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事业发展的调查报告(写写帮推荐)
美术事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用这个寒假,我前往了本市诸多个地方,进行游览和寻访。为此,我做了一系列的调查,使我能更好的完成这次的实践。
据《史记殷本纪》载:“祖乙迁于邢”。邢台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都城,迄今已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岁月悠悠,<莲山课 件>古往今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和生活过众多载入史册,对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政治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动人心魄的故事,这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文化名城。
如果要撰写这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古城历史的新篇章,美术无疑是值得浓笔重彩去描绘的绚丽画卷。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邢台美术处在萌芽期,六六年邢台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大地震。这一事件给邢台人民心理和生活都是一击重创,在这一灾难事件中,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力支援、邢台人民自力更生不为灾难所屈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构成了一幅惊天动地的壮丽的历史画卷。为反映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国各族人民对邢台人民的深切关爱,表现英雄邢台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精神,震后设置了“邢台地区抗震展览馆”。由中央美术学院的周令钊教授主持展馆的设计,中央美术学院的大批著名画家都参与到该展的创作中,创作了百米素描长卷,大型成组雕塑,多套国画人物连环画。这些艺术家以真诚的情感精心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中国的美术历来注重兴衰鉴戒、褒功鞑过之意,此展不仅讴歌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战胜灾难精神,同时也产生了艺术辐射的作用。许多邢台本土的美术作者,一方面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去,一方面也受到专业的熏陶。为邢台美术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七十年代,邢台美术开始向成长期发展。这一时期为配合各种政治运动和重大节庆日的美术展览活动频繁举办,一九七二年举办了“邢台地区美术作品展”,出版了《邢台地区美术作品选》。七二年、七三年为配合“农业学大寨”、“批修整风运动”,先后举办了“邢台地区美术作品展”,并结集出版了《邢台地区美术作品展》。七七年、七九年分别举办了“庆祝建军五十周年邢台地区美术作品展”、“邢台地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美术作品展”,并选优秀作品结集出版《美术作品选》,同时开展和其他城市的美术交流,七九年,河北省四地市美术作品展分别在邢台、邯郸、秦皇岛、承德巡回展出。
在这一时期邢台的美术创作开始出现新气象,一批有实力的作者崭露头角。
进入八十年代,邢台美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称为辉煌鼎盛期。八十年代初,自学成材的画家韩喜增考取中央央美术学院年连系研究生。与其一起考取研究生的皆为一时俊彦,此举为邢台美术界带来了荣耀与自信,其意义非同凡响,也拉开了邢台画家进入高等艺术院校学习的序幕。与此同时一批画家脱颖而出: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在校期间就倍受师生关注、被认为天资聪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王耀生,以格调清新高雅的花鸟画和极具个性的书法作品引人注目;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幸同在邢的靳尚谊近距离接触、受益极深,以及后来在卢沉和周思聪先生言传身教下,绘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的黄耿卓,在先后从事油画、版画、年画、连环画创作后,以水墨写意人物画显示出较强的创作实力;自学成材的张洁在年画和连环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另外,一些著名的画家,以讲学、展览、写生、考察、深入生活纷纷来到邢台,<莲山课 件>已由当年政治运动和配合政治运动的美术工作向更加纯粹的艺术化方向转变。其间,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画家孙其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贾又福和陈平;著名画家史国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高潮;天津美术学院画家张世范、杨德树、何家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杨先让率研究生吕胜忠、陈文骥;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赵步唐和江文湛先后来到邢台。为邢台的美术的发展注入了生机。
进入九十年代,拥有二百八十三名会员的邢台市青年美术家协会成立。
整个九十年代,邢台美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传统优势国画继续发展的同时,油画、版画、漫画等也得到了发展。
进入新世纪,邢台美术也迎来了新气象。郭明堂无疑成为了这一时期的领军人物,他先后两次在河南升达艺术馆举办《太行风情——郭明堂山水画展》和《郭明堂山水画展》,在中原大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品所呈现的是“一派俊逸超尘的艺术美感,具有清新悠远的意境”。
纵观现当代邢台美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全国著名画家的关照下,通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在这片神奇而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画家和重要的美术作品。
希望我市的艺术家们用手中五彩画笔,创作出更多艺术性和思想性完美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绘画作品,以艺术的形式宣传邢台,打造邢台。
如今美术已成为生活的主题、人类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是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在各行各业、各个区域都有所体现。
例如,新治理的七里河,融入了很多景观雕塑,如**岛——伫立着有许多人类原始部落生活模样的雕塑,展现了人类的繁衍史。还有邢台钢铁路大桥,它是省内单跨最大、华北单跨第二的桥梁。大桥结构形式采用钢管拱起混凝土下承式提篮拱桥,拱圈内倾,结构新颖,美观大方,现为国内第二座。除此之外,在房屋建筑、街道建设、家居设计、服装设计上也有一定成就,并开设了许多公司,为人们建立了美好的生活环境。总之,美术事业的发展对加快邢台城市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在当地还承办了一些美术职业高中,对爱好美术的学子进行专业的辅导和训练,为邢台美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通过这次的调查和实践,使我对邢台美术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也锻炼了我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意义颇大。相信随着美术事业的不断壮大,邢台发展的前景也将更加灿烂,期待着并祝福着。
第二篇: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我县围绕“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思路,大力改善中医药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认真做好中医药基础性工作等措施,切实加强了中医药工作,提高了中医药的普及性。现将我县中医药发展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全县有县级医疗卫生单位3个,乡镇卫生院15个(其中中心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588个,个体医疗机构52家,其中中医医疗机构13家,占总数的25%。在全县村卫生室中,有乡村医生资格504人,执业助理以上资格155人,开展有中医服务和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占乡村医生总人数的40%以上。我县中医院是全县中医药人员的集中点,共有中医人员52名,中药人员6名,占全院卫生医技人员总数的55%。其中高级职称中医师5名,中级职称19名。近年来,我县着力推进以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目前,能够开展针灸、火罐、推拿、熏洗药浴、中医康复、中医药预防等多种特色服务项目;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诊断和中医方剂治疗疾病的基本中医药服务,初步形成了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二、中医药政策落实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一)对中医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扶持
对开办中医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中医医疗机构设臵标准和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并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从事中医医疗活动。通过严格的管理,为群众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中医药服务。积极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大力加强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科室建设,积极发展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在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中积极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大中医医院的改造建设力度,逐步在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设臵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诊疗设备和必备中药,通过不断努力,基本实现每个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因病施治、规范诊疗、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培育、培养一批名科、名医,推动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
(二)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推动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三)努力培育特色专科,中医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县中医院通过抓专科建设,一批特色突出、临床优势明显的中医药学科和专科初步形成,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重大疑难疾病,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加强人才培养,中医药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是中医药得到继承和发展的关键。开展师承教育工作,鼓励支持老中医带徒,选拔有悟性、爱学习、能吃苦、有一定工作经验医生做弟子,传承老中医丰富的临床经验。推进农村卫生人员中医药专业学历教育工作,鼓励尚无正式学历的乡村医生参加中医学历教育。
三、我县中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因受到历史、地域和经济发展因素的限制,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中医药技术骨干力量薄弱。中医药从业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农村中医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基层实用型人才缺乏,分布不平衡。中医人才断层,一
批五、六十年代的老医师基本到退休年龄,而新的人才尚未成长起来,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二)农村基层中医治疗手段相对单一。限于基础建设、设备投入、群众认知感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乡、村两级中医药服务还以中药方剂(饮片)治疗为主,中医适宜技术的普及和一些先进治疗方法的推广尚有待时日。
(三)中医药科学宣传普及不够深入。一部分群众对中医药缺乏认识甚至并不认可,导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误解、否定和排斥中医药的现象。
(四)政府投入相对不足。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经济基础薄弱,对中医药事业的总体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四、意见和建议
(一)完善扶持政策。增设中医药特色服务收费项目,适当提高中医诊疗技术服务价格;按照医务人员职称,合理确定中医诊查费,并向名老中医倾斜;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制度中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报销比例,降低报销起付线;将治疗效果好、服务价格适宜的中医诊疗项目增补到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支付范围中。
(二)实施中医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程。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文化积淀,打造具有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大医精诚”的价值
观,不断提高中医药人员的文化修养;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活动,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中医药、感受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渠道,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通人教[200*]*号文件通知精神,我们于9月上旬,对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听取了市广电局**作的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汇报,实地视察正在建设中的市广电中心,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
*市广播电视局(台)是市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机构为“五科八部”,即:人秘科、行政科、宣传科(总编室)、事业科、社会管理科、广播新闻节目部、广播专题节目部、电视新闻节目部、电视专题节目部、广告部、播出部、工程建设部、网络电视、有线电视四种传输手段。广播自办节目呼号为“*市人民广播电台”,实行有线广播,调频广播(频率fm**兆赫)同步传输,全天播音12小时,其中自办节目7小时;电视自办节目呼号为“*市电视台”,开办一套节目,分别组合播放,以无线、有线两方式传输,全天播出时间10小时,其中自办节目5小时。农村有线广播入户率达85%,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市23个镇,用户7万户,入户率达6.6%;广电中心初步建成,总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内部设施设备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近年来,我市的广播电视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着力抓宣传质量、事业发展、改革创新和队伍建设,努力推进广播电视事业科学、协调、健康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改进宣传手段,提高节目质量,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力量。
1、完善采编播手段,宣传能力全面增强。多年来,广电部门坚持把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立足现实,自我加压,更新宣传手段,提高宣传水平,在*地区率先开办电视“天天新闻”,电视专题节目数量多,广播、电视自办节目每天播出总时间22小时,播出电视节目30套(无线1套、有线29套)。广播新闻一周节目抽查连续4年获省先进。广播节目《农村天地》被评为*市名栏目。自200*年以来,重大战役报道日渐增多,现场直播日渐增多,异地采访日渐增多,这“三多”尤其是现场直播多可以说开创了县(市)组台的先河。
2、实施精品战略,宣传质量不断提高。我市的广电宣传队伍紧紧围绕中心活动,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广泛参与社会生活,捕捉闪光点,弘扬主旋律,把增强理论宣传的感染力、说服力作为改进宣传的重要任务,把坚持“三贴近”原则作为改进宣传的根本途径,把党的意志和群众的意愿紧密结合起来,制作出一系列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不断净化荧屏声屏,真正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200*年以来,我市共有105件作品获各级各类奖项,其中8件获省级奖,83件获*市级一二等奖,广播电视节目创优数在省、*市领先。对外宣传工作成效显著,每年在上级台用稿数量名列县(市)级台前茅,21个电视专题片在美国斯科拉卫星有线网播出。广播新闻节目在省、*市广播电视新闻抽查评比中,连续4年获得省先进,电视新闻节目连续2年获得*市先进。
3、强化日常管理,宣传效果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市广电工作通过强化宣传管理,保证了所有节目的高水平播出。一是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导向正确。完善节目审查制度,加强导向把关,开展监听监看,确保节目宣传中心突出。二是狠抓节目创优,提高导向水平。近年来,以节目创优、上发稿、争创“三名”(名记者、编辑,名播音员、主持人,名节目、栏目)为龙头,坚持“三贴近”原则,切实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从整体上改进和提高宣传质量,使收听收视率不断提高,不仅有效地宣传了*市,而且提升了广电部门自身形象。
(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设施建设步伐,凸现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后发优势。
1、建成动圈音箱市。为了巩固提高农村有线广播的传播质量,199*年,我市加大动圈乡镇建设的推进力度,全年新发展动圈喇叭12万只,总数达29.9万只,全市动圈化率达89%,建成动圈音箱市,成为全省第9个动圈音箱市,步入全省先进行列。为此,我市市广电局被国家广电总局社会司、省广电厅评为事业建设特等奖。为了巩固农村有线广播的通响率,200*年9月,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稳定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的意见》,督促各镇乡高度重视这一工作,进一步落实了人员、经费、管理等事宜,全市农村有线广播入户率、通响率明显上升,入户率、通响率分别稳定在85%和99%以上。
2、加快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步伐。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有线电视进村入户作为事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矢志不移,历尽艰辛,不懈努力,迈出了坚实而厚重的步伐。199*年,进行城区有线电视扩容改造。199*年实现市乡光缆联网。199*年开始实施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制定了全市有线电视发展总体规划,并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纳入市委党建工作考核目标。200*年上半年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计经委、建委、国土局、财政局、地税局、公安局、审计局、供电局等部门组成的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有线电视发展工作。200*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广电网络建设,把发展有线电视作为丰富农村精神生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接轨上海的重大举措。研究制定了“理顺体制、搞活机制、强势推进、两年到位”的总体要求。成立了市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作总指挥部,由曹斌市长任总指挥,各镇(乡)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强势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今年8月份,市政府组织各镇乡分管领导到如东县考察学习了有线电视推进工作经验,并召开了现场推进会,目标在今年底全市除启隆乡以外的23个镇328个村,全部实现有线电视光缆“村村通”,全市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必须达到25000户以上。
3、异地兴建广电艺术中心。广电艺术中心是我市城市建设的重要工程,是完善我市广电硬件设施的标志性工程。广电艺术中心的建设纳入我市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作为市委、市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十六项工程”之一,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市城建总指挥部统一组织实施,通过盘活资产、整合资源、整体规划,全面实施广电中心建设。去年5月22日,新的广播电视塔打下了第一根桩基,6月8日,进行了开工典礼,目前,造型独特、风格迥异、灯光别致、功能俱全的广播电视塔已扮靓我市西大门,广电广场作为市区最大的城市广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大型文艺演出的主阵地。10月8日,市广电局已搬迁完毕,广电艺术中心正式启用。随着广电艺术中心的建成,我市将继续加大投入,全面建设电视非编网、硬盘播出网、广播制作网和内部局域网,逐步实现广播电视节目采编播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
4、做好网络多功能开发。在调整有线电视网络管理体制、重点发展有线电视基本业务的基础上,我市先后开通了电话电视点歌和数据广播等有线电视增值业务,开通了市、乡电视会议系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有线电视网络作了有益的尝试。
(三)完善经营体制、创新运作机制,深化内部改革,强化队伍管理,不断增强广播电视事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1、完善经营机制,提高广告经营创收水平。近几年来,市广电局通过加强管理、挖掘潜力,创亲朋经营模式,实行广告经营公开竞标、风险抵押承包经营责任制,同时要求广告创收部门在内部管理、广告策划、节目制作和拉引客户等方面进行规范化运作,执行好广电总局17号令,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经营创收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
2、深化内部改革,实现管理规范高效。近年来,市广播电视局根据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深化改革,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机构改革上,在*地区率先完成了三台合一、局台合一;对广电服务公司实行企业化改革,市场化运作。在人事制度改革上,通过对广电局(台)事业人员通过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末位淘汰和对工作人员全员竞聘、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精简分流。通过改革,广电系统形成了“优者先、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功者奖、过者罚”和比学赶超、奋发向上的氛围,激发了广电事业发展活力。目前,全市广播电视队伍的人才结构、知识结构逐步优化。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意见我市的广播电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凸现,广电事业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从我市广电事业发展情况看,发展水平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同上级要求、先进县(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距离。主要表现在:事业发展差距大,有线电视发展不平衡;节目编播水平、宣传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体制和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广电队伍素质有待增强。对此,我们建议市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把广电事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大力推进我市广电事业跨越式发展。为此我们提以下几点建议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为广电事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广播电视事业是一项社会性、系统性的工程,广电事业不仅是一项产业,更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广电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广电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我们政府在政策措施、管理体制等方面多作思考,加强协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科学制订广电事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适合广电事业加快发展的大环境。
(二)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扶持广电事业发展。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市广电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广电事业规模的壮大和社会对广电工作要求的提高,我市的广电事业与其他事业一样,同样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因此,市政府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广电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确保宣传质量宣传效果。另一方面,根据文教电的特殊性和发展规律,对广电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采取适合广电产业特点的较为灵活的管理手段,鼓励广电产业发展。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广电产业。一是以中广有线*分公司成立这一管理机构改革为契机,搞活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对全市有线电视网络实行全程全网统一管理和统一运作,大力度推进农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利用五年时间,实现有线电视用户20万户,入户率达50%,建成省有线电视先进县市的目标;深度开发有线电视网络业务,尽快建立广电数据平台,开通党政数据网。二是继续完善广告业务承包责任制,切实组织经营创收,实现广告收入以年均15%的幅度递增。三是以全市第二轮事业单位改革为抓手,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通过考评、考核、检查、督促、奖罚等一系列措施,锤炼队伍素质,塑造广电形象,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广电队伍,为广电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
第四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
XX市广播电视局(台)是市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机构为“五科八部”,即:人秘科、行政科、宣传科(总编室)、事业科、社会管理科、广播新闻节目部、广播专题节目部、电视新闻节目部、电视专题节目部、广告部、播出部、工程建设部、网络电视、有线电视四种传输手段。广播自办节目呼号为“*市人民广播电台”,实行有线广播,调频广播(频率fm**兆赫)同步传输,全天播音12小时,其中自办节目7小时;电视自办节目呼号为“*市电视台”,开办一套节目,分别组合播放,以无线、有线两方式传输,全天播出时间10小时,其中自办节目5小时。农村有线广播入户率达85%,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市23个镇,用户7万户,入户率达6.6%;广电中心初步建成,总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内部设施设备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近年来,我市的广播电视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着力抓宣传质量、事业发展、改革创新和队伍建设,努力推进广播电视事业科学、协调、健康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改进宣传手段,提高节目质量,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力量。
1、完善采编播手段,宣传能力全面增强。多年来,广电部门坚持把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立足现实,自我加压,更新宣传手段,提高宣传水平,在*地区率先开办电视“天天新闻”,电视专题节目数量多,广播、电视自办节目每天播出总时间22小时,播出电视节目30套(无线1套、有线29套)。广播新闻一周节目抽查连续4年获省先进。广播节目《农村天地》被评为*市名栏目。自200*年以来,重大战役报道日渐增多,现场直播日渐增多,异地采访日渐增多,这“三多” 尤其是现场直播多可以说开创了县(市)组台的先河。
2、实施精品战略,宣传质量不断提高。我市的广电宣传队伍紧紧围绕中心活动,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广泛参与社会生活,捕捉闪光点,弘扬主旋律,把增强理论宣传的感染力、说服力作为改进宣传的重要任务,把坚持“三贴近”原则作为改进宣传的根本途径,把党的意志和群众的意愿紧密结合起来,制作出一系列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不断净化荧屏声屏,真正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200*年以来,我市共有105件作品获各级各类奖项,其中8件获省级奖,83件获*市级一二等奖,广播电视节目创优数在省、*市领先。对外宣传工作成效显著,每年在上级台用稿数量名列县(市)级台前茅,21个电视专题片在美国斯科拉卫星有线网播出。广播新闻节目在省、*市广播电视新闻抽查评比中,连续4年获得省先进,电视新闻节目连续2年获得* 市先进。
3、强化日常管理,宣传效果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市广电工作通过强化宣传管理,保证了所有节目的高水平播出。一是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导向正确。完善节目审查制度,加强导向把关,开展监听监看,确保节目宣传中心突出。二是狠抓节目创优,提高导向水平。近年来,以节目创优、上发稿、争创“三名”(名记者、编辑,名播音员、主持人,名节目、栏目)为龙头,坚持“三贴近”原则,切实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从整体上改进和提高宣传质量,使收听收视率不断提高,不仅有效地宣传了*市,而且提升了广电部门自身形象。
(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设施建设步伐,凸现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后发优势。
1、建成动圈音箱市。为了巩固提高农村有线广播的传播质量,199*年,我市加大动圈乡镇建设的推进力度,全年新发展动圈喇叭12万只,总数达29.9万只,全市动圈化率达89%,建成动圈音箱市,成为全省第9个动圈音箱市,步入全省先进行列。为此,我市市广电局被国家广电总局社会司、省广电厅评为事业建设特等奖。为了巩固农村有线广播的通响率,200*年9月,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稳定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的意见》,督促各镇乡高度重视这一工作,进一步落实了人员、经费、管理等事宜,全市农村有线广播入户率、通响率明显上升,入户率、通响率分别稳定在85%和99%以上。
2、加快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步伐。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有线电视进村入户作为事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矢志不移,历尽艰辛,不懈努力,迈出了坚实而厚重的步伐。199*年,进行城区有线电视扩容改造。199*年实现市乡光缆联网。199*年开始实施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制定了全市有线电视发展总体规划,并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纳入市委党建工作考核目标。200*年上半年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计经委、建委、国土局、财政局、地税局、公安局、审计局、供电局等部门组成的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有线电视发展工作。200*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广电网络建设,把发展有线电视作为丰富农村精神生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接轨上海的重大举措。研究制定了“理顺体制、搞活机制、强势推进、两年到位”的总体要求。成立了市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作总指挥部,由曹斌市长任总指挥,各镇(乡)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强势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今年 8月份,市政府组织各镇乡分管领导到如东县考察学习了有线电视推进工作经验,并召开了现场推进会,目标在今年底全市除启隆乡以外的23个镇328个村,全部实现有线电视光缆“村村通”,全市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必须达到25000户以上。
3、异地兴建广电艺术中心。广电艺术中心是我市城市建设的重要工程,是完善我市广电硬件设施的标志性工程。广电艺术中心的建设纳入我市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作为市委、市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十六项工程”之一,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市城建总指挥部统一组织实施,通过盘活资产、整合资源、整体规划,全面实施广电中心建设。去年5月22日,新的广播电视塔打下了第一根桩基,6月8日,进行了开工典礼,目前,造型独特、风格迥异、灯光别致、功能俱全的广播电视塔已扮靓我市西大门,广电广场作为市区最大的城市广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大型文艺演出的主阵地。10月8日,市广电局已搬迁完毕,广电艺术中心正式启用。随着广电艺术中心的建成,我市将继续加大投入,全面建设电视非编网、硬盘播出网、广播制作网和内部局域网,逐步实现广播电视节目采编播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
4、做好网络多功能开发。在调整有线电视网络管理体制、重点发展有线电视基本业务的基础上,我市先后开通了电话电视点歌和数据广播等有线电视增值业务,开通了市、乡电视会议系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有线电视网络作了有益的尝试。
(三)完善经营体制、创新运作机制,深化内部改革,强化队伍管理,不断增强广播电视事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1、完善经营机制,提高广告经营创收水平。近几年来,市广电局通过加强管理、挖掘潜力,创亲朋经营模式,实行广告经营公开竞标、风险抵押承包经营责任制,同时要求广告创收部门在内部管理、广告策划、节目制作和拉引客户等方面进行规范化运作,执行好广电总局17号令,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经营创收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
2、深化内部改革,实现管理规范高效。近年来,市广播电视局根据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深化改革,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机构改革上,在*地区率先完成了三台合一、局台合一;对广电服务公司实行企业化改革,市场化运作。在人事制度改革上,通过对广电局(台)事业人员通过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末位淘汰和对工作人员全员竞聘、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精简分流。通过改革,广电系统形成了“优者先、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功者奖、过者罚”和比学赶超、奋发向上的氛围,激发了广电事业发展活力。目前,全市广播电视队伍的人才结构、知识结构逐步优化。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意见
我市的广播电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凸现,广电事业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从我市广电事业发展情况看,发展水平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同上级要求、先进县(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距离。主要表现在:事业发展差距大,有线电视发展不平衡;节目编播水平、宣传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体制和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广电队伍素质有待增强。对此,我们建议市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把广电事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大力推进我市广电事业跨越式发展。为此我们提以下几点建议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为广电事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广播电视事业是一项社会性、系统性的工程,广电事业不仅是一项产业,更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广电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广电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我们政府在政策措施、管理体制等方面多作思考,加强协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科学制订广电事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适合广电事业加快发展的大环境。
(二)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扶持广电事业发展。
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市广电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广电事业规模的壮大和社会对广电工作要求的提高,我市的广电事业与其他事业一样,同样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因此,市政府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广电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确保宣传质量宣传效果。另一方面,根据文教电的特殊性和发展规律,对广电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采取适合广电产业特点的较为灵活的管理手段,鼓励广电产业发展。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广电产业。
一是以中广有线*分公司成立这一管理机构改革为契机,搞活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对全市有线电视网络实行全程全网统一管理和统一运作,大力度推进农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利用五年时间,实现有线电视用户20万户,入户率达50%,建成省有线电视先进县市的目标;深度开发有线电视网络业务,尽快建立广电数据平台,开通党政数据网。二是继续完善广告业务承包责任制,切实组织经营创收,实现广告收入以年均15%的幅度递增。三是以全市第二轮事业单位改革为抓手,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通过考评、考核、检查、督促、奖罚等一系列措施,锤炼队伍素质,塑造广电形象,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广电队伍,为广电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
第五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
*市广播电视局(台)是市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机构为“五科八部”,即:人秘科、行政科、宣传科(总编室)、事业科、社会管理科、广播新闻节目部、广播专题节目部、电视新闻节目部、电视专题节目部、广告部、播出部、工程建设部、网络电视、有线电视四种传输手段。广播自办节目呼号为“*市人民广播电台”,实行有线广播,调频广播(频率fm**兆赫)同步传输,全天播音12小时,其中自办节目7小时;电视自办节目呼号为“*市电视台”,开办一套节目,分别组合播放,以无线、有线两方式传输,全天播出时间10小时,其中自办节目5小时。农村有线广播入户率达85%,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市23个镇,用户7万户,入户率达6.6%;广电中心初步建成,总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内部设施设备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近年来,我市的广播电视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着力抓宣传质量、事业发展、改革创新和队伍建设,努力推进广播电视事业科学、协调、健康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改进宣传手段,提高节目质量,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力量。
1、完善采编播手段,宣传能力全面增强。多年来,广电部门坚持把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立足现实,自我加压,更新宣传手段,提高宣传水平,在*地区率先开办电视“天天新闻”,电视专题节目数量多,广播、电视自办节目每天播出总时间22小时,播出电视节目30套(无线1套、有线29套)。广播新闻一周节目抽查连续4年获省先进。广播节目《农村天地》被评为*市名栏目。自200*年以来,重大战役报道日渐增多,现场直播日渐增多,异地采访日渐增多,这“三多”尤其是现场直播多可以说开创了县(市)组台的先河。
2、实施精品战略,宣传质量不断提高。我市的广电宣传队伍紧紧围绕中心活动,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广泛参与社会生活,捕捉闪光点,弘扬主旋律,把增强理论宣传的感染力、说服力作为改进宣传的重要任务,把坚持“三贴近”原则作为改进宣传的根本途径,把党的意志和群众的意愿紧密结合起来,制作出一系列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不断净化荧屏声屏,真正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200*年以来,我市共有105件作品获各级各类奖项,其中8件获省级奖,83件获*市级一二等奖,广播电视节目创优数在省、*市领先。对外宣传工作成效显著,每年在上级台用稿数量名列县(市)级台前茅,21个电视专题片在美国斯科拉卫星有线网播出。广播新闻节目在省、*市广播电视新闻抽查评比中,连续4年获得省先进,电视新闻节目连续2年获得*市先进。(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
3、强化日常管理,宣传效果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市广电工作通过强化宣传管理,保证了所有节目的高水平播出。一是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导向正确。完善节目审查制度,加强导向把关,开展监听监看,确保节目宣传中心突出。二是狠抓节目创优,提高导向水平。近年来,以节目创优、上发稿、争创“三名”(名记者、编辑,名播音员、主持人,名节目、栏目)为龙头,坚持“三贴近”原则,切实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从整体上改进和提高宣传质量,使收听收视率不断提高,不仅有效地宣传了*市,而且提升了广电部门自身形象。
(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设施建设步伐,凸现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后发优势。
1、建成动圈音箱市。为了巩固提高农村有线广播的传播质量,199*年,我市加大动圈乡镇建设的推进力度,全年新发展动圈喇叭12万只,总数达29.9万只,全市动圈化率达89%,建成动圈音箱市,成为全省第9个动圈音箱市,步入全省先进行列。为此,我市市广电局被国家广电总局社会司、省广电厅评为事业建设特等奖。为了巩固农村有线广播的通响率,200*年9月,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稳定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的意见》,督促各镇乡高度重视这一工作,进一步落实了人员、经费、管理等事宜,全市农村有线广播入户率、通响率明显上升,入户率、通响率分别稳定在85%和99%以上。
2、加快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步伐。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有线电视进村入户作为事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矢志不移,历尽艰辛,不懈努力,迈出了坚实而厚重的步伐。199*年,进行城区有线电视扩容改造。199*年实现市乡光缆联网。199*年开始实施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制定了全市有线电视发展总体规划,并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纳入市委党建工作考核目标。200*年上半年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计经委、建委、国土局、财政局、地税局、公安局、审计局、供电局等部门组成的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有线电视发展工作。200*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广电网络建设,把发展有线电视作为丰富农村精神生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接轨上海的重大举措。研究制定了“理顺体制、搞活机制、强势推进、两年到位”的总体要求。成立了市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作总指挥部,由曹斌市长任总指挥,各镇(乡)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强势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今年8月份,市政府组织各镇乡分管领导到如东县考察学习了有线电视推进工作经验,并召开了现场推进会,目标在今年底全市除启隆乡以外的23个镇328个村,全部实现有线电视光缆“村村通”,全市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必须达到25000户以上。
3、异地兴建广电艺术中心。广电艺术中心是我市城市建设的重要工程,是完善我市广电硬件设施的标志性工程。广电艺术中心的建设纳入我市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作为市委、市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十六项工程”之一,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市城建总指挥部统一组织实施,通过盘活资产、整合资源、整体规划,全面实施广电中心建设。去年5月22日,新的广播电视塔打下了第一根桩基,6月8日,进行了开工典礼,目前,造型独特、风格迥异、灯光别致、功能俱全的广播电视塔已扮靓我市西大门,广电广场作为市区最大的城市广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大型文艺演出的主阵地。10月8日,市广电局已搬迁完毕,广电艺术中心正式启用。随着广电艺术中心的建成,我市将继续加大投入,全面建设电视非编网、硬盘播出网、广播制作网和内部局域网,逐步实现广播电视节目采编播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
4、做好网络多功能开发。在调整有线电视网络管理体制、重点发展有线电视基本业务的基础上,我市先后开通了电话电视点歌和数据广播等有线电视增值业务,开通了市、乡电视会议系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有线电视网络作了有益的尝试。
(三)完善经营体制、创新运作机制,深化内部改革,强化队伍管理,不断增强广播电视事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1、完善经营机制,提高广告经营创收水平。近几年来,市广电局通过加强管理、挖掘潜力,创亲朋经营模式,实行广告经营公开竞标、风险抵押承包经营责任制,同时要求广告创收部门在内部管理、广告策划、节目制作和拉引客户等方面进行规范化运作,执行好广电总局17号令,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经营创收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
2、深化内部改革,实现管理规范高效。近年来,市广播电视局根据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深化改革,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机构改革上,在*地区率先完成了三台合一、局台合一;对广电服务公司实行企业化改革,市场化运作。在人事制度改革上,通过对广电局
(台)事业人员通过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末位淘汰和对工作人员全员竞聘、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精简分流。通过改革,广电系统形成了“优者先、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功者奖、过者罚”和比学赶超、奋发向上的氛围,激发了广电事业发展活力。目前,全市广播电视队伍的人才结构、知识结构逐步优化。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意见
我市的广播电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凸现,广电事业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从我市广电事业发展情况看,发展水平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同上级要求、先进县(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距离。主要表现在:事业发展差距大,有线电视发展不平衡;节目编播水平、宣传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体制和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广电队伍素质有待增强。对此,我们建议市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把广电事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大力推进我市广电事业跨越式发展。为此我们提以下几点建议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为广电事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广播电视事业是一项社会性、系统性的工程,广电事业不仅是一项产业,更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广电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广电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我们政府在政策措施、管理体制等方面多作思考,加强协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科学制订广电事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适合广电事业加快发展的大环境。
(二)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扶持广电事业发展。
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市广电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广电事业规模的壮大和社会对广电工作要求的提高,我市的广电事业与其他事业一样,同样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因此,市政府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广电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确保宣传质量宣传效果。另一方面,根据文教电的特殊性和发展规律,对广电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采取适合广电产业特点的较为灵活的管理手段,鼓励广电产业发展。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广电产业。
一是以中广有线*分公司成立这一管理机构改革为契机,搞活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对全市有线电视网络实行全程全网统一管理和统一运作,大力度推进农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利用五年时间,实现有线电视用户20万户,入户率达50%,建成省有线电视先进县市的目标;深度开发有线电视网络业务,尽快建立广电数据平台,开通党政数据网。二是继续完善广告业务承包责任制,切实组织经营创收,实现广告收入以年均15%的幅度递增。三是以全市第二轮事业单位改革为抓手,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通过考评、考核、检查、督促、奖罚等一系列措施,锤炼队伍素质,塑造广电形象,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广电队伍,为广电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
您可以访问本网(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与本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