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企业合理避税思路
中小企业合理避税思路
简介:
依法纳税是中小企业的义务。纳税义务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任何形式的偷税、漏税、抗税都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然而,由于我国税率高,企业负担沉重,纳税成为制约中小企业盈利的致命环节。
我国不少中小企业为了多赚点钱,千方百计逃税、逃费,在办税人中拉关系;有的铤而走险,干些偷税漏税的勾当,一旦被监管查获,不惜血本,四处求人走后门;有的企业违反税法规定,因少交税款而要被罚款,还要交滞纳金。
中小企业的纳税状态,可概括为:愚昧者偷税,糊涂者漏税,野蛮者抗税,精明者避税。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能够少缴税又不违法,合理避税成为控制成本的一个重要课题。合理避税是在遵守税法、依法纳税的前提下,纳税人采取合法的手段对纳税义务实施“避重就轻”的合理规避,减少税款支出。
合理避税是企业以对法律和税收的详尽研究为基础,对现有税法规定的不同税率、不同纳税方式的灵活利用,使企业创造的利润有更多的部分合法留归企业。合法规避税收与偷税、漏税以及弄虚作假钻税法空子有质的区别。合理避税是企业应有的经济权利。
我国已批准成立了40多万家外企,相当数量的外企通过各种避税手段转移利润,造成从账面上看,外企大面积亏损,亏损面达60%以上,年亏损金额达1200多亿元。按照税法规定,以后的赢利是可以弥补前年度的亏损。因此,我国每年要少征外企所得税约300亿元。摩托罗拉、惠普等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企业都设有专门的“税务经理”,而且年薪都高达50万元左右,部门人员也很多,这理应引起中小企业的深思。
第二篇:浅谈企业如何合理避税1doc
浅谈企业如何合理避税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各种法律规章不断健全,而依法纳税是每一个企业应尽的义务也在其中体现,而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合理利用税法等法规制度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也是法律所允许的。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充分利用税收筹划等工具,一方面可以增强全社会自觉运用法律法规的意识,进而加快税法等法规的优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高额的纳税成本,以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一、企业合理避税意义重大
企业的合理避税又称合法避税或税收筹划,主要是指纳税人在详细了解相关税收法规的基础上,保证不直接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利用税法等相关法律的差异规定,改变企业的经营活动、融资活动、投资活动等涉税事项,以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的行为。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税收筹划与合理避税必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很多企业中得到实际的运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在国家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不失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其意义体现在 :一是合理避税有利于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合理避税是通过减少企业经营活动各环节的税收负担来提高税后利润,企业通过成功的避税措施,可以更好的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很多企业都在进行结构重组,合理避税同样可以在这时发挥作用,促进企业实现规模经营,实现企业转型后价值最大化 ;二是合理避税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在进行各项财务决策之前,企业需要充分了解现有政策,制定出正确有效的财务决策,才能保证经营活动良性循环。而企业要做好合理避税工作必须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才能达到合法节税的目的。因此,开展合理避税研究有利于规范企业财务核算,加强财务核算尤其是成本核算,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成功避税应具备的条件
避税活动虽不违法,仍要在经济上和精力上付出一定的代价,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成功地进行避税的,那么获得成功避税的企业纳税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呢?
1.1 要有一定的税收法律知识
懂得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以及合法与非法的界限。这样纳税人就可以在总体上确保自己经营活动和有关财税行为的合法性。
1.2 纳税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和税务知识经办人最好已取得相关资格,这样,他对政府征收税款的方法就有很深的了解,也能知晓税收管理存在的某些缺陷。
1.3 纳税人应该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收入规模
因为很多避税活动往往要经过专门的人员筹划和设计,必然要发生相当一部分的税收筹划费用。假若纳税人的生产规模过小,那么,由避税而产生的“经济效益”或许只够支付税收筹划和设计人员的劳务费用。因此,纳税人就会放弃其避税的努力。
三、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合理避税方式
尽管新税法规定中对企业原有经常使用的避税条款做出了很多调整,但仍有很多规定可以作为企业合理避税的可循之道。
1.针对企业组织形式的合理避税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组织形式、税率和税收优惠等规定较之以前规定有比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大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设立一些下属公司,那么企业如何选择下属公司的组织形式就给企业的合理避税提供了一些途径。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其所得税税负也是不一样的。子公司属于独立法人,单独核算,但如果子公司属于小型薄利企业,税法规定可以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样会使整个企业集团的税负降低 ;而分公司属于非独立法人,与母公司合并纳税,那么如果分公司前期投入较大,在设立初期就会有亏损产生,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能降低整个集团的应纳税所得额,达到避税的目的。
2.针对收入确认时间的合理避税
企业的会计计量主要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基础,对于企业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这点尤为重要,同样在税法的规定中,在不同情况下企业收入的确定时间存在差异,而收入是企业缴纳所得税的基础,这就为企业提供了一些合理避税的途径。企业的收入主要来自于销售商品,而销售商品的形式有很多种,直销直付、直销分付、分期预收、委托代销等等,对于不同的销售方式,其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也不尽相同,例如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的,以收到货款或取得索取货款的凭证,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作为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 ;若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则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作为收入的确认时间 ;而如果采取订货销售和分期预收货款销售方式,则在货物发出时确认收入 ;在委托代销商品销售的情况下,则以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由上面的规定可以看出,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可以主动选择合适的销售方式,达到推迟收入确认时间的目的,从而可以推迟相应所得税的缴纳,所推迟的应纳所得税额,相当于一笔无息贷款。当然,这也需要企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能只为避税而忽视销售收入的及时收回,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财务风险。
3.针对优惠税率的合理避税
新所得税法改革了原有的地域性税收优惠政策,但是同样做出了很多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满足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企业按 20%的优惠税率进行纳税,而对于小型微利企业的界定,税法规定(1)工业企业 :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0 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 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 3 000 万元(2)其他企业 :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 80 人,资产总额不超过 1 000 万元。因而,在筹建企业时,应当充分考虑这项优惠政策,选择建立一个比较大型的企业,还是根据税法的界定,筹建几个符合小型微利规定的企业,在保证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4.迎合国家立法意图的合理避税
上述几种避税方式,对很多企业来说可操作空间是很大的,但现阶段,符 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途径应当是更加稳妥。例如现在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国家鼓励企业走高新技术路线,积极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就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 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150%摊销。企业可符合这个导向,积极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加计扣除的部分便可以为企业规避很大一部分纳税开支。
第三篇: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途径归纳总结
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途径归纳总结
个人所得税应为每个纳税人所熟知,其中涉及工薪阶层个人应税所得项目就是“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对于工薪阶层而言,个人所得税与每个人如影相随,息息相关,是一个较大的纳税开支项目。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寻求合理、合法的避税途径,是经济社会中维护个人权利和义务,激励人奋发向上,实现理想追求的一个有利条件。在积极纳税的同时,寻求合理避税的途径对于广大的工薪阶层每个纳税人来说都非常现实,很有必要。
一、巧用公积金避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工薪阶层个人每月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从税前扣除的,也就是说按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不用纳税的。同时,职工又是可以缴纳补充公积金的。所以,一般职工提高公积金缴存还是有一定空间的,工薪纳税人巧用公积金避税是合理可行的。需要强调的是,利用个人缴纳补充公积金进行避税时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纳税人要在所在单位开立个人补充公积金账户;二是纳税人每月缴纳的补充公积金虽然避税,但不能随便支取,固化了个人资产。
二、利用捐赠进行税前抵减实现避税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
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金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这就是说,个人在捐赠时,必须在捐赠方式、捐赠款投向、捐赠额度上同时符合法规规定,才能使这部分捐赠款免缴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捐赠限额=应纳税所得额×30%,允许扣除的捐赠额=实际捐赠额(≤捐赠限额)。
(二)2008年5月23日国家税务总局针对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发布了《关于个人向地震灾区捐赠有关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55号)通知规定,个人如果通过指定机构向灾区捐助钱物,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可按规定标准在税前扣除。具体规定如下:首先,个人通过扣缴单位统一向灾区的捐赠,由扣缴单位凭政府机关或非营利组织开具的汇总捐赠凭据、扣缴单位记载的个人捐赠明细表等,由扣缴单位在代扣代缴税款时依法据实扣除。其次,个人直接通过政府机关、非营利组织向灾区的捐赠采取扣缴方式纳税的,捐赠人应及时向扣缴单位出示政府机关、非营利组织开具的捐赠凭据,由扣缴单位在代扣代缴税款时依法据实扣除;个人自行申报纳税的,税务机关凭政府机关、非营利组织开具的接受捐赠凭据依法据实扣除。最后,扣缴单位在向税务机关进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时,应一并报送由政府机关或非营利组织开具的汇总接受捐赠凭据(复印件)、所在单位每个纳税人的捐赠总额和当期扣除的捐赠额。
(三)对于地震“特殊党费”
国税发[2008]60号文件规定,广大党员响应党组织的号召,以“特殊党费”的形式积极向灾区捐款。党员个人通过党组织交纳的抗震救灾“特殊党费”,属于对公益、救济事业的捐赠。党员个人的该项捐赠额,可以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依法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扣除,这是合理可行的。
三、理财可选择的避税产品的种类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断推出了新的理财产品。其中很多理财产品不仅收益比储蓄高,而且不用纳税。比如投资基金、购买国债、买保险、教育储蓄等,不一而足。众多的理财产品无疑给工薪阶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慎重思考再选择便可做到:不仅能避税,而且合理分散了资产,还增加了收益的稳定性和抗风险性,这是现代人理财的智慧之举。
(一)教育储蓄的免税和优惠利率
储蓄存款在很多工薪阶层的全部流动资产中占到的份额多达80%,但是加上征收利息、银行收费等使存款利率压缩到很低的水平,本来就很少的利息扣掉
5%的税金后所剩无几,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实在不划算。面对储蓄存款利息收入高达两成的税收成本,利率优惠幅度在25%以上的教育储蓄将是工薪阶层很好的理财法宝。
(二)选择免征个人所得税的债券投资
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国债利息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免纳个人所得税。其中,国债利息是指个人持有我国财政部发行的债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即国库券利息;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是指个人持有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金融债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2007年12月,1年期记账式国债的票面年利率为3.66%;10年期记账式特别国债(八期)的票面年利率为4.41%;3月期的第十九期记账式国债的票面利率为3.38%,均收益较好。选择投资免征20%个人所得税的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和国债既遵守了税法的条款,实现了避税,还从中赚取了部分好处,因此,购买国债对大部分工薪阶层实为一个很好的避税增收渠道。
(三)选择正确的保险项目获得税收优惠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居民在购买保险时可享受三大税收优惠:1.个人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的金融机构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不计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于缴纳个人所得税;2.由于保险赔款是赔偿个人遭受意外不幸的损失,不属于个人收入,免缴个人所得税;3.按照国家或省级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存入银行个人账户所取得的利息收入,也免征个人所得税。
四、利用暂时免征税收优惠,积极利用国家给予的时间差避税
个人投资者买卖股票或基金获得的差价收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均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是目前对个人财产转让所得中较少的几种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项目之一。纳税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或者基金进行买卖,通过低买高卖获得差价收入,间接实现避税。但因为许多纳税人不是专业金融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所以采用此种方式时需向行家里手请教,适时学习相关知识,谨慎行事。
五、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用现在比较通用的说法叫作税式支出或税收支出,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些特定地区、行业、企业和业务的发展,或者对某些具有实际困难的纳税人给予照顾,通过一些制度上的安排,给予某些特定纳税人以特殊的税收政策。比如,免除其应缴纳的全部或者部分税款,或者按照其缴纳税款的一定比例给予返还,等等。一般而言,税收优惠的形式有:税收豁免、免征额、起征点、税收扣除、优惠退税、加速折旧、优惠税率、盈亏相抵、税收饶让、延期纳税等。这种在税法中规定用以减轻某些特定纳税人税收负担的规定,就是税收优惠政策。
六、积极利用通讯费、交通费、差旅费、误餐费发票进行避税
我国税法规定:凡是以现金形式发放通讯补贴、交通费补贴、误餐补贴的,视为工资薪金所得,计入计税基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凡是根据经济业务发生实质,并取得合法发票实报实销的,属于企业正常经营费用,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笔者建议纳税人在报销通讯费、交通费、差旅费、误餐费时,应以实际、合法、有效的发票据实列支实报实销,以免误认为补贴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避税的效果。
七、利用年终奖金实现避税
税法规定,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纳税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但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无疑为纳税人提供了避税的方法。根据国税发[2005]9号文优惠政策的规定,纳税人可以以牺牲一部分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作为代价,要求单位发放年终奖金,实现避税。注意在一个纳税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而言,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八、通过企业提高职工公共福利支出实现避税
企业可以采用非货币支付的办法提高职工公共福利支出,例如免费为职工提供宿舍(公寓);免费提供交通便利;提供职工免费用餐,等等。企业替员工个人支付这些支出,企业可以把这些支出作为费用减少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在实际工资水平未下降的情况下,减少了部分应由个人负担的税款,可谓企业个人双受益。
九、利用级差、扣除项目测算,合理纳税筹划,争取利润最大化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分级次减除必要费用,每次收入不足4 000.00元的,必要费用为800.00元;超过4 000.00元的,必要费用为每次收入额×(1-20%)。在取得相应业务后,可根据收入额合理筹划,订立相关合同,争取利润最大化。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2008北京奥运的召开,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各个阶层个人收入的提高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其他阶层相比,工薪阶层个人收入相对较低,但其却是个税的纳税大户。考虑到我国社会现状和贫富分化逐渐拉大的趋势等社会不和谐因素,寻求合理避税途径,不仅有利于为数众多的工薪阶层及其他社会各阶层的稳定和发展,而且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也起着积极作用。
第四篇:浅析我国中小型企业如何合理避税
浅析我国中小型企业如何合理避税
一、合理避税的含义
合理避税是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在符合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当存在着多种纳税方案的选择时,纳税人以税收负担最低的方式来处理财务、经营、组织及交易事项,做出财务安排或税收筹划,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达到规避和减轻税负的目的实现利润最大化和税负最小化。
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的总体情况
中小企业已构成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有许多大企业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据统计,我国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中小企业有1000多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的99%以上,其经营范围几乎涉及所有竞争性行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和60%。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扶持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1994年以前我国中小企业之所以能迅速发展,除了短缺经济给其提供的机遇外,还有就是国家给予的税收政策支持发挥了巨大作用。但1994年税制改革后,就没有专门的税收政策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了,有的只是一些散见于相关规定中的税收优惠。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首先,政策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现行的税收政策更多的是被当作一种社会政策工具、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而忽视了对中小企业来说很重要的竞争能力的培育问题,没有考虑中小企业本身的特殊性。其次,政策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虽然优惠措施不少,但出台时期、背景不同,散见于一些补充规定或通知上,零星地分布在各个税种上,税收政策的灵活性虽然得到体现,但明显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也使得政策措施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不利于实现公平税负和平等竞争。第三,政策手段单一,范围窄,力度不大,从而导致政策的低效。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有关税收支持规定主要限于税率和减免税上,无法适应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企业的要求,而诸如加速折旧、延期纳税等做法并不常见,程序又过于严格繁琐,并且优惠主要集中在企业开办之时,缺乏降低投资风险、筹集资金、引导人才流向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另外,现行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条件,也将许多中小企业排斥在外。经研究表明,上述显然是不利于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中小企业税负沉重的原因分析
(一)流转税
1、营业税
目前大部分税率适用3%或5%,娱乐业达到20%,并且还要以营业税为税基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目前重复征税较多,不利于国家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导向,也不利于服务行业向专业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
2、增值税
现行增值税中小规模纳税人征收比率虽然降低到3%缴纳增值税,但是相应的年应税销售额也降低到50万元以下,这样税负还是较为严重。
3、消费税
在税率方面:2006年调整后的消费税税率,最高税率为56%,最低税率为3%.税率的设计虽然是考虑原产品税和现行增值税原因,但换算平衡后税率仍然较高。
在税目方面:消费税税目的设计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协调,不能很好地体现消费税
暂行条例的立法意图和调节引导消费的功能。
例如:
黄酒、化妆品、护肤品等早已不是什么奢侈品,但目前仍然名列消费税税目中。相反,近年来出现的高档住宅、豪华别墅等消耗资源较大的产品却未及时开征消费税。
(二)所得税
现行企业所得税制仍实行内外两套税法,对外资企业优惠多,税负轻;对内资企业优惠少税负重;同属内资企业,又是对大型企业优惠多,对中小企业优惠少。现在外商投资企业的实际税负率约12%左右,内资企业的实际税负率约为25%左右,其中中小企业实际税负率则更高。这种局面或许在实行新企业所得税法后能够改善。现在中小企业所得税负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限额性税前扣除内容较多,现行所得税制度规定,对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广告费、捐赠等在税前扣除都有一定比例限制,有些比例已显得与时代脱节,例如业务招待费用的标准还停留在20年前的物价水平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存货的计价方法、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等过于严格,企业缺乏自主权,无法按照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2、税务机关过分强调发票的效力,有些情况下中小企业很难取得票据或取得票据的成本较大,这些不能取得票据的成本费用税务机关不允许企业在税前列支,加大了企业的负担;
3、税率过高,原来的基本税率是33%,优惠税率18%和27%,这种比例较高,即使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25%还是偏高,因为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基是应纳税所得额,而不是企业的利润,应纳税所得额一般大于利润;
4、一些基层税务机关无视国家税务总局不准扩大核定征收范围的规定,按照销售收入百分比预征企业所得税,这实际上是变相的核定征收,即使收过了头也不退税,在这些地方就更谈不上落实国家的优惠政策了。
(三)财产税、行为税
(1)企业正常承担的税种较多,财产税有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行为税有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城建税。
(2)有些税种的征收有一定幅度,例如城镇土地使用税,地方政府为了财政收入,往往从高不从低。
(四)地方性收费
除正规的税收负担外企业还要缴纳地方政府各种形式的基金(费用),这就是人们常说地方财政“税不够,费来凑”。可能有些观点认为这种地方政府收上;
2、所得税制度规定的固取的基金(费用)不属于企业税负的范畴,我们可以对照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特征,这些收费一点也不比税收差。论强制性,地方政府往往委托税务机关代收基金(费用),税务机关可以按照收费的比例取得一部分奖励,一些税务机关为了取得这部分奖励,对不缴费的企业动用停领发票等手段;论无偿性,国家的财政不够,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有偿形式补充,而如果地方财力不够,地方政府就显得方便得多,通过一个文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向企业无偿收取基金(费用),今后不需要向企业偿还;论固定性,这些基金(费用)一般是按照企业销售收入比例收取,比正规税收的计算还固定统一。据不完全统计,在一些地方的预算内收入与预算外收入的比例是1:0.7,有的贫困落后地区的比例会更高。
四、高税负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一)纳税遵从度降低纳税遵从是指纳税义务人遵守税收法律规,如实及时申报纳税,服从
税务部门管理的行为。税收制度的设置在纳税人之间是否能合理负担税收,影响着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如果税制不合理纳税人就会有抵触情绪。在对浙江企业纳税人关于“贵企业认为逃、漏税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问卷调查中,32%的纳税人回答“税收负担过高”,选择这一答案的人员比例排在第一位,说明税收负担是影响纳税人税收遵从行为的主要因素之
一。纳税不遵从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涉税犯罪有增无减,尤其是增值税发票犯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犯罪;
2、地下经济发展迅猛,无证经营和在有证外衣下的偷漏
3、权钱交易现象屡屡发生,干扰了执法的公正。纳税遵从度的降低,表面上看是纳税人法制意识的淡薄、社会责任感的降低和对国家税收制度的漠视,但从某种角度看这也与税收政策的不健全不合理和税收负担的不公平不均衡有关。
(二)企业发展力不足。世界银行工业部顾问基思·马斯顿在1983年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选择21个国家,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宏观税负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基本关系。他得出的结论是高税收负担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这几乎成为一个普遍的规律。税收已成为企业投资选择的重要因素,高税负在主观上影响着企业经营者的投资积极性,在客观上企业也无力进行再投资扩大再生产。目前中小企业的突出问题是亏损严重、融资困难、负担过重和政府对企业服务的边缘化。在许多地方对税收环境的认识还停留在改变税务机关工作作风,搞好税收政策宣传上。相当多的企业为了完成税务机关的所谓征收任务,不得不牺牲购买原材料的资金来满足征税的需要。这些企业考虑最多的是生存问题,而不是发展和再投入。
五、对中小企业采取的措施建议
业税负关于中小企业税负重采取的措施是一项复杂的经济系统,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综合调整,考虑多方面的利害关系,来进行解决。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中小企业要发展,首先要进行合理避税,以下就是采取一些合理避税的方法。
1.换成“洋”企业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税收倾斜政策,因此由内资企业向中外合资企业倾斜,这种经营模式过渡,不失为一种获取享受更多减税、免税或缓税的好办法。
2.注册到“避税绿洲”凡是在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以及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保税区设立的生产、经营、服务型企业和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企业,都可享受较大程度的税收优惠。中小企业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以上特定区域从事投资和生产经营,从而享有更多的优惠。
3.进入特殊行业,比如对服务业的免税规定: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养育服务,免缴营业税;婚姻介绍、殡葬服务,免缴营业税;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缴营业税。
4.做“管理费用”的文章企业可提高坏帐准备的提取比率,坏帐准备金是要进管理费用的,这样就减少了当年的利润,就可以少交所得税。企业可以尽量缩短折旧年限,这样折旧金额增加,利润减少,所得税少交。另外,采用的折旧方法不同,计提的折旧额相差很大,最终也会影响到所得税额。
5.用而不“费”中小企业私营业主应考虑到如何对经营中所耗水、电、燃料费等进行分摊,家人生活费用、交通费用及各类杂支是否列入产品成本。当今的企业界,这一项被频繁运用。他们将自己买房子、车子的支出,甚至子女入托上学的费用都列支在公司经营项目。这样处理并不为国家政策所允许,虽然此方法在时下的企业界并不鲜见,但我们在此并不提倡。
6.合理提高职工福利中小企业私营业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考虑在不超过计税工资的范畴内适当提高员工工资,为员工办理医疗保险,建立职工养老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职工教育基金等统筹基金,进行企业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等等。这些费用可以在成本中列支。
7.做足“销售结算”的文章选择不同的销售结算方式,推迟收入确认的时间。例如某电器销
售公司,当月卖掉10000台各类空调,总计收入2500万左右,按17%的销项税,要交425 多万的税款,但该企业马上将下月进货税票提至本月抵扣。由于货币的时间价值,延迟纳税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节税的效果。
8.用足税收优惠政策新税法避免了减免税过多的现象。同时,税法又规定了税收优惠政策,如:高新开发区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新办的高新企业从投产起免征所得税2年;利用“三废”作为主要原料的企业可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转让以及与其有关的咨询、服务、培训等,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所得税等等。企业应最大限度避税。
9.定价转移转移定价法是企业避税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有关联的企业双方为了分摊利润或转移利润而在产品交换和买卖过程中,不是按照市场公平价格,而是根据企业间的共同利益而进行产品定价的方法。采用这种定价方法产品的转让价格可以高于或低于市场公平价格,以达到少纳税或不纳税的目的。转移定价的避税原则,一般适用于税率有差异的相关联企业。通过转移定价,使税率高的企业部分利润转移到税率低的企业,最终减少两家企业的纳税总额。
合理避税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它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从长远和整体来看,纳税人按照国家的税收政策进行合理避税筹划,促进产业布局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涵养税源,促进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和繁荣,现就我国开发企业常用的一些避税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举例分析,探讨房地产企业如何合理避税,利用各种手段提高综合收益,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房地产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生产经营活动非常广泛,也非常复杂,具有所需资金大、开发建设周期长、开发经营复杂、开发产品商品性等特点。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必然决定了其纳税问题的复杂多变和避税筹划技巧运用的灵活多样。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发给企业的“税收优惠券”,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减少应纳税额和降低税负是所有纳税筹划方法中风险最小的一种,并且是国家完全认可的避税方法。通晓、理解、用足税收优惠政策能使年营业额巨大的房地产企业成功、有效、安全地规避掉巨额税款,从而将利润最大限度地留归企业。避税是一种非违法的行为,而纳税人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出发进行避税规划,是客观存在的。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避税方法。
1、利用台作开发方式合理避税利用此方法可以通过经营收入利息收入以及分红收入在收入性质上可以相互转化,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经营方式以减轻税收负担。
例:甲公司拟投入资金200万与乙公司合作开发一个商住楼项目。甲公司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与乙公司合作;1甲公司出资200万与乙合作开发该商住楼,2甲公司可通过银行把200万元出借给乙公司参与该商住楼开发,3甲公司可以采取投资入股方式参与该商住楼开发筹划分析;现假定甲公司1年后中途退出该商住楼开发项目,经与乙公司协商分得现金40万元。
方案一:合作开发
甲公司与乙公司合作开发该商住楼,1年后所得为40万元,收入按税法规定作为项目收入分利,由于甲公司出资金其收入不分摊任何成本。在公司分得40万时,相当于公司将合作开发的商住楼中属于自己的部分转让给了乙公司,转让价格240万元,转让收入需缴纳不动产销售的营业税及附加费、土地增值税、印花税、所得税后方为所得。
方案二;出借资金
假如甲公司通过银行将200万元借给乙公司,利率为5%,1年后甲公司同样收回40万元,其作为利息收入应缴金融业营业税及附加、所得税后方为所得。
方案三;投资入股,商务楼完工销售后分回股利。
由于甲、乙两个公司税率相同,公司40万元税后利润不需补税即甲公司所获经济利益为40
万元。筹划结果;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这三种方案单从节税角度看,第三种方案为最佳。即
甲公司将200万作为投资入股,分回的40万税后利润不需要补税,成为甲公司实际获得的经济利益。国
2、利用股权转让方式合理避税
例;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在一海边城市开发一幢五星级酒楼,出售给一外国投资者,开发成本18亿元售价28亿元,按规定此项业务应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约1.77亿元(计算过程略)筹划分析;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可以先投资成立一子公司“某某大酒店”,酒店固定资产建成后,再将大酒店股权全部转让给外国投资者,则可免除上述税款,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联合其他股东共同出资,设立一控股子公司“某某大酒店”,某某大酒店拥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
第二部;某某大酒店进行固定资产建设,相关建设资金由房产开发公司提供,并作应付款项处理
第三部;固定资产建成后,房产公司将拥有大酒店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外国投资者,房产公司收回股权转让价款及大酒店所有债权。筹划结果;
经过上述一番筹划,虽然股权转让收益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但这部分所得税是房产开发收益本来就需要缴纳的,但股权转让业务不缴纳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增值税,从而少纳了不动产转让过程的巨额税款。
3、利用签订合同装修费的合理避税
4、例:某开发公司为了促销,优惠客户赠送客户装修费,有一套高级住宅1平方米1万元,面积为100平方。价款为100万元,开发商在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中规定有10万元是赠送给客户的这10万元装修费如何避税。
筹划分析:按规定10万元要进入宣传费的,如果这笔费用在该企业全部销售收入纳税范围内,则当年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如果合同中规定这套住宅是向客户交付已经装修完毕的住宅,合同中不去强调指出有10万元装修费用,这时10万元的装修费就可以计入成本,并允许税前扣除。
筹划结果;经过这样的筹划,10万元的装修费就成了税前可扣除项目,这笔装修费被轻松消化掉。
通过避税筹划对各种备选的经营方式纳税方案进行择优尽管在主观上是为了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但在客观上都是在国家税收经济杠杆作用下逐步走向优化产业结构和合理配置资源的道理,体现了国家的产业政策,从而更好地更快地发挥国家的税收宏观调控职能。
第五篇:公司招用残疾人如何合理避税
五、条件审核后需报材料,提供材料
(一)取得或认定的单位,提交以下材料:
1.民政部门或联合会书面审核认定意见;
2.纳税人与残疾人签订的或服务协议(副本);
3.纳税人为残疾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缴费记录;
4.纳税人向残疾人通过实际支付工资凭证;
5.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二)不需要经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认定的单位以及其他单位,提交以下材料:
1.纳税人与残疾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副本);
2.纳税人为残疾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缴费记录;
3.纳税人向残疾人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实际支付工资凭证;
4.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申请享受的残疾人个人,应当出具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材料,直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减免税。
六、注意事项:
1、年审: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各项条件实行年审办法,具体年审办法由省级税务部门会同同级民政部门及残疾人联合会制定。
2、不得享受优惠政策的情形处理列举:
单位和个人采用签订虚假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伪造或重复使用残疾人证或残疾军人证、残疾人挂名而不实际上岗工作、虚报残疾人安置比例、为残疾人不缴或少缴规定的社会保险、变相向残疾人收回支付的工资等方法骗取本通知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除依照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外,其实际发生上述违法违规行为内实际享受到的减(退)税款应全额追缴入库,并自其发生上述违法违规行为起三年内取消其享受本通知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资格。
3、享受的税收优惠不属同一税收机关如何处理:
如果纳税人所得税属于其他税务机关征收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将审批意见抄送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不再另行审批。
七、残疾人个人优惠政策: 增值税--残疾人个人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免征增值税。营业税--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
所得税--对残疾人个人取得的劳动所得,按照省(不含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减征幅度和期限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所得项目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和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和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