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医伦理 1大题 终极版
名词解释 十一.马克思在世界历史中划分出四大类型的社会关系。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根第一种类型,是原始公社社会形态所固有的自然――氏族关系、植于医学,用哲学伦理学的立场和方法研究医学活动中的各种关血缘――部落关系。系,探索以历史必然性为基础的道德必然性,并根据这种道德必维护人类、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是这一时期的基本道德原则。然性总结出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协调人的关系,维护医学活第二种类型,是人对人的直接统治和服从,即人身依附关系。动的有序性,促进人民的健康。①简单残酷的奴隶制。:这一时期的基本道德原则,是维护奴隶最大善果:指在若干非负值的医疗方案或服务措施中选择最大正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和人身依附。值的医疗方案或措施的伦理价值取向,在若干善果中取得最优的②复杂伪善的封建制。结果,所谓诸善择其大 第三种类型,是物的依附关系。良心:良心是人们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利己主义是此期的基本道德原则 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第四种类型,是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自由的社会关系。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良心是主体自觉性的集中表现。集体主义是此期的基本道德原则。临终关怀: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支医学人道主义原则:医学人道主义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持与照护,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心理得则;公正公平原则;优化原则。到安慰,生命质量得到提高,也使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照顾
二、我国传统医德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志怀救济,普同一等”; 人体试验:以人体做受体对象,用人为的实验手段,有控制的对当前我国医德原则: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受试者进行考察哦和研究的医学行为过程 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自由度:是指个体在多大范围,多大程度自由的选择行为,就应
五、医学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小题)该在多大范围和程度内承担道德责任,这个自由选择的范围和程
1、贵人《内经》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度就是行为的自由度,r=kf=kA/Lr道德责任 f自由度 A主观贵人思想是人主体意识觉悟和科学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肯定能力 L限制条件k常数 了天下万物之中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人格意志和权利,为医B=fVB行为 V价值f对应法则 学伦理学确立了道德主体,奠定了理论根基。脑死亡:是指原发于脑组织严重外伤或脑的原发性疾病,致使包
2、尊生孙思邈强调“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转和永久的丧失,是整个中枢神经
3、爱人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系统的全部死亡。《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安乐死:对患有不治之症且又极端痛苦的患者,在不违背其真实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幼以及人之幼” 意愿的前提下,出于对其死亡权力和个人尊严的尊重,为解除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者痛苦而由医务人员实施的终止维持生命的措施,使其自行死亡孙思邈“凡大医治病,必先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或采取积极措施以加速其死亡的一种医疗行为。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人身依附关系:人对人的直接统治和服从,即人身依附关系。迈蒙尼提斯“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 医德基本原则:医德基本原则简称医德原则,是由医者职业决定
六、服务是医业的根本属性 的、医务人员应该自觉遵守的最基本的医德准则和根本要求,它服务原则有2个基本推论:
1、服务对象第一。
2、精研医学、发是调整各种医疗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也是衡量医务人员医德水展医学平的最高标准。罗尔斯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原则:(小题)医学人道主义:是指在医学活动中,特别是在医患关系中表现出第一个正义原则:每个人对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来的同情、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维护病人利益,自由体系相类似的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平等自由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质量的伦理思想及理论。原则)。最小恶果:在在若干负值的医疗方案或服务措施中,全面权衡利第二个正义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他们在与弊得失之后,选择最小负值的医疗方案或服务措施,所谓诸恶择正义的诸项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其小。(差别原则),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医德范畴:医德范畴是人们对社会主义医学道德现象的总结和概放(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括,是医学领域中医德现象和关系的基本概念 对丧失劳动力的老弱病残的抚恤、资助等社会福利事业或个人无胆识:医务人员的胆识,就是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意识敢私奉献的行为是一种超越了平等的更高境界的“仁爱”,是一种于承担科研中的风险,为了探索真理,敢于怀疑权威,敢于提出高于平等的道德价值的善,它是不平等的另一种表现。自己的创新性见解。二是在诊治病人的时候,为了病人的安全和
十二、在医疗卫生实践中,整体优化必须坚持两个基本的选择原健康,敢于承担医疗风险和责任。则:一是积极优化,即最大善果;一是消极优化,即最大恶果 审慎:审慎即周密而谨慎。指人们在行为之前的周密思考与行为最大善果的内容:选择疗效最优、康复最快、痛苦最小、风险最过程中的谨慎认真。小、副损伤最小、最经济方便的医疗方案
必然:必然是指自然界和社会发展存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在处理某些病情或服务对象时,常常会无奈地面对这样的尴尬困自由:自由指人所获得的对规律的认识,并以此来选择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境:道德冲突:道德冲突是人们在道德的选择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形
1、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都不可能获得理想效果,都可能给病人式。它指的是个人或集体在进行道德 带来不同损害 选择时所发生的一种矛盾形式。
2、手段的有效性和道德性发生冲突,欲达道德目的,必用非道医德评价:医德评价活动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医院的各项德手段 工作有着重要影响。正确的进行医德评价,对于促进医务工作者
十三、医德基本原则时一个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有机整体,不可的医疗技术和医德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主义医德医风建设,具机械片面的强调某一原则而忽略其他原则,人道原则时核心灵有重要意义。社会舆论是指社会公众依据道德观念对某些人的行魂,贯穿于整个医德原则之中,服务原则、公正原则、优化原则为、某种社会现象和事件表达的看法和反映出来的态度。时人道原则的具体体现。特点:
1、认知范围具有一定群众性
2、对人们行为具有约束性
二、医学伦理学中的权利和义务,是指医患之间、个体与医疗团
3、传播的幅度有它的广泛性 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社会在健康道德范围的权利和义务,它是建立内心信念是指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恩那个把握自身,不可动摇在医患双方共同的目标——保护人民身心健康基础上的,两者是的一种强有力的内在力量。不可分割的一对范畴。
五、儒家重义轻利,墨家义利并重。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十、医德良心的作用:良心在义务行为过程中起着选择、监督、评 价的作用。
八、维持道德规范的两种力量:他律和自律
1、道德自律和他律是密切联系的,自律是基础,他律是保证,并且相互统一。他律向自律的转化,他律的外在约束转化为主体内在的约束,他 律的外在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心理需要,从而提高主体道德的 自觉性和主动性
2、自律中创造的高尚道德行为和思想又可以转化为道德规范,丰富道德范畴,从而成为社会普遍适用的他律的内容
十一、他律及其形式外界制约是保证道德规范效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构成道德规范的 重要结构之一。外界制约的必要性在于: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对 人们行为和关系的基本要求的概括,而不是人们先天就有的概 念。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接受,必须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当道德规 范还没有被人们内化为自身的信念时,离开外界制约,就不能保 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外界制约的形式很多,如社会舆论、风 俗习惯、社会榜样的激励、社会的表彰或制裁等。
十四、辩证统一的胆识与审慎胆识与审慎是相辅相成的,在医疗活动中缺一不可。在医疗过程中,审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诊断要审慎
2、治疗要审慎
3、语言要审慎强调审慎,并不否定胆识。(主观意向反应了人的需要,需要的指向性和选择性,需要的激发 性和无休止性,需要的多层次、多能级性)(需要的6 个性,考小题)医务人员有多种需要,有多种动机,但其主导动机只能是“救死 扶伤”。(小题)
三、必然与自由:(小题)从哲学世界观看,主要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绝对的 意志自由论,一种是机械的必然决定论(伦理学上又被称为道德 宿命论)绝对自由论强调人的行为的绝对自由,不受任何必然性的支配与此相反,机械的必然决定论或宿命论认为,人没有也不可能有 行为选择的自由
六、医务人员在计划性医疗缺陷和意外性医疗缺陷中之所以一般 不承担责任,是因为医务人员没有在医学科学以外治疗病人的自 由,也没有遇见和防止某些医疗意外的自由。医务人员之所以必 须对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承担责任,是因为在客观环境和主观能 力提供的自由度以内,医务人员选择了错误的行为,导致了不良 的后果。自由度越大,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越多,主体所承担的道德责任 就越大。道德责任与主观能力成正比,与客观限制条件成反比。与自由度有关的是客观环境的限制条件和主观能力。客观限制的 条件越多,提供的可能性条件越少,自由度就越小。主观能力越强,则可以选择的行为越多,自由度越大。技术事故 低于责任事故的责任
五、怎样理解以道德为中介获取行为的自由?
1、道德必然性首先表现在社会道德准则和道德价值体系对人的 行为的而决定作用
2、道德必然性还表现在个人道德习惯对行为选择的决定作用道德选择是人们在利益关系中的行为选择,因此,道德冲突实际 上是利益冲突(小题)
九、不同体系之间的道德冲突:(小题)
1、“道义论”与“功利主义”的冲突
2、“目的决定论”与“手段决定论”的冲突
3、“动机论”与“效果论”之间的冲突
十、同一道德体系内部的冲突:(小题)
1、现有的道德状况与历史的道德积累的冲突
2、现有的道德水平与理想的道德要求的冲突
3、同一体系不同着眼点之间的冲突
十一、冲突的解决:(小题)
1、对于不同体系的道德冲突如果跳不出冲突的圈子,就只能作出以下决定:或者在冲突的体系之间选择一个较好的体系,或者放弃冲突的双方,寻求一种更为正确的道德体系。
2、对于同一体系内部的道德冲突,我们只能比较道德价值的大小,建立道德价值的等级次序,择其大者而选之。
六、医德评价的依据(小题)理解
1、动机论与效果论
动机论认为,评价一个人行为的善恶,应当以他的主观动机为依据,与行为的效果无关。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是惟动机论的主要代表
动机论的错误在于单方面强调动机是道德评价的依据,否认效果在道德评价中的作用
效果伦认为,评价一个人行为的善恶,应当以他的行为的客观效果为依据,至于动机如何,可以完全不必考虑。其著名代表是19世纪英国功利主义者边沁和穆勒
效果论者只片面强调效果在道德评价中的作用,否认动机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动机与效果辩证统一的观点,即必须从效果上检验动机,又从动机上看待效果,并把动机与效果统一到社会实践,反对片面的动机论和效果论。
一般情况下,医务人员好的动机产生好的效果,不好的动机产生不好的效果,动机和效果并不总是相统一的,表现得比较复杂,离开效果,判断没有客观准绳;离开动机也必然会产生片面性,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坚持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2、目的决定论与手段决定论
目的决定论的代表耶稣会主义和马基雅弗利主义者认为,目的可以说明任何手段的正确性,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考虑手段的道德性质。
手段决定论的代表抽象人道主义者们认为,手段就是一切,手段是道德的,其行为视其为善;手段是不道德的,其行为视其为恶。在医疗实践中,医务人员为了达到医学目的,总是采取一定手段,目的与手段的一致性是医德行为选择的要求。
从医德行为出发,选择正确的医疗手段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有效原则第二,最佳原则第三,一致原则第四,社会原则 六.行为体系及其评价 行为体系具有如下特征:
1、连环反应性
2、自组全息性
3、不完全对应性(1)质的不完全对应性(2)量的不完全对应性
行为体系的评价:重在动机,精评目的,细评手段,验证效果,统于行为
七、医德评价的三个途径: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俗
医德评价实施方法基本上可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医德评价中,需要正确处理的事:
1、合理的评价指标
2、合理的评价主体
3、合理的评价周期
4、良好的评价环境
六、合理绝育包括2个方面
1、目的合理,即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优生优育,为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为了满足个人不愿多育的要求等
2、手段合理,术式得当,能保证受术者的健康。罗马天主教反对绝育
五、1960年,美国遗传学家斯特恩将优生学分为预防性优生学和演进性优生学(小题)
预防性优生学又称消极优生学或负优生学 演进优生学又称积极优生学或正优生学 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正常范围(105:100)代孕母亲的问题:
形式有:①用自己的卵子人工授精后妊娠,分娩后将孩子交给委托人抚养
②利用他人的受精卵植入自己子宫妊娠,分娩后将孩子交给委托人抚养
死亡的标准:
1、传统的心肺死亡标准
2、脑死亡标准
七、目前国际上采用的脑死亡判断标准是脑干死亡和全脑死亡,大脑皮层弥漫性死亡仍是人体死亡判定的禁区。
十、器官移植中器官来源不足并非脑死亡法的立法动机,器官移植只是脑死亡立法的直接后果。现在已经实行“脑死亡法”的国家在认定脑死亡时一般都规定,与器官移植相关的医生不得参与脑死亡的诊断。
十一、到目前为止,全球仅荷兰、比利时安乐死已合法化。安乐死立法的核心价值在于解除患者的痛苦,体现对患者生命权的尊重。
十、现代临终关怀事业的建立以1967年桑德斯博士创办圣.克里斯多夫临终关怀院为标志。
第二篇:重医 伦理必考大题(xiexiebang推荐)
一. 协调矛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简答,论述)
1. 医疗关系必须协调
1)首先,医务人员的角色认知和道德自律对医疗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其次,医疗关系的协调与否与医患个方面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
3)再次,和谐的医疗关系有助于医际合作,是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院整体效率的必要条件。
2. 医德是协调医疗关系,保障医疗质量的重要是手段
二. 当前研究医学伦理学的主要意义
1.建立市场经济下的科学的医德体系,促进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1)首先,市场经济带来了有一次“义利之争”。2)其次,卫生事业的福利性要求其应当“去商品化”。3)再次,医改必须解决伦理价值取向问题。
2.研究生命伦理学,促进医学发展,确保医学为人名服务。
1)首先,生物医学的进步使医者的行为能力迅速增强,以致人们可以利用医学去控制人的生殖与生命,行为和死亡.2)其次,在现代的医学刺激下,人们的需要不断扩大,有些甚至超出了医学的范畴。3)再次,新技术的采用造成了医疗费用的猛增,加剧了供需矛盾。
三. 医患服务的三种模式。
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四. 社会对医德关系的影响。
1.社会背景对医德关系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不同社会形态的社会关系对医德关系的影响。2.社会背景对医德关系的影响,还表现在医德关系在不同民族,地区和文化有着不同的形式。3.人化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医德关系有重要的影响。4.人口问题是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的综合反映。5.医学科学作为自然与社会两重背景与医德冠以之间的一中介,也对医德关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五. 对集体主义的理解。
1.要以集体主义为基础,事先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2.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的,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应该服从集体的,长远的,全局的利益,甚至在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3.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一.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内容和要求主要在那三个方面
1.关心,热爱,尊重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2.关心,热爱,同情,尊重老,弱,病,残和还没有劳动能力的少年儿童、3.同一切有悖人道主义的言行做斗争。
二.试述如何优化
1要求把服务对象至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整体中作何考虑。
2要把服务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3.要从整体的角度看待疾病和服务需求。
三.五种代表性的公正观
平均,报复,等级,公里,人道
四.如何正确的对待平等
平等思想大致有三种历史形态:平均,自由,马克思。
1平均只注重重点和分配平均,漠视起点和机会的平等,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却容易造成吃大锅饭的局面。
2自由侧重权利和机会平等,主张人人有平等竞争的起点,对终点的平等为予关注,他有利益激发个人的积极性,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3马克思认为,骑起点要求给予智力,教育文化程度及劳动能力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的行
为主体享有同等的占有使用劳动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机会,过程平等之社会个行为主体在劳动过程中,严格遵守已制定和约定俗成规范,制度,法律等规则,平等竞争,及规则公平。及我国平等并非平均分配,而是做到劳动付出和所得之间的均衡与合理。
一. 病人的主要权利有哪些
1.人格和尊严得到尊重的权利2.享有不要的和相应的医疗与狐狸的权利3.对及病认知的权利及获得个人病情信息的权利4.对诊疗及人体实验知情同意的权利5.享有保守个人秘密的权利和诊疗秘密被保守的权利6.享有因免除一定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权利
7.诉讼和赔偿权
二. 对疾病的认知的权力具体指的什么
对疾病的认知的权利及获得个人病情信息的权利,病人对自己所患病的性质严重程度,治疗情况,预后有知悉或了解的权利,医生在不损害患者利益和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应提供有关疾病的信息,如果由于医疗原因不能告诉本人的,赢告诉家属和代理人
三. 医者主要权利有哪些
1.医务人员有委会和保障病人身心健康,保证病人医疗权利实现的权利
2.在保证病人恢复健康或有利于病情缓解的情况下,有医疗自主权
3.为了维护病人和社会的利益,医务人员有权ui某些病情和医情保密
4.医生的特殊干涉权
四. 什么是以什么的特殊干涉权?适应范围有那些?
在特定的情况下,医生需要限制患者的自主权利,一达到完成医师对病人应尽的义务和对患者利益负责的目的,这种权利成为医师的特殊干涉权。
适用范围,(1)自杀未遂,精神病患者等拒绝治疗时,医生可以强迫治疗和采取措施控制行为,(2)人体实验性治疗师,虽患者知情同意,单一些高难度,高风险的实验,医生也可适用干涉权,不予进行(3)当患者了解诊治情况和预后可能影响治疗过程或效果,形成不良影响是,医生隐瞒真想是一种道德的和正当的行为。
五. 医者的义务
1.诊治的义务2.解释说明病情和医疗保密3.社会责任和义务4.宣传普及知识,承担医疗咨询5.发展科学技术
六. 病人的义务
1.积极配合诊治的义务
2.保持和恢复健康的责任
3.遵守规章制度
4.支持科学发展的义务
七. 如何理解辩证统一的理与欲
1.首先,情欲是客观存在的2.其次,情欲和理智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的,互相影响的,一方面,情欲影响理智,另一方面,情欲的产生,极向,强度,有与认知因素密切相关。
3.同时,理智使人看到长远的普通的利益,从而使适应抑制自己的情欲,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
一、需要的特点
1、指向性2.选择性3.无休止性4.激发性5.多层次性6.多积极性
二、医德选择的客观制约性
1、人作为受动的自然存在物,不可能白若自然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2、人作为受动的自然存在物,作为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人们的行为必须收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规律的制约、1)个人选择的对像是有社会产生的,个人只有在社会所能提供的可能性之间进行选择
2)个人选择的方式要受到社会的政治,法律和道德的限制
3)个人选择能力是字啊社会中发展起来的3、民族和个人历史对行为选择的影响更是不可低估
三、医德选择的主观能动性
1.主观意向对行为选择的作用
1)主观意向的正确与否,首先取决于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是否正确
2)主观意向的正确与否,还取决于对自己的正确认识
2.主观能力对行为选择的作用
1)人要有自善的能力
2)要有较大的幅度变化的环境中出色完成医疗任务的能力
3)要有抵制外来不良影响,控制自己需要的能力
四、我们如何以道德为中介获取自由
1.行为选择的自由,存在于历史必然性的正确认识之中,而道德必然性恰恰是历史必然性的表现之一,道德必然性首先表现为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体系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2.从表面上看,道德作为一种外在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限制人们的自由,实质上,道德反映了客观规律。所以,遵守道德正是从历史必然中获取自由的重要手段
3.道德必然性首先表现在社会道德准则和道德价值体系对人的行为的决定作用
4.道德必然性还表现在个人道德习惯对行为选择决定作用
五、医生完成医疗任务所必须的能力
1.迅速而正确的摄取医学知识,掌握医疗技能的能力2.敏锐最缺的观察力3.辩证客观的分析力4.灵活机动的权变能力5.熟练正确的操作能力
一.医德评价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德水平,对医疗行为的善恶起到裁决作用。2.调节和规范医疗从业人员的行为3.对医疗机构的管理者来说,医德评价可以揭示管理中存在的医德医风问题,从而改进管理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效率4.对患者来说,医德评价可以使他们花最少的钱选择最好的医疗服务,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受到身体和心理的伤害。5.科学的开展医德评价活动,也有利于提高医疗卫生投资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全发展。
二.医德的可评价性体现在那些方面
1、医学行为主体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2.医学行为主体实施的医学行为本身具有道德性质3.医学行为的道德性质使其具有价值大小之分
三.医德评价的复杂性体现在那些方面
行为主体方面:1,行为方式和结果要受环境和行为客体的影响2,医学手段的多样性和临床转归的多变性3,行为主体的真我实我理想我不一致4,客观与行为主体相互影响
评价者方面:1:认知差异,2:利益矛盾,3:人际关系不同
四.医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1.医疗行为是否有利于病人疾病的缓解与健康长寿2.医疗行为是否有利于促进医学科学的进展和社会的进步3.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五.什么是动机论和效果论
1.动机论认为,评价一个人行为的善恶,应当以他的主观动机为依据,与行为的效果无关。
2.效果伦认为,评价一个人行为的善恶,应当以他的行为的客观效果为依据,至于动机如何,可以完全不必考虑。效果论者只是片面强调效果在道德作用,否认动机的意义。
3.马克思主义的动机与效果辩证统一的观点,即必须从效果上检验动机,又从动机上看待效果,并把动机与效果统一到社会实践,反对片面的动机论和效果论。医务人员好的动机产生好的效果,不好的动机产生不好的效果,把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就能对医务人员的行为作出客观的评价。动机和效果并不总是相统一的,表现得比较复杂,离开效果,判断没有客观准绳;离开动机也必然会产生片面性,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坚持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六.什么是目的决定论和手段决定论
1.目的是指医务人员在经历努力后所期望实现的目标,手段是指为实现目标缩才去的措施,办法和途径。
2.目的决定论的代表耶稣会主义和马基雅弗利主义者认为,目的可以说明任何手段的正确性,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考虑手段的道德性质。手段决定论的代表抽象人道主义者们认为,手段就是一切,手段是道德的,其行为视其为善;手段是不道德的,其行为视其为恶。
3.在医疗实践中,医务人员为了达到医学目的,总是采取一定手段,目的与手段的一致性是医德行为选择的要求。从医德行为出发,选择正确的医疗手段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有效原则,第二,最佳原则,第三,一致原则,第四,社会原则
七.行为体系具有那些特征
1.环反应性2.自组全息性3.完全对应性:1)质的不完全对应性。2)量的不完全对应性。“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是其体现
八.怎样对行为体系进行评价
① 在动机,②精评目的,③细评手段,④验证效果,⑤统于行为
一.人工授精的伦理问题
1.是孩子的合法夫亲2.单身妇女是否可使用人工授精3.精液商品化的伦理道德
二.体外受精的伦理问题
1.体外授精的亲子关系问题2.代孕母亲的问题3.性别选择的伦理问题4.受精卵和胚胎的道德价值地位5.体外授精能否为单亲家庭服务
三.脑死亡的四条诊断标准及哈弗标准
1.无感受性和反射性2.无自主运动和自主呼吸3.反射消失4.脑电波平直或等电线 例外情况:
1、提问低于32摄氏度。
2、服用大量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四.确立脑死亡的标准的伦理意义
1、有利于科学的界定人的死亡,更好的维护生命的尊严2.有利于器官移植技术的展开
3.有利于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五.安乐死的伦理争议
赞成安乐死:
1、死亡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必然归宿,每个人都有生和死的权利
2、安乐死体现了对生命权(包括生存权和死亡权)的尊重
反对安乐死:
1、生命是神圣的,生存是人最基本的权利2.安乐死会带来医道与人道的冲突
3、就安乐死的对象来看,轻率的判定某些病人身患绝症是不科学的4、安乐死不符合我国的法律。
六.临终关怀的道德原则
1:照护为主的原则,②适度治疗的原则,③注重心理需要的原则,④整体服务的原则⑤人道主义的原则
七.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
1.临终关怀附和生命价值论和公益论原则,体现了生命神圣、质量和价值的统一,强调
义务论和公益论的统一2.临终关怀是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3.临终关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4.临终关怀避开了安乐死的道德难题
八.整体服务主要包括
1.对临终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给予关心和照顾2.为患者提供全天候服务
3.及关心自身有关心家属4.及为患者生前服务,也为死后提供居丧服务
一、计划生育的到的依据:
1、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
2、计划生育的提出
3、科学人口理论支持计划生育
4、生育观念的变迁与新型生育文化的初成保证计划生育的顺利实施
5、控制生育技术的发展为计划生育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6、计划生育的国际评价与战略前瞻
二.消极优生中的道德:
1、避免近亲结婚
2、婚前检查
3、适龄生育
4、遗传咨询
5、产前诊断
6、围产期保健
三.积极优生中的道德:
1、基因工程
2、人工授精3无性繁殖
第三篇:重医 伦理网络作业 答案
我觉得本案例有如下几个伦理启示:
1)泰国的医院将检验报告寄到他所在的单位,导致其感染艾滋病的消息不慎泄漏。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为了维护病人和社会利益,医务人员有权对某些病情和医情保密,在这里是为病人保密的权利。相应的,作为病人,金××享有保守个人秘密的权利。
2)金××作为艾滋病患者,也有着自己作为病人的权利。人格和尊严得到尊重的权利,所以作为同事、邻居等人,不应该去歧视他。而原工作单位不解决其医疗费的行为,不仅仅是不道德的,更加是不符合相关法律的。
3)病人作为道德权利的主体,有享有必要的和相应医疗与护理的权利。医院的医生护士歧视他的行为是完全违背了医学的人道主义,医务人员也有医者的权利,来维护病人的健康,保护病人的医疗权利的实现,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而不应该去歧视病人。
4)还有,金××的孩子有享受自己的受教育权利,学校不应该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
本案例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人文关怀,即使他患了艾滋病,但是也应平等对待他,在不违背道德主义,自己做好保护同时,也不应该将其排除在外,歧视,也应给他投入一份关照,这是作为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不管是医务人员还是旁人,整个社会都应该给患病者投去一份关怀,让其在社会生活中都能够享受自己的权利和行使自己的义务。真的不希望再发生这样的悲剧!
第四篇:重医医学心理学考试
医学模式: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
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情绪和情感: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心境:是指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提出情绪的产生是受认知过程、环境刺激、生理反应三种因素所制约,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器关键作用。
意志:是指人们自觉的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客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挫折: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智力:属于一般能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就群体而言,智力在人群中呈正态分布
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的虚弱现象,而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心理健康:就是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行为:理解为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也包括主观体验、意识等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
信度:指一个测验工具在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效度: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东西的真实程度
常模:指某种测验在某种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可比较的标准
评价: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初级评价:是个体在某一事件发生时立即通过认知活动判断其是否与自己有利害关系。
次级评价:一旦得到有关系的判断,个体立即会对事件的是否可以改变即对个人的能力作出估计。
心身疾病或心理生理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性心理障碍:又称性变态或性欲倒错,泛指在两性行为方面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是指一组以性对象歪曲和性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异常行为模式。心理治疗: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在一定的程序中通过与患者的不断交流,在构成密切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使其产生心理、行为甚至生理的变化,促进人格的发展和成熟,消除或缓解其心身症状的心理干预过程。
生物反馈疗法:指在电子仪器帮助下,将身体内部的生物电活动加以放大,放大后的机体电活动信息以视觉或听觉形式呈现出来,使患者得以了解自身的机体状态,并学会在一定程度上随意地控制和矫正不正常的生理变化。
医学心理学研究范围:⑴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⑵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⑶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⑷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⑸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⑴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⑵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⑶人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⑷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遗忘规律:⑴遗忘进程先快后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⑵遗忘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的关系⑶遗忘的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的关系⑷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的关系
想象的功能:⑴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⑵想象具有对认识的补充作用⑶想象具有对情绪的调节作用⑷想象具有代替作用⑸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主要与生理需要相关是人与动物共有的, 具有情境性和不稳定性, 冲动大,具明显外部表现。情感,是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高级复杂体验;是人独有的, 具有深刻性、稳定性、长期性, 较少有冲动性,外部表现不明显。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①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②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含着情感
情绪的功能:⑴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⑵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⑶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⑷情绪是人际交往的手段
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⑴意志的首要特征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⑵意志的第二性征是意志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⑶意志的第三性征是以随意活动为基础
人格的特征:⑴独特性与共同性⑵社会性与生物性⑶稳定性与可塑性⑷整体性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并举例——狼孩的故事】⑴人格是在个体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社会环境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教育发挥了主导作用⑵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⑶社会生活环境和实践活动是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它包含家庭、学校教育、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 心理健康的标准(马斯洛):⑴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⑵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⑶生活理想切合实际⑷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⑸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⑹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⑺能保持好良好的人际关系⑻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⑼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⑽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青年期心理健康:⑴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⑵及时解决情绪情感问题⑶防止性的困扰 特征:⑴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⑵各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⑶各因素之间动态平衡或失衡决定个体的健康或疾病⑷认知因素在平衡和失衡中起关键作用⑸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 心身疾病的特点:⑴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⑵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和情绪反应有关⑷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⑸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⑹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⑴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⑵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关系交往⑶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信赖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个性化原则,中立性原则,保密性原则 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倾听技术,提问技术,鼓励技术,内容反应技术,情感反应技术,面质技术,解释技术,非言语性技巧 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技术:⑴自由联想⑵释梦⑶阻抗⑷移情 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通过行为分析确立病人的靶症状或靶行为,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强调实践或练习系统脱敏疗法的基本思想:治疗师帮助患者建立与不良行为反应相对抗的松弛条件反射,然后在接触引起这种行为的条件刺激中,将习得的放松状态用于抑制焦虑反应,使不良行为逐渐消退(脱敏),最终是不良行为得到矫正 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程序:⑴设计和评定主观不适等级表⑵松弛训练⑶系统脱敏 暗示治疗应注意的原理: ⑴建立和谐与合作的关系⑵重复暗示⑶反作用定律⑷支配效应定律⑸个体化原理
第五篇:重医细菌学检验复习题
1、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 biosafety):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差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2、生物安全防护基本要求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biosafety protection for laboratories)实验对象: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
综合措施:实验室设计建造、个体防护设施、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 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周围环境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原则
积极防止操作者在污染的环境中接触生物危害物;
主动封闭生物危害材料产生之源,防止从操作部位向周围环境释放; 尽量减少生物危害材料向周围环境意外释放所造成的后果。
3、实验室必须设有专职的生物安全负责人
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生物安全等级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分为四级。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一级最低,四级最高。
4、在主实验室合理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5、各级生物防护实验室特点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1/P1):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等。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2/P2)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在处理危险度2 级或更高危险度级别的微生物时,在实验室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3/P3):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疫苗。
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4/P4):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6、控制措施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是实验室工作人员与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直接接触的一级屏障。所有可能使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溅出或产生气溶胶的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7、生物安全柜(BSC)biosafety cabinet(概念、分级及特点)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净化排气)根据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差异,生物安全柜可分为I、Ⅱ、Ⅲ级3种类型。实验室应按要求分别配备I、Ⅱ、Ⅲ级生物安全柜。Ⅰ级生物安全柜:外部空气
保证工作人员不受侵害,但不保证实验对象不受污染。Ⅱ级生物安全柜: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无涡流的单向流空气 既保证工作人员不受侵害,也保证实验对象不受污染; Ⅲ级生物安全柜: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无涡流的单向流空气
8、生物安全柜和超净工作台的区别
超净工作台:保护样品,不保护操作者和环境 生物安全柜:保护操作者、环境以及实验材料
正压、简单 负压、复杂 不能以净化工作台代替生物安全柜,反之则可以。
9.标准的细菌等微生物操作要求
实验室负责人......工作人员洗手、工作区域不允许吃/喝/抽......戴护目镜或面罩、食物储存
禁止口吸吸管、减少飞溅物/气溶胶、工作台表面的去污/灭活、废物去污后处理
10、注:高压蒸汽灭菌:负责消毒者不准离开消毒室。
制备培养基.....无菌操作.、使用酒精灯、灭菌吸管......10倍递增稀释......无菌操作;
三三制:稀释三级,每一稀释度用三个平行平板;取供试液加注于平皿时,供试液须充分混匀。
培养基倾注于平皿:45℃±1℃、整个操作过程应在lh内完成、无菌检验......第二章、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
临床样本的采集与送检
样本 血骨髓 发病早期、急
成人10ml,儿童3~性期或
5ml;骨髓1~2ml。
症状典型时
晨起
中段尿
脓血、黏液的粪便;絮状物;
直肠拭子
自然咳痰、支气管镜、胃内采痰法等; 鼻咽拭子
样本切勿冰箱存放;无菌操作; 废弃物高压灭菌。采样时间
采样方法
注意事项
尿液
粪便 痰 上呼吸道样本
防杂菌污染,无菌操作。尽快送检,不得加防腐剂或消毒剂。
急性期 无菌采样;新鲜;立即送检。
晨间
无限制 漱口;
立即送检或4℃保存。
1、食品样本采集原则
根据检验目的、食品特点、批量、检验方法、微生物的危害程度等确定采样方案。随机采样→代表性
无菌操作,防污染。(外源性污染、样本变质和细菌生长)食物中毒时,采集可疑食物样本。
2、食品样本采集种类 大样、中样、小样。大样:一整批样本。
中样:从样本各部分所取得的混合样本,一般为200g。小样:分析用,检样,25g。
注:检验结果报告后,剩余样品或同批样品不进行微生物项目的复检
3、细菌的形态结构检查法
借助显微镜,对细菌形态、大小、排列、结构进行直接观察。在细菌检验中极其重要,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样本中有无细菌及其大致的数量。
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结构和染色反应性。培养物是否为纯种。
普通光学显微镜(0.2μm ×1000=0.2mm)细菌染色样本;弱光下用于不染色样本活菌的运动情况
暗视野显微镜(0.04μm:50倍)不染色样本活菌的形态
相差显微镜 :活体细胞的外形和运动方式;细胞内部某些细微结构及这些结构的数量
4、不染色检查:主要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 有鞭毛的细菌为真正运动
无鞭毛的细菌则为布朗运动(即分子运动)染色检查
细菌染色→显微镜观察。
常用的细菌染料:人工合成带苯环的染料,色基+助色基 单纯染料:苏丹染料
酸性染料:伊红、酸性品红、刚果红等
碱性染料:美蓝、孔雀绿、甲紫和碱性复红等 复合染料:姬姆萨染料、瑞氏染料等
5、单染色法:用一种染料染色,使各种细菌均染成同一颜色。操作简单,易于使用。只能显示细菌的形态及大小。如用美蓝或稀释石炭酸复红等
6、复染色法:用两种以上染料染色细菌,显示细菌形态大小,鉴别细菌种类 鉴别染色法:革兰染色法、抗酸染色法
Grams染色操作步骤 :初染、媒染、脱色、复染
抗酸染色法:抗酸菌:分枝杆菌/分枝菌酸。一般不易着色,一旦染上色后又不易被盐酸酒精脱色。
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抗酸菌着色。
步骤:初染、脱色、复染
7、负染色法:背景着色而细菌本身不着色。
细菌荚膜常用墨汁负染色法配合单染色法(如美蓝),背景呈黑色,菌体染成蓝色,荚膜不着色,包绕在菌体周围成为一层透明的空圈。
该法具有快速、经济、简便易行、高度反差、分辨率高的特点。
8、培养基的种类--按物理性状分 液体培养基:增菌、作生化试验等
半固体培养基:观察细菌的动力、分类鉴定、保存菌种及噬菌体效价滴定等。琼脂用量为0.5%~1% 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分离培养;平板、斜面、高层及高层斜面;琼脂用量为1.5%~2%
9、培养基的种类--按用途分
基础培养基(basic medium)营养培养基(nutrient medium)增菌培养基(enrichment medium)选择性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专用培养基(dedicated medium)
10、增菌培养基:多为液体。↑目的菌,↓杂菌。营养成分+抑制物质
选择性增菌培养基;非选择性增菌培养基 7.5%NaCl肉汤:金葡増菌
11、鉴别培养基:几种细菌由于对培养基中某一成分的分解能力不同,其菌落的生长特征(颜色、形状等)不同而被区分开。+某些特定的化学物质
鉴别和区分不同细菌
12、制备培养基的一般程序 ○1调配溶化; ○2矫正pH;○3过滤澄清;○4分装;○5灭菌;○6检定
13、平板划线接种法
平板划线接种法是常用的细菌分离培养方法。
使样本或培养物中混杂的多种细菌分开成长为单个菌落,并根据菌落的形态和特征,挑选所需的单个菌落,经移种获得纯种细菌。
不同的细菌在平板上所形成的菌落有其固有的形态特征,可以作为细菌鉴定的依据之一。
14、平板划线方法
分区划线接种法;曲线/连续划线接种法;棋盘格划线接种法;放射法;四格法;平板涂布接种法
15、分区划线接种法 :多用于含菌数量较多样本的细菌分离
16、半固体培养基:可用于观察细菌动力和保存菌种。
17、菌落:细菌经一定时间培养后,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物体(群落)。
18、菌落特征
菌落形状;大小:mm;表面性状;边缘情况;颜色;透明度;质地;粘度;乳化性......等
19、细菌在鉴定培养基上的特征 溶血特征;卵黄;蛋白;色素;气味 在血平板上的溶血特征
α溶血:狭窄的草绿色的半透明区域 β溶血:完全透明清楚的宽带 γ溶血:看不到溶血带的溶血
卵黄琼脂中的反应:检查细菌是否产生卵磷脂酶和脂酶 卵磷脂酶:降解卵黄,菌落周围出现沉淀环 脂酶:出现“珍珠包膜”
蛋白水解作用:在菌落周围出现清晰的环。色素
水溶性色素溶在培养基中,使培养基着色。绿脓色素、荧光色素等; 脂溶性色素则使细菌菌落着色。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金黄色菌落。气味
假单胞菌属细菌→葡萄汁气味;变形杆菌→巧克力烧焦的臭味;链球菌→地窖里的霉臭; 梭菌→粪臭、腐败味;产黑色素类杆菌属细菌→辛辣味 20、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
不同的细菌-→不同的酶系统-→不同的新陈代谢产物-→产物不同的生化特性-→鉴别细菌的类别
21、糖发酵试验结果判断
反应现象
酸性变色、有气泡 酸性变色、无气泡 培养基不变色
结果描述
分解××糖产酸、产气 分解××糖产酸、不产气 不分解××糖
22、甲基红(MR)试验 :检查细菌发酵葡萄糖产生并保持稳定的酸性终末产物和克服体系缓冲作用的能力。
分解葡萄糖→丙酮酸→乳酸、乙酸、甲酸等→培养基的pH↓<4.5+甲基红指示剂→红色:阳性; 分解葡萄糖→产酸少→培养基pH较高+甲基红指示剂→黄色:阴性。
23、β-半乳糖苷酶试验 :预测细菌发酵乳糖的能力。
β-半乳糖苷酶:一种能把乳糖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的酶。
发酵乳糖的大肠菌类能产生β-半乳糖苷酶-渗透酶(P)和β-半乳糖苷酶(G)
24、靛基质(吲哚)试验
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吲哚
吲哚+二甲氨基苯甲醛→玫瑰吲哚(红色)
25、硫化氢试验
分解:含硫氨基酸→H2S H2S+铅或铁离子→黑色硫化物。
26、触酶试验
过氧化氢酶又称触酶,可使细菌代谢过程中的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
27、血浆凝固酶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凝固酶,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附着于细菌表面,产生凝固。
玻片法:与细胞壁结合的凝固酶
试管法:菌体生成后释放于培养基中的游离凝固酶
28、血清学鉴定serological identity:确定致病菌的种或型 未知纯种细菌+已知特异性抗体
常用方法:玻片凝集试验、免疫荧光、协同凝集、对流免疫电泳、酶免疫、间接血凝、乳胶凝集
29、血清学诊断
辅助诊断:抗原性较强的病原菌和病程较长的传染病。抗体有无及其抗体效价变化 已知的细菌/特异性抗原+特异抗体 常用方法:试管凝集试验。
直接凝集试验、显微镜凝集试验、沉淀试验、乳胶凝集试验、ELISA、免疫荧光试验等。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样本,恢复期的抗体效价比急性期升高4倍或4倍以上。30、细菌毒素的检测方法 外毒素
细菌外毒素的免疫血清(抗体)+被检细菌培养物滤液(抗原)细菌外毒素(抗原)+被检患者血清 动物试验 内毒素
家兔热原试验,鲎试验,免疫学方法、生物学方法、化学发光法、流式细胞术、高效液相色谱
31、鲎试验(limulus test,LT):定量及半定量检测细菌内毒素; 血液中含有一种独特的有核变形红细胞,红细胞裂解物+内毒素→凝胶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特 性 外 毒 素 内 毒 素
来源 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菌
存在部分 从活菌分泌出,少数细菌崩解后释出 细胞壁组分,细菌死亡裂解后释出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稳定性 多不耐热,60~80℃,30分钟被破坏 耐热,160℃,2~4小时才被破坏
毒性作用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性效应,引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起特殊临床表现 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
抗原性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处理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甲醛
脱毒形成类毒素 液处理不形成类毒素
基因定位 常由质粒、噬菌体等染色体外基因编码 由染色体基因编码
32、细菌数量的测定:物理计数法 ;生物计数法 物理计数法
细菌总数计数法:利用工具和仪器对样本中的细菌进行计数,其结果表示样本中的所有细菌(活菌+死菌)。
Breed计数法:Direct microscopic count 比浊管计数法:细菌悬液的浊度与菌数成正比 分光光度计测定法:吸光度同细菌总数成正比
生物计数法
活菌计数法:利用各种培养方法检测样本中细菌的数目,计数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样本中活菌数。
半定量计数法;倾注平板法;旋管计数法;滴液计数法;琼脂表面计数法;膜滤过计数法; 微菌落快速计数法;最可能数(MPN)的估计
33、L-型细菌检查 L forms bacterium:一种细菌通过变异而产生的细胞壁缺陷型。必须在高渗溶液中方能存活,并失去原有形态而变成圆球形或多形性。致病?
第四章、细菌的分型及其检验技术
1、细菌分型—“传统方法”
仅进行病原的菌种鉴定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的分型诊断。
血清学分型;生物化学分型;噬菌体分型;细菌素分型;耐药谱分型;质粒图谱分型;PCR技术;染色体酶切物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2、噬菌体的作用具有高度特异性(种、型)
一种噬菌体只能裂解一种或与该种相近的细菌,故可用于细菌的分类鉴定。用己知型噬菌体鉴定细菌,可对细菌进行分型。
3、毒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最终裂解细菌。
4、温和噬菌体 :Temperate Phage:与宿主菌的染色体整合,随细菌DNA的复制而复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不产生子代噬菌体。
5、噬菌斑(plaque)在液体培养基中,噬菌体可使浑浊的菌液变为澄清; 在固体培养基上,噬菌体对宿主菌细胞的裂解作用可使菌落溶解,导致在带菌琼脂平板上产生空斑,易于观察,称噬菌斑(plaque)。
6、噬菌体的效价测定
噬斑形成单位(pfu)的测定 : 若将噬菌体按一定倍数稀释,通过噬斑计数,可测定一定体积内的噬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s, pfu)数目,即噬菌体的数目。
7、细菌素分型技术 细菌素(bactericin):某些细菌产生的蛋白质类抗菌物质,这种物质只对产生菌亲缘关系近的细菌有抗菌作用,而对产生菌本身不敏感。
细菌素是蛋白质,质粒控制,多处于抑制状态。
细菌素的应用主要是细菌的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是血清学分型的补充。
8、药敏试验(drug susceptibility test)在体外测定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细菌能力的试验。
抗菌药物: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
9、药敏试验方法 纸片法:测定抑菌环大小,其结果以敏感、中度敏感、中介度、耐药表示。
稀释法:找出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或最小杀菌浓度(MBC)表示。E试验(E-test):
最小抑菌浓度 MIC:在特定环境下孵育24小时,可抑制某种微生物出现明显增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MBC:杀死99.9%(降低3个数量级)的供试微生物所需的最低药物浓度
10、纸片扩散法
是国际上推荐使用的标准实验方法 ;细菌耐药谱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
原理:将含定量抗菌药物纸片贴在已接种待测细菌的琼脂平板表面,培养后,形成一个透明抑菌环。
抑菌环的大小反映待测菌对该药物的敏感程度,与MIC成反比。0.5麦氏比浊度=1×108cfu/ml 结果判断:针对抑菌环直径测量值报告敏感、中介或耐药。
敏感(S):被测细菌所引起的感染可以用常用剂量的该抗菌药物治愈。中介(I)耐药(R):被测细菌不能被常用剂量抗菌药物抑制,或具有特定耐药机理,临床治疗效果不佳。
11、肉汤稀释法
原理:将药物按一定规律用M-H肉汤稀释成一系列浓度后,与一定量的细菌作用,经培养后定量测定其MIC,反映细菌的药物敏感性。
校正0.5麦氏比浊标准,1∶200稀释(1∶10×1∶20)。(5×105 cfu/ml)结果判定:无肉眼可见细菌生长的药物最低浓度即为该待测菌MIC。
12、琼脂稀释法
原理:将待测菌接种于含不同浓度药物的琼脂平板上,经培养后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以能抑制细胞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该菌的MIC。
第五章、细菌的分类与命名P91
1、细菌分类等级
种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将生物学性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归成一个菌种; 性状相近、关系密切的若干菌种组成一个菌属;
2、细菌DNA中G+C mol/%测定
细菌DNA中G+C mol%含量不同是细菌的一个重要遗传特征。
单一菌种中许多不同菌株的G+C mol%平均值极为接近或者是一致的。
3、细菌命名
细菌的科学名称(学名)为生物双名式。属名+种名(+人名、地名)。斜体 属名在前,名词,首字母大写 种名在后,形容词,小写 属名可用第一个字母代表
M.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S.typhi(伤寒沙门菌)常见的细菌也可用习惯通用俗名
tuberculosis(结核杆菌)、typhoid bacillus(伤寒杆菌)泛指某一属细菌:属名+sp(菌种species)Mycobacterium sp,Salmonella sp 亚种的名称:属名+种名+亚种
Klesbsiella penumoniae subspecies pneumoniae 中文译名则种名在前,属名在后。
4、细菌分类系统 :《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 第七章、消毒学试验技术
1、消毒学试验
原理:将试验微生物暴露于消毒因子(物理、化学、生物学),作用预定的时间之后,检查试验的微生物是否被杀灭或抑制。
主要目的:检查一种消毒剂或消毒方法是否能达到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的要求。
2、消毒 disinfection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病原体和非病原体的繁殖体和芽胞)的处理。
3、微生物学检验:中和试验、定性/量杀菌试验、病毒灭活试验、能量试验、现场试验等
4、消毒药械鉴定测试的项目
理化性能检验 微生物学检验
其他 消毒剂
有效成分含量;pH;金属腐蚀性
微生物杀灭
模拟现场试验与现场试验 稳定性试验
性
实验室杀灭微生物 模拟现场和现场试验 安全性试验(电器、毒理)消毒器械
杀菌因子强度或浓度;金属腐蚀
5、菌片:用于测定各种消毒剂、消毒器械与方法对不同物品上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6、残留消毒剂的去除方法:化学中和法(称中和剂法)、过滤冲洗法、稀释法等 中和剂法:在消毒剂与微生物作用到达规定时间的终点时,取样加于适宜种类和浓度的中和剂中,将残留消毒剂迅速中和,使其不再持续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中和剂 :能及时中止消毒剂的杀微生物作用
本身及其与消毒剂的反应产物对微生物无抑制或杀灭作用,对培养基无不良影响。
7、中和试验 操作方法
用PBS将指示菌制成5×105~5×106cfu/ml悬液。将消毒剂用灭菌蒸馏水配制成3种不同浓度,在不加中和剂的情况下,测知该消毒剂10min抑杀指示菌99.9%以上的最低有效浓度。
取消毒剂10min抑杀指示菌的最低有效浓度与待选择中和剂进行试验,选出中和剂种类并依据等当量中和原则,调整中和剂浓度,选出试验浓度的消毒剂使用中和剂的浓度。
中和剂选择试验时,先将消毒剂1.0mL与中和剂溶液9.0mL混合,制成中和产物溶液,再分组进行。
试验分组
消+菌:消毒剂对试验菌有无杀灭或抑制能力。
(消+菌)+中: 残留消毒剂被中和后受到消毒剂作用后的试验菌是否能恢复生长。中+菌:中和剂是否抑菌。(消毒剂+中和剂)+菌液:中和产物,或未被完全中和的残留消毒剂对试验菌的生长繁殖是否有影响。
稀+菌: 菌数对照。
稀+中+培养: 阴性对照。
8、消毒剂定性消毒试验:测定受消毒因子作用后的样本有无细菌生长的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5×105~5×106cfu/mL的菌悬液。
灭菌试管10,标号。每管:灭菌蒸馏水2.5mL,20±2℃水浴。+消毒液2.5mL,倍比稀释,至第9管。第10管中不加消毒液作对照。加菌悬液2.5mL于各管中,混匀并记录各管加菌时间,使菌药混合液中含菌量均为105~106cfu/mL。
各管分别于加菌后4个不同间隔时间,取0.5mL + 4.5mL中和剂内,中和10min后,取出0.5mL加入4.5mL营养肉汤管内。
将接种细菌的肉汤管放37℃培养48h,观察初步结果,无菌生长管继续培养至第7天。试验重复5次。结果判定
若肉汤管混浊,则表示有菌生长,记为阳性,以(+)表示。
若培养至第7天,肉汤管澄清,则表示无菌生长,记为阴性,以(—)表示。
对难以判定的肉汤管,取0.1mL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用灭菌L棒涂匀,放37℃培养48h,观察菌落形态;并做涂片染色镜检,判断是否有指示菌生长。有指示菌生长记为阳性。
5次试验,均无指示菌生长表示达到灭菌。
9、消毒剂定量消毒试验:测定受消毒因子作用后,样本残存微生物数量的试验方法,以杀灭率表示结果。
用于对消毒剂杀灭效果的评价。
原理:将一定量的细菌悬液或菌片(载体),暴露于设计浓度的消毒液中,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取细菌与消毒液的混合物或取出载体,与中和剂反应,终止消毒剂的继续作用,并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培养之后,计数菌落。
以存活的菌落数与最初加入的菌数比较,计算出杀灭率,或杀灭效果(germicidal effect,GE)。
10、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活菌培养计数 消毒液:浓度为待测浓度的1.25倍
实验用菌悬液:(1×108~5×108)cfu/ml 菌0.5ml+干扰0.5ml,混匀,20±1℃水浴5min,+消毒液4.0ml,迅速混匀并立即计时。待菌药相互作用至预定时间,分别吸取0.5ml菌药混合液加于4.5ml经灭菌的中和剂中,振荡混匀。
11、定量杀菌试验的评价规定
在产品说明书指定的最低浓度与最低作用时间,重复试验3次。
在悬液定量杀灭试验中,各次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可判定为消毒合格。
12、破坏效果判定
以S/N<2.1作为HBsAg抗原性破坏合格标准。
S是消毒因子作用后被检样品或阳性对照样品平均每分钟脉冲数(cpm)值或光密度(OD)值。N是试验中阴性对照样品平均cpm值或OD值。
细菌学检验各论一般性思考题:
1、ⅹⅹⅹⅹ菌的培养特征如何?(增菌、选择性平板)
2、ⅹⅹⅹⅹ菌的形态与染色有何特点。
3、ⅹⅹⅹⅹ菌的生化特性有哪些?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哪个项目,如何利用这个项目,诊断某细菌是否是ⅹⅹⅹⅹ菌。
4、ⅹⅹⅹⅹ菌的分型特点是什么? 致病菌检测的一般思路?
§2 副溶血性弧菌
是一种海洋细菌,主要来源于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进食含有该菌的食物致可食物中毒,也称嗜盐菌食物中毒。神奈川现象(KP): KP阳性:绝大多数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产生的耐热溶血毒素能使人或家兔的红细胞溶解。溶血反应是鉴定致病性与非致病性菌株的一项重要指标。第十三章 与医学有关的其他细菌
§1 军团菌属
营养要求特殊,常接种于复合培养基中,生长环境中必须含半胱氨酸和铁盐。需氧,2.5%~5%CO2能促进生长。
分离: 各取0.1ml上述3种经处理样品,分别接种BCYE或GVPC平板。BCYC:可溶性焦磷酸铁,L-半胱氨酸盐酸盐 鉴定:培养确证:BCYE生长 / BCYE-Cys不生长
军团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吸入带菌飞沫、气溶胶而感染,多流行于夏秋季,为全身性疾患。
§2 绿脓杆菌
假单胞菌中同人类与动物疾病有重要关系的大约有10种:绿脓杆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葱头假单胞菌、类鼻疽假单胞菌、嗜麦芽假单胞、腐败假单胞菌、斯氏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类产碱假单胞菌
2种水溶性色素:
①绿脓素,为蓝绿色的吩嗪类分合物,无荧光性,具有抗菌作用。绿脓素只有绿脓杆菌产生,故有诊断意义。
②荧光素,呈绿色。
1、增菌:1∶10样品稀释液10ml + 90ml SCDLP液体培养基
SCDLP:用于疏水性化妆品样品处理及化妆品和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增菌培养。
2、分离:乙酰胺培养基
3、绿脓菌素试验
可疑菌落接种绿脓菌素测定用培养基 氯仿提取→蓝色
+盐酸→粉红色、紫红色→阳性(被检物中有绿脓菌素存在)
§3 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与人类关系较密切,是人和动物的致病菌。嗜冷菌:2~42℃(也有报道在0℃能缓慢生长)。“冰箱杀手” 与医学有关的其他细菌大家所出思考题汇总
绿脓杆菌的鉴定方法有:革兰染色、镜检,氧化酶试验,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明胶液化试验、42℃生长试验 绿脓杆菌能产生两种水溶性色素:
①绿脓素具有抗菌作用有诊断意义。②荧光素
1.李斯特菌穿刺SIM动力培养5d的培养特性:倒立伞状生长 2.李斯特菌生化反应中触酶试验:阳性
幽门螺杆菌
1.Hp与下列哪种疾病无关?D A.十二指肠溃疡 B.胃炎 C.肝癌 D.肺炎 2.Hp的快速检测方法是下列哪种?C A.氧化酶试验 B.触酶试验 C.尿素酶实验 D.硝酸盐还原实验
布鲁菌属
1以下不属于布鲁菌属的生物学特性的是:D A革兰阴性杆菌 B严格需氧菌C硝酸盐还原实验阳性 D具有运动性
2布鲁菌的实验室常用培养基是_____或____.(肝浸液培养基、改良厚氏培养基)
气单胞菌属
1、气单胞菌属的选择性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分别是什么?(RS培养基、AHM培养基)
2、使用碱性蛋白胨水增菌的细菌有哪些?(霍乱弧菌、气单胞菌)
弯曲菌属
弯曲菌属中导致腹泻的最常见病源菌? 空肠弯曲菌 弯曲菌属生化鉴定的三个试验? 快速马尿酸钠试验、快速硫化氢试验、快速DNA酶水解试验
军团菌 在军团菌标本处理时,哪些平板可用来培养? GVPC平板,巧克力平板,血琼脂平板 2 军团菌鉴定的试验及结果有哪些?
发酵试验(-)、氧化酶试验(+/-)触酶实验(+)、动力试验(+)、马尿酸水解试验(+)、明胶液化试验(+)为军团菌
第+四章 螺旋体属
螺旋体是一类菌体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无鞭毛而能活泼运动的原核单细胞微生物。与宿主组织磷脂形成的复合抗原:当螺旋体侵入组织后,组织中的磷脂可粘附在螺旋体上,形成复合抗原,此种复合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磷脂的自身免疫抗体(非特异性抗体),称为反应素。
钩体是唯一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的螺旋体
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由于感染方式不同可分先天性梅毒和后天性梅毒。
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螺旋体:是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唯一快速、直接的方法,为诊断早期梅毒所必需。
2、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梅毒螺旋体→抗原性心磷脂→反应素
反应素+从牛心中提取的心磷脂→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是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的乙醇溶液。
VDRL、USR、RPR 抗原微粒+抗体(反应素)→粘附→肉眼可见的颗粒凝集和沉淀,即为(+); 可用作临床筛选,并可作定量,用于疗效观察。
3、RPR: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VDRL抗原+活性炭颗粒→RPR抗原
试验在特制的白色纸卡上进行,在白色底板上出现黑色凝集颗粒或絮片为阳性反应
第十五章 立克次体
我国发现的立克次体病主要有斑疹伤寒、恙虫病和Q热等。
1、立克次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而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原核生物。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2、常用Gimenez或Giemsa法染色。
Gimenez染色:呈红色,背景为蓝色。Giemsa染色:呈紫红色,常显两端浓染。除恙虫病立克次体多采用Giemsa法外,其他立克次体常用Gimenez法。
3、立克次体有两种主要抗原:
群特异性抗原:与细胞壁表层的脂多糖成分有关,为可溶性抗原,耐热。种特异性抗原:与外膜蛋白有关,为颗粒性抗原,不耐热。
4、外斐(氏)反应 原理: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的脂多糖(群特异性抗原)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的菌体抗原具有共同的抗原成分。
外斐氏反应:
用与立克次体有共同菌体抗原的变形杆菌OXl9、OX2、OXk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立克次体抗体。
变形杆菌凝集试验WFR,用以诊断流行性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传染病。
5、埃立克体:×鸡胚,×无生命培养基,∨体外细胞培养。
6、磺胺类药物不能抑制立克次体的生长
第十六章 衣原体 Chlamydia
1、衣原体是一类具有独特生长发育周期、专性细胞内寄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衣原体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可观察到两种不同的颗粒,即原体(EB)和始体(IB)。
原体较小而致密,有胞壁,胞外稳定,是发育成熟的衣原体,具有感染性。Giemsa染色呈紫色,Macchiavello染色呈红色。
始体又称为网状体(RB),较大而疏松,无胞壁,胞外不稳定,无感染性,是繁殖型。经Giemsa和Maechiavello染色后均呈蓝色。
3、显微镜检查Giemsa染色:光镜下,原体呈紫红色,始体为嗜碱呈蓝色,查见包涵体有诊断价值。
第十七章 支原体Mycoplasma
1、无细胞壁、形态上呈高度多形性,可通过除菌滤器,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着色,姬姆萨染色较好,结果呈淡紫色。
2、人工培养基培养:营养需求高于一般细菌。基础:牛心浸液
提供胆固醇及其他长链脂肪酸:人或动物血清 提供核苷前体和维生素等:10%的新鲜酵母浸液
3、典型的菌落呈“油煎蛋/荷包蛋”样,菌落大小0.1~1.0mm。
解脲脲原体的菌落最小,直径仅为10~40μm,须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故原称为“T”株(tiny strain)。
4、病毒学研究中细胞培养常被支原体污染。
5、对青霉素、头孢等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蛋白质合成或作用于核蛋白体的抗生素如强力霉素、四环素、红霉素、螺旋霉素、链霉素等敏感。
6、支原体无细胞壁,而细菌L型是细菌失去细胞壁所形成的细胞壁缺陷型,二者在许多生物学性状上相似。
支原体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绝大多数生长需胆固醇
遗传上与细菌无关,且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也不能变成细菌
菌落较小,0.1~0.3mm
L型细菌 自然界很少存在 生长不一定需要胆固醇
遗传上与原菌相关,并可在诱导因素去除后回复为原菌
菌落稍大,0.5~1.0mm 第八、九章 病 原 性 球 菌
1.名词解释:
1)血浆凝固酶:使含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分为结合凝固酶和游离凝固酶。血浆凝固酶:是多数致病菌株能产生凝固酶,能使含有肝素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致病株大多数能产生,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2)SP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葡萄球菌A蛋白,存在于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为完全抗原,具属特异性。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
本质为单链多肽,与肽聚糖形成共价键结合,SPA可与IgG1、IgG2、IgG4分子的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IgG的Fab段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可用于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用于抗原检测。
SPA与IgG结合后复合物具有抗吞噬,促细胞分裂,超敏反应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3)Optochin试验:奥普托欣试验原理:几乎所有肺炎链球菌对奥普托欣试验敏感,而奥普托欣试验对其他链球菌则无抑制作用。挑取待测定的菌落密集接种在血平板上,贴5μg/片的Optochin的纸片与平皿表面,35℃18h后,抑菌环直径>15mm为肺炎球菌。
2.根据色素和生化反应将葡萄球菌分成哪几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 表皮葡萄球菌-----偶尔致病 腐生葡萄球菌-----一般不致病
3.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依据有哪些?
1.产生脂溶性金黄色色素2.血平板上菌落周围产生透明溶血环 3.发酵甘露醇4.血浆凝固酶阳性5.耐热核酸酶阳性6.涂片镜检为革兰阳性葡萄状排列的球菌 7.G+Cmol%为30mol %—38mol %
4.根据链球菌在血平板上的溶血现象,将其分成哪些类型? 在血平板上根据溶血现象分为甲、乙、丙三型。
α(甲)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有狭窄的草绿色溶血环-----多为条件致病菌,草绿色链球菌 β(乙)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有明显宽广的完全透明环-----致病性最强,溶血性链球菌 γ(丙)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无溶血环-----一般不致病,不溶血性链球菌,常存在于乳类及动物的粪便中。
5.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有哪些异同点? 脑膜炎球菌可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产酸,淋球菌只分解葡萄糖产酸,还可用血清学试验加以鉴别。
比 较 内 容 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 培养特性 脑膜炎奈瑟菌
G-双球菌;有荚膜、菌毛(新)高营养、5%CO2露滴状、自溶酶
淋病奈瑟菌 同左
高营养、5%CO2 生化反应 抗原与分类
抵抗力
致病性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防治原则 分解葡萄糖、麦芽糖
荚膜多糖群特异Ag外膜蛋白型特异Ag脂多糖Ag 核蛋白Ag 冷、热、干燥、消毒剂均敏感 荚膜、菌毛、内毒素 流行性脑脊膜炎 荚膜多糖疫苗
只分解葡萄糖
菌毛蛋白Ag ;脂多糖Ag ; 外膜蛋白Ag(PⅠ、PⅡ、PⅢ)
同左
荚膜、菌毛、外膜蛋白、IgA1 淋病 洁身自好
6.葡萄球菌属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染色与培养
革兰染色阳性,球形,呈葡萄状排列,无鞭毛,无芽孢 培养特点: 1.营养要求不高;2.需氧或兼性厌氧;3.最适生长温度28-38℃;4.某些菌株耐盐(10%NaCl)菌落观察:在普通琼脂平板上,35℃孵育18-20h葡萄球菌均形成中等大小、圆形凸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不透明菌落,并可产生不同的脂溶性色素,使菌落呈现不同的颜色,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金黄色、表皮葡萄球菌大多呈白色、腐生葡萄球菌大多呈柠檬色。
在血琼脂平板上,三种葡萄球菌的菌落特点与它们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相同,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有完全溶血环(β溶血),而腐生葡萄球菌和大多数表皮葡萄球菌菌落周围无溶血环。
2)生化反应 触酶试验阳性。致病株分解甘露醇。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试验阳性。金葡菌血浆凝固酶阳性。3)抗原构造
葡萄球菌A蛋白(SPA)多糖抗原 :具有群特异性,是存在于细胞壁上的一种半抗原。荚膜多糖 4)致病物质
毒素:葡萄球菌溶血素,肠毒素,杀白细胞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酶类:脂酶,触酶,凝固酶,葡激酶,耐热核酸酶,透明质酸酶 超抗原 5)免疫性
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当皮肤粘膜发生损伤或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才易引起感染。病后能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作用不强,一般认为不足以预防再次感染。
6)抵抗力
耐干燥;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 对青霉素耐药株高达90%以上;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经成为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7.简述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检验程序和检验方法。(重点掌握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检验程序:
检验方法:
直接涂片检查-----可作初步报告,革兰染色阳性,呈葡萄状排列的球菌,即可作初步报告。培 养:
1.增菌培养——7.5%NaCl肉汤,胰酪大豆肉汤
2.分离培养——普通平板、血平板、Baird-Parker平板、高盐甘露醇平板、卵磷脂高盐平板等 金葡球菌鉴定培养基 — S.aureus ID:灰绿色菌落为金葡球菌 法国科玛嘉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 Staph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紫色; 其他:蓝色、无色。链球菌检验程序
检验方法:
脓汁、咽拭、痰液和渗出物可直接涂片检查。增菌培养接种肉浸液葡萄糖肉汤或匹克肉汤。
分离培养接种血平板做需氧和厌氧培养,观察菌落形态。鉴定试验
β溶血者做杆菌肽敏感试验,敏感者为A群链球菌,耐药者做胆汁-七叶苷试验(阳性为黑色反应),阳性者为B群链球菌,同时做CAMP试验也应为阳性;阴性者为A、B、C群以外的其他链球菌;
α溶血者做Optochin试验,敏感者为肺炎链球菌,耐药者做胆汁-七叶苷试验,阴性者为草绿色链球菌;
不溶血者做6.5%氯化钠试验,阴性者为其他链球菌。
链激酶试验:取草酸钠血浆0.2ml,用生理盐水稀释,再加入链球菌培养物0.5ml和0.25%氯化钙溶液0.25ml混合,放37℃水浴,观察血浆凝固。从血浆凝固起记录溶化时间,溶化时间越短,链激酶越多。
马尿酸钠水解试验: B群链球菌阳性。阳性产紫色或深紫色。
第十章 肠科杆菌
1、简述肠道杆菌共同特点,怎样初步区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 肠杆菌科共同特性
相似的形态染色 中等大小,G –杆菌,无芽胞,多数有动力,致病性菌株多有菌毛,具有质粒。简单的培养条件 活泼的生化反应
抗原构造: 包括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抗原3种。O抗原和H抗原是分群和分型的依据。
抵抗力: 不强,不耐干燥,对一般的化学消毒剂均敏感。变异性:(1)S-R变异:新鲜分离的细菌菌落为光滑性,反复传代或保存过久,菌落变成粗糙型。
(2)H-O变异:鞭毛从有到无。
(3)质粒、转座子、结合子等的转移改变菌株遗传信息,如耐药菌株的出现。乳糖发酵试验------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肠道非致病菌 肠道致病菌------不发酵乳糖 肠道非致病菌----发酵乳糖
2、何谓肥达试验?肥达试验结果判断须注意哪些要点?
肥达试验(Widal test):用已知伤寒沙门菌的O、H抗原,以及引起副伤寒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的H抗原(称为PA、PB)作为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做试管或微孔板凝集试验,检测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体及其效价的一种半定量试验。可辅助诊断肠热症
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1)正常值 :首先应考虑当地人群的正常效价。
伤寒沙门菌O凝集价 >1:80,伤寒沙门菌H凝集价 > 1:160 甲型副伤寒H凝集价 >1:80,肖氏沙门菌H凝集价 >1:80 或在疾病早期及中后期分别采集两次血清,若第二份血清比第一份的效价增高4倍或以上具有诊断的参考价值。
2)O与H抗体的诊断意义:
O抗体出现较早,为IgM,持续时间短(约半年),消退后不易受非特异性病原刺激而重现。H抗体出现较晚,为IgG,持续时间长达数年,消退后易受非特异性病原刺激而重现。
① O、H凝集价均超过正常值,则肠热症的可能性大; ②若两者均低,肠热症的可能性小;
③若O不高H高,可能为疾病的晚期,是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反应;
④若O高H不高,则可能为感染早期,或与其他沙门菌有交叉反应,或H-O变异的沙门菌引起的感染等,建议一周后复查,如一周后H也有升高,可证实为肠热症。
3)注意事项:
确诊为伤寒的患者中约有10%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故阴性结果不能排除伤寒的确诊。其原因可能由于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与肥达反应诊断菌液等有关。
采血的时间不同,肥达反应的阳性率也不同。发病第一周阳性率为50%,第二周为80%,第四周90%,恢复期凝集价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以至转阴。临床上一般以双份血清(早期和恢复期)的凝集价有4倍增高作为新近感染的指标。
3、疑似伤寒病人在病程不同阶段应采取何种标本? 不同疾病、不同病程采集不同标本
伤寒、副伤寒:第1、2周采血;第2、3周采粪、尿;全程可采骨髓。血清学检查:第二周起即可采血清。败血症:采血。
肠炎:粪便、呕吐物、可疑食物
4、SS培养基中有哪些成分,各有何作用? 用途:用于志贺菌和沙门菌分离
成分(g/L)牛肉浸粉5;眎胨或多价蛋白胨5;乳糖10;胆盐8.5;枸橼酸钠8.5;硫代硫酸钠8.5;枸橼酸铁1;琼脂17.0;中性红水溶液0.025;煌绿水溶液0.33ml;蒸馏水1LpH7.0~7.1(25℃)
原理:SS琼脂为强选择性培养基。其成分除了有必要的胨、牛肉膏等氮、碳源外,其他则为选择性抑制剂和缓冲剂。
枸橼酸钠、胆盐、硫代硫酸钠的协同作用与煌绿共同来抑制肠道非病原性细菌及部分大肠埃希菌的生长;对志贺菌属及沙门菌属相对抑制性较弱。硫代硫酸钠有助于大肠菌的菌落着色,枸橼酸铁能缓解某些药物对病原菌的毒性作用,同时与细菌产物起反应呈黑色菌落。
中性红可把分解乳糖和不分解乳糖的细菌鉴别开,前者为红色菌落,后者为无色菌落 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
【观察结果】沙门菌其菌落呈无色半透明,产生H2S者菌落中心呈黑色,部分菌株如亚利桑那亚属Ⅲ有分解乳糖的菌落呈红色、中心黑色,志贺菌属的菌落呈无色透明。大肠埃希菌呈红色混浊。宋内志贺菌能延缓发酵乳糖,培养24h厚可以出现红色菌落。肠道致病菌的菌落均可达1.5mm以上。
5.名词解释:
1)KIA: 克氏双糖铁琼脂,常用于观察微生物发酵葡萄糖和乳糖的能力,可以把肠杆菌科细菌和其他科细菌区别出来以及区别肠道内的致病菌和大肠埃希菌。
KIA成分中含有葡萄糖和乳糖,二者比例为 1:10; 指示剂为酚红,其在PH<6.8时变为黄色,而KIA的PH为7.4(红色),产少量的酸就可导致颜色变化。
2)MIU:动力、吲哚及脲酶(MIU)复合试验
【原理】:培养基为含尿素、蛋白胨的半固体培养基,指示剂为酚红。具色氨酸酶的细菌能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加入吲哚试剂后,培养基上层的吲哚会变红;具脲酶的细菌能分解尿素产氨,使整个培养基变碱呈红色;有动力的细菌沿穿刺线扩散生长。
【方法】:将大肠埃希菌和普通变形杆菌穿刺线接种于MIU培养基,35ºC,18-24h,观察动力和脲酶反应后,再滴加吲哚试剂。
【结果】:扩散生长为动力阳性;滴加吲哚试剂后呈玫瑰红色为阳性;培养基变红脲酶阳性。用途:生化培养基,用于细菌脲酶检测(GB、SN标准)3)IMViC:用来测定菌的生理生化特征的4个实验.主要是用来快速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多用于水的细菌学检查。I:吲哚试验 ;M:甲基红试验 ;V:V.P试验 ;C:柠檬酸实验
4)V-W变异:异:指沙门菌失去Vi抗原的变异。
——初次分离得到的具有Vi抗原、O不凝集的沙门菌称为V型菌;
——Vi抗原部分丧失,既可与O抗血清发生凝集又可与Vi抗血清凝集者称VW型菌; ——Vi抗原完全消失,与O抗血清发生凝集而与Vi抗血清不凝集者称W型菌。
V-W变异的过程是V型菌经人工培养,逐渐丧失部分Vi抗原而称为VW型菌,进而成为W型菌 5)Vi抗原:由聚-N-乙酰-D-半乳糖胺糖醛酸组成。不稳定,新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伤寒杆菌、丙型副伤寒杆菌等有此抗原。Vi抗原存在于细菌表面,具有微荚膜功能,能抵抗吞噬细胞的杀伤和吞噬,并阻挡抗体、补体等破坏菌体作用。测定Vi抗体有助于对伤寒带菌者的检出。
6)外斐反应:变形杆菌属的X19,X2.Xk菌株的菌体O抗原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恙虫病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故可用OX19,OX2,OXk代替立克次体作为抗原与相应患者血清进行交叉凝集反应,此称外斐试验,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
第十二章 革兰阳性杆菌
1.名词解释:
1)串珠试验:接种待检菌于含有0.05-0.1IU/ml青霉素的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37℃,6h后,炭疽杆菌可发生形态
变化;镜下观察,抑菌和生长临界处,菌体膨隆相连似串珠状菌链,而类炭疽杆菌无此现象。2)异染颗粒: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等,在细胞内呈颗粒状,主要成分为RNA及嗜碱性的多偏磷酸盐,用美蓝或奈瑟染色(Neisser stain)后,这些颗粒与菌体颜色不同,两端或一端可见着色较深的异染颗粒(metachromatic granules);异染颗粒有时仅位于菌体两端,常称为极体。
3)纯蛋白衍化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PPD有两种,由人结核分枝杆菌来源的PPD-C和卡介苗制成的BCG-PPD。目前主要用PPD,每0.1ml含5单位。
4)抗酸杆菌:(acid-fastbacilli)又称分歧菌。该菌属无鞭毛、无芽胞、不产生内、外毒素,其致病性和菌体成分有关。引起的疾病都呈慢性,并伴有肉芽肿。分歧杆菌种类较多,可分为结核分歧杆菌复合群、非结核分歧杆菌和麻风分歧杆菌三类。一般不易着色,染色时需要加温或延长时间,着色后能抵抗酸酒精的脱色,故称抗酸杆菌。
5)结核菌(OT)素试验:用于诊断结核菌感染所致IV型超敏反应的皮肤试验。对诊断活动性结核病和测定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参考意义。机体受结核杆菌感染4~8周后,即可产生免疫变态反应。
6)卡介苗:即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甘油胆汁马铃薯培养基上长期培养传代,得到减毒菌株,可用于预防结核菌感染。
2.简述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及培养特性
形态:结核分枝杆菌细长略弯,有时呈分枝状,大小约1~4mm×0.4mm,无芽胞、鞭毛和荚膜。抗酸染色阳性: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含有大量的脂质,不易着色,一般不用革兰染色法染色。用齐—尼氏抗酸染色法(Ziehl-Neelsen acid-fast stain),以5%石炭酸复红加温染色后能抵抗3%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结核分枝杆菌被染成红色,而其他非抗酸菌及背景则被美篮复染呈蓝色。此外,结核分枝杆菌在药物如异烟肼的影响下,亦可变为抗酸染色阴性。
菌落特征:表面干燥、粗糙、隆起、呈颗粒、结节或“花菜状”,乳白色或淡黄色,不透明 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
最适生长温度为37℃,低于30℃不生长。最适酸碱度为pH6.5~pH6.8 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必须在含有血清、卵黄、马铃薯、甘油以及某些无机盐类的特殊培养基上才能良好生长。常用罗-琴(Lowenstein-Jensen,L-J)固体培养基,内含蛋黄(含脂质生长因子,能刺激生长)、马铃薯、甘油(甘油对人型菌生长有促进作用。一定浓度对牛型及鼠型菌有抑制作用)、无机盐和孔雀绿(抑制杂菌,利于分离和长期保存)等。
本菌生长缓慢,一般2-4周才能长出菌落。
3.简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判断及意义 原理:结核菌素皮肤反应是迟发型细胞超敏反应。它是抗原(结核菌或卡介苗)进入机体使机体的免疫T淋巴细胞致敏,并大量分化增殖。当已致敏的机体再次遭受到抗原入侵时,致敏淋巴细胞就会与之结合,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表现在结核菌素注射部位形成硬结甚至发生水泡、坏死。结素试验阳性表明机体曾经受到结核菌感染或接种过卡介苗,也表示机体对结核菌有一定免疫力。
方法:取两种PPD 5单位注入两前臂皮内,48~72小时后观察红肿直径 结果:阴性:<5mm;阳性:>5mm;强阳性:≥15mm 结核菌素试验应用
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测定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 了解人群自然感染率
作为婴幼儿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4.简述炭疽芽孢杆菌的抗原构造
细菌性抗原:菌体多糖、荚膜抗原、芽孢抗原
炭疽毒素:水肿因子、致死因子、保护性抗原三种蛋白质组成的外毒素复合物。
1)菌体多糖:由D-葡萄糖胺,D-半乳糖及乙酸组成,与毒力无关。能耐热、耐腐败。环状沉淀反应(Ascoli热沉淀反应),对炭疽病诊断有一定价值。不仅有抗原性,而且是多种植物凝集素受体。如大豆凝集素、相思豆凝集素等,故可用植物凝集素来鉴定菌。
2)荚膜: 非保护性抗原;有抗吞噬作用,与毒力有关,是重要的毒力因子和特异性抗原,有鉴别诊断价值。
3)芽孢抗原: 芽孢外膜含有抗原决定簇,具有免疫性和血清学诊断价值
炭疽毒素:水肿因子(EF)、致死因子(LF)、保护性抗原(PA)EF 和LF的作用,都需PA的协同
细菌分型___统一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原则 糖发酵试验 KIA 衣原体特殊发育周期 卡介苗 ;细菌学命名 革兰染色 炭疽抗原 非特异性梅毒螺旋 ;食物中毒实例简述细菌学检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