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情况
朝阳市教育局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情况
朝阳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坚持把行风建设工作作为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密切结合朝阳实际,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拓展工作思路,细化工作过程,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监督考核,严查违规违纪行为,实现了行风建设工作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机结合与良性促进。
一、教育“三乱”治理成效显著
朝阳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省有关治理教育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的相关规定,并纳入到整体重点工作之中,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领导体系,与各地、各校主要领导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责任书,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的从教行为,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一强化新闻舆论监督。市教育局每年都通过《朝阳日报》、朝阳广电台等新闻媒体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对教育的监督,对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二建立教育行风社会监督制度。市教育局聘请了20名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教育系统行风监督员,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参加的行风座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教育行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促进教育 1
行风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提高。三畅通教育行风诉求渠道。各地各校都在显著位置设立了专用举报信箱、公开举报电话,并依托民心网、市民投诉网、市长热线、局长信箱等网络平台,及时受理群众投诉,建立起了多维的监督体系和诉求沟通渠道,取得了非常好的工作效果。四完善学校监督防范工作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学校监督预防体系的建设,层层签订责任包保承诺,形成层层负责、层层制约、层层追究的责任体系和监管机制,实现了从学校到教师的全覆盖,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责任。目前朝阳教育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二、规范办学,学生课业负担得到进一步减轻。
今年2月29日省召开“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会议后,朝阳各地各校立即行动起来,第一时间召开相关工作会议,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辽委办发[2012]11号)文件,制发了《关于印发朝阳市贯彻<辽宁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朝教发[2012]4号),各地各校也出台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并通过召开全校教职工会议、校园广播、校园网站、宣传专栏、致学生家长一封信、与教师签订规范办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承诺书等举措,对此项工作进行深入宣传落
实,使广大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执行省、市有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要求的重要意义。同时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组建学生活动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适机调节学生的学习节奏,合理安排学生空余时间的学习和生活,缓解紧张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在校园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让广大中小学生在充分享受到校园生活带来的快乐同时,愉悦求知、健康成长。如今,朝阳各地各校严格执行省、市有关规定,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学生课业负担得到进一步减轻,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朝阳教育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学校均衡发展,学生择校意愿得到缓解。
近年来,朝阳市教育系统采取优秀教师交流、加强薄弱学校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示范性高中定向招生比例、增加薄弱学校教育资金投入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加强教育均衡发展,校间差异得到有效消除。现我市高中、初中和小学新生入学全面实行平行分班制度,切实解决了学生择校、择班、择师的问题,广大人民群众对朝阳教育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持续提高,为实现朝阳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注入了新的信心与动力。
四、教师招聘阳光公开
教师招聘工作是确保我市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持
续健康发展的大事,也是人们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每年一次的教师招聘工作,精细组织、严密部署,阳光操作,公开运行,广泛接受上级部门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招聘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进行。一招聘政策公开。教师招聘工作一经启动,市教育局立即在朝阳教育网、朝阳电台等主流媒体上公布招聘教师政策、招聘计划、招聘方法、录取办法、拟聘人员岗位等信息,以备广大考生详实地了解招聘信息,充分地准备应聘。二考试公平进行。1.考场实施全封闭管理,杜绝无关人员进入考场;2.考场实施无线屏蔽,防止考试作弊;3.采取考场视频监控措施,时时监控考场动向,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4.异地邀请评委,并且切断评委与外界通信联络,对评委实施封闭管理,保证评委不受外界干扰,公平赋分。三考试过程公开。每个考场均邀请一名市纪委领导进行考试全程监督,现场亮分,当场公布,确保每一位考生的成绩真实有效。
第二篇: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1
一、当前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调查显示,我市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按程度的比重由高到低排序可概括为十个方面:
一是如何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占比21.98%。如何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之所以成为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发达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其他发达城市的快速发展更为了解,更清醒地认识到了竞争的激烈性和我市仍处于相对落后发展状态的严峻现实,另一方面也希望我市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面临的大好发展机遇,加快创业创新,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奋力崛起。
二是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问题,占比16.48%。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问题包括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社会稳定等则是从
中央到地方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且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相关制度仍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所以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也较突出。其中,外来民工的权益保障和福利待遇长效管理机制是近年来发达地区民工短缺引发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阳光工资的落实以及维护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等问题也是大家普遍关注的。
三是物价特别是房价问题,占比15.38%。物价问题的产生是因为自去年以来,我国食品、住房等消费品的价格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在普通群众特别是低收入阶层中引发了一些恐慌和怨言。而且物价问题也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四是新农村建设问题,占比12.09%。新农村建设问题主要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宅基地流转等问题,主要是一直从事基层工作的乡镇干部在长期与农民接触的基础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一些经济薄弱村因为自身资金的缺乏,所以村庄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难以实施,而经济发展较好村的建设项目相对来说更多一些,自然也能获取更多的财政拨款,造成贫困村和富裕村的差距不断拉大。随着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加大,群众对农村宅基地自由流转的呼声较高。农村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也是一个需要加快解决的问题。
五是生态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占比8.79%。生态问题引起重视,一方面是大家希望能利用生态优势吸引更多的周边城市特别上海游
客来湖州休闲旅游,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对工业化过程中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诸如太湖蓝藻事件表示担忧,希望能寻找有效途径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另外,我市节能降耗任务面临的巨大压力也是大家讨论的一个热点,特别是随着德清和长兴去年一些高能耗项目的投产,加上安吉节能降耗的空间本来非常有限,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大家普遍关注。
六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占比7.69%。看病难、看病贵是在现行医疗体制下,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普遍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据一位乡镇干部提供的资料,该镇205户低保户和困难户中因病致贫的占60%。此外,大家反映,医保覆盖面虽然广,但是报销比例有限,保障能力不强,而且不能跨地区转移,这些都限制了医保作用的发挥。
七是创业富民问题,占比7.69%。有学员认为创业富民、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保持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也有学员认为这是缩小收入差距、保持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干部群众特别关注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的力量,让低收入阶层能走上自力更生、创业致富的发展之路。
八是政府特别是乡镇(街道)职能转变问题,占比4.40%在这一问题上,大家认为政府职能转变,首先是要把政府转变为一个主要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服务型政府。另外,大家也对如何改变乡镇(街道)的责任与权限不一致的问题非常关注。
九是土地要素制约问题,占比3.30%。在土地要素制约上,大家认为要加强宅基地和废弃矿山的复垦,另外也提议国家增加沿海地区建设用地指标。也有乡镇干部反映,在土地使用审批上存在这样一些现象:国土资源部门坚持“认图不认地”的原则,而这些土地性质图有时相对滞后,造成图上标注的土地性质与实际土地的使用性质不一致,影响到工业土地指标的获取,制约经济发展。
十是就业问题,占比2.20%。就业问题集中在如何增加失地农民就业,减少城市化推进的障碍和政府工作压力,以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纠正社会存在的“读书无用”的价值观念,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第三篇: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以“争创群众满意医疗单位,争当患者放心医护人员”为主题,着力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
党员干部的工作激情是创先争优的基础。大力开展“争当患者放心医护人员”主题教育,努力把创先争优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转化为更好地服务群众的思想动力。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院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小组,针对单位党员较少的实际,将参加活动的范围延伸和扩大到所有入党积极分子和医护人员,让他们全程参与创先争优活动。同时,开展了老党员一对一培养积极分子活动。将业务水平高的医护人员加入到党组织队伍中来,壮大了卫生系统党员队伍,激发了医护人员工作热情,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强化党性教育。在全院广泛开展了领导干部讲一堂党课、精学一遍党章、参观一次革命旧址、聆听一场先进人物事迹报告、到帮扶村进行一次访贫问苦的“五个一”活动,激发和弘扬广大党员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以医疗卫生业务和医改政策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采取辅导培训、知识竞赛、业务传帮带等形式,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技能。
注重典型引领。引导全县医护人员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积极宣传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钟南山、姜素椿等典型事迹,大力挖掘近年来医药卫生系统涌现出的先进党组织和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典型教育身边的人,让广大医务工作者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
二、着力改进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
增强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改进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是创先争优的基本目标。推动院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增强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改进了医德医风。
党支部结合中心工作做出承诺,党员结合中心工作、岗位特点和自身能力做出承诺。全院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和承诺专栏,全体党员佩戴党徽,亮出身份,在服务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群众评议,领导点评。重点围绕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成效、践诺情况,采取面对面和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评议,每季度组织一次。党组织的评议结果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格次,医护人员的评议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格次,优秀比例不超过人员总数的15%。
接受群众监督。党支部和党员的承诺内容、评议结果通过展台和专栏等多种形式公开,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积极开展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广泛征求群众及患者的意见,对照整改,查漏补缺,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就医环境差问题问题加强管理
1、加强健康宣教,劝告家属不要在院内吸烟,保持院内环境整洁。
2、加大对卫生员的管理,科室定期做好自查,做到物品摆放有序,外环境整洁。
3、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礼仪,着装,文明用语和普通话的培训,杜绝不文明的行为。
第四篇:中国农民问题解决有两大难点
中国农民问题解决有两大难点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锡文认为,自1997年起,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不断下降。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两个,一是来自农业的收入减少;二是就业更加困难。这两大因素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关。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直接导致农村市场萎缩。1998年起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出现减少或停滞现
象。农村市场最旺的时候是1984年,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曾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3%。2001年已降至37.38%,下降了15个百分点左右。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所占份额下降,其中有农民流动和农民进城消费的因素,但总体仍出现明显下降。
其一,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速度之快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其中,对农业影响比较大的有两个指标:一是恩格尔系数下降。二是食品的收入弹性系数下降,即增加收入中用于增加食品开支的比例下降。2001年和1996年相比,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020.7元,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1389.5元,而食品开支只增加109.3元。但其中仅外出用餐就增加了128元,城镇居民人均用于购买粮、油、肉、菜的支出实际减少了131.2元。如果再不做大城镇居民消费群体,农民从农业中增加收入几乎没有余地。
其二,我国也正处于“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行”的阶段。这个阶段有助于实现经济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但对扩大就业也带来了新的矛盾。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的趋势加速发展,农民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面临着新的困难。过去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就业量非常大。但1997年起,乡镇企业总的就业人数有所下降,2001年为1.31亿人,比1996年减少约500万人。由于就地转型出现困难,使得1997年起种植业、水产业及畜牧业就业人数出现反弹。
因而,解决农民的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增长问题,都必须加速推进城镇化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五篇:目前农村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1
目前我镇农村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1、地方经济发展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地方经济发展太慢,大批农村青壮年仍要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留下很多后遗症。干群渴望改变现状,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希望上级多在发展经济上做文章,为基层干群松开手脚。
2、农耕问题。
青壮年大量外流,新生代不愿留在农村生产生活。农村缺乏劳动力将日趋严重,土地流转不可避免,流转要规范,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
3、新农村建设问题。
中青年外出打工,渐渐在城市安家,空壳村越来越多,如何处理?如何腾出土地用于农业生产?新农村改造应再次摆上议事日程。要完善新农村建设政策,进一步规范,循序渐进的改造,不可一蹴而就。
4、综治维稳问题。
农村剩下的人员大多是老弱病残幼,治安联防缺乏青壮年,一些不法之徒公然偷鸡摸狗,群众也无能为力,渐渐会产生不满情绪,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5、留守儿童问题。
当地农村普遍存在隔代教育问题。老人对孩子溺爱、放任,孩子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容易产生心理偏差,不利于孩子成长;老人精力有限,疏于看管孩子,孩子安全也是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难度大,需社会各方努力,仅靠政府也难以为继。
6、就学问题。
农村教学点的撤并加大了农民的教育成本,孩子小,路途远,就学难;陪读,成本高;村庄更加空虚,老人们生活更加不便。
7、基层部门职能和作风转变问题。
目前农民到各部门办事的多是老人,这些人年龄大,理解力和记忆力都较差,加之并乡后,离办事点路途远,交通不便,所以办事效率不高,办事很辛苦。基层各部门职能和作风要进一步转变,更加方便群众。
8、惠农政策问题。
农村老人多,信息闭塞,沟通难,一些惠农政策贯彻难。干部要多了解民情民意,惠农政策要更加透明、公开,便与群众比较和接受,满足群众的诉求。
9、计生问题。
缺劳力,男女比例失调------总之,《计划生育法》需修改。农村允许生倆孩,解决劳力缺乏问题;多女户生男即止,解决男女比例失调问题。何乐而不为?
以上所谈,为个人看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