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邯郸景区的开发与保护论文
邯郸景区的保护和开发论文
“策”字顾名思义是马鞭子、鞭策、策书、计谋等意思。“划”字是指划开、合算、突然的解释。而策划是指为了更好地实现竞争目的,由决策者信任的谋士,在充分的掌握竞争状况的前提下,发现与利用规律,运用某种方法,进行预先决策的思维方式。策划实质上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活动,是针对未来事物的策划。它有七个特征:未来性、目标性、知识性、创新性、系统性、谋略性、可操作性。它是有科学性的,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作指导;有一定的操作性,从严谨的市场调研、企业实态分析入手。所有说学习策划是非常有用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要学好策划是很不容易的。
在邯郸上学2年多了,邯郸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了,我非常热爱这个城市。去过邯郸的不少景区,邯郸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底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但是,邯郸景区的保护与开发,在我看来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邯郸的景区的开发与利用吧。
邯郸景区的保护与开发的原则:保护原则
任何旅游资源的开发,都必须以保护作为首要的出发点,也是旅游景区的核心所在。峰峰响堂寺国家风景区:他的规划目的就是以保护为主的。南响堂司石窟外,建有巨大的档棚,以减少日光的伤害、风沙的袭击。寺院内的古建筑,古树,都保留完好。并且在石窟外建有高围栏,栅栏有门。派专人管理每一个石窟,但寺内的石窟,石碑和古塔保护却很落后。所以说要想把景区开发的前提就是先把景区保护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景区的文化魅力。
(一)整体优化原则:旅游场所不仅有生物和环境条件因素,还包括人类活动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等因子、多层次组成的集食、住、行、游、购、娱等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因此,应从整体出发、综合衡量,全面考虑,实现整体最优化利用。
下面用永年广府古城引例。广府古城景区整体规划:实施古城内街道、民居、商店等基础设施的仿古改造,恢复武家大院、仝家大院等城内古民居;实施古城墙抢救和城门楼复建,弘济桥公园扩建等文物景点整修工程,开发万亩芦苇荡、万亩荷淀等一批旅游景点,完善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以及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整体优化原则。
(二)特色原则:生态旅游景区区别于一般的旅游景区的特色就是它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在规划中一定要体现这一点,以便在以后的开发中能保持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物,同时也要坚持以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遗迹等资源的开发为主,充分体现本地特色,挖掘自然景观的美学,文化及艺术价值,以满足不同层次游人的游览要求。
例如:邯郸的黄粱梦,它是国内唯一以梦为载体的文化景区,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邯郸可由此抓住这一特色,大力进行保护,加快对已破损设施的修缮,并大力宣传。
保护与开发中,保护优先。在此我就重点谈谈如何对景区进行深度开发:精品战略,细致经营,挖掘文化,游客互动,具体的说,对现有的景观增加可观赏性,努力打造精品,对景区文化进一步挖掘,增加承载内容,特别是增加游客体验和互动的产品等。
这就是我对邯郸景区的保护和开发的一些建议和想法。希望邯郸的明天更美好!
2010级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刘志超52号
第二篇:浅谈“假日海滩”景区的开发与保护
浅谈“假日海滩”景区的旅游评价
摘 要 “假日海滩”景区位于我国海南省的海口市,是一个以我国4A级的海滩景区,其可供开发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热带滨海风情极富魅力,旅游特色鲜明。本文立足于海南省致力于打造国际旅游岛的政策背景,并结合海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浅析“假日海滩”景区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开发与保护“假日海滩”景区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及对策。
关键词 假日海滩 开发 旅游评价
2008年4月海南省政府发布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要将海南省打造成为国际旅游岛。海洋旅游业是海南旅游产业中的重要一支,海洋旅游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洋为依托,以3S(阳光、沙滩、海水)为主要内容,以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体育活动和疗养活动等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海洋旅游按活动范围可分为滨海游、海上游、海底游、远洋旅游、海岛游等,按活动内容可分为海洋风光游、海洋生态游、海洋文化游、海洋度假休闲游、海洋运动娱乐游、海洋健康疗养游、海洋购物游等。自海南省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海南省经济和各项社会指标得到了快速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新型工业、海洋旅游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2010年,海南海口“假日海滩”景区正式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获批后,建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开放性、公众性的国家 4A 级景区。海口“假日海滩”旅游景区位于海口市区西北部,北邻琼州海峡,东起西秀海滩,西靠贵族游艇会,南依滨海大道,全长 7 公里,陆地面积约 33 公顷,距海口市中心区约 10 公里,是在海口欣赏海景的“黄金海岸”。
一、“假日海滩”景区的发展现状
“假日海滩”于1995年7月开业,是海口市委、市政府授权,委托海口假日海滩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开发、经营管理的大型海滩旅游观光景区,是海南省旅游定点单位之一。“假日海滩”位于海口市西北部,东起西秀海滩,西止五源河口,北临琼州海峡,南至滨海大道,占地总面积33公顷,海滩全长7公里。绿化面积达到80%以上,其中椰子树、木麻黄、油棕树等占60%,灌木、花卉占20%;台湾草皮占20%。这一带林木葱葱、海风习习、沙滩洁白、阳光明媚,阳光、沙滩、海水、椰树相映成辉,迷人的热带风光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观光旅游者。
按照海口市政府批复的总体规划,“假日海滩”划分为四个功能区:从东到西依序为餐饮文 化区、沙滩日浴区、海上运动区、休闲度假区,目前已完成沙滩日浴区、海上运动区建设,其他两个功能区正在建设中。由东至西对游客开放的项目有:水上世界、水上摩托艇中心、泳具租赁、冲浴中心、温泉宾馆、旅游工艺品商场、观海楼、饮品中心、音乐广场、沙滩排球场、沙滩足球场、烧烤园、椰林木屋、灯光篮球场、贵族游艇会、海航会馆、新国宾馆、黄金海岸花园等。
“假日海滩”位于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海口市,位于海口西部的滨海大道旁,交通位置发达,左沿是葱翠的木麻黄林带,其间错落着度假村、宾馆、游乐场等;前方是碧波万项的琼州海峡,船只穿梭,犁银溅玉。海滩全长6000米。这里阳光、海水、沙滩、椰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自然画面。“假日海滩”建有音乐喷泉广场、海滨浴场、饮品中心、冲浴房、生态广场、停车场、溜冰场、水上世界、蝴蝶王国、仙人掌大观园、儿童活动中心
等,还有摩托艇、帆板和冲浪等水上游乐运动以及沙滩排球、旱冰等文体活动。建在“假日海滩”景区内的“水世界”由水上表演馆、嬉水乐园、海上俱乐部组面,别具古罗马建筑风格的水上表演馆,常年邀请欧美精英表演水上芭蕾、高空跳水、陆地风舞,精湛而又惊险、刺激的娱乐表演项目,使中外游客赞不绝口,是旅游者和海口市民休闲度假的去处,也是海口市作为滨海旅游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海滨旅游休闲胜地。
“假日海滩”旅游地带是新月形的7公里海滩,遍布的各类游乐设施,布局美观,造设新奇,色调和谐,和大海浑成一体,海滩犹如镶嵌在巨大的蓝宝石边沿的五彩缤纷的花边。身处于这样一个色彩斑谰而格调雅致的滨海大观园中,使人油然感知到,假日海滩正是给居住城市的人们提供了返朴大自然的环境以及现代海滩、海面内容丰富的游乐设施,是健体怡神的理想境地。
二、“假日海滩”景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是旅游资源不合理开发,海滩生态环境面临退化。
“假日海滩”景区项目缺乏可持续旅游发展评估体系,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问题日益突出,为推动假日海滩规范运营,现有的配套设施档次偏低、种类偏少,缺乏高端海鲜酒楼、娱乐酒吧、养生SPA、保健会馆、海上娱乐等功能实体,功能缺失使得景区受众面狭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同时使得景区落入大众化,低档经营的误区;旅游者生态环保意识淡薄,海滨旅游地超容量接待游客造成垃圾遍地、水体污染和植被破坏,不少游客在享受大海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却给大海带来了不愉快,许多游客来到“假日海滩”景区必不可少地要体验海滩烧烤,但却留下了诸如炭渣、烤串、调料以及各种食物,除此海滩周边有许多当地小商贩卖各种食品及饮料,诸如烤地瓜、玉米、雪碧和可乐等,而玉米棒、地瓜皮以及易拉罐在沙滩上是随处可见,许多固体垃圾,未得到及时的回收处理,造成岛上生态严重恶化;大量游客参与的体验式水上运动,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使“假日海滩”景区内的海水污染也日趋严重。由于大部分生态系统的生态阈值尚不清楚,导致科学利用与保护措施在政府、企业及旅游者三个层面上明显脱节,利益驱动的短期旅游开发行为已严重危及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是海洋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规划缺乏透明度。
传统的海洋旅游资源及其管理工作涉及林业、土地、农业、地矿、建筑、文物管理、海洋管理等多个部门,海南省旅游局缺乏权威性,与其他部门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导致宏观管理乏力。海南旅游规划从2001年开始,尽管已经是三易其稿,但这个规划缺乏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
3.是旅游产业发展粗放,旅游市场有待规范。
以2009年为例,“假日海滩”景区接待游客达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仅逾1300万元,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与旅游接待人次的增长速度相比明显过低,许多投资的旅游企业的亏损面依旧较大。一方面“假日海滩”在吃、住、行、购、娱五方面的旅游规划并未统一且深入,许多游客仅仅是处于看一看、吃一吃的过场式的旅游,没有配套的一条龙服务,缺乏称得上高端的旅游配置,此外旅行社、饭店削价竞争,许多时候接待游客只是为了维系“人气”,经营微利甚至无利可言;另一方面,景区内旅游购物点和民族风情表演点利用高回扣争夺客源,且有许多违规的售卖点,杂乱无章,缺乏统一的经营管理及消费监控。多年来,有关部门先后数次进行旅游市场整治,并3次出台调控旅游价格的措施,先有接团最低保护价,后有接团成本价,还有前不久出台的旅游接团政府指导价,但调控的有形之手不但没有遏制价格的下降,反而引来一片不满的声音,“假日海滩”逐渐陷入了“旺丁不旺财”的发展病态现象。
4.是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新产品开发与管理困难。
海南旅游规划中精心设计、花大力在国内外宣传促销的度假休闲总体旅游产品,缺乏旅游企业方便操作、旅游者容易接受的单项旅游产品相呼应。多年来,海南众多的旅行社都在经营“环岛游”观光产品,与几年前的“环岛游”相比,花在景点上游玩的时间少了,购物的时间多了,让很多旅游者在“三日游”之后,发出“海南不可不来,不必再来”的感叹。“假日海滩”在很多旅游线路中都作为很重要的一处景点,但与之配套的食、住、购、娱等旅游要素跟不上,而且缺乏新旅游产品,以往的引以为豪的各种服务设施被复制得“难以入目”,大部分游客在海南的整体旅游中游览的海滩当中难以寻找到值得引人注目的特色。“假日海滩”景区的发展往往不能令人加深游客对海滩风光的印象,而往往只是觉得“假日海滩”景区比较适合自助烧烤,而不像三亚的大东海---亚龙湾一线,拥有“世界小姐总决赛”这样的产品开发的优秀样例。
三、“假日海滩”景区开发旅游资源的优势
1.是资源优势
“假日海滩”景区位于海口市,而海口市还拥有如白沙门旅游娱乐园、滨海公园、海口博物馆、红树林、海口人民公园、海瑞墓、李硕勋烈士纪念亭、琼崖一大旧址、邱浚墓园、石山风景名胜区、苏公祠、万绿园、卧龙山、西天庙、西秀海滩公园、仙洋水庄、秀英炮台等知名的旅游资源,但没有重复海滩旅游这一样式,可以整合资源,一体化经营,并逐渐发展形成特色旅游文化。
2.是区位优势
海南海口市距经济发达的香港、澳门、广东很近,已成为国内著名的旅游胜地;海南位于东南亚经济圈内,西临北部湾,南濒东南亚各国,北望台湾,海口及三亚已成为众多国际航线和国际海运中的重要一站。
3.是基础设施优势
自2006 年,海口旅游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正式接管“假日海滩”,此后,该公司对景区进行了全面改造修缮。期间,对温泉亲水乐园、一号会所商场、游客中心等进行了改造,并已投入使用。除此,2009年始“假日海滩”旅游区正式投资建设包括美食园、商品街等一系列配套服务项目,将其打造成集水上娱乐、旅游观光、购物休闲、海上运动为一体的景区。海口旅游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将假日海滩、“印象·海南岛”演艺中心、西海岸运动休闲长廊区域进行整合,并根据区域特色命名为:海口假日海滩旅游区。另外,按照既定的 4A 景区创建计划,假日海滩基础设施改造,包括游客服务中心、星级公厕和导览系统等正在紧张地进行,有关保障景区体系管理的文件正在改版编写之中,全体员工的培训也在有条不紊地实施。“假日海滩”景区还将建设 300平方米的美食园,建成后,将经营海南乃至全国各地的名小吃。除此之外,该景区正在建设商品购物街,将经营旅游纪念品、各地特色产品、手工艺品等,同时,还将打造至尚文化广场,将组织文化、艺术等各界人士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和娱乐场所。
4.是旅游政策优势
2000年底,海南省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对来自日本、韩国、泰国等21个国家的旅游团实行从海南开放口岸入境,在海南居留15天内免签证的优惠政策。从2002年4月起,海南岛实行了面向全球的落地签证,所有来海南的旅游团,都可以在海口、三亚口岸签证机关办理落地签证。海南省在“十五”期间十分重视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区的建设,提出建设“海上大省”的战略,推动了全省对海洋资源的深度开发。
四、“假日海滩”景区旅游发展的对策
1.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研究“假日海滩”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并将旅游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上,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态环境结成一个整体。对旅游发展负有责任的政府机构、协会、环境方面的非政府组织应通力合作,加强可行性研究,拟定开发框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旅游规则与政策,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保持景区的特色,维护资源的合理开发。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和执法管理,重点应加强对陆源污染物的管理,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防止各类环境污染物的发生。
2.开发旅游新产品,满足旅游者多元化需求
在传统的观光产品中增加可参与性的休闲活动内容,以“专线多点”的地域整体路线游取代传统的环岛游以及定点游,着重推出四、五日乃至更长时间的围绕“假日海滩”景区的局域观光游。同时,积极策划、设计、包装和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新产品,如渔业旅游、海洋文化旅游、热带生态旅游、体育竞技旅游、海洋夜生活旅游、海滩康乐度假旅游、高尔夫休闲旅游等。调整旅游区域规划,构建独特的旅游产品体系。建立“海口旅游圈”,做到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环绕中心范围广阔的旅游基地,除此还可带动海口市其余旅游资源和景区的开发。
3.是规范旅游市场,实现产业转型增效。
为了解决地方旅游市场长期积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增效,旅游主管部门可定期召开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对“零团费”、“负团费”行为采取干预行动,从调整产品结构与客源结构入手,进一步优化旅游经济结构,实现“丁财两旺”。
参考文献
张中宝:假日海滩进行扩建和改造·海南日报·2009(9)
王心武:海口假日海滩晋升国家4A级景区·中国经济导报·2010(1)
张月芳、袁国宏:海南省海洋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商场现代化》·2007(2)
李红波:海南省海南旅游发展探析
第三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职教论文
关键词:旅游资源 开发 保护
一、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与景点布局珠海作为全国唯一以整座城市命名的国家级的风景旅游区正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大开发,也就是旅游环境容量的大扩容。对此,我们应如何确定扩容的方向、内容、层次、深度,以达到既有内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扩展?在扩容的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本人认为,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特色性原则。特色即差异性。鲜明的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有注意力。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要注意旅游景点之间的差别性,体现人无我有的特色。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坏。
(二)共生性原则。就是这一旅游项目与另一旅游项目之间是共生的。旅游项目是外部性很强的项目,有正向和负向外部性之分。所谓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容的、互补的、协调的,看了这一景点之后,有一种再去游览另一景点的渴望。所谓负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克的、类同的,而不是呈现合作形态。旅游资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生性现象,而且不同的旅游项目,其共生现象是不同的。如展览馆与宾馆、商场、交通设施、自然景点、人造景点相互之间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种旅游景点在某一小区域内的协调。
(三)网络化原则。旅游业是一个扩大化了的网络,是自然网络。在珠海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上,我们经常强调要有大珠三角的观念,要发挥珠三角各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实际上,如果某地有独特性的旅游亮点,即使人为阻止也是不行的,游客还是会千里迢迢去游览,会千方百计解决道路不畅、住宿饮食不便等问题。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们的旅游景点有没有形成亮点,有没有形成网络,各地的旅游景点在大区域范围内有没有产生互补效应。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珠海旅游景点另一扩容方向,应该是由城市走向乡村,这是符合人类回归自然大趋势的。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要处理好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四种模式;而发展生态旅游则应注意三大问题。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选择
1、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消极的,已是被实践所否认的。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文物部门的职责,而不是地方政府目的,特别不是旅游业的目的。
2、为开发而开发。这是盲目的,是小农意识。就像农民在水乡养猪、河里养点鱼一样,养大了卖出去,取得个人利益,而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则全都不管。
3、为保护而开发。如果这个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的。白藤湖地带,既有沼泽地,又不完全是湿地,带有天然与人工池塘相结合在一起的特征。在珠海城区存在这样的一块地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这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完全可以统一,这在整个中国城市中也是难以找出第二个来的。白藤湖水乡这样的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被破坏了,是无法恢复的。对于这样的旅游资源,不能由一家企业进行垄断开发,必须是政府进行垄断,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分片分期进行开发。[!--empirenews.page--]
4、为开发而保护。如石溪山的石刻、高栏岛的摩崖石刻等,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到保护。可以选择在政府严格规划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有些项目规划好以后,可以将项目30年的经营权公开拍卖,国有资产就可以实现最大化,而且是一次性收入。上述石刻和东区海岛等项目的开发经营权,如进行公开拍卖,就可卖到很高的价钱,而后由业主们自行招商,精心策划开发。这就是政府对项目的所有权垄断,经营权放开。发方案最好这两个标的。第一个标的由拍卖评定,第二个标的由专家组投票评定。最后确定开发单位。
(二)开发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发展生态旅游是珠海的重头戏。珠海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这是我们最大的资源,而且与广州、深圳和香港、澳门是互补的。在发展生态旅游问题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原生的、和谐的生态系统。在我国旅游景点的开发上,要补上这一课。在西方国家有一门大地景观学的学科,强调将整个自然大地看成为一个宏观层次的景观,而不是微观层次的一个院落。而我国通常是把自然景观神化,带有一些神秘的文化色彩。所以在景观中,必须是人与自然、文化与生态和谐共处的状态。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应该受到良好保护的。生态资源与一般的资源是不同的,是不可再生的,不可逆的。无论是山林,还是水体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保护的对象是什么?谁来保护?保护的目的和动力是什么?这三者必须要搞清楚。否则,生态资源就不可能得到永续利用。三是发展生态旅游要强调当地群众的参与性和收益性。只有当地群众的参与,才能把破坏资源的力量转变为保护资源的力量、建设性的力量。群众参与存在着直接性,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利益主体,确定了利益主体,资源的开发保护就比较容易进行。同时还存在着协调性,当地群众参与所开发的生态旅游,是原汁原味的,这一人文与当地的生态是协调的,是互补的。只有当地群众参与,让他们获得了利益,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资源的价值,自觉地进行保护。为保护的力量,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收益。生态旅游主要存在着四个功能:即旅游功能、保护功能、促进经济增长功能或是扶贫功能、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功能。所以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上综合效益很高,我们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而城市是最有深度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好的留客性,是注意力经济与集聚性经济的结合体。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能把人们留下来的载体,非城市莫属。风景区内的溶洞即使再漂亮,也不可能把游客留住在洞里,但城市可以达到这一效果。对此,我们的认识远远不够。
(一)旅游城镇的类型。作为一个城市,应有独特性的自然风貌,有活跃的经济活力,有集中的旅游设施,而且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越繁荣的购物环境,同时又有便利的交通和居住条件、发达的科技信息。江南水乡名镇周庄,过去遭到了人为破坏,现在认识到了这是旅游资源,把它恢复起来,结果成了宝贝,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几百万元。门票收入的5倍就是旅游总收入。像兰溪的诸葛村,原来是比较破落的村庄,经修复以后,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也达到300万元,成为村级经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都是在城镇建设中注意到旅游业的发展所起的效果。按城市旅游资源的特性来划分,珠海的城镇可以分为三类;[!--empirenews.page--]
1、资源驱动型。自然与文化资源有独特性,如金湾区、香洲区的唐家湾镇、东区海岛等可划为这一类。
2、经济驱动型。主要为购物流通,如斗门城区、前山城区、湾仔镇等是典型的经济驱动型。
3、都市综合型。既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又有广泛的经济文化的景点。如香洲主城区。这些城镇的建设应分门别类,都要摸清本地的资源。如横琴的蚝、湾仔的花、白藤湖的粉藕、斗门的荔枝、重壳蟹等独具特色的资源,要找出其历史痕迹,挖掘其文化内涵,编写成动人的故事篇章,推陈出新,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个很好的旅游资源。
(二)开发利用城镇旅游资源的方略
1、确立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想。如果没有一体化的战略思想,城镇建设就会出现千镇一面。只有注意挖掘自己的优势,才能体现出各自城镇建设的特色。根据统计资料,珠海市前年接待境外游客的数量已超过杭州。我们为什么会超过杭州呢?就是因为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确立了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成为这两者完美结合的典范。我们把旅游归结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有局限性的,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系统:第一是直接系统。如旅游项目、旅游主体、旅游资源、媒体和旅游服务等,这些是直接为旅游服务的。第二是介入系统。如交通运输、机场、码头、铁路等,解决外部的可达性。包括通讯、金融保险、商业等都是旅游业的组成部分。第三是支持系统。如城市景观、房地产、文化设施、医疗保健、安全保卫等。旅游业的发展,离开了这三个系统,就不可能形成一体化的战略。
2、确立硬件建设一体化的意识。目前,我们这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在硬件建设上往往是各自为政,各管各的。典型的如江海防洪堤建设,没有一点旅游景观的意识。市区河道的整治,也搞成了一条排水沟,仅仅做成一项水利工程,而留下了许多景观和生态上的遗憾。实施硬件建设的一体化,首先要突出特色意识。要通过城市的硬件建设,形成注意力,产生与众不同的景观,这些景观之间的组合,就是独特的城市景观。这方面天津有成功的经验,如将已变成臭水沟的护城河改造成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休闲观光皆相宜的旅游景观——环城公园。第二是环境意识。大连提出了“出门就是花园”、“处处是景观”,城市向园林化方向发展,居住小区向旅游景区演进,就像新加坡那样,这就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和注意力。第三是文化意识。倡导多种形式办剧院、博物馆,修缮历史街区、村落、文物古迹,一定要注意城市建设的艺术性,要精益求精,推行文化精致主义。第四是可识别性。一个城市,要在宏观的尺度上给人以一种独特的感觉。为什么许多游客愿到云南的丽江去游览参观?
3、确立突出地方资源特色的思路。在我国城市中,缺水的城市占大多数,水景资源更是稀缺,而珠海富有海江湖河、溪流和湿地,水景资源极为丰富。如果我们把这些水景观资源充分发掘出来,利用起来,那珠海就是独一无二的。珠海难以与国内其他城市比硬件设施建设的规模。在文化建设中珠海要形成浪漫、休闲、优雅、精致的情调,要区别于其他城市。所以,城市建设要围绕自己的特色进行创造,包括民居都要体现岭南水乡的风格,亚热带风情,形成新式粤派建筑特色,既有中国岭南建筑古朴庄重、典雅精致的韵味,又广泛吸取国外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突出现代建筑清新明快、色彩鲜明、气势恢弘的风采。[!--empirenews.page--]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的内容。
四、旅游开发与体制创新旅游业实际上是一种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经济,是创意经济。谁的创意好,谁就能发展。珠海旅游业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徘徊不前,发展较缓慢,就是因为把目标、过程、主体混淆在一起。对旅游业的发展,我们确定了许多目标,但实施过程不清楚,发展主体不落实。如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几界政府就已提出,但没有人去研究产品的开发过程,由谁来开发产品也没有搞清楚,结果是空喊了十多年,痛失了许多机遇。传统思维与经济转型的不协调,就出现了这些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讲,同样的旅游资源,由谁来开发,以什么样的机制来开发,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同样一块玉石原料,由高手来雕刻,就可能成为价值连城的精品;如由泥水匠来雕刻,就会糟蹋了这一块玉。斗门温泉的几次开发实在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御温泉”的火爆成功就是因为客商的灵活机制所致。所以,机制不一样,效果完全不同。同样的服务设施,同样的员工队伍,谁来经营,用什么机制来经营,效果也完全不一样。“梅溪牌坊”只投入几百万元资金进行开发,而且搞得很成功。而如果由国有单位去搞的话,起码要一千几百万元。如某景点为国有单位,门票价格是由物价局定的,几十元一张门票,不管旅游旺季与淡季,不分早上与晚上,也不论市民与外地游客,谁都不能改变。这是什么机制?能适应市场吗?如果采取承包或出让的办法,经营者早就会根据市场形势实行浮动价格,自我调节了。同样的景点,谁来建设,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经常强调,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但为什么总是不可避免呢?因为造成重复建设的,往往都是财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投资的,投资以后,能否收回投资,投资是否对路,没有人来负责;没有经过科学认真的可行性论证,也没有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变化了的情势及时进行调整。要转换旅游资源开发的旧机制,必须实行开发权的拍卖、产权和经营权的转让、承包租赁制和名店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大胆推开,公开操作。如名店的委托经营,我们的一些饭店宾馆,一旦委托境外的著名管理集团经营管理,接待水平马上就会提高,而且世界范围内的连锁经营,也带来了客源的增加。珠海这几年国有资本从流通领域退出就很有效,旅游饭店宾馆也不例外。参考文献:[1]刘伟、朱玉槐•旅游学[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3]陶汉军•旅游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二版。[4]仇保兴•简论旅游资源开发[J]•风景名胜,2000年第三期。[5]黄大成•浅谈珠海市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特区探索,1998年第五期。[6]黄大成•试论珠海市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001年1月。
第四篇: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开发论文
摘要: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所有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都是人类文明史上一笔重要的财富。本文着重探讨丽江的保护方法。针对现状,对保护方法进行评析且得出结论。
关键词:丽江古城
古城印象
保护方法
一、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 本质特征。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建设祟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丽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
二、古城印象
在古城,所有的想象都是幸福,同时又是多余。因为,古城来自于你的想象。走进古城会意外的发现古城的房子并不华丽,不像江南的古城,艳于雕琢,而是很朴素,很随意,甚至趋于简陋。像纳西人的心一样,只是用心去品味生活,而非刻意渲染。就是这样的平静,却让人们无端的感动。
古城没有城墙。在丽江人们不禁会问浅浅流水有多远,也有人会执着青石板路的尽头在哪儿。因为,当你第一步踏入古城,你会带着无数的问题,急切的想追寻答案。古城的一切总是能轻而易举的勾起你的好奇。悠悠的脚步,和善的面孔,唯美的古城,让人忘记了昨天,甚至忘记了自己,却又不愿醒来,只愿长久的沉醉。在古城,一次次的失去自己,却又一次次的找回自我。如此新鲜,带着浪漫。没有城墙的古城,却没人相信自己的心灵会迷路。
三、保护方法
关于如何保护与开发丽江古城,人们一直不停的在探讨。当地政府如何在经济和文化之间权衡。不管是外来的游客、学者或当地居民,都在为丽江古城的发展前景高都关切和隐约有一些担忧。下面是丽江古城的一些保护方法:
1、拆除新建的不协调民居
前些年,古城内一些机构和人家盖新房时,选择了高大的钢筋水泥房,它们在成鱼鳞状分布的传统民居中,极不协调。在政府的倡导下,丽江古城先后拆迁3万平方米不协调的民居。
2、根据相关规定对房屋进行修缮 丽江古城内有40多个宅院被政府列为重点保护民居,严禁破坏、拆迁。对于大量普通民居,以古城管委会制定的《丽江纳西民居修缮指导手册》为修复标准,工匠基本上是擅长建造土木结构传统民居的当地纳西族或白族艺人,丽江古城民居得以保存自己独特的风格。
3、改善城市基础设施
丽江古城建造于八百年前,城市基础设施已不适应现代社会要求。近十年来,丽江先后大量资金,改善古城供排水、消防、通讯、垃圾处理系统,排污管安装到了每一个院落、商铺。古城大街小巷,一直流水潺潺。
4、禁止汽车入城。
5、取缔与古城风格大相径庭的商铺。
6、古城城内办公机构另辟新区,迁出古城。
7、禁止在丽江古城内安装太阳能、遮光棚、遮雨棚等影响丽江古城整体风貌的设施。
四、保护效果
在人们不断的努力的情况下,丽江古城的整体风貌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但这其间出现的问题也是多了又多。
1、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古城越趋于商业化。
2、当地民族民风的体现越来越少,越来越单一。
3、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一次建好则已,何必整天四处开挖。
其实关于丽江古城的保护人们的意见和各种条例都是对古城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我们的问题是出在了什么地方?毫无疑问——我们的决策者。在金钱的面前往往与最基本的道德观背道而驰,哪怕是一点蝇头小利。
最近古城狮子山附近新建了一座旅馆,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和古城真的是大相径庭,极不协调。这样的建筑难道政府也能审批,即使没有通过审批,这样明显的一座建筑竟然也能存在?人们不禁有了各种疑问。矛头全都指向了决策者。
五、小结
对于丽江古城的保护如果我们沉默了。也许未来某年的某一 天,将不再有“丽江古城”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过的慢生活,这个地方能偶遇的浪漫,这个地方可以制造的放肆,都没有了!如果我们沉默了,如果中国人自己都不保护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那么,是不是要等到将来,他国人出来批判和谴责我们?
我们有像日本古川町这样的优秀保护案例可以借鉴,我们有 足够的经济能力,我们不缺古城保护的经验。为什么别人能做我们就不能做呢?我们应该反思。要不然丽江一切什么的都是浮云。
第五篇: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及资源保护开发途径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及资源保护开发途径—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
(广西国营雅长林场,广西乐业,533209)
摘要:本文概述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和景区规划的含义,以大石围天坑群风景区为例,分析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基本因素和问题,阐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途径,提出生态旅
游可持续发展对策,旨在为生态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景区规划资源保护与开发可持续发展
前言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面临着生存环境危机,全球兴起了保护人类自己生存环境的绿色浪潮。人们在厌恶城市噪音、环境污染的同时,更趋向于走向大自然、溶入自然,把旅游、学习、教育、休养寄寓于自然之中,于是,以“回归自然”为主旨的生态旅游应时而生。2002年,世界旅游组织明确指出生态旅游是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生态旅游已成为21世纪世界旅游的发展方向。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是发展生态旅游新兴的一个典型。风景区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东南麓,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馆”,集“国际岩溶与洞穴探险科考基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于一体,经中国岩溶地质研究所朱学稳教授带领多国科学家全面科考得出结论,认为“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在世界上的自然景观中,具有稀少、奇特、险峻、壮丽、秀美、生态环境独特的旅游观赏价值,当居于世界旅游资源之首”。2003年10月1日,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正式对外推出,共有大石围天坑、布柳河、罗妹莲花洞、穿洞天坑、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火卖生态文化村六大景区建成同时开放。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建设与开发,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作为广西旅游业“第三极”的优势开始突显,旅游接待条件日趋成熟,旅客数量接踵而至,知名度日益提高,这主要得益于科学、合理的规划。
1、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
1.1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Ceballos-Lascuráin首先提出“生态旅游”一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生态旅游概念才开始传入中国。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的观点和理论指导广大公众,认识和欣赏自然及文化遗产的旅行,保证旅游区不受破坏和污染,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详细划分,生态旅游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之分:
广义概念——注意人与环境的关系,不破坏污染环境,保证游区的持续发展的一切旅游活动,统称为生态旅游。
狭义概念——人们到大自然中去,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接受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有其它传统旅游所没有的独特的特点。一是品位高,旅游者一般文化素质较高,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与人文知识;二是计划性强,旅游经营者一般是经过生态环境可行性论证之后,在科学规划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参观旅游,以求获取大自然之知识、探索自然生态之奥妙;三是强调自然性,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4左右;四是重视环境保护,对环境资源进行非损耗利用,是一种无污染、无破坏、生态安全性极强的游览方式。
1.2景区规划的含义
规划是对未来事务的合理组织与安排。应该说,旅游活动产生之初并无规划可言。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已经从城市拓展到乡村,旅游需要规划的思想开始为更多人所接受,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始深入发展。
旅游景区规划的对象从系统中的简单要素到整个复杂系统,规划的方法也由单一的美学形体规划方法,逐步发展为资源导向、市场导向和产品导向相结合,形体规划方法、经济理论、环境方法、数学模型方法等综合参与。不仅根据资源和市场进行调节,还充分重视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响应。当前,应用系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指导旅游景区规划已成为一种备受瞩目的方法。
1.3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应包含以下基本因素
1.3.1旅游资源
景区规划,旅游资源是基础。当前,被誉为“阳光工程”的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在人类价值取向、消费意识等呈现多元化趋势、个性化消费颇受青睐的情况下,旅游资源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海、陆、空无所不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已成为激活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