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_十二五_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时间:2019-05-13 21:3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邵阳市_十二五_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邵阳市_十二五_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第一篇:邵阳市_十二五_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邵阳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省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示精神,为做好我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主要任务

完成“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评估、开展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编制规划纲要、指导县市区科技发展规划编制。

二、组织工作方式

成立邵阳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黄志毅局长

副组长:游国富副调研员

成员:黄石林副调研员(办公室主任)

刘佑林发展计划科科长(兼规划办公室主任)

彭毅高新技术科科长

曾小毛农村与社会发展科科长

丁加泉成果与市场科科长

袁崇建市知识产权局局长

吴伟奇市地震局局长

刘顺祥市情报所所长

三、责任分工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科室)要负责本单位和科室的专项规划的前期调研和编写工作,并在6月30日前将专项规划交计划科,具体分工如下:

1、邵阳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发展计划科编写。

2、“十二五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高新科编写。

3、“十二五”现代农业、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农村科编写。

4、“十二五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专项规划,成果科编写。

5、“十二五 ”国际合作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办公室

编写。

6、“十二五 ”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知识产权局编写。

7、“十二五 ”防震减灾专项规划,市地震局编写

8、“十二五 ”信息与创新平台建设规划,市科技情报所编写

四、进度安排

1、前期研究阶段:2010年1月一2010年3月

2、各专项规划编制阶段:2010年4月一2010年6月

3、邵阳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编制阶段:2010年 7月一2010年8月

4、评审报批阶段:2010年9月一2010年12月

邵阳市科技局

2010年4月14日

第二篇:中国科协“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中国科协“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确保圆满完成中国科协事业发展规划(2012—2016)(以下简称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编制任务,依据国家编制“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要求,结合科协组织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各级科协和所属团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领域,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机遇期。科学编制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描绘科协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级科协和所属团体顺应国际新形势、应对国内新挑战,为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服务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实现科协事业新跨越的需要;是巩固和扩大中国科协事业“十一五”期间发展成果,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科协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重点项目和实现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科学编制好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对于巩固科协事业向好势头、推动科协事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科协事业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家相继制定印发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专项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在组织编制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相关专项规划,为我们科学制定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组织编制的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将提交2011年召开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发布。因此,科学组织编制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是当前各级科协和所属团体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一)指导思想

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紧紧围绕中央书记处关于科协工作的指示,坚持“三服务一加强”工作定位,在全面总结中国科协“七大”以来取得的新成就,客观评价《中国科协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1)》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我国科技事业、科技工作者队伍和科协组织事业发展的时代特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智慧,理清发展思路,把握发展方向,提出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重点,凝练重点项目,破解发展难题,使其成为指导科协组织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二)编制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规划编制工作要在深入总结中国科协“十一五”时期事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国科协是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国家科教工作领导小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国家减灾防灾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要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 要》,作为“十二五”时期科协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2、坚持科学发展、创新思路的原则。规划编制工作要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充分体现中国科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切实转变规划编制理念,不断探索科协发展规律,创新科协发展思路,着力解决制约科协事业发展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科协事业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科协事业的科学发展。

3、坚持发挥优势、体现特色的原则。规划编制工作要从科协组织优势出发,切实发挥科协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切实发挥科协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发挥科协组织作为我国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的作用,始终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科协事业的根本任务,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科协事业的主要标准,进一步突出体现科协工作的特色和亮点。

4、坚持突出重点、强化支撑的原则。规划编制工作要着力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入开展学术交流,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建设,切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大力开展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培养举荐表彰优秀人才,夯实科协组织基础,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重点任务,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紧紧抓住广大科技工作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和科协事业发展中的关键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进行立项,通过制定和实施项目,加大科协事业投入,加强科协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解决科协事业发展中长期难以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5、坚持加强协调、充分论证的原则。规划编制工作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及时了解各级政府部门有关工作要求,确保各项规划之间的衔接,让政府部门在推动自身业务工作的完成和在支持科协事业发 展的过程中,实现部门工作和科协事业发展相互促进和双赢。要提高编制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动员各方力量,抓紧时间对科协事业发展的重大项目进行调研和论证。

6、坚持明确任务、分工负责的原则。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是包括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及其所属团体在内的整体规划。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有四项:一是编制《中国科协事业发展规划(2012-2016)》;二是编制中国科协事业发展“十二五”相关专项规划;三是开展“十二五”相关事业发展重点专题研究;四是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和中国科协直属事业单位组织编制本单位“十二五”规划。其中:专项规划由中国科协相关业务部门或单位提出并组织制定;重点专题研究分别由中国科协相关部门和单位牵头完成;全国学会、省级科协和中国科协直属事业单位,应分别组织制定本单位未来五年规划。在开展各项专题研究,全国学会、省级科协和中国科协直属事业单位分别制定的五年规划等工作基础上,进行综合编制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

三、重点专题研究设置和分工

编制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是需要通过深入研究科协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问题,明确发展方向、战略重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切实加强重点专题的研究,是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根据中国科协章程和事业发展的重点部署,在调研的基础上,初步建议设置10个领域35个重点专题开展研究。重点课题采取“开放式”研究,相关部门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建议。具体如下:

(一)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服务方面。围绕中央书记处要求中国科协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服务的要求,重点研究创新技术信息共享服务等重大专题“十二五”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和经费需求等内容。(牵头部门:中国科协 调研宣传部)

2、开展学术交流,推动自主创新方面。围绕中央书记处要求中国科协要着力搭建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学术交流的质量与实效等要求,系统梳理“十一五”时期中国科协在学术交流、学科发展、学会创新引导等方面工作取得经验,着重研究会员服务和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等重大专题“十二五”的工作目标、工作抓手、实施步骤和经费需求等内容。(牵头部门: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3、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服务方面。围绕院士专家站建设、深入开展“讲、比”表彰等任务,深入研究“十二五”时期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工作手段和实施步骤等内容。(牵头部门:中国科协计划财务部)

4、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方面。围绕《科普素质纲要》提出的五大工程和五项行动,重点抓好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等重大专题研究。(牵头部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5、反映科技工作者诉求,促进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方面。重点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在加强科学界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方面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式方法和实施步骤等。(牵头部门: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

6、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举荐人才方面。围绕《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以及《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任务分工方案》 中赋予中国科协的职责任务,重点研究人才工作、宣传科技工作者、海智计划等任务的目标、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等。(牵头部门: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

7、开展决策咨询,组织科技工作者提出政策建议方面。围绕把中国科协建设成为国家级科技思想库的要求,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等内容。(牵头部门: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

8、开展民间国际科技交流活动方面。重点要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承办国际会议和加强港澳台民间科技交流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牵头部门:中国科协国际联系部)

9、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方面。根据中国科协章程明确的职责任务,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科协开展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机制、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等内容。(牵头部门: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10、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围绕“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重点做好中国科协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资源建设等重大专题研究,并研究提出“十二五”的总体规划、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内容。(牵头部门:中国科协办公厅)

牵头部门是重点专题研究的主要承担单位。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牵头领域的子课题,制定承担领域的工作方案,组织有关单位和相关领域专家加强调研论证,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专题研究任务。

四、编制时间安排和主要工作流程 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和启动阶段(2010年9月-10月中旬)1、2010年9月30日前,形成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流程和职责任务分工。2、2010年10月15日前,动员部署“十一五”规划和重点项目检查验收工作,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第二阶段,重点专题研究和各单位规划制定阶段(2010年10月中旬-2010年12月底)1、2010年10月22日前,各重点专题研究的牵头部门要提出本课题的工作方案。2、2010年10月31日前,中国科协机关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完成对“十一五”期间围绕科协事业发展开展的课题研究成果收集整理工作。3、2010年12月31日前,牵头部门提交重点专题研究报告。4、2010年12月31日前,全国学会、省级科协和中国科协直属事业单位报送本单位“十一五”实施情况总结材料和“十二五”规划。

第三阶段,基本框架和规划(草案)起草阶段(2011年1月-2011年2月)1、2011年1月25日前,在前期重点专题研究、全国学会、省级科协和中国科协直属事业单位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基本思路、基本框架等内容。2、2011年1月31日前,将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基本框架等报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审议通过。3、2011年2月28日前,组织完成“十二五”规划(草案)编写工作。第四阶段,衔接与审查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1、2011年3月10日前,组织专家开展规划咨询论证工作。2、2011年3月25日前,完成向各级科协及其所属团体、相关部委和社会有关方面征求意见等工作。3、2011年3月31日前,将“十二五”规划(草案)提交中国科协常委会讨论。

第五阶段,审批发布阶段(2011年4月-2011年5月)1、2011年4月20日前,进一步修改完善“十二五”规划(草案)。

2、提交中国科协“八大”审议发布。

五、保障条件及相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将规划编制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摆上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和部署。为确保编制工 作顺利进行,中国科协专门成立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勤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协计划财务部,具体负责“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督导。各单位也要成立本单位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机构,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职责分工:

1、中国科协机关。负责撰写中国科协“十一五”事业发展总结报告,起草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编制基本框架和提出重大研究课题,起草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文本。各业务部门负责归口研究领域的“十一五”情况总结、“十二五”规划草案编制工作。

2、全国学会、省级科协及中国科协事业单位。负责总结各自“十一五”时期事业发展情况,制定本单位“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并对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草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3、规划研究课题承担单位。接受中国科协指派或委托开展相关规划重点专题研究,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二)扩大宣传,集思广益。要全面开展“十二五”科协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宣传工作。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规划的编制背景、意义和规划内容,增强科协组织内外对规划的了解和认同。要让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创新机制、集中智慧、形成共识的过程,要把规划编制过程成为研究推动科协工作的过程,要把规划编制过程成为谋划项目的过程,从而为规划的实施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要注意收集先进性、前沿性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提高规划的层次和水平。要重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采取开放式的规划编制办法,通过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在网站开辟专栏等形式,加强对规划内容的评估论证,拓宽征询意见渠道,广 泛征求和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愿和要求。要充分发挥中国科协各个专委会的作用,加强对相关领域专题研究和规划制定工作的指导。

(三)落实措施、确保质量。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编制工作方案,统筹各个领域,突出工作重点、明确阶段性任务,狠抓规划编制进度,把握好各阶段的时间节点。要落实技术支撑单位,选配业务骨干,组建得力的规划编制队伍,加强调研和业务培训,为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提供智力支持。要落实必要的规划编制工作经费,把规划编制经费纳入本单位预算,保障工作需要。要加强规划编制管理,保障工作深度,提高编制成果质量,确保按期高效优质完成规划编制任务。要设立信息联络、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各部门、各单位任务进展情况,按时通报各项工作进度。建立考核机制,规划编制期间是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重要期间,要把“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与科协系统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把规划的编制质量和水平作为“创先争优”评比主要内容之一,扎实推进规划编制工作的圆满完成。

第三篇:镇安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镇安县“十二五”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及早启动安排做好“十二五”规划的调研编制工作,对于提高“十二五”规划编制质量和水平有着至关得要的作用。为了周密部署和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专题调研与编制工作,根据市政府要求和市发改委关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安排指导意见,结合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国家扩大投资扶持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陕南突破发展战略,以及关天经济区发展和商丹循环工业园区建设辐射带动等重大发展机遇,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开放活县”四大战略和“城镇带动、项目带动、产业带动、科技带动”四大举措,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和“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思路,着力把镇安打造成为陕南一流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现代材料工业基地、全省知名的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和西安绿色产品供应地与第二生活区、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中上等水平和商洛市前列,努力实现镇安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

(二)基本原则 编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必须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思路,遵循以下原则要求:

1、必须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转变。

2、必须坚持生态立县,保持镇安青山绿水。

3、必须坚持工业强县,推进镇安率先突破发展。

4、必须坚持项目带动,拉动经济快速发展。

5、必须坚持城镇带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6、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平安和谐镇安。

二、“十一五”规划评估与“十二五”规划类别

(一)“十一五”规划评估

提高“十二五”规划编制质量和水平,必须建立在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前期工作基础之上,必须做好“十一五”规划的评估与衔接工作。各部门、各乡镇要组织人力通过认真调研和分析预测,对“十一五”行业和乡镇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估,准确预测2009年底规划完成水平和2010年“十一五”规划末期的主要发展目标、重点发展任务与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的工作成效、经验做法和存在的不足与突出问题,经过反复讨论和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形成数据相对准确、文字翔实、内容全面的32个“十一五”行业专项规划和乡镇综合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调研专题报告囊括“十一五”规划全部内容的可替代评估报告),经部门主要领导审核签字并报请分管县长审定签字后,书面报告连同电子版报送县发展 计划局汇总,由发展计划局会同统计部门认真撰写镇安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报请县政府会议审定后作为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基础资料。

(二)“十二五”规划类别

根据行业分类和产业发展需要,“十二五”规划类别总体为一个总体规划建议、一个总体规划、33个行业专项规划、5大产业战略规划、8个专题规划和25个乡镇综合规划。

1、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县发展计划局会同各部门和乡镇通过“十一五”规划评估和各专题调研报告及“十二五”行业规划构想,编制中共镇安县委关于制定镇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送审稿,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并报请中共镇安县委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后,作为编制镇安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2、制定镇安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指导下,认真分析“十二五”发展基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综合33个行业专项规划、5大产业战略规划、8个专项规划和25个乡镇综合规划,提出全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绘制未来五年镇安实现率先突破发展的宏伟蓝图。

3、制定33个“十二五”行业发展专项规划。依据“十一五”行业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和各调研专题报告,逐行业编制“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行业专项规划类别为:(1)镇安县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农业局)(2)镇安县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林业局)(3)镇安县水利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水利局)(4)镇安县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畜牧局)(5)镇安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国土资源局)(6)镇安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国土资源局)(7)镇安县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扶贫开发局)(8)镇安县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科技局)(9)镇安县烤烟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烤烟局)(10)镇安县财政发展“十二五”规划(财政局)(11)镇安县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经贸局承担、中小企业局配合)

(12)镇安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小企业局)

(13)镇安县商贸流通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商务办)(14)镇安县公路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交通局)(15)镇安县城镇建设“十二五”规划(城建局)(16)镇安县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环保局)(17)镇安县电网建设“十二五”规划(电力局)(18)镇安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安监局)(19)镇安县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人劳局)

(20)镇安县生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体旅游局)(21)镇安县社保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人劳局、社保 局)

(22)镇安县劳务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劳动力资源局)(23)镇安县科技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科技局)(24)镇安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教育局)(25)镇安县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体旅游局)

(26)镇安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卫生局)(27)镇安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广电局)(28)镇安县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计生局)

(29)镇安县邮政通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电信局承担,邮政局、通讯公司配合)

(30)镇安县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人行承担,专业银行配合)

(31)镇安县法制与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法制办牵头,公检法司及综治办、受卫办配合)

(32)镇安县人防、国防(动员)事业“十二五”规划(人防办牵头,国防动员办配合)

(33)镇安县民族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民族宗教局)

4、制定5个大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为了做大做强骨干产业,带动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支撑镇安率先突破发展,策划制定 2011-2020年5大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详细谋划“十二五”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科 学描绘“十三五”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培育今后十年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极。

(1)镇安县大木王生态旅游战略规划(发展计划局牵头,文体旅游局承担,国土局、林业局、水利局配合)

(2)镇安县旬河水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水利局)(3)镇安县现代材料工业发展战略规划(项目办牵头,经贸局、中小企业局配合)

(4)镇安县主导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农业局牵头承担、林业局、畜牧局、烤烟局等部门配合)

(5)劳务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劳动力资源开发局)

5、制定8个专题规划。在搞好专题调研和制定行业专项规划的同时,认真研究相关重点领域国家扶持政策和未来发展需要,协同制定8个专题规划。

(1)镇安县融入关天经济区发展专题规划(2010-2020年)(发展计划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2)镇安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专题规划(2010-2020年)(发展计划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3)镇安县新农村建设专题规划(2011-2015年)(农业局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农工部指导)

(4)镇安县以工代赈专题规划(2011-2015年)(发展计划局负责,相关部门及乡镇配合)

(5)镇安县节能降耗专题规划(2011-2015年)(发展计划局负责,相关部门配合)(6)镇安县西安第二生活区建设专题规划(2011-2015年)(文体旅游局负责,城建、国土等部门配合)

(7)镇安县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题规划(2011-2015年)(农业局负责,水利局、林业局配合)

(8)镇安县农民增收专题规划(2011-2015年)(农业局负责,扶贫开发局、劳动力资源局配合)6、25个乡镇综合规划。各乡镇要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成立“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机构,同步编制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性“十二五”规划,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突破发展。

三、调研专题与分工

镇安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增加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现代材料工业、现代服务业、能源产业、工业园区建设、民生八大工程建设、西安第二生活区与科技带动等新的篇章内容,基本框架为13篇38章。这次规划除坚持6个基本原则外,特别要把国家关中—天水战略经济区、陕南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纲要、陕西十二大产业振兴规划纲要、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县委县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等重大纲领性文件精神要求贯穿在“十二五”规划之中。

根据“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围绕思路目标、特色产业、工业强县、城乡发展、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社会事业、项目管理10个领域,提出22个专题进行调研,研究成果作为编制“十二五” 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基础依据。

(一)思路目标

1、镇安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就、经验及“十二五”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调研(县发展计划局负责、县级相关部门配合)。对“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系统评估,总结“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经验及存在问题,提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发展的基本思路、原则要求和重点任务。

2、镇安县“十二五”发展内外环境与规划目标及指标体系调研(县统计局负责、县级相关部门配合)。分析研究“十二五”镇安发展面临的环境、战略机遇、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结合“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和新形势要求,对比周边县区的发展状况,提出我县“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提出经济、社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主要目标和量化指标,主要目标展望到2020年。

(二)特色产业

3、现代材料工业发展调研(县项目办负责,经贸局、中小企业局、国土局配合)。调研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十二五”现代材料工业发展思路、目标、重大项目、重大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开发与整合,确定产业布局、延长产业链的思路、措施建议。负责编制现代材料产业发展十年战略规划。

4、主导产业发展调研(县发展计划局牵头,农业局承担,相关部门承担)。(1)现代中药发展调研(县科技局负责,相关部门配合)。认真总结分析“十一五”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成就,分析存在问题,在摸清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十二五”现代中药产业发展思路、目标、重点项目、服务体系、产品研发、保护措施。负责制定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2)主导产业发展调研(县农业局负责,林业局、畜牧局、烤烟局配合)。总结分析“十一五”生猪、蚕桑、板栗、烤烟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现状、成就与问题,协同提出“十二五”主导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基地建设、服务体系、质量标准、龙头企业及重点项目、品牌开发、保障措施。负责制定主导产业发展十年战略规划。

5、生态旅游业发展及西安第二生活区调研(县发展计划局牵头、文体旅游局负责,城建局等部门配合)。总结分析“十一五”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十二五”乃至“十三五”生态旅游发展思路、目标、景区建设、特色文化游、配套设施、旅游产品开发、宣传策划、保障措施。负责“十二五”生态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并研究制定镇安县大木王生态旅游十年战略规划。同时负责西安第二生活区规划编制工作,结合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围绕吃、住、行、购、娱、保(障)为重点,牵头做好木王国家森林公园休闲度假产业园、陕西镇安南秦岭生态农业观光园专项规划,提出打造最佳山水园林生态旅游城市建设和西安第二生活区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项目布局和措施建议。

6、新能源产业发展调研(县农业局负责,水利局、林业局配 合)。提出水电开发、农村能源建设、生物质能开发等发展思路、目标、重点项目、保障措施,协同制定全县“十二五”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题规划。

(三)工业强县

7、工业园区发展调研(县项目办牵头,经贸局、中小企业局共同负责,相关部门和乡镇配合)。提出“十二五”张米黄金、云东现代材料、永乐建材化工、午峪绿色食品四大工业园区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项目、循环经济产业链;提出各重大工业财源项目布局规划。

8、现代工业发展产业政策调研(县经贸局负责,招商局、中小企业局、财政局、人行等部门配合)。调研我县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全县工业发展政策方面的措施建议。

(四)城乡发展

9、新农村建设调研(县农业局负责,扶贫开发局、民政局等配合,请县委农工部参与)。

请县委农工部参与指导新农村建设调研工作,从政策、思路、布局、目标、工作重点、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县扶贫开发局负责调研“十一五”扶贫开发现状,提出全县“十二五”扶贫开发思路、目标、项目、工作重点、保障措施,负责制定“十二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

县农业局负责调研“十一五”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思路、目标、农业综合能 力建设、产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带动、服务体系建设、农民教育、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思路、建议、保障措施,负责制定“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专题规划和“十二五”农民收入专项规划,并协同相关部门制定镇安县“十二五”新农村建设专题规划。

10、现代服务业发展调研(县商务办负责,文体旅游局、交通局、城建局、劳动力资源局、经贸局等部门配合)。提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目标,围绕十大现代服务业工程提出重点项目规划和保障措施,负责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1、城镇建设发展调研(县城建局负责,市政局配合)。通过“十一五”规划评估分析,提出“十二五”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就县城、重点集镇、城镇经营管理提出规划目标、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负责做好“十二五”城镇建设专项规划。

(五)基础设施

12、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研(县交通局负责,各乡镇配合)。通过“十一五”规划实施评估提出县乡和农村公路、汽车站点建设的思路、目标、重点项目与保障措施。负责制定“十二五”公路交通发展专项规划。

13、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调研(县水利局负责,电力局配合)。提出重大项目、发展思路和目标,包括农村电气化工程建设内容。做好“十二五”重大电力基础设施和电网建设专项规划。

14、通讯基础设施发展调研(县电信局负责,各相关通讯单 位配合)。提出“十二五”通讯事业发展思路、目标、电子政务、特色产业信息平台、重点项目、保障措施。负责制定“十二五”通讯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六)资源环境

15、生态环境建设调研(县林业局负责,环保局、国土局、城建局配合)。提出“十二五”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思路、目标、工作重点,包括自然灾害防治、资源保护与开发管理、生态功能区建设等。

1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及尾矿综合开发利用调研(县发展计划局牵头,县环保局负责,项目办、经贸局、中小企业局、水利局、国土局等配合)。提出“十二五”、“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思路、目标、重点、资源节约与保护、清洁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COD与SO2减排、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循环经济产业链规划与重大项目。由县发展计划局负责节能降耗专题调研,研究制定镇安县循环经济发展十年专题规划和节能降耗“十一五”专题规划。由县水利局负责水资源开发利用调研,做好“十二五”水利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并负责组织制定旬河水资源开发十年战略规划。中小企业局负责各类尾矿综合利用专题调研,做好尾矿综合利用“十一五”专项规划。

(七)改革开放

17、对外开放调研(县招商局负责,计划局、财政局、人劳局、农业局配合)。

县发展计划局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制定镇安县融入关天经济 区专项规划(2010-2020)。

改善投资环境与扩大招商引资调研由招商局负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研由县人劳局负责。人事制度改革调研由县编办负责。

财税管理体制改革由县财政局负责并制定“十二五”财政发展专项规划。

农村改革调研由县农业局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八)科技创新

18、科技带动调研(由科技局负责,相关部门配合)。通过“十一五”规划实施评估与调研,提出“十二五”科技带动突破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科技推广应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九)社会事业

19、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调研(由县人劳局负责,卫生、民政、社保等部门配合),调研提出“十二五”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劳务输出产业等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工作与措施建议,负责做好相关行业专项规划和劳务输出产业专项规划。

20、社会事业发展调研(由县发展计划局牵头,县教育、卫生、文体、广电、计生、民政等部门配合)。进行“十一五”规划实施评估和专题调研,提出“十二五”各行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工作包括民生工程与重点项目,各自做好“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

21、民主法制与精神文明建设调研(由法制办牵头,司法局 负责,公安、检察、法院、综治办、爱卫办等部门配合),提出“十二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县、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思路、目标、重点工作、项目和措施建议。

(十)项目管理

22、重大项目管理调研(项目办负责,相关部门配合)。提出“十二五”重大项目产业政策导向、前期工作、策划包装、核准备案、四制管理、项目融资等方面的思路、目标、措施建议,制定“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

四、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各部门要切实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不仅要体现在思想认识上,更要体现在工作落实上,体现在人员安排、经费保障和工作成效上。“十二五”规划要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各部门在“十一五”规划实施评估与调研的同时,要着力策划好“十二五”重大项目,所提交的评估调研报告及专项规划要附重大项目专栏,重大项目要有前期工作及项目实施时间要求。同时,县政府在保证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必要经费的支持下,各部门和乡镇也要保障一定的规划工作经费,确保“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组织机构。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与分管计划工作副县长任副组长,发展计划、财政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展计划局,办公室工作人员从相关部门抽调 和计划局全员参与。各行业也要成立由分管县长任组长、行业主管部门行政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十二五”专项、专题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涉及跨行业或部门的规划工作由分管县长确定牵头部门),各部门和乡镇必须成立相应的规划编制工作机构,组建工作班子,明确工作任务,筹措必要经费,尽快启动工作。

(三)精心组织调研与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和市发改委的统一部署,我县必须尽快启动“十一五”规划实施评估、专题调研和“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摸清现状、弄清问题、明确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确定目标、展望未来。时间安排大体分为四个阶段10个月时间:

第一阶段:规划评估与专题调研阶段(2009年9-10月)。主要任务是成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筹备工作经费,开展“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总结成就,探讨问题,形成“十一五”规划实施评估书面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十二五”发展思路、目标、工作重点、重大项目、保障措施等方面的框架性设想,形成22个专题调研报告,为编制“十二五”规划奠定基础。同时,根据市上统一要求和县政府安排,相关部门结合专题调研,提前完成5大产业发展十年战略规划,10月底前报发展计划局汇总制定出镇安县2011-2020年大产业发展战略专题规划。

第二阶段:专项规划编制阶段(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主要任务是精心编制33个行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起草中共镇安县委关于制定镇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的建议(讨论稿),各部门提交专项规划成果。

第三阶段:专项规划完善和总体规划编制阶段(2010年2-3月)。主要任务是各部门对评审讨论的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修订,并与上级主管部门进一步衔接,形成专项规划最终成果。县规划办公室依据中共镇安县委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和各专项规划成果,组织编制镇安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与省、市发改和相关部门做好规划、项目等方面的衔接工作,形成总体规划初稿,2010年3月底前第一次提交领导小组讨论,并将讨论修改后的总体规划上报市发改委。

第四阶段:总体规划修订阶段(2010年4-6月)。主要任务是进一步修订完善镇安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规划讨论稿分别报请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协常委会议、县人大常委会议、社会各界及专家代表专题会议讨论审查完善后,最终形成镇安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草案,适时提交镇安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

(四)确保规划编制质量。一要深入调研,广泛讨论,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各部门要在精心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现状,明确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把握发展机遇,应对不利挑战,明晰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项目、发展措施,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进行认真讨论修改,确保规划编制质量。二要强化培训,加强指导,提高规划人员工作能力。各部门和乡镇对参与规划编制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性地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必要时聘请省、市专家进行专题培训,提高规划人员 的政策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三要邀请顾问,专业指导,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在规划调研与编制过程中,有组织的邀请县政府聘请的专家顾问和省市发改委领导,适时进行战略定位、发展思路、重大项目、政策导向等重大方面的专业指导,提升规划的战略高度、政策方向和科学性水平。

附件:

1、镇安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议提纲

2、镇安县“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表样

3、镇安县“十二五”规划十大领域22个专题调研任务一览表

4、镇安县“十二五”规划编制任务推进表

第四篇:医院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科学和技术日益成为医院发展与建设的竞争焦点,我院积极倡导“科技兴院,人才兴院、服务兴院”,十分重视医院内涵建设,突出专科特色,抓好人才培养,推动重点专科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医院科技进步,特制订“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一、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促进医疗技术水平提高。

加强医院的重点专科建设,逐步形成优势和特色,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院确立了骨科、外二科、内三科为重点建设专科,目前已初具优势,到2015年,各重点专科将建成融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在市内及周边县享有较高声誉的特色专科。今后5年,医院将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优先满足重点专科发展的需要。

1、优先安排重点专科人员外出进修和学术交流,鼓励和支持学科带头人外出考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使他们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最新进展和学术动态。

2、优先满足和培养重点专科人才,根据重点专科梯队需要,对学科带头人,在进修、深造、科研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为他们掌握高尖技术创造良好环境。定期邀请广西区内、外三级医院的专家教授来我院会诊、手术、讲课。明确要求重点专科的医疗骨干充分掌握本学科最先进的诊疗技术,熟练解决本学科的疑难病症。

3、优先考虑重点专科设备配置,在一定的资金范围内,首先保证重点专科设备的更新,添置。今后5年,医院准备添置新一代CT,1

DR机,进口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PCR等新技术、新设备,为重点专科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口腔科装备4台先进的全电脑控制的连体式牙科综合治疗机、铸造机、烤瓷炉、种植机、光固化机、超声波洁牙机等系列国产、进口成套的配套性设备,外二科购置弹道碎石仪、内三科增配血液透析仪等先进设备,为开展各种高难度专科医疗服务提供可靠保证。努力开创一种“院有重点,科有特长,人有专长”的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为医院技术水平的提高增添活力。

二、积极培养人才,努力提高全员素质。

人才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市场竞争、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兴院,关键是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积极为科技人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在人才培养和提高全员素质方面,我们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注重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一项关系到提高医院各级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工作。我们将根据我院卫技人员的现状和业务特点,分层次地制定全院继续教育实施规划。对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卫技人员、各科主任,继续教育的重点放在使他们了解国内外最新进展和动态,重点安排他们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参观考察,对于各科中青年业务骨干则有计划有目的安排外出进修学习,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并由医院承担外出进修人员的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学历层次较低的卫技人员,医院鼓励他们参加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以提高他们的素质。

2、抓好业务人员的基础培训。对中青年卫技只员从抓基本素质入手,通过举办基础授课,专题讲座、操作练习、书面考试等方法,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医教科、护理部每年组

织医护人员进行专科、专项技术训练,定期组织“三基”考试,通过组织“三基”学习,训练和考核,巩固医务人员的基础理论,提高他们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和要求,较快地提高中青年医技人员的业务水平,使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

三、重视科学研究,促进科技兴院。

科学技术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动力,医院间的竞争最终是技术和质量的竞争。今后5年,我院将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和管理力度,使科研工作得到发展。各学科带头人要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能够独立设计完成科研课题,制定完善《关于论文奖励的规定》《关于科研管理的规定》,对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别给予奖励,对有科研课题并取得科研成果者,将给予重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科研管理制度日臻完善,调动全院卫技人员积极性,促进我院科研工作的发展。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深入,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不断的解放思想,积极进取,认真贯彻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及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精神,依靠科技进步,努力将我院建设成为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2011年1月

第五篇:县“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县“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共1字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努力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县科技发展现状及历史背景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成效回顾

“十一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各级各方的支持配合下,全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深入推进科技进步与发展,科技实力与水平逐步提升,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十二五”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科技环境明显改善。“十一五”以来,各级党政坚持把科技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全社会科技意识普遍增强,形成了党政重视、部门配合、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四位一体”科技工作格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学科学、用科学正逐步成为风尚。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县“十一五”科普工作规划》、《关于印发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加强自主创新 加速科技进步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体系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科技工作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设立了科技研发费和科技创新基金,确保了科技投入的逐年增长。

2、科技实力逐步增强。根据“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共融”的发展思路,大力引进实用科学技术,科技推广、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一五”以来,全县评定科技成果25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5项。获得国家专利46项,引进运用科技成果238 项,有效地促进了三次产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一是工业科技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医药、机械加工、电子、精细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的大工业园区格局。目前,全县共引进高新技术企业3户,产值达22500万元。二是农业科技成效明显。“十一五”以来,我县开展了统筹城乡科技发展行动、科技富民强县推进行动、全省现代节水农业示范县、成功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等重大专项行动,—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县考核。几年来,全县共推广新品种426个,新技术186项,建基地78个,科技示范户12万户。三是项目争取工作成效显著。全县累计争取国家、省农业科技项目35个,经费366万元。通过项目实施,一批拥有自主创新的新产品、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3、科技服务体系日趋健全。一是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县共有科技人才1095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518人,中级职称3307人,初级职称4588人,其他2539人。在这些人员中,教学人员6703人,卫生技术人员1634人,工程技术人员234人,农业技术人员620人,其他人员1761人。二是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不断增强。突出企业技术创新、推广主体地位,先后与四川大学、省农科院、西南大学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聘请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深入企业传授科技知识,开展疑难诊断。三是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充分利用他们技术优势和信息资源,建立起一个高中低搭配、洋专家与“土专家”相结合的“金字塔”型服务网络,为县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几年来,全县科技特派员共建立各类示范基地42个,举办培训班300余场(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30000余人(次),带动近50000户农户发家致富。

4、科普宣传工作的显示度不断提升。我县十分重视科普工作,成功创建为省级科普示范县。近几年来,广安市市委、市政府先后4次将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放在我县开展,每次活动都效果明显,领导满意,群众欢迎。我县科普工作正逐步迈入规范化轨道,做到了每场科普宣传工作四有,即有新技术新产品展示、演示,有专家讲座,有主要宣传内容的展板、挂图,有重点推广产品送给当地群众。

5、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完善了有关知识产权工作方面的制度,加强专利执法工作,认真受理、调解专利纠纷投诉,有效地维护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每年定期与县工商、公安、文体、新华书店、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开展了以保护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的联合清查行动,几年来,共查处盗版书籍余册,盗版影碟近5000盘,调解专利侵权纠纷3件,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建县时间短,科技基础薄弱,科研能力先天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是科技人才匮乏。二是政策性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事业健康发展。三是研发基础力量薄弱。全县没有综合性大学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实力不

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带动能力较弱。五是技术市场发育滞后,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六是农技推广体系缺失,农技推广运行机制有待激活与完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县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逐步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树立抓科技促经济,统筹城乡科技发展理念,以引进推广、再创改进为核心,以提升传统工业、建设现代农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强势产业集群,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加快社会和谐建设,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发展与突出重点原则。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统筹产业特色和经济基础等方面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三次产业科技发展重点,加强整合集成,实现重点突破。

2、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原则。强化政府的组织、协调和导向作用,加大对科技工作投入力度,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的协作攻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科技要素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及企业科技创新、广大农民技术推广运用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和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

3、实事求是原则。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4、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科技资源,运用市场竞争与合作机制,提高科技活动效率,全面推进科技健康发展。

5、引进创新原则。坚持引进应用与自主创新并举,以引进创新为主,把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再创研发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产业科技含量。

6、以人为本原则。健全激励机制,积极实施“招才引智”战略,坚持把培养本地人才与引进高学识、高技术的科技人才相结合,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涵养人才“洼地”,切实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7、普及推广原则。整合全县科普力量,创新科普形式,拓展科普领域,建立长效、稳定的科普工作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宣传培训工作体系与格局,大力增强全民的科技意识,提升全社会的科技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二)总体要求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创新体系,增强引进消化和再创改进能力,努力增强全民科技意识和全社会科技素质,为促进我县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技术进步,提高全县经济整体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城乡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三)主要目标

1、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到2015年,综合科技实力达到全市中等以上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2、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初步建立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科技中介机构为纽带,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合理的科技创新格局,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3、知识产权战略稳步推进。到2015年,全县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高,法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执法、管理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显著增强,自主知识产权工作水平和拥有量明显提升,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增长12%以上,企业专利申请比例提高到30%以上。

4、支撑引领作用明显提升。围绕全县三次产业发展重点,着力引进研发运用重大关键技术,为三次创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一是为现代工业提供科技支撑。机械、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主要行业生产技术达到国内中等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内同期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实施较大发展。到2015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每年新推广科技成果10项以上,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0%以上。

二是为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大力引进推广粮油、畜禽、水果、蔬菜等农业新品种,加快实施“种子工程”,大幅提升农业良种覆盖率。以规模发展为重点,以产业化经营为带动,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速引进农产品贮藏保鲜和深加工技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速建设现代农业。“十二五”期间,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360项,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个,发展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40个,培育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20家,组建科技创新服务机构5家,培训农民25万人次。到2015年,把我县建设成为四川东部高效生态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示范区;主要动植物良种及种植、养殖技术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三是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保障。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特别是在人口控制、医药卫生、环境保护、信息技术、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教育文体、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把建设为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社会文明的丘区强县。

5、科技人才队伍实力逐步增强。大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全县接受科技普及培训的企业职工、农村劳动力比例大幅提升,农民技术员数量显著增加。建立引进外地优秀人才的“绿色通道”,着力引进紧缺实用的高级科技人才。

6、崇尚科学的氛围更加浓烈。在中小学生中大力加强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引导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成人教育工作机制与培训体系,大力加强企业职工、社区再就业人员和农民群众的技术培训,面向全社会大力宣传科学思想,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积极鼓励研发创新,弘扬首创精神,大张旗鼓地宣传科技成果典型,在全社会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浓烈氛围。

三、重点发展领域

(一)工业科学技术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培育支柱产业,依托工业集中区发展产业集群,依托大项目提升工业科技水平。以国家产业政策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施引进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效益为目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大力支持开发核心关键技术,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建材。推广高档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生产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建材技术和产品。研究、引进建材工业窑炉节能、余热利用等核心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2、机械加工。依托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机械加工业,积极支持弹簧、钜力弹簧、恒立机械等一批机械加工企业技术创新,引进数字化、智能化机械制造技术,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等信息化技术,大力发展摩托车、汽车配件、机械设备及零配件等产品数控生产技术。坚持依托重庆,面向全国,大力建设机械工业配套基地。

3、生物技术。依托科伦、中药饮片厂、特曲的技术力量,加强与大专院校、科技院所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县医药、酿造企业的开发能力和技术水平。

4、农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推广现代食品工业生产的膜分离、超临界萃取、无菌加工和包装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粮食、畜禽、水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产品储藏、保鲜、运输和深加工技术,引进功能性食品和方便食品生产技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5、循环经济技术。大力引进推广废渣、废水、废气等工农业“三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经济适用技术,重点加强建材、养殖、制药、化工等行业的污染治理,降低能源消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轻环境污染,再现碧水蓝天,打造洁美家园,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农业科学技术

以“高产、优质、生态、安全”为目标,以农业“种子工程”为带动,以优质粮油、优质生猪、优质水果、优质蔬菜和优质蚕桑及林业等优势产业开发为重点,以农业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项目实施为支撑,加速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推广,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发展绿色食品,推广农产品储藏保鲜和深加工技术,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发展白色农业。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积极推广农村沼气开发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建设“洁美农村”,促进乡风文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加快推进五大农业高新技术,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储备。

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加强共性生态农业技术攻关,进一步解决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为生态高效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五大农业高新技术。

(1)农业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技术,开展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疫苗)以及生物饲料添加剂、酶制剂、微生物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及产品开发。

(2)农业信息技术。加快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生产、病虫测报、天气预报、防汛防旱、森林防火等方面的应用。加强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实用技术力度。研究推广农业环境与资源信息系统、农业智能诊断决策系统、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开发机电一体化农机具产品。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建设,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农民信箱”用户,提高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质量和应用水平。

(3)农产品安全生产及精深加工技术。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监测评估,研究农药、重金属、兽药、抗生素、激素有毒有害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制订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技术标准,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水果、稻米、食用菌、中药材等生产技术。加强重大疫病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体系构建,确保公共卫生安全。研究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分离技术,开发氨基酸、有机酸、糖醇、辅酶和维生素产品。引进农产品的贮藏、运输、保鲜技术和无菌化杀菌技术及加工设备。开展农产品安全过程技术研究,推广haccp和环境14000认证体系。

(4)农业设施工程技术。开发设施农业人工环境控制及配套技术、适于设施栽培的温室结构设计研究,研制温室自动控温设备和小型配套机械。研制推广设施农业专用膜、可降解膜和水果套袋等农用新材料。研究设施农业基质及营养液调配技术,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与新材料、新装备,推广工厂化农业生产、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栽培与养殖管理等配套技术,加强工厂化种养技术设备和园林机械的研发。

(5)农业环境控制及资源替代技术。推广丘陵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水土保持剂及土壤改良剂,推广可降解农用膜。研究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减量精准施肥技术、高效缓释肥产品。引进农业环境污染物生物降解和修复、养殖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引进发展集约化养殖粪污处理与循环利用、畜禽废弃物臭气生物处理、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及沼气发电、人畜共患重大疫病综合防制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生物防治技术。推广气象灾害预测预报、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和生态公益林营建技术,开展生态安全性和农业抗风险能力评价。

2、大力实施“五大科技示范工程”,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围绕我县特色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加强现代科技与常规技术的集成和配套,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重点组织实施五大工程。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转化科研成果、延伸加工产业链和应用现代农业设施,为高效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科技特派员创业工程。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着力争取实施“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与示范”等项目,健全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平台,探索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扩大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服务团队,使科技智力和科技要素向农村大量聚集,为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到2015年,选派各级科技特派员200人次,积极探索制定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配套政策与评价体系。

(2)“科技110”综合信息服务工程。切实完善 “科技110”综合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形成门类齐全、上下联动的科技信息化服务体系,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城乡信息服务一体化,为农业增效和服务民生畅通科技信息“绿色通道”。

(3)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一是着力突破关键技术。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坚持用工业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努力突破良种育繁、标准化种养殖、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废弃物循环利用、机械化生产、节水农业等核心技术。二是积极引进农业新品种。瞄准国内外技术前沿,引进动植物超级种、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富营养安全肉制品、生物质液体燃料等战略产品和重点产品。三是大力构建产业链。争取启动生猪、蔬菜、柑橘、食用菌、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构建技术链,支撑产业链,形成统筹链,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带动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工程。围绕构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链,聚集城乡创新要素,实行“政府主导、企业运作、产业带动、农民受益”的县场经营机制,切实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园区“三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的科技创新、科技示范和科技带动能力,推动农业科技园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中心的技术孵化、示范、培训、带动作用,努力扩大工厂化育苗规模,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服务,使园区成为区域农业技术孵化创新中心、成果转化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广范围、大幅度地带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5)丘区农民“双技能”培训工程。针对丘陵地区资源少、人口多的特征,广泛开展“两类培训”。一是开展优质粮油、畜禽、果蔬、食用菌、中药材等务农技能培训,运用科技武装广大农民和农民工。二是开展传统手工艺、风味食品,以及与大中城县产业转移相关的机械、材料、化工、汽车产业等务工技能培训,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体能型农民向技能型产业工人转变,缩小城乡群众的科技知识和技能差距。既促进留乡农民就地务农兴业、增产增收,又促进农民非农转移就业、增收致富。

(6)城乡结合部污染治理科技示范工程。加强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土壤重金属与农药污染生物修复、城郊河道生物修复与景观建设等技术开发与集成示范,争取城乡结合部污染治理科技试点项目,探索建立适合我县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特点的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并通过示范推广应用促进城乡环境协调发展。

(三)第三产业技术

1、旅游。加大信息技术、电子模拟技术、多媒体等技术在旅游业中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游乐项目的科技含量。加强旅游生态保护、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商贸和金融。大力引进推广商贸、金融业的信息技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实现商贸、金融服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不断研究、推广信息网络保密技术,确保金融信息安全,推动现代物流业和现代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3、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等数控生产技术,推广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发专业应用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资源,提升信息化水平。以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发展多媒体网络为重点,拓展宽带信息平台,推广数字电视、第三代通信技术,继续推进农村智能化信息系统和广播电视乡村通工程。

(四)其它类技术

1、交通及城建。大力推广公路柔性路面废料利用、农村公路康耐土壤稳定剂运用技术,发展城县照明节能、新型墙体建材、标准化施工技术。研发公路设计软件和工程造价预算软件。完善全县交通管理自动化和交通水陆安全监控系统。加强城县建设软科学研究,提高建筑艺术水平,促进城建与自然和谐发展。

2、教育。积极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科研成果,促进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育手段的创新。大力发展教育科研机构,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充分利用教育科研成果,积极选拔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大力加强中小学生的科技思想教育和科技素质培养,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在成人教育中广泛普及宣传科学新知识、新技术,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坚持用科技成果典型教育激励群众,形成崇尚科学的思想意识与推广使用科技的良好习惯。

3、人口与健康。积极发展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新技术,推全、高效、简便、经济的避孕药具,普及计划生育科学知识,科学指导优生优育。紧紧围绕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和振兴中医四大重点,促进医疗卫生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推广射线诊疗技术、脑瘤切除术、早期肝癌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心脏手术、重症烧伤治疗等新技术,不断提高我县医疗技术水平。

4、软科学。着眼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围绕法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行政效率、社会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管理手段与对策研究,提高行政机关管理效率,巩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三农”服务水平,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文明。

四、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大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实施重点科技开发工程,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科技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大力实施重点科技工程

1、人才培养引进工程。根据“工业强县”和“农业富民”的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加大本地科技人才的培养、奖励力度,注重选拔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企业家;积极推动企(县)校合作,建立企(县)校合作奖励基金,加强与高校、科研院和大型企业的交流合作,吸引外地优秀人才来我县创新创业。

2、企业创新主体示范工程。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的工作思路,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引领示范作用。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科技创新基金。并保持逐年增长。运用科技创新基金,每年支持2—3户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到2015年,使全县2/3以上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鼓励企业与国内外大学院所联合研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共建技术研发机构,形成产学研联盟,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星火富民工程。以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平台为载体,抓好农业科技园区、科技试点示范、科普培训、科技扶贫、农村信息化等工作,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实施科技富民推进行动,开展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着力推动县、县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4、粮油丰产工程。优化集成先进实用的节能增效粮油生产技术,推广良种、良法、良制、良壤、良灌等农作物“五良”配套技术,为实现全县粮食丰产增效提供科技支撑。创新农业科技中心的运作模式,努力拓展经营领域,扩大工厂化育苗规模,充分发挥孵化带动功能。大力推广农业科技中心育苗技术,扩大试点范围,发展科技分园区,开展“科技兴村”建设,为广大农村全面推行良种良法,促进大面积增产增效提供技术“源泉”。

5、信息化工程。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网建设,搞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建设商品市场局域网及网上销售系统,建立旅游服务电子商务网站。

6、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整合全社会科技力量,培育壮大社会中介组织,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建立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组织形式、推广方式上实现新的突破。在企业、农村、社区中大力普及科技思想,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建设一批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社区科普阵地、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场馆,组织科技工作者、行业带头人组建科技富民讲师团,深入工厂、农村、社区、学校开展科普宣传培训,为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劳务输出提供技术支撑。到2015年,使全县绝大多数农村主要劳动力达到初、中级农民技术员水平,学校、社区、企业等科技知识普及率达85%以上。

7、广渝科技合作工程。建立长效机制,结合两地产业发展特色和经济发展现状,开展广渝科技合作交流,统筹安排,重点突破,实现互动共赢。

8、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加强知识产权法规政策建设和知识产权宣传普及,鼓励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提高知识产权保护、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能力,强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推进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二)积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1、科技创新平台。突出推动科技引进运用、再创改进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研发转化与再创改进,大力构建科技进步与创新平台,推进区域全面协调发展。

2、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平台。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大力建设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成果交易和转化平台。制定技术交易买方激励政策,开拓企业和农村两个买方市场,营造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引导环境、中介服务环境和金融投资环境,整合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的科技资源,培育一批高质量的科技示范园,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3、高新技术产业化平台。建立技术研发、成果运用、投资融资、中介服务等创新体系,进一步建好工业集中区、农业科技中心和农业科技园区,充分发挥园区要素聚集、成果孵化、示范带动的支撑功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三)努力建立科技示范基地

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以产业化生产经营为带动,大力扶持发展建材、化工、机械加工、食品深加工等科技示范基地,培育骨干产业集群,为新技术的推广提供示范,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支撑条件及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推动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1、强化科技工作领导。坚持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领导干部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坚持把科技工作纳入乡镇领导干部考核。建立科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动员全县科技力量认真履行职能,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宏观调控和督促检查,切实承担起重大科技计划争取、技术引进转化、科技合作交流、知识产权管理等重要职责,指导协调各级各部门科技工作,整合利用、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科技资源效益。

2、建立完善政策法制环境。牢固树立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思想观念,切实解决影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不断优化政策环境,营造推动创新的社会氛围。深入贯彻《科学技术进步法》、《科学技术普及法》、《专利法》等科技法律法规,依法促进科技进步,保护知识产权。

3、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科技思想及其战略意义,宣传党政实施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和工作举措,弘扬首创精神,鼓励技术攻关,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风尚。

(二)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观念,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带头作用,在组织实施科技项目中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大力发展壮大科技研发人员、科技企业家、科技中介服务队伍。选派科技特派员到基层开展技术服务,发展专家大院,充分激发调动各方面人才的作用,建立人才激励、合作竞争的有效机制,促进各类高级科技人才尤其是中青年英才脱颖而出。以各类科技园区、基地、专家大院为载体,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大力开展引智活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人尽其才的创业环境。

(三)加大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

1、引导企业加大投入。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县出台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成为技术引进运用、再创改进的主体。

2、依法落实财政投入。认真落实中、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力求科技研发费支出增幅高于同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到2015年,科技研发费支出达到规定要求。

3、大力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积极引导社会团体、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民间个人投资科技领域。探索建立以企业和民间资本为主、政府引导投入的科技风险投资机制。支持鼓励风险投资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到资本县场上县。探索建立风险基金、信贷担保等县场化运作的科银结合机制。

(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对外科技合作

按照“企业主体、产业布局、工程模式、集成推进”的总体思路,加大科技改革力度,激活卖方和买方两个技术市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努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促进自主创新的竞争激励机制,奖优罚劣,鼓励科技人才积极创新创业,动员社会力量创办民营科技企业,支持高级科技人才领办创办技术经济实体。建立“科技成果信息数据库”、“专家人才信息数据库”、“可引进人才信息数据库”、“籍在外专家人才信息数据库”、“县科技成果交流门户网”,建立和拓宽研发机构与转化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成果交易转化。加大向上与对外的项目争取力度,完善科技项目监管新办法、新途径,强化项目数据库管理,推行专家咨询论证办法,努力提高骨干项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立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基金,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大力实施引进创新战略,着力引进发达地区的项目、资金与技术,不断推动科技持续发展。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围绕特色优势,大力开发和转化专利技术,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大力实施名特优品牌战略,培育自主知名品牌。鼓励研发人员申报专利,防止知识产权流失,切实保护各利益主体的正当权益。积极发展知识产权代表机构,支持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建设,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县科技局办公室

下载邵阳市_十二五_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邵阳市_十二五_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锡林郭勒盟_十二五_科技发展规划

    锡林郭勒盟“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编制工作方案为编制好我盟“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按照盟发改委《关于申报全盟“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锡发改字[2009]647号)文件要求,特......

    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建筑材料行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全文于10月18日正式公布。该规划旨在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建材工......

    十二五特种设备科技发展规划

    “十二五”特种设备科技发展规划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十二五”特种设备科技发展规划 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

    江西省“十二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江西省“十二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编辑:德林 时间:2010-2-25 阅读:255 次 江西省“十二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根据江西省......

    某区“十二五”人口和计生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精选五篇)

    某区“十二五”人口和计生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局各科室站:根据3月省人口委在召开的“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要求,为做好区“十二五”人口和计生事业发展......

    黄山市屯溪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黄山市屯溪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为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

    台州市椒江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台州市椒江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初稿,供讨论) “十二五”是椒江建设发展新平台、提升总体竞争力和实现更高标小康的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谋求科学发展是......

    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xx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机遇与矛盾并存的重要时期,是以科技为驱动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