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纲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纲(本周话题)
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良好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到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在内的各个道德实践领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纲。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八荣八耻”既包括待己待人、对待国家社会的道德内容,也包括对待社会物质财富和大自然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全面系统。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本质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这一核心和本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纲。从字面来看,“八荣八耻”所包括的八个方面道德规范似乎早已有之,而且的确汲取了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分,但将这些道德规范重新整合并注入社会主义精神和理念后,它们就具有了新的内涵和新的高度,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性,为我们今天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提供了根本遵循。例如,“热爱祖国”中的“祖国”,主要内涵不仅仅是指地理意义上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而且是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服务人民”中的“人民”,不是指抽象意义上的一般民众,而是指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人民大众;“服务”也不是像某些古代士大夫和近代资产阶级人士那样站在人民之上、偶一为之的恩赐之举,而是真正站在人民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也不是小农经济条件下的男耕女织、勤俭节约,而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脑体结合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崇尚科学的基础上,在深刻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之后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社会公德建设中。社会公共领域涉及公共设施、公共财产、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环境等,多是与“陌生人”打交道,似乎距离每个人的直接利益较远。其实,它和每个人的距离很近,直接关系每个人衣食住行的环境和质量。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社会公德建设,能使人在爱祖国、爱人民精神的鼓舞下,自觉、主动地与周围的环境和
人和谐共处,自尊而又尊重他人,自爱而又爱人,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集体和国家的安全、荣誉联系起来,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恪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保护公物、爱护环境,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职业道德建设中。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和职业关系中形成的,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道德关系和利益矛盾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使人们树立正确的职业方向和职业态度,认识到从事某一职业不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且是为了施展才能为祖国、为人民服务;能够培养人们的职业精神,使人们立足本职岗位,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能够使人们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从而把职业道德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家庭美德建设中。家庭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不但是社会的细胞,而且是生活的出发点。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家庭美德建设,能够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处理好家庭关系、建设美满幸福的家庭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处理家庭道德关系,要求我们做到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个人品德建设中。个人品德不单纯属于个人,同时反映着一定的社会关系,涉及其他人群的利益。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个人品德建设,能够使人们确立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基本理念,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以先进人物和道德模范为榜样,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境界;培养努力学习、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诚实做人、谦虚谨慎等品德,做到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发扬优点、纠正错误,做一个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人,为祖国、为人民、为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
第二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一、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萌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无产阶级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为人民服务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是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新的历史时期为为人民服务思想注入了新的内容。
三、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仍然需要大力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它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是全民道德的准则。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一、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原则包含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不断发展。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二、弘扬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应当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等。自觉的克服和反对个人主义。
三、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
马克思主义主张利与义的辩证统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所有社会成员应树立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同时也要充分尊重个人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第三节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大学生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应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发扬中国革命道德的传统,发扬革命传统并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二、努力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与规范
“五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国守法、明礼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基本道德规范。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包括道德规范的认知、道德情感的升华、道德意志的培养、道德行为的养成等过程。
教学难点:道德的基本含义。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范。集体主义的科学含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修
第三篇: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
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道德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反映;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
体系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指社会主义道德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行为规范有机结合起来的整体。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体系,它由各方面的道德规范构成,如政治道德、商业道德、家庭道德以及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具体的规范、具体的内容,各种规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体系。另一方面是指社会主义道德的层次体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低到高存在着四个层次的道德要求。处于最低层次的、也就是最简单、最一般的道德要求,是社会主义起码道德要求,它包括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两大部分。处于第二层次的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具体概括为“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处于第三层次的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殊道德要求。处于第四层次的是共产主义道德。这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最高道德要求。以上这四个层次的道德要求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层次体系。
社会主义道德存在层次体系,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决定的。
社会公德主要规范
1、文明礼貌,提倡人们互相尊重。
2、助人为乐,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3、爱护公物,增强社会主义主人翁的责任感。
4、保护环境,强化生态伦理观念。
5、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职业道德主要规范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
第四篇: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考
对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考
摘要:道德建设,就是指一定国家或阶级为适应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改善社会道德状况,提高人的道德素质而在道德领域内进行的一种精神建设和实践活动。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在的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方面,从微观结构上看,道德建设作 为文化建设的一个侧面,无疑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它充分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等各种手段,来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自身的各种复杂关系。
关键词:道德建设;社会作用;思考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强调要加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以体现新一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公民的道德建设”等概念,并阐明了道德建设的任务、基本要求、指导方针、政策界限和具体内容。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根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历史条件下的新情况,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要发展、要前进,除了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支撑,同时还有赖于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当前对人民军队而言,最崇高的道德就是对党的忠诚不渝,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甘于牺牲奉献。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道德建设的战略意义。
正文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1.1 提出了“五爱”的社会主义公德规范
毛泽东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国情出发,第一次提出了“五爱”的社会主义公德规范,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的公德,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1.2 制定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原则
道德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其中主要是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毛泽东把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社会集体利益作为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关系的根本原则。毛泽东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确定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上的具体运用。
1.3 开创了处理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新路子
毛泽东成功地处理了这个特殊历史阶段上社会生活中各种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创出一条处理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新路子。这条新路子就是:讲人道、重人伦、施“仁政”、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1.4 论述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问题
毛泽东十分重视道德教育问题,特别强调要用共产主义理想来教育人民,并以此作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方针。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共产主义道德得以转化为人们的内在品质,进而对社会生活发生作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状
2.1 社会公德欠缺
2.1.1 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现状
在现代社会中,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工程的社会公德,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熟悉的,无论是社会秩序的调控,人际关系的调整,经济的发展,还是自然环境的保护都离不开社会公德的规范作用。社会公德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滑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不顾集体利益,一味追求极端个人利益;贪污盗窃,哄骗欺诈;侵害他人利益甚至生命安全;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不讲商业信誉,以次充好,拖欠债款,哄抬债款,哄抬物价;不注意自然资源的 保护滥砍滥伐,偷袭珍稀野生动植物;在公共场合从来不考虑他人,吸烟、吐痰、乱扔果皮纸屑„„所有这些都对社会公德起了较坏的影响。人们强烈要求解决这些问题,为了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为了人们的生活安定,我们必须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2.1.2 社会公德缺乏的原因分析(为什么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常出现道德问题)第一,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倾向,败坏社会风气,危害公德环境的成长。
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由于现阶段其自身的弱点及体制、法律、政策、管理的不完善等,其负面作用使“经济人”具有强烈的趋利性,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导致人们把重利轻义作为人生哲学的信条,把功利视为一切行为的杠杆,人们的功利主义倾向越来越明显。
第二,公正有序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体制的匮乏,使社会公德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缺乏保障。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高尚的道德行为不赞扬、不帮助、不支持、不鼓励甚至还进行嘲弄、讽刺、刁难、打击,令那些见义勇为的英雄“流血又流泪”。还有许多人对于不道德的行为缺乏社会正义感,不是挺身而出进行抵制、谴责,相反,听之任之、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甚至主动协助、效仿。试想,如果遵守社会公德就是吃亏,就是损害自己的利益,谁会愿意当这个“公德傻子”呢?这都说明,我们缺乏一个公平有序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第三,在传统社会结构和伦理文化的影响下,社会公德未成为现代社会多数成员真正认同的道德规范,制约了社会公德环境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公德的缺乏也是人们对反腐败不力的一种心理反抗。有些老百姓心里想,如今这年头“上梁不正下梁歪”,当官的可以贪污受贿腐化,我小小老百姓何必那么循规蹈矩?既然当官的那么腐败,我为何还要讲公德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爱护环境呢,?认为遵守道德戒律是很辛苦的,因此有意识地去干一些违背社会公德的事。道德的全面滑坡,社会公德意识的普遍淡薄,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官员的腐败有很大关系。
2.2 道德教育低效
2.2.1 对当前道德教育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注重维护没有个体独立性的、存在于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中的整体,它所要反对和抑制的是个人对这种整体主义的反叛和破坏。这在一定时期里对社会的稳定和整合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道德教育重原则灌输,轻品德培养,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内心产生对道德目标的排斥;道德教育重强制性的知识记忆,强调受教育者建立完整的道德知识体系,忽视人的情感体验,忽视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践行,导致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知识的储存器,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脱节;忽视底线道德建设和普遍价值的探寻,道德教育重抽象的道德原则,轻人格教育,道德教育过多的渗入了政治色彩,而最基本的品德素质的培养却不被重视,所以那些不讲信用、不讲良心、不讲气节、不知廉耻、不知理想人格甚至不讲公德的道德失范现象的屡屡发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2.2.2 当前道德现状低下原因分析
在价值取向上,重社会价值、轻个人价值。在实施载体上,重德育课程、轻社会实践。在方法途径上,重单向灌输、轻双向互动。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措施
3.1 优化社会公德环境
优化道德环境主要指借助社会舆论及各种利益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以他律性的外在手段引导或诱导道德主体遵守和践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
3.1.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有效的社会激励机制
优化社会公德环境,首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为道德环境的优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道德环境的优化提供良好的体制保证。同时,通过市场内在的激发作用,可以促使公民积极参与到社会的公共道德建设中来。
3.1.2 优化社会政治环境,建立一个公正有序的社会结构
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主要指一个公平或正义的社会体制(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和其他的社会权力的分配等)。因为社会体制的公平与正义与否,影响着人们对该社会所提倡的道德原则、规范、要求和价值目标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一个公正有序社会结构的形成还必须借助法律的力量。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初始阶段,在人们的规范意识还普遍比较缺乏的时期,我们可以借助适当的道德立法来提高人们遵循道德规范的自觉性,达到公民道德建设的目的。法律环境是公德环境形成的有力保障。
3.1.3 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
文化环境的主体内容是社会意识形态,其核心是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核心地位的文化环境对人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对人们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制约影响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的发展方向,从而对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起支撑作用。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需要社会各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其中新闻舆论的作用不可忽视。因为,新闻舆论对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它无形而有力、持久而不易逆转。大众传媒应充分发挥教育和监督功能,利用传媒信度和效率高的优势,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使公德规范深入人心,变为人们自觉的意识和行动,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公交车上的城市频道,以及网络等现代手段,进行正面的社会公德教育,起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舆论的力量净化社会空气、扶正祛邪、弘扬正气。
3.2 加强道德教育建设
道德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道德实践和教育活动。它是受教育者的品德所必须达到的规格、要求和质量的规定。道德教育是道德建设的软件要求。
3.2.1 重视教育功能,提高教育有效性
教育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使个体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个体开拓思维,不断提高反思生存和生活的能力,即不断提高人的精神追求,达到个体身心的和谐。对于人类精神秩序的培养和提升,教育历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实际上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建设精神秩序的根本方 法。杜威曾经提出其著名命题:“道德即教育”,他认为,人的本性总是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改变着,教育的意义本身就在于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朴质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从根本上促进人的道德能力的生长。
3.2.2 树立道德观念,注重信仰建设
所谓道德观念应是和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的道德观念,是符合道德本质的道德观念,是对以往道德观念的扬弃。我国经过多年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很多都转化成广大群众自觉遵守的行动。法律、制度和经济政策等可以为这种转化提供外在力量的支持,而道德信仰则为这种转化提供一种精神的内在力量的支撑。只有在坚定的道德信仰的支配下,个体的道德自觉和自主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道德信念的牢固确立和持久作用就会使人们形成一定的道德信仰。
3.2.3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观点和方法。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和人的存在方式,其存在的根基在于人的现实生活和活动,人的生活世界是道德存在的基础。道德建设必须以人的现实存在为出发点,关注人的现实生活。我们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道德建设的根本思维方式,以实现道德建设思维方式的转向与变革。以人为本,使道德向人回归、向德性回归、向善回归,是当前加强道德建设的合理选择。展望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具有长期性。在道德建设的进程中,要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培养人们的道德意志,使人们明辨是非、扬善抑恶、坚持正义。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仅仅是道德建设自身的问题,它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和制度等多个方面,哪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道德建设的成效。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
第五篇:毛概论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社会实践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内容提要:道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讲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一贯十分重视道德建设,毛泽东思想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且颇具特色
部分就是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
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全党、全社会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提高全党、全社会的认识是当前加强
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内容。
关键词: 道德 传统美德 道德建设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伦理思想和在伦理思想指导下人的行为所体现的情感、风格、情操等。道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
特点,是强调道德与政治的密切联系。被称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经典的《大学》,开宗明义地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止善。”孔子更是主张
以道德教化作为统治的主要手段。几千年来道德主义被作为调控政治统治和调适
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而流传下来。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给人们的价
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带来了许多新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强化了人们的求利观
念、自主观念、竞争观念、开放观念,同时也诱发了一些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探讨和研究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建立
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思想道德规范和体系,对于加强两个文明建
设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具有
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华民主传统道德含义
中国传统的道德乃是道与德两个词的缀合,道德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和深刻的内涵,实质上是一种涵括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动态生存方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道”“佛”
等为辅助的道德理念,包括“仁”“礼”“德”等。
1、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我们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的,就是为了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世
纪以来,世界上所有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表明,现代化是不能从一个社会外部向内
部作直接的嫁接和移人的。西方的现代技术、实业和市场,都是从西方传统文化
背景上合乎规律地生长出来的,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批判精神继承传统文化的结果.同样,中国的现代化也应当是从自身文化传统背景的创造性转变中有机地、合乎规律地生长出来的,这必然是一个按照社会主义精神对包括传统伦理道德文
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的相统·的历史过程。事实
上,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是和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的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离不开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儒家道德文化作为中华民族
传统道德文化的主干,虽然在本质上有别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但其所包含的合理成分与积极因素,却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可忽视的历史依托与优良的文化资
源.如果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应该看到,儒家的仁爱思想以及家庭道德、职业道
德、社会公德等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和“三德”建设都有着内在的历史
联系,值得认真借鉴和批判继承.。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应该吸收传统道德中的精
华。
3、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是我们青少年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人总是需要精神支撑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共
有家园的建设,也有利于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优良道德传统的熏陶和润泽,能够内化为个人价值选者和判断的标准,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成为个人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1、提高全党、全社会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提高全党、全社会的认
识是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
内容。只有全党、全社会特别是全党思想统一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才有希望和
可能。党员干部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和中坚力量。
2、突出加强党对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由党来集中统一
领导。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证党长期执政的根本。要认真吸取忽视、轻视和放松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深刻教训,重塑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执政理念,切实加强党对思想道德建设的绝对领导。首先,各级党委要把思想道德建设摆上
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制定操作性、制约性较强的政策和制度,持之以恒地贯彻下
去。其次,要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三是要在培养、使用干部上向这些同志倾斜,要形成聚集从事思想道德工作人才的导向,以促进此项工作尽快扭转被动局面。
3、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的体系建设。在党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经过广泛的调
查研究、科学论证和反复试点,建成一个既具有权威的指导性,又有便于操作的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切实实施。从整体而言,思想道德建设可分为内容体
系、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三部分。
三、我国现在的道德状况
1失信现象泛滥。中国目前正处于严重的诚信危机之中在当领导机关
个别干部钱权交易、买官卖官乱用职权等现象屡禁不止。
2.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近年来我国社会上一些人的道德感、公德心十分缺
乏。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3.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缺失。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家庭美德受到了冲击家
庭成员的义务感、责任感有所淡化„„新时期家庭伦理道德出现新问题为一些
不幸的家庭蒙上了阴影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可忽视的严重危害。
4.价值理想失落。人人都去追逐金钱、崇拜物质、寻求感官刺激二唯独缺
少对自己灵魂、精神、信仰的关注和拯救使自己沦为金钱、物质的奴隶成为
经济动物。
5.信仰的迷失与危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个人崇拜之风被遏制由此也
带来了人们信仰的危机。信仰已经被世俗的功利弱化出现乏力的症状。
6.拜金主义泛滥、享乐主义蔓延。在现实生活中拜金主义在我国各地逐
渐滋生、抬头、发展并随着一些人“一切向钱看“的口号的提出拜金主义成为一些人追求的行为准则在一些人的现实生活中滋生及逐步蔓延着”及时行
乐“、”玩世不恭”、“奢侈浪费”等享乐主义的现象
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1、全党、全社会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提高全党、全社会的认识是
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内容。
只有全党、全社会特别是全党思想统一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才有希望和可能。
党员干部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和中坚力量。
2、加强党对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由党来集中统一领导。
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证党长期执政的根本。要认真吸取忽视、轻视和
放松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深刻教训,重塑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执政理念,切实加
强党对思想道德建设的绝对领导。首先,各级党委要把思想道德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制定操作性、制约性较强的政策和制度,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其
次,要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三是要在培养、使用干部上向这些同志倾斜,要形成聚集从事思想道德工作人才的导向,以促进此项工作尽快扭转被动局面。
3、步加强思想道德的体系建设。在党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经过广泛的调
查研究、科学论证和反复试点,建成一个既具有权威的指导性,又有便于操作的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切实实施。从整体而言,思想道德建设可分为内容体
系、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三部分。
做人要有人品道德,做事要有职业道德,处事要有伦理道德。对于一个人
来说,人品道德是做人的基础,它关乎一个人的品格、声誉和事业成功与否;对
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道德不仅关系着政治声誉,更关系着政治生命和事业的成功与否;对于一个社会来说,道德关乎社会风气、文明礼仪及和谐程度。因为道
德不仅是人生的灵魂,一个社会的灵魂。让道德建设成为一种力量!弘扬中华民
族精神!
参考文献:
[1]肖文桂·前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 [J] 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2年09期。
[2]辛巍巍 李建翠·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J] 2009年 第3期
[3]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年 9月 20日
[4] 宋希仁·《道德观通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5]任福全 吴德义 左守秋[M]中央编出版社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