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信访难点问题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19:0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解决信访难点问题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解决信访难点问题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解决信访难点问题的思考

关于解决信访难点问题的思考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以及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信访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信访总量持续上升;二是越级访、重复访明显增多;三是集体访、群体访的批次和人数逐年增加;四是异常上访和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影响了正常的信访秩序。剖析其中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信访人对依法维权缺乏正确的了解,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误区造成的。为此,引导信访人走出认识误区,是当前破解信访工作难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信访人的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片面认为“唯上唯大”,而采取以上压下的方式进行信访,能使本人的诉求得到尽快解决。一些信访人甚至认为无论什么问题找的机关级别越高,找的领导职务越高,由他们给下级责任部门或主管领导施加压力,信访问题就容易得到解决。在群众信访活动中,有直接到京、赴省、去市上访的,也有寄送信件给国家、省、市、县(区)主要领导的,其中大部分信件为越级,而真正向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反映问题的却很少。

误区之二:认为在国家及省、市、县(区)重大活动和节庆期间上访,可以通过扩大社会影响给基层施加压力。日常接访中常听到上访者说:“你说没有政策,等到重大活动和节庆期间上访就有政策了”。这部分群众普遍认为特殊、敏感时期是各级领导要求维稳的重要时期,这时上访会引起领导和责任部门的高度重视,反映的问题就有可能得到解决,就算达不到目的,也多少能得些好处。

误区之三:认为信访机构包治百病,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来访人认为信访部门就是党和政府解决问题的责任机构,对反映的问题不加区分全部反映到信访部门,而对信访部门按照《信访条例》的要求处理信访问题很不理解,为此采取反复纠缠的方式来反映个人诉求。

误区之四:认为变换上访对象,可以使信访问题得到解决。对已经结案或处理完结的信访问题,一些信访人却错误地认为这个领导或部门不能解决的问题,找到其他领导或部门就可能有希望解决;上一届领导说不行不等于下一届领导说不行。为此常常有上访人利用党委、政府换届等人事变动时期,报侥幸心理,将上一届或者上几届领导按政策已经处理到位的问题,又旧案重提,旧事重访。

误区之五:认为人多就给政策,人多信访问题就能解决,存在“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想法。认为政策也是人制定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上访的人数、次数多了,就会引起领导的重视,就有可能调整政策,就会满足个人的要求,少数上访人甚至还采取过激行为给党和政府施压。

二、误区产生的根源 信访人认识上的误区根源何在?笔者认为:

其一,信访人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参差不齐,对信访工作的理解存在差异。接访工作中我们感觉到,大部分上访群众都能按照《信访条例》的要求,客观、理性的反映问题,但由于个人素养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一些上访人缺乏主见,受人教唆而采取了过激行为,其言行已触犯法律,而自己全然不知或者知之又故意为之。

其二,受利益驱动上访。一些上访人不择手段进行越级访、重复访或聚众访,如披麻戴孝、跪地拦车、打横幅等;还有一些上访人存有法不责众心理,专打擦边球,误认为上访不犯法,政府也不会把他怎么样。

其三,一些特殊群体认为其身份特殊,上访应享受特权。部分特殊群体的上访人员,认为自己反映的问题应与一般群众的问题区别对待,有关部门和领导应特事特办,甚至认为自己采取过激的信访行为也在情理之中。如残疾人机动车集群堵路、堵门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其四,少数职能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存在本位主义、部门利益为重、执行上级政策不到位和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等问题。

其五,个别部门不能正确对待上访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推诿扯皮、执行政策有偏差,造成群众上访或重访。

三、积极探索破解信访人认识误区的方法

如何引导信访人消除对信访工作的误解,走出认识误区呢?笔者认为,工作实践中要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人为本,要“因人施教”。

一是要讲清一个道理,即依法上访的硬道理。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信访人的民主法制宣传教育,向他们讲清依法信访、依法维权的重要意义,依据《信访条例》告知上访人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其上访应该通过何种途径,如何提出,有关部门应按何种程序,如何办理。同时,要引导上访人根据信访事件的类别正确提出诉求。即哪些属信访处理的问题,哪些属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律途径解决的问题,真正让上访人明白依法信访的实质内函。

二是要表明一个态度,即依法限时办理信访问题。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一定要按《信访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受理,按政策的规定进行调处。上访对于大多数群众来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他们是出于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向党和政府反映问题,请求帮助和解决困难,希望能给一个肯定而明确的答复。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或部门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往往以“你们等着,有时间就处理”或者“请示领导、调查研究”之类的话应付来访者,使上访人误认为这事在这里可能得不到解决,只有找上级领导或上级领导机关,从而导致了越级访或闹访事件的发生。因此,各级党政领导及工作人员应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精神,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对一般性问题应直截了当地告知来访人是否受理,有谁负责调处,什么时间有结果。这样就可以打消上访人不必要的担心,使其心中有数。即使上访人对答复不满意,也应该明确告诉上访人:“你有权要求复查和复核”,让上访人吃个“定心丸”。三是要强化一个责任,即抓好初信初访的办结。群众对初信初访的结果看的都比较重,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愿望。因此,各级各部门对首次来访的群众提出的问题都应该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接访受理,认真负责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按照来访反映问题的程度,及时安排,协调办理,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对群众来访冷漠处之,导致重访或越级上访发生时,工作就会被动,调处化解问题和矛盾的难度就会加大,并有可能引发群众的过激行为。为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切实抓好初信初访案件的办理,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树立良好威信,切实做到“案案有结果,件件有回音”。

四是要建立一个法则,即坚持公平、公正的信访调处法则。在调处信访事项时,执行政策不公、处理事情欠妥,是导致越级上访、重复访和闹访的主要原因。各级各部门在处理信访问题过程中,要换位思考,要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信访问题的成因,深入调查研究,严格按照法律、政策办事。依法公正调处各类信访事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和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这样,既可以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又可以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作者:中共开封市鼓楼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

第二篇:信访调研文章:当前信访工作难点问题思考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渐深化和社会利益关系的逐步调整,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遇到许多纷繁复杂的棘手问题,有些难点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信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做好新时期、新任务下的信访工作,指导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信访工作者应该研究

探讨的课题。问题一:个别领导干部对信访工作认识不到位。一是认为抓信访太牵扯精力,影响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信访工作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二是认为上访群众多是“刁民”,对他们采取哄、拦、卡、压的办法,把政府机关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三是认为信访工作是信访部门的事,由信访部门处理就行了,把自己与群众割裂开来。四是认为信访部门是“救火队”、“挡箭牌”,有事时想到,无事时忘掉,平时看不到。问题二:地区性的政策因素增加了信访工作的难度。一是个别政策的制订远离实际、脱离群众、违背民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造成了群众对政府的不满,给当地的政府工作增加了难度。二是对新政策出台后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见不够、准备不足,造成各级政府工作被动、威信降低、形象受损。三是政出多门、口径不

一、相互矛盾,造成操作困难,群众不满。四是执行政策不及时、不到位,损害了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三:群众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一是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基层政府和具体部门,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信“多”不信“少”,不论什么事,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不会错,多多益善。三是信“闹”不信“理”,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四是信“访”不信“法”,既使是典型的涉法问题,也要到政府部门上访解决。问题四:个别干部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群众不断上访。一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只重视抓经济效益,不注重社会效益,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不能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对群众的上访征兆置若罔闻,既不及时报送信息,也不采取措施,把群众“逼”上上访之路。二是一些领导为出政绩,不顾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办一些诸如“形象工程”之类的违民意、失民心的事,引发群众集体上访。三是个别领导干部摆不正位子、放不下架子,遇到问题不主动与群众沟通,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从而激化了矛盾,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对立。四是一些机关干部工作作风不实,官僚主义严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甚至不闻不问,以至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综揽上述难点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形势和复杂的社会矛盾,如何做好当前信访工作,是摆在各级党政领导面前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我们以为,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提高对信访工作的认识,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真正形成各级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基层单位齐抓共管的全方位、网络化、大信访的信访工作格局。

一、提高认识,坚持群众路线,实现“三个转变”信访工作是直接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信访工作可以疏通和拓宽党和政府体察民情的渠道,使各级党委、政府能够及时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发现和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坚持群众路线,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是实践好“三个代表”的关键所在。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头脑清醒、政治敏锐,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少数单位、部门的个别领导干部认识不足、嗅觉不灵,工作处于被动应付,对信访工作抱有“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为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对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群众观点,努力实现信访工作“三个转变”:

1、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信访工作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向,掌握第一手材料,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从而实现变群众上访反映问题为领导干部主动下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2、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尤其是信访部门,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宽信息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及时获得预警性、超前性、深层次的上访信息。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问题,制定工作预案,服务领导决策,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

3、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把群众信访问题都看成是信访部门的事。事实上大多数群众上访多是反映某个部门、单位或某几个部门、单位该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还要靠这些部门和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发挥主体作用而解决,信访部门只是起到一个综合协调作用。只有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

第三篇:信访调研文章:当前信访工作难点问题思考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渐深化和社会利益关系的逐步调整,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遇到许多纷繁复杂的棘手问题,有些难点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信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做好新时期、新任务下的信访工作,指导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信访工作者应该研究探讨的课题。问题一:个别领导干部对信访工作认识不到位。一是认为抓信访太牵扯精力,影响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信访工作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二是认为上访群众多是“刁民”,对他们采取哄、拦、卡、压的办法,把政府机关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三是认为信访工作是信访部门的事,由信访部门处理就行了,把自己与群众割裂开来。四是认为信访部门是“救火队”、“挡箭牌”, 有事时想到,无事时忘掉,平时看不到。问题二:地区性的政策因素增加了信访工作的难度。一是个别政策的制订远离实际、脱离群众、违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造成了群众对政府的不满,给当地的政府工作增加了难度。二是对新政策出台后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见不够、准备不足,造成各级政府工作被动、威信降低、形象受损。三是政出多门、口径不

一、相互矛盾,造成操作困难,群众不满。四是执行政策不及时、不到位,损害了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三:群众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一是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基层政府和具体部门,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信“多”不信“少”,不论什么事,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不会错,多多益善。三是信“闹”不信“理”, 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四是信“访”不信“法”, 既使是典型的涉法问题,也要到政府部门上访解决。问题四:个别干部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群众不断上访。一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只重视抓经济效益,不注重社会效益,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不能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对群众的上访征兆置若罔闻,既不及时报送信息,也不采取措施,把群众“逼”上上访之路。二是一些领导为出政绩,不顾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办一些诸如“形象工程”之类的违~、失民心的事,引发群众集体上访。三是个别领导干部摆不正位子、放不下架子,遇到问题不主动与群众沟通,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从而激化了矛盾,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对立。四是一些机关干部工作作风不实,官僚主义严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甚至不闻不问,以至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综揽上述难点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形势和复杂的社会矛盾,如何做好当前信访工作,是摆在各级党政领导面前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我们以为,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提高对信访工作的认识,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真正形成各级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基层单位齐抓共管的全方位、网络化、大信访的信访工作格局。

一、提高认识,坚持群众路线,实现“三个转变”信访工作是直接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信访工作可以疏通和拓宽党和政府体察民情的渠道,使各级党委、政府能够及时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发现和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坚持群众路线,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是实践好“三个代表”的关键所在。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头脑清醒、政治敏锐,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少数单位、部门的个别领导干部认识不足、嗅觉不灵,工作处于被动应付,对信访工作抱有“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为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对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群众观点,努力实现信访工作“三个转变”:

1、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信访工作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向,掌握第一手材料,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从而实现变群众上访反映问题为领导干部主动下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2、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尤其是信访部门,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宽信息渠道,了解社情~,及时获得预警性、超前性、深层次的上访信息。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问题,制定工作预案,服务领导决策,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

3、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把群众信访问题都看成是信访部门的事。事实上大多数群众上访多是反映某个部门、单位或某几个部门、单位该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还要靠这些部门和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发挥主体作用而解决,信访部门只是起到一个综合协调作用。只有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

二、端正思想,增强责任意识,强化“三种机制”

1、强化“领导责任机制”。领导是信访工作的主体,是群众信访的直接对象,是解决群众问题的主导。发挥领导在信访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必须从机制上加以保证,强化信访工作领导机制的基本要求是:领导重视信访工作不是一阵子重视,而是长期的稳定的重视;不是仅仅党政一把手或分管领导重视,而是领导班子整体重视;不是哪一级领导班子重视,而是各级领导班子层层重视。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三落实、一追究”:一是落实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按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纳入考核内容,并入目标管理;二是落实领导干部制度责任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处理信访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及协调会议制度,及时发现、研究、协调和处理各种信访问题;三是落实领导干部包案责任制,定期排出重大疑难信访问题,由党政领导分工负责包案处理,对所包案件,领导同志要亲自挂帅,组织查处。建立追究领导责任制度,把以上三项责任制作为硬任务纳入对领导干部德能勤绩的考核,落实奖惩,对因工作失职导致发生恶性事件或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2、强化“分级负责机制”。“分级负责、归口办理”是信访工作的基本原则。对群众上访的问题,必须落实制度,分解到位,责任到人,逐级解决;即根据信访事项及案情程度,按照归口办理的方法,确定具体办理部门及人员。各级要将信访工作纳入部门单位全年目标考核内容,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督促检查,实行一票否决;做到信访工作与部门中心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评比,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信访工作的有序运作。

3、强化“信访督查机制”。督促检查工作是信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有效的督查工作,使群众信访问题得以尽快解决,改变过去存在的信访问题决而不行、拖而不办、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新户拖成老户的情况。信访部门要加大建立和健全信访督查机制力度,采取事前督查、跟踪督查、事后督查的方法,加强对信访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督查,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加快办事节奏,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减少推、拖、顶、踢现象。

三、突出重点,围绕中心任务,抓好“三项工作”

1、构筑全方位、网络化、大信访的工作格局。信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信访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首先,各级各部门领导对信访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把预防、控制、化解群体性矛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研究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加以妥善处理。其次,信访部门要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主渠道作用,认真负责地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的处理工作。三是,各部门、单位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和配合信访部门,认真及时地解决群众反映的应由本部门解决的问题,切实承担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社会责任。只有上下齐抓、左右共管,依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访网络体系,形成大信访的格局,才能真正完成信访工作的目标任务。

2、加大宣传疏导工作的力度。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信访工作者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做好上访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认真宣传国家《信访条例》和《江苏省信访条例》及有关信访政策法规,教育群众要依法有序上访,要让群众明白处理信访问题在基层而不是在上级、解决信访问题靠法规而不是靠领导。二是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力求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有过高要求和过激行为者放弃过高要求、纠正过激行为,接受合理解决办法。三是疏与堵相结合。对于一般性的群众上访,采取教育疏导的方法,以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对于妨碍公共交通、影响机关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不良后果的上访,必须坚决批评制止,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可责成公安部门依法查处。运用疏堵相结合的办法,妥善的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当地。

3、加强职能部门的制度和纪律建设。一是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的有关制度和方法,把各自范围内的信访问题解决好。二是要坚持科学决策,按规律办事,防止出现因为部门决策失误而使群众利益遭受损失的群众上访。三是要自警自律,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增强为~识,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克服官僚主义和主观随意性。严禁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拖拉等现象的发生,做到“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作者单位:建邺区信访局)

第四篇:关于加强行风建设解决信访问题

寿人口发[2011]22号

关于加强行风建设解决信访问题 切实做好群众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镇(街道)计生站:

今年以来,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始终坚持把信访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加大措施,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妥善化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赢得了社会认可和群众好评。但从市长热线、群众举报电话、寿光民声以及群众来信来访反馈情况来看,当前我市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虽已拨付到各镇(街道),但有的镇(街道)没有及时发放;有的为群众在办理保险时,没有和群众解释清楚就从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中扣除;有的借办理一胎《计划生育服务手册》、二胎《生育证》、转移计生关系之机违规罚款收费;有的在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后,仍以其它名目向违法生育户额外收取费用;有的收取计生押金、1 诚信金、保证金等前置性费用,并不及时退还,引起群众不满;有的在办理相关计生业务时对群众态度蛮横、冷漠,对群众办理业务所需材料不一次性全部告知,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推诿扯皮,逃避责任,存在“没有好处不办事”、“不给好处不办事”等现象。这些问题虽然只在个别镇(街道),个别计生干部身上出现,但极易引起群众上访、通过市长热线、寿光民声、举报电话投诉,损害全市计生系统的形象。为进一步加强行业作风建设,解决信访问题,切实做好群众工作,4月26日,潍坊市人口计生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行风建设解决信访问题切实做好群众工作的紧急通知》(潍人口发[2011]28号文),市委、市政府领导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全市计生系统要切实行动起来,集中精力转变作风,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各镇(街道)计生站要加强领导,统一认识,找准薄弱环节,及时抓好整改,确保工作在近期内有一个大的改观。

现就群众反映突出的重点问题重申并明确以下政策要求:(1)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一旦拨付到各镇(街道),要及时发放,不得随意拖欠、克扣。凡是将独生子女费转为各类保险的,必须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说明情况,让群众了解投保的目的意义、工作程序、理赔受益等情况,保证知情自愿。(2)从即日起,凡有收取保证金、押金、违约金和在征收社会抚养费中不按规定收取等问题的,取消不规范的收费项目,清退已收取的保证金、押金、违约金,依法制定实施《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2 和《计划生育合同》,群众出现违约的,村(居)委会方可收取相应数额的违约金。(3)各镇(街道)年内特别近期要组织机关干部学习计划生育各项法律、法规和寿光市《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发放办法》,严格按照文件规定执行,特别是一孩领证登记,要热情、周到、服务上门。对常住地不明确或多处常住地的严格按《办法》中规定执行,不得发生刁难、相互推诿现象。(4)在执行社会抚养费征收案件与群众交涉、取证等过程中要文明用语,防止言辞过激,严禁发生群体性案件和恶性案件。在动员群众落实“四术”过程中,注意方法方式,尽最大努力做通群众思想工作,自觉接受节育手术。要确保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基本技术服务免费和各项利益导向政策落到实处。(5)结合“争先创优”活动,全面加强行风建设,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办理相关计生业务时,如果遇到材料不全,应一次性告知所缺的材料,不得让群众往返多次。如发现刁难、相互推诿、没有一次性告知所缺材料等现象,将按照寿人口发[2011]16号《2011年寿光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行风建设及信访工作考核细则》要求扣分。计生工作人员对群众平时的咨询要耐心细致解答,一般政策随时解答,一时难以答复的较复杂问题要在请示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后及时答复。(6)广泛宣传,充分利用节假日、“计生直通车”到人员密集的地方进行宣传,利用好寿光电视台的“人口在线”、寿光日报的“人口.计生”专刊、“计生通”等宣传载体,向群众不断宣传计生政策、法律和法规,拓宽投诉受理渠道,3 及时受理和查处群众投诉。充分利用市长热线、寿光民声等平台,积极听取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为切实建立起“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综合解决、民主监督”的人口计生信访长效工作机制,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镇(街道)要重点做好以下四点工作:一是强化领导抓落实。坚持领导包案责任制,对信访群众包接待、包处理、包上报处理结果。对重大案件要及时向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和市人口计生局汇报。对来信来访中关于计生政策群众比较敏感的问题,要随时排查,积极做好调解、登记,及时答复来信来访,并做好随访稳定工作。对工作失职,激化矛盾,造成群众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集体上访闹访事件的,要严肃追究单位负责人责任。二是自查自纠抓落实。要认真对本辖区内人口计生信访矛盾纠纷进行预测排查,重点开展对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的热点问题的排查;要及时抓好对重复信访集体上访的排查;要深入开展对难点问题和重点问题的排查,尤其是对计生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后遗症对象、计划外怀孕对象、社会抚养费征收对象要积极主动做好思想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研究、及时解决,力争从源头上化解矛盾。三是明确责任抓落实。对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方面排查出的问题,各镇(街道)要及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和确定整改负责人,保证整改到位,取得成效。要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真正做到各镇(街道)计生站负责人亲自 4 抓、负总责,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妥善处理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化解信访矛盾,把人口计生信访工作落到实处。四是严格考核抓落实。近期,市人口计生局要组织一次计划生育行风建设、群众信访情况的检查,综合市长热线、寿光民声、群众举报电话、和来信来访举报等投诉情况,按照寿人口发[2011]16号《考核细则》要求逐例逐项扣分,并进行通报,对群众投诉问题特别是市长热线、“寿光民声”反应的问题,一经查实,一律从严从重扣分,并将行风建设、信访工作与日常工作情况直接挂钩,纳入年终考核,严格奖惩,落实“一票否决”制。

各镇(街道)在贯彻执行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要及时向市人口计生局报告。

寿光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2011年5月16日

第五篇:基层信访工作难点问题及解决措施

探讨基层信访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

广大基层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弱势群体的突出代表,而信访作为保护其利益的一种行政途径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基层信访工作为基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生活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利益分配格局的不断调整,各种矛盾在广大基层更快的积累和表现出来,基层信访工作压力逐年增大。加之基层群众法制意识的淡薄、基层信访制度不健全、基层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等诸多因素使得基层信访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日益突出。

一、信访的立法定位不清晰,基层信访工作缺乏法律支持

信访工作最根本的依据是宪法第41条。依据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但是由于具有实效性的宪法审查制度和权利救济途径暂时空缺,我国在实践中形成对基本权利的保障倾向于相对保障模式,《宪法》第41条所列举之权利的保障就主要依赖于行政救济手段,信访即是其中的一种制度设计。

有关信访权利与信访制度最直接的规范依据,乃是国务院的《信访条例》。《信访条例》总则第一条中“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的表述,一方面明确了信访制度存在的民主特性,另一方面凸显了民意及民意表达的被动性。结合其后的具体细则可以看出,《信访条例》突出了信访制的社会减震器作用,侧重点落在了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上,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简化了信访的功能与要求。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信访制这台减震器更多情况下只能暂时减少或掩盖社会矛盾。

无论宪法还是信访法规都并未许诺满足信访人所请求的实体权利,而是通过制定程序规则,以使信访人能够单方面启动并进入该种程序。而在信访制度设计中,由于法律保障的缺位,民意表达诉求不突出,信访内含的民主责任被替换为倾听、转办等简单的流程 化工作。而广大基层群众对信访的期待不仅是社会减震器更是回馈民意的渠道,这使得群众对信访工作效果的期望反差巨大。久而久之,信访人易出现反复上访、越级上访、聚众上访,信访事件扩大并最终影响社会稳定就难以避免。

二、信访体制机制不健全、信访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1.信访机构设臵不合理、信访责任不明确。目前基层信访机构主要包括,人大常委会的信访机构、党委系统内的纪检部门、各基层法院和检察院的申诉机构、各基层单位专设的信访科、室等。这些机构的设立为基层信访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基层信访机构过多导致信访力量过于分散,政府财力、人力、物力吃紧,办案资源紧张,难以充分解决信访问题;基层信访机构过多、缺乏统一领导和认识、信访结果不一,政府公信力受到质疑;基层信访机构过多,责任不明确,各部门相互推诿、形成久拖不办的怪圈。

2.监管网络不健全、监督机制有待完善。一方面在镇、村、组三级的信访网络建设上受到人力物力有限、社会关系交织等状况的限制,信访网络建设迟缓无力,往往陷入被动信访局面;一方面信访部门接访内容广泛,涉及城建、民政、水利、卫生等各个部门,但对于同级部门只能建议、监督,没有直接管辖和处理的权利,造成信访什么都要管、什么都管不了的局面;同时对于上级机关和涉及权利、司法、党委系统的信访事项,即无权监管更不敢监管,也限制了信访工作的开展。

3.多种人为干扰因素的存在。一方面信访工作受到领导干部善意关心和个人价值观念取向的影响,出现了领导重视的优先办、领导要求的如是办、领导推托的回避办的“三办”现象;另一方面基层信访工作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招呼”干扰,容易引起工作的偏差;同时上访群众为达到上访目而干扰信访干部正常工作和生活的事件发生,也给信访工作者造成了一定的心里压力。4.基层信访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方面少数基层信访干部群众观念单薄、工作方法单

一、作风粗暴的现象存在;另一方面基层信访工作队伍的组织建设、学习培训等方面长期处于空白状态,信访干部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逐渐与时代脱节;同时基层信访也面临着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青年力量长期得不到补充的情况。

三、信访动机复杂化,信访思想存在误区 1.“不患贫患不均”的心理驱动。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基层贫富差距逐渐显现,部分贫困群众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思想观念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容易出现心态失衡。最近来以鸡毛蒜皮问题、捕风捉影问题大肆信访以谋求心理平衡的事件发生几率逐年增大。

2.“权大于法”的观念普遍存在。当前基层群众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寻求法律救援,走司法途径解决问题,而是上“衙门”、找政府;认为官越大说话越管用,只要能够引起上一级领导的重视,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解决,因此赴省上访、赴京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对于部分涉法涉诉案件,基层群众以诉讼成本过高及部分执法者自身素质不高,不能公平、公正判案等理由要求政府出面解决。

3.“法不责众”的心态促使信访事件影响扩大。一方面信访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以为你能上访,我也能上访,信访双方同时上访,对立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聚集群众、亲属集体上访,认为把事情闹得越大越有利于事情的解决。同时,社会上对于信访等事件普遍存在“看热闹心态”,部分群众对本来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在不了解事实情况的前提下就围观、起哄、传播不实信息,往往使普通的信访事件复杂化。

四、信访形式和途径的新变化

1.基层信访方式的改变。信访方式由原来的信函、电话方式为主转变为亲自上访为主,认为只有亲自去了,才能把问题说清楚。信访规模由单人上访转化为拉上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形成规模较大的集体上访,认为信访规模越大解决问题的希望越大。2.信访范围的变化。信访层级上由原来的逐级上访变化为越级上访,甚至组织人员直接向中央上访,群众认为反映的问题本级政府解决不了或是不愿解决,希望以此给办案人员施加压力,从而尽快达到自己的上访目的。

3.组织性、对抗性的变化。从组织程度上看,信访群众出现了凑资、联络、后勤、宣传等日益细化的分工;同时对信访地点和时间的选择越来越敏感,主张选择在重大节日、政治活动期间,如“国庆节”、“两会”,地点选择主张在重要公众场所,甚至省会城市、国家首都;从对抗情绪上看,上访者一般情绪激动,现场疏导难度大,后期工作压力强。目前上访群众穿状衣、打标语、拉横幅、集体签名、下跪请愿的情况时有发生。4.上访次数和频率的变化。一方面是一次上访并不能完全反映出自己的要求,因而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上访;另一方面为了促使问题加快解决,而反复上访且加快上访频率;同时对上访的结果不满意或为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反复上访,加快上访频率的事件也多有发生。

五、部分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乏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矛盾多发

部分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乏力。虽然经过信访工作人员长期的努力,绝大部分历史遗留信访问题已经得到圆满解决,但依然有部分问题由于机构裁撤、人员变动、材料丢失等原因无法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问题的解决难度将来变得越来越大,同时群众对该问题的上访紧迫感也越来越强烈。

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矛盾多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涉及到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等方面矛盾的信访案件访居高不;同时涉及基层社会医疗纠纷、养老保险、干群关系、司法诉讼、村级换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信访难点热点问题层出不穷。

基层信访的难点热点问题的确有其特殊性,给我们的基层信访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压力。但我们的基层信访工作者不畏艰难、与时俱进,摸索出了许多好的方法和举措,给我们新时期的基层信访工作指明了方向,具体总结有以下几方面:

一、加快推进信访法律体系建设、继续巩固普法成果。

在扎实实行信访法律法规的同时,合理建议并推进信访法律法规在国家层面上的完善;在总结基层信访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及其化解途径的同时推进地方性信访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缮;要从法律上明确信访的工作内容、职责与其他部门的分工,特别是与司法部门的工作界限,使信访工作摆脱什么都要管的局面;要明确信访工作的工作地位、领导职责、监督机制,使信访工作摆脱什么都管不了的局面。

继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小册子、黑板报、宣传海报等多种宣传方式巩固普法成果,提高基层群众法律意识。一方面避免群众对政策理解不全面,法制观念淡薄,一味坚持信访,盲目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一方面改变群众“权大于法”、“法不责众”等的错误观念,使群众学会使用法律武器,走司法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 益;在提高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的同时,狠抓基层干部特别是信访干部的法律宣教工作,既要让干部依法行政、保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又要鼓励基层干部争当懂法、守法、护法的模范典型,帮助基层群众依法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司法部门也要通过建立健全司法救济途径、提供法律援助、降低诉讼成本等方式为基层群众依法保护自身权益创造有利条件。

二、完善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加强信访工作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镇、村、组三级信访工作网络监督体系,邀请一些有文化素质较高,对党的基层政策比较了解,能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参加,将信访工作的阵线前移,使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要求并鼓励镇村干部要经常扎在群众堆里,定期排查,及时掌握信访信息,了解村民的思想动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介入,及时将一些矛盾纠纷尤其是信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针对信访突发事件要建立应急预案,做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对于上级政府部门有明确意见的信访问题,要及时安排分管部门组织有生力量坚持跟进调查,及时反馈情况,全力维护群众利益。

选拨培养一批政治坚定、懂政策、素质高、能力强的青年干部进入信访队伍;坚决对信访队伍中思想不端正、责任心不强的干部进行批评和教育,帮助其克服自身不足;要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基层信访干部的责任意识、提高办事效率,通过多方举措强化信访干部个人素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加强信访队伍建设的同时狠抓其他干部队伍建设,减少因干部问题引发的信访事件。加强乡镇干部廉洁自律教育,牢固树立“立法为公、执法为民”的为民意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决问题不徇私、不枉法,争当廉洁的表率,在群众中树立公正严明的形象;提高村级干部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的修养,引导其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其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复杂问题和紧急问题的反应能力,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三、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就无从发展,不发展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经济社会才能够健康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因此,一方面在发展的同时,要从基层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和群众的接受能力,并做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及时做好群众的宣 传工作。另一方面要引导干部、群众沉下心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上来,以充分的发展来化解信访中的矛盾。同时要总结归纳发展过程中信访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扩大途径,实现避免类似问题、预防新型问题、化解历史问题、争取百姓支持的“一避一防一化一争”综合防治方针。即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主动设计方案避免类似问题在发展建设再次发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立足长于谋规划,预防新型问题的出现;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有意识的将发展和化解历史问题有机结合;在执政为民的理念下,积极争取群众对信访工作的理解和信任,鼓励群众依法有序参与信访工作、客观对待信访过程中不实信息、抵制以信访为名目的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集会活动,为信访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与时俱进,创新工作观念与方法

1.把握源头,变被动处理为主动预防。实践中,每发生一次群众上访都存在一定的工作成本,而一旦引发集体上访,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在解决群众上访问题时要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搜集信息,超前预测,防患未然;要把信访问题易发、多发的落后村组及争议集中的集体财产作为重点排查对象,组织有生力量进行重点监督;同时对排查出的不安定因素,要及时摸清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2.突出快速,变久拖不决为快速处理。对于群众上访,要做到快速调查、快速处理、快速结案,力争一次处理到位,避免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的发生。在调查处理中要坚持两个“要”,把好两个“关”。即:事实要清楚,把好事实关;错误要纠正,把好处理关。

3.强化责任,变相互推诿为联动配合。一是要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层层明确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二是要健全信访网络。从乡镇到村、到组、到焦点地段、重点领域,都要有信息联络员,要定期排查不稳定因素,及时收集、处理影响基层稳定的苗头性问题,充分发挥信访网络的预警作用。三是要推行稳定承诺制。镇村组和有关乡镇企事业单位要公开承诺,明确分管责任、处理期限,扎扎实实的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4.瞄准热点,变难点问题为亮点成绩。一是要看到当前基层信访的热点难点问题给基层政府工作指出了不足,为基层政府施政提供了机遇;二是要为解决基层信访中难点热点问题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要充满解决这些问题的信心和决心;三是要深入基层群众广泛了解情况,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维和方法,尽一切可能为群众解决难点热点问题;四是要针对这类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总结工作经验,针对源头建立健全相应机制,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最后我们广大干部要再次明确三个观点:

一、信访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必然产物,是不可回避的。

二、群众广泛参与信访工作,说明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对信访工作的肯定,也是政府改善工作不足的一种渠道,我们不应该谈信访色变或刻意回避信访工作。

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主法治的不断健全、人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当前信访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必将被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趋势所取代。

下载关于解决信访难点问题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解决信访难点问题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信访工作难点问题思考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渐深化和社会利益关系的逐步调整,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遇到许多纷繁复杂的棘手问题,有些难点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信......

    快捷解决网上信访问题[5篇]

    “网上信访”工作平台为信访群众解决问题提供了便利的途径 2010年7月,王某的房屋在其邻居家建房时损坏了他的房屋,已多次与建房的村民协商解决,但是一直未得到解决,他后来通过......

    解决农村信访问题的几点建议

    解决农村信访问题的几点建议 解决农村信访问题的几点建议2007-12-15 23:31:0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⒈加强基层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重视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关健。要把解决好......

    解决历史遗留信访问题的实践与思考(推荐五篇)

    对解决农村历史遗留和疑难纪检信访问题的 实践与思考 (草稿) 胥口镇 吴耀星 卢向伟 朱哲明 2013年9 月15日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人民思想观念的更新,群众......

    当前农村信访热点难点问题研究

    当前农村信访热点难点问题研究 XX县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重的县域,90%的人口为农民,尽管近年来,随着党中央一系列惠农惠民政策的实施,国家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农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

    解决群众难点问题促进农区经济发展

    解决群众难点问题促进农区经济发展解决群众难点问题促进农区经济发展——海勃湾区农区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交流材料2005年11月23日根据自治区党委同意,我市农区先进性教育在第......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难点问题及解决措施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难点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师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主导力量。教师工作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是决定学校工作成败的关键问题。......

    鞍山典型信访处理模式解决群众投诉难点

    鞍山典型信访处理模式解决群众投诉难点 辽宁省鞍山市环保局在信访工作中及时总结各类环境信访案件处理工作的经验,建立了典型环境信访处理模式,使得大部分投诉都能在区级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