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500字:莲花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500字:莲花
篇一: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500字:莲花
我的家乡在河北,那儿空气清新,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特产,今天我就来说说被称之为“坝上三宝”之一的——金莲花。
在盛夏七月份,满山遍野的金莲花点缀在草原上。金莲花是单支开放的,它的茎最高可达一米多高呢!金莲花叶形如碗莲,叶色翠黄,花朵精致,花色艳丽。乳黄色的花朵盛开时,又如群蝶飞舞,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别具风趣,令人心旷神怡!
纯天然,无污染的环境给予了金莲花极高的营养。晒干了的金莲花是一种极品的茶叶,被称之为“金莲花茶”。放几朵金莲花在杯子里,加几块冰糖就能调制出一杯醇香的“金莲花茶”。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一杯简单的茶就具有清热解毒,养肝明目,提神健胃等许多功效。
听爷爷说,金莲花茶还有一番来历呢!
在很久以前,孩子们到田野里玩耍,玩累了,就捋一把金莲花花瓣,坐在树荫下,品它那甜甜的味道。因为它的颜色犹如鸡蛋黄一般炫目。所以那时候,人们就称金莲花为“鸡蛋黄花”,这个称呼在民间一直流传至今。
而现在,到金莲花成熟的时节,人们就把它采摘回去,小心翼翼的放在篦子上,就有了一幅这样的画面:窗台上,马车上„„都摆满了金莲花。晒干后,就会有专人带走,经过消毒,包装就成了现在一盒一盒的金莲花茶。好多城里人还为了品坝上农产的金莲花茶特意而来。慢慢的,金莲花就成了现在的“三宝之一”了。
我爱我空气清新的家乡,更爱家乡纯天然的金莲花!
篇二: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600字:莲花
一个没有作业的周日下午,我很高兴,想找一些伙伴度过这段时光。
首先,我想到了小代,我还有一本书没还他呢,正好一来还书,二来和他玩玩。这小子这回考得不赖,竟然比我好,我有点想吃了他。
拿着书,骑车到了他家,呼唤名字,但无人答应,我心中一阵失落,把书放在他奶奶家便离开了。
我又盘算着去找历史老师,打电话询问,老师也不在家我这个囧啊!
我独自一人来到了莲花湖,到处转了转,没什么意思。又去听老人们唱歌,老有所乐,很好,但我还是感到很无趣。
我转右转,我还是回到了自行车旁,坐在台阶上,看着广场上的一切,倍感孤独。
真没意思啊!上了中学,大家都很忙碌,都在家中不出来了,往常大家都出来玩的。这回可好,就剩我一个人,就我一个大闲人。
看别人三五成群的,我孤身一人,就我旁边的那个小孩还带只小狗呢!冷风吹来,灌入脖颈里,我打了个哆嗦,感觉更寂寞了。
身边有个伴真好!
正坐着呢,看到一对母子正在踢足球,便过去坐在边上,球过来我就帮着踢回去。几次之后,那个阿姨让我和她的儿子玩,我寻思:“这好诶!反正我自己呆着也没意思。”于是便上前去玩。渐渐地,我们之间的话就多了,我了解到那个男孩是二中的,上初一,十分热爱足球,每周末都来玩。
这个小朋友很开朗,什么都说,但还不太成熟,略微有点孩子气。那位阿姨很热情,十分喜欢我,和我无话不谈。
有时候交朋友就这么简单。
有时不妨静一下,也许会想到很多东西。
第二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
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 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
屋舍俨然(y n)
阡陌交通(qi nm)
黄发垂髫(ti o)
便要还家(y o)
刘
子
骥(j)
诣
太
守(y)
四、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同学齐读课文。
3.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五、小结
(1).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寻:寻找
寻向所志
房子
屋舍俨然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
处处志之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标记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后练习
第 二 课 时
一、回顾前堂,朗读课文
二、课文分析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2、质疑解难:
①.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 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⑥.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⑦.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⑧.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三、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背诵课文
五、作业
1. 课后练习。
2.完成《有效课堂》的本课练习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发现桃花源: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无问津者,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似有而无
理想社会
短文两篇
教学要点:
1、积累文言词句。
2、领会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陋室铭
一、解题
1.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二、作者简介(板书:刘禹锡)
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赏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板书:学习目的:赏析写作特色)
三、课文分析
1.出示胶片(与本文有关的山水画),齐读课文两遍。
2.提问: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 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一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一孔子云:何陋之有?”我们一层层讲解。(出示与第一层意义相吻合的山水画胶片)
3.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
山水写起。
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古代传说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龙隐现,兴云作雨,所以人们认为水中有龙就会显示神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因为我品德高洁而芳香四溢。“馨”本意是发散很远的香‘乙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声传播很远。
5.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呢?山和水来比? 室。
用“不在高”“不在深”来比
? 陋。
用仙和龙来比
?(回答)德。
用名和灵来比
?(回答)馨。6.作者的目的是要写陋室(板书陋室),却用山水(板书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写的内容,这种方法叫比兴(板书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方法,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章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臼的主人之德是否高尚。也就是说,尽管这房子的确是个陋室,但只要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觉得陋,反而处处可见其高雅明亮,“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兴,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那么,陋室究竟是怎样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觉其陋呢?请看下文(出示与“草色入帘青”相吻合的山水画)。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这是写陋室的环境(板书环境)。作者写陋室的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
7.“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板书:拟人):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陋室的环境宜人,而与陋室主人来往的都是什么人呢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陋室的人物。鸿儒,大学问家。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在这个陋室里.常有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鸿儒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这两句也是工整的?
9.作者并没有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板书:朋友)。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这就是说,要想知道他的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这两句在于衬托(板书: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时有鸿儒来往,常同高朋谈笑,可以推想陋室主人的才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10.提问:哪些是正面描写?是实写?回答:“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提问:哪些是从反面描写?是虚写?回答:“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提问:“可以调素琴”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无丝竹之乱耳。”
提问:“阅金经”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呼应。
11.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总之,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1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庐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指西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这两句话是说我这个陋室正如南阳诸葛庐的草庐,又像四川扬子云的亭子。作者采用的是类比的写法(板书:类比),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会如此么?
13.提问:作者在这里用草庐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还是在说明陋室不陋吗?
(板书:暗含、志向)
……
五、总结全文
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情怀,一个坦荡乐观、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具有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文气通达起伏,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爱莲说 教学目标:
1、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请大家读课文,先欣赏一下这篇文章。
三、解题,揭示学习目标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
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1、检查自读情况(看屏幕,提问)
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
周敦颐()
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也()
陶后鲜有闻()
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的一般要求:抬头挺胸,精神饱满,声音哄亮,吐字清晰。
2、问:文字上还有没有不懂的?请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3、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五、研读课文
(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
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屏幕上的表格。
3、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1、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三)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
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
“噫”
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
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3、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第二段。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请同学们注意体会,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
4、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六、再读课文,品味欣赏。
七、指导学生按照板书脉络快速背诵。
同学们读的很投入,老师再给你们几分钟时间,同学们能不能把它背出来。
八、总结课文
同学们,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九、布置作业
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十、板书设计
爱 莲 说
陶渊明
独爱
菊
(正衬)
隐逸者
惋惜
世 人
甚爱
牡丹(反衬)
富贵者
鄙视
予
独爱
莲
君子者
赞美
托物
言志
核舟记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3.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4.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教学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听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核舟记》。(板书文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教师提示并领读以下内容(投影显示):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wǎnɡ)
膝(xī)
褶(zhě)
髻(jì)
倚(yǐ)
戌(xū)篆(zhuàn)八分有(yòu)奇(jī)
诎右臂支船(qū)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
三、整体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6段)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2)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多媒体显示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学生齐读2~5段。(3)探究思考。
提问: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此基础上稍作点拨。
明确: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四、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1.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
我们学习《核舟记》,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件主题鲜明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有“奇巧人”王叔远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看来,写好说明文的前提和关键是细致观察、精心构思。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揣摩下列语句:
(1)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3)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4)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学生齐读四句话。教师示范分析(2)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
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作者在说明这件雕刻品时,不为原作所囿,在细节上又大胆想像,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赋予雕刻品以新的生命活力,这启发我们说明事物时不应是呆板平实的,而应该是能打动人的,给人以想像的。
3.教师请五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为东坡,一为佛印,一为鲁直,其余两个为舟子,注意表现他们的位置、姿态、动作。
五、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六、课堂练习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A.尝贻余核舟一
B.诎右臂支船 C.右手倚一衡木
D.其船背稍夷 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F.神情与苏、黄不属 G.八分有奇
2.选出加粗词词性、含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1)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为宫室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为字共三十有四(2)A.篛篷覆之
B.左臂挂念珠倚之
C.闭之
D.能以径寸之木 3.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1)苏、黄共阅一手卷(2)舟尾横卧一楫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5)又用篆章一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2~4段。2.研讨与练习第四题。板书设计
核舟记 魏学洢
总说:
奇巧
分说:
船尾---------船顶
总结:
通计
照应开头
大道之行也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背诵并默写全文。
4.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5.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
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全班同学齐背《桃花源记》……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吧,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3.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具体指导朗读。
(1)提问:全文文字,共5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2)教师分层指导朗读。
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
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
第三:“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3)教师范读或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其余学生循声低和。(4)全班齐读课文。
三、讨论下列问题,形成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3.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四、探究性思维训练 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这是三道开放性的题目。第一题,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第二题要求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第三题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像,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教师可以播放科幻VCD片,激发学生想像。
五、课堂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2.完成下列练习:(1)解释加粗的词。
①选贤与能
②讲信修睦 ③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④男有分,女有归(2)翻译下列句子
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③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板书设计
大道之行也
纲
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基本特征:人人受关爱,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谋闭不兴 结
论:大同社会
25杜甫诗三首
教学要求:
1、了解诗人生平。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
近望
细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春望》赏析
教学过程: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板书设计:
春望
忧国---------------思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石壕吏》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
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第三篇: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名曲览胜
教学目标:
1、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专注地听、赏音乐,并能用恰当语言表达自己体验到的感受。
2、能根据所欣赏的音乐进行丰富的联想,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共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
3、能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进行开放性学习。教学重点:
1、欣赏并感受《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春节序曲》。
2、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专注地听、赏音乐,并能用恰当语言表达自己体验到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学生分成四个方阵,进行名曲知识竞赛。
2、设问:你听过这些乐曲吗?你能说出其中几首乐曲的标题?
3、(课件)播放《名曲联奏》。
4、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回答。
(1)《献给爱丽斯》贝多芬(2)《思乡曲》马思聪(3)《四小天鹅舞曲》柴科夫斯基(4)《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5)《二泉映月》华彦均(6)《命运交响曲》贝多芬(7)《梁祝》何占豪 陈钢
三、欣赏体验:
刚才我们听到的都是世界名曲,你们喜欢吗?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 只能听到乐曲的片段,下面让我们来听两首完整的音乐作品好吗?
(一)《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1、你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讲述贝多芬如何创作《月光奏鸣曲》,还记 得吗?
2、(课件)播放《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作品简介:贝多芬(1770-1827)的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作于1801年。第一乐章 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段体,为奏鸣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兴性的柔和抒情曲。一反钢琴奏鸣曲的传统形式,贝多芬在本曲的首乐章中运用了慢板。关于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说一天傍晚,贝多芬散步时路过一个陋室,里面传来阵阵琴声,他推门进去,看到一位盲眼少女在弹琴,月光洒满了小屋,令贝多芬灵感大发,写下了此作。
3、设问: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那么你在聆听这首乐曲时除了感受到一种宁静之外,还能感受到什么情绪?
4、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回答。
5、贝多芬原本称这首奏鸣曲为《幻想奏鸣曲》,它同月光没有一点儿关系。贝多芬创作这首乐曲时,他正和一位伯爵的女儿相爱,由于双方门弟不相当,两人很快就分手了。失恋残酷地折磨着贝多芬,在这种矛盾痛苦的心情下,这首具有里程碑式重要地位的乐曲诞生了。贝多芬把自己内心激动的感情放在了宁静、从容、安稳的音响背景上,充满忧郁的情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所欣赏的音乐进行丰富的联想,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共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
2、能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进行开放性学习。教学过程:
一、欣赏《春节序曲》
1、设问:乐曲有两个主要旋律,这两个主要旋律有什么区别?这是一首西洋管弦乐曲,但在乐曲结尾加入了什么乐器?这些乐器的加入起了什么作用?
2、播放《春节序曲》。
3、学生回答。
4、你还知道一些有关《春节序曲》的知识吗?如果知道不多,现在有什么办法去了解?(启发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
二、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展学习:
1、学生分组讨论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的网址及要搜索的关键词 语。
2、分组选派代表进行网上搜索。
3、每组选派代表展示自己搜索到的内容,向其他同学介绍《春节序曲》 有关知识。
4、师总结搜索情况。
5、《春节序曲》是作曲家李焕之于1955-1956年间创作的管弦乐《春节组 曲》的第一乐章。作曲家热情洋溢的讴歌了国人最重要、最隆重也是最喜庆的传 统节日--春节。乐曲表现了黄土高原的粗犷和陕北民歌的苍劲悠长。欢快的锣鼓 点和轻巧的秧歌舞步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恢弘的节日画卷。
6、师向学生推荐优秀音乐欣赏网址。
三、课堂小结:
第四篇:初中八年级上册课堂作文指导(第五单元)
初中课堂作文指导(人教八年级上)
zmczlhqing(辑录)
第五单元莲文化的魅力 ☆指导方案
感受莲文化的魅力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写作训练指导
来源语文报初中版2009年第38期李 斌
【写作导引】
“莲文化”是个很宽泛的话题,我们在写作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有关莲的知识,在自己心目中对莲有一个整体的感悟,然后再确定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取一个新颖的题目,这样才可以从容为文。下面向大家推荐写“莲文化”这个话题的几个构思:
1.远观静望,潜心构思。夏日的荷花,荷叶连连,清风徐来。你站在荷塘边上,看着莲那袅娜可爱的茎叶、娇嫩雅致的花朵,嗅着那沁人心脾的清香,陶醉其中,浮想联翩。这时你就可以由眼前的荷塘写起,联系历史,结合人物,写出你心中莲的形象和你特有的感悟。
2.寻根探源,得出结论。可以根据搜集来的知识和课本中现有的资料,整合筛选,写一篇说明性的文字,介绍有关莲的知识;也可对莲的特性及人文赋予其形象的原因作一个深层次的探究。
3.借莲形象,托物言志。可以学习古人咏莲的名篇,在用心观察的基础上,写一篇咏莲言志散文;可以结合古人的观点,发表自己对莲的看法;也可以讲述莲的故事,以自己和莲的某种关联,抒发独特的感受。写作时,古人的思想和感情可以借鉴,但主要是写出自己独有的感悟和见解。
4.借人之口,展莲魅力。要表现莲文化独有的魅力,除了从正面介绍之外,也可以借他人之口来侧面介绍。如以游客的身份,从导游的介绍中了解莲文化的魅力等。这样转换视角,就会使文章新颖别致。
5.反弹琵琶,见解独到。莲被赋予高洁的象征,自古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赞美,但也有人认为,如果对此过分强调,将会影响我们看问题的眼光和对待问题的态度。所以你可以标新立异,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佳作示例】
爱莲说
李 然
喜欢莲,喜欢它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红,喜欢它的亭亭玉立,喜欢它的濯清莲而不妖,喜欢它的柔情似水„„
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它的身影还是它的身影,除了它的俏丽还是它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些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觉得它们少了点什么,不能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
情人眼里出西施。莲,让我觉得它就是花中之王,无人可比。朋友说我过于喜爱它,忽略了其他花的美丽,也许是吧!暮春三月,白花怒放,牡丹芍药,妍丽妩媚,使人为之倾倒;夏季炎炎,紫罗兰、玉兰散发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让
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正直高洁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独自争妍,不畏严寒,吐放清香,赞美之词不可胜数。但我仍固执地认为莲才是完美。
对莲的喜爱,使我成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而在生活中,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我们仍是不公正的裁判吗?
夜深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被这个问题烦扰着。回忆的匣子被偷偷地打开,往事如水流过,重现眼前。
因对偶像的崇拜,我成为他们的守护者,旁人稍有异议,便拳脚相加;因和亲密伙伴要好,便不理事情对错,不分青红皂白,硬着脸皮要站在朋友一边;因对个人稍有偏见,一出现可疑之处,聚焦点便投向他;因为自己的喜好盲目顺从,人云亦云,都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猛然发现,曾经,自己是如此没有主见。成了失根的兰花,追逐的浮萍,飞舞的秋莲,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我又当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世界甚大,要认清每一事物,更应抛开个人感情,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主见,更能感觉自己的存在。就像一棵巨松,扎根在山崖之间,不随山水、飓风而改变自己的位置;就像一株独自开在山谷里的野百合,不管有没有人路过,仍开得那么鲜艳那么快乐。
爱莲,却不溺爱莲;爱生活,就应做生活公正的裁判。
【教师评点】
本文标新立异,反弹琵琶,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佳作。文章开头写了自己对莲的喜爱,并反复强调了喜爱之情如此热烈,以致到了偏执的地步,并以“我”对四季百花之美视而不见,自然引出因爱莲而对百花不公正的态度。然后,作者用“夜深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被这个问题烦扰着。回忆的匣子被偷偷地打开,往事如水流过,重现眼前。”这个过渡段,从对“莲”的态度引入对生活的态度,自然而然地引出“爱莲,却不溺爱莲;爱生活,就应做生活公正的裁判”这一中心,立意新颖,给人别样的美感。
“莲文化的魅力”活动课设计
【活动目的】
1.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介绍、推荐有关莲文化的书籍、网站,激发学生兴趣。
2.准备纸和画笔。
3.根据自愿原则,把学生分成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现实生活、莲与科学知识三组,每组由组长组织制订、搜集、整理和探究计划。
【活动过程】
一、我心中的荷花
用电子声像技术展现各种各样的荷花,并介绍其特性、种类、生长环境,进而强调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生于污泥而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喜欢以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在中国莲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诗作画的题材,是最优美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的图案纹饰和造型。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画笔来表现你们心中的荷花。画完后写一段文字或赋小诗一首作为画面解说。
把小组中最好的用幻灯展现出来,并请该同学介绍说明。
二、莲文化比赛会
1.《莲花知识知多少》———莲花知识赛。(出示幻灯片:《莲花知识知多少》之一)(1)小组必答题。
①莲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它在地球上已存在了多长时间?属于什么科?学名是什么?②出于对莲的喜爱,人们给莲花起了许多富有诗意的名字,你知道的有哪些?
③人们利用莲制作了许多美味佳肴。你能说出其中的一种吗?(请从名称、用料、特色方面进行说明。)
(出示幻灯片:《你答对了吗?》)
(师生对照答案,为各组评分,按50-30-20分评为一、二或三类)
(出示幻灯片:《莲花知识知多少》之二)
(2)小组抢答题。
①我国著名的赏荷胜地有哪些地方?请列出三处来。
(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湖南洞庭湖、河北白洋淀、山东微山湖、湖北洪湖、扬州瘦西湖、承德避暑山庄、广东肇庆七星岩、台湾台南白河镇等)
②莲花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佛经里常把寺庙称作什么?把和尚穿的袈裟又称作什么?(寺庙—莲舍 袈裟—莲服)
③我国的许多名山大川里都有“莲花峰”,你能举出两个例子来吗?(安徽黄山、江西庐山、陕西华山、湖南衡山、福建武夷山)
④除了制作美味佳肴外,莲还有许多药用功能。你能举出一例来说明吗?(李时珍《本草纲目》莲子: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莲藕:主治热渴,散留血,生肌。)
⑤成语“藕断丝连”大家并不陌生。你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吗?(这是由于藕中的带状螺旋式导管及管胞的次生壁抽长而形成的。)
⑥关于莲的故事传说在我国古代也非常多。你能用简要的语言来介绍其中的一个吗?(略)(统计学生得分情况,表扬、鼓励。)
2.《千姿百态的莲花》———莲花图案欣赏。
①展示各组学生收集的图案。(软盘,评10-30等级分)
②展示教师收集的图案。(出示幻灯片:《千姿百态的莲花》)
3.《赞莲诗文欣赏》———莲花诗文会。
自古以来,莲就是人们歌咏的对象,先请学生展示:
①展示学生收集的诗文。(出示幻灯片,评10-30等级分)
②展示教师收集的诗文。(出示幻灯片:《赞莲诗文欣赏》)
③师生一起背诵学过的散文《爱莲说》。
④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配乐朗诵比赛。(每小组至少2人参加。由评委评分,总分20分)⑤诗词赏析对对碰。由小组集体合作,出一两道诗词赏析题,并指定小组回答。(评委老师根据出题的质量和回答的情况分别给出评分,总分10分)
⑥总结,评出优胜组。
三、写作训练。以“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参考例文】
爱莲说
喜欢莲,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喜欢它的濯清涟而不妖,喜欢它的柔情似水„„
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还是它的身影,除了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些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觉得它们少了点什么,不能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也许这正是我偏爱莲的原因吧!
情人眼里出西施。莲,让我觉得它就是花中之王,无人可比。朋友说我过于喜爱它,忽略了其他花的美丽,也许是吧!暮春三月,百花争艳,牡丹芍药,妍丽妩媚,使人为之震惊;夏季炎炎,紫罗兰、玉兰散发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让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隆隆寒冬,梅独自争妍。但是,我仍固执地认为莲才是完美。
对莲的喜爱,使我成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在生活中,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我们不也不自觉地因个人的好恶作了不公正的裁判吗?
夜深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被这个问题烦扰着。回忆的匣子被偷偷地打开,往事如水流过,重现眼前。
因对个性的崇拜,我成为他的守护者,旁人稍有异议,便拳脚相加,小伙伴们对之敬畏,便缄口不语,使我内心稍稍喜悦;因和亲密伙伴要好,便不管事情对错,不分青红皂白,硬着脸皮要站在朋友一边;因对个人稍有偏见,一出现可疑之处,聚焦点便投向他;因为自己的喜好盲目顺从,人云亦云,都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猛然发现,曾经,自己是如此没有主见。成了失根的兰花,追逐的浮萍,飞舞的秋莲,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我又当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世界甚大,要认清每一事物,更应抛开个人感情,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在生活中更有主见,更能感觉自己的存在。就像一棵巨松,扎根在山崖之间,不随山水、飓风而改变自己的位置;就像一棵独自开在山谷里的野百合,不管有没有人路过,仍开得那么鲜艳那么快乐。
【参考资料】
1.歇后语。
荷花灯点蜡——心里明
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
荷叶包鳝鱼——溜之大吉
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
莲蓬结籽——心连心
莲生水中——不扶自直
2.谚语俗语。
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3.名言佳句。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自天来,不向水中去。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浪心。
4.佛教与莲花。
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
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便可到处看到莲花的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
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帐、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着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佛教以莲为喻的词语,更是数不胜数。佛座称为“莲花座”或“莲台”;结跏跌坐的姿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势,称为莲花坐势;佛教宣传的西方极乐世界,被比作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故称“莲邦”;《阿弥陀经》描写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故称佛国为“莲花国”;佛教庙宇称为“莲刹”。“刹”为梵语,即西方净土,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故称“莲刹”;念佛之人称“莲胎”,比喻住在莲花之内,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称为“莲眼”,以青莲花比喻佛眼之美妙;胸中之八叶心莲花称为“莲宫”,即心中的莲花般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僧尼受戒称“莲花戒”;僧尼之袈裟称“莲花衣,谓清净无杂之义;五智中的妙观察智称为“莲花智”;称善于说法者为“舌上生莲”;谓苦行而得乐为“归宅生莲”;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东晋东林寺慧远大师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佛教结社称为“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以修行来达到西方的莲花净土,故又称“莲宗”。总之,莲与佛教结了不解之缘,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莲为代表,可以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
(原载《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04.12)
第五篇:八年级第五单元作文教案
八年级第五单元作文教案
以“他(她)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在记叙中作必要的抒情和议论。
提示:这是一篇记人的文章。他(她)既然能深深地留在你的记忆中,在你们的交往中就一定有值得回忆之处,文章应着力反映这一点。所写的对象,可以是往日的老师、同学,也可以是偶然相遇而印象深刻的人。
记叙文中的抒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字里行间渗透着强烈而真切的感情,以此来打动读者,如《都市精灵》一文,通篇文字洋溢着作者对各种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读后,我们深受感染。从全文看,作者主要写了北京现代文学馆内鸟类栖息、嬉戏和松鼠生活的场景;北京其他地方少见鸟类和小动物;写了上海绿草地上漫步的白白胖胖的大白鸽;写了旧金山的海狮的旁若无人、海鸟集体捕鱼的壮观场景等。作者开头写现代文学馆中的情景,心情是喜悦的;写北京其他地方鸟类的少见,心情有些失落和伤感;写到昆明、上海、旧金山等城市又充满了欣羡的情感。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现代文学馆鸟类和动物的嬉戏等,使文章开篇有生气,活泼,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惬意,反衬北京其他地方不能如此,有针砭之意。作者在文章中为展现人和其他生灵共处的景象,解释其中深意,主要运用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比如写人与鱼、鸟、兽友好相处的画面主要是描写,在此又通过精辟深刻的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文章体现出了强烈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所以可读性强。另一种是作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激情涌动,抑制不住,直接将感情倾泻出来,像《幽径悲剧》一文中,在写到古藤被砍后,作者按捺不住内心的悲愤,直抒胸臆:“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作者用浓烈的抒情,精辟的议论,指出二三百年来“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只是“为人间增添美丽”的藤萝“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孤立无助,“只有哭泣,哭泣,哭泣”等等,充分表现了真善美“毁于愚氓之手”的悲剧,抒发了强烈的痛悼之情,有着催人泪下的笔力。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对所记叙的人物、事情等加以评述:或作评价,或议得失,或论影响,或标态度,以揭示事物的本质,深化文章的主题。如《明天不封阳台》一文,第一部分:叙述我和儿子站在阳台上,从12层的高处眺望着沐浴在晚霞中的城市。议论:都是原来也如人一样在不断地发育。第二部分:叙述负伤又有了“身孕”的鸽子蜷缩在书架下,及儿子的问话。议论: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人们日渐与自然界相分离而在精神上产生的失落感。第三部分:叙述儿子要帮鸽子做窝备食。议论要重视大自然本身的叙说呐喊和控诉,并全面总结不封阳台所寓含的重大意义。作者叙议结合,不断推进,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属于点睛之笔。
记叙中的抒情与记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很难截然分开;记叙中的议论往往是要言不烦,在记叙中恰当地穿插一两句议论,有时就能使一篇貌似平常得文字变得精辟,璨然生色,就像画在壁上的龙,一经点上眼睛,就立刻电闪雷鸣,腾云而去。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学会在记叙中作必要的议论和抒情,对于提高写作记叙文的水平有着重要作用。记叙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记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包括描写、说明、抒情和议论等。龙欲腾飞须妙笔点睛,文欲感人要匠心独具。在记叙中作适当的抒情与议论,就如同锦上添花,会使我们的表达更具特色,文章更具魅力。
1.自然真切巧抒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是要把文章写得感动人,以引起读者共鸣。要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含蓄却真切,即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咏物抒情、叙事抒情等。也可直抒胸臆,酣畅淋漓地倾泻出浓烈而真挚的情感,即直接抒情,如呼告式、顿悟式、反复式等。
2.画龙点睛妙议论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一两句议论,往往能使文章熠熠生辉。议论是在文章中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感受,可出现在开头,总领全段、全文,可出现在中间,丰富内涵,也可出现在结尾,总结全文、突出主题。记叙中的议论要建立在事实即记叙的基础上,要做到少而精,言简意赅,忌泛泛而谈,以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旨的作用。
3.叙抒议三位一体
记叙中的抒情和议论与记叙要三位一体,水乳交融。叙事是抒情和议论的基础,只有选择典型、感人的事件来记叙,才能做到情缘事而发,议由感而生。情、理、事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要以抒情、议论之笔来叙事,收到笔笔含情,即事见理的效果。
【写作指导】
写人的文章初中学生已写过不少,这道写作题并不生疏,但想写好它可不容易。首先应确定写谁。我认为写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为妥,比如,父母、老师、同学、邻居等等。其次是写什么,即解决选材问题。这点很要紧。同学们要从自己的回忆中努力寻找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来。这个“东西”应该具有个性化色彩,这样才会给人新颖独特的感受,文章才会真正有价值,也才能为抒情和议论奠定坚实的基础。不要一动笔就写什么“好人好事”,陈词旧事,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选材时,同学们要力避思维单一化,思考问题要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由已知导向未知,发现新事物,发现别人未察觉、不易察觉的东西。第三谈谈怎样抒情。抒情要建立在个性化材料的基础上。材料涂上了个性化色彩,写作者就有了与众不同和感人肺腑的力量,也就拥有了自然之情和自得之趣,主观情感也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至于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仅仅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如果材料陈旧,没有新意,写作者就只能“为赋新词强说愁”了,无论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都只能是“无病呻吟”,文章当然就没有什么感染力了。最后说说如何议论。议论要创新、要新颖,是自得之见。即言别人之未言,发别人之未发,想别人之未想,写别人之未写。切忌“拾人牙慧”。作文所阐述的观点应该是自己独出心裁的见解,是所发现的新颖的独创的有价值的东西。它是写作者个性的充分表现,是写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要有机结合。抒情要健康,不矫情;议论要正确,不偏激。当然,我们在抒情和议论时,也不能一味标新立异而忽略了文章新意的品位、格调和健康,不能以“求新”而“害意”。
【升格示例】
她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在我记忆深处,有一个人久久让我无法忘怀。虽然我并不晓得她的名字,但就是那一面之缘,足以让我记忆犹新。【开文点题,设置悬念。但语言显得太过直白,少了含蓄美。】
那是个明媚的春天。阳光和煦,柔风轻绕腰肩,广场上的花也争先恐后地开着,绚烂得无边无际。我按捺不住欣喜的心情,于是拿起风筝直往广场奔。【景物描写,为下文伏笔,衬托人物的美好心灵。但描写美好的春光语言应力求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
广场上放风筝的人可真不少,我一面走着,一面挑选个合适的地方。这时,我的目光落到了她身上:在一片花丛中,静静地蹲着一个小女孩,她抬起头仰望着天,仿佛满怀希望与憧憬,头顶上的蝴蝶结随着花海的起伏轻轻摇曳,在花丛中的她真可爱。
我走上前去,她好象发现了我,出乎意料的掉过头来。我顿时傻眼了,她的眼睛……我忽然觉得身旁的花已不再绚丽,黯然失色……【这里宜抒发惋惜之情,为下文抒发对小女孩的赞叹之情蓄势。】
“你好,请问你是来放风筝的吗?”
“你怎么知道?”
“猜的呗!”
“你……”
“我能与你一起放吗?”她眨了眨眼睛,天真的对着我,虽然我无法从她的眼睛中读出她的期待,但她的脸上分明写着她对快乐的希望。
“当然可以。”
“好罗,放风筝罗。”她一蹦三尺多高,乐得合不拢嘴。【如能运用修辞写出小女孩的活泼欢乐,更好。】
我们一同将风筝飞上了天,随后,我将线交给了她。看着她活泼可爱的样儿,我不觉得心中几分欣喜。
“你眼睛看不见,一定很难过吧!” 【这句话之前加句“我小心翼翼地问她道”,可以写出 “我”内心的好奇与忐忑,进一步为下文写小姑娘的乐观反衬与蓄势。】
“难过什么,你看,我开心还来不及呢!看不看得见,不重要,重要的我现在很快乐!”她笑笑地回答。
我顿觉眼前一亮,眼前这个比我小几岁的女孩,竟是如此的看待生命,我倒有些羞愧。
在她心中,没有伤痛,没有悔恨,只有纯真的对整个世界的爱。
我静静地看着她,她头顶上的蝴蝶结飞得更自在了。在女孩身边,每一朵小花都骄傲地仰着笑脸,没有任何一朵嫌自己不够美丽而自卑的拒绝开放。它们通通肆意而奢侈的开着,理直气壮的开着,仿佛有一种力量支配着它们。每一朵花都坚信自己是最美的。【写景、抒情,可以适当融合议论,极写乐观、自信对每一个生命的巨大影响。】
我将永远记得她,并时刻与自己对照。【结尾要运用多种手法与开头呼应,来点明主旨。】
[升格导议]
人生总有诸多不如意之处,而面对失败或挫折,我们是沮丧地停留在现在,还是乐观的憧憬未来?小作者以自己的经历写了一位小女孩,她的积极向上、乐观进取鼓舞作者忘掉伤痛,勇往直前。作者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记叙了与她交往的一件事,并通过肖像、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把人物刻画得血肉丰满。但文章在几个方面仍有值得推敲的必要。
首先作文在运用记叙手法的同时,要适当运用抒情、议论,记叙中的抒情议论与记叙是不能分割的。本文首段议论之后要及时提及与下文有关的内容,为下文作铺垫或引子。结尾的抒情议论也应紧接上文的叙事展开,将情与景、理与事结合,最好以花喻人,以人述理,表现出文中小女孩乐观积极的品质,并顺而由此联想到自己,提醒自己。从而更加自然贴切地升华情感、深化中心。
其次作文结构不仅要讲究完整,还需重视段与段之间衔接的自然紧密。本文的结尾段未能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自然生发,希望用一些语言作为过渡和转承,把作文“粘合”为一个整体。
另外,作文是语言的艺术,要重视语言的推敲和丰富,作文时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力求使语言富于表现力,这样可以更好地抒发情感、生发议论。
[升格作文]
她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在我记忆深处,有一个人让我久久无法忘怀。虽然我和她只有一面之缘,我也不知晓她的名字,但我的心中却无法挥去她的身影。
那是个明媚的春天。阳光如碎汞般满地奔跑,和煦的风轻绕腰肩,广场上的花开得绚烂多姿。我按捺不住欣喜的心情,拿起风筝便往广场奔去。
广场上放风筝的人可真不少。我一面走着,一面挑选着合适的地方。这时,我的目光落到了她身上:在一片花丛中,静静地蹲着一个小女孩,她抬着头仰望着天,仿佛满怀希望与憧憬,头顶上的蝴蝶结在起伏的花海中轻轻摇曳……
我走上前去。她好像发现了我,突然掉过头来。当她的脸面对着我时,我顿时傻眼了,她的眼睛……我不由得为她的不辛感到悲哀,这样一个可爱的女孩看不见世界该是多么可惜的事儿。我忽然觉得身旁的花已不再绚丽,春日的阳光也不再和煦了……
“你好,请问你是来放风筝的吗?”小女孩把我从沉思中唤醒。
“你怎么知道?”
“猜的呗!”
“……”我不知该说什么,一阵沉默。
“我能与你一起放吗?”她眨了眨眼睛,天真的对着我。虽然我无法从她的眼睛中读出她的期待,但她的脸上分明写着她对快乐的希望。
“当然可以。”
“好罗,放风筝罗。”她一蹦三尺多高,乐得合不拢嘴。她接过我递过去的风筝,左右挥舞着宛如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
我将风筝飞上了天,随后,将线交给了她。看着她快乐地拽着风筝线,仰起的小脸上落满了阳光,我的心中不禁也充溢了欢乐与满足。我小心翼翼地问她道:
“你眼睛看不见,一定很难过吧!”
“以前是有过的,现在不这样了。你看,我开心还来不及呢!妈妈说,看不看得见,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心中要充满快乐!”她笑笑地回答。
我顿觉眼前一亮,眼前这个比我小几岁的女孩,竟是如此乐观地看待生命,我倒有些羞愧。在她心中,没有伤痛,没有悔恨,只有纯真的对整个世界的爱。
我静静地看着她,她头顶上的蝴蝶结飞得更自在了。在女孩身边,每一朵小花都骄傲地仰着笑脸,没有任何一朵嫌自己不够美丽而自卑地拒绝开放。它们通通肆意而奢侈地开着,理直气壮地开着,仿佛有一种力量支配着它们。每一朵花都坚信自己是最美的。其实美不美已经不重要了,一朵乐观向上的花,你又有什么理由说它不美呢?⑥
就这么一个女孩,一个美丽得如花一样的女孩,一个拥有花一样性格的女孩。我将永远记得她,并时刻与自己对照。
[升格点评]
本文记叙了“我”与一个盲人小女孩的故事。交往是短暂的,但小女孩留给“我”的记忆却是深刻的。小女孩以其乐观、勇敢、自信的生活态度感动了“我”、启发了“我”,使“我”懂得应当怎样面对失败和挫折。本文看似材料平常,结构普通,但作者能够在记叙中自然地运用抒情和议论,在这些平凡中蕴蓄了真情,抒发了实感,使最平常的事情、最朴实的文字能够放射出耀眼的情感和理性的光芒,堪为初中生记叙文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