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式(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21:1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工程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式(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工程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式(共)》。

第一篇:论工程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式(共)

引言

目前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及种种不规范的市场行为,造价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带来大量的工程合同纠纷,诸如诉讼、停工闹事、堵路、上访等,给建设行业造成了不良影响,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危害。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和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合同方面的纠纷,归根到底是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分歧,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方不重视前期的造价控制工作带来的合同纠纷

人们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而往往把控制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和严格结算阶段。这样做尽管也有效果,但毕竟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常有一些工程项目不顾客观规律、缺乏长远规划,忽视对项目决策阶段的评价,造成有的“建了拆、拆了建”的现象,有的采取边施工边设计造成修改返工多导致成本提高等,这些极大地影响项目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原本在项目前期就可以通过工程造价有效控制手段加以避免的浪费,也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同时,因为前期工作不到位而产生一些合同纠纷。

2、的相关细节而带来的合同纠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招投标是一种最普遍、最常见的择优方式。招标人通过招标活动来选择条件优越者,使其力争用最优的技术、最佳的质量、最合理的价格和最短的周期完成工程项目任务;投标人也通过这种方式选择项目和招标人,以使自己获得预期的利润。招投标阶段在造价控制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关系到项目能否按预期顺利实施。而现实中,有的业主片面的强调“少花钱多办事”和“主导控制”,利用自己招投标的主导地位,在招标中设立一些所谓控制造价的条条框框,如压低标底上限价、在招标文件中设置显失公平的强制条款、转嫁资金成本等等;也有的业主从根本上忽略这个环节,关系工期、质量、造价等等的约定含含糊糊,无限风险或约定风险范围和遇到风险的解决方式不明确,招标文件的条款根本没有去深究等等;而施工单位多半是怀着先进去再说的心态,实施过程中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寄希望“偷工减料”和“索赔补偿”,给合同纠纷留下了较多理由和隐患,也是合同纠纷的源头。

3、阶段不规范管理带来的合同纠纷

工程施工中管理不规范,变更签证内容不清楚、不按程序办事、责权不清等,是造成工程结算扯皮、项目造价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业主不重视合同的精细化管理,包括如现场签证不及时和设计变更管理混乱等;不采取主动控制,而采取拖、压、靠等被动方式,如现场签证不及时或者含糊、搞秋后算帐,随性大;又如被动的变更、修改设计等设计变更管理混乱。另一方面,施工方打着设计变更、施工索赔的借口,提出天价索赔、漫天要价等。

减少、防止纠纷和造价控制的措施 :

1、资决策及设计阶段

不论何种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工作核心是编制符合实际的项目投资估算额,准确确定项目投资估算额,这对于以后控制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实现投资者预期的投资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此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对整个建设项目来说,是项目是否真正可行的决定因素,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也最大。投资决策阶段影响造价的因素较多,对造价的控制应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目标,如安全、质量、工期、环境保护等因素,而不应该将造价控制孤立起来,才能对项目依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作出最适合的投资决策。设计阶段一般决定了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所有的费用:设计方案直接影响着建设项目的造价,如结构选型、材料设备型号的选用标准等;同时设计的质量好坏间接影响的建设造价,设计质量问题往往引起工

程停工、返工甚至报废,造成安全隐患、质量事故,从而引起成本费用的极大浪费;工程设计不合理引起建设项目的使用阶段费用增加。在工程设计阶段如何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是控制项目投资的关健环节,是保证有效控制投资的手段。

2、视招标环节

招投标管理工作先从源头上抓起:树立正确的造价控制理念、规范控制招标文件的编制,从内容到格式和可操作性等各方面着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计价.工程量清单必须科学合理,内容明确,客观公正。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有利于维护发包人和承包人双方的合法权益,并避免因工程量计算不准确而发生纠纷。但清单编制要注意清单项目设置要规范、描述要到位,还要保证计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制定合理招标上限价。招标时,有个别业主通过多种方式达到刻意压低工程项目清单综合单价和工程总造价目的,且要求施工企业投标报价时不得超过标底、上限值,而投标单位即便存在上限价偏低的情况也照投不误,既扰乱了客观市场规律,也引发工程项目后续实施过程中诸多工程结算纠纷。招标人总希望“少花钱多办事”,但这个少和多只是相对的,承包人不可能做亏本买卖。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是控制造价的前提,所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合理的上限价,才是控制造价的最有效手段。同时,施工单位亦应本着诚信、负责的态度参加招投标活动,不能寄希望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投入或者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取收益从而降低报价获得中标。

3、重确定合同类型:

恰当选择合同类型有利于取得竞争性报价,也可合理分担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对于大中型工程一般多采用以单价合同为主,总价合同为辅的合同形式。对于规模小、技术不复杂、工期短的工程,可采用总价合同。

4、在招标时合同条款就应尽量细化、责任明确,公正地维护双方的利益。在编制合同条款时,应注重有关风险和责任的约定,注重对造价的动态控制,注重对价格调整以及工程变更、索赔等方面的约定。

(1)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注重专用条款的细化。专用条款是发包人与承包人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具体工程实际,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条款,是对通用条款的具体化、补充和完善。合同专用条款用语应规范,概念清楚,定性、定量准确;不能写成“见通用条款第几条第几款”,这样就完全失去了专用条款的意义,也就不能体现该工程的特征,为今后工程合同管理及工程结算带来很大的隐患.为了根除隐患便于合同管理,合同的专用条款必须量化、细化、深化。

(2)程序性条款。程序性条款贯穿于合同行为始终,包括信息往来、计量、工程变更、索赔处理、价款支付等,编写时注意明确具体步骤,约定时间期限,目的在于规范工程价款结算依据的形成,预防不必要的纠纷。

(3)有关合同价格调整的条款不得简单填写为“按实调整”,应明确调整的具体范围、内容和方法,尽量减少模棱两可带有争议性的条款出现,少留活口,为以后工程变更结算拟定操作性强的条款。

(4)工程计量条款。注重计量、计算方法的约定,严格确定计量内容,加强隐蔽工程计量的约定。

(5)双方权责条款。为进一步划清双方责任,量化风险,应对双方的权责进行明确,尽量减少索赔和争议的发生。应注意合理分摊风险,这也是合同正常履行的有力保证。另外招标准备工作、招投标过程中的组织工作及合理的评标方法,也有利于招标人选择合理报价的投标人。总之,在招投标过程中,要认真对待每项工作和细节,保证招标工作顺利进行,本着多赢双赢的想法、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水平上。施工阶段建设单位的管理

做好设计变更管理和签证工作是建设方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关健。首先发承包双方应在合同专用条款中约定有效工程变更签证的认定原则,明确工程变更签证审批程序和时限,并严格按规定执行。现实中,既有承包人为了省事、省成本而擅自修改设计,也有发包人为了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或者降低工程造价而擅自进行设计变更。这些不规范的“设计变更”管理行为,是施工阶段造成造价失控、质量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

其次签证单必须及时和规范,必须明确签证的原因、位置、尺寸、数量、材料、人工、机械台班、价格和签证时间,“拖延”、“蒙混过关”战术是不可取的。设计变更管理工作最重要的还是设计变更应尽量

提前,变更发生的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需修改图纸,损失有限;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或者施工之前,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后合理变更并获得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施工阶段施工单位的管理

项目管理是多方面的,而造价控制应该是一条主线。也就是说造价控制应该是一个全面反应项目管理好坏的重要要素,质量、进度、安全等等都要以成本为衡量标准。同时,对成本的控制应综合考虑安全、质量、工期、环境保护等各个因素,而不应该片面的孤立的强调成本。如震惊全国的“重庆虹桥垮塌事故”主要原因是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和隐患,再如“凤凰堤溪沱江大桥坍塌事故”、“长沙上海城二期工程安全事故”、“株州高架桥坍塌事故”等等,都是因为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管理与工程成本控制的巨大矛盾而引起,造成了人员伤亡和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企业要想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转变观念、加强管理、提高素质、注重技术进步,必须靠自己的能力在市场上进行竞争,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要利用自己良好的经营管理水平来降低成本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如采用科学的施工组织和正确的施工方案、采取合理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有效的组织材料供应和采购、减少二次搬运和材料消耗、均衡安排施工、合理运用人力和资金,这都是一些不老的项目管理课题。当然还有要注重索赔工作,注意方式方法的同时,也要尊重实事求是的原则,千万不能演变成“我亏了,我不会亏着走”等等的流氓老赖,要业主为施工单位的管理失效买单,这样就谈不了什么发展,失了企业的形象、断了自己的路!即使一次得逞,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其核心是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满足建设单位追求“建设工程物美价廉”的愿望,并使这种愿望转化为建设各相关单位提高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压力和动力,从而促进整个建筑业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

诚实守信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素。靠政府相关强制、监督手段,更靠相关主体单位的自觉遵守、维护。

结语:

由上可知,减少或者防止合同纠纷,是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的保障。要从根本上减少合同纠纷,就得从造价控制的每一个细节抓起。我们说造价控制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是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各个因素的控制,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设计、招标投标、施工、运营过程。在造价控制上,只有做到首先紧抓投资决策及设计阶段,其次重视招标环节,最后落实到施工阶段,才能达到合理使用资金、有效控制造价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二手房合同纠纷的产生原因

二手房合同纠纷的产生原因,如何避免二手房合同纠纷?

导读:有买卖就有纠纷,二手房市场的火爆也导致了二手房合同纠纷的大量发生。那么,二手房合同纠纷的产生原因都有哪些?购房者应当如何避免发生二手房合同纠纷?下面将为您作出解答。

一、二手房合同纠纷的产生原因有哪些?

1、委托合同签订不规范

一般来说,房地产经纪机构应当与房屋买卖交易双方分别签订委托合同,但是,在实践中,房地产经纪机构往往与房屋买卖双方一同签订一份合同,多称为“房屋买卖委托合同”或“‘房地产买卖契约’补充协议”,将房屋买卖合同与房屋买卖委托合同的内容混在一起,内容约定多含糊不清、“缺斤少两”。

2、二手房买卖合同的内容不完整

房屋买卖合同中应明确房屋的位置、产权归属、面积、结构、格局、装修、质量及附属设施等;房屋的物业管理费用及其他交费状况和房屋相关文书资料的移交。其次,价款是合同中最重要的条款,合同中应主要写明总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条件、如何申请按揭贷款、定金、尾款等。双方还要明确按国家规定缴交各自应当缴交的税费和杂费;如果双方另有约定,则应当在合同中明确这一约定。再次,合同中应写明合同签订的期限、支付价款的期限、交付房屋的期限等。交房时间、条件、办理相关手续的过程亦应在合同中明确写明。支付价款的方式,应明确以现金还是支票支付,付款是一次付清或分期交付以及缴纳定金的时间、数额、分期付款的步骤、时间和数额等。

3、二手房买卖合同补充协议的效力不确定

在房屋买卖过程中,经常发生合同签订后一方反悔不愿买房或者购房的情形。但是,买卖双方常常对是否解约不签订书面的协议。这样一旦发生纠纷,买卖双方是否解约以及哪一方存在过错较难认定。

二、如何避免二手房合同纠纷?

在签定二手房合同之前,买房人应该仔细检查房屋的状况,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二手房合同纠纷发生。

1、检查房屋的产权证和土地证,看两证是否齐全(有些房本是两证合一的)。

2、要看清楚产权证是否被抵押和土地证上的土地使用年限的记载。

3、检查房屋本身的质量。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还要注意房屋是否被卖房人出租。

4、检查房产证上的产权人姓名和卖房人的身份证上的姓名是否一致,5、看产权证上是否有共有人,如果有共有人,还需要共有人出具

书面同意证明。即使是夫妻共有的情况,也需要另一方出具证明,以避免纠纷。

6、对于买方来说,除了要严格按照建设委员会的二手房买卖合同格式订立合同之外,还需要将一些细节问题纳入合同内容。主要包括房屋的物业管理交接,户籍的迁移等问题。

7、买方可以留一定的房款作为“保证金”,等买房将物业管理交接,户籍迁出之后再将房款全部交齐。

8、对于贷款无法如约办下来的情况要尤其注意,这是导致最近一些二手房合同纠纷的主要原因。买房人可以在合同中事先约定,可以设立一个期限,如果由于客观原因到期未能办理按揭贷款,双方的解决办法。

以上就是对“二手房合同纠纷的产生原因有哪些”“如何避免二手房合同纠纷”所作的解答。总之,在买卖二手房时,当事人应当充分重视二手房买卖合同的重要性,把能想到的内容尽量都写到二手房合同里,这样才可以尽量避免二手房合同纠纷的发生。如果您对自己写的二手房买卖合同不够放心,那么不妨让律师帮您把把关,确保您二手房买卖能顺利进行。

第三篇:工程安全事故的分类及产生原因

建筑工程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及其原因

2012-01-14 23:00:00| 分类: 建筑技术|举报|字号 订阅

建筑工程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及其原因 建筑工程常见安全事故的类型

一、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1。按事故的原因及性质分类

从建筑活动的特点及事故的原因和性质来看,建筑安全事故可以分为四类,即生产事故、质量问题、技术事故和环境事故。

(1)生产事故

生产事故主要是指在建筑产品的生产、维修、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违反有关施工操作规程等而直接导致的安全事故。这种事故一般都是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发生的次数比较频繁,是建筑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目前我国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主要是针对生产事故。

(2)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主要是指由于设计不符合规范或施工达不到要求等原因而导致建筑结构实体或使用功能存在瑕疵,进而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设计不符合规范标准方面,主要是一些没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私自出图和设计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在施工达不到设计要求方面,一是施工过程违反有关操作规程留下的隐患;二是由于有关施工主体偷工减料的行为而导致的安全隐患。质量问题可能发生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在建筑实体的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建筑实体的使用过程中,质量问题带来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如果在外加灾害(如地震、火灾)发生的情况下,其危害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质量问题也是建筑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

(3)技术事故

技术事故主要是指由于工程技术原因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技术事故的结果通常是毁灭性的。技术是安全的保证,曾被确信无疑的技术可能会在突然之间出现问题,起初微不足道的瑕疵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很多时候正是由于一些不经意的技术失误才导致了严重的事故。在工程技术领域,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技术灾难,包括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俄罗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挑战者”号爆炸事故等。在工程建设领域,这方面惨痛失败的教训同样也是深刻的,如1981年7月17日美国密苏里州发生的海厄特摄政通道垮塌事故。技术事故的发生,可能发生在施工生产阶段,也可能发生在使用阶段。

(4)环境事故

环境事故主要是指建筑实体在施工或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环境或周边环境原因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使用环境原因主要是对建筑实体的使用不当,比如荷载超标、静荷载设计而动荷载使用以及使用高污染建筑材料或放射性材料等。对于使用高污染建筑材料或放射性材料的建筑物,一是给施工人员造成职业病危害,二是对使用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周边环境原因主要是一些自然灾害方面的,比如山体滑坡等。在一些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应该特别注意环境事故的发生。环境事故的发生,我们往往归咎于自然灾害,其实是缺乏对环境事故的预判和防治能力。

2。按事故类别分类

按事故类别分,可以分为14类,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透水、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

3。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可以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三类。

二、伤亡事故

1。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的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即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以及企业领导指派到企业外从事本企业活动,所发生的人身伤害(即轻伤、重伤、死亡)和急性中毒事件。当前伤亡事故统计中除职工以外,还应包括企业雇用的农民工、临时工等。

2。建筑施工企业的伤亡事故,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危险有害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工伤、中毒、爆炸、触电等,或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各类伤害。

3。根据国务院1991年3月1日发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决定》,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伤亡事故分为轻伤、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三人以上)。

4。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把伤亡事故分为,(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建筑工程最常发生事故的类型

根据对全国伤亡事故的调查统计分析,建筑业伤亡事故率仅次于矿山行业。其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事故,为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五种事故,近几年来已占到事故总数的80%~90%以上,应重点加以防范。

建筑工程常见安全事故的原因

一、人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不安全因素可分为人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两大类。

1。个人的不安全因素

(1)心理上的不安全因素,是指人在心理上具有影响安全的性格、气质和情绪,如懒散、粗心等。

(2)生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包括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体能、年龄及疾病等不适合工作或作业岗位要求的影响因素。

(3)能力上的不安全因素,包括知识技能、应变能力、资格等不能适应工作和作业岗位要求的影响因素。

2。人的不安全行为在施工现场的类型

(1)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在机器运转时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没有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包括:

(1)防护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

(4)施工生产场地环境不良,现场布置杂乱无序、视线不畅、沟渠纵横、交通阻塞、材料工具乱堆、乱放,机械无防护装置、电器无漏电保护粉尘飞扬、噪声刺耳等使劳动者生理、心理难以承受,则必然诱发安全事故。

三、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

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也称管理上的缺陷,主要包括对物的管理失误,包括技术、设计、结构上有缺陷、作业现场环境有缺陷、防护用品有缺陷等;对人的管理失误,包括教育、培训、指示和对作业人员的安排等方面的缺陷;管理工作的失误,包括对作业程序、操作规程、工艺过程的管理失误以及对采购、安全监控、事故防范措施的管理失误。

建筑工程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控制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施工企业应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现场环境保护,做到和谐健康发展。

一、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1。建筑工程施工应从噪声排放、粉尘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处置、潜在的油品化学品泄漏、潜在的火灾爆炸和能源浪费等方面着手进行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

2。建筑工程施工应根据环境影响的规模、严重程度、发生的频率、持续的时间、社区关注程度和法规限定等情况对识别出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对环境有重大影响或潜在重大影响的重要环境影响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控制,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降低工程建造成本,提高环保效益。

二、建筑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常见影响

1。施工机械作业,模板支拆、清理与修复作业,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作业等产生的噪声排放。

2。施工场地平整作业,土、灰、砂、石搬运及存放,混凝土搅拌作业等产生的粉尘排放。

3。.现场渣土、商品混凝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原材料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遗洒。

4。现场油品、化学品库房、作业点产生的油品、化学品泄漏。

5。现场废弃的涂料桶、油桶、油手套、机械维修保养废液废渣等产生的有毒有害废弃物排放。

6。城区施工现场夜间照明造成的光污染。

7。现场生活区、库房、作业点等处发生的火灾、爆炸。

8。现场食堂、厕所、搅拌站、洗车点等处产生的生活、生产污水排放。

9。现场钢材、木材等主要建筑材料的消耗。

10。现场用水、用电等的消耗。

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1。施工现场必须建立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和检查制度,并应做好检查记录。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应包括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2。在城市市区范围内从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必须在工程开工十五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申报登记。

3。施工期间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制定降噪措施。确需夜间施工的,应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明,并公告附近社区居民。

4。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应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5。施工现场污水排放要与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政管理部门签署污水排放许可协议,申领《临时排水许可证》。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污水经沉淀处理后二次使用或排人市政污水管网。施工现场泥浆、污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人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湖泊、池塘。

6。施工现场存放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必须对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渗漏,污染土壤水体。施工现场设置的食堂,用餐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应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加强管理,专人负责定期掏油。

7。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在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卫部门申报登记,分类存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应与所在地垃圾消纳中心签署环保协议,及时清运处置。有毒有害废弃物应运送到专门的有毒有害废弃物中心消纳。

8。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授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

9。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应采用隔离、洒水等措施,并应在规定期限内将废弃物清理完毕。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的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10。施工现场使用的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班盖等措施。混凝土搅拌场所应采取封闭、降尘措施。

11。除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施工现场内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12。在居民和单位密集区域进行爆破、打桩等施工作业前,项目经理部除按规定报告申请批准外。还应将作业计划、影响范围、程度及有关措施等情况,向有关的居民和单位通报说明,取得协作和配合书对施工机械的噪声与振动扰民,应有相应的措施予以控制。

13。经过施工现场的地下管线。应由发包人在施工前通知承包人,标出位置。加以保护。

14。施工时发现文物、古迹、爆炸物、电缆等,应当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16。施工中需要停水、停电、封路而影响环境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事先告示,并设有标志。

施工现场卫生与防疫

施工企业应加强现场的卫生与防疫工作,改善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防止施工过程中各类疾病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键康和生命安全。

一、施工现场卫生与防疫的基本要求

1。施工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施工现场应配备常用药品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

3。施工现场应结合季节特点。做好作业人员的饮食卫生和防暑降温、防寒取暖、防煤气中毒、防疫等各项工作。

4。施工现场应设专职或兼职保洁员,负贵现场日常的卫生清扫和保洁工作。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应采取灭鼠、灭蚊、灭蝇、灭蜂螂等措施,并应定期投放和喷洒灭虫、消毒药物。

5。施工现场办公室内布局应合理,文件资料宜归类存放,并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6。施工现场生活区内应设置开水炉、电热水器或饮用水保温桶,施工区应配备流动保温水捅。水质应符合饮用水安全卫生要求。

二、现场宿舍的管理

1。现场宿舍必须设置可开启式窗户,宿舍内的床铺不得超过2层。严禁使用通铺。

2。现场宿舍内应保证有充足的空间。室内净高不得小于2.4m,通道宽度不得小于0.9m,每间宿舍居住人员不得超过16人。

3。现场宿舍内应设置生活用品专柜,门口应设置垃圾桶。

4。现场生活区内应提供为作业人员晾晒衣物的场地。

三、现场食堂的管理

1。现场食堂应设置在远离厕所、垃圾站、有毒有害场所等污染源的地方。

2。现场食堂应设置独立的制作间、储藏间,门扇下方应设不低于0.2m的防鼠挡板,配备必要的排风设施和冷藏设施,燃气罐应单独设置存放间,存放间应通风良好并严禁存放其他物品。

3。现场食堂的制作间灶台及其周边应铺贴瓷砖,所贴瓷砖高度不宜小于1.5m,地面应作硬化和防滑处理,炊具宜存放在封闭的橱柜内,刀、盆、案板等炊具应生熟分开,炊具、餐具和公用饮水器具必须清洗消毒。

4。二现场食堂储藏室的粮食存放台距墙和地面应大于0。2m,食品应有遮盖,遮盖物品应有正反面标识,各种作料和副食应存放在密闭器皿内,并应有标识。

5。现场食堂外应设置密闭式潜水桶,并应及时清运。

6。现场食堂必须办理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必须持身体健康证上岗,上岗应穿戴洁净的工作服、工作帽和口罩,应保持个人卫生,不得穿工作服出食堂,非炊事人员不得随意进人制作间。

四、现场厕所的管理

1。现场应设置水冲式或移动式厕所,厕所大小应根据作业人员的数量设置。

2。现场厕所地面应硬化,门窗应齐全。

3。现场厕所应设专人负责清扫、消毒,化粪池应及时清掏。

五、现场淋浴间的管理

淋浴间内应设置满足需要的淋浴喷头,蛊洗设施应设置满足作业人员使用的蛊洗池,并应使用节水器具。

六、现场文体活动室的管理

文体活动室应配备电视机、书报、杂志等文体活动设施、用品。

七、现场食品卫生与防疫

1。施工现场应加强食品、原料的进货管理,食堂严禁购买和出售变质食品。

2。施工作业人员如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或急性职业中毒时,必须要在2h内向施工现场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等部门进行报告,并应积极配合调查处理。

3。施工作业人员如患有法定传染病时,应及时进行隔离,并由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处置。

建筑工程文明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是企业对外的“窗口”,直接关系到企业和城市的文明与形象。施工现场应当实现科学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有序施工。

一、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抓好项目文化建设。

2。规范场容,保持作业环境整洁卫生。

3。创造文明有序安全生产的条件。

4。减少对居民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基本要求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当做到围挡、大门、标牌标准化、材料码放整齐化(按照平面布置图确定的位置集中码放)、安全设施规范化、生活设施整洁化、职工行为文明化、工作生活秩序化。

2。建筑工程施工要做到工完场清、施工不扰民、现场不扬尘、运输无遗洒、垃圾不乱弃,努力营造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

三、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控制要点

1。施工现场出入口应标有企业名称或企业标识,主要出入口明显处应设置工程概况牌,大门内应设置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等制度牌。

2。施工现场必须实施封闭管理,现场出入口应设门卫室,场地四周必须采用封闭围挡,围挡要坚固、整洁、美观,并沿场地四周连续设置。一般路段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1.8m,市区主要路段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5m。

3。施工现场的场容管理应建立在施工平面图设计的合理安排和物料器具定位管理标准化的基础上,项目经理部应根据施工条件,按照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进行所负责区域的施工平面图的规划、设计、布置、使用和管理。

4。施工现场的主要机械设备、脚手架、密目式安全网与围挡、模具、施工临时道路、各种管线、施工材料制品堆场及仓库、土方及建筑垃圾堆放区、变配电间、消火栓、警卫室、现场的办公、生产和临时设施等的布置,均应符合施工平面图的要求。

5。施工现场的施工区域应与办公、生活区划分清晰,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施工现场的临时用房应选址合理,并应符合安全、消防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在建工程内严禁住人。

6。施工现场应设置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开水房、文体活动室、密闭式垃圾站(或容器)及盟洗设施等临时设施,临时设施所用建筑材料应符合环保、消防要求。

7。施工现场应设置畅通的排水沟渠系统,保持场地道路的干燥坚实,泥浆和污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放。施工场地应硬化处理,有条件时,可对施工现场进行绿化布置。

8。施工现场应建立现场防火制度和火灾应急响应机制,落实防火措施,配备防火器材。明火作业应严格执行动火审批手续和动火监护制度。高层建筑要设置专用的消防水源和消防立管,每层留设消防水源接口。

9。施工现场应设宣传栏、报刊栏,悬挂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标志牌,加强安全文明施工宣传。

10。施工现场应加强治安综合治理和社区服务工作,建立现场治安保卫制度,落实好治安防范措施,避免失盗事件和扰民事件的发生。

建筑工程职业病防范

一、建筑工程施工主要职业危害种类

1。粉尘危害。

2。噪声危害。

3。高温危害。

4。振动危害。

5。密闭空间危害。

6。化学毒物危害。

7。其他因素危害。,二、建筑工程施工易发的职业病类型

1。矽尘肺。例如:碎石设备作业、爆破作业。

2。水泥尘肺。例如:水泥搬运、投料、拌合。

3。电焊尘肺。例如:手工电弧焊、气焊作业。

4。锰及其化合物中毒。例如:手工电弧焊作业。

5。氮氧化物中毒。例如:手工电弧焊、电渣焊、气割、气焊作业。

6。一氧化碳中毒。例如:手工电弧焊、电渣焊、气割、气焊作业。

7。苯中毒。例如:油漆作业、防腐作业。

8。甲苯中毒。·例如:油漆作业、防水作业、防腐作业。

9。二甲苯中毒。例如:油漆作业、防水作业、防腐作业。

10。中暑。例如:高温作业。

11,手臂振动病。例如:操作混凝土振动棒、风镐作业。

12。接触性皮炎。例如:混凝土搅拌机械作业、油漆作业、防腐作业。

13。电光性皮炎。例如:手工电弧焊、电渣焊、气割作业。

14。电光性眼炎。例如:手工电弧焊、电渣焊、气割作业。

15。噪声致聋。例如:木工圆锯、平刨操作,无齿锯切割作业,卷扬机操作,混凝土振捣作业。

16。苯致白血病。例如:油漆作业、防腐作业。

三、职业病的预防

(一)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防护与管理要求

1。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现场施工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有配套的卫生保健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二)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卫生防护与管理要求

1。要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2。要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具、用品。防护用具、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3。应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材料。

4。应书面告知劳动者工作场所或工作岗位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5。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6。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组织在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7。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8。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9。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专款专用。

(三)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1。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

2。有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的权利。

3。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权利。

4。有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具、用品,改善工作条件的权利。

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有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6。有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作业的权利。

7。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有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材、节水、节能、节地)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

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的特点

1。是我国第一部多目标、多层次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

多目标—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运营;

多层次—控制项、一般项、优选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综合性—最终定级是在分别考虑各目标的基础上综合制定,集成了规划、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建材、智能、环保、景观绿化等多专业知识和技术。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目前已发展至对学校、医院、场馆乃至工业建筑绿色建筑标识的评定。

3。评定时段

绿色建筑定义中突出全寿命周期,含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修、拆解及废弃物处理各过程,评价标准提出了对规划、设计与施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

实际操作是按不同工程进展阶段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评价处于规划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的住宅与公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价已竣工并投人使用1年以上的住宅与公建)。

4。适用性

发展绿色建筑的初衷是针对面大量广的建筑,而不是高端建筑,所以标准强调的是适用技术、常规产品,造就的绿色建筑不是高科技的堆砌,涉及的成本增量是有限的。如节能设计就注重被动设计,强调建筑朝向、体型、窗墙比,再生能源注意太阳能与地热的利用;节水强调节水器具、设备和非传统水源(雨水和中水)的利用:节材强调利用商品混凝土、高强度钢、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垃圾等。

5。指标体系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绿色建筑评价的必备条件应为全部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8)控制项要求。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

6。评价方法

通过条数L撇法,评出最后的等级。方法简单易用。六大指标相对独立,不能串用。

评价结果体现出在六个基本绿色性能方面一定的均衡性。具体要求见表

7。定性定量相结合

本标准条文定性多,定量少。碍于基础研究的薄弱或内涵的约束。较多的条文限于定性判别,有些内容已有经验数据和测试依据,可做定量规定。基于工程技术人员习惯于定量标准为可操作性强的需求,今后努力增加定量内容。

8。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绿色建筑的灵魂,即要根据本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五大要素,按照评价标准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选用产品。如在少水和缺水地区就不要求雨水利用;对日照时间短,太阳能辐射强度差的地区就不强调太阳能利用,对夏热冬暖地区就不考虑采暖的相关要求。具体做法是该条文可不参与评价,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原比例调整确定。

(二)绿色建筑的发展动向

1。扩大原标准的适用范围,已从原定的住宅、公建(办公、商厦、宾馆)开始推广到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科技馆、展览中心等建筑。

2。从早期的新建建筑发展到既有建筑的改造均提出申报绿色建筑的要求。

3。从原有的普通建筑到现在发展势头较快的超高层建筑(有些还是城市的标志工程)。

4。从原有的民用建筑已拓展到工业建筑(已编制完成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并开始试评)。

5。一百个左右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可的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逐步开始运营标识的认定。

6。对部分公共建筑不仅获得绿色建筑标识,还要实施能效标识。

7。绿色建筑已从“四节一环保”发展到建筑碳排放计量分析。

二、绿色施工要点

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一)环境保护技术要点

国家环保部门认为建筑施工产生的尘埃占城市尘埃总量的30%以上,此外建筑施工还在噪声、水污染、土污染等方面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环保是绿色施工中显著的一个问题。

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二)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

节材是四节的重点,是针对我国工程界的现状而必须实施的重点问题。

1。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降低材料损耗率;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应就地取材,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撒;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2。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优化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方案,装饰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资源损耗。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

3。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并减少材料浪费。

4。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采用外墙保温板替代混凝土施工模板的技术。

5。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力争工t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3。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4。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5。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2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

(四)节能与能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1。制定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2。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他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

3。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4。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0a。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

5。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五)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技术要点

1。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2。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3。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的绿色植被。

4。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5。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六)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

1。施工方案应建立推广、限制、淘汰公布制度和管理办法。发展适合绿色施工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对落后的施工方案进行限制或淘汰,鼓励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

2。大力发展现场监测技术、低噪声的施工技术、现场环境参数检测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如绿色施工的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筑模型的工程量自动统计、绿色施工组织设计数据库建立与应用系统、数字化工地、基于电子商务的建筑工程材料、设备与物流管理系统等。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密规划、设计、精心建造和优化集成,实现与提高绿色施工的各项指标。

第四篇: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湛师基础教育学院

10中文

陈金浪

摘要:心理健康问题是青春期学生的“必经之路”,中小学生的问题已成为我们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更多地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我们作为老师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是学校教育大计中的一个“工程”,且是一个长期工程。做得好,则我们的学生遵规守纪,学校形象大好,也利于招生工作;做得不好,则我们要花大部分的精力来处理这样那样由学生心理造成的问题。那么,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或者说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有哪些呢?根据以往的经验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判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或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学生个人心理因素。下面就每一种因素分别予以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生 心理问题 原因

根源

日前,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家庭教育不当、性心理问题、网络依赖成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的四大热点话题,也集中反映了目前未成年人遭遇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不同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当以百万计。现在我们从以下方面来分析,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阵地,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调查显示,因学业负担过重引发的心理问题咨询人数最多,学习压力导致厌学、情绪反应、失眠、焦虑等心理问题,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导致中小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同时,家长对教育的忧虑和困惑转化为对孩子的要求,从而更增加了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发生。

家庭关系的不和谐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造成巨大影响,这些不良影响可能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这些孩子一般都缺乏安全感,他们自卑、内向、胆小、自信心不足,这些问题在部分孩子身上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成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还有相当多的家庭,虽然父母尽心尽力,但由于教育方法或管理方法不当,给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是很大的伤害。有的家庭是因为父母比较忙碌,无暇管理孩子,对孩子不了解,即使发现孩子有不当行为也没有好的方法进行管理。

家庭教育不当导致心理问题位列热点咨询问题的第二位,青春期教育成为其中的热点话题。专家分析,这说明当前广大家长家庭教育知识较缺乏,缺少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不顾孩子身心特点实行强压教育,使孩子出现逆反、负面情绪以及不良嗜好等心理问题。

当前,独生子女学生越来越多,日益成为在校生的主体。他们有的在“糖水”里长大,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溺爱、娇宠,好比温室里的花朵,缺少独立意识,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家长。很容易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

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和娇宠,独生子女成为整个家庭的轴心,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总想事事占先抢头,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认识不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他们一旦遭遇挫折失败,受到委屈,往往意志脆弱,承受力差,痛苦不能自拔,甚至走上绝路,使学生形成了自负心理。

二、学校的因素。

中小学生在家庭外部接触的主要对象是同学和老师,在他们的生活中,老师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老师支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著名心理学专家秦园林教授说过:中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依然是围绕考试分数的教育。就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体制和教育现状来说,对学生心理成长的不利因素很多。小学与初中虽然都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但每个学校内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仍以所教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为主要依据(甚至是唯一的依据),这样评价的必然结果是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工作,大量的作业、超快速的教学进度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学生完不成作业或学习成绩不好会被教师不恰当地批评或者体罚。这一过程中会有很多师生间的冲突,而由于学生相对处于弱势,冲突的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形成持久的内心冲突,严重一些的话便会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一方面是学生的毫无兴趣、压抑和内心冲突,另一方面是教师安排的无休止的、大量重复的作业和随时准备让学生承受的不恰当的批评处罚,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试问,中小学生那小小的身子,我们何必把这么大的担子压在他们的身上,让他们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何来健康发展?学生成绩决定学校的命运,学校的命运决定老师的命运,老师只有严格要求学生,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才会重视学习,重视成绩。但这些学生还是孩子,他们拥有所有孩子的天性,他们好玩调皮捣蛋,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我们也同时是抹杀孩子纯真的恶魔。

学校的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一味地只是注重成绩,而忽略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发的将会是更大的社会问题。

三、社会因素。

经济的原因,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等公共娱乐场所的遍地开花,很多营业主为利所图,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于不顾。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这些娱乐场所;人民的生活水平好,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不断地往上涨,这也是促使学生有机会进入娱乐场所的原因之一。

低俗文化的诱惑。当今社会上,这样一些错误的说法正在抬头:在校成绩一流的学生,将来只能在成绩二流的学生那里当打工仔,因此知识无用,读书没“钱途”。加上实际工作中个别通过学习深造取得较好成绩的人,在社会上却得不到应有承认的现实,给中小学生传递着这样一种错误信息:当今社会,只要有钱就可以拥有一切,学习是一件过时的事,学习无用。而老师在教学中关于学习重要性的道理,也同时输入到他们的脑海中。在这两种相悖观点的作用下,对是非曲直缺乏正确判断能力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思想上难免产生困惑、迷惘,造成他们心理上的矛盾冲突,有害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养成,使他们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此其一。其二,社会环境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可塑性、模仿性极强的中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现实社会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他们眼中所见的正不压邪、好心不得好报、做好事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等,这些不良现象与家长、老师从小向他们灌输的坚持正义、助人为乐等思想,时常发生碰撞,使他们迷惑,从而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并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症状。中小学生的心理就像一张干净的白纸,由于社会不良的文化,思想,行为等等各种浑浊的事物在这张白纸上抹上了各种各样的污点。

政策的原因,虽然国家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但是由于国家的执行力度不到位,让不法之人有机会穿法律的漏洞。国家对网络的管理不够紧密,对不良的社会组织打击力度不够。

四、学生个人的心理因素。

青少年是个体从童年向 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由儿童“心理墙”向成年“心理墙”的过渡,是一 种质的过渡,包括身体、生理、社会心活和心理等各方面的过渡。这段时期的青少年心理基本特征充满了矛盾动荡性。正如亚里士 多德所说的:“暴躁、易发脾气、易于为冲动所驱使而失去控制。” 又如霍尔所形容的:“人生中‘疾风怒涛’的时期,身体蕴藏极大能量、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烦躁不安,对外界及自身易产生怀疑、不信任 感。

心理上,青少年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逐渐增强,心理上的独立性渐趋成熟,但因社会阅历不足,他们的愿望与现实会产生矛盾。他们自我意识趋于成熟,随着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以及独立安排生活道路这一客观要求的逼近,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日渐成熟。他们倾心于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及其社会价值;独立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并逐渐克服评价的片面性,力求全面分析;初步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能较好地进行自我教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既保留有儿童的某些心理待点,又具有成人的一些新的心理品质,这些新旧不同的特征,在青少年期心理发展过程中交叉重叠出现。一般来说,青少年前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而青少年后期则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个体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阶段。

心理上的成人感,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闭锁性很容易发生,所谓闭锁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它是相对于人的外部行为表现与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一致性而言的。由于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的发展,尤其是对新的自我的出现,他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心理活动开始走向自己的内部世界。此外,随着独立性与自尊心的发展,他们逐渐失去了儿童时期的外露、直率、单纯和天真,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不再轻易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是更多地封闭自己,于是心理活动出现了闭锁性。学生就会保守自己的秘密,反抗父母管束,随着身体的发育,青少年必须适应发展中的新自我,同时还必须适应别人对于他的新形象所表现出的反应。然而,由于身心方面的发展的不平衡,因此会产生不稳定的现象,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幼稚感”并存,忽而表现出“成熟”,忽而表现出“幼稚”,此时他们表现出各种矛盾的心理现象。

性心理成为未成年人咨询的热点话题,专家认为,未成年人在青春期阶段对性知识的极度渴求,以及学校、家庭对性教育知识的严重缺乏,谈性色变的观念仍未有较大改观,成为造成未成年人各种性心理问题的原因。

此外,网络依赖、早恋、人际关系等也是咨询的热点问题。专家分析,忽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及未成年人自身心理健康知识缺乏是其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时,家长自身不良嗜好、人格缺陷也是未成年人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

在生活上不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经常感到委屈,吃亏而郁郁不乐,具有较强的报复心理,自私狭隘心理。

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品质、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做出过低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感受。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并得到发展,就会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产生日益显著的消极影响,特别是中学生尚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的年龄阶段,自我否定意识更容易引起情感情绪的巨大波动和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导致自卑心理。

抑郁心理是中学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失调症,是中学生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处于抑郁情绪状态下的中学生,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他们内心孤独却不愿向同学、老师和家长倾诉。

孤僻心理、焦虑异常心理、恐惧心理、易怒心理、逆反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强迫心理、厌学心理等等,都困绕着我们的学生,希望我们更找出有效地解决策略和方法,让我们的中小学生走上心理和身理都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作 者: 陈红 黄希庭 Huang Xiting 作者单位: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庆,400715 刊 名: 心理科学 PKU CSSCI

英文刊名: PSYCH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2005 28(2)

2、珠穆朗玛的博客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初探

2009年年11月23日

3、http://www.xiexiebang.com 2010年11月30 日10:47 4

新浪教育网 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中小学生亟待解决的四大心理问题

本报记者 初 霞

心 理 健 康

C 证 培 训 论 文

班级:10中文4班陈金浪 学号:2010017413

第五篇:论夜天空光污染产生的原因

论夜天空光污染产生的原因(组图)

一、前 言

太阳光照亮了大自然的一切,也赋予了大自然界五彩缤纷的颜色,色觉是主客观相结合的慨念,从种族进化史来看,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是对太阳光线物理特性的适应形成了人的视觉器官。可见光譜正位于太阳辐射光譜到达地球表面的中间部分,太阳辐射中波长小于 290毫微米部分被较低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波长大于 1400 毫微米部分被较低大气层中的水蒸汽和二氧化碳所吸收,现在实验室的工作进一步证实了用高能量光波照射眼睛,视觉范围可进一步扩展到 312.5nm的紫外线一段及 1150nm红外线一段,这与太阳光到达地面的辐射光譜十分接近。

人眼的视觉色觉器官正是在适应外界光源主要是日光光源而形成,人类对大自然各种景物的记忆色来自于日光,彩色电视、彩色电影、照明光源如重现日光下景物的颜色则给人类真实的色彩感受。

夜景照明设计在源于自然的基础上应高于自然,它涉及到建筑艺术、光学、色度学、生理学、美学、环境艺术等多科学领域,是一门集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据感知觉实验,人眼可以分辨出十万种以上不同明度、色调、饱和度的物体,自然光的亮度由10 cd/m 到10 cd/m 以上,单用语言根本无法确切描绘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光学与色度学的发展才使我们可以用数据与图形对我们生活的自然界作出了定量的描绘并提供科学参数,也为交流、改进现有的照明设计和创造新的照明设计打下必要的科学量化基础。

在城市灯光夜景中,以照度作为照明指标是不严格、不全面的,因为照度大小并不直接反映人眼的明暗感,人眼直接感受的是亮度,同时建筑物立面的不同材质、大量自发光光源、内透光照明方式的照明效果均无法用照度指标衡量,而各表面的亮度则决定了整个空间光环境的质量和效果。计量学、测量学和光学仪器的发展可以使我们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测量出自然界和已实施照明工程的亮度和色度参数。

充分利用现代光学、色度学、光学仪器的成就,积极开展对昼光、夜天空和夜景照明的测量与研究将推动夜景照明设计达到更高的境界。

二、国际上有关的工作

各国科学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对本地区天空光的观察与测量。康狄特(H.R.Condit)等在美国罗彻斯特测出日光光譜分布。巴德(W.Budde)等在加拿大渥太华(Ottawa)测出日光光譜分布,威泽斯基(G.Wyszecki)对加拿大渥太华的北方天空日光的视觉观察。Wegner 在柏林测量了天空亮度,并经再分析形成了 BRE平衡天空。汉德逊(S.T.Hendrson)等在英国恩菲尔德(Enfield)测出日光光譜分布,英国科学工作者对英国南部北方天空日光做观察。由 Nakamura和 Oki 在日本进行了天空亮度测量,并对日本的天顶亮度的标准化进行了开发。

CIE2001 年召开的中期执委会将颜色和光的测量及日光的测量与计算作为会议的两个重要专题。但是,至今对夜晚天空光的色度测量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

大自然夜晚天空构成了夜景照明,尤其是高大建筑物顶部照明的背景,测量和研究不同时相下夜晚天空亮度和色度将奠定夜景设计规范的技术基础,是晚间照明设计的量化依据。天空的亮度和色度随时间、季节、气候而变化,为使夜景照明设计立足于充分科学实验基础上,需要系统测量和研究不同时刻天空光特别是夜晚天空的亮度和色度。分析不同时刻夜晚天空光的亮度、色度参数将有助于我们寻找夜晚天空光污染的原因。

三、测量仪器的选择与测量程序 1.测量仪器的选择

对遥远的天空光进行非接触的光、色测量可使用带成像系统的彩色亮度计或光譜辐射仪,它的优点是不必接触被测表面,通过目视系统瞄准测量对象,即可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也可反映出光源照射下经过各表面颜色相互反射后的实际效果,因此更具使用价值。

美国光学研究公司研制成功的光譜辐射仪有 1980B、PR-650。彩色亮度计有 1980A。1980B光譜辐射仪的光譜带宽及取样间隔均可准确到 1nm,测量精度及准确度均较优良;但价格昂贵,操作也较为繁杂,宜作为标准传递的源泉之一。

自然夜天空亮度为2.1×10 cd/m,24小时天空光亮度变化范围由10 cd/m 到10 cd/m 以上。但 PR-650 亮度范围由 3.4cd/m 到

86,000cd/m,不能进行夜晚天空亮度色度的测量。日本东光公司研制成功的彩色亮度计有 BM-

5、BM-7。小型亮度计为 BM-3。其中 BM-

3、BM-7 测量低亮度性能较差,在大视场条件下,不能测量低于 10 cd/m 的光,在小视场条件下,BM-7不能测量低于 4 个尼特的光,适宜近距离测量。不适宜对夜晚天空进行亮度、色度测量,无法对夜晚天空光污染程度作出定量和定性的判断、测量与研究。

BM-5 彩色亮度计测量范围为 10 cd/m 到 1.999×10 cd/m,测量距离为 0.2m 到无限远,适用于测量白昼光和夜晚天空的亮度。根据规定:亮度计的测量面积应小于光源面积,此时的测量结果才是正确的,BM-5 具有小的测量直径,适用于远距离对高大建筑物顶部照明光源的测量。但 BM-5 与其它彩色亮度计一样存在色度测量中的误差。因为彩色亮度计的滤色系统PR(l)、PG(l)、PB(l)与光电倍增管 T(l)组合后的光譜响应需分别模拟 CIE 光譜三刺激值X(l)、Y(l)、Z(l),这种模拟是十分困难的,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各台彩色亮度计之间存在很难避免的个体差异,如果仔细对比,各台彩色亮度计之间确实存在色度测量中的相互误差。

为了提高彩色亮度计色度测量的准确性,应使用与待测色源色域相近,光譜分布相类似的标准光源、标准色源对彩色亮度计进行校准,我们的实验证实用一种标准光源对彩色亮度计进行校准尚不能完全适用和伸延到各个色域,计算公式及对测色准确度的改善见前文“彩色电视色度测试中的量值统一”。

白昼和夜晚天空光色度不同,因此需要分别使用与其一一对应的标准光源,标准色源对彩色亮度计进行校准,这样才可以使彩色亮度计光谱灵敏度与 CIE 光谱三刺激值的不一致所带来的误差减到最小限度,从而取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2.标准色源的研制与测量程序

(1)用 BM-5 彩色亮度计对天空光进行连续 24 小时初测,大体确定不同时相下天空光的色域范围。

(2)根据天空光不同时相下的色度值研制相对应的光源,用卤钨灯加不同的滤色片组成四种不同色度值的白光源。

(3)用美国光学研究公司 1980B 光谱辐射仪对卤钨灯及四种白光源进行标定,测量光谱分布,计算出色度坐标

下载论工程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式(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工程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式(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官僚主义及产生原因(共5篇)

    浅析官僚主义及产生原因 ● 丁振宏 《长城在线》 2003-8-7 10:58:28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买入价的血肉联系,党的工......

    论《伤逝》中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论《伤逝》中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谢越 (西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08级4班***) 摘要: 《伤逝》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唯一的一片以爱情为主题的短篇小说。......

    论蔬菜滞销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5篇模版]

    论蔬菜滞销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摘 要]商务部再次发出通知,部署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组织开展蔬菜“卖难”紧急救助行动,进一步维护好蔬菜市场稳定。本文重......

    论刑讯逼供的危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的对策

    论刑讯逼供的危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查玉和 「摘要」刑讯逼供是我国法律所严厉禁止的行为,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这一行为却频频发生,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权衡利弊, 刑讯逼供......

    皮肤过敏的原因及处理方式(写写帮整理)

    皮肤过敏经常出现一些小红疹,一片或一块,有时伴有皮肤瘙痒,从轻微刺痒到剧烈瘙痒都有可能,有时候严重瘙痒还会让人寝食不安;皮肤过敏还会表现为“风团”,也就是高出皮肤表面的皮肤......

    家具客服-售后发生原因及处理方式

    一般售后的发生原因及处理建议 一般情况:安抚客人情绪,清楚缘由,找相关人员处理协商,给出解决方案。关于情绪激动的客人,尊重他人,也让人家尊重自己。 一:售前客服客服不热情,不清楚......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和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自上世纪80、90年代以来,由于我省份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热带气侯,适宜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以及从事其他的农业生产,因此一些公司和个人纷纷到我省农村去承包农村的土地,打破了单一......

    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浅谈小学后进生的教育 一、后进生存在的原因。(1)家庭教育方面:小学阶段的后进生的存在与遗传素质、先天发育不足有关;但是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是其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有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