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省工业新产品鉴定验收管理办法
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浙江经贸技术[2001]271号
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新产品鉴定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经委(计经委)、省级厅(局):
根据国家经贸委《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的规定,为规范工业新产品鉴定验收的组织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将重新修订的《浙江省工业新产品鉴定验收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办法从下发之日起执行,1996年印发的《浙江省工业新产品鉴定验收管理办法》同时予以废除。
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二00一年三月五日
主题词:工业 新产品 鉴定 办法 通知
抄送:国家经贸委技装司、省府办公厅、省计委、省科技厅
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办公室2001年3月7日印发
浙江省工业新产品鉴定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实施省委、省政府科教兴省战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规范工业新产品鉴定验收工作的管理,根据国家关法律和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罹研制生产、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有创新或较原产品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并对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工业产品。用进口元器件组装的产品,以及单纯改变花色、外观、包装的产品均不作为新产品。
第三条 列入省级计划的工业新产品,在完成试制试产后,应按照本办法进行鉴定验收。
对于涉及人身、社会安全以及国家有特殊规定的新产品,其鉴定验收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鉴定验收的组织管理
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经贸委)归口管理、组织、指导、监督全省工业新产品的鉴定验收工业。
一、列入国家技术开发项目计划的新产品,受国家委托的,由省经贸委组织鉴定验收。
二、列入省工业新产品试制试产计划和重点技术开发项目计划的新产品,除少数重点项目由省经贸组织鉴定验收外,其它均委托各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省级有关部门主持鉴定验收。
三、实行许可证管理等产品,按省经贸委浙经贸办字(2001)6号文件规定组织管理和鉴定验收。
四、对少数技术水平较高的计划外新产品,开发单位要求补列省级当年计划的,由开发单位提出申请,经省经贸委审核批准,组织或委托有关单位主持鉴定验收。
第五条 鉴定验收方式
一、会议鉴定:由新产品开发单位提出申请,鉴定组织单位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及主要用户组成鉴定委员会,以会议形式对新产品进行审查、评价、并作出
结论。
二、检测鉴定:由新产品开发单位提出申请,鉴定组织单位委托经省或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法定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对新产品进行检测分析,检测报告。
需要对产品技术水平、性能指标、投产条件等方面作出评价的,可以由组织鉴定单位聘请3-5名专家,成立检测鉴定专家小组,提出综合评价意见。检测鉴定适用于产品的技术鉴定和改进型新产品的鉴定。
三、合同验收:由新产品开发单位根据用户的评价,向鉴定组织单位提出申请,鉴定组织单位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及用户组成验收委员会,按照新产品开发合同的规定,或合同双方约定的验收标准和方法进行测试、评价、并作出结论。合同验收适用于大型、专用设备的鉴定。
四、通信鉴定:由新产品开发单位提出申请,鉴定组织单位通过通信的方式向有关专家征求意见,并据此作出结论。
第六条 鉴定验收内容:
一、对产品结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是否国内或省内首次试制试产成功,作出评定;
二、对产品在采用新技术原理、新技术构思或在改进结构、材质、工艺等方面和产品的技术水及其实用价值,作出评价。
三、检查试产或投产的必备条件(生产设备、工艺、工装、检测手段等)能否满足试产、投产的需要;
四、安全、卫生、环保等是否符合要求;
五、市场前景预测,经济、社会效益分析和评价。
第七条 鉴定验收的申请及资料。
需要鉴定验收的新产品,由项目承担单位向组织鉴定验收单位提出申请,并按统一表式填报《浙江省工业新产品鉴定验收申请书》,附全套提交鉴定验收的技术资料:
1、鉴定验收工作大纲;
2、新产品试制试产技术和工作总结报告;
3、生产工艺及相关文件;
4、检测、运行试验和质量分析报告;
5、两个以上用户使用报告或证明;
6、产品标准(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及标准化审查报告;
7、经济效益分析及投产条件报告;
8、环境保护措施报告及其它有关资料。
第八条 新产品检测报告。新产品检测报告由省级或省级以上部门认定的法定检测机构测试和出具。
检测的新产品样品、样机需由企业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抽样封样后送检或法定检测机构实在抽检。
对填补国内空白及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新产品,应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咨询机构出具的查新结论报告。
第九条 鉴定验收委员会的应聘人员应有一定的代表性,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该行业或相关行业搞级技术职称,特殊情况下可聘请不超过30%的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业务骨干参加。
二、具有比较丰富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求实公正。
直接参与本项产品开发的单位及人员不得参加鉴定验收委员会。
第十条鉴定验收组织单位的责任
一、鉴定验收组织单位在接到鉴定验收申请报告和鉴定验收资料后,应认真审查,及时明确答复是否同意鉴定验收,并确定鉴定验收方式及人员。
二、会议鉴定验收,应根据需要确定会议规模,并从专家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7-11名专家组成鉴定验收委员会。
三、鉴定验收组织单位应对鉴定验收委员会提交的鉴定验收报告进行认真审核。如有不实,应责成原鉴定验收委员会重新评估。
四、负责对鉴定验收争议的促裁,核发鉴定验收证书。
第十一条鉴定验收委员会的责任
一、接受鉴定验收组织单位的领导,并对其负责。
二、坚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保证鉴定验收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三、鉴定验收委员会有权要求产品的开发单位进行答辩或验证试验。鉴定验收委员会负责人对鉴定验收结论负技术责任,每个成员有权充分发表个人意见。
四、通过鉴定验收报告。对结论持有异议的问题应在报告中注明。全体成员应在鉴定验收证书上签字。
五、鉴定验收委员会全体成员应对鉴定验收内容保守秘密,对以各种形式泄密者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十二条鉴定验收证书是审查批准产品投产、奖励以及享受国家有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通过鉴定验收的省级新产品,统一由省经贸委发给国家经贸委统一印刷的新产品鉴定验收证书,并作为推荐国家级新产品的依据。
第十三条省经贸委对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鉴定验收,一旦发现并查实鉴定验收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有权宣布鉴定验收结论无效。
第十四条对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技术原理、新工艺及新装备等,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节能降耗等某些方面有明显改进,并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新技术的鉴定,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6年颁发的《浙江省工业新产品鉴定验收办法》同时废除。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浙江省经贸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篇:浙江省省级工业新产品项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浙江省省级工业新产品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索引号:ZJJX-06-03-201003-00007 发布机关: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文号:浙经信技术〔2010〕26 号 发布日期:2010-03-1
1各市、县(市、萧山区、余杭区)经贸委(经委、经贸局),省级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工业新产品研究开发,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现将《浙江省省级工业新产品项目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二○一○年一月十九日
浙江省省级工业新产品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实施企业技术创新,推进工业新产品开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一步规范浙江省省级工业新产品(含新技术)项目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工业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或较原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并对提高经济效益有显著作用的工业新产品、新材料、新装备等。
新技术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及新工艺装备等,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节能降耗等某一方面较原技术有明显改进,达到实用程度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技术。
第三条省级工业新产品开发项目计划和鉴定管理采取
备案制。
第二章 计划备案
第四条申报项目备案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我省产业、技术和相关行业政策,重点支持符合产业规划确定的关键技术产品;
(二)在我省范围内首次开发或比老产品有重大改进创新,产品技术水平和性能较高,知识产权明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
(三)对本地区主导产业发展具有重大促进和带动作用,有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市场发展前景。
第五条项目备案申请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填写《浙江省工业新产品项目申请表》;
(二)申报项目属于医药、农药、计量器具、锅炉压力容器、邮电通信等特殊行业及产品管理要求的新产品,需提供有关主管机构的许可证明;
(三)申报项目涉及环境污染问题,需提供解决污染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六条项目备案程序:
(一)网上申报。企业可通过浙江工业新产品网站(),并按要求填写相关资料后通过网络发送上报。
(二)各市、县经信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初审并签署意见后,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按行业分类征求专家和行业部门意见,对符合备案条件的项目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通过网络直接发送《浙江省工业新产品项目备案确认通知书》。不符合备案条件的,申报材料返回企业,并说明原因。
(三)项目备案确认实行常年申请,每季末集中办理一次。
第三章 鉴定备案
第七条经有关部门组织完成鉴定的新产品,企业可根据需要申请省级工业新产品鉴定备案登记。
第八条企业新产品鉴定申请备案登记,需提供以下材料:
(一)备案登记申请表;
(二)新产品专家评审意见;
(三)知识产权承诺书(原件);
(四)检测报告原件(检测单位必须具有法定资格,时间当年有效);
(五)属许可项目须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第九条企业申请省级工业新产品鉴定备案登记前,须先将备案登记申请表、专家评审意见通过新产品备案系统上传,并提供书面材料,经公示无异议后,给予备案登记。备案系统网址:。
第十条备案登记实行常年申请集中办理,申报程序按原有办法执行。各地按季汇总后上报省经信委,省经信委每季末集中办理一次。
第十一条 已完成备案产品给予办理省级工业新产品证书,并通过新产品鉴定备案系统发送给企业。
第四章 管理程序
第十二条各级经信部门应加强项目管理与扶持,及时跟踪和掌握本地区新产品项目开发进展情况,帮助企业解决新产品开发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十三条项目承担单位应根据省级工业新产品的内容及技术要求,加快新产品开发工作,按规定时间完成开发。
第十四条企业完成新产品开发后,可参照相关规定组织鉴定验收。
第五章 奖励和扶持
第十五条建立省级工业优秀新产品评选制度。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前三年新产品的完成和产业化情况,组织专家评选出省级优秀工业新产品,予以公布。《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评选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六条各地应加大对工业新产品开发的扶持力度,充分运用现有的财政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对新产品的开发。积极鼓励技术入股、专利入股,建立形式多样快捷、高效、低成本的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机制,支持重大产品研发。
第十七条鼓励和支持企业依托国家、省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以及替代进口,通过技术攻关研发一批国内、省内首台(套)产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定期开展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评审工作。对于首台(套)产品的研发、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的企业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八条开发完成的省级工业新产品项目,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于第二年一季度按技术水平等级予以公布,可作为国家、省级优秀新产品推荐评选的依据。
第十九条列入省级工业新产品的项目,一旦发现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在申报中弄虚作假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省经信委负责解释。原省经贸委于2005年5月10日印发的《浙江省省级工业新产品项目管理办法》(浙经贸技术〔2005〕292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以下简称鉴)工作,强化技术创新管理,促进先进适用新产品的生产所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是指经济管理部门聘请有关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技术创新活动中新产品、新技术的主要性能、技术水平、试(投)产或在生产中试(使)用的可行性、市场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审查平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新产品、新技术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行业范围内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适用性的民用工业产技术。
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或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或较原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并对提高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产品。
新技术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及新工艺装备等,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节能降耗等某一方面较原技术有明显改进,达到实用程度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技术。
第四条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经贸委)归口管理、指导和监督全国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归口管理、监督本地区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
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问负责管理、监督本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
第五条 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项目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包括试产前后及投产阶段)的鉴定工作,按照本办法执行。
企业自行开发的重大新产品、新技术,企业要求组织鉴定的,可按照本办法进行鉴定。
涉及人身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国家有特殊规定的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要坚持严谨求实、客观公正、科学民主、专家与用户单位共同参与的原则,保证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合理性。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要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市场前景,保证鉴定工作取得实效。
第七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结论是审查批准产品投产、技术推广应用和转让、获得奖励以及享受国家有关扶持政策的依据。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鉴定范围和原则
第三章 鉴定内容和程序
第八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的主要内容是:
(一)评价新产品、新技术的性能、采用标准、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条件;
(二)考核新产品试(投)产、新技术试(使)用所需条件是否具备,安全、卫生、环保等是否符合要求;
(三)预测分析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九条 申请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产品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性能先进,技术先进适用、用、具备全新的功能或较原技术有明显改进,有应用、推广价值;
(二)具备必需的标准、工艺规程、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工装、检测等手段,工艺技术文件齐全;
(三)达到设计要求,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用户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
(四)技术资料齐全,数据真实准确;
(五)符合环保、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
(六)符合规定的鉴定申报程序。
第十条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单位申请鉴定,应当向鉴定组织单位提出书面申请。鉴定组织单位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答复。对特别重大的项目,受理申请的单位可以报请上一级主管部门组织鉴定。
第十一条 鉴定组织单位受理申请后,可以根据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所处的阶段、所属行业类别情况以及生产或推广应用要求,选择下列方式中的一种进行鉴定:
(一)检测鉴定:由鉴定组织单位委托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认
定的专业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有关指标,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并提出检测报告。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新产品、新技术,企业应当制定企业标准,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备案后,作为检测的依据。
(二)会议鉴定:由鉴定组织单位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及主要用户组成鉴定委员会,以鉴定会形式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结论。
(三)合同验收:由鉴定组织单位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及用户组成鉴定委员会,按照合同双方约定的验收标准和方法进行测试、评价,并作出结论。
第十二条 通过鉴定的新技术、新产品,由鉴定组织单位核发国家经贸委统一制定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证书》。
第十三条 鉴定组织单位的上级部门,发现并查实鉴定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有权宣布鉴定验收结论无效。
第四章 鉴定组织和管理
第十四条 鉴定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列入国家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由国家经贸委负责鉴定的指导和监督,由项目的主持(或组织实施)单位即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组织鉴定。
列入其他各级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由计划下达部问组织鉴定。
企业自行开发的重大新产品、新技术,企业要求组织鉴定的,可向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或者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受理单位组织鉴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组织鉴定时,应当邀请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参加。
第十五条 鉴定组织单位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查鉴定申请报告,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是否受理的答复,决定鉴定方式,确定鉴定的组织形式及人员;
(二)采用会议鉴定方式的,根据需要确定会议规模及鉴定委员会成员构成;
(三)审核鉴定委员会提交的鉴定报告。如有重大缺陷,责成原鉴定委员会补充鉴定和评价;
(四)负责调处鉴定争议和对鉴定工作的申诉;
(五)对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按有关规定发给咨询费;
(六)颁发鉴定证书,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核准、备案。
第十六条 鉴定委员会应当由具备下列条件的技术专家和技术经济专家组成:
(一)具有该行业(或相关行业)的高级技术职称(职务)或技术经济专业类的高级职称(职务),特殊情况下可聘请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业务骨干参加;
(二)具有比较丰富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求实公正。
第十七条 鉴定委员会成员为七至十五人,原则上为单数。
鉴定委员会中,来自用户系统的成员要占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直接参与本项产品或技术开发的人员不得参加鉴定委员会。
项目承担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参加鉴定委员会,特殊行业由于专业限制需要项目承担单位参加的,其成员数不得超过鉴定成员总数的五分之一。
第十八条 鉴定委员会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接受鉴定组织单位的领导,并对其负责;
(二)坚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审查和评价;
(三)组织审议新产品、新技术的答辩及验证试验;
(四)提出鉴定报告。对结论持有异议的问题要在报告中注明,全体成员要在鉴定证书上签字。鉴定委员会负责人对鉴定结论要负责任,每个成员有权充分发表个人意见。
第十九条 参加鉴定的有关人员,要采取合理措施保护其在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未经权利人许可,不得披露、使用、允许他人使用或转让该商业秘密。
第二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或者个人在鉴定过程中询私舞弊、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组织鉴定单位要中止鉴定;已经完成鉴定的予以撤销;给国家、社会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第二十一条 鉴定组织单位的工作人员在鉴定工作中玩忽职守、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 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玩忽职守,或故意作出虚假结论,造成不良后果的,取消其承担鉴定任务的资格,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 参加鉴定的有关人员,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转让该项目 第五章 罚 则
中涉及的商业秘密的,应当依据有关法律追究其责任;涉及国家技术秘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可根据本办法的原则,结合本行业、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办法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经贸委负责解释。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篇:宁波市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
宁波市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强化技术创新管理,促进先进适用新产品的生产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是指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技术创新活动中新产品、新技术的主要性能、技术水平、试(投)产或在生产中试(使)用的可行性、市场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第三条 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或较原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作用,在一定区域或行业范围内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适用性的民用工业产品。
用进口成套零部件或散装件组装的产品,以及单纯改变花色、外观、包装的产品均不作为新产品。
第四条 新技术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及新工艺装备等,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节能降耗等某一方面较原技术有明显改进,达到实用程度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技术。
第五条 宁波市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委)归口管理,组织、指导、监督全市工业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验收工作。
第二章 鉴定验收范围和原则
第六条 列入宁波市级工业新产品试产计划和新技术开发应用的项目,在项目完成后,应按照本办法进行鉴定验收。
企业自行开发的重大新产品、新技术,企业要求组织鉴定的,可按照本办法进行鉴定验收。
第七条 对于涉及人身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国家有特殊规定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要坚持严谨求实、客观公正、科学民主、注重质量、专家与用户单位共同参与的原则,保证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合理性。要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市场前景,保证鉴定工作取得实效。
第九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结论是审查批准产品投产,申领许可证(准产证、准销
证),申报国家、省、市重点新产品,组织新技术推广应用和转让,参加重大项目招投标,获得奖励以及享受有关扶持政策等的依据。
第三章 鉴定内容、条件和程序
第十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的主要内容:
(一)审查新产品试(投)产、新技术推广应用是否符合产品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提供的鉴定技术资料是否完整、正确、清晰、统一,能否指导批量生产;
(二)评价新产品、新技术的性能、采用标准、生产工艺条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对产品的先进性和技术水平作出评价;
(三)审核新产品试(投)产、新技术应用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
(四)预测分析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十一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应具备的条件:
(一)已完成项目开发任务或试产计划,试(投)产的新产品通过法定检测机构的型式检验,经2家以上用户试用;新技术经过与相关技术的对比测试;
(二)技术资料齐全,数据真实准确;
(三)具备试(投)产必需的标准、规程、工装和检测手段;
(四)新产品、新技术在生产过程和应用过程已执行环保、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
(五)符合规定的鉴定申报程序。
第十二条 鉴定验收申请及技术资料
需要鉴定验收的新产品、新技术,由项目开发单位向组织鉴定验收单位提出申请,并须提供如下技术资料:
(一)鉴定验收工作大纲;
(二)计划任务书;
(三)试(投)产技术与工作总结;
(四)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五)产品标准;
(六)产品检测报告;
(七)标准化审查报告;
(八)投产条件报告;
(九)用户使用报告;
(十)产品图样与工艺文件;
(十一)其他。
1、涉及到鉴定结论在填补国内空白及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新产品,应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咨询机构出具的查新报告。
2、检测报告要由计划单列市级以上,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或授权的法定检测机构测试和出具。检测的样品、样机需由企业当地质监部门抽样封样后送检或法定检测机构实地抽检。
3、涉及到环保、劳保、安全、卫生的,须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或证明。
第十三条 鉴定验收方式:
(一)会议鉴定:由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单位提出申请,鉴定组织单位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及主要用户组成鉴定委员会,以会议形式对新产品进行审查、评价、并作出结论。
(二)检测鉴定:由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单位提出申请,鉴定组织单位委托经计划单列市级以上有关部门认定的法定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有关指标,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并出具检测报告。必要时可聘请3-5名有关专家,组成检测鉴定专家小组,提出综合评价意见。
(三)合同验收:由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单位根据用户的评价,向鉴定组织单位提出申请,鉴定组织单位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及用户组成验收委员会,按照合同双方约定的验收标准和方式进行测试、评价、并作出结论。
第四章 鉴定验收的组织和管理
第十四条 鉴定验收管理:
(一)列入国家、省级技术创新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受国家、省经济管理部门委托,由宁波市经委组织鉴定验收;
(二)列入宁波市级工业新产品试(投)产计划和新技术开发应用的项目,由市经委组织或委托县(市)、区经发局(经贸局、发改局)主持鉴定验收。
第十五条 鉴定验收组织单位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查鉴定验收申请报告,在规定的期限内(一般为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答复,决定鉴定方式,确定鉴定的组织形式及人员;
(二)采用会议鉴定方式的,根据需要确定会议规模及鉴定委员会成员构成,同时,本着精简节约高效的原则进行鉴定验收;
(三)对鉴定委员会提交的鉴定验收报告进行认真审核。如有重大缺陷,责成原鉴定委员会补充鉴定和评价;
(四)负责对鉴定验收争议的仲裁;
(五)对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按有关规定发给咨询费。
第十六条 鉴定委员会应当由具备下列条件的技术专家和技术经济专家组成:
(一)具有该行业(或相关行业)的高级技术职称(职务)或技术经济专业类的高级职称(职务),特殊情况下可聘请不超过20%的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业务骨干参加;
(二)具有比较丰富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求实公正。
第十七条 鉴定委员会成员为7-11人,原则上为单数。
鉴定委员会中,其成员要有广泛的代表性,直接参与本项目或技术开发的人员不得参加鉴定委员会。
项目承担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参加鉴定委员会,特殊行业由于专业限制需要项目承担单位参加的,其成员数不得超过鉴定成员总数的五分之一。
第十八条 鉴定委员会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接受鉴定组织单位的领导,并对其负责;
(二)坚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审查和评价;
(三)组织审议新产品、新技术的答辩及验证试验;
(四)提出鉴定报告。对结论持有异议的问题要在报告中注明,全体成员要在鉴定证书上签字;
鉴定委员会负责人对鉴定结论要负责任,每个成员有权充分发表个人意见。
第十九条 参加鉴定的有关人员,要采取合理措施保护其在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中
知悉的商业秘密。未经权利人许可,不得披露、使用、允许他人使用或转让该商业秘密。
第二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或者个人在鉴定过程中询私舞弊、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组织鉴定单位要中止鉴定;已经完成鉴定的予以撤销。
第二十一条 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玩忽职守,或故意作出虚假结论,造成不良后果的,取消其承担鉴定任务的资格。
第二十二条 鉴定验收证书的审批:
(一)鉴定结束后,项目开发单位在1个月内完善鉴定资料,统一在市经委新产品网上申报系统鉴定资料中填报,并下载统一格式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证书,按统一格式填报一式6-8份,送鉴定主持单位(所在县市区经发局)审查盖章后,报鉴定组织批准单位(市经委)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盖章;
(二)鉴定主持、批准单位将鉴定验收申请报告l份,鉴定验收项目法人单位承诺书1份,鉴定验收证书和鉴定验收资料各1套归档。项目开发单位也应根据档案管理规定,对鉴定验收全套技术文件资料进行归档。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宁波市经济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6年颁发的《宁波市新产品鉴定验收管理办法》同时废除。
第五篇:浙江省工业新产品标准化审查报告
省级工业新产品
产品标准及 标准化审查报告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XXXXXXXX公司
二○一○年七月
(一)产品标准
Q/EJ 04-2006 面向BRT的嵌入式优先信号控制器
该标准规定了面向BRT的嵌入式优先信号控制器的基本功能、主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及一般要求,适用于面向BRT的嵌入式优先信号控制器的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安装、使用、质量检验和维修。
Q/EJ 01-2009 快速公交智能化系统
该标准规定了快速公交智能化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功能要求和实现方式,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快速公交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和实施。
(二)标准化审查报告
我司承担开发的“XXXXXXXXXXXXXXXX”现已研制完成,在多个项目中得到应用,用户反映产品质量良好,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其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显著。产品经浙江省电子产品检验所评测,其技术性能达到有关标准及设计要求。现对该产品的标准化审查情况汇报如下:
1.产品性能、用途、生产批量
1.1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1)
(2)
(3)
(4)
1.2用途
XXXX技术的应用是,实现项目产品设计初衷。
实际应用证明,项目产品能够充分
1.3批量生产能力
产品主要为软件形态,硬件控制器主要元器件通过外部采购,只需在公司内进行简单的焊接和软件嵌入。项目产品研发已经完成,并已完成一定量的生产和销售应用,项目投产的技术和设备条件均已成熟,能够满足项目产品正式生产的各项需要,目前已经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2.产品标准的审查
产品符合国家标准《GB/T 17544-1998 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GB/T 16260.1-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第一部分:质量模型》和《GB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经浙江省电子产品检验所检验和评测,报告编号:(XXXX)电检软字XXXX号、(XXXX)电检整字XXXX号。全部指标符合XXXX标准以及技术创新项目立项指标的要求。
3.产品技术文件、工艺文件
3.1贯彻产品制造的技术文件有:用户需求说明书、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等。
3.2设计图样和设计文件完整、正确,贯彻和执行了国家、行业及公司现行的有关标准。
3.3产品已具备用户操作手册、配置管理手册、编码及命名规范、产品标识、测试流程标准等资料文件,已能指导生产。
3.4产品有元器件、原材料质量标准要求。
3.5产品有设计、开发、测试等流程文件且文件标准化。
4.对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评价
项目产品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最大限度地采用符合国标、行标的元器件,在接口、功能上也尽量采用行业内通用标准,其标准化、通用化系数较高。为产品具体应用、销售和维护提供了便利,有利于项目实施、升级及质量控制。
5.标准化审查的综合评价
5.1设计文件、技术文件以及开发、测试等文件已贯彻现行有关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
5.2提供审查的设计和技术文件基本完整、正确、统一。
5.3产品符合国家标准GB/T 17544-1998、GB/T 16260.1-2006和GB 4943-2001,以及企业标准Q/EJ 04-2006、Q/EJ 01-2009,产品经浙江省电子产品经验所检验评测,性能指标与产品标准相符。
5.4经审查的设计、开发和测试等技术文件可以提交验收。
XXXXXXX公司
201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