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当前基层消防中队管理难点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21:48: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解决当前基层消防中队管理难点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解决当前基层消防中队管理难点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关于解决当前基层消防中队管理难点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浅析当前基层部队管理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作为一名基层带兵干部,通过多年来在基层工作的深切体会,对基层管理教育工作,特别是涉及到官兵个人实际利益问题上,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为了深入了解关系到官兵个人利益的难点问题,我对不同岗位、不同兵龄的官兵,采取座谈、民主测评等形式开展调研工作。对当前基层中队涉及到个人利益的几个难点问题归纳如下:

一、报考警官学校。报考警官学校是基层普通战士改变人生,成为干部的重要途径。现在部队中普遍存在两种情况。

(一)有些战士文化水平较高、素质突出,因高考失败,为了能取得部队院校招生的机会而参军入伍。

(二)一些战士个人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自己不主动参加考学报名,但其亲属主动为其帮忙的。第一种情况处理得当的话,对部队的现代化建设有很大的帮助,为提高部队官兵整体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处理不好,会打击官兵的工作积极性。第二种情况一般对其本人没有什么影响,但是由于各种错综复杂关系的介入,直接影响到了考学工作的公平公正性,更影响到官兵之间的团结、部队的稳定。

二、士官改选和晋级。为了消防部队能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进行的士官的改选和晋级制度改革。它对稳定

1消防部队工作、留住业务骨干、高素质人才起到巨大的作用。士官改选、晋级是有些艰苦地区士兵谋求发展的出路之一。每年晋级的时候,也是部队最不稳定的时期,如何才能让留队者安心、去者满意,是部队的难题。多年来,在部队中要求留队、晋级的士官越来越多。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留下的,产生消极情绪。不假外出、酗酒闹事等问题事故也时有发生。士官改选与晋级虽然都有条令条例严格要求,但在选留工作时,难度大、问题多,易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驾驶员学兵选拔工作。消防部队作为一个特殊军事单位,由于其工作性质和任务的特殊性,加之多处在喧闹的市区,而成为了很多青年入伍参军的首选。应征入伍的新战士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入伍动机也出现不可预测性。

(一)有志青年把服务人民,报效国家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入伍后刻苦钻研业务理论,苦练业务技能,服从部队管理,以队为家。

(二)有一技之长的社会青年想到部队进行锻炼,寻找更好的发展机遇。为了能谋得一个轻松的工作岗位,在以后的灭火救援任务中,避免危险性的工作。有些家长和士兵本人认可“花钱找关系”也要当驾驶员,造成选拨驾驶员学兵工作中有不公平竞争,这将会影响到官兵开展正常工作的积极性,使官兵产生消极待工情绪。

四、立功授奖。很多官兵想在入伍两年中立功授奖,为退伍安置铺好路,特别是城镇兵。但是由于部队每年的立功授奖受名额指标的限制,托关系走后门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另外在立功方面,在同样一次执行任务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几个人,如果因立功授奖额的限制,处理不妥当,会影响到部队内部团结,给部队正常的管理带来困难。

针对难点问题,我谈一下改进和加强部队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要做好部队管理教育工作,我们要针对“四个”难点问题有得放矢,做好预测性和针对性工作,只要工作到位,各项制度落实,官兵就能安心警营作贡献,我认为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到首位,实施正面引导。主要抓好“四个教育”,以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培养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政治教育要与战士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

二、充分发挥各级管理者的作用。在部队管理教育中,必须科学分工,责任到人。使每一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有人抓、有人管,不能出现脱节和空隙。还要把抓好部队的管理教育当作共同任务,做到分工不分家,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只有这样,才能使部队管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尤其要侧重抓好士官骨干队伍建设,随着士官制度的改

革,士官数量逐年增多,士官已成为部队质量建设的关键。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士官管理制度,调动士官和班长骨干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士官管理工作带动部队管理工作。

三、坚持依法治警、从严治警,确保部队高度稳定。条令条例落实不到位是诱发部队管理事故的主要原因。条令条例为我们加强部队规范化、精细化建设提供了根本保障和依据。我们要不折不扣地抓落实,确保部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干部要做执行条令条例的模范,用表率作用在官兵的头脑中形成条令就是“法”的意识,只有这样,部队稳定才有可靠的保证。对违反条令的行为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维护条令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真正做到依法治警、从严治警。

四、要实施“公开公布”制度,解决难点问题。“公开公布”制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手段、针对学车、入党、立功授奖考学和士官选取晋级工作,要在完善制度上狠下功夫。民主制度落实对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一味的“堵”,而应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才能将问题真正解决。管理教育作为部队一项长期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如果不能处理好关系战士利益的几个难点问题,就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基层中队干部要对几个难点问题加以重视,切实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科学、客观、果断地解决可能发生事故的苗头,保证部队相对稳定。

第二篇:浅谈当前基层消防中队管理中的几点突出问题

找出顽疾 对症下药——浅谈当前基层消防中队管理中的几点突出问题

孙胜利 2008-09-22

【大字 中字 小字】

近年来,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得到了全面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灭火救援实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对现代士兵的管理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常听到基层中队的带兵人反映兵难管、兵难带,部分基层干部缺乏在基层工作的信心。如何运用正确的管理方法,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是基层带兵人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以来在基层消防部队带兵实际,就这一问题与广大基层带兵人做一探讨。

一、部队管理普遍存在的难题

(一)新兵兵员素质较差,很难在短时间形成从社会青年到军人的转变。现在入伍的战士基本都是80后甚至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宠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责任感,比较自私。通过调查了解,很多新兵在家都是“问题”少年,父母管束不了,没有正式工作,整天在外游荡,沉迷网络;单亲家庭增多,性格和心理存在缺陷;有的还在入伍后被调查发现有刑事犯罪纪录。部队每年都有新兵逃离部队现象,原因多多,有的受不了高强度的训练,有的受不了严格纪律约束,有的戒不了网瘾,有的不能妥善处理感情问题„„所有这些情况都给部队管理带来了难度。

(二)第二期以上士官工作积极性调动难。随着兵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中队士官数量越来越多,攀比心理严重;年龄越来越大,个人事情越来越多;管理难的矛盾越来越来突出。尽管也有部分士官很优秀,在中队能够独当一面,切实发挥了模范带头的作用,但在多数大龄士官心中干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责任田”,对中队其他工作热情不高,缺乏创新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

(三)驾驶安全隐患问题解决难。目前,基层中队驾驶员普遍缺乏,根据调查了解,基层中队基本是一个驾驶员一辆车,缺少驾驶员现象十分严重,中队明知有的驾驶员技术差,不适合开车执勤,但却苦于“人少车多”,只好凑合安排。近年来,总队统一组织驾驶员培训,时间约4个月,相对地方驾校时间不算短,但同其承担灭火救援任务来看,培训时间和科目还远不能满足要求,加之部队管理教育抓得紧,执勤训练任务重,驾驶员复训时间短,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导致驾驶安全隐患常在。

(四)业余时间战士有效管理难。现代信息社会资讯发达,电视、手机、电脑在中队基本普及,从实际情况看,不少战士都拥有1部以上手机。正常工作时间,战士们要忙于学习、训练、操课,没时间打电话,但到了“八小时”以外,战士们打手机、发短信、“热线咨询”,有的深更半夜还躲在被窝里向家打电话,交友、聊天,其中不乏有地方女青年,中队干部对此力不从心。

(五)基层中队干部管理水平弱化,管理徘徊在低层次。一是大学生干部在部队管理上经验缺乏,业务水平不高;二是成长干部存在不敢管,不想管,不会管现象;三是基层干部不能安心基层工作,想干防火进机关的多。

二、上述问题成因

上述问题客观存在,既有中队管理不到位,更有战士吃苦精神缺乏,自治能力差,服从意识淡薄,落实管理阻力大等原因。一是现在新兵入伍后动机不纯,教育不够,加上管理干部没有掌握新时期新兵思想特点,受传统带兵观念的影响,对新兵在管理、教育、训练中操之过急,造成新兵思想不稳定。二是第二期以上士官工作动力不足。随着年龄、兵龄增长,第二期以上士官管理阻力越来越大,有的士官到了婚恋期,要谈对象。有的士官有了小孩,想经常回家看望。有的士官夫妻分居两地,家庭实际困难多,思想包袱重,工作热情提高难;三是关系兵驾驶员多。基层中队不少驾驶员都是“关系兵”,他们当初学驾驶不是靠努力工作,而是靠“关系”照顾得来,也就不会好好珍惜,认真去学、去练驾驶技术。同时直接让“关系兵”学驾驶,还会极大挫伤其他同志工作积极性,导致部队管理质量下降;三是落实手机管理不严格。目前,几乎很少有战士没手机,也很难杜绝其与外界不正常交往,有的战士利用正常请假外出,结识驻地女青年并索要手机号码,晚上发短信、发图片,电话聊天,甚至约好下次见面时间和地点,导致战士工作精力外移,甚至出现违纪行为。

三、解决问题对策

(一)更新带兵观念,加强新兵的管理教育。

1、要科学组织训练。应针对新兵的特点,从实际出发,科学地组织和实施新兵训练。首先要严格按纲施训。新兵掌握军事技术有一个过程,需要打牢基础。在生活上,要根据现有基础,尽量改善新兵的物质生活条件,使他们有开水喝、有热水洗脚,在吃饱的基础上,力争吃得好一些。在文娱活动上,经常开展球类、棋类等活动,并使新兵能经常能够上网,在上网这个问题上堵是堵不住的,要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也可以作为激励上进的手段。总之,要使新兵训练有张有驰,有劳有逸,有声有色。

2、建立多渠道的监督制度,强化约束力。在普遍教育共同提高的同时,必须在新训单位建立和健全各种监督制度,把正面教育和多方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

3、搞好传帮带。要针对干部、骨干成份新,缺乏带兵实践经验等实际情况,认真搞好传帮带。根据多年带兵经验,新兵可塑性很强,要在发挥班长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不要过多的去要求训斥,而是给新兵做出样子,让新兵感受部队整体积极向上的整体氛围,在这种环境中有利新兵成长进步。

(二)控制第二期以上士官数量。部队各级领导应顶住各方面关系的压力,充分尊重基层意见,严格把好士官晋升选取关,尽量减少第二期以上士官数量,从源头上提高部队管理质量。同时部队还要坚持疏导结合工作方针,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注重发挥士官队伍特长,按照条令条例规范士官管理,强化竞争激励机制。要从解决问题角度出发,切实帮助士官解决实际困难,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最大限度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目前,全国消防部队在优秀士官中选取保送入学和中队长助理配备给士官队伍增添了新的活力。

(三)严格中队驾驶员的选拔考核。一是把好选取关。充分听取基层官兵意见,把更加适合学驾驶的人选拔出来,不要一味迁就和照顾那些不适合学驾驶的“关系兵”;二是把好考核关。驾驶员组织培训机构,要实事求是、严格驾驶技能考核,对在考核中不能满足要求,考核不及格的人,坚决不予通过、不发证照,为基层中队准确执行有关规定,提供依据;三是定期组织复训。对在培训考核中成绩较差或勉强过关的学员,支队要组织专门复训考核。条件许可情况下,支队应定期组织部分重点驾驶员复训,不合格的坚决不予年审,不让开车。

此外,如果能招聘一些熟悉周边环境、驾驶经验丰富的合同制消防员更好,既能缓解中队驾驶员严重不足的矛盾,又可以增加部队驾驶员的危机感,把技术不过硬的驾驶员撤换下来,最大限度减少驾驶安全隐患。

(四)出台士兵手机使用强制性规定。从部队管理实际情况来看,手机在士兵大量使用,其弊明显大于利,在一定程度上,是中队实施规范化管理的“绊脚石”。干部依据条令不让战士使用手机“嘴软”,强制性勒令士兵放弃手机使用,又无章可循。如果总队正式发文,出台相关管理规定,明确基层中队士兵一律不许使用手机,违者予以纪律处分或采取更强硬的处理手段,相信中队管理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基层管理质量和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五)着力提高基层带兵干部的素质。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强化干部责任心和事业心,要求战士、下级做到的,干部必须做到。条令条例、规章制度要求做到的,干部必须坚决执行,努力解决不爱兵、不知兵,不愿管、不会管的问题。基层干部管理要实,“四体”要勤,考虑问题要细,该想的想到位、该转的转到位、该讲的讲到位,扎扎实实抓落实。同时干部也要不断加强业务带兵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不仅自己要能干、会干,而且要会带、会教、会帮,不断提高整个单位工作水平。

徐州支队孟家沟中队

第三篇:当前信访工作难点问题思考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渐深化和社会利益关系的逐步调整,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遇到许多纷繁复杂的棘手问题,有些难点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信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做好新时期、新任务下的信访工作,指导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信访工作者应该研究探讨的课题。问题一:个别领导干部对信访工作认识不到位。一是认为抓信访太牵扯精力,影响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信访工作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二是认为上访群众多是“刁民”,对他们采取哄、拦、卡、压的办法,把政府机关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三是认为信访工作是信访部门的事,由信访部门处理就行了,把自己与群众割裂开来。四是认为信访部门是“救火队”、“挡箭牌”, 有事时想到,无事时忘掉,平时看不到。问题二:地区性的政策因素增加了信访工作的难度。一是个别政策的制订远离实际、脱离群众、违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造成了群众对政府的不满,给当地的政府工作增加了难度。二是对新政策出台后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见不够、准备不足,造成各级政府工作被动、威信降低、形象受损。三是政出多门、口径不

一、相互矛盾,造成操作困难,群众不满。四是执行政策不及时、不到位,损害了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三:群众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一是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基层政府和具体部门,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信“多”不信“少”,不论什么事,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不会错,多多益善。三是信“闹”不信“理”, 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四是信“访”不信“法”, 既使是典型的涉法问题,也要到政府部门上访解决。问题四:个别干部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群众不断上访。一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只重视抓经济效益,不注重社会效益,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不能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对群众的上访征兆置若罔闻,既不及时报送信息,也不采取措施,把群众“逼”上上访之路。二是一些领导为出政绩,不顾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办一些诸如“形象工程”之类的违~、失民心的事,引发群众集体上访。三是个别领导干部摆不正位子、放不下架子,遇到问题不主动与群众沟通,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从而激化了矛盾,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对立。四是一些机关干部工作作风不实,官僚主义严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甚至不闻不问,以至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综揽上述难点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形势和复杂的社会矛盾,如何做好当前信访工作,是摆在各级党政领导面前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我们以为,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提高对信访工作的认识,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真正形成各级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基层单位齐抓共管的全方位、网络化、大信访的信访工作格局。

一、提高认识,坚持群众路线,实现“三个转变”信访工作是直接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信访工作可以疏通和拓宽党和政府体察民情的渠道,使各级党委、政府能够及时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发现和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坚持群众路线,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是实践好“三个代表”的关键所在。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头脑清醒、政治敏锐,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少数单位、部门的个别领导干部认识不足、嗅觉不灵,工作处于被动应付,对信访工作抱有“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为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对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群众观点,努力实现信访工作“三个转变”:

1、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信访工作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向,掌握第一手材料,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从而实现变群众上访反映问题为领导干部主动下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2、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尤其是信访部门,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宽信息渠道,了解社情~,及时获得预警性、超前性、深层次的上访信息。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问题,制定工作预案,服务领导决策,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

3、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把群众信访问题都看成是信访部门的事。事实上大多数群众上访多是反映某个部门、单位或某几个部门、单位该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还要靠这些部门和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发挥主体作用而解决,信访部门只是起到一个综合协调作用。只有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

二、端正思想,增强责任意识,强化“三种机制”

1、强化“领导责任机制”。领导是信访工作的主体,是群众信访的直接对象,是解决群众问题的主导。发挥领导在信访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必须从机制上加以保证,强化信访工作领导机制的基本要求是:领导重视信访工作不是一阵子重视,而是长期的稳定的重视;不是仅仅党政一把手或分管领导重视,而是领导班子整体重视;不是哪一级领导班子重视,而是各级领导班子层层重视。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三落实、一追究”:一是落实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按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纳入考核内容,并入目标管理;二是落实领导干部制度责任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处理信访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

第四篇:当前治安基层基础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治安基层基础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利益调整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治安问题逐步增多,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能力,推动社区社会稳定,治安秩序良好,对此,我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按照业务分工,整个公安机关可分为社会治安管理部门、侦察预审等专门工作部门以及公安机关内部管理部门等部分;按照行政层级,整个公安机关可以分为中央、省级、县(市)级机关和基层组织等部分,按照社会效益,整个公安工作可以分为群众性、公开性的基础工作和职能性的、保密性的专项业务。

因此,经治安、基层、基础三重限定之后的“治安基层基础工作”,就有其特定的含义:

治安基层基础工作,是由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的基层实战单位直接实施的,对整个社会治安具有基础性作用的公共安全工作的总称。

一、当前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防范网络相对松散,保障体系不健全,目前,由于基本待遇无法解决,大部分自然村的义务巡逻处于停滞状态。城市的情况要比农村好,基本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防范网络,但群防群治基础信用证十分薄弱,就专门保卫力量而言,一些特困、亏损企业保卫组织名存实亡,一些小型企业和私营企业根本没有保卫力量,群

防群治工作在这些地方失去了依托。就居民小区而言,由于物业管理不到位,村院巡逻。楼栋守护落空,即使成立了义务巡逻队、义务调解会等组织,也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真正开展工作。

虽然各基层单位都成立了综治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但一些基层单位因人员编制的问题,还没有配备专职的综治工作人员,大部分为兼职,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重要阵地控制存在疏漏,从目前情况看。对特种行业的管理存在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收费、轻管理的现象,一些重要阵地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为现实打击犯罪服务的作用难以发挥。从一些宾馆、旅社发生的刑事案件分析,除了流窜犯罪的不确定性外,身份证查验,楼层守护和从业人员识别能力等控制手段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导致案件证据难以获取,线索无法查证,特别是废旧收购站、典当行管理的失控,致使罪犯销赃渠道无法堵截。个别暂住人口无有效证件也办理了暂住证,使出租房屋失控,致使其成为滋生违法犯罪的温床。

(三)基层内部管理比较薄弱。虽然人口信息已录入微机,但是部分派出所仍然没有入四级网,实现信息共享,为现实打击犯罪和治安管理服务的作用不太。一些基层单位值班登记和接处警登记底数不清,登记不齐,台帐较乱。

(四)重业务工作轻群众基础。把管理工作当作单纯的公安业务,没有很好地贯彻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在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方法、方式上未发生明显转变。

(五)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中技防体系还不完善。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原因,技防覆盖面还不完善,特别是林场(所)、矿区、旅游景点的监控设施还没有与公安局达到同步联网。根据新时期防范工作要求,技防设施覆盖网络还需进一步增强。

二、当前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派出所民警对基层基础工作认识上有偏差。部分民警在思想上还存有“重打击、轻防范”,“重业务工作,轻群众基础”等旧观念,认为基层基础工作成效不明显,存有急功近利的观念。基层民警成天忙忙活活的,注重打击破案,查处案件,觉着出成绩,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做人口调查、管理防范和群众工作,造成了基础工作弱化和“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

二是部分民警群众意识树的不牢。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结合的不够好,只注重自身执法,没有树立“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观念。

三是部分民警因循守旧,缺乏开拓创新意识。总是凭老经验、老方法来工作,浮在面上,不深入实际,将基层基础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割裂开来,认为基层基础工作是簿、表、报、册方面的建设,应付检查的多,为现实斗争服务的少。

(二)客观方面的原因

一是派出所普遍存在的警力不足、装备滞后的现象。当前,基层公安机关普遍存在警力不足和装备滞后的现象,有的还比较突出。“大机关,小基层”的状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再加上装备缺乏,办案经费无保障,很难应付复杂的治安局面。这些问题既在客观上制约

了各项公安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又不同程度地挫伤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指导管理工作乏力。多年以来形成的“重打击、轻防范”的观念束缚了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的思想和行为,基层基础工作受到“冷遇”和弱化,在实际中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主管部门抓得多,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少,基层基础工作流于形式;浮在面上多,深入实际少。有的派出所长人为地把基层基础工作和其它业务工作割裂倒开来,抓点典型应付让级检查。这种受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不良思想影响的现象在调查中并不少见。

三是民警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当前,一线警力不仅相对偏少,而且素质偏低,一些基层民警不懂得基础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有的工作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和公安事业发展的需要。有的民警群众观念淡薄。不能深入群众。

三、治安基层基础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广大民警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认清当前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从公安工作现实需要出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在创新中弘扬群众路线,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等优良传统,坚决摒弃“重打轻防”、“重业务、轻群众”的旧观念,能够严以律己,勇于奉献,甘于吃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派出所工作做扎实。

2、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方向。要充分认识派出所在公安工作中的基础作用,确立派出所以管理、防范为主要任务,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改革和调整派出所的工作方式,运作机制,切实提高管理、控制辖区的治安能力。要适应公安机关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控制能力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的职能和优势,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立足辖区,稳固基础,扎根群众,保一方平安。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加强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

1、切实解决好经费不足、警力不足的问题,要在经费和用人机制上对派出所给以倾斜,使派出所能够高速、高效的运转,关键时刻能拉得出、冲的上,打的赢。

2、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民警素质。政策既定,人是关键因素。要以人为本,要向素质要警力。民警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民警的形象,民警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警民关系和公安工作的成败。必须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全员培训学习,开展岗位练兵,练好基本功,使民警学会做基础工作,成为既擅长打击又精通防范的多面手,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坚决唱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主旋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好驾护好航。

3、加强基层党组织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要按照区两办下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积极推广和借鉴张山子镇的经验做法,本着“重心下移,以人为本”的原则,抓基层,抓基础,抓队伍。要加强镇(街)村(居)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建设,发挥好治保会维护社会治安“第一道防线”的作用。要注意做好治安协管员分流后的辅警力量建设,认真研究新思想,新方法,新模式,使其在维护社会治安工作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4、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在全国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是综合治理工作第一位的任务。各地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力加强,组织力量把本地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排查清楚,逐一登记造册,逐一落实责任,逐一跟踪督办,切实有效解决。要不断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维护社会稳定和重大决策风险全优机制,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是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重大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当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又要兼顾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利益。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热心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要提高妥善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正确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做好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抓准、抓早、抓小、抓苗头,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内部,解决在始发状态,防止小矛盾酿成大事端,局部矛盾酿成全局性事件。

5、健全完善治安防范体系,防范和控制违法犯罪。治安防范是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治本之策,是平安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按照“人防抓落实,、物防抓巩固,技防抓提高”的要求,坚持分类指导,积极探索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结合和专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加强对社会全面的动态管理,整合各种治安防控力量,优化警力配置,最大限度的把警力放在一线,扩大对社会而的防控范围。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面巡逻防控网络,村(居)治安防控网络单位内部防控网络,卡点堵控网络和科技防挖网络,全面加强以公安指挥中心为龙头,以基层公安派出所为平台,以巡逻卡民警为主体,以群防群治为基础,点线面相结合,打防控于一体,人防物防技防并举的防控体系建设,在全区形成指挥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治安防控机制,努力提高治安防范水平,预防和减少各类案件的发生。

6、加强基层政法组织建设,以此带动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开展。要进一步加强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建设,特别要在组织领导、工作方式以及考核、奖惩等方面健全完善配套措施,逐步建立起重视基础,狐防范,依法管理,促进打击,服务群众的良好机制。对人口管理、公共场所,特种行业管理,案件审理、调解纠纷等基层基础业务,要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加强督促,切实把工作做到位,不留死角,不留空白。要加强基层政法队伍建设。基层干警处在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每天都与群众接触,工作水平和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整个政法队伍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党委、政府的形象。要加强对基层干警的教育培训,特别要注意引导大

家认真学习做群众工作的艺术和方法,不断提高干警的政治,业务水平。公安派出所要充分发挥对群防群治组织的监督、指导、协调作用,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形成维护社会治安的强大合力。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抓好治安基层基础工作,关键在落实,关键在干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把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象重视经济工作一样重视抓好治安基层基础工作。

1、要抓好领导责任制的落实,实行“一把手“工程。各镇(街)主要负责人是抓基层基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班子其它成员也都要各负其责,切实做到从一把手到班子成员,既有主管又有协助,既有分工又有合力,责任一起担,工作一起干,成果一起要,为基层基础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全国治安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统筹抓好发展这一硬道理与稳定这一硬任务,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推进;要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的优势,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运行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合力。

2、要抓指导,以点带面。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典型经验,各个层次都要有自己的榜样,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以此推动全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平衡开展。

3、要抓投入,在财力、物力方面给予倾斜。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各基层单位硬件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公条件,增添交通交通工具和通讯器材,同时要搞好后勤保障,解除基层同志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另一方面要多方筹集资金,提高对专兼职治安员和综治信息员工资待遇,配备适当的工作设备,从根本上解决有条件办事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要抓奖惩,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基层基础工作是一项硬任务,今后日常考核外,每年都要进行一次专项评比活动,对抓基层基础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对基层基础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的领导班子要及时进行调整,对工作不负责任,渎职失职,出现重大失误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XX大队XX区

XXXX

第五篇:基层信访工作难点问题及解决措施

探讨基层信访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

广大基层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弱势群体的突出代表,而信访作为保护其利益的一种行政途径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基层信访工作为基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生活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利益分配格局的不断调整,各种矛盾在广大基层更快的积累和表现出来,基层信访工作压力逐年增大。加之基层群众法制意识的淡薄、基层信访制度不健全、基层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等诸多因素使得基层信访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日益突出。

一、信访的立法定位不清晰,基层信访工作缺乏法律支持

信访工作最根本的依据是宪法第41条。依据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但是由于具有实效性的宪法审查制度和权利救济途径暂时空缺,我国在实践中形成对基本权利的保障倾向于相对保障模式,《宪法》第41条所列举之权利的保障就主要依赖于行政救济手段,信访即是其中的一种制度设计。

有关信访权利与信访制度最直接的规范依据,乃是国务院的《信访条例》。《信访条例》总则第一条中“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的表述,一方面明确了信访制度存在的民主特性,另一方面凸显了民意及民意表达的被动性。结合其后的具体细则可以看出,《信访条例》突出了信访制的社会减震器作用,侧重点落在了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上,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简化了信访的功能与要求。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信访制这台减震器更多情况下只能暂时减少或掩盖社会矛盾。

无论宪法还是信访法规都并未许诺满足信访人所请求的实体权利,而是通过制定程序规则,以使信访人能够单方面启动并进入该种程序。而在信访制度设计中,由于法律保障的缺位,民意表达诉求不突出,信访内含的民主责任被替换为倾听、转办等简单的流程 化工作。而广大基层群众对信访的期待不仅是社会减震器更是回馈民意的渠道,这使得群众对信访工作效果的期望反差巨大。久而久之,信访人易出现反复上访、越级上访、聚众上访,信访事件扩大并最终影响社会稳定就难以避免。

二、信访体制机制不健全、信访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1.信访机构设臵不合理、信访责任不明确。目前基层信访机构主要包括,人大常委会的信访机构、党委系统内的纪检部门、各基层法院和检察院的申诉机构、各基层单位专设的信访科、室等。这些机构的设立为基层信访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基层信访机构过多导致信访力量过于分散,政府财力、人力、物力吃紧,办案资源紧张,难以充分解决信访问题;基层信访机构过多、缺乏统一领导和认识、信访结果不一,政府公信力受到质疑;基层信访机构过多,责任不明确,各部门相互推诿、形成久拖不办的怪圈。

2.监管网络不健全、监督机制有待完善。一方面在镇、村、组三级的信访网络建设上受到人力物力有限、社会关系交织等状况的限制,信访网络建设迟缓无力,往往陷入被动信访局面;一方面信访部门接访内容广泛,涉及城建、民政、水利、卫生等各个部门,但对于同级部门只能建议、监督,没有直接管辖和处理的权利,造成信访什么都要管、什么都管不了的局面;同时对于上级机关和涉及权利、司法、党委系统的信访事项,即无权监管更不敢监管,也限制了信访工作的开展。

3.多种人为干扰因素的存在。一方面信访工作受到领导干部善意关心和个人价值观念取向的影响,出现了领导重视的优先办、领导要求的如是办、领导推托的回避办的“三办”现象;另一方面基层信访工作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招呼”干扰,容易引起工作的偏差;同时上访群众为达到上访目而干扰信访干部正常工作和生活的事件发生,也给信访工作者造成了一定的心里压力。4.基层信访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方面少数基层信访干部群众观念单薄、工作方法单

一、作风粗暴的现象存在;另一方面基层信访工作队伍的组织建设、学习培训等方面长期处于空白状态,信访干部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逐渐与时代脱节;同时基层信访也面临着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青年力量长期得不到补充的情况。

三、信访动机复杂化,信访思想存在误区 1.“不患贫患不均”的心理驱动。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基层贫富差距逐渐显现,部分贫困群众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思想观念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容易出现心态失衡。最近来以鸡毛蒜皮问题、捕风捉影问题大肆信访以谋求心理平衡的事件发生几率逐年增大。

2.“权大于法”的观念普遍存在。当前基层群众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寻求法律救援,走司法途径解决问题,而是上“衙门”、找政府;认为官越大说话越管用,只要能够引起上一级领导的重视,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解决,因此赴省上访、赴京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对于部分涉法涉诉案件,基层群众以诉讼成本过高及部分执法者自身素质不高,不能公平、公正判案等理由要求政府出面解决。

3.“法不责众”的心态促使信访事件影响扩大。一方面信访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以为你能上访,我也能上访,信访双方同时上访,对立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聚集群众、亲属集体上访,认为把事情闹得越大越有利于事情的解决。同时,社会上对于信访等事件普遍存在“看热闹心态”,部分群众对本来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在不了解事实情况的前提下就围观、起哄、传播不实信息,往往使普通的信访事件复杂化。

四、信访形式和途径的新变化

1.基层信访方式的改变。信访方式由原来的信函、电话方式为主转变为亲自上访为主,认为只有亲自去了,才能把问题说清楚。信访规模由单人上访转化为拉上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形成规模较大的集体上访,认为信访规模越大解决问题的希望越大。2.信访范围的变化。信访层级上由原来的逐级上访变化为越级上访,甚至组织人员直接向中央上访,群众认为反映的问题本级政府解决不了或是不愿解决,希望以此给办案人员施加压力,从而尽快达到自己的上访目的。

3.组织性、对抗性的变化。从组织程度上看,信访群众出现了凑资、联络、后勤、宣传等日益细化的分工;同时对信访地点和时间的选择越来越敏感,主张选择在重大节日、政治活动期间,如“国庆节”、“两会”,地点选择主张在重要公众场所,甚至省会城市、国家首都;从对抗情绪上看,上访者一般情绪激动,现场疏导难度大,后期工作压力强。目前上访群众穿状衣、打标语、拉横幅、集体签名、下跪请愿的情况时有发生。4.上访次数和频率的变化。一方面是一次上访并不能完全反映出自己的要求,因而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上访;另一方面为了促使问题加快解决,而反复上访且加快上访频率;同时对上访的结果不满意或为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反复上访,加快上访频率的事件也多有发生。

五、部分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乏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矛盾多发

部分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乏力。虽然经过信访工作人员长期的努力,绝大部分历史遗留信访问题已经得到圆满解决,但依然有部分问题由于机构裁撤、人员变动、材料丢失等原因无法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问题的解决难度将来变得越来越大,同时群众对该问题的上访紧迫感也越来越强烈。

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矛盾多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涉及到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等方面矛盾的信访案件访居高不;同时涉及基层社会医疗纠纷、养老保险、干群关系、司法诉讼、村级换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信访难点热点问题层出不穷。

基层信访的难点热点问题的确有其特殊性,给我们的基层信访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压力。但我们的基层信访工作者不畏艰难、与时俱进,摸索出了许多好的方法和举措,给我们新时期的基层信访工作指明了方向,具体总结有以下几方面:

一、加快推进信访法律体系建设、继续巩固普法成果。

在扎实实行信访法律法规的同时,合理建议并推进信访法律法规在国家层面上的完善;在总结基层信访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及其化解途径的同时推进地方性信访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缮;要从法律上明确信访的工作内容、职责与其他部门的分工,特别是与司法部门的工作界限,使信访工作摆脱什么都要管的局面;要明确信访工作的工作地位、领导职责、监督机制,使信访工作摆脱什么都管不了的局面。

继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小册子、黑板报、宣传海报等多种宣传方式巩固普法成果,提高基层群众法律意识。一方面避免群众对政策理解不全面,法制观念淡薄,一味坚持信访,盲目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一方面改变群众“权大于法”、“法不责众”等的错误观念,使群众学会使用法律武器,走司法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 益;在提高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的同时,狠抓基层干部特别是信访干部的法律宣教工作,既要让干部依法行政、保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又要鼓励基层干部争当懂法、守法、护法的模范典型,帮助基层群众依法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司法部门也要通过建立健全司法救济途径、提供法律援助、降低诉讼成本等方式为基层群众依法保护自身权益创造有利条件。

二、完善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加强信访工作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镇、村、组三级信访工作网络监督体系,邀请一些有文化素质较高,对党的基层政策比较了解,能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参加,将信访工作的阵线前移,使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要求并鼓励镇村干部要经常扎在群众堆里,定期排查,及时掌握信访信息,了解村民的思想动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介入,及时将一些矛盾纠纷尤其是信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针对信访突发事件要建立应急预案,做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对于上级政府部门有明确意见的信访问题,要及时安排分管部门组织有生力量坚持跟进调查,及时反馈情况,全力维护群众利益。

选拨培养一批政治坚定、懂政策、素质高、能力强的青年干部进入信访队伍;坚决对信访队伍中思想不端正、责任心不强的干部进行批评和教育,帮助其克服自身不足;要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基层信访干部的责任意识、提高办事效率,通过多方举措强化信访干部个人素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加强信访队伍建设的同时狠抓其他干部队伍建设,减少因干部问题引发的信访事件。加强乡镇干部廉洁自律教育,牢固树立“立法为公、执法为民”的为民意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决问题不徇私、不枉法,争当廉洁的表率,在群众中树立公正严明的形象;提高村级干部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的修养,引导其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其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复杂问题和紧急问题的反应能力,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三、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就无从发展,不发展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经济社会才能够健康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因此,一方面在发展的同时,要从基层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和群众的接受能力,并做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及时做好群众的宣 传工作。另一方面要引导干部、群众沉下心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上来,以充分的发展来化解信访中的矛盾。同时要总结归纳发展过程中信访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扩大途径,实现避免类似问题、预防新型问题、化解历史问题、争取百姓支持的“一避一防一化一争”综合防治方针。即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主动设计方案避免类似问题在发展建设再次发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立足长于谋规划,预防新型问题的出现;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有意识的将发展和化解历史问题有机结合;在执政为民的理念下,积极争取群众对信访工作的理解和信任,鼓励群众依法有序参与信访工作、客观对待信访过程中不实信息、抵制以信访为名目的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集会活动,为信访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与时俱进,创新工作观念与方法

1.把握源头,变被动处理为主动预防。实践中,每发生一次群众上访都存在一定的工作成本,而一旦引发集体上访,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在解决群众上访问题时要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搜集信息,超前预测,防患未然;要把信访问题易发、多发的落后村组及争议集中的集体财产作为重点排查对象,组织有生力量进行重点监督;同时对排查出的不安定因素,要及时摸清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2.突出快速,变久拖不决为快速处理。对于群众上访,要做到快速调查、快速处理、快速结案,力争一次处理到位,避免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的发生。在调查处理中要坚持两个“要”,把好两个“关”。即:事实要清楚,把好事实关;错误要纠正,把好处理关。

3.强化责任,变相互推诿为联动配合。一是要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层层明确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二是要健全信访网络。从乡镇到村、到组、到焦点地段、重点领域,都要有信息联络员,要定期排查不稳定因素,及时收集、处理影响基层稳定的苗头性问题,充分发挥信访网络的预警作用。三是要推行稳定承诺制。镇村组和有关乡镇企事业单位要公开承诺,明确分管责任、处理期限,扎扎实实的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4.瞄准热点,变难点问题为亮点成绩。一是要看到当前基层信访的热点难点问题给基层政府工作指出了不足,为基层政府施政提供了机遇;二是要为解决基层信访中难点热点问题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要充满解决这些问题的信心和决心;三是要深入基层群众广泛了解情况,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维和方法,尽一切可能为群众解决难点热点问题;四是要针对这类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总结工作经验,针对源头建立健全相应机制,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最后我们广大干部要再次明确三个观点:

一、信访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必然产物,是不可回避的。

二、群众广泛参与信访工作,说明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对信访工作的肯定,也是政府改善工作不足的一种渠道,我们不应该谈信访色变或刻意回避信访工作。

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主法治的不断健全、人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当前信访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必将被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趋势所取代。

下载关于解决当前基层消防中队管理难点问题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解决当前基层消防中队管理难点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解决信访难点问题的思考

    关于解决信访难点问题的思考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以及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信访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信访总量持续上升;二是越级访、重复访明显......

    当前信访工作难点问题的思考

    当前信访工作难点问题的思考 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各种经济利益分配多元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人民群众利......

    当前企业信访工作难点问题思考

    当前企业信访工作难点问题思考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渐深化和各种利益关系的逐步调整,各类复杂的矛盾日益显现,信访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遇到许多纷繁复杂的棘手问题。如何做好......

    消防基层中队管理工作总结

    基层中队管理管理工作是队伍建设中一项根本性、全面性的基础工作,是巩固和提高队伍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消防安全保卫任务日益艰巨繁重,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标......

    当前社保费扩面征缴难点调查与思考

    当前社保费扩面征缴难点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七大和十一届人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二次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

    当前农村工作难点解析与思考

    当前农村工作难点解析与思考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基层逐渐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少数经济发展滞后、各项工作落后的行政村,问题沉淀,矛盾重重,成了“集体经济......

    基层消防中队士官管理之我见

    基层消防中队士官管理之我见 摘要 士官是部队基层作战、执勤训练的骨干,也是思想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尤其是担任班长职务的士官,人们形象的称他们为“兵头将尾”,部队建设的基......

    关于当前劳动关系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当前劳动关系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当前劳动关系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最近一个时期,我们围绕如何规范社会劳动关系,从根本上代表和维护好最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问题,进行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