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素材:遏制重复建设关键在政府行为(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3 22:2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素材:遏制重复建设关键在政府行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素材:遏制重复建设关键在政府行为》。

第一篇:教学素材:遏制重复建设关键在政府行为

遏制重复建设关键在政府行为

第三轮重复建设问题成为近期社会关注的热点。应该说,适度的重复建设是有利于竞争、有利于发展的,但我国面临的重复建设问题却是过度性的。为什么过度重复建设屡禁不止?我们能不能用大思维判定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向?

最近,第三轮重复建设问题引起社会关注。据称,这一轮重复建设的严重程度,迫使国家亮出了“黄牌”。

回眸上个世纪80年代,以彩电、冰箱为代表的家电制造业,形成第一轮建设热潮。上世纪90年代,汽车、钢铁成为投资热点,酿成第二轮重复建设,仅1999年,全国汽车生产企业就有122家,实际产能利用率只有1/3。学者们把从2000年开始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为代表的高新项目投资与扩建,归结为第三次重复建设,最主要的表现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过多、过滥。

实际上,针对重复建设引发的利弊问题,多少年来一直采用发现苗头就给一棒槌的做法,出现了按下去又浮起来的循环套路。三次重复建设横跨20多个年头,为什么得不到有效遏制?因为我们自始至终就没有给企业一个不重复的环境与制度,没有通过制度让政府这台制造重复的机器有效地停下来。

在讨论第三次重复建设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勇气承担以往“政策规划性”的失误责任?能不能用大思维判定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向?

重复建设如同刨坑栽树,能不能结果子他不去考虑。栽了树没有果,成本与资源最终造成极大的浪费和破坏。

如何衡量一个产业或几个产业出现了重复建设?没有确切的答案。现在人们感到重复建设的压力,大都是根据几种迹象给出判断:一是产品滞留乃至大量库存;二是消费不振;三是产业、产品类同程度高;四是此起彼伏的价格战。造成重复建设的因素很多,像民营资本扩张、国有资本扩张、股份制资本扩张、跨国资本扩张和各级政府行为扩张等。其中,民营和跨国资本由于机制灵活并且没有行政干预,绝大部分在国内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相反,国有企业乃至集体性质的股份制企业,由于受行政干预太多,除了国资委重点抓的196家大型企业和各省市抓的数家大中型企业外,较大一部分始终处于半死不活状态。这都是前两轮重复建设留下的后遗症。

第三轮重复建设的路数与以往没什么区别,只是换了产业与办法而已。学者李连仲日前撰文总结到,一是软件业重复建设严重。据统计,在各地“十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中,软件产业同构性为74%。二是目前全国已建有20多条集成电路生产线,仅东部某市在建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就有13条,但能够赢利的只有2家。目前仍有十几个省市提出要上这类项目。三是目前我国电信网络已经过剩,但我国六大电信运营商仍在加快建设自己的网络体系。与此同时,我国公网和专网之间重复建设严重。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我国公网和专网之间重复建设严重,一些主要通信走廊出现多条专用通信线路和公用通信线路并存的状况。四是目前各地上钢铁项目的热情很高。但问题是,一方面冷轧薄板、镀锌钢板、硅钢片等品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仍需大量进口;另一方面以生产螺纹钢、线材等一般长线品种为主的企业仍在扩能生产,使结构不合理问题再度加剧。五是目前23个省区市建有汽车整车生产线,地区产业机构趋同化严重。在全国123家整车厂中,产量在5万辆以上的仅有18家,绝大多数产量在1万辆以下。六是电解铝重复建设问题依然存在。一年前,国家颁布了《关于制止电解铝行业重复建设势头的意见》,但收效有限。从去年开始,我国电解铝市场就已经过剩,当年产能达510万吨,产量435万吨,而销售量仅为414万吨。目前,在建和近期拟建的电解铝生产能力高达260万吨,还有4个100万吨项目在规划之中。

一轮又一轮的重复建设如同刨坑栽树,能不能结果子他不去考虑,栽了树没有果,资源最终造成极大的浪费和破坏。在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中,典型的是对土地的大量占用。根据对24个省区市的初步调查,目前我国各类开发区已达3837家,经国务院批准的只有232家,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乡乡建园,镇镇办区”的情况。违法圈地是第三轮重复建设的最大表现形式,建不建工厂、企业有没有发展能力,他不管,先圈出一块地皮再说。

重复建设,实际上说的是产业低效率和产品类同化。为什么这么多年放了这么多火却无法烧尽呢?一是精明的商人借政府对开发区和新兴产业的大力推动,变着花样搞项目批文;二是有了批文就有了“底气”,从各渠道融资非常容易,其中银行贷款占了很大比例;三是企业始终没有走出仿制性思维这个圈子。前两个原因蕴含着政府对企业的扶持、银行对利润追求的因素,而后一项表明我们的企业创新能力非常差。从各地开发区引进的项目来看,有较大一部分是人家已经淘汰或是污染性很强的东西。这就是重复建设带来的后果。

一些人明知菩萨是泥胎,却硬要跪拜。地方政府对重复建设都感到头痛,却没命地搞扩张。

在第三轮重复建设中,开发区之所以出现不少低级产品与产业重复,与地方政府有很大关系。20多年的改革,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分权基本理顺。地方政府不仅要盘活本地经济,还承担着中央的财税任务。

那么,地方政府是如何搞活地方经济的呢?有个现象不知大家分析到了没有,就是中国的改革,初始是由中央政府推动而起的,加上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而附之。现在的地方经济却是由地方政府在推动,其最大特点就是搞扩张——产业扩张、规模扩张、行政区域扩张和地皮交易性扩张,其中,地皮交易性扩张是近10年来的最大特色。所以,我们在肯定地方政府成绩的同时,必须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谁都知道,搞企业重组、合并,搞产业调整,尤其是技术创新,不仅承担着很大风险,并且投入成本大,三年四年不见得出效果,为官一任可能体现不出什么成果。但是,搞地皮交易性扩张可不一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地皮交易性扩张有几种表现形式:一是行政性的地域扩编,把一个市外围的几个县全部圈进来,人口数的多与少,就能决定你这个市的行政级别。这是现在许多地方热衷的一件事。比如说某沿海城市,他自从把周边几个县级市收进去以后,其行政级别便提升了一格。级别的提升,对老百姓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对行政官员来说却意义重大;二是不要钱的地皮扩张。现在有些官员真到了急红眼的程度,为了能招来商、引来资,采取地皮白给的办法。这些地方官员算了一笔账:政绩考核主要看引资数额、就业数字、上缴利税的情况,至于土地流不流失、农民没有了土地怎么生活,他就不管了;三是先圈地后招商的地皮扩张。按照经济学一般原理,交易双方只有在发生交易行为的时候,才签订相关合同。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没人投资的情况下,以政府的名义与农民签订土地转让合同,然后把地圈起来。这很像期货交易,但期货交易都有一个未来预期收益,而农民却没有这种预期。

研究重复建设,必须分析政府行为,因为每一轮过度扩张都是来自于政府的干预。比如说,一届政府上任后,看到别的省份汽车与高新技术产业很有增长力,能拉动一个省份10多个经济增长点,于是他们也开始发展这两个产业,结果成了一个大包袱。假如把这些人、财、物用于创新几个地方特色产业,倒有可能将经

济快速滚大。地方官员之间流传着一句口头禅:搞经济,不能没有项目;搞项目,不能没有重点项目。这就是说,地方政府的眼光一直处于一种假设状态、一种行政性的预期——政府搞出的经济开发蓝图,全市人民必须按此去干;政府搞出的产业,一定是高产出。你想这可能吗?

地方政府之所以有强行干预经济的欲望,一个是他自身根本就不相信市场的调剂能力。所以,越不相信越要强加干预,越要严格管制。反过来看,政府干预程度越大,建设的重复性就越高,市场化程度就越小。这就类似学者形容的封住嘴巴打葡萄糖液的道理。另一个是政府即使相信市场有调剂能力,也嫌其速度太慢。典型的是近几年,一些地方官员拉起一干人马浩浩荡荡到各国招商引资,几乎成了一种风气。如果从国外搬回来的项目有一流的竞争力也就罢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属平平的东西,有些纯粹是低级劣质项目。8月下旬,记者当时准备去某市一开发区采访,一个电话过去,得知正副区长都在国外招商。这就让老百姓提出一个疑问,你地方官员究竟在为哪一个目标折腾?在乡下有种风俗,一些人明知供的菩萨是泥胎做的,却还要满地跪拜。你翻开报纸,就能看到许多地方政府对重复建设都感到头痛,但你再去看看他那个市县,地方政府却带头没命地搞扩张。

产业结构调整、新经济增长点,政府最好不要用行政意图去规划。实际上,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国有企业或是民营企业,它们的职能就是交易,它们有特殊的市场嗅觉,市场需要什么产品,企业应该如何发展,远比当地政府清楚。地方的一些国有企业为什么在政府手里长不大?因为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在干着企业的活儿,根本没腾出精力去研究企业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环境和制度,所以,就出现政府有说话不算话的时候,甚至出现制度、政策朝令夕改的现象。政府虽然一直在为企业担忧,但如果让政府管理企业结果会更糟糕。如果把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本世纪初看成是三大建设时期,在这期间,政府该干的事情与企业该干的事情,始终没有弄清楚。

遏制重复建设,必须将政府审批制过渡到工商注册制,必须注重政府的市场制度建设。同时,企业还必须向专而精的产业结构调整。

重复建设能不能遏制住?采取什么措施来遏制?目前观点很多,而操作性却不强。实际上,如果不从体制上进行调整,问题不会得到根本解决。而体制上如何改革,需要深入分析。

应该讲,重复建设并非洪水猛兽。现在,人们一提起重复建设,就只看到它对经济带来阻力的一面,没有把它看成是一个很正常的动态过程。重复建设在任何一个国家里都存在,即使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只不过经过上百年的淘洗后重复程度很轻而已。

天下没有不重复的买卖,做企业也不例外。适度的重复建设可以培育出一种适度的竞争环境,只有竞争才能不断淘汰旧的生产力,强化国际竞争力。

但问题是,我们现在是处于一种过度性重复建设。要遏制就是遏制重复建设层面上的过度性,把握准这个大的前提非常重要。

政府之所以有干预市场的欲望,是因为他有权力使用的冲动。这种冲动的背后有很强的依据——就是由政府管理地方国有资产。所以,你要让它不干预自己的财产可能性很小。解决这一问题有一个办法:让政府拥有全部或者一部分产权,而企业的管理职能交给企业,政府可以监督,但不能插手,并且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首先,取消政府乱投资的权力。这样并不表明国资将流失,只要把国有控股和参股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并严格实施就可以了。国资委的出台,实际上就是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而逐步收回干预权力。

其次,力争用最短的时间,由现在的政府审批制度过渡到工商注册制度,彻底取消政府的审批制度。重复建设一方面是政府对国有企业盲目投资,造成竞争性行业过度泛滥;一方面又以政府意图规划产业走向。实际上,企业要干什么企业心里非常清楚,即使破了产,企业至少明白一个道理:自己是怎么摔倒的,该如何爬起来。所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政府不用审批,按工商局规矩注册办理就行。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要注重对市场的建设问题,像税收调节制度、监督监管制度、信息收集与披露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制度、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等等。这些问题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做好,相反,却拉着人马常年累月在国外搞引资。

第三,必须把产业结构调整到专而精的布局上来。专,就是注重一个核心产品;精,就是讲究质量。如果你仔细研究近20年国内企业的发展模式,就会发现产品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比如说汽车产业,一辆汽车的内外大小部件,几乎都是由一个企业生产的,上千种零部件就需要上千种机械加工设备,全国近200家汽车制造商,都在重复着其他企业的工作程序。对一个企业来说,生产10个或是20个零部件,可能有国际竞争力。但是,到它生产到100个或是1000个零部件的时候,有没有国际竞争力没人敢断定。假如说,我们把这种结构调整过来,让近200家企业每家企业只注重生产5个至10个产品,然后加以组合,汽车的质量肯定要提高好几个档次。

遏制重复建设,必须用市场的办法逐步调整,通过制度建设,将政府的干预行为转变为引导作用。到那时,即使出现重复建设,也不会是过度性的、恶性的,也利于提高竞争力,与现在的状况有本质的不同。

第二篇:规范政府行为建设服务型政府

规范政府行为建设服务型政府

规范政府行为 建设服务型政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全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力规范政府行为,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不仅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对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融入经济全球化、打造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更是政府在新形势下为人民服务、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因此,规范政府行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应着力从三个方面进行规范:

一、规范决策行为。政府决策是政府工作中极其重要的基础环节。决策行

为的规范与否,直接决定决策水平和施政成效。规范决策行为是规范政府行为的首要任务。因此,要努力推进政府决策制度化、科学化。一是要坚持科学决策。政府每出台一项重要决策,首先要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把握实情,同时向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借鉴经验,在充分掌握情况、把握法律政策的基础上酝酿决策,保证决策符合当地实际,符合发展方向。二是要坚持民主决策。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与个人分工制相结合,不断推进民主决策的制度化建设。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和采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不同意见,集中智慧,博采众长,达成共识才拍板确定,对有分歧意见的或情况不完全清楚的问题不轻易拍扳;对影响全局的重问题要反复权衡慎重决策,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要摸准实情及时决策。三是要坚持透明决策。政府的决策出台后,除按规定保密的内容,要尽可能地让广群众及时知情,特别是

对一些涉及面广或容易引起误解的决策,及时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如人们广泛关注的财政资金使用、公务员考试录用等敏感问题,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原则,在决策过程中扩知情范围,接受严格监督。要通过政府决策行为的规范,为当地经济发展确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思路,为政府工作的规范奠定坚实基础,为推进政府工作起到导向作用。

二、规范行政行为。没有规范的行政行为,必将导致政府权力的滥用。规范行政行为,是用好政府权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加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力度,使政府的行政行为围绕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进行规范。一是要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行为。按照以“转变思想、转变职能、转变方式”的原则,力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使政府职能实现由管理为主到服务为

主、由政府主导到公众主导的根本性转变。二是要推进依法行政、廉洁行政规范行政行为。要按照依法治理的要求,力实施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积极运用法律手段推进政府工作。政府各部门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从严执法,既要加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也要加对政府各部门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使依法行政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要力落实廉政责任制,使廉政建设制度化、经常化,特别是通过对政府系统违纪行为严加查处,严肃政纪、整肃政风,使政府工作人员自觉用各项廉政规定来规范行政行为。三是要建立市场竞争机制规范行政行为。要积极运用市场机制来促进行政行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凡是可向市场放开的领域,如土地、房产、项目投资等,要通过建立健全竞争机制,让“条子”、“票子”统统向市场机制让路,推进政府行政行为围绕市场规范,确保行政权力到位不越位,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属=网=站-原创文章,还是到网,更多原创

三、规范服务行为。政府提供的服务越多,公众得到实惠也就越多。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行政效率,关键要降低政府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水平。要围绕解决政府服务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进一步强化“权利就是责任,领导就是服务”的理念,树立新的服务观念,建立新的服务机制,真正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作为政府的主要工作。一是推行“阳光”政务,广泛接受监督。政府工作要有一定之规,只有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才能保证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要充分运用听证制、公示制等规范行为;要加政务公开力度,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要加强税费征缴管理,通过“税费明白卡”、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措施,防止和整治“四乱”行为。二是推行“亲商”政务,转变工作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工作效率,根本在于克服“官本位”思想。重点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由政府部门高人一等、企业矮人三分向纳税人

是主人、公务员是公仆转变,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由企业围着部门转向部门围着企业转转变,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深入下去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要通过政务服务“一站式”办公、行政审批“一条龙”全程代办制等高效服务手段,落实“零检查”、“零收费”、重点企业挂牌保护等护商护企措施。三是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一方面,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重塑政府管理的业务流程,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简化行政运作的环节和程序,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另一方面,建立外向型政府信息网络,实现政府与公众双向、直接、快速的沟通和互动,为群众生活和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便利条件,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

规范政府行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与时俱进的课题,也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好的课题。要实现规范政府行为的目标,达到建设服务型政

府的要求,需要新的观念、好的机制、实的作风来落实,更需要政府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来推进。作为县级政府,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解决。

第三篇:建设新农村 关键在农民

建设新农村 关键在农民

----与XX县红庙村支书贺茂梓一席谈

“新农村建设,既需要国家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又需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必须教育村民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自觉当好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近日,湖北省XX县龙坝乡红庙村党支部书记贺茂梓,在地头接受采访时,结合本村实际,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今年52岁的贺茂梓,熟练地背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20字总体要求。他的理解是,生产发展是前提,生活宽裕是目的,乡风文明保安宁,村容整洁树形象,管理民主是手段,实现“三个文明”和富庶才是新农村的目标。

贺茂梓说,有些村民片面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说是“建设新农村,旧房换新”,有几家贫困户问村干部:“啥时候能拨款子下来,把我们的旧房拆掉盖新农村呢?”实际上这是“等、靠、要”依赖思想的反映。贺支书说他召集“两委“班子成员开会,统一思想认识后,又召开村民代表和村民大会,结合村情宣传解释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讲明除争取国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外,主要靠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而农民则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生 力军,必须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道路。

“建设新农村,陈规陋俗也得改。”贺茂梓说,必须提高村民素质,除普遍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外,还应当加强教育农民自觉维护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村泰民安的政治环境,改变不讲公德、不讲公共卫生、随地乱吐痰、乱倒垃圾、信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俗,搞好环境卫生和污染治理,建设文明生态家园。

“建设新农村,必须有信心。”贺支书说,村里集体经济底子薄,刚脱贫的农民也不富裕,有人说把红庙村建成新农村,“麻袋绣花,底子太差”,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实现,表现出信心不足。贺茂梓用近几年本村发展变化,教育和鼓励村民坚定实现新农村的信心。红庙村是两个小村合并的大村,11个村民小组,404户1668人,散住七沟八梁和隔河相望的二高山中,原是省定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通过近3年的国家扶持和村民艰苦奋斗,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60多元,比XX年增加765元,实现整村脱贫,达标验收,今年预计可达XX元以上。贺支书用事实教育村民树雄心壮志,克服畏难情绪,用辛勤劳动和智慧争取新农村早日建成达标。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分清轻重缓急,村民急切盼望国家多投资用于农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水利、道路等生产生活条件,方便农民群众。”在国家以奖代补政 策鼓励下,红庙村农民积极投工投劳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村组公路已达9000多米,有3400米沥青主干道,眼下村民正建设1600米的村组水泥路,其余泥土路急需资金支持进行改善。村里有3条总长5000米的堰渠,灌溉900多亩良田,由于土渠岁岁修年年垮,劳民伤财,迫切需要国家支持修成U型渠,一劳永逸。红庙至松溪沟隔河相望,均在库区,村民和沉重每天涉水过河不安全,一旦涨洪水便中断往来,需要架设一道大桥解决隔河渡水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贺茂梓说,红庙村正在制订新农村建设5年规划,细化中央提出的20字目标要求,使村民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积极扩大优质高效农作物春播面积,广开增收门路,并按照新修订的村规民约,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做文明村民,建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精神风貌好于往年。

第四篇:建设新农村关键在发展

文章标题:建设新农村关键在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认为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是“创新”。是关键的问题是“以人为本”。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身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如果不抓“发展”,其他一切事情都无从谈起。再是建设新农村,还搞老一套,新农村就会新不起来。三是建设新农村,事关全局的大事必须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广大农民群众直接参与,共为建设出力,共享发展成果。所以我认为这三个方面,既是核心,也是重点。

我村是**市的一个郊区村,有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理优势。有田土山水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说是万事皆宜,所以取名叫“**村”。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村民674户,总人口3540人,其中本地人口2420人,外来人口1120人。总面积4.4平方公里。其中:水稻面积826亩,旱地60亩、水塘26.4亩,森林面积805亩;有各类企业46家。2005年全时总产值完成1.6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2亿元,农业和其他产值0.44亿元。有完全小学一所,师生共440多人。

根据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我们村的实际情况,初步制订了本村近五年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总的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开拓创新。一是创新发展思路。在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前提下,把发展优势工业、发展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作为发展重点,不断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创新发展模式。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统分结合的经营模式,不断激发群众的发展潜力;三是创新发展原则。做到“四坚持、四不搞”。即坚持突出特色,不搞一般化。坚持量力而行,不搞盲目攀比。坚持民主协商,不搞强迫命令。坚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四是创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主要依靠本村农民自身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五是创新发展方法。在农民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等有效方法,努力争取国家扶植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以加速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规划的总体目标。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结合本村的具体情况,分项制订了发展目标。①“生产发展”。以工农业为主。实行全面发展,力争全村总产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近五年内,力争每年以12的速度递增。②“生活富裕”。通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力争全村人平纯收人在2005年的基础上,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③“乡风文明”。大力宣传“八荣八耻”。教育农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④“村容整洁”加快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近五年内完成全村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四项工程⑤“管理民主。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不断加强民主建设。力争在五年内建设好有现代特色的新**村。

(三)发展的五年规划。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和整体的规划布局,分项制订了如下发展规划

1、发展教育事业。为**村完全小学兴建一栋科技大楼,完善教学设施。再是兴办农民夜校,开通远程教育,完善有线电视100人户。

2、建立工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私营企业,建立好两个工业园区。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合理利用土地,保持一定粮食生产面积的前提下,利用柳家湾等五个组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创建成片近500亩的无公害蔬菜瓜果基地及娱乐、休闲长廊。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五年内,力争完成六大项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改造道路。二是改良饮水。三是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环境。沿主要干道,逐步全部种花种草栽树。完成变压器增容,从林芷园至黎家冲主要干道首先安装路灯。沿**路建好十一个垃圾站和三个垃圾处理站。四是完成山塘、河坝整修,作好防洪防旱准备。五是开发清洁能源引进沼气利用技术,逐步普及村民用沼气

5、巩固和发展公益事业,以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农民群众。具体抓好七件实事。①创建老年协会和村民活动中心。②健全村爱心慈善基金会,帮助弱势群体。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连续11年无计划外生育的基础上再加大宣传和服务力度,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④积极推广和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力争参合率达100。⑤健全治安网络,加强治安调解,切实维护社会稳定。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和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⑦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四)发展的组织保证。为了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的五年规划,必须用党的先进性建设来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党群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在负责组织实施建设规划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实施建设规划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充

文章标题:建设新农村关键在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认为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是“创新”。是关键的问题是“以人为本”。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身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如果不抓“发展”,其他一切事情都无从谈起。再是建设新农村,还搞老一套,新农村就会新不起来。三是建设新农村,事关全局的大事必须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广大农民群众直接参与,共为建设出力,共享发展成果。所以我认为这三个方面,既是核心,也是重点。

我村是**市的一个郊区村,有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理优势。有田土山水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说是万事皆宜,所以取名叫“**村”。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村民674户,总人口3540人,其中本地人口2420人,外来人口1120人。总面积4.4平方公里。其中:水稻面积826亩,旱地60亩、水塘26.4亩,森林面积805亩;有各类企业46家。2005年全时总产值完成1.6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2亿元,农业和其他产值0.44亿元。有完全小学一所,师生共440多人。

根据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我们村的实际情况,初步制订了本村近五年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总的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开拓创新。一是创新发展思路。在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前提下,把发展优势工业、发展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作为发展重点,不断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创新发展模式。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统分结合的经营模式,不断激发群众的发展潜力;三是创新发展原则。做到“四坚持、四不搞”。即坚持突出特色,不搞一般化。坚持量力而行,不搞盲目攀比。坚持民主协商,不搞强迫命令。坚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四是创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主要依靠本村农民自身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五是创新发展方法。在农民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等有效方法,努力争取国家扶植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以加速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规划的总体目标。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结合本村的具体情况,分项制订了发展目标。①“生产发展”。以工农业为主。实行全面发展,力争全村总产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近五年内,力争每年以12的速度递增。②“生活富裕”。通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力争全村人平纯收人在2005年的基础上,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③“乡风文明”。大力宣传“八荣八耻”。教育农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④“村容整洁”加快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近五年内完成全村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四项工程⑤“管理民主。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不断加强民主建设。力争在五年内建设好有现代特色的新**村。

(三)发展的五年规划。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和整体的规划布局,分项制订了如下发展规划

1、发展教育事业。为**村完全小学兴建一栋科技大楼,完善教学设施。再是兴办农民夜校,开通远程教育,完善有线电视100人户。

2、建立工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私营企业,建立好两个工业园区。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合理利用土地,保持一定粮食生产面积的前提下,利用柳家湾等五个组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创建成片近500亩的无公害蔬菜瓜果基地及娱乐、休闲长廊。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五年内,力争完成六大项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改造道路。二是改良饮水。三是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环境。沿主要干道,逐步全部种花种草栽树。完成变压器增容,从林芷园至黎家冲主要干道首先安装路灯。沿**路建好十一个垃圾站和三个垃圾处理站。四是完成山塘、河坝整修,作好防洪防旱准备。五是开发清洁能源引进沼气利用技术,逐步普及村民用沼气

5、巩固和发展公益事业,以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农民群众。具体抓好七件实事。①创建老年协会和村民活动中心。②健全村爱心慈善基金会,帮助弱势群体。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连续11年无计划外生育的基础上再加大宣传和服务力度,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④积极推广和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力争参合率达100。⑤健全治安网络,加强治安调解,切实维护社会稳定。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和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⑦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四)发展的组织保证。为了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的五年规划,必须用党的先进性建设来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党群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在负责组织实施建设规划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实施建设规划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充[page_break]分发挥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群体组织在实施规划中的主力军作用。做到同心同德、万众一心,为建设新农村献计出力,真正把**村建设成为村庄美、村风正、村民富的社会主义新**村。

《建设新农村关键在发展》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建设新农村关键在发展。

第五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键在政府转型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键在政府转型。要以民富优先为目标,调整国家、企业、居民的分配格局,划分中央和地方在收入分配中的分工与责任,规范行政支出,杜绝公权力的腐败和不合理的收入。

收入分配问题既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收入分配有市场因素,但重要的是政府因素。例如,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不仅与政府追求总量增长的方式相关,而且是这种增长方式的必然结果。“十二五”时期,无论是一次分配还是二、三、四次分配,需要综合治理。而这四次分配都离不开政府。

发挥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主导作用的关键在于政府转型。理顺初次分配关系,重要的是通过政府转型,以民富优先为目标,调整国家、企业、居民的分配格局;建立再分配关系,重要的是通过政府转型,划分中央地方在收入分配中的分工与责任;建立公平的基础制度,重要是通过政府转型,规范行政支出,杜绝与公权力的腐败和不合理的收入。

以提高劳动者报酬为目标,强化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基本责任

目前,初次分配中存在的农民工工资长期被过分压低,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工资集体谈判机制不健全,规范初次分配的劳动法律法规不落实等问题,说明政府提高劳动报酬在一次分配中的比重必须有所作为。

1.以工资谈判协商为重点建立劳动者报酬的保障机制。由于工资谈判协商机制的长期缺失,劳动者报酬很难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2000-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1.4%下降到39.7%,七年下降了11.7个百分点,劳动报酬占比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水平。从实际情况看,提高劳动者报酬,政府促进劳动报酬合理增长的主要任务是积极推进劳动报酬协商机制的建立。

(1)健全初次分配中工资集体谈判机制。由于缺乏有序、有效的集体谈判机制,我国企业内的劳资纠纷多以无序方式展开,其中集体争议案件大幅度上升,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因素。因此,应加快建立企业主、工会、政府三方共同协商的工资谈判机制。尤其要促进各类企业与职工之间劳动报酬协商机制的建立。同时,修改完善劳动法。加强和细化现有工会和劳动报酬形成机制的相关内容。

(2)以提高农民工工资为重点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全体劳动者同工同酬。从事同样的工作,城市职工比农民工工资高一倍甚至两倍。根据相关调查,2008年广州、深圳、杭州、南京、东莞、上海、无锡、苏州、宁波等长三角、珠三角九个城市,出口加工企业中农民工平均工资与当地城市职工平均工资相比,很少超过40%的。最低工资标准国际上一般是社会平均工资的40-60%,这意味着这些地区农民工工资连最低标准都达不到。多项研究成果显示,如果按现代劳动力市场规律办事,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反对就业歧视,实行同工同酬,上亿农民工每年至少可多得约3千至5千亿元,远高于免除农业税、家电下乡补贴等惠农措施。多年累积下来,仅农民工工资欠账这一块,对扩大消费、缩小城乡差距的影响就极其巨大。

(3)落实规范初次分配的劳动法律关系。在最低工资、最低劳动条件确定等方面,政府虽然有相关规定,却疏于执行和监管。按照国际惯例,最低工资应占社会平均工资的40%-60%,但据全国总工会的调查,2009年各省会城市的最低工资多数只略高于30%,今年各地最低工资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多数仍未达到国际惯例标准。因此,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完善劳动仲裁和法律援助机制,为劳动者获得合法收入提供法律保障,是政府在一次分配中不可推卸的责任。

2.以公益性为目标调整国有资本配置。国有垄断行业所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政府的角色不转变,国有资本配置的定位问题不解决,只对垄断性国有企业收租分红,能解决部分问题,但不能解决源头问题。按照民富优先的要求推进政府转型,需要以公益性为目标对国有资本配置进行战略性调整。

(1)在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框架下制定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的整体方案。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有资源在很大程度上配置于市场领域而不是公共领域。着眼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基本格局,建议加快国有资源配置的结构性调整。比如,要反思央企涉足房地产开发的现象。国有资本涉足房地产,应主要限定在提供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领域。

(2)实现行政体制改革与国有资本配置的联动改革,使政府能充分利用国有资本在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中承担重要责任。

3.实行结构性减税。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和中低收入者生活水平的现状,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改变个人所得税以工薪阶层承担为主的局面,切实降低低收入者税负。下决心减免中小企业税费,为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报酬、建立劳资协商机制创造条件。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加大政府再分配力度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确保底线公平和制度公平的重要基础。这些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差距已成为城乡、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实际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以城乡差距为例,如果加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差距,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估计达到5倍左右。为此,建议“十二五”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统筹协调收入再分配。

1.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二五”时期,政府应确定财政支出的民生原则,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初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格局。

(1)制定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明确城乡、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和最低标准,使地方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有一个约束和参照。(2)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地区之间的制度对接。(3)重点保障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十二五”要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重在统筹解决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

2.建立中央地方在收入分配中的职责分工体系。当前的中央地方财税关系主要以激励做大经济总量为导向,各级政府在经济建设上的目标很清楚,但在收入分配关系调节的职责分工上尚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

(1)明确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责任分工,使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责法定化、可问责。(2)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调整中央地方财税关系,实现各级政府事权与财力的平衡。

3.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相适应的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不低于GDP增长速度。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牵扯到社会多方利益的系统工程,政府是主导力量。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取决于决策层下更大决心冲破两大障碍,一是垄断集团,二是既得利益集团。这关键在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1.严格规范行政支出。过大的、不合理的行政支出成为我国政府转型的突出问题。相关的数字清楚地表明,我国行政支出有很大的压缩空间。“十二五”实现公共财政预算和支出的透明化,形成对财政预算和支出规范的社会监督,使行政成本在现有水平上削减15%-20%是有可能的。这样,政府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的财政压力会明显缓解。只有敢于在行政支出改革上动真格,才能够提振社会对收入分配改革的信心。

2.确立财产公开制度和透明有序的收入分配秩序。无论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还是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确立和保护财产权,都有赖于财产公开和透明有序的收入分配秩序。“十二五”应当把确立财产公开制度和透明有序的分配秩序作为收入分配治理的重大任务。

(1)在“灰色收入”产生的重点领域实行“阳光工资”。在完善工资标准的基础上,清理、规范各类津贴、补贴,提高收入透明度。

(2)努力建立法制化的财产申报制度。健全以权力监督、行政监督为主,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为辅的多层次监督体系,加大对公务员财产的监督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在全社会实行财产公开和申报制度。

3.强化各级人大的监督职能。加强对政府财政预算内外收入支出的监督,改进财政预算报表,使之易看易懂,以便于人大代表审核财政预算支出,切实监督其中用于社会保障和其他用于民生转移支付的比例、额度是否满足保障和改进民生的需求,否决用于豪华楼堂馆所建设等不当支出、不当投资等。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公众对关系民生建设等事项决策的监督力度,提高科学性、公正性。

4.加强收入分配的统计、监管体系建设。我国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国内外学术界并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有的说高估了,有的说低估了。难以“准确测量”,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收入构成复杂性导致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收入统计制度和监管制度的缺失。例如,有学者估计,2008年全国隐性收入和灰色收入分别达到9.26万亿和5.4万亿。但真正对灰色收入做精确的数量推算很难。因此,无论是治理灰色收入,还是个税改革,关键是要有一套健全的收入分配的统计、监管体系,为政府相关政策出台提供信息指导。

下载教学素材:遏制重复建设关键在政府行为(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素材:遏制重复建设关键在政府行为(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规范政府行为建设服务型政府[优秀范文5篇]

    文章标题:规范政府行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全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大力规范政府行为,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不仅是现......

    保障房建设关键在地方

    保障房建设关键在地方 《瞭望新闻周刊》 2010039期作者/本文总字数:1038字 文/唐敏 近日,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公报提供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全国保......

    加强作风建设 关键在抓落实

    加强软环境建设 关键在抓落实“作风建设年”是省委、省政府今年主抓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更加有效地加强作风建设?关键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抓落实是最现实的作风建设,是最有......

    谈重点在建设关键在落实

    文章标题:谈重点在建设关键在落实近年来,市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对待,把构建惩防体系作为反腐倡廉的一条主线来抓,按照重点在建设,关键在落实的......

    启发式教学关键在教师

    启发式教学关键在教师 刘焱 (安徽省固镇县连站中学,安徽 固镇233700)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会学。”也就是说,教师在课......

    以关键教育事件优化教育教学行为5篇范文

    这里所说的“关键教育事件”是指在教育情景和其他相关情景下,能强化当事者(或者参与者)的原有教育认知或引起当事者(或者参与者)原有教育认知冲突的事件。它可以是一个完整的事件......

    预防和遏制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串标围标行为

    预防和遏制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串标围标行为 城投集团工程招投标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序操作到注重实效,在整合招投标资源,规范招投标运作,营造诚实守信的招投标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

    关于乡村建设行动关键在行动的心得体会

    关于乡村建设行动关键在行动的心得体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全党工作安排和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