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考
对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考
摘要:道德建设,就是指一定国家或阶级为适应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改善社会道德状况,提高人的道德素质而在道德领域内进行的一种精神建设和实践活动。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在的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方面,从微观结构上看,道德建设作 为文化建设的一个侧面,无疑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它充分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等各种手段,来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自身的各种复杂关系。
关键词:道德建设;社会作用;思考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强调要加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以体现新一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公民的道德建设”等概念,并阐明了道德建设的任务、基本要求、指导方针、政策界限和具体内容。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根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历史条件下的新情况,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要发展、要前进,除了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支撑,同时还有赖于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当前对人民军队而言,最崇高的道德就是对党的忠诚不渝,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甘于牺牲奉献。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道德建设的战略意义。
正文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1.1 提出了“五爱”的社会主义公德规范
毛泽东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国情出发,第一次提出了“五爱”的社会主义公德规范,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的公德,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1.2 制定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原则
道德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其中主要是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毛泽东把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社会集体利益作为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关系的根本原则。毛泽东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确定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上的具体运用。
1.3 开创了处理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新路子
毛泽东成功地处理了这个特殊历史阶段上社会生活中各种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创出一条处理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新路子。这条新路子就是:讲人道、重人伦、施“仁政”、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1.4 论述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问题
毛泽东十分重视道德教育问题,特别强调要用共产主义理想来教育人民,并以此作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方针。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共产主义道德得以转化为人们的内在品质,进而对社会生活发生作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状
2.1 社会公德欠缺
2.1.1 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现状
在现代社会中,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工程的社会公德,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熟悉的,无论是社会秩序的调控,人际关系的调整,经济的发展,还是自然环境的保护都离不开社会公德的规范作用。社会公德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滑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不顾集体利益,一味追求极端个人利益;贪污盗窃,哄骗欺诈;侵害他人利益甚至生命安全;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不讲商业信誉,以次充好,拖欠债款,哄抬债款,哄抬物价;不注意自然资源的 保护滥砍滥伐,偷袭珍稀野生动植物;在公共场合从来不考虑他人,吸烟、吐痰、乱扔果皮纸屑„„所有这些都对社会公德起了较坏的影响。人们强烈要求解决这些问题,为了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为了人们的生活安定,我们必须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2.1.2 社会公德缺乏的原因分析(为什么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常出现道德问题)第一,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倾向,败坏社会风气,危害公德环境的成长。
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由于现阶段其自身的弱点及体制、法律、政策、管理的不完善等,其负面作用使“经济人”具有强烈的趋利性,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导致人们把重利轻义作为人生哲学的信条,把功利视为一切行为的杠杆,人们的功利主义倾向越来越明显。
第二,公正有序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体制的匮乏,使社会公德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缺乏保障。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高尚的道德行为不赞扬、不帮助、不支持、不鼓励甚至还进行嘲弄、讽刺、刁难、打击,令那些见义勇为的英雄“流血又流泪”。还有许多人对于不道德的行为缺乏社会正义感,不是挺身而出进行抵制、谴责,相反,听之任之、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甚至主动协助、效仿。试想,如果遵守社会公德就是吃亏,就是损害自己的利益,谁会愿意当这个“公德傻子”呢?这都说明,我们缺乏一个公平有序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第三,在传统社会结构和伦理文化的影响下,社会公德未成为现代社会多数成员真正认同的道德规范,制约了社会公德环境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公德的缺乏也是人们对反腐败不力的一种心理反抗。有些老百姓心里想,如今这年头“上梁不正下梁歪”,当官的可以贪污受贿腐化,我小小老百姓何必那么循规蹈矩?既然当官的那么腐败,我为何还要讲公德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爱护环境呢,?认为遵守道德戒律是很辛苦的,因此有意识地去干一些违背社会公德的事。道德的全面滑坡,社会公德意识的普遍淡薄,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官员的腐败有很大关系。
2.2 道德教育低效
2.2.1 对当前道德教育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注重维护没有个体独立性的、存在于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中的整体,它所要反对和抑制的是个人对这种整体主义的反叛和破坏。这在一定时期里对社会的稳定和整合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道德教育重原则灌输,轻品德培养,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内心产生对道德目标的排斥;道德教育重强制性的知识记忆,强调受教育者建立完整的道德知识体系,忽视人的情感体验,忽视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践行,导致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知识的储存器,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脱节;忽视底线道德建设和普遍价值的探寻,道德教育重抽象的道德原则,轻人格教育,道德教育过多的渗入了政治色彩,而最基本的品德素质的培养却不被重视,所以那些不讲信用、不讲良心、不讲气节、不知廉耻、不知理想人格甚至不讲公德的道德失范现象的屡屡发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2.2.2 当前道德现状低下原因分析
在价值取向上,重社会价值、轻个人价值。在实施载体上,重德育课程、轻社会实践。在方法途径上,重单向灌输、轻双向互动。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措施
3.1 优化社会公德环境
优化道德环境主要指借助社会舆论及各种利益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以他律性的外在手段引导或诱导道德主体遵守和践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
3.1.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有效的社会激励机制
优化社会公德环境,首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为道德环境的优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道德环境的优化提供良好的体制保证。同时,通过市场内在的激发作用,可以促使公民积极参与到社会的公共道德建设中来。
3.1.2 优化社会政治环境,建立一个公正有序的社会结构
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主要指一个公平或正义的社会体制(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和其他的社会权力的分配等)。因为社会体制的公平与正义与否,影响着人们对该社会所提倡的道德原则、规范、要求和价值目标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一个公正有序社会结构的形成还必须借助法律的力量。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初始阶段,在人们的规范意识还普遍比较缺乏的时期,我们可以借助适当的道德立法来提高人们遵循道德规范的自觉性,达到公民道德建设的目的。法律环境是公德环境形成的有力保障。
3.1.3 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
文化环境的主体内容是社会意识形态,其核心是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核心地位的文化环境对人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对人们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制约影响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的发展方向,从而对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起支撑作用。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需要社会各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其中新闻舆论的作用不可忽视。因为,新闻舆论对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它无形而有力、持久而不易逆转。大众传媒应充分发挥教育和监督功能,利用传媒信度和效率高的优势,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使公德规范深入人心,变为人们自觉的意识和行动,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公交车上的城市频道,以及网络等现代手段,进行正面的社会公德教育,起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舆论的力量净化社会空气、扶正祛邪、弘扬正气。
3.2 加强道德教育建设
道德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道德实践和教育活动。它是受教育者的品德所必须达到的规格、要求和质量的规定。道德教育是道德建设的软件要求。
3.2.1 重视教育功能,提高教育有效性
教育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使个体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个体开拓思维,不断提高反思生存和生活的能力,即不断提高人的精神追求,达到个体身心的和谐。对于人类精神秩序的培养和提升,教育历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实际上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建设精神秩序的根本方 法。杜威曾经提出其著名命题:“道德即教育”,他认为,人的本性总是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改变着,教育的意义本身就在于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朴质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从根本上促进人的道德能力的生长。
3.2.2 树立道德观念,注重信仰建设
所谓道德观念应是和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的道德观念,是符合道德本质的道德观念,是对以往道德观念的扬弃。我国经过多年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很多都转化成广大群众自觉遵守的行动。法律、制度和经济政策等可以为这种转化提供外在力量的支持,而道德信仰则为这种转化提供一种精神的内在力量的支撑。只有在坚定的道德信仰的支配下,个体的道德自觉和自主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道德信念的牢固确立和持久作用就会使人们形成一定的道德信仰。
3.2.3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观点和方法。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和人的存在方式,其存在的根基在于人的现实生活和活动,人的生活世界是道德存在的基础。道德建设必须以人的现实存在为出发点,关注人的现实生活。我们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道德建设的根本思维方式,以实现道德建设思维方式的转向与变革。以人为本,使道德向人回归、向德性回归、向善回归,是当前加强道德建设的合理选择。展望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具有长期性。在道德建设的进程中,要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培养人们的道德意志,使人们明辨是非、扬善抑恶、坚持正义。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仅仅是道德建设自身的问题,它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和制度等多个方面,哪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道德建设的成效。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
第二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一、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萌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无产阶级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为人民服务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是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新的历史时期为为人民服务思想注入了新的内容。
三、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仍然需要大力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它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是全民道德的准则。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一、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原则包含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不断发展。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二、弘扬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应当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等。自觉的克服和反对个人主义。
三、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
马克思主义主张利与义的辩证统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所有社会成员应树立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同时也要充分尊重个人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第三节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大学生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应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发扬中国革命道德的传统,发扬革命传统并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二、努力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与规范
“五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国守法、明礼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基本道德规范。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包括道德规范的认知、道德情感的升华、道德意志的培养、道德行为的养成等过程。
教学难点:道德的基本含义。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范。集体主义的科学含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修
第三篇:对网络道德建设的思考
对网络道德建设的思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时代的进步,当今社会的互联网在飞速发展,网络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平台。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因素,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特殊社会背景下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对行为的是非善恶评判标准。为倡导良好网络道德,培养文明网络行为,在今年9月20日中央文明办秘书组、未成年人工作组、中宣部宣教局、中国精神文明网等各部门共同举行“构建网络道德,树立网络新风”活动,共同探讨网络道德问题,旨在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网络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没有一个完整道德标准,而且它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多元性更加显著,这就更加加大了网络道德建设的难度。在我国,网络的发展和监管并不成熟,这样不成熟的环境下,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到处存在,主要表现为散布虚假信息,黑客攻击骚扰,传播垃圾邮件,论坛聊天侮骂,网络欺诈,网络色情暴力,窥探传播他人隐私,盗用他人网络账号等不道德行为。这不仅使道德标准变得模糊化,而且网络的不良行为也对现实道德起了一定的反作用。因此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网络道德建设也是互联网自身发展的需要。首先是广大网民的要求,在互联网发展的近十年里,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越大就越需要有一个规范来调节大家的行为。其次也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要求,网民的主力军是青少年,青少年本身道德发展有自己的特征,容易受外界影响,网络的不道德行为会给青少年造成很大影响。最后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互联网虽然是一个虚拟世界,在虚拟网络的背后有活生生的实体存在。网络上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到现实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对人的社会道德形成影响。所以网络道德的建设是刻不容缓的。
关于网络道德建设我有以下的观点和建议。第一,加大网络监控管理力度,加强互联网络的法制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必要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为道德建设工作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利用网络传播色情、淫秽内容、实施诈骗、破坏安定团结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予以打击,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第二,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创建网络文明。网络机构和广大网名是网络的主要参与者,政府的监管和调控只是辅助性的,关键还在于网络机构的自律和网民的监督。首先网络从业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建设文明网站;其次要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培养和引导网民的文明意识,自觉遵守正确的网上道德准则使网上不道德不健康内容最终因没有滋生的土壤而自行消失。第三,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培养,大力建设校园网,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把传统的校园文化与虚拟社区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使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融为一体,满足学生的学习、休闲、游戏、交友等方面的需求,使德育更具实效性。同时还要运用网络平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独立思索,使青年大学生们自主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第四,推行实名制,真正使网上的虚拟和真实的社会结合起来,解决真实身份隐藏的问题, 使实名制下的网民更加理性地为自身言行负责,避免匿名化状态下的种种弊端。
最后,我想说的是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不管是加大立法力度,还是加强监管范围,都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需要我们每个网民,每个网络建设者加强自律,增强自我道德模范意识,让网络道德得到发扬,让网络环境得到美化,给每一个互联网的使用者一个有道德、有秩序的和谐的虚拟的世界。
第四篇: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
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
一、贫困地区的基本特征
贫困地区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人口集中成片分布的地区。贫困地区大多地处边陲、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老革命根据地,通常也称为“老、少、边、穷”地区。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贫困地区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气候多变,地形复杂,灾害频繁,生态脆弱。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山区,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气候多变,多灾、缺水、缺热、缺氧、少光等,并直接导致了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2.农用耕地少,生产条件差。贫困地区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山地面积大,宜农耕地比例小,而且土质差,水土流失严重,产量低而不稳。贫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人才缺乏,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交通不便,矿产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3、人口增长过快,素质偏低。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凡是贫困地区都是人口增长过快地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比较普遍。贫困地区由于文化科学技术落后,医疗设备简陋,地方病流行,致使人口素质偏低;而早婚、近亲结婚和换婚现象,使得弱智痴呆病患严重。
4、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山区和边远地区,公路密度低,质量差,很多时候晴通雨阻。由于交通不便,贫困地区群众行路难,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更难,严重影响生产的发展。
5、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落后,财政困难。贫困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多生产方式原始,生产手段落后,市场规模狭小,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粮食自给不足。生产力水平低下,耕作粗糙,掠夺性经营,致使农村耕地“浅”“瘦”“劣”问题突出。“浅”指耕作层浅薄,水、肥、气、热状况不良,蓄水保肥能力差;“瘦”指土壤养分含量低;“劣”指农民不注意有机肥与无机肥的合理搭配,使土壤养分下降,板结严重,孔隙失调,土地质量变劣。土壤地力衰退已成为贫困地区土地生产率提高的一大障碍。
由于交通闭塞,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地区农民商品经济的意识和观念十分淡薄,大多处于自给但不能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几亩薄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对这种自然经济生活方式的形象描绘。贫困地区普遍财政困难,入不敷出,大多靠国家的补贴过日子,中央财政补贴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
二、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贫困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和边境地带,扶贫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而贫困的长期困扰,与发达地区差距的不断拉大,有可能转化为敏感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对安定团结局面产生消极的影响。
贫困地区大部分是老革命根据地,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曾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今天我们能成为一个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老革命根据地人民所作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因此,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不仅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求中国国家之新生命必于其农村求之;必农村之有新生命而后中国国家乃有新生命焉。”建设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之举,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
1.优化地区政府行为。首先是提高干部素质,加强对贫困地区各级干部的培训。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考虑到与生产要素的组合,但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造就一批人才,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量。“给钱给物,不如帮助建立一个好支部”反映了村民的愿望。其次是优化贫困地区发展的经济环境。鉴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国家的扶植,国家宜在财政,金融信贷、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最后是促进政府经济行为向理性化转变。贫困地区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政府要担负起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责,促进农村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2、实事求是制定规划。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
一、自然条件不同,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探寻不同的、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在不同地区制定发展规划时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是资源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电资源、森林资源、农作物资源,这是发展农业的基础。其次是市场环境,包括地区区位,交通状况,产品集散地与产地距离,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以及市场需求量等等。再次是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能超过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而盲目发展。最后是考虑农民的综合素质,规划一些简单易行,投资适度,经营管理要求不高的项目。
3、组织农民建设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农民得到实惠,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农村有大批曾在外打过工、当过兵的能人,他们有知识、有胆略、有远见、有市场经济意识、有强烈的脱贫致富愿望,鼓励和支持他们利用各种资源,发挥聪明才智,寻找适宜本乡本土发展经济的各种路向,树立贫困地区发展生产的先进模范。通过这些典型实例,激发广大农户积极投身生产建设,走上生活宽裕的幸福之路。
4、调整结构,改善生态。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失衡。根据生态农业发展需求,在今后的农业结构调整中,逐步退耕还林、还牧、还园,确保生态平衡。同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量的同时,严格监管耕地任意转化为园、林、牧地;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将大片水地、平地、好地改为其它用地。
5、合理开发,平衡耕地供求。平衡耕地供求,首要的是合理开发复垦。根据每一个山
乡的具体条件,对耕地后备资源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开发:(1)实行耕地“占补挂钩”政策,即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必须开发出不少于所占面积且符合质量标准的耕地;(2)坚持“谁开发、谁使用、谁受益”政策,三年内免征有关税费,50年使用权不变。(3)招商引资、群众自筹、集体补贴、政府资助等多种筹资渠道并存,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开发造地的积极性。
(4)后备资源开发为耕地的,或废弃地、塌陷地、空闲地复垦为耕地的,政府要组织土地、农业、水利、财政等职能部门验收,验收合格要及时发放集体土地或国有土地使用证,为开发者排除后顾之忧。其次是改造中低产田。按照耕地立地条件与坡度状况,实行人工水平梯田、机修梯田等工程与山地林网、生物经济埂等农田生物防护工程相配套,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中低产田开发治理的经济、生态、社会最佳效益。
6、推动特色产业发展。(1)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抓好良种及特色农业的培育;运用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工程措施搞好特色农产品栽培;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强检疫工作,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名牌战略。(2)对龙头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尤其是对于贫困地区有代表性的支柱产业,在其起步阶段应给予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优惠政策。特别应在特产税征收方面给予龙头企业必要的优惠,以使其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建立和完善特色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发展农民经纪人销售队伍。
7、积极改善投资环境。贫困地区投资环境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差,人才智力条件弱,政策环境不够灵活宽松。因此,应加快交通、通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把教育科技作为战略重点,办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培养各类人才,以适应当前经济启动、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应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如根据不同产业制定相应的减免税政策,尤其是对一些依靠资源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更应予以优惠。
8、加强区域合作。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在生态环境、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大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做强做大贫困地区的各种产业,争取获得全方位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第五篇: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一、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核心是人民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建国以来,我国实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伟大实践奠定了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发展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民主政治形式的最高发展阶段,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通常有以下原则和要求: 一是在国体意义上, 必须有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统治和管理的国家政权。二是在国家结构形式意义上, 必须建立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三是在政体上, 必须摆脱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中议会制的窠臼, 建立自己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机构。四是利益配置结果和执行机制上,必须建立廉价政府。五是在监督机制上, 必须保证利益配置结果的执行, 真正体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大多数的意志和利益。
同时,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在实践中, 随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时期, 以及在不同的民族国家, 它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就是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要求, 在中国当代以及今后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时期中的具体体现。如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又如政体: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对它负责, 受它监督。”再如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即共产党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作为不同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群众的代表, 在承认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前提下, 参与国家权力以及配置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的重大活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们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才能找到一条既能够适合中国历史和国情,又能够满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实行人民民主,首先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领导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主权的集中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且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人民利益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实现人民利益具有空前的复杂性、艰巨性,这就必然要求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利益,集中反映和有效体现人民意愿的政治核心,来团结、凝聚和带领人民把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当代中国,能担当这一任务的惟有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使民主与集中相统一、民主与科学相统一,使社会发展既满足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又合乎客观规律。党的领导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践沿着正确方向扎实有效地推进。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基层群众自治等制度形式,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实现人民利益和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在我国,从根本上讲,法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在当代中国,无论是党的领导,还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违反法治原则的权力意志和所谓的“民主”,都会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的权利与自由造成损害,进而危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法制与民主的密切结合,实施民主的法制化和法制的民主化,依靠法制推行和保障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特色。
二、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代表履职的思考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人民代表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若干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第一,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不仅有权选择自己的代表,随时向代表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而且对代表有权监督,有权依法撤换或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代表;第二,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在国家事务中,凡属全国性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做出统一决定的重大问题,都由中央决定。属于地方性问题,则由地方根据中央的方针因地制宜的处理。这既保证了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又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央和地方形成坚强的统一整体;第三,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使少数民族能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所以,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二)加强学习、树立意识、精通业务,提高自身履职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对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力虽小仍不怠,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添砖加瓦、做出贡献。
一是加强学习。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要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大代表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自觉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知识,自觉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了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成和职权、行使职权的基本原则和议事的基本程序等基本知识,在思想上政治上充分认识和严肃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切实履行好代表职责;要加强宪法和代表法、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人大代表的代表职权,集中体现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上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并参加表决,提出议案与建议、批评和意见,熟练掌握法律法规、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是一项基本功,是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责的前提条件。
二是树立意识。要树立法律意识,人大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法律性、专业性、程序性很强,法律法规是人大代表的“尚方宝剑”,也是必须遵循的“规矩”,因此人大代表必须牢固树立法律意识,依法履行职责。这是人大代表进行工作和开展活动的一条根本的原则。只有牢固树立了法律意识,才能保证真正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要树立责任意识,真正做到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积极参加人代会会议期间的工作和闭会期间的活动,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以及架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诉求,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要树立群众意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是每一名人大代表当选时的郑重承诺,那么就要切实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加强与选举单位行政区域的人民群众、本单位本系统的人民群众、居住地附近的人民群众的联系,同时自觉主动地当好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三员”工作,做好群众的“贴心人”,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要精通业务。要积极参政知政,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参加人大及其常委会召开的各种会议和组织的各项活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履行代表职责,良好调节人大代表工作和本职工作的时间冲突;要勤于建言献策。要深入实际充分调研,围绕中心关注民生,要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具备鲜明的思想性、有预见的政治敏锐性、依法行政的权威性、反映问题的准确性、切合实际的可行性,引起政府所重视和采纳,切实为民做实事;要大胆审议发言,依法对“一府两院”实行民主监督,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站在一定高度上为民立言,真正把基层的好意见、好建议带上来,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上来,谈出对问题的见解,议出促进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