下了。五原县这几年变化很大,原来唯一的一条大街已经面目全非,到处是高楼,周边开发的也很好,利用河套地区多水的优势,开发了若干公园,甚美。可惜部队原来的家属院已化为平地,据说要开发成楼群,家住五原县的老兵曾任边防四连连长、后转业到五原县任县长助理的王茂成夫妇非常热情,同王继峰夫妇一起,一直陪同着我们,并亲自把我们送上开往呼市的客车,甚受感动。在五原县还见到了原运输股的宋代扎布,原卫生员董斌和原邢玉祥的司机王春光,分外热情。王容光夫妇还专门宴请了我们。到呼市后,老战友班玉学和沈明夫妇又宴请了我们,充分体现了战友之情。

这次聚会赤峰的同志向把根留在了临河,包头、乌海、呼市、五原的战友正式发出邀请,约定二零一六年之前再聚家乡敖汉旗,我们热切的期待这一天早点到来。

二〇一四年十月一日 写于赤峰城南收费站

第五篇:百位知青重回第二故乡遮放

百位知青重回第二故乡遮放

我们身在昆明但情系芒市

43年后再相逢

本版图片均由实习记者 胡 静 摄老知青吴觉特意带来了由女儿制作的画给大嫂作为礼物再相逢,感慨多。

本报讯 芒市2012知青联谊会暨民间傣族德昂族泼水节期间,大批知青重回第二故乡。事隔40多年后,121位知青再次踏入让他们魂牵梦绕,曾经挥洒青春的地方——遮放。此时的他们,大多都已年过花甲,说起曾经在这里的青春岁月,他们记忆犹新。

返乡知青受到了遮放群众的热情接待,大家进行了大联欢活动。40多年的思念变成一曲曲悠扬的歌声,40多年的眷恋浓缩成一则则幽默的小品,40多年的期盼在联欢活动中得以兑现。联欢会上,遮放群众以优美的舞蹈、动听的歌声欢迎知青返乡;多才多艺的返乡知青也以澎湃的歌声、幽默的小品、活力四射的舞蹈表达了他们对这片热土的思念。一曲《到农村去,到边疆去》、《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展现了当年知青下乡的精神风貌;一个《平公分》的小品再现了当时知青的农村生活;还有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怀念德宏》,舞蹈《火车你慢慢走》……无不透露出知青对这块热土的一片深情。“我们虽身在昆明,却心在遮放,依旧情系芒市”返乡知青们将所有情感化为一句话。实习记者 何真玉

▼ 知青故事

43年后重回广弄

老知青吴觉距离上次返乡已经有8年了,这次她是从杭州赶着回来的。和吴觉一样,听说返乡,当年在遮放镇户弄乡广弄村下乡的32名知青,有8名从各地赶了回来。

难忘

那些事怎么可能忘记

“这张照片是我们准备从昆明出发时照的,这张是我的东家的房子。”榕树下,昆明籍知青杨枝一边翻着相册里的老照片,一边一一给记者介绍。这本相册中的老照片是杨阿姨的宝,这次返乡她特意带回来,小心翼翼地收在随身的背包里。

“你看这是我们遮放知青小乐队,当年大家那么年轻,梳着大辫子多美啊。”翻看着老照片,也打开了所有的回忆,杨阿姨说当年下乡住的东家,有一个年纪和自己相仿的女儿小安,两人从一开始就住在一个房间。杨阿姨说,那时,当地老乡在一个稍微有点隐蔽的地方就能解决大小便。但是,他们知青难适应,特别到晚上更是不方便。杨阿姨笑着说,晚上根本不敢去上厕所。“我都喊上小安陪我,她从来没有抱怨,我一叫她,她马上就起来陪我去。”当年小安出嫁时,杨阿姨花了3天时间为小安赶着做了一双棉布鞋,送小安出嫁。“43年没有见了,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身体怎么样。”

相聚

半个世纪后深情相拥

车才驶入户弄乡,车上的老知青们就开始兴奋起来,路过的每一个村子他们都还记得。“以前没有车,我们都是步行。”吴阿姨还记得自己一个人从遮放走路到芒市,整整走了一天。

一晃将近半个世纪,斗转星移,遮放到芒市的路修好了,当年的广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刚下车就遇到几位村里的傣族妇女,老知青们用傣语和他们打招呼,一听说是从昆明回来的老知青,他们马上就开始相认、相拥。

吴阿姨以前的东家变化最大,以前的老房子去年拆了后盖起了两层的楼房,大嫂依然勤快。吴阿姨这次从杭州带来了一幅由女儿制作的画给大嫂作为礼物。

杨阿姨也找到了当年的小安,“见着她我抱着她哭了半天。”杨阿姨和小安43年没有见面,小安陪着杨阿姨一起在广弄村逛了一圈,看当年住的老房子。

追忆

剪不断的第二故乡情

大家激动地追忆过去,虽然一见面时记不起名字,但是一说马上就想起了43年前的很多往事。

线岩过今年60岁,和知青们年纪相仿。当年知青来到广弄,他经常和知青们一起出工、一起玩,“像哥哥姐姐一样,一起杀鸡吃。有时候也会吵架,吵吵马上就和好了。”他回忆说,当年结婚时,知青们都还参加了他的婚礼。“我结婚你喝酒醉你晓得了?”线叔叔问在旁边的知青刘光辉,“记得记得,帮我拿草绳捆着丢在牛圈里面。”这两个43年间没有见过面的老朋友开心地回忆着当年的往事。

43年前,他们还是孩子,十六七岁,今天他们年过花甲。在老会计家,还是那间老房子,还是那些人,还有村里的年轻人都聚过来,敲起铓锣、跳起嘎秧舞,场面比过年还热闹,知青与第二故乡的这份情,永远也剪不断。

实习记者 胡静

▼ 记者手记

这一天

最多的是感动

这是一个关于知青的故事,更是一段岁月的传奇。

短短的一天时间特别值得回味。作为一名80后的年轻记者,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青生活,那年那月的激情生活是我们这代人根本体会不到的,我和老知青们重返他们的第二故乡,却让我亲身感受到了他们的知青情结。

这一天的行程中,最多的是感动。忘不了返乡知青与亲人相聚时的笑容和泪水,忘不了那43年不忘的情意,忘不了在大榕树下看表演的激情,也忘不了那些老知青述说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置身其中时我真正体会到了那个年代的激情岁月。实习记者 胡 静

下载知青岁月:第二故乡访邮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知青岁月:第二故乡访邮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们的知青岁月

    我 们 的 知 青 岁 月 ------------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 时光如流水,弹指一挥间。上山下乡、插队农村的“知青”生活己经过去了四十年,不知有多少人还能够回忆当......

    知青岁月读后感(精选五篇)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走过七年知青岁月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近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在当......

    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岁月砥砺 理想肇基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这是一部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讲述了习近平总......

    七年知青岁月心得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1969到1975年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的经历。书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年龄最......

    纪录片《知青岁月》观后感

    纪录片《知青岁月》观后感由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知青网合拍的纪录片《知青岁月》,昨天在北京四惠附近的国粹苑首播。这是一部北京知青口述历史的纪录片。历50年岁月,讲述年过花......

    知青岁月:山中奇遇

    山中奇遇郑启五我插队落户的闽西武平县永平公社唐屋村离城关百余里路,四周群山连绵,是全省最偏远的自然村落之一,进村后仿佛与世隔绝。 年未的一天,出工时.生产队长请我们抽江西......

    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近日,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了解了总书记青年时期的点点滴滴,有一种跨越历史、直击人心的触动与震撼,在那段日子里,青年习近平在艰难......

    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 得 体 会 李 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