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省教学仪器设备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实施细则
江西省教学仪器设备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省教学仪器设备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据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的《教学仪器设备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办法》(2009年7月发布),结合我省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教学仪器设备新产品、新技术鉴定是指组织鉴定单位聘请有关专家,按照本《细则》规定的办法和程序,对新产品、新技术的主要性能、技术水平,试(批)产或试(使)用的可行性、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综合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意见。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新产品、新技术是指在本省教学仪器设备行业行业范围内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适用性的教学用产品、技术。
新产品、新技术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或者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方面较原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产品或技术。
第四条江西省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负责组织本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
第二章鉴定范围和原则
第五条中小学各级各类各学科教育专用的仪器、设备、标本、模型、电教器材、体育运动器材等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工作,按照本《细则》执行。
第六条企事业单位、个人研制的新产品、新技术,均可申请按照本《细则》的规定和要求进行鉴定。
第七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受理鉴定申请;正在进行鉴定的,应当停止鉴定;已经通过鉴定的,应当撤消鉴定。
第三章鉴定内容和程序
第八条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的主要内容是:
(一)评价新产品新技术的性能、采用标准、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条件;
(二)考核新产品试(投)产、新技术试(使)用所需各方面条件是否具备,安全、卫生、环境等是否符合要求;
(三)预测分析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改进意见。
第九条申请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产品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性能先进,技术先进适用、具备全新的功能或较原技术有明显改进,有应用、推广价值,适应教育教学需求;
(二)具备必要的标准、工艺规程、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生产条件及工装、检测等手段,工艺技术文件齐全;
(三)达到设计要求。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关技术指标;
(四)技术资料齐全,数据真实准确;
(五)符合环保、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
(六)填报《江西省教学仪器设备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申请表》(一式两份)。
第十条 省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答复,并将申请表返还一份给申请单位或个人。
第十一条 申请鉴定单位或个人提供样机及下列技术文件:
(一)鉴定大纲。
主要写明项目来源,鉴定的目的、类别、依据、内容和方法,并经主持鉴定单位审定。
(二)试制总结报告
主要写明产品开发应用及试制、试产的主要过程和情况;技术原理和技术关键;检测手段及质量保证体系;原材料来源及消耗情况;环保、安全、卫生情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对比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
(三)技术文件
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内容介绍、有关照片、图样、设计文件、工艺规程、产品使用说明书、标准化审查报告、专利证书等与技术鉴定有关的各类文件资料。
(四)标准文件
提供产品或技术的相关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新产品,必须制订企业标准并经省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审查后依法备案。
(五)检测报告
由省级或省级以上认定的专业技术检测机构,按有关标准进行指标检测,并出具报告。
(六)用户使用意见
由直接使(试)用的单位提供。
(七)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包括成本构成、实现利润、税收、市场需求预测、社会经济效益以及推广应用前景分析等。
(八)特殊要求的有关文件
安全、卫生、环保和节能等方面的有关文件。
第四章鉴定组织和管理
第十二条 省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受理申请后,根据新产品、新技术的特点,选择下列方式之一进行鉴定:
(一)检测鉴定:由省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指定由省级以上认定的专业技术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规定的有关指标,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检测。专业技术检测
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是检测鉴定的主要依据。必要时,可聘请同行专家三至五人,组成检测鉴定小组,提出综合评价意见。
(二)会议鉴定:由省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聘请同行专家五到九人组成鉴定委员会,以召开鉴定会形式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结论。会上除对有关鉴定资料进行审查、样机进行测试使用外,还要对生产现场进行考察等。鉴定结论必须经鉴定委员会专家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绝大部分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均应采用此鉴定方式。第十三条通过鉴定验收的新产品新技术,由江西省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核发《新产品新技术鉴定证书》。
第十四条鉴定委员会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职务),中级技术职称(职务)者不超过四分之一;
(二)对被鉴定的新产品、新技术项目所属专业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国内外该领域技术发展的状况;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十五条鉴定委员会成员为五至九人,原则上为单数。第十六条 鉴定委员会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接受组织鉴定单位的领导,并对其负责。
(二)参与鉴定工作的全体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三)坚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全面认真的审查和评价。
(四)提出鉴定报告,全体成员要在鉴定证书上签字。第十九条 鉴定活动的全部费用,由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申请单位或个人承担。
对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按有关规定发给技术咨询费。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申请单位或个人,属剽窃或舞弊作假的,一经查实,组织鉴定单位应中止鉴定;已经完成鉴定的应予以撤消。
第二十一条组织鉴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鉴定工作中玩忽职守、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的,应立即纠正错误,并由其所在单位给予纪律处分。
第二十二条参加鉴定的专家玩忽职守,故意作出虚假结论,造成不良后果的,将通报其所在单位,并取消其承担鉴定任务的资格。
第二十三条参加鉴定的有关人员,擅自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提供、转让被鉴定结果技术秘密的,要依据有关法律追究其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六条 本《细则》由江西省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负责解释。
第二篇:新产品新技术鉴定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
一、项目承担单位填写《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申请表》,连同鉴定资料一起报送主管部门审查修正后,再送市经委技术进步与质量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注意:申请表中“项目计划编号”一栏要注明市级以上立项的计划文号)。
二、提供鉴定审查的主要技术文件有:
(一)鉴定大纲--由项目承担单位代鉴定委员会草拟。
(二)设计任务书--由项目承担单位负责。
(三)研制工作总结报告--由项目承担单位负责。
(四)标准化审查报告--由项目承担单位负责。
(五)检测报告--由法定检测部门提供。
(六)用户使用报告--由用户提供。
(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由项目承担单位负责。
(八)查新报告(属国内首创的产品,最好能提供查新报告,其余产品不一定提供该报告)--由查新单位提供。
(九)有关产品的图纸、产品标准、工艺规程、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文件,符合环保、安全、卫生规定的有关证明文件等,都要准备好,供鉴定委员会备查--由项目承担单位负责。
三、列入省经贸委、国家经贸委计划的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先提出鉴定申请,交市经委加具意见后再向省经贸委、国家经贸委申报,鉴定材料《新产品新技术鉴定》。
四、在市经委备案的项目(含已列入市经委计划的项目),由市经委委托有关单位组织鉴定。
五、鉴定组织单位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及主要用户组成鉴定委员会,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鉴定结论意见。
六、企业主管部门须协助项目承担单位做好鉴定资料的编写工作及鉴定会的会务工作(包括草拟鉴定大纲、草拟鉴定结论意见、会议通知、会议议程等)。
七、鉴定会后,由项目组织单位颁发鉴定证书。
八、项目承担单位填写“经鉴定验收新产品(新技术)项目登记卡,报市经委技术进步与质量处。
以鉴定委员会的名义草拟鉴定大纲,其主要内容有:
一、产品名称及主要技术指标
二、鉴定依据
(一)市级以上立项的计划名称及文号;
(二)设计任务书;
(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
(四)检验报告;
(五)用户使用报告。
三、鉴定的主要内容
(一)审查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能否指导生产。
(二)审查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国家有关标准或产品企业标准要求。评价新产品、新技术的性能、采用标准、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条件;
(三)考核新产品试(投)产、新技术试(使)用所需条件是否具备,安全、卫生、环保等是否符合要求;
(四)预测分析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鉴定目的通过对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审查,根据产品检测报告及用户使用意见,对产品的技术性能、技术水平、试(投)产的可行性、市场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审查,并作出鉴定结论意见。
五、鉴定形式和方式
(一)会议鉴定(或检测鉴定、合同验收)
(二)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及主要用户组成鉴定委员会,讨论并通过鉴定结论意见。
六、提供审查的主要技术文件
(一)鉴定大纲
(二)设计任务书
(三)研制工作总结报告
(四)标准化审查报告
(五)检测报告
(六)用户使用报告
(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八)查新报告(属国内首创的产品,最好能提供查新报告,其余产品可不提供该报告)。
(九)有关产品的图纸、产品标准、工艺规程、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文件,符合环保、安全、卫生规定的有关证明文件等,都要准备好,供鉴定委员会备查。
第三篇: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以下简称鉴)工作,强化技术创新管理,促进先进适用新产品的生产所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是指经济管理部门聘请有关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技术创新活动中新产品、新技术的主要性能、技术水平、试(投)产或在生产中试(使)用的可行性、市场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审查平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新产品、新技术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行业范围内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适用性的民用工业产技术。
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或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或较原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并对提高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产品。
新技术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及新工艺装备等,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节能降耗等某一方面较原技术有明显改进,达到实用程度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技术。
第四条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经贸委)归口管理、指导和监督全国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归口管理、监督本地区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
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问负责管理、监督本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
第五条 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项目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包括试产前后及投产阶段)的鉴定工作,按照本办法执行。
企业自行开发的重大新产品、新技术,企业要求组织鉴定的,可按照本办法进行鉴定。
涉及人身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国家有特殊规定的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要坚持严谨求实、客观公正、科学民主、专家与用户单位共同参与的原则,保证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合理性。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要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市场前景,保证鉴定工作取得实效。
第七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结论是审查批准产品投产、技术推广应用和转让、获得奖励以及享受国家有关扶持政策的依据。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鉴定范围和原则
第三章 鉴定内容和程序
第八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的主要内容是:
(一)评价新产品、新技术的性能、采用标准、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条件;
(二)考核新产品试(投)产、新技术试(使)用所需条件是否具备,安全、卫生、环保等是否符合要求;
(三)预测分析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九条 申请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产品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性能先进,技术先进适用、用、具备全新的功能或较原技术有明显改进,有应用、推广价值;
(二)具备必需的标准、工艺规程、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工装、检测等手段,工艺技术文件齐全;
(三)达到设计要求,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用户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
(四)技术资料齐全,数据真实准确;
(五)符合环保、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
(六)符合规定的鉴定申报程序。
第十条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单位申请鉴定,应当向鉴定组织单位提出书面申请。鉴定组织单位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答复。对特别重大的项目,受理申请的单位可以报请上一级主管部门组织鉴定。
第十一条 鉴定组织单位受理申请后,可以根据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所处的阶段、所属行业类别情况以及生产或推广应用要求,选择下列方式中的一种进行鉴定:
(一)检测鉴定:由鉴定组织单位委托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认
定的专业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有关指标,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并提出检测报告。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新产品、新技术,企业应当制定企业标准,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备案后,作为检测的依据。
(二)会议鉴定:由鉴定组织单位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及主要用户组成鉴定委员会,以鉴定会形式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结论。
(三)合同验收:由鉴定组织单位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及用户组成鉴定委员会,按照合同双方约定的验收标准和方法进行测试、评价,并作出结论。
第十二条 通过鉴定的新技术、新产品,由鉴定组织单位核发国家经贸委统一制定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证书》。
第十三条 鉴定组织单位的上级部门,发现并查实鉴定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有权宣布鉴定验收结论无效。
第四章 鉴定组织和管理
第十四条 鉴定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列入国家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由国家经贸委负责鉴定的指导和监督,由项目的主持(或组织实施)单位即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组织鉴定。
列入其他各级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由计划下达部问组织鉴定。
企业自行开发的重大新产品、新技术,企业要求组织鉴定的,可向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或者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受理单位组织鉴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组织鉴定时,应当邀请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参加。
第十五条 鉴定组织单位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查鉴定申请报告,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是否受理的答复,决定鉴定方式,确定鉴定的组织形式及人员;
(二)采用会议鉴定方式的,根据需要确定会议规模及鉴定委员会成员构成;
(三)审核鉴定委员会提交的鉴定报告。如有重大缺陷,责成原鉴定委员会补充鉴定和评价;
(四)负责调处鉴定争议和对鉴定工作的申诉;
(五)对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按有关规定发给咨询费;
(六)颁发鉴定证书,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核准、备案。
第十六条 鉴定委员会应当由具备下列条件的技术专家和技术经济专家组成:
(一)具有该行业(或相关行业)的高级技术职称(职务)或技术经济专业类的高级职称(职务),特殊情况下可聘请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业务骨干参加;
(二)具有比较丰富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求实公正。
第十七条 鉴定委员会成员为七至十五人,原则上为单数。
鉴定委员会中,来自用户系统的成员要占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直接参与本项产品或技术开发的人员不得参加鉴定委员会。
项目承担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参加鉴定委员会,特殊行业由于专业限制需要项目承担单位参加的,其成员数不得超过鉴定成员总数的五分之一。
第十八条 鉴定委员会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接受鉴定组织单位的领导,并对其负责;
(二)坚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审查和评价;
(三)组织审议新产品、新技术的答辩及验证试验;
(四)提出鉴定报告。对结论持有异议的问题要在报告中注明,全体成员要在鉴定证书上签字。鉴定委员会负责人对鉴定结论要负责任,每个成员有权充分发表个人意见。
第十九条 参加鉴定的有关人员,要采取合理措施保护其在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未经权利人许可,不得披露、使用、允许他人使用或转让该商业秘密。
第二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或者个人在鉴定过程中询私舞弊、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组织鉴定单位要中止鉴定;已经完成鉴定的予以撤销;给国家、社会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第二十一条 鉴定组织单位的工作人员在鉴定工作中玩忽职守、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 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玩忽职守,或故意作出虚假结论,造成不良后果的,取消其承担鉴定任务的资格,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 参加鉴定的有关人员,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转让该项目 第五章 罚 则
中涉及的商业秘密的,应当依据有关法律追究其责任;涉及国家技术秘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可根据本办法的原则,结合本行业、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办法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经贸委负责解释。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篇:宁波市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
宁波市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强化技术创新管理,促进先进适用新产品的生产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是指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技术创新活动中新产品、新技术的主要性能、技术水平、试(投)产或在生产中试(使)用的可行性、市场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第三条 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或较原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作用,在一定区域或行业范围内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适用性的民用工业产品。
用进口成套零部件或散装件组装的产品,以及单纯改变花色、外观、包装的产品均不作为新产品。
第四条 新技术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及新工艺装备等,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节能降耗等某一方面较原技术有明显改进,达到实用程度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技术。
第五条 宁波市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委)归口管理,组织、指导、监督全市工业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验收工作。
第二章 鉴定验收范围和原则
第六条 列入宁波市级工业新产品试产计划和新技术开发应用的项目,在项目完成后,应按照本办法进行鉴定验收。
企业自行开发的重大新产品、新技术,企业要求组织鉴定的,可按照本办法进行鉴定验收。
第七条 对于涉及人身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国家有特殊规定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要坚持严谨求实、客观公正、科学民主、注重质量、专家与用户单位共同参与的原则,保证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合理性。要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市场前景,保证鉴定工作取得实效。
第九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结论是审查批准产品投产,申领许可证(准产证、准销
证),申报国家、省、市重点新产品,组织新技术推广应用和转让,参加重大项目招投标,获得奖励以及享受有关扶持政策等的依据。
第三章 鉴定内容、条件和程序
第十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的主要内容:
(一)审查新产品试(投)产、新技术推广应用是否符合产品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提供的鉴定技术资料是否完整、正确、清晰、统一,能否指导批量生产;
(二)评价新产品、新技术的性能、采用标准、生产工艺条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对产品的先进性和技术水平作出评价;
(三)审核新产品试(投)产、新技术应用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
(四)预测分析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十一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应具备的条件:
(一)已完成项目开发任务或试产计划,试(投)产的新产品通过法定检测机构的型式检验,经2家以上用户试用;新技术经过与相关技术的对比测试;
(二)技术资料齐全,数据真实准确;
(三)具备试(投)产必需的标准、规程、工装和检测手段;
(四)新产品、新技术在生产过程和应用过程已执行环保、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
(五)符合规定的鉴定申报程序。
第十二条 鉴定验收申请及技术资料
需要鉴定验收的新产品、新技术,由项目开发单位向组织鉴定验收单位提出申请,并须提供如下技术资料:
(一)鉴定验收工作大纲;
(二)计划任务书;
(三)试(投)产技术与工作总结;
(四)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五)产品标准;
(六)产品检测报告;
(七)标准化审查报告;
(八)投产条件报告;
(九)用户使用报告;
(十)产品图样与工艺文件;
(十一)其他。
1、涉及到鉴定结论在填补国内空白及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新产品,应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咨询机构出具的查新报告。
2、检测报告要由计划单列市级以上,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或授权的法定检测机构测试和出具。检测的样品、样机需由企业当地质监部门抽样封样后送检或法定检测机构实地抽检。
3、涉及到环保、劳保、安全、卫生的,须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或证明。
第十三条 鉴定验收方式:
(一)会议鉴定:由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单位提出申请,鉴定组织单位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及主要用户组成鉴定委员会,以会议形式对新产品进行审查、评价、并作出结论。
(二)检测鉴定:由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单位提出申请,鉴定组织单位委托经计划单列市级以上有关部门认定的法定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有关指标,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并出具检测报告。必要时可聘请3-5名有关专家,组成检测鉴定专家小组,提出综合评价意见。
(三)合同验收:由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单位根据用户的评价,向鉴定组织单位提出申请,鉴定组织单位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及用户组成验收委员会,按照合同双方约定的验收标准和方式进行测试、评价、并作出结论。
第四章 鉴定验收的组织和管理
第十四条 鉴定验收管理:
(一)列入国家、省级技术创新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受国家、省经济管理部门委托,由宁波市经委组织鉴定验收;
(二)列入宁波市级工业新产品试(投)产计划和新技术开发应用的项目,由市经委组织或委托县(市)、区经发局(经贸局、发改局)主持鉴定验收。
第十五条 鉴定验收组织单位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查鉴定验收申请报告,在规定的期限内(一般为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答复,决定鉴定方式,确定鉴定的组织形式及人员;
(二)采用会议鉴定方式的,根据需要确定会议规模及鉴定委员会成员构成,同时,本着精简节约高效的原则进行鉴定验收;
(三)对鉴定委员会提交的鉴定验收报告进行认真审核。如有重大缺陷,责成原鉴定委员会补充鉴定和评价;
(四)负责对鉴定验收争议的仲裁;
(五)对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按有关规定发给咨询费。
第十六条 鉴定委员会应当由具备下列条件的技术专家和技术经济专家组成:
(一)具有该行业(或相关行业)的高级技术职称(职务)或技术经济专业类的高级职称(职务),特殊情况下可聘请不超过20%的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业务骨干参加;
(二)具有比较丰富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求实公正。
第十七条 鉴定委员会成员为7-11人,原则上为单数。
鉴定委员会中,其成员要有广泛的代表性,直接参与本项目或技术开发的人员不得参加鉴定委员会。
项目承担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参加鉴定委员会,特殊行业由于专业限制需要项目承担单位参加的,其成员数不得超过鉴定成员总数的五分之一。
第十八条 鉴定委员会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接受鉴定组织单位的领导,并对其负责;
(二)坚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审查和评价;
(三)组织审议新产品、新技术的答辩及验证试验;
(四)提出鉴定报告。对结论持有异议的问题要在报告中注明,全体成员要在鉴定证书上签字;
鉴定委员会负责人对鉴定结论要负责任,每个成员有权充分发表个人意见。
第十九条 参加鉴定的有关人员,要采取合理措施保护其在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中
知悉的商业秘密。未经权利人许可,不得披露、使用、允许他人使用或转让该商业秘密。
第二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或者个人在鉴定过程中询私舞弊、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组织鉴定单位要中止鉴定;已经完成鉴定的予以撤销。
第二十一条 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玩忽职守,或故意作出虚假结论,造成不良后果的,取消其承担鉴定任务的资格。
第二十二条 鉴定验收证书的审批:
(一)鉴定结束后,项目开发单位在1个月内完善鉴定资料,统一在市经委新产品网上申报系统鉴定资料中填报,并下载统一格式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证书,按统一格式填报一式6-8份,送鉴定主持单位(所在县市区经发局)审查盖章后,报鉴定组织批准单位(市经委)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盖章;
(二)鉴定主持、批准单位将鉴定验收申请报告l份,鉴定验收项目法人单位承诺书1份,鉴定验收证书和鉴定验收资料各1套归档。项目开发单位也应根据档案管理规定,对鉴定验收全套技术文件资料进行归档。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宁波市经济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6年颁发的《宁波市新产品鉴定验收管理办法》同时废除。
第五篇:山东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实施意见(试行)
山东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实施意见(试行)
(2007年 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总 则
第一条 国家经贸委己以1997年第3号令公布了“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了贯彻执行好“办法”,规范我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强化技术创新管理,促进先进、适用新产品的生产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山东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办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
第二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是指经济管理部门聘请有关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技术创新活动中新产品、新技术的主要性能、技术水平、试(投)产或在生产中试(使)用的可行性、市场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同时对完成该产品和技术所安排的投资项目进行验收评价。
第三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是技术创新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技术标准,实现新产品的技术审查和标准化审查,提高技术水平,保证产品质量杜绝粗制滥造,防止损失浪费的一项重要措施。新产品在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前,必须组织相应级别的鉴定验收。
第四条 本意见所称新产品、新技术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行业范围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适用性的民用工业产品、技术。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或较原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产品。
新技术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及新工艺装备等,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节能降耗等某一方面较原技术有明显改进,达到实用程序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技术。
第五条 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经贸委)负责综合管理、指导、监督和主持全省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验收工作。
市地经(贸)委负责管理、监督、主持本地区和省经贸委委托的企业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
省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监督、主持本行业和省经贸委委托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
鉴定验收范围和原则
第六条 列入国家、省、市地计划和自行开发的以及国务院、省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项目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包括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工业性试验、产学研联合、重大装备国产化、技术中心建设项目等属鉴定验收范围,鉴定验收工作要按“办法”和“意见”执行。涉及人身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国家有特殊规定的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工作,接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要坚持严谨求实、客观公正、科学民主、专家与用户单位共同参与的原则,要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市场前景,保证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合理性,取得实效。
鉴定验收内容
第八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的主要内容是:
(一)评价新产品、新技术的性能、采用标准、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条件;
(二)考核新产品试(投)产、新技术试(使)用所需条件是否具备,安全、卫生、环保等是否符合要求;
(三)预测分析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对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所投入使用的资金情况进行验收评价是否符合“立项设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定,是否合理。
第九条 申请鉴定验收应具备条件:
(一)产品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性能先进,技术先进适用、具备全新的功能或较原技术有明显改进,有应用、推广价值;
(二)具备必需的标准、工艺规程、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工装、检测等手段,工艺技术文件齐全;
(三)达到设计要求,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用户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
(四)技术资料齐全,数据真实准确;
(五)符合环保、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
(六)符合规定的鉴定申报程序。
鉴定验收程序
第十条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单位自审已具备鉴定验收条件后,填写“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申请表(表样见附件一)并准备好以下鉴定验收文件。
1、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计划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含实施方案)或合作协议书和产品标准;
2、新产品鉴定大纲(草稿);
3、新产品设计技术总结;
4、新产品试制工作总结;
5、产品检验测试结果和型式(例行)试验报告;
6、一般情况要求3个以上用户使用报告;
7、省级以上单位新产品查询报告;
8、新产品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9、产品图样、技术文件、标准化审查报告;10.环境保护措施报告、环保部门(或防疫部门)的意见。送企业主管部门预审。企业主管部门收到送审材料后在15天内写出预审意见,符合鉴定验收条件的签盖新产品新技术鉴定专用章后送鉴定委托单位审定,鉴定委托单位根据主管部门意见在15天内作出是否受理答复,确定鉴定类别、鉴定方式(见第十八条)、鉴定活动由组织单位发文实施。
第十一条 通过鉴定验收的新产品、新技术在鉴定验收后三个月内填写“山东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成果卡”(样卡见附件二)和由省经委统一制定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证书”(见附件
三)外加鉴定资料到省经贸委科技处核发新产品、新技术鉴定证书,颁发省级新产品证书,办理成果登记手续。作为享受新产品政策,申报省以上优秀成果,研制人员评定职称受奖晋升的依据。
鉴定验收组织和管理
第十二条 鉴定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列入国家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由国家经贸委负责鉴定的指导和监督,由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或省经贸委按“办法”规定组织鉴定验收。
列入省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重点项目由省经贸委直接组织鉴定验收,邀请企业主管部门和产品归口部门参加,其余一般项目由省经贸委负责鉴定的指导和监督,由省主管部门或市地经贸委组织鉴定验收,不得逐级下放或转托其它部门验收。
列入其他各级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由计划下达部门组织鉴定验收。计划外企业自行开发符合鉴定验收范围的重大新产品、新技术,企业要求组织鉴定的,可向省、市地经贸委(经委)或者省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受理单位组织鉴定。市地经贸委(经委)组织鉴定时,应邀请产品归口部门参加。
主管部门组织鉴定时,对非本部门归口产品应邀请产品归口部门参加,不按本“意见”办理的新产品新技术成果一律不予承认,不受理成果登记。
第十三条 鉴定组织单位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查鉴定申请报告,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是否受理的答复,决定鉴定方式,确定鉴定的组织形式及人员;
(二)采用会议鉴定方式的,根据需要确定会议规模及鉴定委员会成员构成; I
(三)审核鉴定委员会提交的鉴定报告。如有重大缺陷,责成原鉴定委员会补充鉴定和评价;
(四)负责调处鉴定争议和对鉴定工作的申诉;
(五)对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按有关规定发给咨询费;颁发鉴定证书,并报上一级主
管部门核准、备案。
第十四条 鉴定验收委员会组成要求:
(一)具有该行业(或相关行业)的高级技术职称(职务)或技术经济专业类的高级职称(职务),特殊情况下可聘请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业务骨干参加;
(二)具有比较丰富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求实公正;
(三)鉴定委员会成员为七至十五人,来自用户系统的成员要占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四)直接参与本项产品或技术开发的人员不得参加鉴定委员会。项目承担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参加鉴定委员会,特殊行业由于专业限制需要项目承担单位参加的,其成员数不得超过鉴定成员总数的五分之一。
第十五条 鉴定委员会的职责:
(一)接受鉴定组织单位的领导,并对其负责;
(二)坚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审查和评价;
(三)组织审议新产品、新技术的答辩及验证试验;
(四)提出鉴定报告。对结论持有异议的问题要在报告中注明,全体成员要在鉴定证书上签字。鉴定委员会负责人对鉴定结论要负责任,每个成员有权充分发表个人意见。
罚 则
第十六条 项目承担单位、组织鉴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参加鉴定验收工作的专家玩忽职守,或故意作出虚假结论,造成不良后果的,除通报批评外,取消其今后承担鉴定验收任务的资格,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七条 参加鉴定的有关人员,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转让该项目中涉及的商业秘密的,应当依据有关法律追究其责任一涉及国家技术秘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的有关规定处理。并全省通报批评。
附 则
第十八条 几点说明
1、本“意见”中第三条提到鉴定级别指:国家级、省级、市地级三种。
2、本“意见”第五条中提到企业,含公有制、股份制、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其它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
3、本“意见”第十条申请鉴定验收提供文件中用户使用意见,提供数量一般不少于3家,使用意见内容应包括生产方提供使用产品的数量、时间;使用产品时间及结果(尽量用数字
定量说明)。
4、本“意见”鉴定方式可以分为三种:
(一)检测鉴定:由鉴定组织单位委托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专业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有关指标,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并提出检测报告。
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新产品、新技术,企业应当制定企业标准,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备案后,作为检测的依据。
(二)会议鉴定:由鉴定组织单位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及主要用户组成鉴定委员会,以鉴定会形式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结论。
(三)合同验收:由鉴定组织单位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及用户组成鉴定委员会,按照合同双方约定的验收标准和方法进行测试、评价,并作出结论。
5、本“意见”第十一条中提到省级新产品证书是发给新产品、新技术成果直接参与的主要研制人员,省以上重点项目成果发前5名参与者,特别重大项目经研究批准后最多不超过7名,一般省级新产品的项目发前3名。
6、本“意见”第十二条中,对计划外企业自行开发并经鉴定验收项目,鉴定结论符合列入省级计划条件的,可按一般计划申报程序补列新产品项目计划。
第十九条 本“意见”由省经贸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意见”与上级新规定有抵触时,按上级新规定执行。
发布部门:山东省其他机构 发布日期:2007年 实施日期:2007年(地方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