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大应届毕业生吐槽求职难
北大应届毕业生吐槽求职难:拼外形 拼背景 关闭
2014年01月15日05:28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张蕾
手机客户端 保存到博客
大中小打印编辑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2014年的应届毕业生,正为了就业而焦头烂额四处奔走。都说2013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但以我和周围同学的经历来看,2014年的就业情况恐怕比2013年还难。照理说,我们也“系出名门”—北大的,学历也不低—都是研究生,可这几个月下来,每个人在求职的道路上都走得跌跌撞撞,不断碰壁。
现在,我把自己的求职经历和感悟写了下来,与更多的学弟、学妹分享。我这么做,既不是怨天尤人,也不是要抒发愤怒,只是想提醒学弟、学妹们:就业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甚至是残酷的,要想打赢这场战争,你只能不断全面升级自己的内外装备,把自己锻造得无比之强大,你必须对自己“狠”一点。
“我竟然连某公司的简历关都没过,伤不起!”
“你收到某公司的复试通知了吗?有啊,好吧这是我第三次止步群面。”“又是拒信,哎,第五个终面又挂了。”
以上就是近几个月里,北京大学万柳公寓二区—北大法学院法律硕士的宿舍区的电梯、走廊、水房里最频繁的话题—网申、简历关、笔试、群面、复试、终试„„
从去年的10月初到现在,我们260多号人里,除了一心只考公务员的同学外,大家都奔波在“找工作”的世界里。最开始,我们直接一身正装出门,像卖保险的业务员般成群走在去面试的路上,半个月后,正装外披上了呢子外套,而现在则是羽绒服了。
焦虑、迷茫似乎笼罩了我们学生生涯最后的秋冬,或许这又是一个“史上最难就业季”。
对于所有的企业,求职的第一步都是简历关,有些单位接收简历需要网申,登陆他们的网站录入信息: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实习经历、学生会工作、职业证书、技能特长„„我在两个月共完成了40多次网申,平均每次用时两小时。网申是件劳心劳力的苦差事,为了提高成功率,每一次网申都需要开动脑筋,有针对性地就不同的单位、岗位把自己写得更适合他们。如合理排列实习经历、校内职务,在事实允许的范围内巧妙地描述经历,做到详略得当,让用人单位认为你是个熟手。煞费苦心后,还必须做好可能过不了简历关、白忙一场的心理准备。
我“牺牲”在简历关上的概率不到20%,算是成功率非常高的,被同学们赋予了“网申小达人”称号,而隔壁房间与我同专业的欢欢(化名)就没那么幸运了。我俩本科都是出自京内985院校,她学习成绩比我好,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也比我拿得多。总之,读研的两年里,她是我心目中学霸的代名词和学习的楷模。我一度认为她会轻松找到一份非常棒的工作,直到最近,在大家奔波于各种笔试、面试的时候,欢欢手里的机会却很少。
原因,或许就在于外形了吧。欢欢个子不高其貌不扬。我平时虽然也不爱打扮,却找了家靠谱的影楼拍了张漂亮的证件照,将清新自信的形象留在了简历上。这个推测常在面试时见到的小伙伴们身上得到证实,尤其是招聘人数较少、关卡较少的企业,每次见到的都是漂亮女生或者个高帅气的男生。据我的闺蜜小洁说,每次去银行面试,她能见到的其他女生里就没有165cm以下的。当然小洁也有着我羡慕的168cm的身高。
一次我去某国企面试,等候HR总监提问的过程中,大家与安排应聘人员进场的年轻HR聊了起来。当被问起相貌是否会影响求职结果的时候,她说确实有一定的影响。虽然在校园招聘的过程中,公司不会仅仅因为你漂亮而录取你,但如果是一些需要代表公司对外交流的岗位,长得太不好看,在及格线以下的求职者,也是有可能因此遭到拒绝的。更让我吃惊的是,看似公平的校园招聘仍是要拼爹的。
上周,我参加了某著名房地产企业招聘。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家企业,我很了解它,也做了充分的准备。HR总监是个知性而干练的中年女士。前几个问题我回答得很顺利,面试官似乎也显得很满意。
接下来,她问我在媒体方面有哪些社会资源?习惯了一切拼能力的我,认为她在考我的人际交往能力,于是我提起了自己在某著名媒体的实习经历,以及担任校内职务时认识的一些媒体朋友与老师。我自信地说,待人真诚热心的我也得到了媒体老师们的很多帮助,而面试官的反应却很冷淡。就这样,我将自己最重磅的资源—在当地都市报和电视台担任重要职务的叔叔和姑姑漏掉了,结果当然是我没有得到这个与媒体相关的职务。
最后HR总监问我父母的职业,我说妈妈是高中老师、爸爸是工程师。出乎我意料的是,她显得非常诧异:“你爸爸不是做管理的吗?”原来复试时HR问的是我父母的单位和职务,我爸爸既是工程师,又是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所以问职务和职业会有不同的答案。与我同专业的小雯,甚至因为父母的职业被改了岗位。学法律的她本想做法务工作,而当HR总监得知她的父母都是当地公务员时,便与她商量是否愿意接受另一个工作岗位,这个岗位需要跟政府打交道。
我的闺蜜小洁是专业成绩排名第一的“学霸”,本科、研究生均毕业于北大,教育经历可算完美,却接连遭遇了5次终面均以失败告终的惨烈结局。她的目标并不是北上广而是老家所在的省城—也算是个响当当的大城市了。几乎每一次回去面试,她都遭遇了面试官对家庭资源的考量。她来自一个很普通的教师家庭,资源有限,于是无奈地接连败给了“拼爹”战役。
小洁的家乡经济比较发达,也十分重视教育。她说,家庭背景雄厚的竞争对手与自己在教育背景以及学业能力上的差距并不是天壤之别。这种差距在用人单位看来是微乎其微的,那么他们当然愿意招一个家庭背景更好的毕业生。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教育,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读书好的更多。你能考北大,人家也能考上中央财经大学或者对外经贸大学;你是北大的第一名,人家没准也能拿个北大第十名。
对于拼爹战、关系战,我虽然早有耳闻却并不在意,因为我相信企业一定是需要有真才实学之人的—关系户可直接招,不需要如此复杂的程序。
或许因为竞争太激烈了吧,到了最后,都很优秀的人摆在他们面前使他们难以抉择,挑挑家庭背景、社会资源对企业或许更实用吧。
第二篇:北大毕业生吐槽求职难
北大毕业生吐槽求职难
您好!我是一名2014年的应届毕业生,正为了就业而焦头烂额四处奔走。都说2013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但以我和周围同学的经历来看,2014年的就业情况恐怕比2013年还难。照理说,我们也“系出名门”—北大的,学历也不低—都是研究生,可这几个月下来,每个人在求职的道路上都走得跌跌撞撞,不断碰壁。
现在,我把自己的求职经历和感悟写了下来,与更多的学弟、学妹分享。我这么做,既不是怨天尤人,也不是要抒发愤怒,只是想提醒学弟、学妹们:就业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甚至是残酷的,要想打赢这场战争,你只能不断全面升级自己的内外装备,把自己锻造得无比之强大,你必须对自己“狠”一点。
“我竟然连某公司的简历关都没过,伤不起!”
“你收到某公司的复试通知了吗?有啊,好吧这是我第三次止步群面。”
“又是拒信,哎,第五个终面又挂了。”
以上就是近几个月里,北京大学万柳公寓二区—北大法学院法律硕士的宿舍区的电梯、走廊、水房里最频繁的话题—网申、简历关、笔试、群面、复试、终试„„
从去年的10月初到现在,我们260多号人里,除了一心只考公务员的同学外,大家都奔波在“找工作”的世界里。最开始,我们直接一身正装出门,像卖保险的业务员般成群走在去面试的路上,半个月后,正装外披上了呢子外套,而现在则是羽绒服了。
焦虑、迷茫似乎笼罩了我们学生生涯最后的秋冬,或许这又是一个“史上最难就业季”。
对于所有的企业,求职的第一步都是简历关,有些单位接收简历需要网申,登陆他们的网站录入信息: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实习经历、学生会工作、职业证书、技能特长„„我在两个月共完成了40多次网申,平均每次用时两小时。网申是件劳心劳力的苦差事,为了提高成功率,每一次网申都需要开动脑筋,有针对性地就不同的单位、岗位把自己写得更适合他们。如合理排列实习经历、校内职务,在事实允许的范围内巧妙地描述经历,做到详略得当,让用人单位认为你是个熟手。煞费苦心后,还必须做好可能过不了简历关、白忙一场的心理准备。
我“牺牲”在简历关上的概率不到20%,算是成功率非常高的,被同学们赋予了“网申小达人”称号,而隔壁房间与我同专业的欢欢(化名)就没那么幸运了。我俩本科都是出自京内985院校,她学习成绩比我好,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也比我拿得多。总之,读研的两年里,她是我心目中学霸的代名词和学习的楷模。我一度认为她会轻松找到一份非常棒的工作,直到最近,在大家奔波于各种笔试、面试的时候,欢欢手里的机会却很少。
原因,或许就在于外形了吧。欢欢个子不高其貌不扬。我平时虽然也不爱打扮,却找了家靠谱的影楼拍了张漂亮的证件照,将清新自信的形象留在了简历上。这个推测常在面试时见到的小伙伴们身上得到证实,尤其是招聘人数较少、关卡较少的企业,每次见到的都是漂亮女生或者个高帅气的男生。据我的闺蜜小洁说,每次去银行面试,她能见到的其他女生里就没有165cm以下的。当然小洁也有着我羡慕的168cm的身高。
一次我去某国企面试,等候HR总监提问的过程中,大家与安排应聘人员进场的年轻HR聊了起来。当被问起相貌是否会影响求职结果的时候,她说确实有一定的影响。虽然在校园招聘的过程中,公司不会仅仅因为你漂亮 而录取你,但如果是一些需要代表公司对外交流的岗位,长得太不好看,在及格线以下的求职者,也是有可能因此遭到拒绝的。
更让我吃惊的是,看似公平的校园招聘仍是要拼爹的。
上周,我参加了某著名房地产企业招聘。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家企业,我很了解它,也做了充分的准备。HR总监是个知性而干练的中年女士。前几个问题我回答得很顺利,面试官似乎也显得很满意。
接下来,她问我在媒体方面有哪些社会资源?习惯了一切拼能力的我,认为她在考我的人际交往能力,于是我提起了自己在某著名媒体的实习经历,以及担任校内职务时认识的一些媒体朋友与老师。我自信地说,待人真诚热心的我也得到了媒体老师们的很多帮助,而面试官的反应却很冷淡。就这样,我将自己最重磅的资源—在当地都市报和电视台担任重要职务的叔叔和姑姑漏掉了,结果当然是我没有得到这个与媒体相关的职务。
最后HR总监问我父母的职业,我说妈妈是高中老师、爸爸是工程师。出乎我意料的是,她显得非常诧异:“你爸爸不是做管理的吗?”原来复试时HR问的是我父母的单位和职务,我爸爸既是工程师,又是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所以问职务和职业会有不同的答案。
与我同专业的小雯,甚至因为父母的职业被改了岗位。学法律的她本想做法务工作,而当HR总监得知她的父母都是当地公务员时,便与她商量是否愿意接受另一个工作岗位,这个岗位需要跟政府打交道。
我的闺蜜小洁是专业成绩排名第一的“学霸”,本科、研究生均毕业于北大,教育经历可算完美,却接连遭遇了5次终面均以失败告终的惨烈结局。她的目标并不是北上广而是老家所在的省城—也算是个响当当的大城市了。几乎每一次回去面试,她都遭遇了面试官对家庭资源的考量。她来自一个很普通的教师家庭,资源有限,于是无奈地接连败给了“拼爹”战役。
小洁的家乡经济比较发达,也十分重视教育。她说,家庭背景雄厚的竞争对手与自己在教育背景以及学业能力上的差距并不是天壤之别。这种差距在用人单位看来是微乎其微的,那么他们当然愿意招一个家庭背景更好的毕业生。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教育,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读书好的更多。你能考北大,人家也能考上中央财经大学或者对外经贸大学;你是北大的第一名,人家没准也能拿个北大第十名。
对于拼爹战、关系战,我虽然早有耳闻却并不在意,因为我相信企业一定是需要有真才实学之人的—关系户可直接招,不需要如此复杂的程序。
或许因为竞争太激烈了吧,到了最后,都很优秀的人摆在他们面前使他们难以抉择,挑挑家庭背景、社会资源对企业或许更实用吧。
第三篇:应届毕业生吐槽的奇葩面试经历
优简历网 智能匹配简历模板,免费简历评测。还可给简历生成网址,方便投简历哦!
应届毕业生吐槽的奇葩面试经历
意大利说不说法语
小曼是安徽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从去年下半年起,在求职过程中就遇到过一些奇葩面试。其中有次那面试官的素质实在不敢恭维,“我有过几次受困于面试官尴尬问 题的经历。一次是应聘一家香港公司,面试时HR一本正经地问我的属相是什么。我如实回答后,HR又问我的血型是什么。一个人的属相和血型与工作能力有什么 必然联系呢?我表面上没有流露出疑惑和不满,可心里却很不以为然,对这家公司的信心也大为动摇了。”
还有一次是小曼和几位同学在人才交流会上应聘一家贸易公司。现场收简历的女HR听说一位男同学有驾驶执照,居然说:“我们公司缺少一名驾驶员,你来做怎么 样?”。她了解到我懂法语后,问了一个很离谱的问题:“你知道意大利说不说法语?”这个问题让我哭笑不得,不知如何回答。
只要一个打杂的小赵也向我们讲述了他的一次面试经历:“有一次去一家公司复试,老板是个四五十岁左右的女士。我比预约时间早到十分钟,老板比预约时间晚到差不多一小时,这点可以理解,毕竟人家不如我这般闲。进入办公室,女士摆摆手让我坐下,然后打开了我在优简历网的简历网址,浏览了约一分钟后,让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把 自己的专业和工作经历优势及与面试时人事部介绍此岗位发展方向都结合作了分析,阐述我适合且适应这个岗位。
但我还未介绍完毕,人家就把我话打断了,说我对 此岗位的发展方向理解错了,她只要一个打杂的。我当时就被镇住了,弱弱的说了此岗位的发展方向是人事部向我透露的,女士再三又肯定了一遍。好吧,但好不容 易来一趟,总有些不甘心,就问了句那贵公司对此岗位难道就没有一个提升空间吗,人家很不耐烦的说我就只要一个打杂的,要提升我没有时间和耐心培养,你确实 还要继续面试吗?话已经说到这份了,我只能说那不好意思,我理解错了就离开。”
没看简历就约我面试
上周,他收到了一个店面销售的面试邀约。面试官通知他早上10点面试,可一直等到11点半才轮到自己。进屋第一句话面试官说只给他五分钟 时间!“我才刚自我介绍,没超过1分站”,小马有些激动的说:“面试就打断我的话,说我没经验。又问我学历,跟我说他们现在的店员都是本科毕业的!说学校 也都是正经八百的!我说我虽然是大专,我们学校也是正经八百统招的,而且是招聘信息也说大专以上学历。然后对方就是重复说我没经验,学历不够什么的,说了 这么一大通在简历里完全可以体现出来的问题,既然不符合,何必通知我面试呢?”
优简历网 智能匹配简历模板,免费简历评测。还可给简历生成网址,方便投简历哦!
第一排2位同学,你们被录取了
进入微博时代,“微招聘”也逐渐流行起来。朱同学就通过“微招聘”获得过几次面试,他不仅利用一百多字给自己做了简短的介绍,还在附上了自己在优简历网制 作的简历网址。因为他感觉微博上一百多字不能展示自己,在描述中附上自己的简历网址可以让用人单位更充分的了解自己。
但朱同学遇到的这次面试,经历也很奇葩。“那次面试是在一个大教室,来了很多人,但同学们进教室后都选择离讲台较远一些的后排坐下了,随后就开始和旁边的同学或者与自己一起来的同学聊了起 来。”小朱回忆说:“这时前排空荡荡地,而对于平时就喜欢坐在第一排听课的小朱来说,在这样的场合要勇敢坐到第一排也算是个挑战,但他还是决定坐到第一排 去。理由很简单:这样面试老师提出的问题我能听的清楚些。此时的教室坐阵形成了两个极端,第一排2个人,第二排没人,直到第三排才开始有同学坐并且也没坐 满。正当大家都在窃窃私语有些甚至抱怨怎么这么多人一齐面试时,面试官进来直接说第一排的2位同学,你们被录取了……”
第四篇:吐槽六一儿童节“捐款”
家长网上热帖吐槽“捐款” 台山幼儿园遭遇“六一劫”
六一将至,孩子们正开开心心地准备过儿童节,然而台山市端芬镇某幼儿园的家长们却在烦心着一件事:该幼儿园近日向家长发出通知,称幼儿园办“六一”活动,经费不足,需要家长慷慨解囊,捐款赞助此次活动。
一位家长在网上吐槽:“捐还是不捐?捐吧,不甘心;不捐吧,又怕孩子在幼儿园受委屈。”面对这样进退两难的事,这位家长很是无奈地说,年年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
15日,有媒体想通过电话联系上该幼儿园,却一直没有接通。记者又就此事致电当地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了解情况后作出回复:教育局一直不允许学校以节日办活动等名义私自举办捐款活动,他们已责令该幼儿园停止此项捐款活动。
六一活动:幼儿园要家长慷慨解囊
15日,网上一个帖子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帖子发布了一张通知书的照片,通知书称:“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至,该园定于5月31日下午举行文艺汇演,当天将赠送每位小朋友一份礼物;由于活动经费有限,恳请家长们能为儿童福利多作贡献,慷慨解囊赞助活动经费。末尾还要求家长签名,注明捐款金额并统一交给班主任。网友们对“捐还是不捐”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
网友“regret1224”表示十分无奈,“不给钱,你的小孩以后自己一个人在教室玩。”网友“向日葵女子”也感叹:“打着六一的旗号要求家长硬性捐款,给少了背后又有意见!往年邻居的几个小孩在一幼就读,她们都给少了,便收到电话来问为什么捐这么少,要求再补一点!这就是所谓的六一捐款。”
不少网友表示,向家长索要捐款的行为并不是今年才有,“年年都有,所以家长也只能偷偷上网发泄下,而这种行为也年年继续!”
教育部门:确有此事 已责令该捐款活动取消
15日,记者多次拨打幼儿园公开的电话号码,但一直没有人接听
随后,记者致电将此事反映该台山市教育局。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回复记者,该幼儿园确实向家长发了这则通知,但通知刚刚发放,捐款活动还没有正式开始。
“除了政府统一组织的募捐活动外,教育部门是严令禁止学校借节日等名义向家长募捐的。”该负责人表示,“我们已经要求该幼儿园停止该募捐活动,已经收到的钱要退给家长,没有收的不准收了。”
该负责人称,学校要搞节日活动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来搞,有条件可以在校外搞,条件不允许可以在学校简单搞一搞,但要求家长捐款来搞活动是不行的。
第五篇:支教学校吐槽
支教学校生活大吐槽
经过三个多月的学习,虽然我们对于支教学校的生活早已适应,但回想大家经过的磨练总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
先从吃住说起吧,对于住宿环境,我们第一眼还是很满意的,地方大,床也挺舒服的,但哪来的那么多蚊虫啊,找也找不到,浑身是包不知道是啥咬的。再说一下吃,我们点是自己做两顿学校管中午。食堂大叔啊,虽然我们交的钱少但也不能这么对付吧。米饭上浇一点汤,那个汤腥的啊……虽然我们点的大厨云集,但作为农村中学菜的种类实在太少,天天土豆、白菜、胡萝卜,到后来周日去买菜的时候看什么都不想买,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再讲一下我们点的奇葩事吧,上周五半夜4点多被乒乒乓乓的声音吵醒,以为是枪声,大家都说多虑了,周日晚上3点50,学校对面两声巨响接着几声“枪响”然后警报响起,车门声、开门声不断……吓得一夜没怎么睡觉,第二天一问,竟然是镇里的干部看村支部反应快不快故意炸的。炸完你解释一下撒,让人担惊受怕。
不管经过了再多的苦和累毕竟我们就要回去了,而且我们也很有收获,这些或痛苦或奇葩的经历都会变成有趣的甚至值得怀念的回忆,很多年后再想起,也许只会一笑而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