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现代美术
《中国现代美术》试讲稿
第一课时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李哲慧,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中国现代美术》(板书)。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首先,根据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基础,并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近代美术概况。知道中国近代绘画的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好在哪里。
第二、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教材内容,确定如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现代绘画呈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画、油画、版画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传统型与融合型的中国画的不同,分析理解作品。
第三,按美术教学常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总共需要3个课时来完成,这节课主要讲授第1课时,下面重点讲授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1、引导探究法:美术作品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绘画作品是静态的物质形态,如果让学生独自欣赏,比较困难,所以我采用“引导探究法”。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20世纪初的中国是异常动荡的,这是一个破旧立新的时代。学过历史,大家应该都知道,以青年学生为主体进行的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使中国在思想上得到空前解放的运动,是什么呢?没错就是五四运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中国现代美术,就是指从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的美术。20世纪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时代和革命的要求与艺术自身规律的碰撞,都深刻影响了中国美术。而现代历史文化的演进、革命斗争等社会现象的曲折,也都可以在美术的山谷中听到回响。因此,我们把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美术分割出来,称它为中国现代美术。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作为中国现代美术重要组成部分的 中国现代绘画,而中国现代绘画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兼容并蓄。(板书: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这一时期的中国绘画,其变革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国画发生激烈的演变(板书:
一、中国画的演变),第二个就是西方绘画的引进和迅猛发展(板书:
二、西方绘画的发展)。
二、讲授新课:
(一)中国画的演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一时期的中国画。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艺术传统,在这一时期,中国画逐渐形成了两种类型,传统型和融合型。(板书)
(1)传统型:
传统型的中国画,是在继承中国画艺术传统的同时,力求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笔墨技巧等方面有所发展的 地道的中国画。大家来看ppt上的这一幅中国画,这是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这幅画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呢?
我们来看这幅画的画面,在远山的印衬下,一道急流从山间的乱石中一泻而下,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齐白石没有画一只青蛙,但那几只摇头摆尾活灵活现的小蝌蚪离开了水的源头,告别了它们的妈妈,自然会想到蛙和蛙的叫声,似乎那蛙声随着水声由远而近但,使人隐隐听到远处的蛙声与奔腾的泉水相合,演奏出一曲悦耳的乐章。
画家在技法处理上,采用狭长的竖幅构图,以大笔浓墨在纸卷两边画出峡谷山石,中间留出曲折的空白为小溪,其间以流畅的曲线画出溪水急湍的流动感,仅用一两笔重墨便画出溪流中蝌蚪的活泼可爱的游姿。山石用重色,描绘出它的坚硬,河流用线来描绘它的急缓,蝌蚪顺着水流的方向,尾巴摇曳,齐白石对山川、河流、蝌蚪的刻画无不生动鲜活。在画面上,还留有大块的空白,即天和水不着墨色,流出白纸,画面虚实相生,主体更加突出,更加富有层次感,这些都显示了大师的不凡的艺术功力与技巧。
这幅画是源自于老舍先生向齐白石求画所作的一首短诗。原诗是这样的:“蝌蚪四五,随水摇曳,无蛙而蛙声可想矣。”白石老人经过三天三夜的思量后便作了这幅画。齐白石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幅画的高妙之处就在于用图像来表现声音,让人仿佛听到蛙声。富有想像力的构思,巧妙而贴切地表达了诗意,显示了画家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和继承中国自古强调表达诗意的绘画传统。让我们领略了诗意画的妙趣。齐白石是中国现代绘画中传统型中国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长期的艰苦努力,熔前代文人画与民间艺术、诗、书、印、画等休养于一炉,创造了大量的富有革新精神的中国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
除了齐白石,传统型中国画的代表人物还有黄宾虹和潘天寿。黄宾虹对中国画传统笔墨技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 黑、密、厚、重,却虚实有致的笔法。潘天寿广采历代名家绘画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请同学们欣赏图片黄宾虹的《山水册页》和潘天寿的《记写雁荡山花》,感受一下他们的绘画风格。
黄宾虹的《山水册页》
黄宾虹一生画过很多山水册页。山水册页是山水画,这件《山水册页》是他晚年时期的作品,具有“深厚华滋”的典型面貌。构图上,山偏左侧,占据全画大部面积。画家用似不经意、随意挥毫的笔法勾勒轮廓,线条却苍劲流畅,再用浓淡墨色点染相积,给人以山上杂树参差丛生、植被丰厚郁郁葱葱之感。局部裸露山石和山间房舍留为空白,成为画中“气眼”,使墨密黑沉的画面有了活气。画家利用虚实相生的效果使下部与右侧大片空白为水,远山及前景小船用笔极淡,与画面主体之山形成鲜明对比。
潘天寿的《记写雁荡山花》
在潘天寿的作品中,所画的都是常见的题材,但这些最平凡的东西,经他的点化,便具有了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那些不为人们注意的山花野草,他都寄予无限的热情,信手画来,总是表现得那么新颖别致、优美动人,真有一种化平凡为神奇的杰出才能。这幅《记写雁荡山花》便是一个突出的例证。他从深入雁荡山写生得来的这些山花幽草的细微题材,居然被他化为气势磅礴的巨制。为了使这些山花幽草表现得更鲜明突出,他采用双勾重彩画法,与大笔浓墨的写意岩石,取得粗细、刚柔、黑白、青红的强烈对比,并巧妙地使之达到对立统一,产生丰富的变化和动人的艺术效果,同时创造了花卉与山水结合的独特形式,以小见大,以平见奇。
(2)融合性: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另外一种类型,融合型的中国画。这种类型是指融合了中西绘画之长的中国画。五四运动以来,大批青年美术家留学日本与欧美,借鉴西方美术,以改革中国画的呼声与实践成为潮流,倡导西方古典写实美术或近代美术与传统绘画的融和。著名有画家徐悲鸿、林风眠、高剑父、刘海粟等
我们来看ppt上徐悲鸿的《群马图》,这幅画跟刚才我们看到的中国画有什么不同呢?没错,画中的马,比传统中国画中的物体更有体积感。徐悲鸿曾留学法国,系统地学习过西方绘画,同时又对中国的传统绘画非常熟悉,因此他所画的中国画中,融合中西方各方之长就不奇怪了。这幅《群马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了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可以说,这幅《群马图》是中西融合的上乘之作。
几代画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画走向复兴繁荣,终于形成了关注社会、深入生活、亲近人民、注重写实、结合传统、中西融合、追求创新的现代中国画。同时西方绘画也得到迅猛的发展,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二)西方绘画的发展(1)油画
了解了这一时期的中国画之后,我们来看一下西方绘画的引进和发展。一提到西方绘画,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油画(板书)了。中国油画的长足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和吴作人的《齐白石像》。《开国大典》表现的是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气魄。《齐白石像》,整个画面色彩基调沉稳大气,画中91岁高龄的齐白石老人安详庄重,着重刻画了人物的神态和画家的右手,充分反映出这位艺术大师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艺术修养,是中国现代油画的典范之作。
(2)版画
除了油画,西方版画(板书)艺术也得到了空间发展。中国传统的版画是画、刻、印分工来做,称为复制版画;20世纪20年代末,鲁迅将西方版画引进中国,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来完成,版画家得以充分大会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为创作版画。这种新兴的创作版画自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它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一系列与当时的现实生活和革命斗争紧密结合的优秀作品。在新中国成立后,版画艺术在继续发扬革命传统的基础上,在艺术上更加精益求精,艺术风格也更加多样。大家请看ppt上古元的作品《一湾解冻的湖水》,这是一幅蓝黑两色的水印木刻,画面呈现的是厚厚积雪的原野,前景有一湾解冻的湖水,湖边有一群活跃的野鸭,中景是一排两组疏密有致的树,透过两组树间是远处密密的树林,层次分明。然画家手法非常纯熟,仅依靠树的一片密枝的“灰”调子和中景一排齐根的树干,造成纵深起伏白雪皑皑的视觉效果。前景湖面水波倒影,野鸭在湖边或歇息或飞翔或追逐戏耍,使寂静的雪原增添了春之将至的活跃气息。这幅画融合了中西版画技巧,同时也突出了东方的美学情趣,营造了意境和韵味,显示了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成就和非同凡响的艺术魅力。
(3)新式绘画
油画和版画是两种成熟的西方绘画形式,引进我国之后,经过继承和融合中国绘画观念继续发展起来。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又使绘画出现了不同于油画或中国画的新品种、新样式。(板书:“新式”绘画)。这里主要是指基本上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却以西方的造型观念、形式法则、色彩方法创造出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笔墨和技法,又继承传统注重诗意和境界的绘画。其代表画家有林风眠、吴冠中等。
请同学再欣赏林风眠的《油灯花果》,和吴冠中的《狮子林》,去感受一下这种新的绘画形式中融合着怎样的东西碰撞。
林风眠的《油灯花果》
油灯花果(绘画)林风眠林风眠(1900—1991),从小随父学画,1918年留学法国学油画,1925年归国任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后转任杭州艺专校长至1938年。此间,他热衷于美术教育和美术活动,力主改革中国传统绘画。自抗战初期,他辞去艺专校长职务后,不再热心活动,而是埋头于绘画创作的探索。1952—1977年间,以退休教授身份栖居上海,任上海画院画师,在倍受美术界冷落的情况下,全身心地从事于新形式绘画的创作。
林风眠使用毛笔和宣纸,颜料有时增加水粉,在保持中国传统重抒情、重韵律感和意境的基础上,融入西方19世纪以来的创作理念之新传统,强调色彩和造型的表现性,采用方形画幅,充分利用墨与色的变化,勾线但不追求传统书法入画的线条,追求一种既不像西画,也不像传统中国画的绘画样式,开拓出一条通向绘画现代化之路。
《油灯花果》从构图形式上看,以直线将方形画面分割为几个不等的矩形,其间安排一盆竖长的开着白花的仙人掌和圆形的盛着淡黄色水果的瓷盘,右边窗台上放着不甚显眼的油灯,白花与果盘的亮色使画面活跃起来,且打破了横竖线分割画面的机械感,其结构紧凑、严密,给人以均衡和富有变化的形式美感。画家在汲水的宣纸上,以透明色和墨调合的颜色,用板刷熟练地画出背景,前景主体的花果则以不透明的水粉颜料和丰富的笔法,使之鲜亮、富有厚度和凝重感。主体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整体构成令人赏心悦目。
吴冠中的《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关于狮子林的画作,古往今来,特别是元明清以来,有记载的即上百幅,不过大多为写实作品。吴冠中独辟蹊径,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引领观者进入抽象雕塑般的奇幻世界。在一幅其1988年创作的《狮子林》图上,杨延文题曰,狮子林系吴冠中先生八十年代创造性地运用挤线绘制作品之新形式。
狮子林独特的形貌给了吴冠中创作抽象画的最初灵感。他在《不断线的风筝》中称,我作过一幅《狮子林》,画面五分之四以上的面积表现的是石头,亦即点、线、面之抽象构成,是抽象画。我在石群之下边引入水与游鱼,石群高处嵌入廊与亭,一目了然,便是园林了。但将观众引入园林后,他们迷失于抽象世界,愿他们步入抽象美的欣赏领域。这近乎我的惯用手法。画中假山均以线条勾出,直线、折线、曲线及弧线等等的组合,雅致大方,变幻莫测。假山形状各异,有的玲珑剔透,有的气势磅礴,有平易近人之情,有光怪陆离之状,千奇百怪,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大量线条的运用使画面极富东方神韵,不过运笔并不追求传统意义上的笔锋和顿挫,而是流畅、明快、飘逸的。在疾徐挥洒间凸现的节奏感、韵律美,在大片色块烘染下产生的富有平面感的张力,使画面产生一种全新的美感。既有传统中国画之气韵,又有西方绘画之形式趣味。与假山的抽象相对应的是,假山上的亭台楼榭、长廊、竹林以及近景的鱼塘均有较明确的形象,接近于传统水墨画。水面以淡墨略加渲染,表现出一种光影可鉴的效果。长廊中如织的游人和水中游动的金鱼、飘动的浮萍,使画面静中寓动。整幅将形式之美与优雅的意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且尺幅巨大,气势磅礴,乃体现吴冠中抽象画最高水平的一幅佳作。而该幅作品也是吴冠中点线色彩系列中留存在民间的尺幅最大作品,甚为难得。
六、课堂小结:
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我们学习了中国现代绘画。一方面,中国画发生了激烈的演变,产生了传统型和融合型两种中国画形式;另一方面,西方绘画引进,使得油画、版画、新形式的绘画迅猛发展。
七、课后作业: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中国现代绘画,同学们课后找一幅你喜欢的中国现代绘画作品,做简要的分析。
八、板书:
中国现代美术
——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一、中国画的演变:传统型、融合型
二、西方绘画的发展:油画、版画、“新式”绘画
第二篇: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中国现代美术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湖南省绥宁县第一中学 唐建文
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材版本: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 课型类别:欣赏课
教学方法:互动法、启发式教学、分工合作法
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以及在艺术品市场的现状。
2.通过中国现代绘画名家名作,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感受,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感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中国现代绘画所呈现出的局面和发展趋势以及部分名家名作赏析,学习画家如何用艺术手法表达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传统型与融合型的中国画,创作版画等名词和作品分析、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1.课件展示课题(播放背景音乐)《第十四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2.检查课堂常规,学生学具准备,安定学生情绪,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二、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中国当代艺术为什么这么火?
2、讨论:这是我国什么时期的作品? 中国现代美术包括了我国哪些时期的作品? 现代美术有哪些内容?
3、导出课题:
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状况如何?这节课来学习: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三、新课讲授:
1、讨论:你认为现代绘画的发展是一个什么状况?
总结: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并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西方绘画(素描、油画、版画和水彩等)的引进并迅速发展 b.中国画发生激烈的演变和发展(古为今用,西为中用)
2、中国画作品欣赏:
讨论:这三幅作品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分别是古代文人画、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
3、传统型中国画 A、齐白石
a.艺术家简介:
b.同时播放视频:《齐白石国作品欣赏》 提问:画的是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古代文人画认为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作品继承了这一特点且有所发展:雅俗结合、刚健鲜活、诙谐幽默。用笔雄浑健拔,用墨滋润淋漓,用色浓艳泼辣,简括大气。c.白石先生和毕加索故事
d.作品欣赏:投影中国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
1953年文学家老舍请白石老人以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成就了这一名画。问:画面上画了什么?
问:有蜻蛙吗?
问:你有什么感受?
问:为什么?从哪里体现出蛙声?
总结:这幅画的高妙之处就在于用图像来表现声音,让人仿佛听到蛙声。
富有想像力的构思,巧妙而贴切地表达了诗意,显示了画家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和继承中国自古强调表达诗意的绘画传统。让我们领略了诗意画的妙趣。
画家在技法处理上,采用狭长的竖幅构图,以大笔浓墨在纸卷两边画出峡谷山石,中间留出曲折的空白为小溪,其间以流畅的曲线画出溪水急湍的流动感,仅用一两笔重墨便画出溪流中蝌蚪的活泼可爱的游姿。这些都显示了大师的不凡的艺术功力与技巧。B、讨论:什么是传统型中国画?
现代中国画家中,有许多是维护或坚持传统绘画的基本模式,不接受西方绘画影响:一支以模仿、传承前人技巧、风范为基本原则,保存与传授传统技巧;另一支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同时力图革新,使传统绘画更加完满,创造自己的艺术个性,建树自己的独特风格,给作品注入一定的新内容,而不动摇和改造传统模式。以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为代表。”
C、你还知道哪些传统型中国画家? a.潘天寿:作品欣赏《鹰石山花之图》 b.黄宾虹:《雨过云犹湿》
c.吴昌硕:《墨梅图》,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d.李苦禅:大写意巨匠,《荷塘栖翠》 e.傅抱石:《西陵峡》(中国画)
4、融合型中国画 A、徐悲鸿
a.播放视频:徐悲鸿的油画《放下你的鞭子》(播放视频资料)简介:1895—1953,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欧洲,历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被称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b.作品欣赏:《群马图》是1940年徐悲鸿欣闻国内鄂北大捷时创作的,反映了画家对当时的抗日战争所取得的胜利无比欢欣的心情。他画的马,几乎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前三匹昂首竖耳,似有警觉,后一匹低头吃草,姿态各异,静中有动,透出一股内在的力量,使人感到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由于画家熟悉马的解剖,粗细有别的浓墨线条,精练准确地画出马的形体结构,浓淡不同的墨色寥寥几笔渲染出躯体的明暗起伏,这种融入西法的表现,加强了马的体积感,成功地刻画了形象,传达出作者的强烈情感,在当时给人以耳目一新、令人振奋的感觉。
c.风格: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显示写实艺术之美,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B、讨论:什么是融合型中国画:
五四运动以来,大批青年美术家留学日本与欧美,借鉴西方美术,以改革中国画的呼声与实践成为潮流,倡导西方古典写实美术或近代美术与传统绘画的融和。著名有画家徐悲鸿、林风眠、高剑父、刘海粟等
C、讨论:传统型中国画还有哪些名家? a.刘海粟:
“中国文艺复兴大师”。b.吴作人:水墨作品《池趣 立轴》。
c.潘玉良作品欣赏:创立了“合中西为一冶”的独特风格。d.林风眠:追求一种既不像西画,也不像传统中国画的绘画样式,开拓出一条通向绘画现代化之路。
5、讨论:我国现代中国画发展状况如何?
几代画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画走向复兴繁荣,终于形成了关注社会、深入生活、亲近人民、注重写实、结合传统、中西融合、追求创新的现代中国画。同时西方绘画也得到迅猛的发展
5、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A、中华民族油画:《开国大典》 董希文
a.艺术家简介:
b.创作背景和成就(播放视频)
艺术成就: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手法和风格创作油画,是民族油画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历史意义: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那庄严的时刻和热烈的气氛,政治意义:毛泽东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党的主要领导人也处于人物的前排,这无疑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人士和各界代表则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象征,也是对中国政体结构的形象解释。是政治需要、画家的精神状态以及艺术上的追求是和谐统一的。c.《开国大典》曾历以劫难:1954年抹去高岗,1966年改掉刘少奇,1970年靳尚谊和越域按照指示在他们临摹复制的《开国大典》上删去了林伯渠。每一次改动都能听见艺术在政治的重压下沉重的喘息声,折射出一个画家乃至一个时代的命运。B、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
a.、《牧羊人——西藏组画之一》(油画,1980年)陈丹青
陈丹青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播放视频:《陈丹青简介》 被认为是中国写实油画自前苏联转向溯源欧洲传统的转折点。b.罗中立:以一副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而一举成名,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C、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版画
a.《悼念和战斗的诗篇》古元 1976年作 尺寸:69×60cm
创作背景:1976年清明节前后,数百万群众自发集合在天安门广场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艺术家满怀激情用刻刀将这一悲壮的历史画面记录下来,创作了版画《悼念和战斗的诗篇》。b.《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李桦 木刻
c.《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木刻)彦涵
d.《伐木》1941 力群 木刻
四、总结:
1、讨论:这些艺术大师有什么共同之处?为什么现代绘画在艺术品市场上这么火?
总结:艺术大师一生在不停的创新,他们有着自己深刻、独特的画学思想,一生的个性风格变化较为突出。这也是他们与一般画家的区别!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提高、以及市场的炒作
2、中国画坛上还有不计其数、卓有成效的名家:
国画家:高剑父、叶浅予、赵望云、陆俨少、朱记瞻、陈子庄、郭味渠、刘文西、刘大为等
版画家:李桦、黄新波、刘岘、李焕民等
油画家:王式廓、靳尚谊、詹建俊等
希望同学们在课外还可以对其他画家极其作品在课余进行学习和研究。
五、学生活动:
1、傅抱石作品拍卖视频播放:
2、现代绘画作品拍卖价格冲竞猜活动
规则:由不同的同学来举手猜价,每幅作品可有五次猜价机会,老师可提示出价过高或过低,价格正确(以万为单位)者为胜利者。
3、探究讨论:你认为中国现代绘画朝哪个方向应怎样发展?
继承传统、中西融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相互影响、取长补短、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第三篇:14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第十四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一一中国现代美术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14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一一中国现代美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教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①了解中国近代美术概况。②知道中国近代绘画、雕塑的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好在哪里。
2、教学重点:①中国现代绘画呈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画、油画、版画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②中国现代雕塑迅猛发展,介绍、分析有影响的作品。
3、教学难点:①传统型与融合型的中国画,创作版画,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等名词。②分析理解作品。
教学方法:
1、引导探究法:美术作品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绘画作品是静态的物质形态,如果让学生独自欣赏,比较困难,所以我采用“引导探究法”。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讲座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交流、引入谈话导入
二、新知探究:
环节一: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投放出《蛙声十里出山泉》、《溪山行旅图》。介绍中国画发生的激烈转变。
学生活动:(欣赏、讨论)在欣赏作品时说出作者是谁?他绘画的技巧、风格?
小结:在中国现代绘画艺术中,无论是传统型中国画的代表画家还是融合型中国画的代表画家,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使他们除了在绘画技巧上的发展,还传达出了画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就是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深深的感染着我们。
教师活动:投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开《开国大典》、《一湾解冻的湖水》等,介绍西方绘画的引进并迅速发展。
环节
二、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
教师活动:投放图片,介绍中国现代雕塑的迅猛发展,介绍、分析有影响的作品。学生活动:欣赏图片,讨论中国现代雕塑的成就。
三、联系实际,拓展课题进行练习,巩固学习目标。
1、以作品为例,谈谈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分析它们的特点,你认为这种融合有意义吗?
2、参观你周围的环境雕塑或雕塑家工作室,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写下来。
四、课堂小结。
1、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2、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
五、板书设计。(略)
第四篇:中国现代美术参考资料(A4横向)
中国现代美术参考资料
一、中国现代绘画 《山水册页》:构图上山偏左线条苍劲流畅,画家用积墨法画出山上的树木丛生的感觉,右侧大片空白为水、远山及小船用淡墨。
《群马图》:画面一共四匹骏马,前三匹昂首竖耳、后一匹低头吃草,这样动静对比,画家用浓墨的线条,画出马的结构,用墨色画出马的明暗起伏,加强了马的体积感。地面上近处的草实,远处的草虚,从而能拉开空间感。
《春雨江南》:山脚下是黑瓦白墙、红色的花点缀,画的左侧一条江水蜿蜒远去,山层次分明。
《油灯花果》:画的左边是一盆开着白花的仙人掌,还有盛着水果的瓷盘,右边窗台上放着不堪显眼的油灯,结构紧凑、严密,给人以变化的形式美。
《齐白石像》:画面人物衣服、帽子为青黑色、背景暖灰色,手和脸用明朗的温暖的颜色。
《进城》:画面上画的是两个藏族人在向远处望,画的色调浓重、色彩丰富、天空比较明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家用写实的手法表达了藏民的精神面貌。
《一湾解冻的湖水》:画面厚厚的积雪、前面有一湾解冻的湖水,湖边有一群活跃的野鸭,后面有两排树、树木层次分明,飞舞的野鸭给画面带来了活跃的气息。
《狼牙山五壮士》:画面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表现了他们宁死不屈的英勇气概,天空的明亮与山的深沉形成鲜明对比,更好的烘托出了前面的人物。
二、雕塑 《庆丰收》:表现的是农民欢庆丰收的情景和场面,上面击鼓的农
民肌肉夸张、显示出无穷的力量,马奔腾欢跃、马旁
边的农民,雄壮而豪迈的向前行进着,充分展示人民当家做主的高昂的精神面貌。
《全民皆兵》:塑造了两男一女的民兵形象,有工人、有农民。他们站
在三个阶梯的底座上,高低错落、富有变化,又构成一个整体。
《和平》:雕刻一位身穿中国一群的少女,形体优美,伸展双臂,回头
注视着白鸽,使我感到和平可贵与美好。
《歌乐山烈士纪念碑》:雕塑的人物高大威严,人物的腰部还有铁链,从面部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宁死不屈、坐穿牢底的崇高气节。
《风凌霄汉》:用金属材料构成一条帆船,给人们以扬帆远航的感觉。
《黄河母亲》:雕刻一位母亲和怀中的孩子,母亲呵护爱子的成长,母亲的身躯汇成黄河水,体现了黄河像母亲一样哺育中华儿女的成长。
《五月的风》:作品大圈与小圈重叠变化、盘旋上升,红色给人以视觉
上的冲击。
第五篇:《中国现代美术》教案简缩版
《中国现代美术》教案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西方现代绘画。。生: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同学们同各个不同的角度说明了整个社会的许多领域都受到了西方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点拨:当传统文化遭遇西方文化的碰撞和渗透时,产生了对待外来文化的三种态度,在这三种态度的作用下,呈现出了三种美术类型:传统、西化、融合。
2、讲解传统型中国画。传统型中国画是在努力继承中国画艺术传统的同时,力求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笔墨技巧等有所发展的地道的中国画。
3、欣赏作品:给学生讲关于国画《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典故……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老人的一幅重要作品。仅这幅画的创作就非同一般。它是一个文学家和一个书画家在艺术领域对高层次艺术理论的共同探讨。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先生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
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只见齐白石用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它们不知道已离开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耍,但可以从那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蛙妈妈,因为失去蝌蚪,它们还在大声鸣叫。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都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境界。
4.提问:①诗句表现的是什么?②画面描绘的是什么? ③你从画面上听得到声音了吗?简单的说下理由。④齐白石在表达诗意的时候是直接表达还是间接表达? [学生]:①诗句中描绘的是青蛙的叫声。②画面上出现了山、岩石、泉水、蝌蚪。
③A、听不到声音,画不是放音设备,所以听不到。
B、听到声音,虽然用耳朵听不到但是看到蝌蚪,可以想象到青蛙的叫声。
④画家是通过蝌蚪表达青蛙叫声,所以是间接表达。
[讲述]:画面上的声音不是我们用耳朵去“听”到的,而是思考、想象到的,这恰恰是齐白石的高明之处——用视觉表达声音。
文人画的特点就是托物言志,表达主题讲究含蓄。
5、再次欣赏齐白石的其他画作。学生自由鉴赏。
6、课堂拓展:欣赏谷城著名传统山水画画家熊瑛的画。
7、教师讲解:西化绘画即油画,中国油画全盘吸收了西方绘画的特点。
(1)、欣赏《狼牙山五壮士》
(2)、教师提问:①这是一幅什么画,画面真实吗? ②从人物的穿着看他们是什么身份?处在什么环境中? ③艺术家通过抗日战争这个题材,运用这样的一个艺术形式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
④画面中人物衣服的颜色和山的颜色是同类色,有什么好处? [学生]:①画面是真实的。
②画中的画着五位战士站在悬崖边上,怒视侵略者,他们已经没有退路。
③歌颂五位壮士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主题表达是直接的。
④五位壮士站在一起是三角形构图。(3)、教师总结:这幅画使用了色彩、明暗、透视、结构等造型方法,所以看起来比较真实;画面没有托物言志,没有借物抒情,是直接表达主题;同类色的运用,一是协调画面,二是象征中华民族的抵抗外来侵略的精神和高山融为一体。
(4)、欣赏吴作人的《齐白石像》,引导学生分析。
8、教师讲解:融合型的中国画
融合型的中国画是指融合中西绘画之长的中国画。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多是曾经留学欧美或日本,或学过西方绘画又熟悉中国传统绘画的画家们,如徐悲鸿、李可染等人。
(1)欣赏提问:徐悲鸿的《群马图》,你认为好在哪里?(2)徐悲鸿的《群马图》,融合中国和西方的那些方面? [学生]:融合了中国的传统绘画特点和西方的解剖、明暗。[讲述]:把西方绘画中的解剖、明暗同传统笔墨结合。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历经沧桑,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走上自信自强的强国路的喜悦心情。
(3)欣赏林风眠的《油灯花果》,西方的静物画。《油灯花果》融合了中国和西方绘画的哪几个方面?
[学生]:融合了中国的笔墨和审美趣味,把西方的绘画材料中的水粉和造型方式的色彩、明暗也融入其中。
[讲述]:引用了西方的色彩观念和光线;画家用大面积的墨色画背景,又引用西方绘画材料—水粉画水果,花、窗户上有光线的玻璃。此画追求文人画的审美情趣,注重传统的诗意、境界、和韵律的追求。
(4)小结:融合型绘画分为两种,第一种以徐悲鸿、李可染为代表的融合型中国画,在中国画技法基础上吸收西方的造型法则;第二种融合型绘画是以林凤眠和吴冠中为代表的融合型综合画种,将西方的绘画材料和水墨结合,继承了中国的审美情趣。
(5)教师提问:什么是中国现代美术?引导学生回答。
三、课堂拓展(审美辩论)
1、中国现代美术的三种取向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传统、融合、西化)?
2、分小组进行 “传统”和“西化”讨论,引导学生说出理由。
四、教师总结:
三个取向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了中国现代美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是我们坚持传统的同时又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面对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采取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继承发扬传统的同时,应该注重多元,走近多元,并发现多元的价值。
五、课后拓展:如果你是一名融合型画家,你将吸取哪些西方绘画的特点呢?
中国现代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