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读书笔记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自古以来,中国都是重视礼仪道德的。人与人之间都有严格的礼教约束。其中也包含着守旧,不合理,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思想文化,但某些蕴涵中华民族灵魂的精神,原本值得一直继承下去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人们追逐“自由”的步伐中被遗起。人们一边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边却有意无意的做着一些不道德的事。一直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是落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直到最近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口号,人们才重新认识到“道德”一词的重要性。许多学者都对“道德”一词做出了阐释,及中国人道德缺失现象做出了说明。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茅于轼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在《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第一章“道德的悖论”中,茅于轼通过《镜花缘》里君子国中两人因双方互相让利而很难达成协议的例子,说明了以别人的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原则同样会引起争论。书
中还举了一个一位学雷峰的好心人义务为附近的群众修理锅碗瓢盆的例子。雷峰精神都是我们传统中值得夸耀的东西,但经过茅于轼的深刻剖析,我们不禁也会与他一样对这一精神产生质疑。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无私奉献的好形象,但同时也诞生的二十多人拣便宜的人,书中详细分析出道理中的利弊关系。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去认真的分析,就会发现问题,它们无不于我们信奉的道德相悖,于常理不合。所以如果不是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同步上升,那么一两个“雷峰”的出现,会滋生出更多好逸恶劳,贪图便宜的小人,他们的出现反而会带来社会的损失。
书中提到反复提到“先人后己”的原则。但我们从当今社会可以看出大多现代人都奉信“人性自私论”,甚至将礼让的精神当作笑话。我们小时候都受过长辈或学校很多道德教育,我们受过的教育让我们天真地认为道德是无处不在的。但
是我们长大以后,关于道德的教育就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关于“竞争”的教育:获奖名额要靠竞争,就业岗位要靠竞争,这个社会是个竞争的社会,竞争压力有多大„„几乎一切的“礼让”都给“竞争”所取代。生活装满了竞争,又会有谁还会坚守着“先人后己”的原则呢?书中分了几部分,分别讲了什么是道德,道德从何而来,道德与金钱,权力的关系,道德与个人,社会的关系,道德与中国人的关系,以及最后,也就是茅先生的殷切希望——怎么让国人在道德中寻找到真正的快乐。
书中也回答了几个我之前觉得很迷惑的问题,比如炒股票,炒期货,到底对经济有什么影响。又比如,为什么大家都是coding的,但是老美一个月的工资却是我们的好几倍,而事实上,我们这里也有好多人比他们水平高。为什么标榜自己高道德的社会主义国家,道德上却普遍没有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人民
高?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详细地叙述了关于当前中国人的的道德,经济,文化以及其发展前景。是一本阐述由于中国人经济变化,进而人的观念随之变化而引起社会深刻变革的书。社会的某些变化新事物的出现,使人们不得不去思索,从而引起观念上的变化。同时,由于观念上的变化,又促使社会的变化。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件事物,都是矛盾的综合体,既统一又对立,这样的社会才会进步。
读完此书,自己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努力成为一个朝着作者所憧憬的道德前景的人。如果我们身边每一个人都做到文明处世,以礼待人,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国家的灾难和减少国家的负担。争做英雄,为人是理想,而做好一个普通人也是一种理想。心理暗示的反复作用,可以使印象得到巩固人们的行为规范相互间良性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提高,如此,则个人大幸,国家大幸,中国就会早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
第二篇: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读书笔记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读书笔记
书中分了及部分,分别讲了什么是道德,道德从何而来,道德与金钱、权力的关系,道德与个人、社会的关系,以及最后,也就是茅先生的殷切希望——怎样让国人在道德中寻找到真正的快乐。
书中从自然经济下的道德开始讲起,但我们主要讨论了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市场经济下要不要道德?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我们的传统道德观,从小所受的教育让我们自然地觉得市场与道德是相违背的。茅于轼先生写的基于经济学的市场经济下的道德给了我们答案。经济学原理把人看做理性人,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自利的,这也是与我们头脑中的道德冲突最大的一点。但书中提到,市场中的商品交换并不是等价的,因为人总是会用自己不太需要的东西换取需要的东西,也就是用使用价值低的商品换取使用价值高的商品,当交换商品的双方都从这种自利的角度出发完成交易,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双方都得到了好处。从另一个角度讲,法制是成本极高的奢侈品,道德的成本要比法律低得多,警局,法院,检察院,监狱都需要花钱去办,而且法律也不能时时介入我们的生活。道德的约束显然是必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给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德的重建尤为重要,只有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规范人们的经济活动,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既然道德是必要的,那道德的观念是否需要重整。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逐步转型为市场经济,汹涌的商品经济大潮在推动经济巨轮前行的同时也淹没了道德的堤防,自私自利、为富不仁者不断涌现,一次又一次挑战道德的底线,传统道德正在瓦解。我们都能读懂书中的观点,也认同它,茅于轼先生举了许多生动的例子,《镜花缘》中的君子国,学雷锋的例子,甲乙拿苹果的例子(甲在大苹果和小苹果中挑选了大苹果。乙:你怎么这么不道德?甲:那你先选会选哪个?乙:当然是小的那个。甲:那我的选择不是成全了你的选择么?),还有仇富心理的解释。这些都揭示了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背后必有一群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懒汉,传统道德必须注入新的要素了。但生活中我们的道德判断却不一定能想到这里,我们自然而然的便顺了我们的传统道德观,这个改变的过程是漫长的。
茅先生在肯定了私心的价值以后,紧接着便提出克制私心,他的博客中一篇《说谎的危险》中讲“任何个人和集团都要受到利益上的制约,没有人可以例外,因为不受制约的个人或集团必要损害别人的利益。”当社会暴露巨大的丑闻,一些伪善的把戏被戳穿,大家有一种能够被愚弄的感觉,林彪的阴谋败露,尼克松的水门事件等等,这将导致整个社会道德水平迅速降低。当然,这是大的方面,但任何人都将为自己过度的私心付出代价。
经济与道德能否相容的答案在已经呼之欲出了,商品经济可以建立在道德高尚的社会关系之上。市场经济需要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桑德尔教授《公正》课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讲的:“与回避的政治相比,道德参与的政治不仅仅是一种更加激动人心的理想,它也为一个公正社会提供了一种更有希望的基础。”我想道德参与的经济也一样,经济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
书中的最后论证了精神享受的重要性,道德会使人快乐,父子和睦,夫妻和睦,婆媳和睦,家庭其乐融融,各行各业,各司其职。市场经济井然有序,遵守各项规则,社会风气蒸蒸日上。这样的社会是理想的,但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一个道德水准低下的时代做一个快乐的高尚的人。
第三篇:读《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有感
读《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有感
最近拜读了茅于轼先生的著作《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感触颇深,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道篇、德篇。先说说对这本书的整体感受,第一是对道德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21世纪的中国人应有什么样的道德价值观?如何建立具有独立思维品格的新经济人道德价值体系?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如何在新旧道德观的冲撞中求得调适与超越,以填补因体制转型和观念震荡而产生的道德隙缝?第二是大量结合我国经济改革以来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来展开理性分析,而不是在纯粹的形式逻辑里兜圈子。不仅报刊上有趣的新闻报道可以用作我们的素材,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出发点。越是我们熟视无睹的事,越能体现大家共同认可的规则。
一、道篇。作者主要就中国受穷落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及为了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们应该怎么做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正如 茅于轼先生说的一样“中国受穷的原因并不是科技落后,那是穷的结果而不是原因;穷是因为经济制度错了,搞了计划经济。近几年我进一步发现,中国之所以穷,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缺乏人与人平等的人权思想。”
己所欲,慎施于人。孔子告诫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圣经里有一句类似的话:“己所欲,施于人。”从表面上看,前一句话是后一句的否定形式,似乎二者并不矛盾。但细分起来却有重要的差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道德信条的基础,它的意思是每个人不要做他认为讨厌的事。而“己所欲,施于人”是从善良的愿望出发,对
别人做好事,万一你错误估计了别人的喜好,“己所欲,施于人”就可能好心办了坏事。因此“己所欲,慎施于人”才是一个比较适当的信条。
在人权不是商品这一小节中有这么一个观点“权利的均等保证了起点的平等,而市场机制则导致了终点的不平等。”我们反复强调的人生而平等,也就是每个人在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应遵守同样的制度规则: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市场竞争中用同样的打分规则;在道德判断面前任何一类人都不被歧视。规则的不平等产生结果的不平等,可是要消除结果的不平等势必引起另一类的不平等,因为人的天赋不同,主观努力不同,所以他们的结果原本是不同的。现在为了强求结果的平等必须强制性地剥夺一些人的贡献,把它们无条件地分配给没有贡献或贡献较少的人,这样强求结果的平等必然伴随着强制剥夺现象,又产生了新的不平等。然而实施结果的平等的话又会产生其他的不良后果,比如奖懒罚勤,个人缺乏创新精神,企业缺乏活力,国家经济发展停滞,社会弥漫懒散习气。这种现象就跟中国当年的计划经济差不多吧,做与不做都会得到同样的报酬,当然没有人会努力工作和钻研了。总之一句话美好制度的原则就是:对等和公平了。
正如前面说的中国穷是因为经济制度错了,那么什么是经济制度呢?经济制度是人们取得可交换的物质享受(通过或不通过货币)的规则。但经济制度不包括人们取得非交换性物质享受的规则,更不包括处理人与人非经济性的权利与义务。因此中国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让人们的一切收入都通过要素市场得到(仅仅除掉社会救济性质的一
部分)。
二、德篇。道德:自由社会的润滑剂。
专门利人毫不利己,从动机来看当然是高尚的,然而从效果看,提倡这种行为并不能达到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目的。因为这种行为提供了另一批人白占便宜的机会,从客观上鼓励了另一批人的道德沦丧。如果全国大多数人都作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其余少数人正好可以肆无忌惮地膨胀其私欲。“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到底利谁?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个很著名的事例李汝珍的《镜花缘》中描述的君子国的故事说的就是专门利人的事例,它说明了一个极深奥而且非常重要的道理:以自利为目的的谈判具有双方同意的均衡点,而以利他为目的的谈判则不存在能使双方都同意的均衡点。君子国里发生的事情,说明了以别人的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原则同样会引起争论,结果我们仍然得不到一个和谐的、谐调的社会。因此君子国内不能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均衡,它最终必定转变成“小人国”。这种专门利人的行为最终利的是“小人”。
道德比法律更重要。道德每时每刻都在起作用,而法律则很少介入到生活中来。道德约束与法律约束相比较是成本非常低而效率最高的一种约束。大家都知道,打官司是很费钱的事,除掉个人为打官司要支付成本,社会还要为了维持法治支付更大的成本。警察、法院、检察院、监狱等都要花钱去办,而且这些花费都不是生产性的。道德是一种鼓励人们向上的积极力量,它促使人们去关心别人。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的规定原则上不可违反道德准则,否则这种法律就成为非正义的。这是基于以下三点理由。
一、与道德相抵触的法律很难贯彻
二、法治是成本极高的奢侈品,而道德则是没有成本的公共服务。
三、道德和法律之间还有一段空白地段,换言之,不道德的事未必都犯法。既然道德如此重要,那么关于道德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保障思想自由,有利于道德再建。要尽快建立新的道德观,最重要的莫过于要尽可能按新道德观行事的人能得到实际利益,而违反道德的人则应受到惩罚。
读茅老师的著作,有的观点使我如梦初醒、有的则让我恍然大悟。比如“己所欲,慎施人”等等。总之,《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这部著作是一部很值得大家去拜读的一部佳作,希望这部书能给大家带来新的感受和观念。
第四篇:道德读书笔记
《道德教育》读书笔记 爱弥尔·涂尔干是法国的教育社会学家,他毕生都致力于教学、研究和著述工作中,他将“至少三分之一,而且通常是三分之二”的心血都倾注在教育学工作上。涂尔干的教育学教学不单单是以教育学为核心的学科活动,更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理性实践的尝试。《道德教育》这本书是一本教育社会学的书,也是涂尔干探讨普通教育学的一个尝试。这本书大致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前言和导言,第二部分讲了道德的三要素,第四部分讲了教育与社会学,第五部分则是一些讨论与讲稿,下面我就涂尔干在文中的某些观点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1、教育理论是现有能够服务于教学的最有条理的,内容最翔实的,文献资料最充分的思想,如果教育理论超出了它的适当界限,如果它声称要替代经验,颁布各种现成的,此后被机械地使用的公式,那么它就会退化成死的东西,另一方面,如果经验不尊重教育学的思想,那么它反过来就会退化成盲目的惯例,或者被空泛的或散乱的思想所控制。教学是一项实践活动,它的进行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如此才能取得成效,而这个理论最好的就是教育理论。凡是要有依据,教学的依据就是教育理论,它指导教育如何进行,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适当中可能还会涉及到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它同样是以教育理论为前提依据的。但是,在我们进行教学或教育教学改革时,一定要灵活运用教育理论,选择适合自己的,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但我们也不必完全信奉教育理论,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教育理论可能并不适合现在的教育教学,这时我们就要有所选择,有所改变,千万不可固守成规。我们现在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学生敢于质疑,而在以前的教育中是没有这一理念的。当今,我们的教育也不断地在进行改革,以使教育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在这过程中,我们以已有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但同时也在不断完善教育理论。
2、道德的要素主要有三个: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知性精神。涂尔干在文中论述这三个要素过程中呈现了他的道德理论——义务的理论、善的理论和自主理论。在道德性格的形成过程中,童年期的第二阶段小学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此前,儿童的年龄非常小,他的智力发展尚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情感生活也过于简单,没有发育。他依然缺乏为能够强化我们道德的各种相对复杂的观念与情感所必需的智力基础。另一方面,如果度过童年的第二阶段,也就是进入
学龄期,还没有打好道德的基础,那么这种基础就永远打不好了。在这个阶段,唯一可能的训练是一种很一般的训练,即初步引入一些简单的观念和情感。首先,我不知道涂尔干所指的这个阶段是否就是我们这的学前期,也就是幼儿园。其次,诚然这个阶段很重要,但我不认为过了这一阶段道德基础就永远打不好了。我相信环境的作用是巨大的,即使在这一阶段一个人的道德基础没有打好,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他接受越来越多的知识,他会明白一些道理,改变原先错误的观念,只要社会不抛弃他,他不放弃自己。在这当中,家庭和老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小时候经常偷东西的人,如果在他以后的生活中,老师和家长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给他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社会宽容得对待他,我想他会改掉偷东西的坏毛病,但如果家长和老师处理不当,反而会弄巧成拙。最后,在这一阶段的训练除了初步引入一些简单的观念和情感外,我想教师和家长的示范也是有效的。高深的观念他们听不懂,但是当我们在做一些事的时候或小孩在做一些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更多的时候需要老师和家长以身作则,或许他们现在不懂,但以后他们一定会懂的。小孩的模仿性很强,所以家长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很重要,如果自己都没做好,那么要求他们去做,似乎有困难。道德的基本要素是纪律精神。纪律就是使行为符合规范。通过纪律这种手段,我们可以学会对欲望进行控制,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我们必须加以控制,纪律和规范则为这种控制提供了可能,当我们想得到哪些我们不该得到或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或做那些我们不该做的事的时候,纪律和规范这时就会告诉我们不可以,而当我们听从了以后,我们的个人意志也得到了提高。可见,纪律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人格的发展。所以,纪律精神必然为道德的首要要素。道德也因此具有限制和抑制的功能,所以过多的财富很容易会变成不道德的根源。的确,很多不道德的事都因过多的财富而起,过多的金钱膨胀了我们的欲望,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种种不道德之事源源而来,贿赂、买凶杀人、嫖娼??但是,金钱不是万能的,也有人在拥有很多的金钱以后做善事,为人民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所以,我觉得这还是一个道德教育不深入、不到位的问题,而非道德功能的问题,如果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不道德之事呢? 道德的次要要素是对社会的依恋。道德的起点就是社会生活的起点。人总是生活在许多群体之中,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文明的全部财富的生产者和贮藏者,没有社会,人就会降至动物的水平,道德当然也无从谈起,“狼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如果人要成为一种有道德的存在,他就必须献身于某种不同于他自己的东西;他必须感到与社会一致,而不管这个社会有多么低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如果我们在为自己做事,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努力??我们不会认为他有道德感,而当他在为别人做事,为别人而献身??我们会说他有道德感。我不否认一个乐于奉献自己的人,一个处处为他人考虑的人,他的生活会更丰富,更有活力,而他也更有道德价值。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奉献,一味追求与社会的一致,我们得看看自己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难道我们不奉献就可以说我们没有道德吗?一位研究生为了一个普通农民而献身,这件事是可以体现他的道德感,但是这样做值得吗?一个研究生可以为国家创造多少财富啊?当然我并不是贬低农民的价值,只是相比较而言。如果他知道自己没有那个能力而不救那个农民,我们就该说他没有道德感吗?只要他不是视而不见,只要他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我相信那是一个双赢。
道德的第三要素就是道德的知性。要合乎道德的行动,光靠遵守纪律和效忠群体是不够的,不管是出于遵从规范还是忠于集体理想,我们还必须对我们行为的理由有所了解,尽可能清晰完整地明了这些理由。凡事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行之有效。知性的运用是儿童获得自主和自决精神的过程,具有启蒙的意涵,这种启蒙绝没有要求教师为儿童灌输一种总体知识和普遍规范,而是使儿童在待定的界限内自由地运用理性,逐步形成一种内化的社会态度。
3、绝对禁止体罚是学校惩罚中的基本守则。为了维护学校纪律,使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很好的施行,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是必要的。惩罚不能为纪律赋予权威,但却可以防止纪律丧失权威,惩罚或多或少消除了过失,或者尽可能补偿了过失,他的本质功能是维护良知,因为违规行为能够而且必然会搅乱信念中的良知,即使他们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惩罚并不是为了使他人的身体或灵魂吃苦头,而是在遇到过失时确证过失所否认的规范,他可以保护学校一些规范,一种课堂道德,形成对这种道德的尊重。在儿童违反了学校纪 律,做出不道德之事时,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惩罚,使他们知道他们所做之事是不可以做的,如果在他们犯错以后比加以惩罚,那么他们以后还会再犯,就不会尊重这种道德,就会认为这种道德其实也没有什么。当然,对他们进行惩罚并不是要让他们痛苦,虽然惩罚会带来痛苦。惩罚就是斥责,最好的惩罚就是尽可能采取最富有表现力的、代价又最低的方式进行责备,使儿童对他的行为所激发的感受产生尽可能产生鲜明的印象。虽然惩罚是必须的,但体罚却是不可以的,这样的惩罚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道德障碍。道德教育的首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儿童身上激发出一种人类的尊严感,而体罚却是对这种感情的亵渎。体罚或许可以让儿童记忆深刻,但是却也会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而且多次体罚之后,他就会产生抗体,对体罚无动于衷,体罚也就行之无效了。儿童善于模仿,在老师对他进行体罚之后,他或许会将之用于其他人身上。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有以为老师脾气非常不好,动不动就对学生拳打脚踢,我们班一个非常调皮的男生常常成为他体罚的对象,后来这位男生在那学校里经常打架,不上学以后也是不务正业,经常打架,最后初中没读完就不上了。我曾问过他,为何辍学,他说如果不是那位老师,或许他就不会辍学,说不定还是一位好学生呢。体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我看来,它甚至还会阻碍道德教育,它会使人陷入道德混乱的效应。人们没有必要为了传递各种观念和感情而采取如此粗野的体罚措施。随着一个民族的道德良知日渐高尚,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体罚在学校、社会中以无立足之地了,学校以明确规定不可以体罚学生。
我们必须避免体罚,而且必须禁止所有损害儿童健康的体罚。我们不能因为儿童学习任务没完成就剥夺他们的游戏时间,我们也不能因为儿童不遵守课堂纪律就对他们大声呵斥??儿童的天性是活泼的,我们不可以扼杀掉。当然,之摈弃那些有害的惩罚还不够,我们必须选出和采用那些对受罚儿童有好处的惩罚办法。对于一切具有教育影响的处罚来说,都必须值得受到处罚的人的尊重。对儿童的处罚应该渗透人道的感受,成为一种教育的再造,所有要求有过失的儿童必须完成的补充任务,都应该具有与日常义务相同的特征。我们必须使处罚产生一切又用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处罚的方式比惩罚更重要。我们绝对不可以在气头上打孩子,这足以使惩罚失去信用,失去全部的道德含义;我们也有必要防止采取无动于衷的惩罚,如果使惩罚不带有一丝感情,也就失去了一切道德内容。
4、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是所有意识的生命的两个共存并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方面。在所有利他主义中,都有某种利己主义,同样,在利己主义本身之外,也有某种利他主义。这两种类型的情感所表达的,是我们整个心理构造的两个彼此不同却又不可分离的方面。我们会因为我们的亲人的死而痛苦,那是因为,我们有关这个亲戚身体与道德人格的意象,以及与他有关的所有联系的表现,读不再起作用了。我们再也不能重温他在我们心中激起的那种备受珍爱的感情。当我们需要的时候,信任的眼神,熟悉的对话,暖人的话语,所有的一切都永远不再发生了,我们突然感到,在我们的意识深处有一种令人痛苦的空虚,我们在依恋他们的同时,也在依恋我们自己。儿童一生出来,就能够具有某种利他主义了,尽管他的意识是不成熟的,但他始终是一种有意识的存在,因为儿童的智力水平是有限的,所以他的利他主义既不彻底也不复杂,儿童身上有一种习性:与某种不同于自身的东西建立团结的关系,由于一些习惯的作用,他会越来越依恋于他所熟悉的环境中的物与人。一旦他要喝水,就会去喝他已经用惯了的杯子里的水;一旦他要睡觉,也不会睡在他不熟悉的房间里;一旦他的妈妈离开他,他会痛苦不堪。他不会接受陌生人的拥抱,抵制她的照料。在所有情况下,儿童都能清楚地体验到一种把他的存在加入到他人的存在之中的需要,而当这种联系被打破时,他就会感到很痛苦。
5、在儿童离开家庭时发现自己所处的道德状态与他必须追求的道德状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段路程是不可能在单一阶段走过去的,必须要有某些中介。学校环境就是最合乎需要的中介。学习环境是一些有相似的年龄和社会背景的人的结合,它是一种范围更广的集合,它与政治社会是很接近的。但是它又是非常有限的,仍然可以结成一些个人关系。由于大家一起生活。很容易形成对班级甚至学校的依恋,他们也就很容易接受我们希望在他们身上培养的那些更高尚的感情。学校是一种真实的群体,每一种处于萌芽阶段的智力活动形成都可以在学校中找到一席之地,通过学校,我们可以获得一种在与家庭生活不同的集体生活中培训儿童的方法。它拥有在儿童身上唤起团结感和群体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然而,只有在既定团体的氛围中进行实践,才能获得这种感觉。我们只有在儿童离开家庭走进学校的时候,才能把对集体生活的倾向灌输给他。在儿童心中唤起团结感时教师的指导,一个班的集体感情,以及如何运用集体惩罚与奖赏都篇二:《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学习经济类的学生大多只知道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但是人们却都忽视了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这本书。《国富论》这本书以“利己”为中心阐释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而《道德情操论》则宣扬了“利他”为基础的道德思想情操,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的: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可见《道德情操论》不仅对学习道德思想有很深的作用,对于理解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学习经济学问题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道德情操论》围绕“同情”这个中心,对整本书展开了阐释。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和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道德情操论》中很多段落的确很发人深思: 1,、第二篇中一段如此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是为了什么?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对财富、权利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归根到底,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爱和认同。”试想当今中国和世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基础几乎已经成为衡量人的成就的标准,致使一些人为了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为自己谋私利,不顾社会利益和社会道德,造成道德的沦丧,社会关系的疏远。因此经济利益并不应该成为一切准则,重要的是对社会道
德的培养,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于一个人的道德情操,社会价值才应该成为衡量其价值的准则。
2、“人性之尽善尽美,就在于多为他人着想而少为自己着想,就在于克制我们的自私心,同时放纵我们的仁慈心;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和谐共鸣,也才有情感的优雅合宜可言。”这句话中可以很深刻的体现出《道德情操论》这本著作的中心,只有克制自己的私心,多为他人着想,最后受益的不仅是他人,同时更是我们。也就是说利他才是真正的利己。
3、“喜欢值得赞美不仅绝非完全源自喜欢收到赞美,反倒是喜欢受到赞美,至少在相当大的程度内,源自喜欢值得赞美。”这句话在我们生活中是最常体现出来的,当我们真正的做到了别人所期望的,或自己觉得自己的成绩值得赞赏,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会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或者会为别人的赞赏而喜悦。但是当我们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成就或者别人的赞美时,我们并不会发自内心的觉得欣喜。因此这也会使我们控制自己的贪慕虚荣的心。
4、“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个思想对于当今世界特别是中国的建设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贫富差距日益凸显。因此未来要尤其要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实现协调发展,关注群众的利益。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要让每个人都享受改革和建设的成果,把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价值。
《道德情操论》这本书在西方的影响不亚于《国富论》,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物欲横流的世界,道德缺失已经不是个别的现象,对于道德的培养也变得至关重要。在《国富论》中调节经济有一个无形的手是市场,而《道德情操论》也作用于市场经济那就是市场经济应该是一个讲道德的经济,也就是说要用道德和法律规范每个人的行为,不能为获取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没有诚信,没有道德,市场就会混乱,社会也很难发展。因此,《道德情操论》是每个经济人不得不翻阅的经典著作,而其中的道德情操思想也应该要发扬到整个社会中去,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和谐的社会。篇三:职业道德读书笔记
职业道德读书笔记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五要求)?
1、爱岗敬业:做到乐业、勤业、精业(最基本的是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做到诚信无欺、讲究质量、信守合同 ?
3、办事公道:做到客观公正、照章办事 ?
4、服务群众:做到热情周到、满足需要 ?
5、奉献社会 【职业道德特点】 1.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职业道德具有广泛性、实践性、具体性的特点 3.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道德的定义: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 办事公道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
【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1.为人民服务是职业道德的核心(不同层次的为人民服务:最高层次的无私奉献、毫不利己,到一般人的遵纪守法、诚实劳动都是为人民服务。)2.集体主义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3.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1.“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古人所谓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勤勉)。3.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持道德观念去做事的行为被称之为 慎独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及作用】
职业道德修养:指从业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提高,自我改造完善,自我修正养成,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一定的思想道德境界。
作用:
1.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
(一)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
(二)要从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着手。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不断激励自己
(四)不断地同旧思想、旧意识以及各种不良现象作斗争
方法:一是学习掌握职业道德知识
二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文化素养 三是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增强自律性
四是提高精神境界,努力做到“慎独”篇四:《法律的道德性》读书笔记
《法律的道德性》读书笔记
富勒本书的一大任务,就是为法律的道德性品质提供必要的依据。作为一种“有目的的事业”,法律有其道德性。法律的道德性有两个方面,即“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富勒选择了从自然法角度来分析法律的道德性,并在批驳其他法律哲学流派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理解。他在行文中毫不隐匿他的思想受自然法学派思想的影响,他写道:我所称的法律的内在道德乃是一种程序版的自然法;??不过,“程序”这个词从总体上说非常适当地显示出我们在这里所关注的不是法律规则的实体目标,而是一些构建和管理规范人类行为的规则系统的方式,这些方式使得这种规则系统不仅有效,而且保持着作为规则所应具备的品质。被富勒称为法律内在道德的“程序版的自然法”是有关法律的制定、解释和适用等程序上的原则,是使以规则管理人类行为的事业成为可能的道德,也就是法律能够成为法所绝对必需的前提条件。
富勒特别强调法律的内在道德,并对此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他认为,律法的内在道德包括八个要素:
1、一般性(普遍性);
2、公布;
3、非溯及既往;
4、明确;
5、不矛盾;
6、可为人遵守;
7、稳定性;
8、官方行为与法律的一致性。而在本书的第四部分中,富勒介绍了法律的外在道德,即“实体自然法”。它指的是法律的实质目的或理想,如人类交往和合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抽象的正义等等。富勒指出,程序自然法不涉及法律规则的实体目标,而是有关调整人们行为的规则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的方式,以便能够有效地达到它所要实现的目的。实体自然法则事关法律的实体目标,这就是法律的外在道德。富勒将“实体自然法”归结为最基本的两条:一是保持人类目的的形成过程的健康性;二是保持人类交流渠道的开放性。在他看来,正是交流使社会成为一个整体。法律的外在道德指通常意义上的道德,即由“正确”、“好坏”、“公平”、“正义”等原则和观念组成的道德。从《法律的实体目标》这一章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对内在道德的论述,而极少论述外在道德(即法律的实体目的)方面。在富勒看来,法律的内在道德相对于实体目标具有某种中立性,即法律的内在道德可以为法律的实体目标有效服务,但是,采用不同的实体目标有可能对内在道德造成损害,如禁止出售避孕药的法律因其违背法律与官方行为的一致性而影响了法律的内在道德,富勒认为,“这种现象就如无法隔离的传染病一样,会从这一法律扩散到其他法律”。因此,合法性原则便成为法律内在道德的必要品质,因为有合法性保障的内在道德是实现正义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富勒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所有论证最终都归结于“法律的内在道德”,而这就是他所主张的法律与道德不可分论的核心内容。为了进一步证明合法性诸原则是道德富勒进一步分析了作为法律的内在道德的合法性诸原则与法律的实体目标之间的互动关系。富勒认为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着以下几种互动方式(1)法律的内在道德构成法律有效存在的前提条件,即良法的前提条件首先便是法的存在。即对法律的道德性的最低限度的坚守是保障法律实践有效性的基本条件。(2)由于合法性与司法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使得强烈信奉合法性诸原则的统治者对自己负责,不仅对自的可见行为负责而且对自己不可见的行为负责。(3)哈特认为合法性诸原则由于具有相对于法律目标的中立性,因此,它可以兼容于非常严重的不义。富勒认为合法性诸原则不会兼容于严重的不义,因为“如果有人试图通过法律规则来发泄盲目的仇恨,这种道德本身便遭到了违背”富勒认为在合法性诸原则中“法律规则必须用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述”这一原则从表面上看似乎最符合哈特的描述,最有可能兼容于严重的不义。他通过南非关于维持种族歧视立法的事例反驳了哈特的观点。富勒认为之所以产生上述观点,是因为人们习以为常地混淆着对对权利机构的服从和对法律的忠诚。
(4)由于法律的内在道德中蕴含着对于人的理解,因此对法律内在道德性之要求的遵循可以服务于更为广泛的人生目标。每一个偏离法律内在道德之原则的事件都是对作为负责的理性行动主体人之尊严的一次冒犯。按照富勒的观点,法律内在道德的中立性是相对于法律实体目标而言的。法律的内在道德并不关心法律是实体目标,并且很愿意同等有效地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实体目标。正是针对富勒的这一观点,哈特认为这样法律可以兼容与非常严重的不公。而富勒的反驳则是基于三个方面:
(一)法律的内在道德不是某种添附或强加到法律的力量之上的某种东西,而是那种力量本身的基本条件。
(二)法律是良法的前提条件。
(三)对法律之道德性的最低限度的坚守是保障法律之实践有效性的基本条件。富勒举了南非关于种族方面的立法作为例子来说明如果一方面严格坚持依法办事,另一方面又制定严苛和不人道的法律,是因为混淆了对权力机构的服从和对法律的忠诚。这些苛刻不人道的立法偏离了法律内在道德的要求,甚至可以说这些规格根本不具备成为法律的资格,人们之所以服从是习惯性地服从权力机构的意志或是迫于暴力的威胁。
在本章的后半部分还讲到了法律的道德性中隐含着关于人的理解:法律的道德性之要求的遵循可以服务于更为广泛的人生目标。富勒认为人是或者能够变成一个负责的理性活动主体,能够理解和遵循规则,并且能够对自己的过错负责。因此,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应该是更好地完善人的能力,从而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我们可以正确地理解规则,并且当这些规则具有内在的道德性,这些规则就能帮助我们实现我们向追求的人生目标,所以我们会很好地遵守这些规则。篇五:道德经读书笔记
《道德经》学习心得 道是一种哲学,是一种思想境界,它表明了对整个物质世界的看法,即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并提出了处理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的准则,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可以想象,当这套思想为整个人类所理解和接收后,人类将有着怎样长且久的发展,社会将是怎样的一幅和谐局面。道最令人深思的一个思想便是清静无为的思想,在这个思想的统筹下,无论是人的自身修养,还是统治者的御民之道,更包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都拥有自然无为、遵循天命即自然规律的色彩。现代社会,人类常常做一些逆规律而行的蠢事,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一再上演,当我们回头看看祖宗的思想时,该是怎样复杂的心情?钦佩?肯定的。还该有无地自容的羞愧吧。我们走了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要前进;我们走得太匆忙,以至于很多的宝贝都落在身后。不妨试试这样: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顺从规律,看我们通向哪个方向。现代人如果不是不重视自身的修养便是太急功近利。我们只听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呼声愈来愈响,却不见污染少一点,犯罪少一点,战争少一点,虚伪少一点。究其根源,人们心中欲望太多,多到人驾驭不了它反被它驾驭。“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防。”欲望太多,人就容易混乱而失去冷静与智慧。“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忘却功名利禄,将欲望降到最低,遵从内心意愿行事,保持内心纯净和安宁,于是争端便少了,矛盾便少了,世界和谐,何愁自身修养实现不了。
国家统治者或者领导人也不妨借鉴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不大肆兴建面子工程,不要用太多太繁复的法令干预经济与生活,不要刚颁布命令未及实施便急着启用新的命令,不折腾不闹腾才是顺应规律,才是自然的御民安民之道。当自然已经被我们破坏的千疮百孔时,我们是该寻找新的与自然相处之道了。土地,与其拿给贪婪的地产商建造惹人纷争的高楼大厦,不妨用来栽种植物,更或者什么都不种,留给人们一片绿地。在上面踢两脚球,打几个滚,放放风筝,散散步,溜溜狗,无论哪种给人带去的都是愉悦。树木,不要动不动就砍伐移栽,长在哪儿都给人一片绿荫,都能防风挡沙,都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砍伐是在自造棺材自掘坟墓,移栽是在浪费人力破坏美感。让它们待在它们原来的地方吧,自然把它们安排在那儿,就让它们站好自己的岗吧。万物各司其职,人类不与过多干预,自然便真的自然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便也自然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道为法则,以自然 无为为法则,人类才能求得自身以及整个世界的和谐。学习笔记 体道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可遵循的抽象的运动法则,但又不是一种恒定不变的抽象运动规律。根据事物的特性来冠以名称,是事物面貌的反映,但这种面貌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名称是天地形成的本源 ;有名称是区别万物的基础。因此,人类常常假借抽象的无来达到了解万物的奥妙,通过具象之有来达到认识微妙的道。这两方面是同时产生的,然而名称又不同,都可以称之为玄妙的学说,这种神秘而深邃的理论,是各种学说的基础。
——“常有,欲以观其徼”,说明“道”属于形而上的学问。“有”为原始之“有”,“无”在此基础上得以认识。万物之有是新的物质形式之有,要认识这个“有”,得以整体之道为依据。
养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天下人都明白美好是最值得称道的,这是由于有丑恶的区分和存在;都明了善良是最珍贵的,这是由于有邪恶的区分和存在。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等,这些对立关系正是自然法则的再现,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永恒的真理。因此,圣人为了实现有为的理想,采取无为的方式来看待当前的事业,推行一些道的教育。万物生长不会逆向发展,生长过程总是不断变化的。取得成就的人也总是不会停留在已有的功劳上。只有不甘于已有的功劳,才会有新的成就。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对立的运动形式。这里的“无为”是觉得眼下无为,属于君子自强不息的心态。只有这样,才有新的成就。
安民第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对国家的统治而言,要让国家安定,就得让民心纯朴,要使民心纯朴,就得让民众不崇尚才智和地位,才会使民众不至于形成争强好胜之心。也不要让民众向往珍物稀宝,社会上才不会出现偷扒现象。更不要让民众产生贪欲之念,才不犯上作乱。因此,圣人治理国家的方针就是:让国民思想空虚而能填饱肚子,淡化民众的理想而又能使身体强壮。总之,经常让民众保持既无知识又无欲望的状态,而让那些真正的聪明人又不敢不替国家效力,这样的话,国家就一定会治理好。——从国家的稳定认识,要一切听从我的意志,才好治理,于是后来就有了法律。可老子将这种认识扩大了,没有注意领域的区分。
无源第四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是以对立形式产生作用的,它混沌的充满天体万物之中,取之不竭;不去利用,也不会过剩。它深奥莫测,最难领会把握。然而,它好像是万物形成的根本所在。它能缓和锐气,解决纷争,调和明暗,容纳污垢。它是最公正的,也是清澈明静的。它有时好像又有客观的实在,我不知道她是从何而来,它的形成好像还在“帝”的前面。
——有天体的运动,就有“道”的的存在,现在称之为环境对局部事物的影响,老子将环境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了形而上的抽象认识,这也是一切科学研究所运用的方法。不过,他对这种认识还比较朦胧。至于“挫其锐,解其纷”,属于“德”的范畴,属于运动中的自然调节。
虚用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本无仁慈可言,仅仅是将万物视为一个受它支配的玩物,不予理睬;具有大智能的圣人也无仁慈可言,仅仅将如何管理百姓视为第一要务,对人民的痛痒也不闻不问。天地之间就如同一个容器,里面越空虚,所盛东西就越不会出来(屈与出相呼应),若是经常去搬弄它,即便没有多少东西,也很容易让其中东西掉出来。百姓一旦见多识广,君主对付的办法就会越来越少,不如让百姓安守现状,君主也安守现状,就能使国家太平。——自然界无所谓感情,你这能顺应自然,圣人所操劳的是天下大事,对百姓的个别事务没有精力去关注,圣人追求的是大仁大义。第二层意思与“烹小鲜”的意思是相同的。这一章实际是告诉人们君主的治国方略,不要顾及小事,不要事事操劳,用一个比喻,形象地表明了这个意思。
成象第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深的神道,它与天地共生存,不存在生死问题,这即是所谓玄妙的阴道运行。这些道学理论是研究天地的根本所在,它绵绵不绝,似有似无。即便得此法之人,用起来还是不能娴熟。
——神与道事密切相连,都属于抽象的运动形式,所谓变化莫测之谓神,表明同属一种抽象的运动。可见图像对神的描述
韬光第七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能永存于世,就在于它不顾及自我的生存。正是由于大智慧的圣人也能做到这一点,对自身顾及得少,反而有利于自己,考虑身心以外事多,反而能使生命达到长久。正因为他们具备无私的品德,所以能在客观上成就自己。
——天地不能同人类比,就像石头不能与昆虫比一样。其实,人的价值越大,自我圈就越大。正由于他们不注重“小我”,故能成就“大我”。
易性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高级的慈善就如同流水一般的境界。流水只一味的滋养万物,而不会同万物相抗争。流水总是处于低洼之处,与众人积极向上、谋求发展的精神相背逆,自然遭人们的厌恶。水所处地位就如同无为的“道” 相仿。人要找一个优良的环境居住,要善于去研究一些渊深的学术,与人交往要善于讲求仁道,当政要善于管理,所做事情要能充分发挥你的能力,办大事要善于选择好的时机。但不要与人相争,才不会有错。
——众人追求的是自我小利益,有能力者,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他们平时善于注重信誉,注重团结他人,不入俗气,生活中,“让”的概率是较大的。但他们善于把握最佳的时机来发展事业,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味地强调“不争”,也是错误的。“争”需要协调,没有协调的争,就会国将不国。
运夷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当一旦得到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就不要贪得无厌,不如停下来,你所占有的金钱地位多了,别人就会眼红,终究是不能“长保” 的。人一旦发富发贵,往往会骄傲自大,这样反给自己栽下祸根。人一旦有所成功,就得知足。懂得功成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法则。——平时所说“树大招风”就是这个道理。这其实是安全与名望的对立性。越有名望,越不自由,因为他的安全系数差。老子强调的是知足,这有一个对自身能力的理智认识问题,超越了能力范围,才是“盈”,这时,只有“功遂身退”,才是理智的选择。能为第十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民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为雌。明白四达,能无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篇:《中国人的精神》读书笔记
《中国人的精神》读书笔记
世界不断地发展,中国也在不断地发展。在过去的多年中,我们更多的是去学习西方,学习外国的文化。但是,到了现在,我们中国飞速发展,并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到路,我们也要回归到我们民族的根,民族的魂,了解我们等你中国的文化,学习我们中国人的精神。而在这本《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关于中国的一些精神和文化。
《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主要说了在社会的早期和野蛮阶段,人类必须用自然的物质力量来控制和抑制人类的激情。第二部分作者主要叙述了儒家文化与欧洲宗教的对比。第三部分主要说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婚姻制度和封建女子的思想形象。第四部分则说了汉语和中国学。第五部分对全书的内容作了总结和升华。书中能够比较深刻得表达了中国人的一些思想,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那个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对待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些想法,和中西价值观冲击下一些思想的火花。接下来就让我谈谈这本书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地方一些感受。
书中提到中国的道德。在社会的早期和野蛮阶段,人类必须用自然的物质力量来控制和抑制人类的激情。因此野蛮部落就受到纯粹的自然力量的抑制。但是随着文明的出现,人类发现了一种比自然力量更为有力和有效的控制人类激情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道德的力量。而西方在很早的时期就是受自然力量影响,直到后来宗教的出现,法律的出现,才使其受自然力量制约减少,但却不是真正受道德的力量所制约。而中国,在很早时期,已经受到道德力量的制约,从孔子开始,人们已经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人们已经逐渐形成养成道德观念,在心中打上烙印,并且其行为也受这些道德观念影响和约束。中国人不需要宗教,因此,很多西方人的会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没有约束力,是十分危险的,而他们西方就有基督教,天主教。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中国只是没有自己的宗教,但是他们是有信仰,孔子的思想,中国人的精神,一直在中国人的脑海中,心中,根深蒂固,为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规范我们的行为。从这里看出,不理解中国人的西方人,只看表面,否定我们信仰,认为我们无道德,这无疑是非常肤浅的。
书中还提到中国的语言。作者认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生活,中国语言也是一种心灵语言。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在中国的外国人中,孩子和未受教育的人学习汉语非常容易,比成人和受过教育的人要容易得多。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原因就是因为孩子和未受教育的人是用心灵语言来思考和说话,而受过教育的人,特别是受过欧洲现代知识教育的人,是用头脑或者知识的语言来思考和说话。我觉得西方更注重的是方法,技巧,学语言注重的是语法。而我们的中国语言,却是心灵学习的一种语言,我们需要用心去领会,去感受语言中的意思,语言中的艺术。就像我们中国的同一句话,或者说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地方,时候,就是我们所称的语境当中,我们可以知道他们代表不同的意思,同一个词语在同一个句子中的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意思,一个相同的句子,停顿的地方不同,句子又会有另一种意思。相信学过基础语言这门课的同学就深有感受。不得不说,中国的语言真的是博大精深,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一门充满生命,灵魂的艺术。
在这本书中中国的妇女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不得不说,中国的妇女真的非常伟大。在那些“三从四德”中,她们完全是为了别人而活,是以牺牲自己的代价来满足丈夫的需求。文中作者说那是因为丈夫有很大的责任,要为国家,为家庭而贡献,甚至牺牲,还要保护自己的妻儿,责任重大,所以他们配得到这样的女子为他们牺牲,并且可以纳妾。男人很辛苦,我觉得这个在一定程度上,我不会否认,因为他们的责任很大,但是这个不是三妻四妾的理由。现代的女性,需要摒弃一些三从四德中那些腐朽的糟粕,要不仅为男人而活,还要为自己而活,要重新找回自我。但是,一些贤良淑德,洁身自爱的美好品质我还是要继承下去的。做一个既拥有美好品质,又具有现代女性自主自我的中国女性。
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粗糙,但粗糙中没有粗劣。真正的中国人也许丑陋,但丑陋中没有丑恶。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粗俗,但粗俗中并无好斗和嚣张。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愚蠢,但愚蠢中并无荒谬。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狡猾,但狡猾中并无阴险。事实上我想说,即便在真正的中国人的身体、心灵和性格的毛病和缺点里面,也不会有什么让你厌恶的地方。因为我们知道中国人有一颗善良而美好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