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之二
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之二
——‚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工作难‛的解决策略
徐忠
班主任普遍感到要取得职业中专生家长的配合和支持真是太难了。这其中既有上文所述班主任方面的原因,也有家长方面的因素。谈到家长方面的原因,可从中专生家庭的主流状况上看到端倪,依据笔者对本校99至03届职业中专生家庭状况的调查统计:经济状况上,温饱型或贫困型;职业,工人、个体户、失业者、农民等;文化程度,初中、小学、更有小学没读完的;住所,城郊、市镇、农村、流动。血缘关系上:离异后父母单方监护的多;由祖/外祖父母或姑、姨、叔等代监护的多。教育方式上:过于溺爱型;溺爱型;简单教育型;粗暴型;放任自流型;放弃型等。时间投入上:父母双方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或极少顾及孩子的教育;父母双方忙于自己的休闲生活而无暇顾及孩子。如,经常可以听到学生抱怨:因父母倒班而常常看不到父母;父母整日在家中麻将设局,环境受扰,等等。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对照普高家长,中专生家庭方面的因素也都极易造成班主任同家长:见面时间安排难、有效沟通难、相互误解易、相互抵触易、相互被冷落易,等。要克服和消除以上主、客观的不利因素,争取家长的配合支持,建议如下:
1.克服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
在职业中专中,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这种方式很普遍,往往在问题出现或攒了一大堆后,占用学生的上课和家长的上班时间,向家长告状,常常是喋喋不休的数落个没完,造成家长的厌烦,学生的逆反和敌对。其实: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是教师把自己的教育责任转嫁给了家长,实际上也是对班主任实施学生教育权的一种否定;更何况家长是不可能代替教师的。往往是越告,学生的逆反心里就越强,教师越发丧失对学生的教育权和主动权,家长也变得无可奈何。甚至有的告状破坏了家庭的和谐,当压抑、不满、愤怒等消极情绪影响了素质较差、方法简单的中专生家长时,学生便会遭到粗暴的打骂,使学生和家长都由此怨恨老师,家、校的配合也就无从谈起。更有学生觉得学校不可呆,家里也不平静,只好离家出走,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我的案例。因此,应坚决杜绝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
避免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就要求班主任‚对家长工作要有高度的机智。‛在发现学生问题的苗头时就‚向学生的父母说明,学校在这个时期怎样对学生实施德、智、美、体的教育,以及我们希望家庭给予怎样的帮助。而家庭给予的主要协助,就是在家庭条件下实现学校教育工作中所贯穿的那些思想。‛应将与家长见面的目的重点放在:
(1)通报学生情况,消除家长对孩子在校信息的屏障,使其正确认识、看待自己的孩子。
(2)了解学生的家中的表现情况。因为家长对孩子行为的认知比较具体、深刻,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一了解、掌握学生状况的有效渠道,以使教师的在校教育更加建立在准确信息掌握的基础之上,达到加强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目的。
(3)传播家教知识。利用家庭教育指导,协调家长与学校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标准等,研究共同教育的方案和策略,达到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目的。
2.认识家庭教育所具有的可利用优势
因为不少中专班主任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特有功能,也就缺乏争取家长工作的主观动力。所以,必须加强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学习,端正和提高这方面的思想认识,认识到:‚其家庭教育独特功能至少表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教育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这远远比师生之间的社会爱来得自然、彻底、持久。而学校中的教师其好厌是难以从根本上加以避免的,往往会对学生作出不符合实际的主观臆断。
(2)家庭教育是一种个别化教育,比正规学校教育更容易满足儿童的各种需要,比较理想地实现因材施教。但班级授课制无法适应学生中存在个别差异这个事实。而家庭教育则无这种局限。家长只对其子女负责,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育活动,并可灵活地、随时地根据具体需要调整安排,从而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发展。
(3)家庭教育能更有效、更频繁地进行非言语教学,从而体现出优于学校教育地效果。‛
3.确定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时间
应根据学生和家庭的具体情况决定与家长的联系方式和时间,灵活运用一切可利用的方式,如:(1)家访。(2)校访,即在校随时接待家长。(3)建立家长联系卡、致家长信等制度。(4)电访,打电话、发电子邮件。(5)家长会。(6)以家长和学生的利益考虑,决定沟通方式和时间。
根据上文的中专生家长现状,特别应提醒班主任的是:因工作倒班或工作地遥远等,确定与家长的联系方式和时间难只是困难的一个方面;更难的是大部分家长对自身窘况的自卑及学生本人出于自尊心考虑,不愿意让班主任看到其家境的窘况,不愿意让班主任家访。因此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必须本着尊重家长、顾虑到学生及家长利益和自尊心的原则。并且,只有在确实需要的情况下,才约请家长见面。但见面前,应征得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支持,在表明不影响学生及家长正常的学校和家庭生活的初衷后,提出约请的愿望,预先给学生和家长留出一个心理准备的缓冲时间段,一切等待家长和学生的自由选择决定。当然,这就需要班主任拥有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笔者为此,常牺牲休息时间,晚上九点多后回家也应是常事。但实践证明,仅以此法就会使家长及学生感动,仅以此态度就能博得学生和家长的好感,贴近与学生和家长的情感距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但,确有不少班主任只顾自身便利,也只是在学生出现问题后,为问题而问题,动辄把工作中、倒班睡觉中的家长从很远的单位或家中招来,把学生从课堂上叫出来,图的只是自己的发泄和一时的痛快,结果可想而知。
4.确定班主任与家长共同教育的目的基点
应具备‚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崇高职责感,将班主任为国家民族实施教育的责任目标释化为家长和学生将来利益的共同目的基点。家长教育的目的基点往往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因此,班主任必须先让家长明白——家、校教育的共同目的都是以学生健康成长这一共同目的为基点,才容易取得家长的真诚配合和积极主动的支持。
所以,与家长沟通时,强调的应是与家长一致的、对其孩子将来人生负责的共同愿望,指明学生的自身相关问题对其孩子将来人生的危害性等,自然就容易使家长站到班主任的立场上看待自己的孩子,达到家、校配合的一致性。如上文提到的笔者学生飞,刚当体委时,不但驼着背,还不愿意大声喊口令,总是提醒教育无效。与家长面谈时,让其当场演示给家长看,强调:提出该问题决非只是为了班级,因为可以更换体委,关键是其毛病不利于孩子
将来的工作和生活。这样,很容易就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配合,使该生不仅一并改掉了自身的其它毛病,还带领出天天被树为全校体操和队列行进榜样的班级。
有了共同的目的基点,就容易换位思考。家长偏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换位对这一点给予充分理解。教师评价学生至少有两个大‚参照物‛:一是自己过去曾经教过的学生;二是现在面对的所有的教育对象。但家长评价孩子顶多是两个小‚参照物‛:一是自己或家人的过去;二是孩子的同伴。由此,某个孩子在教师心目中的位臵和他在家长心目中的位臵肯定有差距,甚至差距非常大。但这种差距并不是不能缩小的。教师和家长如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就能使他们之间的认识趋于一致,形成更强的合力,达到教育配合效果的最优化。
遗憾的是,不少中专班主任对家长仅仅强调的是孩子问题对班级、对自己工作的影响,也就难以引起家长的共鸣,难以激发家长配合支持的积极性,以致使家、校对学生的要求松紧不
一、标准不同,往往导致转化教育工作的效果被彼此削弱、相互抵消。
5.以尊重家长的姿态指导家庭教育
‚李镇西会对家长说:‘我们是同事关系。我们也许在社会角色、专业知识、性格特征、气质修养等方面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教育!’就在这第一次家长会上,李镇西还会朗读马卡连柯给家长们的一段话:‘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
但却有不少中专班主任总给家长盛气凌人之感,先从情感上拒家长于千里之外。其实,与职业中专生家长交往,不但要尊重,更应考虑到其自卑感而给予格外的尊重。李镇西的‚我们是同事关系‛的尊重姿态及其指导方式是给职业中专班主任最好的启发:与家长在人格上保持平等关系,就不会使家长疏远学校,就会了解到所有的真实情况,以便共同制定和配合实施合乎学生个体发展的方略,也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指导‚培养‛了家长,唤醒了家长作为教育和被教育者的本能与客观需求,使家长的配合更主动、更有效。所以,中专班主任应坚决放弃对中专生家长一贯采取的鄙视态度,讲究对家长的指导方式、方法。
要让家长接受指导,就必须首先放下架子,注意语气、语调和方式、场合,避免让家长在诸多学生和教师面前下不来台;就应将难懂的教育术语变成家长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有事例说明更好),避免家长听不懂而尴尬窘促;对家长的建议和要求要合理可行,避免家长产生为难情绪而放弃配合;应尊重其隐私权,避免当作讽刺嘲笑的材料;应在班上肯定和赞赏家长的付出和长处,避免引起学生的尴尬和自卑;应在家长面前肯定学生的优点,避免导致家长丧失对孩子教育的信心和积极性。笔者不只是照顾家长的自尊,甚至是故意抬高家长。如,外校不要了而转到本校、人人认为毫无长处的学生野,因其家长引用了本校走廊上一句教育性的格言,笔者就在班上大加赞赏。此举不但触动了家长,使家长积极采纳笔者建议,协同配合,也使该生从此‚扬眉吐气‛,积极争取进步。即使在毕业后的笔者生日时,还特意给笔者送来由家长购买的西装,表达对班主任的感激之意。
6.赏识性评价和适时性沟通
即为了适时互通学生情况,注重将对学生优点和每一分进步的赏识性评价传递给家长,融洽与家长的合作关系。因为绝大多数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不愿意别人将自己的孩子看得一无是处。现实中却有不少班主任见到家长就将学生否定得一无是处,往往招致家长的反感和怨气:‚怎么我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老师是干什么的‛等。受到赏识性评价的家长却‚真喜欢我的孩子‛、‚对我的孩子真好‛等,而更愿意支持和鼓
励孩子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两者相比,大相径庭。并且,班主任如将学生说得一无是处,不但使家长感到无地自容,也使家长对班主任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产生怀疑。
适时性沟通则可以适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情绪动态,以便根据学生在家庭等校外情况,对他们的错误、失范行为等采取及时恰当的教育和疏导,使家、校双方能及时协调地调控学生的日常行为。如,对在旷课逃学、迟到早退原因上经常两边欺骗说谎的行为,可从根本上予以杜绝;如,对每一点进步,可以适时地给予强化,保持其进步的持续连贯性。
7.利用展示、互动型的联系卡和家长会
通常的家长会往往让家长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甚至会丢面子,因此而敷衍或逃避。如果利用展示、互动型联系卡及时和适时地通知家长孩子在哪方面取得了什么进步、有了什么可喜的成绩,利用展示、互动型家长会展示每个孩子值得骄傲和自豪的长处优点,就容易得到家长的积极响应,就会使家长愿意参加家长会,对促进差生进步和班级管理十分有益。笔者经常利用传递学生进步和成绩的‚致家长信‛等方式,获得家长及学生的积极支持和进步反响,利用家长的反馈契机,给家长提出进一步的配合请求,加之学生的积极响应,促使学生的教育转化向更大更好的目标挺进。
展示、互动型的家长会,就是改变通常家长会的老套路,做到:
(1)让学生也在场参与,通过学生向家长展示学生值得自豪的进步成果,总结分析存在的不足,表达对家长进一步配合的愿望请求等。
(2)让家长发表感想,交流‚育子‛体会,提出对学生和班主任的期望、要求等。
(3)班主任在此场合应扮演平等的角色,给家长和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平等、互动的氛围,根据家长和学生互动的结果和实际需要,以策略性的总结概括激发学生和家长进一步成功的欲望和动机,用巧妙的技巧渗透家庭教育知识,提出合理可行的目标要求等。这样的家长会使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值得开,愿意开,感到愉快。学生甚至期待着开这样的家长会。
其实,在以上的第(1)个过程中,学生在自我总结和反省的同时,既加强了与家长的情感和信息沟通,有得到了锻炼;传达给家长的信息和对家长的愿望要求也更具有亲和力和说服力,更利于触动家长对孩子关心、教育的责任心和自省自悟。第(2)过程使学生更多地感受到来自家长们的真切关怀和期待,理解家长的艰辛和苦衷,有利于化解亲子之间的沟通隔阂,从亲情上进一步促动学生的进步欲望;家长间的交流,可使家长取长补短,提高教育孩子的责任感和技巧。过程(3)使学生和家长有了进步的方向感,增强了自信,充实了家庭教育知识。
笔者特别注意以上策略的运用,使很多家长改变和抛弃了不当教育方式和放弃态度,融洽了各方关系,促使家校的沟通配合更积极,更具合力,不但成功转化教育了被认为没希望、特别难以转化的差生,也促进了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之一
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之一
——‚后进生/问题生/差生的转化教育工作难‛的解决策略
徐忠
‚‘后进生’通常是指道德观念无知、是非模糊、学习能力差、自卑、疑惧、意志力薄弱、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后进生俗称‘差生’。在教育心理学则把后进生叫做‘品德不良学生’。在苏联教育学中把后进生叫‘个别生’,西方国家则叫做‘问题学生’或‘难教学生’‛;‚‘问题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学习、行为、思想、心理等方面表现出不良倾向、困难或不适应现象的学生‛。为论述方便,这里将三者统称为‚差生‛。‚所谓转化,是指品德不良学生在萌发改过愿望的基础上,行动上开始有改正错误的表现‛。
在普通高中,‚差生‛的出现是相对于优秀生和中间生而言的。但是如前文所述生源等原因,职业中专实际上成了被普通高中淘汰下来的‚差生‛的‚收容所‛了,由此也可以说:职业中专的‚差生‛实际上是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最差生‛了。那么,如何才能转化教育好这些所谓的‚最差生‛呢?转化教育工作的实践体会及不断的理论学习使笔者感悟到:要想做好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就必须针对中专班主任工作上的问题表现及其突出的弊端,重视和借鉴运用如下策略:
1.‚五多五少‛策略
(1)‚多用情、少用气‛,就是要具备师爱,确立‚教师期望‛于转化教育工作的始终,在转化教育过程中以情感人,而不应是怒气冲天,训斥指责,或者有意冷淡疏远。‚‘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现象’的发现使‘教师期望’成了一个教育实际问题。‘教师的期望’引起学生的‘自我实现预言’,这就是‘期望效应’的具体含义。教师对学生抱有何种性质的期望,都会有意无意或有形无形地以相应的态度、方式施加给学生,在他们身上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如果期望是积极的,学生定会确如教师所预料的那样获得进步或发展;如果期望是消极的,则学生往往也会如教师所预料的那样,退步或发展滞缓。‛正如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所说:‚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如果教师不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学生,没有父母般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那么就很难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因为抱有期望的班主任即使没有把对学生的热爱之情诉诸于语言和文字,但通过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甚至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的微妙变化也会表达出来,会被这些特别敏感的孩子们所感受到。师生间这种爱的双向交流和爱的相互反馈,对师生双方的心理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感受到了班主任的期待和爱,得到了尊重、信任、关怀和爱护,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内部的上进动力。因此,转化教育首先需要班主任对差生的‚教师期望‛。
‚多用情,少用气‛还需要班主任认识和消除‚差生‛的‚习得性失助‛。‚心理学对动物和人进行的实验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深省的现象,叫做‘习得性失助’。例似的现象在人身上也会发生。大学生被试在经历了一段不能解决问题的失败经验后,让他们解决比较简单的字谜问题也发生了困难。习得性失助现象的形成过程揭示:个体在付出努力但得不到任何效果的经历之后,就会丧失自信,束手待毙,不愿做出任何实际的努力。‛ ‚习得性失助‛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出现认知障碍;情绪低落;学习动机降低;行为上畏缩不前。在产生‚习得性失助‛后,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调节,就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中专生在初中时就因升学无望而倍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漠视。因为有的被认为品行差或学习差,得不到师生的关爱;有的在家中也是被认为毫无优点,总是受到家长的责怪和冷落;有的无奈进入职业中专后,家长也不再寄予‚厚望‛;有的因升学考试的失败经历等等,便在他们身上普遍形成了‚习得性失助‛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新生入学时就抓住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契机去消除‚习得性失助‛。因为在新学校、新学年开始时,学生换了一个新的环境总是踌躇满志的,所有学生都会萌发积极向上的愿望,‚差生‛也期待着角色的转变,也易产生思想进步的火花,此时一些小小的外部力量就可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推动力。班主任如能抓住这样的契机,及时在起点以爱为手段和先导,尽量充分缩短、贴近与‚差生‛在空间上、心理上的距离,点燃他们心中沟通与进步的希望之火,消除他们内心敌视、反抗、逃避、无奈忍受的心理状态,就会使他们从内心感到安全与温暖、愉快和信任,就会自觉自愿地充分暴露其心中的矛盾与不解、痛苦与迷茫、自卑与孤独。这就为班主任清除了转化工作上的情感障碍,在此基础上,再运用行之有效的相关策略,就会使许多难题迎刃而解。为避免和消除‚习得性失助‛,就应像心理医生那样和蔼可亲,细致入微地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像心理医生那样奉行‚非指导性原则‛,与学生谈心时要摆脱‚教育者‛角色,深切关心地倾听,平等地交谈,为学生提供情绪、思想及个性心理品质的分析,调动他们自身内在的力量自我疏导,自教,自律,自强。还应充当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代言人的角色,树立监督、执行《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自觉意识,帮助学生学法、知法,教育学生懂得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一切危害学生健康成长的人和事作斗争。职业中专生中,农村户口的多;双亲下岗的多;父母离异的多;父母不在身边的多;家境贫困的多等等,造成的‚习得性失助‛感的就多。为此,笔者格外关心和呵护类似寄宿学校的、离异家庭的、贫困家庭的学生们。在学习困难时,为他们无偿补课,进行学法指导;在进步时,适时地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在出现心理障碍时,热心地给予疏导;在病痛时,嘘寒问暖,送医送药;在生活困难时,伸出救援之手;在诸如端午节、中秋节、生日之时,给他们带些鸡蛋、粽子、月饼、蛋糕等,请他们在食堂吃顿便餐等。‚亲其师,信其道‛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使消极变积极,使‚差生‛的转化教育效能得以更有效的发挥。
但据笔者的调查:竟有80%多的中专班主任不知道‚皮氏效应‛和‚习得性失助‛。不少班主任在接任新生时,就仅凭经验或印象随便将新生定位于‚被淘汰下来的‛‚别的学校不要的‛‚谁也教不好的‛;将新生不当归因于‚智力差‛‚品德差‛‚家长使然‛等,加之‚职业倦怠感‛和潜意识中失败体验的作祟,看不起职业教育,缺乏应有的工作热情,从开始就在内心对学生‚灰心‛,根本就没有期望意识,在学生一旦出现问题时,就不自觉地通过表情流露,在语言和行动上表达出来,使新生从班主任的态度、言行中感受到的仍然是歧视,刚入学时对新环境的憧憬、热情就趋于泯灭,更加重了‚习得性失助‛,进而陷入心灰意冷、孤立无援的心境,惯性心态重又萌发,重又‚破罐子破摔‛。有鉴于此,班主任还应克服和避免归因不当对学生自尊、自信的无端伤害而加重学生的‚习得性失助‛。‚所谓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归因不当常常会导致对学生的嘲讽、刻薄和惩罚。容易引起差生的心理困扰,如:厌学情绪、学业不良、注意力障碍、学习焦虑、考试恐惧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师源性伤害。调查研究表明,教师的归因与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尤其深远。‛ 并且,班主任中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急躁冒进,对转化教育的速度要求过快,企望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差生的转化教育产生明显的效果。另一个是好高鹜远的倾向,即对差生的进步要求过高,企望差生一下子就能达到所谓的‚标准‛。殊不知:这两种态度往往会加重学生思想负担,使学生不知所措,甚至丧失信心,并试图挣脱班主任的帮助和教育,进而也易使班主任产生急躁情绪,丧失信心。
(2)多尊重、少罗嗦,要求班主任尊重、信任差生,不要动辄罗嗦。因为人一旦丢失了自尊,往往会在抉择和困难面前缺乏主见和自信,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并且,罗嗦式说教对差生来说已是太习以为常的‚老套‛,已使差生感到厌恶和没有‚脸面‛,所以千万不要动辄罗罗嗦嗦。没尊重和信任做基础的老套说教只能让差生‚敬而远之‛,更谈不上教育转化了。
尊重来自信任,意味着对差生的欣然接纳。体现对‚差生‛尊重和信任可举马卡连柯让一个有过偷盗行为的差生去取一笔数额不小的钱的故事为例:‚面对校长如此的信任,谢苗事后激动地说:‘一路上我都在想,要是有人来袭击我,哪怕有十个人或更多,我都会扑上去,用牙咬他们,撕他们,除非他们把我杀死。’信任和尊重架起了与学生间心灵的桥梁,让学生感到了做人的尊严和快乐,他怎能不弃恶扬善呢!苏霍姆林斯基也在《要相信孩子》中说:要是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一想,那么就可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正错误。这位教育家的观点也无疑是在提倡:不妨高看学生一眼,尤其是对待‘差生’。作为班主任,要认真分析,恰当施教,用信任作钥匙,什么样的心灵都可以打开。‛
例如,通常各班都是安排优秀学生代表班级参加校升旗和值周等活动,但笔者却以尊重信任的态度,鼓励并安排所有差生用自己的进步和优势来取得参加的资格,类似此项举措,就使很多差生感到了信任,找回了自尊,增强了进步的信心和动力,加强了自律,进步显著。(3)多赏识、少抱怨,就是要求班主任树立赏识教育理念,克服抱怨教育倾向。赏识教育是注重激励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帮助差生树立自信,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要求班主任以‚优势扩大法‛,积极主动地挖掘‚差生‛身上的‚闪光点‛,运用多种有效方式和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让其优点的‚星火‛形成燎原之势,‚烧毁‛其劣势和短处,让他们好的方面多起来取代差的方面。而抱怨教育的特点却是一味指责差生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差生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魏书生说过:‚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好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坏。‛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差生的优点或特长往往被忽视和埋没。‚学生的优势发展潜能是各有所长的,不尽相同,只要发展定位准确,教育得法,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功。这已为多元智力理论与实践研究所证实。某方面的弱势,或许恰恰就是某方面的优势。‛因此,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和人才观,根据职业教育的目的,走‚素质教育‛之路,使转化教育真正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认清‚优生‛是人才,但并非唯一的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时所谓的‚学习差‛、‚不听话‛等并不说明他们一无是处。班主任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职业中专生,乐观估计他们的天性,时时、处处留心观察、评价、分析各个差生,慧眼识才,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赏识策略还需要班主任克服‚晕轮效应‛。‚因为这种效应产生的后果是它使教师难以正确地了解学生和评价学生,面对有明显缺点和不足的学生,可能忽视他们的优点,对他们要么经常批评,要么臵之不理,致使这部分学生身上有些固有的优点自行消失。‛
国外一些教育家说我们中国的教师吝啬表扬,其实往往正是不赏识所使然。也正因为如此,中专班主任对‚十道题做对了一道‛的差生就会说:‚怎么才做对一道?太笨了!‛;对‚半杯水‛的态度也会是:‚才半杯水‛。对比一下‚这么难的题,你能做出一道,真不错!‛、‚还有半杯呢!‛的态度,中专班主任是否可从中有所启发呢!诸如‚你什么也不行‛‚不可教也‛‚笨得像头猪‛之类的言行都属于抱怨教育,班主任必须放弃这种抱怨的态度和行为。笔者的学生毅,经常同打架斗殴成性的男生混在一起;课间唱歌,鼓动差生与课任老师顶撞,是令各科老师都生厌的差生。但笔者利用她会写会画、歌唱得好这一优势特长,借助她在同学中的‚人缘‛推举,任命她为文艺委员,负责班级墙报、广播站投稿等班级文艺方面的工作。使该生不但无暇捣乱,各方面也加强了自律。再适时、适地地在其字、画、歌等优势上做‚文章‛,使其尝到了成功和被赏识的喜悦,不但自己进步显著,还利用自己的人缘和表率带动了大批差生的进步。原先该班午睡后的第一节课因仍有不少同学‚睡眼惺忪‛而令教师为难,正是该生安排每天一位同学午睡后用歌声‚激醒‛大家的做法,使午睡后的第一节课同学们都能既精神愉快、又精力充沛而广博各科任教师的好评。
(4)多引导、少强制,即重视引导而非‚鞭策‛。大思想家爱默生父子赶牛的故事当属通俗而易令人受到启发的例子:父子想把牛赶进圈,前拉后推得筋疲力尽,可牛就是不进圈。但女仆的一把草轻而易举地把牛引进了牛圈。这就是鞭策与引导之间的差异。
根据职业中专生的现状,‚引导‛要求班主任引入‚低、小、多、快‛的‚成功教学‛策略,为差生创设令其心动的目标,鼓励和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低、小、多、快’是对学习困难学生正确认识的科学反映。它既实事求是,承认这些学生的起点是低的,又相信他们是能学好的。要让学生摆脱失败所造成的阴影,就要求我们精心设计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表现自己,并逐步靠自己的力量去战胜困难。‛班主任对差生的要求应考虑他们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认知水平,要严而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层次的对象采取分层次策略,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提出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的逐步的具体目标要求,引导他们分设几个台阶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和努力目标,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这样才会防止因‚消化不良‛、‚摸不着‛而导致不知所终、半途而废。如对总不做作业,也不会做作业的中专生,可引导其从抄写好作业开始,直到能独立完成作业。‚当学生把成功归因于个人努力时,往往能产生一种自我满足的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有一种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力量,从而增强信心,提高动机水平,为以后解决问题提供动力条件。‛
但中专班主任常不自觉地对差生以‚恨铁不成钢‛的过急心态‚强拉硬拽‛,或以恐吓惩罚强制转化,都只能使转化工作陷入艰难和低效。
(5)多激励、少批评。‚激励性评价就是一种以鼓励为主要方式,以个体发展为客观参照,旨在促进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发展,着重考察教育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激励功能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通过教师激励,最终形成学生的自我激励机制。‛
中专生对批评听得‚耳朵起了茧‛,已习惯了教师的批评。相反,却对教师的表扬和鼓励特别敏感。正如魏书生所说:‚后进生不缺批评,不缺训斥,而缺的是鼓励、表扬、感化‛。因此,班主任应做到‚四要‛:首先要克服和纠正只重视学习成绩等单一范畴畸形发展的评价观和人才观。二要积极主动地捕捉或创设条件诱发差生的‚闪光‛,主动、适时地给予激励,而不只是被动地等待学生‚闪光点‛的出现。因为学生心目中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有时哪怕只是闪电般瞬间进步时的激励,往往都会成为促动其转化进步的‚强心剂‛,而时过境迁的表扬,则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如:笔者因为学生唐在一次同学生病时的爱心表现给予了及时表扬,就开始了其积极的转化。三是要乐于激励。对学生的表扬应是发自班主任内心爱护学生的体现,不能苛求学生一下子由‚差‛变优,只要有助于他们改正缺点、弥补不足,班主任就应乐于表扬。即使是今天没违纪、‚检讨说明书‛上不再用拼音代替不会写的字等,也都可借题发挥,适当激励。这样,会让差生品尝到良好行为给其带来的愉悦情绪体验,进而促进其转化进步。四要注意激励的方式和场合。不同的学生对激励的反应不同,故应因人、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对经常调皮捣乱、破坏纪律、人缘不好的,当众表扬可以帮其恢复声誉;对性格内向、成绩落后的,则可给予单独表扬和鼓励。
‚什么时候我们的学校真正自然地运用‘你真行’、‘很有进步’、‘我相信你’等鼓励性的语言,校园内洋溢着赞赏、鼓励、宽容、体贴、关怀、的气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个体有落后的权利,不轻易用简单划一的标准、横向的比较区分优劣,而已儿童自身的发展水平、进步程度作为依据,我们的学校才能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
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之一
——‚后进生/问题生/差生的转化教育工作难‛的解决策略
徐忠
2.‚同理心‛与‚我向信息‛的沟通策略
在差生的转化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普遍感到与中专生、特别是与差生的沟通难是转化教育工作的第一道屏障。笔者在中专校先后换过的五个办公室经常都可旁观到:当班级发生问题时,班主任就把学生唤来(或连拉带拽来),对学生或耐心细致的谈心、或苦口婆心的劝说、或声色俱厉的批评;有震耳欲聋的高声贝呵斥、漫骂,有催人欲睡的蚊蚊细语等等,但问题仍层出不穷。殊不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沟通上首先存在问题。因为‚教师对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与学生沟通。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向学生表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这些工作效绩之大小,取决于师生沟通的效能。‛所以从此点上说:对差生转化教育工作的绩效如何更取决于班主任的沟通策略。‚同理心‛与‚我向信息‛可作为其有效的解决策略。该策略实际上也是‚与中专生/差生沟通难‛的解决策略。‚‘同理心’是沟通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试设身处地从对方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使我们能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对方的思想行为,了解他因此而产生的独特感受,是对对方有一种亲密的了解,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由此产生共鸣同感,对方会感到得到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以诱发出彼此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沟通氛围,可避免带有‘我有资格来帮助你’似的同情心态。‛‚如果教师所说的话是有关他对学生行为的感觉,以及这个行为对他的实质影响,这样的信息叫‘我向信息’。‘我向信息’是将责任臵于问题的归属者——教师的内心。所以这样的信息又称‘责任’信息。‛‚‘我向信息’有这样的一些沟通效应:具有促使学生由衷愿意改变行为的高度可能性;包含最小程度对学生的否定评价;不损害师生关系。‛但是,‚据调查,教师对学生发出的信息大致有三类:解决式信息;贬抑式信息;迂回式信息。这三种信息是教师平时在修正学生问题行为时使用频率最高的。在教师解决问题时常常会产生不良的沟通效应。‛这三种信息皆属于‚‘你向信息’,往往个人的主观意识过强,忽略别人的感受,不留余地地说出对别人的评价,结果造成对方的不悦,容易变成责备、命令的口吻,使对方抗拒、畏缩。‛
据笔者的调查统计:近90%的中专班主任不知道‚同理心‛与‚我向信息‛理论。因此常常不自觉的使用‚你向信息‛,在师生沟通上设臵障碍。其表现:
①命令、控制、指挥。给学生造成一种印象:他的感受、需求或问题并不重要,他必须顺从老师的感受与需要。②警告、威胁。这种信息类似于①,但增加了对不顺从的威慑。如:‚再不改,就叫家长来!‛易引起学生的敌意。
③训诫、说教、说‚应该‛和‚必须‛。预先设立了立场,使学生感到与老师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感受到老师在运用老师的权威,导致学生容易对老师产生防卫心。常会使用:‚你应该……‛‚不听劝告,你就会……‛‚你必须……‛等。
④过度忠告或建议。向学生表露不信赖他们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消弱学生独立判断能力和创造力,养成‚人云亦云‛的心态,产生依赖心理,不再独立思考,每临紧要关头向外界权威求助。
⑤中伤、归类、揶揄。‚你认为你很聪明吗?‛‚你是不是智商有问题?‛‚根本不像个学生样‛‚你看看某某,再看看你‛等,使学生感到自尊受到伤害,随之出现反攻击的心态。
⑥给予泛泛之辞。如:‚你是个好孩子‛‚你真让我失望‛‚你需要改正‛等一般性的评价。当安慰时:‚不要难过‛等泛泛之辞同样起着隔靴搔痒的效果。
⑦不愿积极聆听/不顾学生感受,注意力放在说服学生上,不先听学生说,只是单项信息输送,如:‚好,我讲完了,可以回去了!好好记住我的话!‛往往没有聆听而不知原因,导致谈话的无效。
⑧强加于人,也是一种更微妙的下命令,但是它可以更巧妙地隐藏在貌似很有礼貌的、富于逻辑的陈述中,但心态只有一个:‚要接受我的观点!‛因此,不给对方发表意见的机会,而使谈话简洁迅速。如:‚按照我的话做了吗?‛‚让我来告诉你……‛目的虽是为了影响学生,后果却是带给学生防卫和抵御,消弱对教师的尊重。
⑨随意指责与批评,更令学生感到自卑、不安和愚笨。否定的批评激起反批评。反映往往是:‚哼,你也好不到哪去!‛最常得不到学生尊重的往往是这类中专班主任。
针对以上普遍存在于中专班主任中的现状,要求班主任在屏弃类似方式的前提下,做到: ①对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有很深的信任感。
②应能‚由衷地接受‛学生所表现的情感,不管这种情感如何与教师心目中的尺度不相符合。
③必须由衷愿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为此安排时间。
④对学生的烦恼应能感同身受,但要保持适当距离,不卷入学生的情感中,即对学生的烦恼应觉得‘好像’就是自己的烦恼,却不能让他们‘变成’自己的真实烦恼。
⑤应了解,学生往往不能开门见山说出他真正的问题。同理心的回应是为了帮助学生从表面问题深入到症结性的问题。因此,不能为了同理心回应而回应,要一边聆听学生的话,一边思考如何在同理的基础上询问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问题症结的问题。
要做到如上,就需要班主任加强同理敏感度的训练:如,从学生的说话特别是用词方面着手,进入这些词汇的含义中去体会;加强和丰富个人的词汇,对各种感受能更清楚的分辨和体会;留意学生说话语调的缓急高低,体会其语调所蕴涵的情绪和心态;透过学生的面部表情、眼神、手部动作、座姿等非语言行为,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掌握和提高逻辑判断能力等。‚在实际的师生沟通中,我们发现教师越是人生经验丰富,生活阅历面开阔,越能够对处于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同理。而越是不去了解社会的种种变化,越不去了解学生是处于社会的快速变化之中,将自己的价值观和个性定型,知识结构陈旧老化,就越不能真正地对学生同理。‛所以班主任‚在自己的工作之外,还要多接触社会生活中的不同领域,尽量抽时间看电视、读报、阅读时兴的杂志和畅销小说,同时对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要尽量多地涉猎,从而开阔自己的生活面,加深对社会和人性的体会,加深自己对生活体会的深度和广度,也就容易对人产生接纳心,也就不会轻易对学生做出主观性的责难和评价了。‛
班主任还应了解,除‚同理心‛外,有效促进师生的沟通还取决于真诚、接纳与尊重这两个基本条件。要想让学生感受到真诚,就应掌握向学生表达真诚的技巧:
①自我接纳与自信。自我接纳是指教师自己有勇气面对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探索、了解自己内心世界中的软弱、阴暗和脆弱的地方。在这个接纳自己的过程中,可以对别人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体验到每个人都有的软弱、阴暗、和脆弱的一面,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外界的支持与宽容,就越容易放下自我防卫的面具,越能够在与人沟通时流露出源自内心深处的真实,就越有人情味,越能够对学生产生感染力。自信来源于对自己的了解和由此产生的安全感、自在感。当一个教师在心灵深处感到安全时,不需要伪装和防御,那么,自然地,也会给学生带来安全的沟通氛围,也就帮助了学生在这种人格力量的感染下接受他的正面影响。
②在恰当的时候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也有无知、犯错误、存在错误偏见的时候,有分寸地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完美无暇的人;因为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也就可以接受学生的错误、无知和不完美;这样的表达可以缩短跟学生的沟通距离。
③与学生相处时,为学生事先制定教育计划时,要有明确的‘教师意识’,但在对学生实施这些计划时,又要把自己当做是在与学生平等沟通的朋友。
④向学生表达真诚的自我体验,不是无条件自由地向学生‘倾诉’自己的心态。如果说出来的亲身感受对学生没有帮助,就没必要说出来。
而尊重与接纳意味着:
①并不等于赞同和接纳学生的不良行为,尊重与接纳的只是学生作为一个人的价值。②并不等于教师不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模式。尊重和接纳是指教师即使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模式,但仍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自己的空间。
③尊重和接纳也可以用在普通人际关系中运用得很成功的‚沟通者誓言‛来体现。‚无论我是否同意你的观点,我都将尊重你,给予你说出它的权力,并且以你的观点去理解它,同时将我的观点更有效地与你交换。‛
④对学生不轻易下判断,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去表达自我的同时,在内心深处始终对学生未来的良性成长持积极的态度。
沟通还应重视与学生在随便场合下‚闲聊‛式的随意性沟通。正如某刊物上曾报道过:某校长与某学生在厕所相遇,校长为解除尴尬问了学生的名字,并说:‚看过你的作文,努力能成为一个作家啊!‛。也正是这一句为打破尴尬的随意性谈话,造就了一个作家。所以,不要忽视与学生情感接近和顺势教育的机会。因为随意性的谈话,给学生平等、尊重、接纳感,尤其有受到重视和关爱的心理感受,会使差生不自觉地敞开心扉,使班主任能发现问题及其根源,能在问题的苗头时就及时着手对学生的思想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差生转化中容易出现的反复。而那种见了学生视若路上陌生人的班主任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收获。
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之一
——‚后进生/问题生/差生的转化教育工作难‛的解决策略
徐忠
3.心理咨询辅导、行为干预和矫正策略
‚通过调查发现,中专生有以下几种不良心理状况:学习上焦虑,有明显的厌学情绪;有人际焦虑,孤独、抑郁,不善与人交往,自我封闭;自责倾向,表现为自卑,怀疑自己的能力,常将失败过分归咎于自己;有过敏倾向,过分敏感,常为一些小事而烦躁;有冲动倾向,遇事易冲动,自制能力较差。‛ ‚通过心理测试、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日常观查,我们发现在校中职生心理问题主要归结以下几个方面:(1)依赖心理;(2)放纵心理;(3)悲观厌学心理;(4)消极处事心理;(5)不稳定心理;(6)单亲家庭子女自闭心理。‛ ‚218名学生中存在抑郁的占71.1%,223名学生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为26.5%。可见,职业高中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不少,部分学生还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
所以,要想做好‚差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就必须根据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地心理咨询、辅导,采用相应的行为干预矫正技术。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地工作过程。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咨询对象避免或消除不良的心理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其认识、情感、意志和态度有所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从而更好地调整自我,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 ‚狭义的心理辅导也称心理咨询,广义的是以心理教育的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心理咨询、心理及行为训练与矫治的方法,以解决其轻度心理与行为适应不良问题,或满足来访者心理发展需要,这里的心理辅导是指针对具体心理问题以个别咨询的方式提供的心理指导与矫治,与心理教育课堂进行的集中的、超前的、一般性心理辅导有所区别。它具有个别性、补救性、具体性等特点。‛ ‚培养某个行为、提高某个行为的发生概率、降低某个行为的发生概率,是心理干预时运用行为干预技术所通常针对的三种情况。与这三种相对应的则是培养行为的技术、提高行为发生率的技术、降低行为发生率的技术。‛
班主任常常会发现犯错误的学生虽然接受了批评、处罚教育,但却并非心悦诚服的现象。如分析可发现,他们做‚傻事‛、违规违纪等,往往是因为难以摆脱消极情绪,由心理问题的‚一念之差‛造成的。这就需要班主任适时地运用‚释疑解惑法‛、‚情绪辅导法‛、‚心理支持法‛、‚行为矫正法‛、‚自我教育法‛等帮助学生,指导学生学会调节、控制情绪的方法,如:‚升华法‛、‚补偿法‛、‚自我安慰法‛之‚甜柠檬法‛和‚酸葡萄法‛、‚情绪转移法‛、‚合理宣泄法‛、‚厌恶疗法‛、‚自我反省‛、‚自我定标‛、‚自我实施‛、‚自我调空‛等,再运用理性调适法,使其恢复理性认知,促使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少犯同样的错误,达到转化教育的目的。而个案咨询辅导的对象应包括:学业不良的;有行为问题的;身体有缺陷的;情绪波动的;家庭环境不利的学生等。例如学生飞,是落后群体的‚头领‛。笔者先让他认识到:他的行为属消极补偿,是企图通过参加不良群体,充当群体领袖,以补偿其在正面渠道上损失的面子、尊严。引导他利用‚积极补偿法‛、‚升华法‛将他的聪明智慧用到班级他人能力不及的工作上来积极补偿,并对其运用‚心理支持法‛,使他的潜能得到发挥,不但将其转化成了班级各类活动的积极分子,还成为班委和班主任的得力‚干将‛,积极影响和带动了差生群体的进步转化。例如中专生上课睡觉是普遍现象,对某些人采用厌恶刺激法等辅助手段,就取得过很好的效果。对经常旷课、迟到、不交作业、课间操不出操、值日不负责的学生,针对性地分别采取‚偶联契约法‛、‚行为强化‛、‚消退‛、‚代币法‛、等手段。如将与学生签定的‚偶联契约‛结合到学生个人计划和目标上,用‚代币法‛替代惩罚等,在消除差生诸多不良行为习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方面都取得过令任课教师、家长和校领导皆满意的效果。谈到‚惩罚‛不得不提及目前班主任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错例:对被逼来上学的学生动辄赶其离校,对犯错误的学生动辄赶出教室等的惩罚其实是对‚强化暂停‛的误解。‚因为只有确定行为者更愿意呆在不良行为出现的情景,而暂停区域又是行为者不喜欢的地方时,使用强化暂停才会有效。在上课时让捣乱的学生离开教室到办公室站着,结果课堂活动学生本来就不喜欢,让他离开,刚好正中下怀,没有起到任何强化暂停的作用,相反却是对捣乱行为的强化了。‛也由此可看出类似‚再不老实就回家‛、‚再捣乱就出去‛等的‚偶联契约‛是同‚如果执行了X(非期望行为)、将出现结果Y(厌恶刺激),‛‚如果执行了X(非期望行为),将失去结果Y(愉快刺激)‛的目标要求相背道而驰的。
4.批评策略
批评是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或建议,使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翻然醒悟、彻底改正。没批评和惩罚,既不是完整的教育,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批评也是中专班主任最愿意使用的撒手锏,其策略应是中专班主任的‚拿手‛之处。但令人焦虑的是:因效仿使用得极为泛滥,已产生许多弊端;并且,职业中专生、特别是差生,已经习惯了批评,潜意识中也已具备了特有的抵抗力和抵抗‚技巧‛,因此,要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就更需讲究策略。针对职业中专班主任中普遍存在的‚胡批乱批‛现状,首先应提出‚避‛和‚忌‛:一是在批评时要避开不利情绪的干扰。因为人、包括班主任在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的兴奋中枢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而其它部分则处于抑制状态。此时的批评再多,也不易被学生接受,甚至会产生火上加油的效果。二是要避开不利时机和场合。如果在学生的心理状态或周围环境不利于进行批评教育时,班主任硬性施加批评教育的话,往往会形成僵局,甚至发生顶撞现象。特别是当学生陷入消极的思维定势时,班主任要设法让学生摆脱这种状态,因为消极的思维定势往往会顽固地左右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的判断失误,产生消极影响。三是忌‚揭疮疤、翻老帐‛。许多班主任为了让学生加深对错误的认识,动辄翻旧帐、揭老底。殊不知,这样做,既使学生反感,产生对立情绪,又使学生无地自容,对自己的进步丧失信心。四是要尽量避免采用批评。如上文中所提到:中专生对教师的批评听得多了‚耳朵起了茧‛,已‚麻木‛了,因此,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应尽量采取别的方式方法来替代,效果往往更好。
如必须批评,则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
(1)‚无言‛批评。它是以副语言中的动态语和静态语来表达教师态度的批评。学生从教师的副语言中,立刻就会意识到自己错了,并马上改正。此时教师就不要再‚罗嗦‛了。这种一言不发的批评往往比说上一大堆批评的话更有效。因为有的违纪,常常是一时疏忽,或自制力较差造成的。对于这类错误,只要稍加提示,学生就会有所醒悟,立即改正。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不会‚当众揭丑‛,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不干扰班级的正常秩序,‚无声胜有声‛。
(2)‚迂回暗示‛批评。即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是直接指出,而是凭借着对其相关联事物的提醒、暗示,使其醒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意识活动通常是在生活实践中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相结合,经过一定的训练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见到或听到甲事物就会很自然联想起与之紧密联系的乙事物,或看到一个具体的事物就会立即想到相应的语言信号,也会马上想到这个语言所反映的事物。‚迂回暗示‛正是运用人意识活动的这种暂时神经联系来进行批评活动的策略。它的好处就在于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建立起自觉改正错误的行动。而且这种批评如再加上副语言中的辅助性语气语的‚吧、呀、嘿‛等,会更委婉、含蓄,使犯错误的学生更乐于接受。
(3)‚关起门‛批评。就是‚暗地里‛、‚单独‛、‚不公开‛等方式的批评。此种方法要求班主任针对学生的问题性质和类型,采取适应学生心理特点的批评方法。如:对差生应提倡‚单独批评,当众表扬‛;影响学生健康的‚早恋‛,也应采用‚私下‛的方式。否则,可能适得其反,或导致严重的后果。因为人人都有羞耻心和保护尊严的情感,这是学生改过自新的起点和希望。‚关起门‛批评就是保护和利用了这种宝贵的品质,从而提高了教育效果。
(4)‚换位‛批评。让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在思考中认识到错误。如,学生同任课教师发生冲突,却起因于任课教师的不当方式或态度时,对学生的教育是最令班主任棘手的。笔者往往就采用‚换位‛批评,使处理达到师生双方皆可接受的效果。
批评时,班主任应以六个步骤分段切入进行:
(1)反省内心对话是否正确:‚虽已多次犯错,但我可说服他,不必发火。‛(2)切入话题,伺机说明批评理由:‚我想跟你谈谈有关你上课时……‛(3)提出明确中肯的批评:‚我认为那是完全错误的。‛(4)请对方提出解释‚你自己注意到了吗?为什么?‛
(5)请对方建议如何改进:‚你认为怎样改正?‛或:‚你说说应怎样避免再犯?‛‚你认为老师该怎样帮你?‛
(6)总结对方承诺的行动:‚那么你答应以后会……‛或:‚所以你下次会……‛。总之,要出于善意,要融真情于批评中,让学生对批评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 严格,而且是充满人情味的关切。
5.利用和家长配合支持策略
‚其实,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中央电视台常播放的哈药六厂的公益广告。‚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从教近20年,李镇西的学生中有不少出类拔萃者——不仅仅是考上名牌大学,而且走上工作岗位后事业有成。但李镇西从不在任何场合说自己‘培养’了许多‘人才’,不是因为谦虚,而是他清醒地知道:对学生来说,他的真正成才,教师或者说学校教育的功劳最多占三分之一,还有两个三分之一分别是其家长的教育培养和孩子自身的天资以及勤奋。‛
以上都说明,要保障和提高学校的教育效能,也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但中专班主任却往往忽视或放弃这方面的工作,其原因:认识不到家长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在转化教育差生上的重要作用。二是怕麻烦,嫌费时费力。三是认为家长素质太差,‚不可教也‛,与家长的沟通太难。四是将对差生的怨恨迁怒于家长,而不愿同其家长接触;更有班主任因家长工作生活上的困窘等而厌恶和瞧不起家长等。这些班主任的转化教育工作往往就以失败告终。故本文提出‚取得家长配合支持难‛的解决策略就具有它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三篇:当前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现状
当前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现状
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及解决策略是媒体少有触及的,大多数职业中专班主任也缺乏对这些难点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研究的热情和动力。但是,职业的使命感要求中专班主任必须就现实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必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策略。为此笔者先进行了相关调查。
一、当前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现状的调查
1.调查方法与对象
(1)访谈法及对象:先将关系比较熟悉、亲密的本校及外校的班主任同事们作为对象进行试谈,以确定和检验设计的谈话及问卷的题目、提问次序等。
(2)问卷法及对象:向在校生千人以上规模的大连、沈阳、鞍山等地的计六所中专校(因顾及到各校声誉,本文不便列出各校名称)、具有班主任工作经历三年以上的在任班主任发放封闭、开放式的综合性问卷两次,各200份。
2.调查结果及分析讨论
(1)关于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的调查过程及结果第一次问卷(附录1)是为了征询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上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发放了200份,但却只收回了132份的有效答卷。仅从收回的无效答卷及数量来看,有很多班主任缺乏对该课题研究的配合和支持的热情,如有的回答只是:‚难啊难!‛‚一言难尽啊!‛、‚说也无用‛等问卷,甚至各校都有两、三份空白卷;从部分答卷内容可看出,有部分班主任概念不清,将中专生的诸多不良现象,如:‚学生素质太低了‛、‚双差生太多了‛、‚学生大多不学习‛、‚行为习惯差啊‛‚屡教不改啊‛等当作班主任工作的难点问题来回答。针对此状况,笔者将访谈和答卷中征询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后,将笔者经过分析和综合后的具有普遍和典型意义的班主任工作上的难点问题在问卷上列出,发放了第二次问卷(附录
2),请调查对象进行了确认。
依照班主任认同率的高低次序结果,依次成为急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后进生/问题生/差生转化教育工作‛;‚职业中专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取得家长配合支持工作‛。
(2)调查结果的总结分析经过对答卷结果的总结分析,以上三个难点问题几乎涉及到了所有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上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
①‚后进生/问题生/差生(本文概称‚差生‛)转化教育工作‛这一难点问题在答卷中认同率占据首位,几乎所有的班主任都将其认定为首选难题。
如前文所述,降低录取标准,使分数才一百余分的、没经考试的,都进入了职业中专。学习差的增多了;品德差的增多了;学习、品德都差的所谓‚双差生‛也增多了。这些差生厌弃学习,大面积地违规违纪,其中特别顽劣、难以管教的更是扰乱班集体秩序、败坏班级风气的主要因素。不做好这些‚差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并且,就这样让他们进入社会的话,也会成为社会的负担。所以,有答卷特别忧虑地强调:‚转化一个‘问题生’,社会就少一个‘问题公民’啊!‛班主任们不约而同地认为:职业中专教育管理工作中最难,也是最苦的‚差事‛就是‚差生‛的转化教育工作。从答卷的答案中也可细分出它涵盖和涉及了太多的难点问题,如:如何解决同差生沟通
难的问题、如何改变差生不听话的现状、如何与差生建立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帮教差生、如何才能‚欣然‛接纳差生、如何化解差生的对抗情绪、如何消除差生的心理障碍、如何帮助差生纠正心理行为偏差、如何培养差生的自学的意识和习惯、如何消除差生的不良品质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何杜绝差生的违纪现象、如何培养差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如何对待屡教不改的差生、如何保持对差生教育的耐心和连续性等。
②因为职业中专学校班级内‚差生‛比率高、农村学生多、特困学生多、认知水平低的多、道德意识模糊的多、被逼读书的多、有心理负担的多、有松劲想法的多等特点,导致职业中专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特别难。这一难点问题涉及到:如何保证班级正常秩序、如何防止和杜绝干扰课堂秩序的问题行为、如何培育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如何才能建立起稳定、健康、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等。‚班级,看起来只是一个拥有几十人的小集体,但要管理好,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必须高度重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班级事务也一样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普通学校如是,何况是‚差生‛比率高的职业中专班的管理。
③在第一次的开放式问卷的答案中,职业中专的班主任们就普遍提到了学校教育效果被家长等因素所抵消的烦恼。因为以上所有难题的有效解决都离不开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所以‚取得家长配合支持工作难‛也成了首选的难题之
一。分析总结可发现,中专生家庭成员普遍的学历低、收入低等诸多不利因素使班主任们普遍感到与家长的沟通难,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就更难了。其涉及到的类似问题:如何避免转化教育效果的被抵消和削弱;如何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如何借助家长的力量;如何才能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如何调动家长配合和支持的积极性等。
二、当前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解决策略的现状调查
既然存在上述诸多的难点问题,常年工作在教育管理工作第一线的职业中专班主任们应该具有相应的解决策略吧!为此笔者进行了第二次问卷和正式访谈调查。
1.调查方法与对象
(1)问卷法及对象:与上述问卷的发放对象及方式相同,发放了第二次问卷(附录2)200份,就班主任解决策略掌握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2)访谈法及对象:利用笔者工作的便利条件和一切可利用的(如,全市统考中的监考和批卷、教研和会议、在硕士班同各地从事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的同学一起上课等)机会,同职业中专班主任进行了约八十余人次的全面、细致的正式访谈;同职业中专在校生、毕业生进行过约百余人次的访问谈话;对家长进行了约四十余人次的访谈(访谈提纲见附录3)。
2.调查结果及分析讨论据第二次发放的200份中收回的159份有效答卷的统计结果:回答‚有‛相应解决策略的,只有19份;回答‚有一些‛的,也只有36份。两项合计占答卷总数不足30%。回答‚太少‛的却有66份;回答‚没有‛的也有38份。此两项合计竟高达70%多。由后两项的比率之高也可看出,策略的贫乏是答卷所总结难题成为班主任普遍难题的原因之一。
(1)班主任解决策略掌握的现状
在掌握‚有‛和‚有一些‛的答卷中,班主任们一致概述较多的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善于运用表扬与批评的艺术‛、‚多鼓励少批评‛、‚多给一份真情、多付出一些努力‛、‚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感去激励、感化、引导他们‛、‚言行合情合理,可以使‘敌人’‘真心归服’‛、‚将德、情、理、严运用到教育转化中‛、‚用真情去教育学生、用真心去关爱学生‛、‚多些宽容,多些理解‛、‚强化家庭教育功能‛、‚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等。个别概述精彩的如:‚对他们倾注爱心,尊重人格,民主、平等、和蔼对待他们‛、‚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要让整个过程充满真诚的爱,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细心地呵护脆弱而敏感的心灵,具备水滴石穿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更精辟概述的如:‚需要用爱心露滋润学生的心田,用信心汤使学生扬眉吐气,用专心丸使学生聚精会神,用恒心丹激发学生的斗志‛。前两项中的大多数都强调了:‚必须要有责任心和爱心‛。遗憾的是,这样的答卷只占答卷总数的29%。
在余下的‚太少‛的答卷中,班主任多只提到:‚勤盯着点儿‛、‚给他一顶高帽子‛、‚恩威并施‛、‚找家长管教‛、‚批评加处罚‛、‚强制或疏远‛、‚只能强硬专制‛、‚罚!‛等。
(2)班主任解决策略的匮乏现状及问题表现
从‚太少‛和‚没有‛的原因回答中:‚单纯的教育已无奈‛、‚难在反复无常上‛、‚精力有限‛、‚蒸不熟、煮不烂,无药可救啊‛、‚难有成效‛、‚事与愿违‛、‚事倍功半,劳而无功‛等类似的答案占答卷总数的40%,甚至有不少答案是‚凑合着干吧‛、‚能糊弄就糊弄‛、‚惹不起还躲得起呀‛等类似的答卷占答卷总数的比率竟也高达30%之多。
在对十几所学校的八十余人次的正式访谈中,竟没有一个班主任表示在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方面真正拥有充足的自信;表露更多的是忧虑、烦恼和无奈的感叹。访谈中发现,现实中不但有许多职业中专学校的教师因为畏难而往往逃避和推辞班主任的工作,甚至有更多的教师不愿意再在职业中专学校任教,认为有可能的话,就尽早离开职业中专,如引用大连地区班主任的方言来说:‚无能为力!‛‚干得够儿够儿的!‛。
在问题表现上,超60%的中专在校生、毕业生及家长都在访谈中表露:‚班主任根本没招儿‛‚简单粗暴‛‚没责任感‛‚没水平‛‚管不住学生‛‚只会反复那些老套罗嗦,烦透了‛‚就知道训斥‛‚不讲理‛‚就知道骂人‛‚动不动还打人‛‚自己都做不好‛‚不愿意理学生‛‚不敢管学生‛‚不管学生‛‚只知道向家长告状‛‚甚至对家长也没好脸子‛‚孩子让班主任给耽误了‛等等。至于班主任在解决策略方面的其它相关问题的具体表现,为节约篇幅,将在本文随后的各解决策略中以提醒纠正的对照方式插入描述并进行刨析。
总之,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解决策略的贫乏现状及问题表现令人堪忧,应及时对确定的难点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研究,以解中专班主任工作上的燃眉之急。
附录1:关于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上的难点问题的征询问卷(A)
一、为研究探索有关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上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诚祈能得到您热情的配合与支持。(注:可用本卷背面或另纸答写)
二、您认为职业中专生的生源质量有什么变化?
三、请据实回答下列问题:
1)您知道‚习得性失助现象‛吗?知道()、不知道()。
2)您知道‚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现象‛吗?知道()、不知道()。
3)您知道‚同理心‛吗?知道()、不知道()。
4)您知道‚我向信息‛吗?知道()、不知道()。
四、目前在职业中专班主任的工作上存在有哪些难点问题?
附录2:关于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上的难点问题的征询问卷(B)
为研究探索有关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上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诚祈能得到您热情的配合与支持。
一、下列可能是您工作上的难点问题,如是,请您先通览后,再依据您的经验和判断,按需要解决的轻重缓急的程度,给下列难点问题排序(如,括号内填1,为最‚重、急‛。2以下渐次为‚较重、一般、轻、缓‛)。
‚与职业中专生,特别是与差生的沟通真难!‛()
‚中专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难‛()
‚如何解决中专生的厌学问题?怎么能让中专生都学习?‛()
‚怎样对待和纠正中专生顶嘴、捣乱、打架等?如何杜绝违规违纪现象?‛()
‚问题生/后进生/差生的转化教育工作难‛()
‚如何对中专生进行德育教育?‛()
‚如何做好职业中专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如何解决学生在校教育效果往往被其家庭环境所抵消的问题‛()‚难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工作难‛()
‚取得课任教师的支持配合工作难‛()
二、针对以上难点问题,您是否有什么有效的解决策略/方法?
1、有()、有一些()、太少()、没有()。
2、‚有‛或‚有一些‛的话,烦请您概述一下。
三、‚太少‛或‚没有‛的话,烦请您简述一下理由。(注:可用本卷背面或另纸答写)
附录3:对职业中专班主任、职业中专在校生和毕业生及其家长的访谈提纲
(1)对班主任的访谈:
您认为中专生的生源质量有什么变化?请谈谈班主任工作上的感受。您认为班主任工作上有那些难点?您认为当务之急需要要解决的难点问题是那些?
请您指教造成这些难点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这些难题有什么有效的解决策略?
与中专生的沟通状况如何?在取得家长配合支持工作上有什么难处?家长方面存在那些问题?原因有那些?您认为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有那些?表现方式?造成这些问题行为的原因是那些?您认为班主任自身有那些问题?您及同事都知道‚皮氏效应‛、‚习得性失助‛‚同理心‛、‚你向信息‛理论及其工作上的应用吧?
(2)对中专在校生及毕业生的访谈提纲:
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家里可好?父母/代监护人状况如何?对你有和影响?你对中专班主任的印象如何?你喜欢什么样的班主任?不喜欢的班主任是什么样的?你认为中专班主任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方式如何?方法有效吗?
(3)对家长的访谈:了解有关家庭背景状况、家长/代监护人对学生的看法、期望标准、教育态度和方式。共同探究孩子问题行为的主要成因。寻求家长对中专班主任的普遍看法、建议和要求。
第四篇:浅议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
谈谈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
赣州远大职业中专刁靳莹
当班主任难,当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更难。中职学校的生源有其特殊性,他们文化成绩分数普遍偏低,组织纪律性差,心理发展不健全……如何让学生安心守纪、思想稳定、积极向上地进行学习和生活呢?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积累了一些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则不行。”可见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所以,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必须做到!
我们学校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全面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如果班主任把一些小事、细节不放在心上,觉得没什么无所谓,就会对学生就会起到负面影响。因此,我就从小处垂范:学校要求老师上课提前两分钟候课,我就早早来到教室;要求节约水电,我做到随手关灯和关水龙头;为了保持教室的卫生,我会顺手拣起地上的纸屑。学生们把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渐渐地我发现学生迟到现象减少了,教室也越来越干净了。由此可见,教育学生遵守校规校纪,与其每天耳提面命地唠叨,不如以身作则。
二、以爱感人,以情动人,与学生心灵相通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说情是心灵的钥匙,那么爱则是教育的基础。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法宝。
(一)树立对学生的信心
中职生普遍缺乏自信心,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首先班主任要树立对学生的信心。教师相信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多表扬、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学习积极性才会调动起来。我班有一个男生,反应慢,说话结巴,经常被同学们嘲笑。看到他一个人静静坐在角落里,我心里也不是滋味。后来我发现他的画画得不错,就让他协助宣传委员出黑板报。每期黑板报出好后,我都会在班上赞美他,肯定他其他的事情也可以完成得很好。这样,他赢得了尊重和自信,渐渐地,他性格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很多,同学们越来越喜欢他了。
(二)处处留心,做有心人
班主任不仅要做到眼到、嘴到,更重要的还要心到。中职生大都在十六七岁,既是青春勃发的花季,又是容易迷离的雨季,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心理上容易波动,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班主任要处处留心观察学生心理变化,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帮学生解决厌学、早恋等思想问题。
(三)大爱无类,把每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
班主任要把真情送给学生,要公平、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生病,及时探问;请假,及时与家长联系;学习有困难,悉心指导;回家,叮嘱注意安全;天气变化,提醒增减衣物;取得成绩,及时表扬;发生违纪,则破细麻——耐心开导……这些虽是小事,但它对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贯穿于班主任
工作的全部中。学生亲其师,方信其道,继而乐其道,进而行其导。
三、细化管理,培养正确的舆论
细化管理,培养正确的舆论是建设优秀的班集体的重要方法。
(一)培养一支班级骨干队伍
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必须有一个得力的班干部队伍。为此,我努力建设这支队伍。在选干部之前,我细心观察,将守纪律、责任心强、热心为他人服务的学生作为培养的对象,让他们率先接受班级管理的要求,成为班级建设的积极分子和带头人。确定后,在班级管理中,我对他们表现出的优点从不放过,及时表扬,树立威信,而这种威信又能激励他们更自觉自愿地为同学服务。
(二)制定一套学生认可的班级管理制度
细化班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班主任要制定一套易于学生接受的班级管理制度,据此对学生实行量化管理。在班级管理中,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课间操等各方面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对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我及时提示、教育和引导,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在教育过程中,我讲究方法,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促膝谈心,以平等的朋友关系对待他们,用诚恳、真诚的话语打动他们,用真挚的情感感化他们。开学初我发现班里有男生抽烟,没有简单的批评完事,而是让同学们动手搜集抽烟有害健康的图片、文章,再分门别类在班级的墙报上展出。通过这次活动,吸烟的学生感受到了班主任的良苦用心,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从此戒了烟。
(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工作的关键一环。集体荣誉感的形成,会促使班级进步,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我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例如篮球比赛、演讲、元旦文艺汇演等等,让每一个同学积极参与,为每一名同学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我今年带的是服装班,我利用元旦文艺汇演上的一个服装走秀节目,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设计和制作服装,大家一起帮助要走上台的二十位同学训练!最后演出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增进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
四、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为使学生不被社会、企业所淘汰,我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
(一)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有些企业反映很多学生喜欢频繁跳槽,或不辞而别,或一拿到企业年终红包后就辞工,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企业相当反感。所以,我“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为主题,对学生重点进行以德立身、诚实守信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使他们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二)吃苦耐劳
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常给我打电话反映“一天要站八个小时”,“晚上还要加班”等等情况。针对这一现象,军训时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去滨海前我举行了“准备好了吗?”的主题班会,学生们畅所欲言,体会深刻。这样为学生的就业,做了有吃苦精神的思想准备。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我想,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技术人才。
第五篇: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
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浅谈
在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班级如果疏于管理,就会放任自流,问题就会越来越多,班级风气、学习成绩也会每况愈下,即使以后花很大精力,也难以把他们纠正过来,慢慢地,这个班在学校其他班级的学生心目中就会产生不好的印象,而这个班的学生也会逐渐认同别人对他们的看法,在这种氛围下,坏风气、坏习惯、坏思想就会乘虚而入,滋长蔓延起来。这样的班级如同一辆被敲碎玻璃零件,破损得不到及时修理的汽车一样,被人们以“破班”贯称。因此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应及时防止“破班”出现。下面就班级管理上的经验谈几点浅显看法: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自尊心的学生。实践证明,要做好班级工作,必须从了解和研究学生着手。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学生个体和集体两个方面。班主任需要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体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和社会环境等等。对学生个体进行综合了解、全面分析,就能够了解学生集体。了解学生集体,除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情况外,还要重视研究班集体的发展情况、干部状况等。
二、做“发动机”、“方向盘”,要让学生“敬而畏”而不是“畏而敬”
班主任如果要把班级管理得好,那么他在学生心中必定要有威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些班主任常常是“管得死”或“死管”,形
成惟师是从的专制教育,师生关系成了“我管你从”的君臣关系,学生稍有不慎,便粗暴恐吓、侮辱和责骂,这样不知不觉的甚至是“好心”地损害着学生的尊严和感情。面对这样一位“残忍”的班主任,学生乐意接受你对他的爱吗?相反学生根本不会买你的帐,只会向你投以冷漠的眼光,从而畏而远之,而不是敬重。在这样的情况下,班级管理上就会出现“崩套”现象,你这个“发动机”和“方向盘”就会失灵,“破班”危机着你。
一个好的班集体,首先班主任必须有威信,而威信的取得,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面对学生的缺点错误时,我们以“和风细雨”的教育方式,以心灵感受心灵时;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丢掉“威严不可侵犯”的派头时;当我们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在人格上真正平等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和敬意奉献给他们,他们会在生活上亲近你,工作中敬重你,你的工作就会是“顺水行舟”,你尊严的丰碑也就建立在学生心中。
三、爱是修复心灵的钥匙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班级管理上应该具备爱心,爱心使你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爱心使你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爱心更使你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个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人。
班集体这辆车,方向盘掌握在班主任手里,一旦出现危机,爱心
就成了“破车”的钥匙。陶行知先生说:“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因此,爱就意味着奉献,无怨无悔。作为班主任,要舍得吃苦,勇于吃苦,不怕吃苦。起早贪黑是常事,冒雨家访是工作的需要,教室是心灵沟通的基地,总之,你的身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爱是无声的语言,它能融化百丈冰。看到学生的课本掉在地上,你弯腰拾起,并轻轻放好,爱拉金你和学生的距离;天亮或天黑前,轻轻为教室开好灯或关好灯,爱加深了师生间的理解;读书时,有人爬在桌子上,你走上前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爱使师生心心互通。
四、培养优秀学生干部是树立良好班风的开端
1、选拔培养班干部。在班干部的产生过程中,我认为教师的包办代替必定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是不可取的!但是,单纯的所谓“民主”,让学生完全自主决定,一些学生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在日后的班级管理中得到“照顾”,同样有不足。比较好的方法是:先民主、后集中,即先让学生进行投票选举,再由教师权衡。实践证明,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经过班主任的优化组合而产生的班委会,能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拥护,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2、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集体是在生活中产生的。平时,多组织互帮互学活动,在学习上好生带后进生,在纪律上互相提醒,在劳动生活上互相帮助,通过活动扩大班干部在同学中的影响,加强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这样既能在班干部的纪律及常规管
理上起到明显的效果,又能在班级中孕育团结友爱的风气,使班级成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五、把握好学生的情感是启迪学生的钥匙
人有千身,身有千心。班主任在“以情优教”的同时,要注重情感的实施对象——学生的情感基础,不能盲目地把自己的情感强加在学生身上,要为学生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亲近学生。人都是有情感的,班主任要达到了解学生、亲近学生、与学生沟通的目的,就应该像一名歌唱演员,离开舞台到观众中间去唱,以亲切的目光注释学生,以婉转的声音调动学生,以优美的语言启迪学生,以高昂的情绪鼓舞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使他们以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热情聆听“歌声”。在必要时,还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同欢笑、共悲伤,在欢笑与悲伤中体验学生的情感。
2、尊重学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班主任要想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首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所以班主任必须该转传统的教育方法,变“一言九鼎”为“群言千鼎”,放权让学生自主管理。同时一个班级好比是一个小社会,我们要允许它由不同“层次”的人组成,班主任应给予宽容和谅解,千万不能有优劣之分,不能做出挫伤学生自尊的行为,要以平等的姿态出现,真心诚意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时时处处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这样他们才会把心掏给你,让你尽量与他们的情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3、热爱学生。爱是人的一种需要,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更需要爱。班主任应经常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只有班主任的爱心为学生所感受,学生心灵的琴弦才会被班主任所拨动。学生对班主任的爱心感受越深,对班主任也就越加信任,对班主任的教导越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就会迁移到班主任与学生情感交融的感悟上。
只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基础,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激起学生的激情和热情,产生情感上的共振,就必然能使自己在实践中练就一套能开启不同学生心灵之锁的真本领,保证教育工作者朝着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产生情感上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