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现代汉诗1
⒈新诗的贡献和意义
⑴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特别是促进了中国的民主改革进程。⑵完美了现代汉语,使现代汉语更富有文采和诗意。
⑶丰富了国人,特别是普通人的情感和想象力,使普通人的生活也有了诗意。
⑷记录了历史,展示出国人在不同时期的生存状态。比如“朦胧诗”。⑸新诗及新诗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⒉郭沫若五四时期新诗的成就 ⑴力倡主情主义,强调内心情感、情绪的表现,从而把中国新诗从“摹仿自然”阶段,推向“表现自我”阶段,从此,一种新的诗歌美学观开始建立起来。
⑵借助泛神论,展开了一个辽阔而丰富的新的世界,开拓了新诗宽广的领域,加强了新诗自我表现和反封建的力度。
⑶郭沫若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二十世纪的动的和反抗的精神”,既是郭沫若诗歌中最可宝贵的东西,也是中国新诗的艺术精魂和生命线所在。
⑷郭沫若诗歌中表现出的非凡的动与力既是对传统诗文化的挑战,也是对一种新的诗歌境界的追求,郭沫若诗歌中的独到之处,超出同代人成就的地方,也在于此。
⑸异常活跃丰富、大胆奇特的想象,使诗的翅膀真正飞腾起来,郭沫若诗歌的诗性特征也因此大大突出了,中国新诗的质素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⑹创造了被称作“女神体”的真正的自由体新诗,充分显示了五四“诗体大解放”的实绩。当然郭沫若所创造的现代诗意的话语,毕竟是初期的,他时常不能抑制激情,把粗暴的喊叫和激情的抒发混为一谈。
⒊象征派的艺术趣向
⑴暗示效应:以象征为底座的朦胧堂奥。
魏尔伦:诗应像“画纱的后面美丽的眼睛”。
马拉美:直接称呼事物名称就已经消失了3/4的诗歌快感。王独清:诗是要有暗示的,诗最忌说明。
穆木天:诗不是像化学的H2+O=H2O那样明白,诗越不明白越好。诗要有大的暗示能。
⑵形式自觉:音乐性与画意美整合。穆木天《谭诗》:诗要兼造型与音乐之美。在人们神经上振动的可见而不可见、可感而不可感的旋律的波,浓雾中若听见若听不见的远远的声音,夕暮中若飘动若不飘动的淡淡光线,若讲出若讲不出的情肠才是诗的世界。
⑶重建语言:陌生化的革命。意象奇接。远取譬。感官的交错挪移。
⒋九叶派的思想及诗艺特征
⑴在人生态度与情思活动上,一方面听命于时代呼唤,渴望突进“自己世界外的世界”;另一方面始终坚持凝重超脱、审视内心的姿态。这种离心力与向心力的交错统一的心理结构,为九叶诗思的驰骋提供了自由而开放的阔达空间。驳杂交织的现实外世界与心灵内世界全纳入观照视野,对象世界繁富丰厚。
⑵诗歌观念的变异。他们对“诗是情感”的信条不满,“诗只是激情流露的迷信必须击破,没有一种理论危害比放纵感情更厉害。”(袁可嘉《新诗戏剧化》)在他们看来,属于内视点的诗歌艺术中,若仅强调感情,则涵盖不了理性思考占较大比重的心理结构的整体。追求官能感觉的形象和抽象观念的思考的交织,达到了“思想知觉化”(艾略特)的效果。
⑶主体意识的强化。一方面常常把一种客观物象、景象、事象作表现对象,但不为描摹这种事物本身,而表现由它们触发的情思与哲理;另一方面也时常使主观心灵客体化,对人生生命的哲思感受,不直接吐露,而把它作为客观对象观照,因情唤景、因意取象,利用想象功能创造物态化的形象对应。这种主体意识的强化,把外部事物让位于内心思考,推动了客体真实向主体真实的转移,强化了主体创造力,便于对心灵与现实两个世界的沟通融合,利于诗人找准个人与时代的情志共振点,在个人化观照中传递社会现实 的非个人化的内涵。
⒌朦胧诗的精神内涵
⑴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
⑵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⑶在人道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改变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
⒍朦胧诗的美学追求
⑴思维方式上,追求意象与哲学的联姻。灵感意识的萌醒,为朦胧诗吹送了一股意象思维的旋风,诗人将意象作为思维活动的主要凭借,进行艺术的感受、思考与创造。从本质上说,它思维方式最大的建构还是意象与思辨的融合、诗与哲学的联姻,或说意象思维中渗透着渐趋强化的哲学思维。
⑵文本结构,向主体中心化聚敛。①意识流结构的突起。
②蒙太奇意象组合结构的呈现。
此二者本质都属于主体化、中心化结构。它们虽然随意自由,但是总有一个内在情思光源点的约束,使众多意象分子在铺排流动的过程中向之整合聚敛,形成向日葵式的文体中心化结构。⑶语言创造上,陌生与平朴交错互补。
文革时期,诗歌套语连篇,陈腐老化。一些现代诗人还语言以纯净本色,单纯简隽。比如,梁小斌《雪白的墙》。另一些诗人注意发掘语言的潜能,扩大语言张力。除通感外,常在大与小、虚与实、具体与抽象、感性与理性等矛盾对立的事物间奇诡搭配,为诗增加了超常负荷。如“从星星的弹孔中,将流出血红的黎明”。
胡适《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蝴蝶》 刘半农《汉语字声实验录》《瓦釜集》《扬鞭集》《教我如何不想她》《一个小农家的暮》 沈尹默《鸽子》《人力车夫》《月夜》 郭沫若《天狗》《女神》《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 李金发《微雨》《弃妇》《琴的哀》 王独清《威尼市》《圣母像前》《我从cafe中出来》 穆木天《旅心》《苍白的钟声》 闻一多《红烛》《最后一次的讲演》《死水》《唐诗杂论》《离骚解诂》《七子之歌》 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别拧我,疼》《再别康桥》《偶然》《为要寻一颗明星》,《沙扬娜拉》 朱湘《夏天》《石门集》《草莽集》《摇篮曲》《采莲曲》 戴望舒《绛色的悲哀》《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的记忆》《有赠》《雨巷》《我的记忆》《萧红墓畔口占》卞之琳《鱼目集》《汉园集》(卞之琳、李广田、何其芳)《慰劳信集》《十年诗草》《雕虫纪历1930-1958》《断章》《航海》 艾青《大堰河———我的褓姆》《大堰河》《手推车》 九叶派《九叶集》(诗歌合集)陈敬容《力的前奏》 穆旦《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欧根·奥涅金》,《唐璜》《森林之魅》《赞美》《在寒冷的腊月夜里》 顾城《无名小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诗选》《英儿》《一代人》《简历》《弧线》,《学诗笔记》《请听听我们的声音》《远和近》《门前》《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郑敏《诗集1942-1947》《金黄的稻束》 舒婷《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致橡树》《思念》食指《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北岛《太阳城札记》《北岛、顾城诗选》《北岛诗选》《波动》,《失败之书》《青灯》《回答》《履历》 邵燕祥《到远方去》《在远方》《迟开的花》《邵燕祥抒情长诗集》,《火车叫》田间《假如我们不去打仗》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郑愁予《错误》张枣《望远镜》伊沙《张常氏,你的保姆》 老巢《没有遥控器帮我们关掉这一场雨》冯乃超《红纱灯》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郭小川《林区三唱》杜运燮《秋》 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 梁小斌《雪白的墙》多多《在英格兰》 废名《十二月十九夜》海子《桃花时节》《亚洲铜》陈超《风车》韩翰《重量》洛夫《金龙禅寺》于坚《女同学》 西川《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李亚伟《中文系》
⒈新诗的贡献和意义
⑴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特别是促进了中国的民主改革进程。⑵完美了现代汉语,使现代汉语更富有文采和诗意。
⑶丰富了国人,特别是普通人的情感和想象力,使普通人的生活也有了诗意。
⑷记录了历史,展示出国人在不同时期的生存状态。比如“朦胧诗”。⑸新诗及新诗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⒉郭沫若五四时期新诗的成就 ⑴力倡主情主义,强调内心情感、情绪的表现,从而把中国新诗从“摹仿自然”阶段,推向“表现自我”阶段,从此,一种新的诗歌美学观开始建立起来。
⑵借助泛神论,展开了一个辽阔而丰富的新的世界,开拓了新诗宽广的领域,加强了新诗自我表现和反封建的力度。
⑶郭沫若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二十世纪的动的和反抗的精神”,既是郭沫若诗歌中最可宝贵的东西,也是中国新诗的艺术精魂和生命线所在。
⑷郭沫若诗歌中表现出的非凡的动与力既是对传统诗文化的挑战,也是对一种新的诗歌境界的追求,郭沫若诗歌中的独到之处,超出同代人成就的地方,也在于此。
⑸异常活跃丰富、大胆奇特的想象,使诗的翅膀真正飞腾起来,郭沫若诗歌的诗性特征也因此大大突出了,中国新诗的质素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⑹创造了被称作“女神体”的真正的自由体新诗,充分显示了五四“诗体大解放”的实绩。当然郭沫若所创造的现代诗意的话语,毕竟是初期的,他时常不能抑制激情,把粗暴的喊叫和激情的抒发混为一谈。
⒊象征派的艺术趣向
⑴暗示效应:以象征为底座的朦胧堂奥。魏尔伦:诗应像“画纱的后面美丽的眼睛”。
马拉美:直接称呼事物名称就已经消失了3/4的诗歌快感。王独清:诗是要有暗示的,诗最忌说明。
穆木天:诗不是像化学的H2+O=H2O那样明白,诗越不明白越好,诗要有大的暗示能。
⑵形式自觉:音乐性与画意美整合。穆木天《谭诗》:诗要兼造型与音乐之美。在人们神经上振动的可见而不可见、可感而不可感的旋律的波,浓雾中若听见若听不见的远远的声音,夕暮中若飘动若不飘动的淡淡光线,若讲出若讲不出的情肠才是诗的世界。
⑶重建语言:陌生化的革命。意象奇接。远取譬。感官的交错挪移。
⒋九叶派的思想及诗艺特征
⑴在人生态度与情思活动上,一方面听命于时代呼唤,渴望突进“自己世界外的世界”;另一方面始终坚持凝重超脱、审视内心的姿态。这种离心力与向心力的交错统一的心理结构,为九叶诗思的驰骋提供了自由而开放的阔达空间。驳杂交织的现实外世界与心灵内世界全纳入观照视野,对象世界繁富丰厚。
⑵诗歌观念的变异。他们对“诗是情感”的信条不满,“诗只是激情流露的迷信必须击破,没有一种理论危害比放纵感情更厉害。”(袁可嘉《新诗戏剧化》)在他们看来,属于内视点的诗歌艺术中,若仅强调感情,则涵盖不了理性思考占较大比重的心理结构的整体。追求官能感觉的形象和抽象观念的思考的交织,达到了“思想知觉化”(艾略特)的效果。
⑶主体意识的强化。一方面常常把一种客观物象、景象、事象作表现对象,但不为描摹这种事物本身,而表现由它们触发的情思与哲理;另一方面也时常使主观心灵客体化,对人生生命的哲思感受,不直接吐露,而把它作为客观对象观照,因情唤景、因意取象,利用想象功能创造物态化的形象对应。这种主体意识的强化,把外部事物让位于内心思考,推动了客体真实向主体真实的转移,强化了主体创造力,便于对心灵与现实两个世界的沟通融合,利于诗人找准个人与时代的情志共振点,在个人化观照中传递社会现实 的非个人化的内涵。
⒍朦胧诗的美学追求
⑴思维方式上,追求意象与哲学的联姻。灵感意识的萌醒,为朦胧诗吹送了一股意象思维的旋风,诗人将意象作为思维活动的主要凭借,进行艺术的感受、思考与创造。从本质上说,它思维方式最大的建构还是意象与思辨的融合、诗与哲学的联姻,或说意象思维中渗透着渐趋强化的哲学思维。
⑵文本结构,向主体中心化聚敛。①意识流结构的突起。
②蒙太奇意象组合结构的呈现。
此二者本质都属于主体化、中心化结构。它们虽然随意自由,但是总有一个内在情思光源点的约束,使众多意象分子在铺排流动的过程中向之整合聚敛,形成向日葵式的文体中心化结构。⑶语言创造上,陌生与平朴交错互补。
文革时期,诗歌套语连篇,陈腐老化。一些现代诗人还语言以纯净本色,单纯简隽。比如,梁小斌《雪白的墙》。另一些诗人注意发掘语言的潜能,扩大语言张力。除通感外,常在大与小、虚与实、具体与抽象、感性与理性等矛盾对立的事物间奇诡搭配,为诗增加了超常负荷。如“从星星的弹孔中,将流出血红的黎明”。
⒌朦胧诗的精神内涵
⑴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
⑵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⑶在人道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改变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
胡适《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蝴蝶》 刘半农《汉语字声实验录》《瓦釜集》《扬鞭集》《教我如何不想她》《一个小农家的暮》 沈尹默《鸽子》《人力车夫》《月夜》 郭沫若《天狗》《女神》《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 李金发《微雨》《弃妇》《琴的哀》 王独清《威尼市》《圣母像前》《我从cafe中出来》 穆木天《旅心》《苍白的钟声》 闻一多《红烛》《最后一次的讲演》《死水》《唐诗杂论》《离骚解诂》《七子之歌》 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别拧我,疼》《再别康桥》《偶然》《为要寻一颗明星》,《沙扬娜拉》 朱湘《夏天》《石门集》《草莽集》《摇篮曲》《采莲曲》 戴望舒《绛色的悲哀》《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的记忆》《有赠》《雨巷》《我的记忆》《萧红墓畔口占》
卞之琳《鱼目集》《汉园集》(卞之琳、李广田、何其芳)《慰劳信集》《十年诗草》《雕虫纪历1930-1958》《断章》《航海》 艾青《大堰河———我的褓姆》《大堰河》《手推车》 九叶派《九叶集》(诗歌合集)陈敬容《力的前奏》 穆旦《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欧根·奥涅金》,《唐璜》《森林之魅》《赞美》《在寒冷的腊月夜里》 顾城《无名小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诗选》《英儿》《一代人》《简历》《弧线》,《学诗笔记》《请听听我们的声音》《远和近》《门前》《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郑敏《诗集1942-1947》《黄金的稻束》 舒婷《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致橡树》《思念》食指《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北岛《太阳城札记》《北岛、顾城诗选》《北岛诗选》《波动》,《失败之书》《青灯》《回答》《履历》 邵燕祥《到远方去》《在远方》《迟开的花》《邵燕祥抒情长诗集》,《火车叫》田间《假如我们不去打仗》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郑愁予《错误》张枣《望远镜》伊沙《张常氏,你的保姆》 老巢《没有遥控器帮我们关掉这一场雨》冯乃超《红纱灯》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郭小川《林区三唱》杜运燮《秋》 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 梁小斌《雪白的墙》多多《在英格兰》 废名《十二月十九夜》海子《桃花时节》《亚洲铜》陈超《风车》韩翰《重量》洛夫《金龙禅寺》于坚《女同学》 西川《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李亚伟《中文系》
第二篇:略谈流行歌词与现代汉诗的异同
略谈流行歌词与现代汉诗的异同
何为诗歌?即诗者,可歌呀。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诗歌因其独特的性质常常以歌曲,文辞,舞蹈的形式或流传于市民阶级为大众所传唱,如柳永的词;或为文人雅士所赏识,如韩愈的“以文为诗”;或为统治阶级愉悦与欣赏,如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集》编成的舞蹈。那么由此推之,当今社会那些流行于市场的可唱,可舞,可说的歌是否也能归溯于古代那些可吟唱的诗歌呢?答案只是略同,这也造就了它与现代汉诗区别之大的根本理由。因为中国现代诗歌是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其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与古典诗歌大不相同,由此推之。
一,流行歌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音乐美,一韵到底或隔句押韵,与古典诗歌略有相似之处;现代汉诗虽为诗但不讲究韵律的和谐,形式的规范,因此有时略同于散文,本身不具有音乐性。
如许嵩的《花满楼》里的“雁南飞前方的路惹得人憔悴落叶坠心底何时才能浪里推。。等过白雪覆盖黑色的眉"句尾词“飞、悴、坠、推、美”等等句句都押韵,虽不像格律诗那样讲究字数的相等,平仄的押韵,但足以与古典诗歌相媲美,因此本身就具有音乐性。再加上现代先进乐器的配乐,歌手独特的演唱风格,深得观众的喜欢;而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每一节,每一句都没有押韵的,全诗着重表达诗人的深情,因此没有音乐性。
二,流行歌词具有一定的市场性,旋律优美,通俗易懂,满足当代人的心理需求,具有平民化,大众化的特点;现代汉诗用词严谨,局限于文人雅士,平民、小孩却无法读懂诗里所含的那些内容,因此具有局限性。
流行歌词表达感情比较直白,语言简单,如《老鼠爱大米》”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歌词表达爱意直白简单,且富有幽默性,音律简单,小孩大人都可以随口哼几句,因此具有大众的特色,传播广泛,具有一定的市场性;而现代汉诗,表达感情一般并不直白,而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找时间的万物去做传达自己思想感情与思想主张的载体,如郭沫若的《凤凰涅盘》那一会凤在唱,一会凰在唱,灼词严谨,反复叠唱,气势恢弘。乍看之下还真不明白诗人要表达什么意思,只有反复阅读,再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与生平经历来推敲和研究才会发现诗人原来是为了提倡当时社会所需要的一种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可是这些也只有读书人及文学研究人士才能读懂,并领略到诗人的高深的写作艺术与卓越的文学价值,可普通百姓与小孩呢?也许甚至连看都懒的看,更别说去买,因为这些东西对她们自身没有利益也没有价值,因此现代汉诗在面向市场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流行歌曲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性,具有口语化和陌生化的特点;而现代汉诗着重书面语言,过分注重语言的用词。如电视剧《刘老根》片尾曲《圆梦》中“刘老根,刘老根,你是一个啥洋人儿呀?。”歌词中采取自问自答的形式来歌颂刘老根的人品以及他虽为平凡人却有不平凡的梦的人生价值观,其歌词和唱音带有浓郁的东北味儿,唱起来既有腔调,又有趣味,深得农民的喜欢,有时大人们闲暇时还会哼两句取乐;再如《青藏高原》里“呀拉索,那就是青藏高原!”里的“呀拉索”是一个藏语的感叹词,是“是啊,好啊”的意思,因此歌词里的语言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对地方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催化剂的作用;而现代汉诗中用词往往慎重且偏重书面语,如李金发的《温柔》里”我以冒昧的指尖,感到你肌肤的暖气’诗人以”冒昧“这个词凸显了自己那种胆小心怯的心理以及自己绅士般礼貌的动作,其心理刻画细微,把男女情人拥抱时的那种细微与热切的感受描绘的淋漓尽致,用词精确确,且富有深层含义,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但却需人细细推敲,方能领会其中的美。
四,流行歌曲有一定的娱乐性,而现代汉诗却是知识性质,教育性质更浓一些。如每位歌手在唱歌时会加上自己的延长特色及表演,带给大家更多的是欢乐,如小沈阳地歌曲以及他滑稽的表演深得大众地喜欢,每每看到他的表演都会让人笑到肚子发疼,忘掉所有的痛苦,因此娱乐性很强;而现代汉诗却读起来比较吃力,需读者有一定的知识水平,认真研究,他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是对历史地回顾,是严肃的气氛,与娱乐性恰恰相反。
但是流行歌词与现代汉诗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一,都具有文学性,通过一定的文字反映作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一定的社会现实。虽说有的流行歌词写的简单,看起来很庸俗,但细细品来,却有”俗中有不俗意“的感慨。比如谭咏麟《水中花》”凄雨冷风中,多少繁华如梦,曾经万紫千红,随风吹落。’歌词很伤感,写花的无恨,无依命运的凄惨,来写自己的坎坷人生,与古代黛玉葬花的伤感很贴近,即伤花又伤人,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审美性质;现代汉诗更是具有这种文学性质,因为它与文更贴近,如徐志摩《再别康桥》全诗音节轻盈而柔美,语言委婉而流畅,其文学价值更是高深。
二,都具有意境美,歌词引用诗经里的经典,词华丽而唯美,意境与现代汉诗这些本质上是文学的作品可一相媲美。
如许嵩的《清明雨上》讲述的是一为青年在春雨中去祭奠自己的爱人,雨像泪水一样寄托这他对爱人的思念,“西桥,窗,雨,琴”这些意向共同塑造了一种孤单凄美的意境;再如戴望舒的《雨巷》通过一个美丽的姑娘的在雨中的样子来塑造一种雨中朦胧的意境美,从而来比喻自己的理想就像雨中朦胧的景色一样,不会得到实现。
三,都具有想象性。歌词加入想象,使词更美,汉诗加入想象,使文章更具有艺术美。
如许嵩《半城烟沙》中想象在沙场战争中,临死前对情人的那种思念,写爱的伟大。再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里幻想这天上有一条街市,那里牛郎和织女可以自由散步,自由相爱,那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是诗人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一种祝福和向往。想象是文章更美!
总而言之,流行歌词与现代汉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为它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前人诗经,古典诗歌的影响,只是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在形式上和语言的表达上有了变化。我们不能单方面的去批判流行歌词的俗,不应局限于表面的意思,而应细细去品味歌词里的内容,就把现在的流行音乐化为庸俗系列,我们应更加注重它内涵的意境美,文学价值以及它给大众带来的娱乐价值;对于现代汉诗,我们更应多去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及生活经历,从而真正了解诗里所蕴含的价值,而不应因时代变化而抛弃它们。
第三篇:浅谈中国现代慈善事业
姓名:王雅倩
学号:10270110
浅谈中国现代慈善事业
浅谈中国现代慈善事业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慈善事业也可以说是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它无疑是社会一定利益的调节器,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它既起着安老助孤、扶贫济困的作用;同时又起着疏理社会人际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具有深远的传统性和广泛的群众性与社会性。
[关键词]:高调慈善、信任危机、不透明化、公信力
一、慈善事业简介
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是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有民间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支持与风险的事业。慈善事业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的实现形式。
二、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现状
(一)、慈善事业在中国现代的发展
慈善事业在中国现代的发展可谓是曲折坎坷,它经过了政府对慈善事业的限制(1949-1956),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排斥(1957-1993)、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接纳(1994-2004)到如今政府对慈善事业的倡导(2005至今)这样四个阶段。① 政府对慈善事业的限制
新中国建国初期,旧的福利救济被看作是‘统治阶级欺骗和麻醉人民的装饰品’,应对旧的慈善机构进行接收和改造;民间慈善事业应该予以否定,政府应是慈善事业的主体,但政府对慈善事业却采取了限制的态度。②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排斥
随着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极左思潮和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国内慈善事业逐步走向衰熄,慈善事业遭到了极大地否定。慈善事业被视为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地主阶级的伪善之举,是所谓的慈善家用来沽名钓誉的工具,慈善思想及其行为被当作另类,山居被认为是‘往社会主义脸上抹黑’;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虽然进行了拨乱反正,但慈善事业还是遇到了一定的阻力 ③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接纳
20世纪80年代以后,理论界对慈善、慈善事业以及人道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慈善事业得以正名,这就廓清了遗留在人们头脑中的模糊认识和偏见。政府也转变了态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识之士认为,必须改变由过去政府实行福利式的全包揽,逐步地想依赖社会明间力量为主的形式过度,政府也明确赞同和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事业才得以被接纳。
第三页 姓名:王雅倩
学号:10270110
浅谈中国现代慈善事业 ④政府对慈善事业的倡导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慈善事业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慈善意识得到普及,因此政府也对慈善事业进行倡导。
(二)、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现状 ①我国现代慈善事业起步较晚
从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的四个阶段来看,我国的慈善事业起步较晚,造成了公民慈善观念落后,个人主动性慈善捐赠参与率较低。问卷调查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误认为慈善事业属于政府的救济行为,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虽然参加国捐款捐物活动,但主要是通过工作单位、学校、居住街道被动捐赠,经常主动捐赠的人数很少;大部分公民对慈善事业以及慈善机构不够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由于慈善意识普及率低,慈善活动开展不多,慈善事业宣传力度不够,使得慈善组织、慈善理念和慈善行动没有深入人心。正是由于我国慈善事业的起步较晚,这就意味着我国的慈善事业实现全民化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② 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且具有不透明化
我国慈善事业的进入、评估、监管、公益产权界定与转让、融投资、退出等完整法律框架尚未形成,使一些有意从事慈善事业者只能裹足观望。同时我国的慈善事业具有不透明化,公信力较低的问题,郭美美事件与红十字会扯上关系,是因为她自称有“红十字会商会总经理”的头衔。无论红事会的各地组织,还是红十字医院、红十字血液中心等名称中含有红十字的机构,不管和红十字会有没有关系,出了事都会算在红十字会的账上。
红十字会在郭美美事件中的尴尬,从一个方面暴露了我国慈善事业立法方面的困境。随着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现行的慈善法规已不能适应现实要求,慈善法律缺失阻碍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玉树地震之后,意味东南亚华侨曾不顾身体和年龄,亲自驾车48小时前往玉树。他想实地考察一下,亲眼看着捐出去的钱变成一所学校。也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可以用“五个看不见”来描述慈善的不透明:捐款人看不见,灾区群众看不见,灾区政府看不见,灾区慈善组织看不见,捐赠落实看不见。”这些都说明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制度不规范化,捐赠的不透明化。这使得我国的慈善事业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③ 我国慈善捐赠水平低,且组织数量少
2009年中国慈善捐赠达到509亿元,占当年GDP的百分之零点一七,占中国财政收入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五。比较一下,美国当年的捐款占当年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十。除了捐赠水平较低以外,我国的慈善组织数量也很少。截止2009年的统计,中国的基金会为1843个,美国的慈善组织超过100万个,英国比较活跃第三页 姓名:王雅倩
学号:10270110
浅谈中国现代慈善事业 的慈善组织也超过16万个,跟发达国家比较,中国慈善组织的数量还很不够。
三、解决我国慈善事业所存在问题的办法
(一)、由于我国慈善事业起步较晚,公民普遍慈善意识不高,因此就需要我们要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慈善意识,通过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和志愿活动,只有全民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我国的慈善事业才能长期蓬勃发展。
(二)、我国的慈善捐赠水平较低,且慈善组织数量也较少。因此政府因对慈善行为给予一定的优待,在税收及财政政策上对慈善事业有所倾斜,利用税收杠杆,通过对慈善公益捐赠减免税收,以实现对公益事业参与者的税收照顾和优惠,从而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此项事业。
(三)、加快立法和制度建设步伐,保证慈善事业的规范性。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各级政府应规范自己的行为,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出现占、挪用慈善基金会民间捐款的现象,对于这些现象,应当坚决制止,并引以为戒。
(四)、提高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在慈善信息上采取公开公正的原则。做到捐款统计的透明化,捐款去处的透明化。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系统在网上查询善款的流向,知道用到什么地方,落实到什么项目。推动建立透明度高和公信力高地慈善组织,厘清政府责任与民间慈善、慈善与商业之间的关系。
四、我眼中的慈善
善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可能出于各种目的从事慈善,过多地纠缠动机,我个人认为没有太大的意义。前段时间许多人对于“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进行了猛烈地批评。可我却觉得,尽管他或许是出于某种意图来参加慈善事业,但他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一个中国企业家,他尽到了他所应该尽得责任。他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属于他的一份爱心。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人讲中国的企业家与比尔·盖茨,巴菲特等外国企业家进行相比,他们觉得企业家应该进行“裸捐”,但我认为企业家可以有多种方式回馈社会,我们不应以“裸捐”作为道德标准。或许慈善的确不能像陈光标似的一味“高调”,一味“暴力”,作为一项山居,需奥扎扎实施推进,需要照顾受捐者的感受和尊严,需要很多人无私奉献,但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陈氏“高调”视乎也并非一无是处,起码他的做法唤醒了公众对慈善的关注,也湿使得一些企业家和慈善人士感受到压力。
无论从外国还是国内经验来说,良性的慈善运作需要一套严格的程序和制度,需要一支专业的慈善团队去打理,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只有拥有了良好的慈善制度,慈善意识高的公民,和有效执行的政府,强有力的监督,那么我相信我国的慈善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
第三页 姓名:王雅倩
学号:10270110
浅谈中国现代慈善事业 参考文献:【1】《中国青年报》2011年9月29日
【2】《当代中国慈善事业》作者: 郑功成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3】《中国慈善事业遭遇空前信任危机》
人民日报 2011年11月10日 【4】《有关慈善事业的一些思考》作者:杨澜
第三页
第四篇:《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要
(这里是详细讲稿,突出重点,内容精当,有完整练习和全部答案,后有模拟题)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综述了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至1949年9月30日止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状况,对三个时期现代文学的流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现代文学发展概况有基本的了解。对每个阶段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论争、文学流派及思潮状况要重点掌握。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晚清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发起的诗界革命;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裘廷梁等的白话文运动。
文学革命的发生历背景及其过程。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新青年》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思想启蒙运动如火如茶展开。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文学革命由此兴起。钱玄同、刘半农纷起响应,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确立文学革命的方向,鲁迅《狂人日记》发表,震惊文坛。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八事”主张,以进化论的眼光断定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并旗帜鲜明地反对拟古主义和摹仿主义创作风气。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为建设新文学的宗旨。胡适的《尝试集》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他的《终身大事》是最早的白话戏剧。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提出文学改革主张。他的态度比胡适更为坚决。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他表明了鲜明的政治及文学立场。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的《平民文学》则强调了新文学应以表现普通人的真挚的思想情感为主,标志着人生派文学的发端。
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以现实主义为主潮,浪漫主义也有所发展,代表人物是郭沫若,现代主义掺杂其中。
“五四”时期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林纾(琴南)。1919年,他发表《致蔡鹤卿书》,攻击新文化运动,又发表小说《荆生》,《妖梦》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蔡元培在《答林君琴南函》中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实现了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双重革新,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开放。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第二节
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文学新思潮
1921年以后,文学革命篷勃发展,社团和报刊大量涌现。
1912年文学研究会成立,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社团,其主要文学主张是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对新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1年创造社成立,是文学革命中出现的最大的浪漫主义社团。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提倡文学无目的论,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1925年后,创造社转向提倡革命文学。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也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社团。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提出“三美”主张,后被称为新月诗派,他们使中国新诗走上了较为严谨的发展道路。1928年以后的新月派提出“健康”与“尊严”的原则,与左翼文学发生论争。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致力于现代白话散文的创作。莽原和未名社由鲁迅发起和领导,是倾向于现实主义的文学社团。浅草社1922年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林如稷、冯至等人。沉钟社1925年创立,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是一个专门做情诗的团体。
20年代中国话剧艺术也有了较快发展。1907年由曾孝谷、欧阳予倩等成立的春柳社是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曾上演《黑奴吁天录》。话剧当时被称为新剧,或文明戏。“五四”文学革命后,“爱美剧”出现,标志着中国话剧进人一个新的发展期。民众戏剧社、上海戏剧协社、南国社成立。
1921~1927年的现代文学,以“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为主潮。浪漫主义文学也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开始萌生。
象征派诗人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是20年代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迥异的一个诗人群体。穆木天、王独清在关于新诗的通信中提出了著名的“纯诗”观念。1923年~1924年邓中夏、恽代英、沈泽民等倡导革命文学。“五卅”运动前后至1927年,茅盾、郭沫若、郁达夫、鲁迅等开始与革命文学靠拢。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论争。1919年,“问题与主义”之争(李大钊与胡适);1919年到1922年,“整理国故”之争;1924年,《语丝》与《现代评论》之争。
鸳鸯蝴蝶派。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前后,代表人物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等。鸳蝴派小说的主流是言情小说,代表作有《玉梨魂》、《广陵潮》等,主要刊物《礼拜六》。受到文学研究会等现实主义作家的批判。
学衡派。因《学衡》杂志而得名,吴宓、梅光迪、胡先骕为其主将,反对言文合一,反对新文化运动。
甲寅派。因《甲寅》杂志而得名,代表人物章士钊,提倡复古读经,反对新文化运动。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的原因。
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创造社和太阳社。创造社主将有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阳翰笙等。太阳社有蒋光慈、钱杏邨、洪灵菲等。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的主张:强调文学的阶级性及工具性,作家要获得无产阶级意识。主要错误:对中国社会缺乏准确分析,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主要任务、对象存在错误观点;夸大文学作用;宗派情绪浓厚。
革命文学论争的双方:创造社与太阳社;鲁迅和茅盾。革命文学论争产生了积极的后果。1930年左联成立于上海,这是左翼文学的统一战线组织,主要刊物《北斗》、《萌芽》。1936年左联解散。
左联主要贡献:①组织各种团体,推动左翼文学发展;②同国民党文化“围剿”展开斗争;③重视理论批评,研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④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⑤开展文艺思想斗争和论争;③重视培养文学青年。主要错误:①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机械论;②组织上的关门关义、宗派主义。
1930年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1932年中国诗歌会成立。
两个口号的论争。围绕“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展开的争论。1936年《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发表,文艺界达到广泛团结。第四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两大思潮及其论争(1927~1937)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得与失:革命文学思潮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其中掺杂了“左”的机械论的错误,这集中表现在文学与革命的关系和文学与群众的关系上。
文学大众化思潮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中国诗歌会的创作方面。
与革命文学思潮相比,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强调文艺的独立品格,或文学脱离政治的自由。30年代自由主义文艺思潮主要有“京派”、“论语派”、“新月派”、“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等文学流派。
“京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等,刊物有《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要求艺术和政治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立品格。京派以“乡村中国”为其主要创作内容。“论语派”因林语堂创办的《论语》杂志而得名,提倡幽默、闲适、性灵的文学。
后期新月派也提出了超脱的文艺观,崇奉“健康”与“尊严”的原则。梁实秋以“人性论”来攻击无产阶级文学,遭到鲁迅及左翼作家的批评。“自由人”指胡秋原,“第三种人”指苏汶,他们极力反对文艺的阶级性而誓死捍卫文艺的自由。左翼作家对其进行批判。1932年张闻天发表文章,既批评了“留声机”论也批评了非政治主义的观念。
1930年到1931年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属于国民党的右翼文学组织,宣扬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意识,遭到鲁迅、瞿秋白等人的批判。
3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更加壮大,浪漫主义思潮大为减弱,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有所发展。现代诗派是30年代较为成熟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等,主要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来进行诗歌创作。
心理分析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施蛰存。其小说深人、细致地剖析了人物的潜意识、隐意识及性变态心理。
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穆时英、刘呐鸥。他们的小说用缤纷的色彩和快速的节
奏来表现半殖民地的病态文明,注意挖掘人物深层次的感觉与印象。第五节
抗战时期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937~1945)抗战爆发后,抗战文学运动迅猛发展。1938年,“文协”成立于武汉。其会刊《抗战文艺》是战时历时最久的刊物。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文艺大众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抗战初期,朗诵诗、街头诗等小型作品涌现,缺点是流于概念化和内容空疏。1938年后,郭沫若等建立文化工作委员会,成为国统区进步文艺活动的中心。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上海租界的文艺活动被称为“孤岛文学”。孤岛文学的成就表现为杂文和戏剧创作。杂文有唐弢、柯灵等“鲁迅风”杂文创作,戏剧有阿英的南明史剧等。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①重视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②现实主义是抗战文学主潮,但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仍然存在。
1940年前后发生了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向林冰强调民间形式为主,葛一虹则对旧形式全盘否定。郭沫若、茅盾、胡风都发表了不同的见解。40年代最大的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七月诗派”,主要成员有艾青、田间、绿原等,他们以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自由诗体为主要风格。
1945年发生了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战斗精神”的讨论。
4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仍处于主潮地位,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则处于较弱地位。徐讦、无名氏的后期浪漫派小说,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仍富于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40年代重要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穆旦、辛笛、陈敬容等人,他们的创作较多吸收了西方现代派诗的艺术技巧,其作品标志着现代新诗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战国策派因1940年陈铨、林同济创办的《战国策》半月刊而得名,它们宣传法西斯主义与权力意志,适应了国民党专制主义的需要。
1938年梁实秋发表了文艺与抗战无关的观点,受到张天翼等作家的批评。第六节
解放区文学的兴起
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42年5月,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此次会议旨在解决作家队伍的思想面貌、作家与大众的关系、文学的普及与提高等问题,在会上毛泽东发表了《讲话》。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从生活、思想、艺术三方面论述了创造人民文艺的必须的途径,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讲话》还论述了普及和提高的问题,《讲话》认为文艺从属于政治,并把政治标准作为衡量文艺作品的第一标准。这种提法有失偏颇,但由于特殊的时代环境,它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文艺出现了新的面貌:新秧歌运动出现;大批作家深人生活;出现了一批主题和题材新、人物新的作品。
解放区文学思潮的特点:①现实主义成为唯一思潮,一花独放,现代主义、浪漫主义黯然失色。②从文学大众化思潮发展到工农兵文学思潮,解放区文学成为工农兵文学。文学思潮艺术方法和手法单一,缺乏丰富多彩和开放性,产生了某些公式化、概念化和图解政治的作品。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开展了整风运动。王实味强调文艺要暴露黑暗,其文章《政治家·艺术家》和《野百合花》受到批评。
延安文艺座谈会对国统区文学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标志着现代文学开始进人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的阶段划分
1.发生期(1917—1920)。文学革命标志着现代文学的诞生。这时主要是在批判旧文学的同时开始新文学的创造。
2.发展第一期(1921—1927)。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的成立、《沉沦》、《女神》、《阿Q正传》的出版和发表,是新文学进入发展期的标志。特点为百花齐放。3.发展第二期(1928—1937)。“四一二”事变后百花齐放的局面结束,新一个时期也就开始了。特点为左右分裂,大型作品走向成熟。4.发展第三期(1937—1949)。“七七事变”后,分裂局面结束,代之以统一的抗战文艺运动。主要特点是因政治而划分为不同地区,不同地区又形成前后两个不同阶段。第一章
要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胡适、周作人的新文学观。鲁迅的早期生平。《狂人日记》的划时代意义。
二.胡适、周作人的新文学观
胡适、周作人的新文学观都较为重视新文学的建设。但他们的观念又各有侧重。胡适偏重形式的革新,如他的《论新诗》、《论短篇小说》、《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等论文为新诗、现代小说和话剧的建立提供了理论的支持;周作人偏重思想的改革,如他的《思想革命》、《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论文使文学革命的主张理论化,对后来为人生派文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文学革命的内容和意义 其内容主要有三项:
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打破种种旧形式的束缚,追求文体的解放。2.批判“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等封建的文学观念;批判桐城派、《文选》派、江西派等封建文学的代表性流派。
3.提倡国民文学、平民文学、社会文学,要求表现社会的真实现状,描写普通人的生活。四.鲁迅的早期生平
1881年生于绍兴,1936年在上海去世。少年时代他看到了封建阶级的腐败,看到了农民精神上的麻木和生活上的贫困。青年时代,他读到了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很大影响。到日本学医时,他还是个科学救国论者,但体格强壮的同胞作为麻木的看客的幻灯片,使他感到了改变精神才是救国的第一要着,于是,他弃医从文,成为一位启蒙主义思想家。国内的黑暗现实,使鲁迅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在新文化运动的鼓舞和召唤下,终于发出了沉寂多年的第一声呼喊,发表了震惊海内的《狂人日记》。五.《狂人日记》
1.作品的创作意图和方法 《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作品对迫害狂者的精神状态虽然有逼真的描写,但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更令人震惊。《狂人日记》具有鲁迅一贯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又含有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2.作品的思想性
《狂人日记》表现出作者作为一位启蒙主义者的特点。作品揭露了“仁义道德”的极端虚伪性,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作品不仅表现了鲁迅的“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创作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所以,这篇作品不仅是一篇彻底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作品的总“序言”。3.作品的艺术成就
《狂人日记》借鉴俄国果戈里的《狂人日记》的写法,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种新的体裁——日记体小说。4.作品的意义
《狂人日记》虽然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白话小说,但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以娴熟的白话口语,以足够的思想艺术份量,深刻地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质,把彻底反封建的精神与崭新而完美的形式相结合,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第四章
一.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沈雁冰、叶绍钧、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许地山等十二人在北京成立了文学研究会。他们以改革后的《小说月报》为主要阵地,同时又出版了《诗》月刊。他们要求文学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对人生起作用,因而也被称为“为人生派”。后来,冰心、朱自清、庐隐、鲁彦等著名作家都成为它的会员,人数达170余人,是中国二十年代第一大规模的文学社团。二.创造社
1921年7月,留日学生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在日本东京组成创造社,成员还有田汉、郑伯奇等。1922年5月,他们在国内出版了《创造季刊》,此后又出版了《创造周报》、《创造月刊》等刊物。他们的主张多带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因而也被称为“为艺术派”。
三.文学研究会小说创作的一般特点
冰心、庐隐、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文学研究会小说家在创作上,直接继承了“发生期”中“问题小说”的传统,多写探讨人生问题,表达对人生见解的各种题材,提出了当时他们所关心的婚姻、家庭、出路、道德等各种问题。其中,不少小说表现了“泛爱”思想。他们的创作大多经历了一个由表现“爱”与“美”,转而揭露生活中的“丑”与“恶”的变化过程,作品的现实性得到了逐步的增强。四.冰心的小说
冰心小说创作主要集中在1920年前后,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问题小说阶段和泛爱小说阶段。她的问题小说较好地继承了新文学发生期“问题小说”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问题。如1919年她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用对比的手法,提出建立合理家庭的问题;此后写的《斯人独憔悴》提出了五四后必然加剧的某些家庭中两代人的矛盾的问题;《去国》通过在外留学的英士学成回国决心报效祖国,最后又怀着悲愤惆怅之情离开祖国的故事,提出了知识分子的出路问题;《庄鸿的姊姊》提出了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问题。她的泛爱小说是其问题小说的变化和发展。代表作《超人》通过何彬的形象,直接提出作家的人生互爱理想。1931年,冰心写了《分》,朦胧地表现了阶级间的不平等,与“泛爱”作品相比,思想倾向有了变化。五.叶绍钧的小说 1.叶绍钧的初期小说
叶绍钧是文学研究会中成绩最突出的作家。初期的叶绍钧小说也把爱与美作为医治人生痛苦的良药,对被侮辱被损害者表现出人道主义的同情。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隔膜》中的许多作品就是从不同的人生中,写出了人际间心与心的不相通,表明生活中需要爱。此后,他又出版了《火灾》、《线下》、《城中》等短篇集,从表现爱的追求,转而倾向于客观现实的描绘。在叶绍钧客观描写现实的作品中,教育界的题材占了很大的比重。2.《潘先生在难中》的内容特点 《潘先生在难中》是叶绍钧早期小说的代表作。它以1924年发生于江浙的军阀战争为背景,通过让里县一位小学校长潘先生在战乱中带领全家逃难到上海,而自己又因教育局长的通知只身返回县城,以及他在战后欢迎得胜的军阀这三个主要情节,塑造了潘先生这个城市小资产阶级中典型的灰色小人物形象。在军阀混战中,他首先考虑的是他自己和他家小的利益,他带全家逃到了上海,为自己“从毁灭和危难当中”捡回了四条性命和一个皮包而感到舒快。他回到县里后,先是为自己决定回来而不会被开除而庆幸,接着又为自己的家产忧虑和操劳,最后,在炮声中带着细软躲进了洋人的红房子里去了。如果说从题材上看,写教育界是叶绍钧小说的特长,那么,从反映人生面貌的角度来看,写灰色人生就是叶绍钧小说的特色了。这类灰色的人物包括的阶层很广,但更为集中的、深刻的、典型的仍是教育界的人物,而最为成功的便是潘先生了。3.潘先生形象
自私而精明,胆怯而乐观,这是潘先生性格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他的思想性格中,带着明显的“奴性”特征。他既对统治阶级不满,又心甘情愿为他们效劳;既对军阀的罪恶有亲身的感受,又故作潇洒地为他们歌功颂德。畏畏缩缩、庸庸碌碌,没有正义感,没有是非观,没有社会意识,没有男儿血性。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占据了他的全部心灵,自私猥琐,庸俗低级,随遇而安。这类灰色人物在旧社会各界的雇员阶层中,常能见到。4.《潘先生在难中》的艺术特色(1)叶绍钧初期的小说较为散文化,后来情节
性有所增强,有的重故事,有的通过情节
片断,着重塑造人物。《潘先生在难中》在结构上主要截取生活片断,顺序连接,简明朴素,情节
生动而细节
精彩,既有利于人物性格的完成,又使作品紧密而不拘谨。
(2)叶绍钧在写作中坚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在文学研究会作家中,他是真正“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的人生的。”他尽量让事实说话,用人物自身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其性格。如《潘先生在难中》第一段“逃难”中的精采描写,约十个细节
便从多侧面把潘先生的心灵勾勒出来了
(3)叶绍钧小说的语言是非常朴实的,同时又是非常严谨的,描情叙事都凭那平正、明净、清爽、流畅的文字。与他冷静客观的创作态度相一致,他在讽刺之中也不露声色,几乎全不用夸张,只抓取一二言行,用平静的口气加以表述,那讽刺的效果常在读者的回味中。因此,他的小说又是蕴藉而含蓄的。叶绍钧的小说是文学研究会中最能体现该会主张的现实主义方法的,也是鲁迅之后最具现实主义特色的,所以,在文学研究会的众多作家中,他是最为重要的作家。
六.创造社抒情小说的一般特点 创造社抒情小说主要有两种类型: 1.自叙小说,也即所谓“身边小说”,是以自己身边的日常琐事为题材,并受日本私小说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体。自叙小说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自叙传性质,但又不等于作家的自传。主要作品有郁达夫的《沉沦》、《茫茫夜》、《秋柳》、《茑萝行》,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即《岐路》、《炼狱》、《十字架》)、《残春》、《落叶》、《行路难》等。
2.寄托小说,以古代或外国的人和事为题材,但是不在于准确地展现古代的历史或外国的生活,而在于凭借这些故事以抒发作家的主观情怀和意绪。主要作品有郁达夫的《采石矶》、郭沫若的《牧羊哀话》等。七.郁达夫的小说 1.《沉沦》主人公产生忧郁症的原因
《沉沦》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患有严重的“忧郁症”的留日学生。他患忧郁症的原因,一是由于他有正义感,看不惯社会的黑暗,与周围的现实格格不入,不但使他远离留学的同学,而且曾两度退学;二是由于身处异国,备受民族岐视,又加上自己在经济上陷于困境;三是由于他在青春期中热烈地追求爱情时,这种追求难以实现,并由此产生了性心理的变态。2.作品描写性苦闷的主要价值
《沉沦》主人公的忧郁和苦闷,虽然在当时的许多有民主主义觉悟的、爱国的知识分子中具有普遍性,但是,作品并没有从这普遍性的一面展开主人公与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是集中于主人公内心苦闷,特别是性的苦闷,其价值主要在于:(1)《沉沦》对主人公要求**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五四时期追求个性解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封建禁欲主义的反叛,也是对封建文学禁区的突破,成了当时以青年问题为题材的青春文学的独具特色的一篇。(2)《沉沦》主人公是在内心痛苦无法解脱的情况下蹈海自尽的,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发出了“中国呀中国,你为什么不强大起来”的慨叹,表现了当时在五四青年内心的感时忧国的悲愤情绪,向人们申诉了那个时代的青年心中的不平和痛苦,也对那个时代提出了抗议。(3)《沉沦》大胆、无畏的反封建的勇气和真诚,坦白的艺术作风,给文坛带来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新鲜气息。3.《沉沦》和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1)郁达夫的《沉沦》等抒情小说,从头到尾贯穿始终的是作家的情绪流。他的小说同郭沫若的诗一样,是生的颤动、灵的叫喊。这种情绪流的小说,结构单纯、松散,带有散文的特点,故事的进展不是依据人物的性格逻辑和情节的内在冲突,而是随着主观情绪的起伏而发展。
(2)郁达夫的《沉沦》等抒情小说,不大重视人物塑造,不求细节的真实刻绘。自叙小说的主人公实质上是作家自我表现的工具,而寄托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作家自己的化身,即使是《薄奠》这样的现实主义成分较明显的作品,其主人公虽是劳动者,但仍可看到作家内在情绪的外化表现。
(3)郁达夫抒情小说中使用的各种表现手法,都以抒情为目的。自然景色均沾染着主人公的感情色彩;大段的内心独白更是感情的宣泄。第五章
要点:各类探索中的新诗。湖畔诗社和汪静之,新月诗派和徐志摩、闻一多。一.《雪朝》诗人
1922年,文学研究会作家创办了《诗》月刊,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同年,又出了同人诗集《雪朝》,内收朱自清、周作人、俞平伯等八人的诗。他们的诗以以抒情为主,多表现五四后觉醒的知识分子的追求和苦恼,也表现下层人民的痛苦,同时,保持了白话诗自由活泼的特色,在艺术上有了新的进步。
在《雪朝》诗人中,朱自清的诗成就最高。他的诗歌除了具有《雪朝》诗人共同的特色外,还较突出地表现出不断追求的激情和踏实坚韧的精神。他的长诗《毁灭》长达200多行,典型地表现了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追求和愿望,在构思上明显受到《离骚》、《招魂》、《七发》等古诗的影响,是当时十分杰出的一首抒情长诗。二.冰心的小诗
冰心的诗歌在自由体诗中自成一家。她在1923年出版的《繁星》、《春水》两部诗集曾产生较大的影响,成为自由体诗的一种样式,被称为“繁星体”。冰心的小诗主要受泰戈尔的影响,形成了她自己的“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风格。由于冰心小诗的成功,加上日本俳句和泰戈尔诗集的翻译、介绍,在当时曾造成一个小诗流行的时代。三.湖畔诗社
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其成员为应修人、潘谟华、汪静之、冯雪峰四人。他们出版有四人诗合集《湖畔》,应、潘、冯三人诗合集《春的歌集》。诗歌成就最为突出的是汪静之,他于1922年出版的诗集《蕙的风》,是现代诗史上第一部以爱情诗为主体的诗集,以其直率地表达男女爱情而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汪静之的第二部诗集是《寂寞的国》,艺术上比《蕙的风》成熟,但影响却不及。四.冯至的诗歌
冯至是一位风格独特的诗人,192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诗集上卷为抒情诗,写爱情,也写友情,表现了青年知识分子内心的苦闷和思索;下卷为四首有浓重抒情性的小叙事诗:《吹箫人》、《帷幔》、《蚕马》、《寺门之外》,充满凄清哀婉之情,把叙事诗写得几乎也是抒情诗。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五.新月社
新月社成立于1923年,是五四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团体,主要成员包括胡适、梁实秋、陈西滢。因为它拥有闻一多、徐志摩等一大批有才华、有成就的诗人,又以提倡格律诗而独树一帜,形成了现代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人称“新月诗派”或“格律诗派”。起初,他们多在《晨报》副刊和《现代评论》上发表作品,1926年4月《晨报》副刊《诗镌》专栏的开辟,可以看作该诗派的正式形成,而1931年《新月诗选》(陈梦家编选)的出版,则可以看作该诗派的一个总结,也标志着该诗派的结束。为新月社诗歌理论作出了最重要贡献的是闻一多。他曾系统地提出了新格律诗的理论,认为诗是“做”出来的,主张戴着格律的脚镣跳舞,并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六.闻一多的诗 1.对美的追求
闻一多在清华学习时开始新诗创作。1922年由清华赴美学习美术,同时,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1923年在国内出版他的第一部诗集《红烛》,这部诗集明显地表现出诗人对于艺术美的偏爱,而诗中的艺术美又包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从这些追求中还可以看到一个忠诚严肃的、认真执着的、开辟生活和创造生活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贯穿闻一多全部诗作的红线。直接表现这一主题的诗大约有两类:一是在国外创作的,表现思念祖国的游子之情,多收于《红烛》中;二是回国后创作的,表现由于看不惯黑暗现状所发生的、由失望而愤慨的情绪,多收于《死水》中。前一类作品主要有《忆菊》、《孤雁》、《太阳吟》、《洗衣歌》等。《忆菊》表现了海外游子对“祖国底花”和“如花的祖国”由衷的赞美。《太阳吟》着重表现的是游子的“思乡”情绪。在《孤雁》中,诗人自比为失群的孤雁,表现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厌恶。回国后创作的《洗衣歌》表现了抒情主人公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表现了他敢于藐视资本主义的正气和骨气,表现了“毫无奴颜媚骨”的殖民地人民的最可宝贵的性格。后一类作品主要有《发现》、《静夜》、《荒村》、《死水》等。《发现》表现一个爱国者面对黑暗现实的激昂情绪,对祖国的火热的心。《静夜》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和躁动不安的内心世界。《荒村》表现了军阀战争中农村的凋敝景象。《死水》用一潭腐臭的死水,象征着中国现实的腐朽社会。从这些诗歌的深沉的痛苦和极度的愤慨之情中,折射出了希望社会进步之光。3.浪漫主义的特点
闻一多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以“托物寄情”为主,他有意识地避免直接地、赤裸裸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将感情隐埋于精心选择的某一形象之中。如燃烧的蜡烛、菊花、失群的大雁、太阳、死水等。这些形象与郭沫若笔下的天狗、炉中煤是诗人自己的象征形象不同,与诗人主体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但也有部分直抒胸臆的作品,如《发现》等,同时,他的诗歌也十分讲究比喻的使用。由于他的想象丰富神奇,所以,他诗中的许多比喻常常出人意料又十分贴切,很有艺术感染力。4.对三美主张的实践
闻一多注意选择词藻,在某些诗中大量使用文字色彩浓烈的词语,以加强内容的表达。他注意音节
在造成诗歌音乐感中的作用,注意押韵和声调抑扬的交错,以及双声叠韵字的使用。他既注意诗句的整齐,也注意诗句的变化。在“三美”主张的实践中,《死水》是最为成功的一首。
七.徐志摩的诗 1.对光明的追求
这是徐志摩早期诗歌的主要内容,如《为要寻一颗明星》、《无题》、《海韵》等这类诗中可以追循到五四时期的乐观、进取、向上的精神,也可以看到诗人希望祖国摆脱落后、贫困,走向进步、富强的愿望。这类诗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诗人所追求的是“自由、平等、博爱”的资本主义社会。2.对现实的抨击
对现实的抨击是徐志摩后期诗歌的主要内容,如《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大帅》,以及《秋虫》、《西窗》等。这类诗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徐志摩的理想在现代中国只是幻想,因此,他被称为“中国布尔乔亚的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他在幻灭之中便常常表现出不满和失望。诗人的不满既表现在对军阀战争的揭露,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方面,也表现在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不解和攻击方面。3.对爱情的歌唱
爱情诗在徐志摩诗中占很大的比重和较重要的地位。其中,许多诗歌歌唱纯真的爱情,委婉优美,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如《雪花的快乐》等。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许多表现追求光明、抨击现实的作品都是以爱情诗的面目出现的,如《海韵》等。4.音乐美的表现
徐志摩的诗表现手法多样,音乐旋律突出。他在创作中,善于根据诗歌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诗歌格式,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创造出不同的然而又都是优美和谐的音乐旋律。如《雪花的快乐》中三句“飞扬”的重复,既造成雪花的轻盈感,又产生出轻松愉快的情调;《沙扬娜拉》一首中“道一声珍重”的连用,既写出了日本女郎的礼貌谦恭,又使人感到依依惜别之情;《再别康桥》中三句“轻轻的”,给人一种飘逸之感。这些都较好地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和艺术才华。
第五篇:中国现代诗三首
中国现代诗三首
2005年4月23日 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教案示例 《赞美》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二、简介作者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初读
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四、阅读第一小节
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五、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六、阅读第三小节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七、阅读第四小节
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八、课堂总结
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 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九、作业
熟读。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教案点评
这首诗较为抽象,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求教师作较为认真的指导。而一般的参考书上对此诗又没有较为详尽的分析。在多次的阅读中,对这首诗作了一点比较幼稚的解释,在这里呈现给大家。
教案示例 《赞美》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二、简介作者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初读
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四、阅读第一小节
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五、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六、阅读第三小节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七、阅读第四小节
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八、课堂总结
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 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九、作业
熟读。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教案点评
这首诗较为抽象,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求教师作较为认真的指导。而一般的参考书上对此诗又没有较为详尽的分析。在多次的阅读中,对这首诗作了一点比较幼稚的解释,在这里呈现给大家。
教案示例2 《再别康桥》《死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通过学习,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教学难点:《死水》意象的象征意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主题曲《飞的理由》,并展示徐志摩的图像。
伴着这熟悉的乐曲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时代,他曾经悄悄地来了,又轻悄悄地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传世之作《再别康桥》。今天,就让这乐声伴随我们,走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二 解题:
放映有关康桥的录像或幻灯片,教师或学生(事先布置给学生检索有关资料)结合画面解说徐志摩与康桥的关系及相关背景。
三 配乐朗诵
乐曲:《人间四月天》主题曲
听读要求:注意体味诗人对康桥的感情。
四 学生吟诵、品味、欣赏
多种形式的诵读、小组互动式
(1)明确本首诗的意象,诗人避开了一般离别时的告别对象,选择了“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从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个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诗人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了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成分。独具特色的象选择,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营造出一种清新感。
(2)理解作者作别母校的感情在诗中字里行间的体现。
(3)体会这首诗如何体现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 ① 押韵(请学生在诗终画出韵脚); ②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③ 回环复沓,开头和结尾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绘画美主要表现在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青草”“彩虹”“星辉斑斓”等有色彩的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疑难。
各组代表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汇报,教师适时提出巡视中发现的疑难点,提出讨论,将学习引向深入。
以闻一多对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主张过渡,引入对《死水》的学习。
先从“三美”入手体会形式上的美,再把握诗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教案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通过品味欣赏,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该教案设计体现了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的思想。
探究活动
(1)学生自愿结组,对徐志摩的诗歌和闻一多的诗歌进行比较,看两者的异和同。
(2)学生可就本课书中自己喜欢的一位诗人进行研究,建议切入点小。
(3)可以召开现代诗歌朗诵会或现代诗歌赏析会,材料来源于课本、读本或其他诗集等。
(4)可以就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现代诗,写一篇评析鉴赏笔记,挑选有见地的班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