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陆家嘴金融城建设推进情况的报告s
关于陆家嘴金融城建设推进情况的报告
一、浦东金融核心功能区及陆家嘴金融城建设的政策背景
2003年,上海市制定了《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纲领》,提出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五年打基础,十年建框架,二十年基本建成。2008年,市政府明确了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即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和营造良好金融发展环境为重点。2009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从国家层面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全面部署。同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的实施意见》出台,6月,《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在此基础上,2009年7月,经区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浦东新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浦东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的定位和目标。《实施意见》重点聚焦陆家嘴金融城,着重提出要在完善金融城前后台布局规划、优化环境配套和加快金融城开发建设等三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二、陆家嘴金融城建设推进的现状
近几年来,新区围绕加快陆家嘴金融城建设,积极探索、锐意进取,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是金融城前后台联动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陆家嘴金融城包括金融前台和金融后台两部分,金融前台面积8.4平方公里,覆盖小陆家嘴核心区、上海船厂地块、SN1地块、竹园商贸区、塘东总部基地等核心区域,重点集聚国内外高能级金融总部机构,发展银行、证券、基金、保险和资产管理等主体金融产业;金融后台面积约3.5平方公里,覆盖张江银行卡产业园,重点吸引金融数据处理中心和银行卡后台数据处理中心。
二是金融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商业配套设施显著改善,国金中心等一批商业项目正式运营,交通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政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金融扶持政策体系、金融人才服务体系、金融机构服务体系等不断健全;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金融仲裁院、金融专项审判庭、金融和知识产权犯罪公诉处相继成立;金融人才数量快速增长,各类金融专业人才已达16万人;金融城品牌不断提升,国内外金融合作交流广泛开展,金融城国际知名度明显提高。
三是金融城市场体系和机构体系进一步完善。目前,金融城内拥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三家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集聚了上海石油交易所、上海钻石交易所等区域性要素市场,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也已落户张江,金融市场功能较为完善,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截至今年2月底,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共有监管类金融机构635家,超过新区总数的90%,其中银行类机构200家,证券类机构265家,保险类机构170家;已落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2家,超过新区总数的40%。
四是金融城建设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金融城充裕的金融资源为金融城内和浦东新区的中小微企业、国有企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民生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2011年全年新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991.61亿元,同比增长10.8%,占全市金融增加值的比重达44.3%,占新区生产总值的18.08%,占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1.54%,金融业的核心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提高。
三、加快陆家嘴金融城建设的主要工作
(一)以空间载体建设和环境配套优化为重点,营造一流金融城发展环境,满足金融机构及金融从业人员需求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个核心、两个重点”的总体思路,结合金融城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地方政府可以作为的领域,一直以来,我们把抓好环境建设作为全面推进陆家嘴金融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抓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其他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主要抓了六项硬环境建设工作和四项软环境建设工作。
硬环境建设方面,浦东聚焦陆家嘴金融城,着力推进深度城市化,从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的需求出发,不断提高金融发展环境的针对性和满意度。一是推进空间载体建设,满足机构办公需求。金融城前台区域规划了上海中心等十大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实施350万平方米扩容计划,十二五期间将全部建成,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陆家嘴中心区”。至2012年2月底,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已建成商办楼宇205幢,地上建筑面积1004万平方米;其中小陆家嘴核心区共有 43幢,面积369万平方米。后台区域目前已建成一期1.16平方公里,二期和三期2.6平方公里建设正加快推进。二是完善商业配套,满足白领针对性需求。大商业方面,上海国金中心商场等项目开业,小商业方面,制订出台《关于完善陆家嘴金融城商业配套的财政扶持办法》,采取政府奖励和补贴的方式,推进楼宇商业配套达标提升工程,第一批49幢楼宇已实现必备业态全覆盖,小陆家嘴主要商办楼宇90%已建员工餐厅;挖掘区域空间,建成星展银行半地下商业广场、东方浮庭等公共集中餐饮场所;针对白领的个性化需求,设立12辆金融城流动式早餐车,辐射30幢楼宇;加快推进金融城特色商业建设,环球金融中心公共绿地改造、南滨江酒吧休闲街、陆家嘴金
融城成衣定制街、北滨江文化休闲长廊等已相继开工建设。三是优化交通设施,缓解白领出行难。小陆家嘴二层步行连廊工程一期“明珠环”、“东方浮庭”、“世纪天桥”已陆续建成向市民开放,有效分流了车辆和行人;金融城1路巴士推出,连接了金融城重点办公楼宇,解决了金融白领上下班从地铁到办公场所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为解决金融城打车难问题,金融城出租车标准扬招点已开工建设,交通出行引导系统正在完善。四是打造无线金融城,满足白领专业需求。联合中国移动在小陆家嘴区域内率先实现免费无线上网,已开通无线金融城WIFI平台,完成室外WIFI热点66个和楼宇公共区域WIFI热点150个。五是加大形象宣传力度,扩大金融城品牌影响力。与第一财经合作创办《陆家嘴》专业金融杂志,目前已成功试刊3期,杂志定位于一流专业金融杂志,旨在宣传陆家嘴金融城,扩大金融城的影响力;与《浦东时报》合作,每年有100个版面宣传金融城建设;建设金融城标志性LED项目,已建成世纪天桥LED项目,推动震旦大厦、正大广场等LED屏播放金融信息。六是推动文化设施建设,挖掘金融城文化特色。推动南滨江英国翡翠当代艺术馆项目落地,已进入设计规划阶段;推动震旦博物馆落成开张;启动环球金融中心绿地改造项目,建设公共剧场;启动北滨江文化休闲长廊的老厂房项目,已进入方案设计阶段。
软环境建设方面,浦东近几年主要抓了四项工作:一是开展金融高端教育培训。2010年设立国际金融研究交流中心,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定制化的金融培训,2011年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合作举办了三期高端金融培训,共培训学员200人。同时,引进了纽约大学与华师大合作项目—上海纽约大学,该项目将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大批高质量金融基础人才。二是完善政府服务平台。制定出台了金融机构、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融资租赁等多项财政扶持政策,有力增强了浦东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建立覆盖陆家嘴金融城和其他重点金融集聚区的楼宇和地块信息监测服务平台,为中小型金融机构进驻提供便利;与仁济医院合作建立金才优护平台,为金融机构高管及其亲属提供医疗健康服务。三是优化金融争议解决机制。陆续成立金融仲裁院、金融专项审判庭、金融和知识产权犯罪公诉处,加快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的仲裁、审判和公诉人员。四是营造金融文化氛围。连续四届在浦东成功举行陆家嘴论坛,连续五届成功举办陆家嘴金融文化节,鼓励相关楼宇、相关机构的博物馆等设施向社区开发,进一步增强了浦东金融文化的氛围,提升了陆家嘴的品牌效应。
(二)以整合金融城资源为抓手,提升金融城功能,推动机构集聚、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经济发展
在机构的集聚和发展方面,我们根据金融行业发展趋势,重点抓了三类机构,不断完善机构种类、丰富金融城业态:一是持牌的监管类金融机构。摩根士丹利中国区总部、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澳新银行法人行、纽银梅隆西部基金等一批高能级金融机构相继落户;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正式挂牌;新型金融机构,如货币经纪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券
商直投公司等发展良好。二是非监管类金融机构。促进股权投资行业快速发展,全球前10位的股权投资机构中,黑石、凯雷、安佰深、贝恩、TPG等五家已落户;上海金浦产业基金、中信产业基金等大型产业基金也相继落户。大力引进融资租赁公司,鼓励融资租赁业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去年3月,远东租赁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融资租赁公司。三是金融专业服务机构。引进了彭博、汤森路透、新华08、安永等机构,培育了万得资讯、诺亚财富等龙头企业,支持了快钱等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发展。
在金融创新先行先试方面,我们围绕做强金融城功能,抓了三项重点工作。一是推动金融要素市场创新。在市政府支持下,促成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落户浦东张江,2012年2月份正式开业;在人民银行的支持下,争取到全国银行间市场贷款转让系统落户浦东,为全国的银行机构间接打破跨区域经营的壁垒、优化信贷资金配置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在银监会的指导下,开展了信托登记的持续探索,设立了上海信托登记中心,探索将上海信托登记中心建设成为全国性信托登记平台。二是积极整合金融城资源,开展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促进中国银行和百联集团合作,中银消费金融公司第一批获准筹建,截至去年年底,中银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余额8.33亿元,在首批4家试点机构中处于领先地位;开展单船单机SPV融资租赁试点,支持金融城内的租赁公司成功以SPV公司模式在综保区开展飞机和船舶租赁,初步打破了境外机构的垄断;开展QFLP试点,黑石、凯雷、德同三家浦东企业获得首批试点资格,目前新区共有10家企业获得试点资格,数量约占全市60%;开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试点,争取国家海关总署等部门支持,依托上海期货交易所,在洋山保税港区开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试点。三是积极探索陆家嘴金融城管理体制创新,推动政府管理服务与金融业界自治管理有机统一、有效互动的新型金融城管理机制,完善财力体制和人事制度,优化开发建设体制,探索扁平高效决策机制。
在金融服务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利用金融城金融资源高度集聚的优势,促进金融和其他产业联动发展,促进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攻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开展新型银政合作探索,与上海银行合作,对银行因新增贷款可能导致的不良贷款损失,新区财政按照约定的比例和银行分担,对新增贷款超过一定规模给予奖励,鼓励银行降低放贷门槛,简化审批流程,加快审批速度。截至今年2月底,上海银行银政合作项目下浦东新区中小企业贷款存量61.3亿元,在贷企业467家,其中科技型企业占60%以上。银政合作项目运行一年多以来,已累计服务592家新区企业,发放贷款1777笔共计166.78亿元。二是加强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建立了区政府上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大了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的协调力度。2011年,新区共有12家企业通过发行审核,审核通过率达到80%,领先于全国和上海的平均水平。已通过发行审核的企业中有9家顺利上市,募集资金227亿元,其中境内上市6家,境外上市3家。今年以来,又有2家公司通过证监会发行审核,1家公司在主板上市,1家公司在中小板上市。
四、陆家嘴金融城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
目前,陆家嘴金融城功能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基本框架,最近几年更是呈现出许多亮点。但以成熟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区作为参照系,我们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金融城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金融法制、金融监管、金融税收等制度建设,超出了地方政府的事权,推进速度受到制约,尚未形成与国际通行惯例相接轨的规则体系。二是金融城的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全市对陆家嘴金融城的聚焦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金融城在区域管理、机构集聚、金融创新和服务经济方面的机制需要有新突破。三是金融城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优化。浦东金融发展环境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从中长期看楼宇供应总量仍然不足,商业和交通配套设施的有效针对性和动态满意度仍有待提高。
五、加快陆家嘴金融城建设的下一步工作
(一)“十二五”及2012年加快陆家嘴金融城建设的目标和措施
“十二五”期间,浦东将立足国家战略,坚持“一个核心、两个重点”总体思路,以拓展功能和创新突破为主题,以营造环境和政府服务为抓手,以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争取到2015年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围绕金融核心功能区建设的整体目标,浦东将大力加快陆家嘴金融城建设,加快营造金融发展环境,优化前后台联动的产业布局,改善金融城配套环境,同时加快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促进金融服务机构集聚发展、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加强和改善政府服务,促进金融和产业融合发展、开展跨区域金融合作交流。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新区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20%,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将达到50%,基金公司管理资产将占全国的45%,股权投资企业管理资产将达到5000亿元,金融机构总数将达到900家,陆家嘴甲级写字楼供应面积将达到1000万平方米,金融从业人员数将达到22万人。
(二)2012年加快陆家嘴金融城建设的工作思路及任务措施
2012浦东新区金融工作将把增强陆家嘴金融城活力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建立金融城新型管理体制,大力集聚培育金融专业服务机构,加快重点楼宇建设,完善商业、文化、娱乐和交通配套设施,加强与国内外金融中心城市的交流与合作,营造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富效率的发展环境。具体来说,我们将做好10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推动建立金融城新型管理体制,营造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富效率的体制环境,建设一个金融业界与地方政府共建、共治、共享的陆家嘴金融城。二是进一步改善金融发展环境,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建设项目、细化工作措施、优化金融城功能,不断提高金融发展环境的针对性和满意度。三是进一步配合推
进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在做强金融城现有金融市场的同时,加快培育新的金融市场,配合推进全国性信托登记服务机构、保险交易所等的建设。四是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集聚发展,进一步集聚高能级金融机构,鼓励发展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发展金融专业服务机构,提升金融城机构集聚水平。五是进一步争取金融创新先行先试,整合金融城资源,争取支持,进一步推进综合保税区离岸账户、融资租赁业务创新、金融与科技结合、QDLP等试点项目。六是进一步推进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利用金融城资源优势,推动股权投资企业落实具体投资项目,推动金融支持航运企业发展,加大金融服务三农发展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力度,拓宽政府投资项目融资渠道。七是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深化银政合作、鼓励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探索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新型模式,加强政策扶持、支持新区企业上市,深化金融服务窗口工作、完善企业、机构、园区的对接机制。八是进一步打造金融人才高地,以陆家嘴“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契机,加大人才服务力度,创新人才服务机制,建设国际化人才集聚度高、人才开放程度高、人才使用效能高的国际金融人才高地。九是进一步探索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做好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地方准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管,加强对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规范管理,研究保理等新兴金融业态发展的管理模式。十是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培育现代金融法治环境,推进金融知识普及和投资者教育活动,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关注民间金融、新兴金融业态的潜在风险,维护地方金融安全与稳定。
第二篇:陆家嘴街道着力推进金融商务区域平安建设工作
陆家嘴街道着力推进金融商务区域平安建设工作
来源: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
作者:林兴华
2012年1月10日 16:43
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向陆家嘴金融、商务中心区域延伸及覆盖,有效提升商务楼宇及周边的治安管理水平,促进区域经济顺利发展, 是市、区综治委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部署。我街道党工委就商务楼宇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站,并以此作为载体在小陆家嘴区域一百余幢商务楼宇全面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最终实现平安商务楼宇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向各社区单位分别转发了《关于建立陆家嘴街道综治工作平台的通知》和《陆家嘴社区关于推进商务楼宇平安创建工作意见》等文件,街道综治办编撰了《陆家嘴社区商务楼宇综治工作站暨平安建设工作手册》,制定了《陆家嘴社区商务楼宇综治工作站暨平安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和相关的治安、消防及其他管理制度、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从宏观上为各商务楼宇的治安防范工作提供了指导性资料。
去年夏,街道综治委召开了专门工作会议,明确了陆家嘴金融、商务区域的平安创建工作总体目标和组织架构,并率先以上海银行大厦、中国船舶大厦和东上海房地产大厦等三个商务楼宇作为试点单位的综治工作站的运作,有效地推动了陆家嘴社区商务楼宇平安创建全覆盖的进程。年末,街道综治办连续召集梅园派出所、陆家嘴治安派出所主管领导研讨平安商务楼宇推进情况,对中国船舶大厦等三个试点单位的创建工作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在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首批在32个商务楼宇推行建立综治工作站和创建平安商务楼宇的工作,实行“三个统一”(即统一制作:综治工作站铭牌、《平安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墙面标牌和综治工作站基本情况台帐)。到2011年,此项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平安创建覆盖率达到了77.45%,已基本完成本街道平安单位创建的工作目标。
陆家嘴街道推进商务楼宇平安建设全覆盖的重要意义在于:
1、将综治工作向商务楼宇延伸,在各商务楼宇建立综治工作站,是巩固党和国家的基层政权,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陆家嘴区域的商务办公楼约有百余幢(不含在建的),其中不少商务楼宇的纳税额达亿元,区域“商务楼宇经济”已形成了规模效应。随着上海着力推进“两个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大浦东格局形成,商务楼宇的发展会更加迅速,这对于陆家嘴区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而言,既是新的挑战,又是重要机遇。将综治工作向商务楼宇延伸,在各商务楼宇建立综治工作站,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是巩固党和国家的基层政权,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2、着力推进商务楼宇平安建设全覆盖,是创建平安陆家嘴社区的需要。街道党工委始终将深入开展社区平安建设作为重点工作进行推进,经过各居民区和社区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平安小区和平安单位的创建也已取得显著成绩。2011新申报上海市平安示范小区2个,平安示范单位12个;新申报或保持市级平安小区共27个,市级平安单位52个;区级平安小区2个,区级平安单位15个。平安小区创建率达100%,平安单位创建率达77.45%,为构建平安陆家嘴奠定了坚实基础。
3、在商务楼宇大力开展平安创建工作,也是反恐和防范各类刑事犯罪活动,保障陆家嘴金融、商务区域社会治安稳定的需要。近三年来,社区的平安建设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近年来,社区控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社区治安状况持续保持平稳态势,各类刑事发案率得到有效遏制,发案总量同比保持较大幅度的持续下降。前三年全社区刑案发案总量同比分别下降2.4%、14.7%和28.3%。其中居民区的控案工作成效显著,同比下降幅度分别为1.51%、8%和45%;年平均下降幅度为18.17%。社区治安形势平稳,各类刑事案件的发案率处于可控状况,刑事案件呈持续负增长态势。
4、切实加强商务楼宇的平安创建工作,更是凝聚各单位共建共创合力,提升区域安全管理能力的需要。我们陆家嘴金融、商务区域的平安创建工作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整合综治工作资源,创新平安建设工作载体,充分发挥商务楼宇综治工作站的作用,进一步拓展商务楼宇平安建设工作新机制,把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作为第一目标,把提升群众满意度和知晓率作为第一标准,实现商务楼宇平安创建全覆盖得总体目标。
商务楼宇的平安创建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课题,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我们树立起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脚踏实地开展好商务楼宇的平安创建工作,形成“社区(街道)党委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驻区单位协同,广大市民参与”的陆家嘴平安建设新格局。
星汉大厦举行商务楼宇综治办挂牌仪式
发布日期:2012-10-12 浏览次数:4 字号:[ 大 中 小 ]
2012年10月12日下午,星汉大厦一楼举行了“星汉大厦商务楼宇综治办挂牌仪式”,街道综治办周勇主任与星汉物业杨俊山总经理一起挂牌,街道综治办、星汉物业安保部人员参加了仪式。
街道综治办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区综治委《关于综治及平安创建工作进商务楼宇的意见》,积极走访商务楼宇,努力于四个方面:①建立楼宇综治办;②物色办公场所,挂牌成立办事机构;③签订责任书,纳入综治列管单位;④秉持“实效综治”理念,综治工作务求实效,及时记录工作痕迹,完善各类台账资料。
综治进楼宇,将进一步深化楼宇治安管理和平安创建工作水平,进一步服务商务楼宇内企事业单位和非公组织,进一步指导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安全稳定工作,为街道党组织建设、经济建设、地区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青浦舜浦大厦综治工作室成立
日前在夏阳街道综治办积极筹措下,青浦舜浦大厦综合治理工作室挂牌成立了!综合工作室的主要职责任务
根据《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商业楼宇的业主、使用方、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接受乡镇、街道综治委以及公安机关的指导,落实本楼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1、调处化解矛盾纠纷。
2、落实治安防控措施,加强人防、物防、技防。
3、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4、加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5、加强法制宣传,开展禁毒、禁赌、反邪教等活动。
6、开展平安创建工作。
综治工作室的制度建设
1、定期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分析治安防范,消防安全,矛盾纠纷等方面内容,布置下阶段的工作。
2、信息报告制度:充分发挥楼宇内各单位综治联络员的作用,加强情报信息收集。
3、矛盾纠纷排查制度:认真排查各类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4、安全检查制度:做好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督促做好整改工作。
5、治安巡查制度:督促楼宇内各单位加强治安防范意识,看好家门,组织物业保安开展日常巡逻工作,防止各类案件的发生。
6、实有人口管理制度: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精神和实有人口管理相关工作要求,全面掌握楼内各单位人员基本情况,登记在册,加强动态管理。
7、宣传教育制度:结合楼宇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楼宇内员工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
8、台帐档案制度:建立健全各类相关台帐档案,包括楼宇内各单位基本情况档案,治安巡逻登记簿,实有人口登记簿,安全检查登记簿,应急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安全防范设施档案。
青浦舜浦大厦商务楼宇综治工作室 主任 ↓
物业张经理 ↓
辖区居委杨警官 ↓
综治工作室其他有关人员
1、楼宇防火督导员:范龙岗
2、楼宇防火安全员:徐小华
3、楼宇矛盾纠纷调解员:金明强
4、楼宇实有人口管理员:冯国兴﹙辖区外来办﹚
综治力量全面进驻 织密楼宇平安网络
——静安区全面推进商务楼宇综治点规范化建设 2012年08月08日14:00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随着静安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楼宇经济体量不断增大,逐渐成为引领静安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何对商务楼宇内高度集中且频繁流动的人员、单位加强管理,服务好商务楼宇这一新型“立体社区”,是摆在政府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2011年以来,静安区将“综治工作进楼宇”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商务楼宇综治工作点规范化建设,延伸社会管理触角,扩大平安创建覆盖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构建“专”+“群”网络,三位一体共治
静安区充分挖掘体制内、外力量,组建由楼宇综治工作点牵头,楼宇专管民警、楼宇单位共同参与管理,专群结合的工作团队,有效发挥综治部门、专业部门、社会力量共商、共管、共建楼宇平安作用。
(一)综治点牵头,维护日常工作网络。静安区商务楼宇综治工作点的日常工作主要由各楼宇物业公司牵头开展,楼宇专职工作者具体执行。物业管理公司在原楼宇内部负责安全保卫、后勤保障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平安创建、维护稳定及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带头人”。楼宇专职工作者依托成熟的楼宇党建网络,以党建工作为基础,落实“一月一走访”的工作制度,与楼宇单位加强联系,保持密切沟通,开展信息排摸、接访维稳、矛盾调解、综合服务等工作,将综治力量渗透到每家楼宇单位。
(二)警力护航,发挥专业指导优势。静安区引入“楼宇专管民警”作为专业治安力量进驻商务楼宇,提升商务楼宇治安防范工作开展的专业水平。专管民警每月走访楼宇,落实民警联系楼宇工作制度,排摸楼宇“两个实有”信息,搜集和掌握各类不安定因素,提高综治点对“楼情”掌握的精确度。同时发挥民警专业管理优势,定期对楼宇物防、技防和消防设施做例行专项检查,排查各类治安、安全隐患,指导楼宇单位开展治安防范工作,并定期组织楼宇物业、企业单位代表召开案情通报会,分析楼宇治安形势。为充分发动楼宇单位参与平安创建,静安区充分结合商务楼宇治安工作特点,搭建“公民警校”平台,由楼宇民警结合“楼情”治安状况向楼宇员工传授治安防范知识,先后在多幢楼宇开展了防金融诈骗、防电信诈骗讲座、办公室防盗培训等实务课程,组织防爆、防火撤离逃生演习等。在楼宇专管民警的带动下,不仅楼宇的治安形势不断改善,楼宇间“治安联防”的氛围也不断浓厚,南京西路沿线各楼宇还联合组建了“南京西路商业街沿线治安联防网络”,实现楼宇与楼宇联防联治,互通治安信息。
(三)企业加盟,责任联签合力管理。楼宇单位是组成楼宇平安的“毛细血管”,静安区吸收楼宇物业、楼宇单位作为“平安楼宇”创建责任主体,在各商务楼宇中普遍建立起了综治责任书签约制度,通过目标责任联签、安全责任联签、平安创建联查、目标责任联考,把楼宇单位纳入楼宇平安创建范畴。每年年初,楼宇综治工作点统一组织楼宇物业与街道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明确综治、平安创建目标责任,组织物业与楼宇单位签订消防安全、治安防范承诺书,将综治、平安创建工作向楼宇单位全覆盖。每年年底,楼宇综治工作点将各楼宇单位综治签约目标落实情况与“平安单位”评选进行挂钩,对综治工作开展较好的“平安单位”予以表彰,激励楼宇单位主动做好平安创建,真正做到积楼宇单位“小平安”为商务楼宇“大平安”。
二、固化“走”+“商”模式,楼情动态掌控
静安区把楼宇和谐作为创建楼宇平安的关键点,巧搭调解平台,畅通问题发现机制,切实将楼宇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
(一)调委会主动跨前调和楼宇矛盾。静安区在商务楼宇综治工作点规范化建设进程中,普遍建立起了由综治工作点牵头、楼宇调委会负责的矛盾联调制度,高效整合楼宇调委会、楼宇自治组织及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的调解力量,依托楼宇专职工作者、楼宇专管民警信息网络,在走访排摸楼宇纠纷信息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大调解”平台,主动跨前介入,化解调和商务楼宇内劳资纠纷、物业纠纷、经济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三和大厦楼宇综治点在信息排摸过程中了解到不少外贸企业周转困难,员工面临裁员危机,情绪不稳。综治工作点一方面联系工会、楼宇调委会主动上门化解劳资矛盾,另一方面联系街道和有关部门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保障楼宇企业平稳度过经济危机。截至目前,全区已成立91个商务楼宇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商务楼宇劳资纠纷100余起,排摸易激化不稳定因素25起,疏导和化解重大纠纷18起。
(二)“三会协商”畅通问题发现渠道。“三会协商”制度是静安区楼宇综治工作点掌握楼情动态、汇聚民智民意的重要机制。楼宇物业、楼宇自治组织及楼宇单位、员工凡是发现商务楼宇内存在治安隐患或矛盾问题都能通过“三会协商”平台,即综治工作点例会、楼宇交流会、楼宇职代会及时反映相关情况,提出诉求建议,以民主协商形式参与解决楼宇内部的管理问题。“三会协商”制度建立以来,一批涉及商务楼宇内企业员工经济、文化、安全、卫生等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今年年初,石门二路街道凯迪克大厦召开综治点例会期间,有工作人员指出楼宇内部分安全防范设施安装年久,可能存在治安隐患。综治工作点核实情况后,向街道综治中心上报问题,并联合物业、楼宇专管民警对设备进行了及时更新安装,有效提高楼宇技防水平。
三、拓展“刚”+“柔”服务,加强源头治理
静安区因地制宜延伸服务管理,将传统、单一的“门岗式”安保服务向物防科技化、服务多元化、管理人本化方向转变,从源头上杜绝治安隐患。
(一)科技化管理,发挥安全前哨作用。针对商务楼宇人口密集度高、人员流动大、盗窃案件易发的特点,静安区以提高商务楼宇技防设施水平为落脚点,发挥专管民警优势,督促楼宇及时更新技防设备。数字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管理系统、电子巡警系统、出入口管理系统、楼宇对讲系统、车库管理系统及周界报警系统等一大批先进设技防施纷纷入驻各大商务楼宇,为楼宇平安做出巨大贡献。目前会德丰广场、越洋广场等新建地标的技防设施已达国际一流水准,三和大厦、绅士商城大厦等老牌商务楼宇技防水平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各商务楼宇星罗棋布的视频监控系统作为我区“六张网”建设的重要组成,对降低楼宇盗窃案件发案率发挥了强大震慑作用。此外,静安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化系统开通运行后,各商务楼宇综治工作点作为系统的第四级平台也将陆续开通系统端口。今后各楼宇综治工作点还将以信息化形式上报“楼情”动态,为职能部门工作力量下沉楼宇提供有力抓手。
(二)人本化服务,贴心惠民除隐患。静安区针对商务楼宇普遍存在的信件快递、午餐外卖、饮用水运输等存在治安隐患的刚性服务需求认真分析研究,结合商务楼宇实际情况延伸服务管理,从源头上杜绝各类治安隐患。各楼宇综治工作点联合楼宇物业、楼宇单位,以服务惠民为着眼点,因地制宜整合楼宇资源,为楼宇企业经营发展、楼宇员工生活工作提供特色服务项目。“梅泰恒”楼宇综治工作点主动对接区公安分局,在楼宇周边设置60个分时段路内停车点,为楼宇员工解决“停车难”问题,楼宇周边过去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也一并得以消除。凯迪克大厦综治工作点立足解决楼宇快递安全隐患,专门设置“楼宇邮局”服务楼宇企业。静安寺街道楼宇综治工作点,在上海人家、王家沙等知名餐厅建立3个“白领午餐点”方便员工用餐,减少楼宇外卖送餐的安全隐患。(静安区综治办)综治力量全面进驻 织密楼宇平安网络
——静安区全面推进商务楼宇综治点规范化建设
2012年08月08日14:00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随着静安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楼宇经济体量不断增大,逐渐成为引领静安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何对商务楼宇内高度集中且频繁流动的人员、单位加强管理,服务好商务楼宇这一新型“立体社区”,是摆在政府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2011年以来,静安区将“综治工作进楼宇”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商务楼宇综治工作点规范化建设,延伸社会管理触角,扩大平安创建覆盖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构建“专”+“群”网络,三位一体共治
静安区充分挖掘体制内、外力量,组建由楼宇综治工作点牵头,楼宇专管民警、楼宇单位共同参与管理,专群结合的工作团队,有效发挥综治部门、专业部门、社会力量共商、共管、共建楼宇平安作用。
(一)综治点牵头,维护日常工作网络。静安区商务楼宇综治工作点的日常工作主要由各楼宇物业公司牵头开展,楼宇专职工作者具体执行。物业管理公司在原楼宇内部负责安全保卫、后勤保障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平安创建、维护稳定及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带头人”。楼宇专职工作者依托成熟的楼宇党建网络,以党建工作为基础,落实“一月一走访”的工作制度,与楼宇单位加强联系,保持密切沟通,开展信息排摸、接访维稳、矛盾调解、综合服务等工作,将综治力量渗透到每家楼宇单位。
(二)警力护航,发挥专业指导优势。静安区引入“楼宇专管民警”作为专业治安力量进驻商务楼宇,提升商务楼宇治安防范工作开展的专业水平。专管民警每月走访楼宇,落实民警联系楼宇工作制度,排摸楼宇“两个实有”信息,搜集和掌握各类不安定因素,提高综治点对“楼情”掌握的精确度。同时发挥民警专业管理优势,定期对楼宇物防、技防和消防设施做例行专项检查,排查各类治安、安全隐患,指导楼宇单位开展治安防范工作,并定期组织楼宇物业、企业单位代表召开案情通报会,分析楼宇治安形势。为充分发动楼宇单位参与平安创建,静安区充分结合商务楼宇治安工作特点,搭建“公民警校”平台,由楼宇民警结合“楼情”治安状况向楼宇员工传授治安防范知识,先后在多幢楼宇开展了防金融诈骗、防电信诈骗讲座、办公室防盗培训等实务课程,组织防爆、防火撤离逃生演习等。在楼宇专管民警的带动下,不仅楼宇的治安形势不断改善,楼宇间“治安联防”的氛围也不断浓厚,南京西路沿线各楼宇还联合组建了“南京西路商业街沿线治安联防网络”,实现楼宇与楼宇联防联治,互通治安信息。
(三)企业加盟,责任联签合力管理。楼宇单位是组成楼宇平安的“毛细血管”,静安区吸收楼宇物业、楼宇单位作为“平安楼宇”创建责任主体,在各商务楼宇中普遍建立起了综治责任书签约制度,通过目标责任联签、安全责任联签、平安创建联查、目标责任联考,把楼宇单位纳入楼宇平安创建范畴。每年年初,楼宇综治工作点统一组织楼宇物业与街道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明确综治、平安创建目标责任,组织物业与楼宇单位签订消防安全、治安防范承诺书,将综治、平安创建工作向楼宇单位全覆盖。每年年底,楼宇综治工作点将各楼宇单位综治签约目标落实情况与“平安单位”评选进行挂钩,对综治工作开展较好的“平安单位”予以表彰,激励楼宇单位主动做好平安创建,真正做到积楼宇单位“小平安”为商务楼宇“大平安”。
二、固化“走”+“商”模式,楼情动态掌控
静安区把楼宇和谐作为创建楼宇平安的关键点,巧搭调解平台,畅通问题发现机制,切实将楼宇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
(一)调委会主动跨前调和楼宇矛盾。静安区在商务楼宇综治工作点规范化建设进程中,普遍建立起了由综治工作点牵头、楼宇调委会负责的矛盾联调制度,高效整合楼宇调委会、楼宇自治组织及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的调解力量,依托楼宇专职工作者、楼宇专管民警信息网络,在走访排摸楼宇纠纷信息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大调解”平台,主动跨前介入,化解调和商务楼宇内劳资纠纷、物业纠纷、经济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三和大厦楼宇综治点在信息排摸过程中了解到不少外贸企业周转困难,员工面临裁员危机,情绪不稳。综治工作点一方面联系工会、楼宇调委会主动上门化解劳资矛盾,另一方面联系街道和有关部门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保障楼宇企业平稳度过经济危机。截至目前,全区已成立91个商务楼宇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商务楼宇劳资纠纷100余起,排摸易激化不稳定因素25起,疏导和化解重大纠纷18起。
(二)“三会协商”畅通问题发现渠道。“三会协商”制度是静安区楼宇综治工作点掌握楼情动态、汇聚民智民意的重要机制。楼宇物业、楼宇自治组织及楼宇单位、员工凡是发现商务楼宇内存在治安隐患或矛盾问题都能通过“三会协商”平台,即综治工作点例会、楼宇交流会、楼宇职代会及时反映相关情况,提出诉求建议,以民主协商形式参与解决楼宇内部的管理问题。“三会协商”制度建立以来,一批涉及商务楼宇内企业员工经济、文化、安全、卫生等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今年年初,石门二路街道凯迪克大厦召开综治点例会期间,有工作人员指出楼宇内部分安全防范设施安装年久,可能存在治安隐患。综治工作点核实情况后,向街道综治中心上报问题,并联合物业、楼宇专管民警对设备进行了及时更新安装,有效提高楼宇技防水平。
三、拓展“刚”+“柔”服务,加强源头治理
静安区因地制宜延伸服务管理,将传统、单一的“门岗式”安保服务向物防科技化、服务多元化、管理人本化方向转变,从源头上杜绝治安隐患。
(一)科技化管理,发挥安全前哨作用。针对商务楼宇人口密集度高、人员流动大、盗窃案件易发的特点,静安区以提高商务楼宇技防设施水平为落脚点,发挥专管民警优势,督促楼宇及时更新技防设备。数字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管理系统、电子巡警系统、出入口管理系统、楼宇对讲系统、车库管理系统及周界报警系统等一大批先进设技防施纷纷入驻各大商务楼宇,为楼宇平安做出巨大贡献。目前会德丰广场、越洋广场等新建地标的技防设施已达国际一流水准,三和大厦、绅士商城大厦等老牌商务楼宇技防水平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各商务楼宇星罗棋布的视频监控系统作为我区“六张网”建设的重要组成,对降低楼宇盗窃案件发案率发挥了强大震慑作用。此外,静安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化系统开通运行后,各商务楼宇综治工作点作为系统的第四级平台也将陆续开通系统端口。今后各楼宇综治工作点还将以信息化形式上报“楼情”动态,为职能部门工作力量下沉楼宇提供有力抓手。
(二)人本化服务,贴心惠民除隐患。静安区针对商务楼宇普遍存在的信件快递、午餐外卖、饮用水运输等存在治安隐患的刚性服务需求认真分析研究,结合商务楼宇实际情况延伸服务管理,从源头上杜绝各类治安隐患。各楼宇综治工作点联合楼宇物业、楼宇单位,以服务惠民为着眼点,因地制宜整合楼宇资源,为楼宇企业经营发展、楼宇员工生活工作提供特色服务项目。“梅泰恒”楼宇综治工作点主动对接区公安分局,在楼宇周边设置60个分时段路内停车点,为楼宇员工解决“停车难”问题,楼宇周边过去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也一并得以消除。凯迪克大厦综治工作点立足解决楼宇快递安全隐患,专门设置“楼宇邮局”服务楼宇企业。静安寺街道楼宇综治工作点,在上海人家、王家沙等知名餐厅建立3个“白领午餐点”方便员工用餐,减少楼宇外卖送餐的安全隐患。(静安区综治办)
江宁路派出所在辖区内开展实有人口检查工作
2012年10月31日 09:21
为进一步夯实辖区两个实有信息质量,形成以“政府主导、公安指导、社区运作”的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新模式,近日,江宁路派出所会同静安公安分局人口办及江宁路街道综治中心在辖区内开展了为期6天的实有人口检查工作。期间,联合检查组还带领新近成立的人口协管员队伍对辖区内19个社区内的群租房及人户分离人员进行了重点抽查。通过本次检查工作,加强了辖区内租赁房屋的安全管理,切实消除了一批可能造成问题的安全隐患,并通过“以战代练”的方式对人口协管员队伍进行了锻炼,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第三篇:上海城市景观交响音乐会暨陆家嘴金融城“梦想东方”白领艺术节开幕仪式举行
上海城市景观交响音乐会暨陆家嘴金融城“梦想东方”白领
艺术节开幕仪式举行
近日,浦江之畔的东方明珠塔下,一场融音乐与景观、人文与生态于一体的“上海城市景观交响音乐会”在《红旗颂》的激昂旋律中拉开了帷幕。来自波兰波罗的海肖邦爱乐乐团的艺术家们满怀激情地演绎了《祖国,慈祥的母亲》《致世博》《卡门组曲》《雷电波尔卡》《匈牙利舞曲》、蓝色多瑙河》等中外经典名曲。这是本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所举办的一场特别节目,在脍炙人口的悠扬旋律和“共享美好春天”的主题衬托下,彰显了观众、音乐和景观三者之间的和谐之道,人们在陆家嘴金融城、东方明珠塔及周边环绕林立的大厦之都市景观的映衬下,聆听脍炙人口的悠扬旋律,共享诗意的美好春之声。恢宏的交响音乐中,错落有致的幢幢高楼亦如音波的波形别具风韵,彰显了海派文化独有的精致和优雅。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市文联、陆家嘴社区等方面领导和现场逾千名白领观众一起欣赏了音乐会。
第四篇:关于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情况报告
我乡城镇化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四五五”跨越式发展思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率先发展为取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实苦干,始终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来抓,工作中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
策引导,逐步到位,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筹资融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支撑,使我乡的城镇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镇化建设规划完成情况
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发展力度,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1.道路交通建设。修建堰塘坪村道路6.8公里,松树门村道路7公里,三角丘村道路5公里,庞家梁村道路11公里,红沙梁村道路7公里、社道路11公里,解决了全乡5各村35个社、1500多户6339人出行难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难的问题。新建燕窝岩、老虎岩和朱家岩索桥3座,解决了庞家梁村9个社、342户1370人过河难和生产生活物质的运输问题,保障了过往行人和学生的生命安全。
2.通讯设施建设。全乡固定电话用户达500余户;修建移动通讯基站2个,移动通讯覆盖全乡5个村;修建联通通讯和电信通讯建站各1个,解决了我乡部分高山住居农户通讯盲区的问题。
3.电力设施和能源建设。对全乡5个村35个社的照明线路进行了高低压的全面改造,改善了群众的用电质量。全乡新建沼气池110口,解决了部分农户燃料紧张的困难,提高了农户的生活质量。
4.农业基础设施和人畜饮水设施建设。建成庞家梁村干坡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该社47户、264人饮水安全问题;维修堰塘坪村大堰、松树门村磷厂大堰、三角丘村大堰和庞家梁村梨尔垭大堰4条共3570米。解决了332亩农田灌溉和963户、3215人、4323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5.学校建设。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新建中心校综合楼建设1幢,解决了中心校教学用房紧张和学生就餐、住宿困难问题;庞家梁村小学校舍建设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6.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努力营造整洁清新、优美舒适、和谐宜人的人居环境。安装了简易垃圾房10个,修建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各1个,在公路沿线修建垃圾池45个,场镇建成的街路全部安装路灯40盏,在村道路沿线种植道旁数5000余株。为规范车辆停放秩序,乡客运站已经动工修建。
二、工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工作,把其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一是成立了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乡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督促、指导和协调,定期研究部署任务,确保了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确立了建设“生态绿色乡镇,文明乡镇、卫生乡镇”的发展方针。通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配置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代,加强城镇化管理,稳步提高了城镇化水平,改善了人居环境。三是实行了目标管理。把涉及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任务,量化细化,分段包干,任务落实,责任到人,并纳入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
2.搞好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乡党委、政府从解决群众思想,提高群众认识入手,集中人力、财力,采取多种形式对城镇化建设进行深入、广泛宣传。采取召开机关党员干部、村支“两委”及部门负责人会议、群众会议等多种形式,对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通过宣传政策,积极引导,激发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为此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3.加强基础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我们采取多种方式,积极争取项目,多渠道筹资融资,加大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镇化功能。
4.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四五五”跨越式发展思路,积极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经营体制创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保持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为城镇化建设,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5.加大整治力度,改善人居环境。一是为提高环境卫生整治效果,建立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定期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在重大节日期间,由乡政府统一部署,组织各村、各单位进行环境卫生大整治,四是积极开展创建文明乡镇、文明单位、文明村及开展爱国卫生月等活动。沿街店面、住户实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统一组织除“四害”,确保群众的健康安全。
在全面建设和打造新农村的进程中,实现城镇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健康、持续的发展,为全乡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将牢固树立城镇化建设的理念,以新的姿态抢抓机遇,努力开创我乡城镇化建设新局面。
第五篇:刘明康主席在2009陆家嘴论坛上的演讲——推进上海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建设
危机冲击下迎难而上
推进上海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建设
----刘明康主席在2009陆家嘴论坛上的演讲
(2009年5月15日)
女士们、先生们:
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正如大家所看到的,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方面,有比较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业务体系。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提出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既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一项战略举措,也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一个现实选择。借此机会,我想重点就危机冲击之下,如何推进上海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能力建设谈点看法。
面对危机,中国的金融机构,特别是上海的金融机构,既要注重加强危机的应对,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对我们的影响,更要学会“危”中求“机”,科学把握这次危机带给我们难得的机遇,与时俱进地调整我们的战略,从根本上促进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第一,与时俱进地实施重组的战略
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其实都应当通过这次危机,认真反思我们在结构上存在和暴露出来的问题,反思我们的公司治理架构,反思我们的业务模式。这种反思,也需要结合当前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在调结构方面,金融业应当积极主动地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战略的重组主要是包括以下三个重点。
一是围绕业务组合的优化来实施重组(Portfolio Restructuring)。过去,金融机构的业务组合存在着重大的缺陷,销售的产品实际上是以结构性产品和衍生性产品为主,并且不断地追求利润率的提高,而且使用了比较高的杠杆率。现在,欧美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机当中以血的教训让我们认识到,必须要改变这种业务结构,真正转向传统业务的商品化重组。以银行业为例,应该将重点放在传统的存款、贷款、汇款业务,以及信用卡、国际结算、固定收益类项目为主的理财服务等业务之中。
要实现这种业务组合的重组,必须要重视加强能力建设的重组,包括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重组,做到决策的机制更加科学合理,真正符合风险管理的需要;包括风险偏好的重组,做到战略目标与自身能力相匹配,与客户风险偏好的改变相匹配;包括内部控制和内部稽核的重组,做到风险在每个环节上能够可控,并接受必要的监督;也包括人力资源的重组,做到合适的人才用到合适的岗位上,并且得以加强。
二是围绕生产率的提高实施重组。重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今年我们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增长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把功夫放在围绕生产率的提高来实施重组。首先,要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外包进行重组,金融机构有不少业务是外包的。无论是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这都是很普遍的做法。在危机冲击下,内外部的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外部受托对象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对外包业务应该加大重组的力度,在重新评估的基础上,努力降低外包的风险和外包的成本。IT业务的重组也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对金融机构经营成本会发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在风险管理的响应上也的确需要做出新的安排。另一个需要重组和改革的方面是薪酬制度,这不仅是这次危机中国际上最受指责的领域,而且在国内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质疑,应当结合实际制定与风险成本挂钩,有利于机构持续稳定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有效调动各层次的积极性,兼顾短期和长期的利益。同样需要重视的一个重组是客户覆盖面的重组。这次危机冲击以后,客户的覆盖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长期投资的机构投资者有所减少,但是持有短期投资的、短线投资的比较多。针对这个情况,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都应该注重与时俱进地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客户结构的覆盖面。在银行业当中,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其实远远比不上对大企业、大客户的服务。而一些中小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不但具有巨大的潜质,而且对社会稳定、社会就业都会带来很大的贡献。各类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应当将业务的重点转移放到这些中小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支持上,而不是去跟大银行争抢大型客户,在大客户当中打补丁。
三是围绕形成协同效应实施重组。中国当前的金融机构大部分仍然采取了内部的部门制,不同的部门产品由不同的高管人员负责,相互之间很难形成协同效应。现在应当更加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对部门的设臵、产品的设计实施流程再造和彻底的重组,真正围绕方便客户、满足客户的需要、迅速响应他们需求的变化来进行。相应地,在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成本转移、风险定价和利润分摊上,一定要建立一些机制,设计一些制度,来鼓励这种协同效应的长期养成,从根本上建立金融机构内部良好的客户至上的文化培育。
第二,与时俱进地实施简约化战略
所谓简约化,就是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科学的方法,将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以外的枝节因素、非核心的业务、非标准的流程尽可能地剔除,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简单的问题条理化,从而简化管理环境,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的效益。金融简约化战略是现代金融机构发展的新趋势,实质上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化基础上,使我们金融企业管理行为更加具有科学
形态的一种简洁化、标准化。
美国大思想家爱默生早就说过,“能够简单便是伟大”。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教训之一,就是过于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过于繁杂的定价评级模型和过于庞大的金融机构以及衍生的管道公司、平台公司,导致了大家对于风险的判断出现了重大的偏差,也撬动了金融审慎经营和风险管理的根基。随着危机的不断深化和严重后果的不断显现,人们其实已经结束了前
一、两年关于“全能银行”的讨论,开始出现重视简约化的经营发展方向。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推进简约化的发展战略,我认为
主要要抓住三个重点。
一是组织机构小型化。组织机构的发展要考虑成本和风险的因素,最终由经营效益来决定,而不能迷信“大而不倒”的神话,不能一味追求规模,不能盲目搞机构的扩张,特别是不能通过放松风险控制和放大杠杆率而迅速做大规模,这就形成了泡沫,泡沫是不可能长久的,这样基础上培育出来的金融机构是不能长治久安的。有时候“小的才是美好的(Small is beautiful)”。
二是经营模式简洁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说明,过于复杂的金融模式大大增加了风险管理的实际难度,一旦失控,就会酿成不可预测的后果。任何经营模式都必须和风险管控的能力相适应,从国内外金融实践看,混业经营也基本没有成功的例子。保持经营流程和管理手段的简洁有效,将有助于让自己能够控制,让客户能够放
心。
三是产品服务的专业化。从危机中美国一些大型、老牌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的事实来看,金融机构的业务越复杂,风险就越难识别,越难管理。要做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能”的服务,既不现实,也不可能(Offering everything to everybody is impossible)。我们的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要立足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要立足于细分市场和充分认识自身的资源优势,努力提高专业化的水平,坚持在自己的核心主业、核心客户、核心市场上提供高度专业化的服务,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与时俱进地实施创新战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以说,大力推进创新战略,是当今中国金融业应对危机,规避风险,实现科学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创新的战略,我认为
要突出三大重点。
一是所有金融机构都面临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问题。两年以前,在危机之前曾经十分畅销的金融产品,由于市场条件的变化,很多已经失去了回报基础,也失去了客户的信任,销售变得越来越困难。如何适应现在市场的需要,开发创新出适合现在客户口味和风险偏好的产品,现在仍然没有看到在这方面实现了很好转型的机构。
二是所有金融机构都要在风险价格大幅度调整当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空间。既要找准发展的地域重点,又要找准发展的行业重点,还要找准发展的客户重点。在全球危机的冲击下,虽然全球的GDP普遍大幅收缩,哀鸿遍野,但是新兴市场仍然是亮点纷呈,特别是中国与印度比肩成为GDP增长超过5%的经济体,这在全球来讲,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从国内来看,我国总体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有丰富的生产要素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经济基本面是健康的,特别是在国家一系列提振经济的政策作用下,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后续的发展仍然具有强劲的动力。在行业重点上,我们要突出加强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的支持和投资,创新金融服务方式、运行模式和风险控制手段,在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中实现金融业持续健康
发展。
三是所有金融机构都要加强风险管理的创新。长期以来,风险管理只是作为金融机构内部中后台支持前台业务发展的内部保障来建设,好像风险管理就是自己家里的事。现在需要从竞争战略的高度来加以重视这个问题。在这次危机中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已经大大的提升,需要转变为金融机构比较竞争优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衡量具体金融机构或某个经济体或者地区金融体系的核心竞争能力,市场的关注点已经不再限于它在高增长、上升期创造的利润、财富、市场份额会有多大,给我的条件会有多么优越,而是更加关注在风险的冲击下、在危机中的生存能力如何,能不能跑赢大势,能不能实现自己的长治久安,能否通过高人一等的风险和内控管理
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局面。
联系到上海,风险管理的创新也需要重点抓住三个方面。第一,上海的金融机构要迎难而上,增强人与IT信息之间的联系。在金融机构里,即使先进的设备和系统能够提供有用的信息,但是没有专业化的人去认真地看、去运用,去准确的把握和解读,也没有办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机构内部各个层级的人员对信息的掌握和分析。近年来,我们通过对信息科技建设的大量投入,有了很好的信息基础。比如,银监会的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大额客户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人民银行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里面有很多有价值的风险信息。现在的重点应当是加强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运用,真正挖掘其潜在价值,提高信息的附加值,运用到市场上,运用到我们经营管
理当中。
第二,就是要减少风险承担者和控制者之间的分离度。我们现在前台客户营销环节和中后台风险控制环节,岗位职责要清晰,风险责任的界限要明确,但是他们相互之间应当紧密沟通和紧密联系,而不是相互的分离,相互的独立,这是更加重要的方面。
第三,建立基于机构内部价值链的强有力的风险管理文化。过去风险偏好在金融机构是千篇一律的。风险偏好在一个金融机构里面是一样的,其实不然,现在金融危机当中我们必须深入的思考,必须要考虑不同的金融产品,不同的金融服务对象和我们的服务专业化的特色,要把价值链很好地分析和划分。在价值链当中所处的地位产品客户和服务的专业化不同,就会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要求。这些风险偏好要求的不同,价值链是不一样的。比如,理财和存款不同,风险特征也不同,对理财客户的分析和管理就不能按照存款的办法去管理。因此金融机构要随时注意风险和回报的平衡,和价值链的精细化管理。上海的金融机构要想脱颖而出,首先在这
些方面都要敢为人先。
女士们、先生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金融风暴中深刻思考,锐意进取,不断推进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建设,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中国金融
业稳健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