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6:2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第一篇: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历史机遇期。为抓住和用好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形成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县上下大力精心谋划项目、大力引进项目、强力推进项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与纪委、组织部、工业园区、招商局等同志组成了专题调研组,对如何围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现状

近几年来,南城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效能建设,以“四铁”精神整治和优化积极发展环境,使全县上下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有所改进、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发展环境得到优化,一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受到了及时查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南城县成立了全县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县委主要领导亲任组长,县纪委设立了优化环境办公室,明确了由县纪委牵头统一负责。全县高度重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县四套班子领导经常深入挂点企业了解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政策环境相对健全。依据省市有关政策并结合县域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南城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和措施,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是服务力度不断加大。明确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长效机制建设的重点内容,从优质服务、规范执法、监督约束等方面入手,优化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做到强化服务意识,解决“办事难”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解决“效能低”的问题。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做到跟踪服务,兑现优惠政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四是纪检监察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大力查处了一批影响经济发展的人和事,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企业“三乱”现象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索拿卡要的情况基本杜绝。

二、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虽然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县少数机关仍存在衙门习气重、政令不畅通、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差、作风不扎实等问题,有些本来正确的决策,由于某些部门作风问题、效能问题,造成难以有效贯彻落实,甚至造成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1、行政审批环节多、办事难还不同程度存在。“两集中、两到位”存在“两张皮”问题,“人员、项目、授权”不到位、不彻底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单位明则以文件形式授权给窗口审批办理,实则窗口无权审批,“行政许可窗口”实为“行政受理窗口”、“行政发证窗口”,“行政全许可”变为“行政半许可”,使服务对象在窗口与部门之间两头跑。

2、职能部门服务不到位、服务效率不高。职能部门深入基层、企业主动了解情况不够,主动帮助基层、企业解决问题不够;工作拖拉,“限时办结”执行不力;遇事相互推诿扯皮、“一次性告知”亟待进一步规范。有的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不同程度存在衙门习气,“门虽不难进、脸也不难看、但事仍难办”,服务效果上表现为“四个不一样”,即领导出面与不出面不一样,请客与不请客不一样,熟悉的与不熟悉的不一样,本地人与外地人不一样。

3、执法行为有待规范。主要表现为:处罚随意性大、幅度变动大,对企业首次轻微违规,不以教育和整改为主,而是以罚代管。同时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个别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低、执法不公正、不透明、讲人情关系、强行要求各类企业参加培训并收取费用、培训工作走形式等现象仍然存在,企业仍有意见。

4、部门利益依然存在。有的部门只顾自己发展、部门发展,视部门利益至上,不管地方发展、整体发展。对县里的政策规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执行不到位,用系统的规定顶县里的政策,当面表态很好,会后我行我素,顶、抗、拖、磨等现象依然存在。

5、项目建设环境不优。企业周边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只要有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开工,一些霸头恶势力、地方势力就闻风而动,敲诈勒索、滋扰生事、强买强卖、强装强卸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工程项目的实施。

三、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此次调研分析,主要概况为以下为四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够。实践证明,效能建设落实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抓得好的单位,都是“一把手”认识高、决心大、措施得力的单位。少数单位主要领导对效能建设认识不足

,整天打着部门“小算盘”,阳奉阴违,使单位“职能归并不到位”、“项目进入不到位”、“程序设置不到位”。

2、配套制度不全。一些单位在推进行政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没有很好地统筹办事流程和手续简化;一些涉及多个部门分管的工作,在责任落实上不够明确,造成一些部门对有利益的事项相互争,没利益有责任的事项相互推,影响了行政服务效率,群众意见较大。

3、宗旨意识不强。一些干部职工缺乏责任感、紧迫感,对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工作作风要求不严,与形势发展要求脱节,久而久之形成了工作惰性,导致纪律散漫、作风拖沓,工作效率低下,客商和群众找他办事,能拖则拖、能推则推,缺乏责任心。

4、监督监督不实。一些单位的办事流程、办事时效、收费依据等方面事项不够公开,群众、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难于进行监督,对散漫、拖拉的行为打击不够有力。

四、提升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把环境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竞争的“着力点”来抓,把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赢得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要素。过去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的基本做法是减费让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减费让利的空间越来越小,必须依靠软环境建设的比较优势来吸引人才、吸引资金、吸引项目。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整治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就是提升地方竞争力,就是发展地方生产力。

(一)围绕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

提升机关效能,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必须切实解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问题。要把强化各级领导的优化发展环境意识作为重中之重,在全县干部群众中树立“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观念。

1、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规范权力作为切入点,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和中层骨干作风建设,加大效能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

2、树立争先有为的意识。各部门都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的内涵,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准自己的差距,盯住追赶的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着力在争先进位上下功夫。

3、树立开拓创新意识。要突破墨守成规的思想,勇于去闯,勇于去开拓,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活力,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4、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树立为人民群众创政绩的观念,勇于摒弃一切私心杂念,树立服务、服从经济发展的大局观,摈弃狭隘的部门利益,尽快形成一切着眼于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用发展创建事业的良好氛围。

(二)围绕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关键是要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在治庸、简政、增速、提效上狠下功夫,坚决打破利益部门化,解决“中梗阻”问题,努力提升机关行政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

1、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要从加强效能建设入手,整合部门职能、明确工作职责,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工作程序。进一步完善“一条龙”服务制度,全面推进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离岗告示制等,解决办事拖沓的问题,养成立说立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2、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进一步对各种行政审批项目特别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严格核定审批内容和范围、审批条件和程序,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事项,该放的权力主动地放,该减的程序果断地减,该降的门槛坚决地降。

3、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要把政务公开作为政府施政、部门行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加以完善、推进。一是实行“阳光作业”。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理结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除了一些必需的检查外,一律不准进企业检查或收费,规范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的管理行为,为行政行为戴上“紧箍咒”。二是实行“阳光监管”。大力推行“政风行风热线”和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对政府部门的测评制度和投诉举报制度,畅通监督渠道。

4、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以改进作风为重点,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收费,促进有审批权限的部门和垄断行业进一步减少收费项目。杜绝重复收费、只收费不服务,检查和收费随意处置等现象的发生。合理划分执法权限,切实解决多头、多层执法问题,扭转办事拖拉、互相扯皮等现象。

5、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县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功能,做到凡是与社会生产和群众生活相关联的行政审批项目要全部进入中心办理;凡是进入中心的部门必须确保办事窗口人员到位、项目到位、授权到位、服务到位,切实解决审批项目应进未进、进“瘦”留“肥”、体外循环“两头跑”问题。开通行政服务绿色通道,推行并联审批,为企业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

(三)围绕深化源头治理,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

1、大力建设“信用城市”。严格兑现各部门对社会的承诺,落实企业优惠政策,以维护政府威信和公信力,确保大项目、大企业和外商投资在我县进得来、留得住。

2、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治安工作,切实增强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的安全感,营造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扰乱经济发展环境的,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敲诈勒索等不法行为,真正为企业创造宽松环境。

3、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破除行业和部门垄断,坚持依法打假、冒、伪、劣产品和欺行霸市、坑蒙拐骗等不法行为,创建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

(四)围绕深化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法治环境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打造安全、严明的法治环境是基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依法行政和从严治政是最重要、最根本的软环境。

1、“铁石心肠”整治“衙门”作风。一是要整治效率低下的问题。凡有时限要求的事项,必须在时限内办结;二是要整治推诿扯皮问题。职责内的事项马上办、职责外的事项领着办、需要多部门办的事项协同办;三是要整治态度不正问题。着力做到“掌握情况主动办、跟踪服务及时办、找上门来抓紧办、克服困难想法办”。

2、“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治理“四乱”行为。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乱检查等“四乱”行为,狠下决心,谁破坏环境就查处谁。严禁收取行政事业性费用搭车收取其他费用;严禁以创收为目的的“自费执法”行为;不准利用工作关系向企业要赞助、摊派费用和安插人员;不准随意举办各类培训班;严格实行入企检查许可证制度,执法单位到企业检查,不经相关部门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到企业乱检查、乱收费。

3、“铁面无私”执行制度。充分运用纪律和组织手段,加大对破坏投资环境单位和个人的监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下狠手、行重典,毫不留情。切实发挥整治经济环境投诉中心的作用,建立起快接、快处的快速反应机制,着力构建覆盖全县的投诉受理网络,认真接待、及时处理信访投诉,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

(五)围绕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着眼长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关键在于构建畅通有序的诉求受理机制、层面严密的效能监管机制、方位齐全的绩效考评机制、公正透明的奖惩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制度。围绕开拓创新、转变职能、从严管理的要求,把建章立制、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作为效能建设的核心内容,认真梳理现行规章制度,尽快做到“三定”:一是定制度,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二是定标准,对各项工作的时限、质量、目标等提出明确标准和要求;三是定措施,制订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保障措施,形成科学的落实机制,保证各项制度、程序、标准的全面落实。

2、深化绩效考评。进一步改革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和国家公务员绩效考核办法,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建立分类型、分层次的效能考核体系,把机关效能作为检验部门工作成效、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重要尺度,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并把考核结果同奖罚措施结合起来。

3、加强效能监察。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加强督促检查,从快办理效能投诉,从严查处在作风和效能方面的违规违纪案件,尤其要强化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解决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推诿扯皮等问题,对问题严重、广大服务对象反应强烈的人和事,坚决从严查处。

4、理顺关系、明确职责。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解决职责交叉、多头管理、重复执法、效率不高的问题。严格执行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两告知一签字”、责任追究等制度,以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以承诺制明确服务要求,以公示制推行政务公开。

第二篇:某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历史机遇期。为抓住和用好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形成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县上下大力精心谋划项目、大力引进项目、强力推进项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与纪委、组织部、工业园区、招商局等同志组成了专题调研组,对如何围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现状

近几年来,南城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效能建设,以“四铁”精神整治和优化积极发展环境,使全县上下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有所改进、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发展环境得到优化,一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受到了及时查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南城县成立了全县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县委主要领导亲任组长,县纪委设立了优化环境办公室,明确了由县纪委牵头统一负责。全县高度重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县四套班子领导经常深入挂点企业了解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政策环境相对健全。依据省市有关政策并结合县域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南城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和措施,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是服务力度不断加大。明确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长效机制建设的重点内容,从优质服务、规范执法、监督约束等方面入手,优化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做到强化服务意识,解决“办事难”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解决“效能低”的问题。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做到跟踪服务,兑现优惠政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四是纪检监察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大力查处了一批影响经济发展的人和事,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企业“三乱”现象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索拿卡要的情况基本杜绝。

二、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虽然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县少数机关仍存在衙门习气重、政令不畅通、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差、作风不扎实等问题,有些本来正确的决策,由于某些部门作风问题、效能问题,造成难以有效贯彻落实,甚至造成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1、行政审批环节多、办事难还不同程度存在。“两集中、两到位”存在“两张皮”问题,“人员、项目、授权”不到位、不彻底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单位明则以文件形式授权给窗口审批办理,实则窗口无权审批,“行政许可窗口”实为“行政受理窗口”、“行政发证窗口”,“行政全许可”变为“行政半许可”,使服务对象在窗口与部门之间两头跑。

2、职能部门服务不到位、服务效率不高。职能部门深入基层、企业主动了解情况不够,主动帮助基层、企业解决问题不够;工作拖拉,“限时办结”执行不力;遇事相互推诿扯皮、“一次性告知”亟待进一步规范。有的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不同程度存在衙门习气,“门虽不难进、脸也不难看、但事仍难办”,服务效果上表现为“四个不一样”,即领导出面与不出面不一样,请客与不请客不一样,熟悉的与不熟悉的不一样,本地人与外地人不一样。

3、执法行为有待规范。主要表现为:处罚随意性大、幅度变动大,对企业首次轻微违规,不以教育和整改为主,而是以罚代管。同时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个别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低、执法不公正、不透明、讲人情关系、强行要求各类企业参加培训并收取费用、培训工作走形式等现象仍然存在,企业仍有意见。

4、部门利益依然存在。有的部门只顾自己发展、部门发展,视部门利益至上,不管地方发展、整体发展。对县里的政策规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执行不到位,用系统的规定顶县里的政策,当面表态很好,会后我行我素,顶、抗、拖、磨等现象依然存在。

5、项目建设环境不优。企业周边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只要有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开工,一些霸头恶势力、地方势力就闻风而动,敲诈勒索、滋扰生事、强买强卖、强装强卸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工程项目的实施。

三、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此次调研分析,主要概况为以下为四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够。实践证明,效能建设落实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抓得好的单位,都是“一把手”认识高、决心大、措施得力的单位。少数单位主要领导对效能建设认识不足

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历史机遇期。为抓住和用好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形成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县上下大力精心谋划项目、大力引进项目、强力推进项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与纪委、组织部、工业园区、招商局等同志组成了专题调研组,对如何围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现状

近几年来,南城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效能建设,以“四铁”精神整治和优化积极发展环境,使全县上下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有所改进、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发展环境得到优化,一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受到了及时查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南城县成立了全县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县委主要领导亲任组长,县纪委设立了优化环境办公室,明确了由县纪委牵头统一负责。全县高度重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县四套班子领导经常深入挂点企业了解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政策环境相对健全。依据省市有关政策并结合县域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南城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和措施,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是服务力度不断加大。明确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长效机制建设的重点内容,从优质服务、规范执法、监督约束等方面入手,优化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做到强化服务意识,解决“办事难”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解决“效能低”的问题。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做到跟踪服务,兑现优惠政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四是纪检监察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大力查处了一批影响经济发展的人和事,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企业“三乱”现象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索拿卡要的情况基本杜绝。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二、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虽然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县少数机关仍存在衙门习气重、政令不畅通、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差、作风不扎实等问题,有些本来正确的决策,由于某些部门作风问题、效能问题,造成难以有效贯彻落实,甚至造成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1、行政审批环节多、办事难还不同程度存在。“两集中、两到位”存在“两张皮”问题,“人员、项目、授权”不到位、不彻底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单位明则以文件形式授权给窗口审批办理,实则窗口无权审批,“行政许可窗口”实为“行政受理窗口”、“行政发证窗口”,“行政全许可”变为“行政半许可”,使服务对象在窗口与部门之间两头跑。

2、职能部门服务不到位、服务效率不高。职能部门深入基层、企业主动了解情况不够,主动帮助基层、企业解决问题不够;工作拖拉,“限时办结”执行不力;遇事相互推诿扯皮、“一次性告知”亟待进一步规范。有的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不同程度存在衙门习气,“门虽不难进、脸也不难看、但事仍难办”,服务效果上表现为“四个不一样”,即领导出面与不出面不一样,请客与不请客不一样,熟悉的与不熟悉的不一样,本地人与外地人不一样。

3、执法行为有待规范。主要表现为:处罚随意性大、幅度变动大,对企业首次轻微违规,不以教育和整改为主,而是以罚代管。同时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个别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低、执法不公正、不透明、讲人情关系、强行要求各类企业参加培训并收取费用、培训工作走形式等现象仍然存在,企业仍有意见。

4、部门利益依然存在。有的部门只顾自己发展、部门发展,视部门利益至上,不管地方发展、整体发展。对县里的政策规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执行不到位,用系统的规定顶县里的政策,当面表态很好,会后我行我素,顶、抗、拖、磨等现象依然存在。

5、项目建设环境不优。企业周边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只要有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开工,一些霸头恶势力、地方势力就闻风而动,敲诈勒索、滋扰生事、强买强卖、强装强卸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工程项目的实施。

三、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此次调研分析,主要概况为以下为四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够。实践证明,效能建设落实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抓得好的单位,都是“一把手”认识高、决心大、措施得力的单位。少数单位主要领导对效能建设认识不足,整天打着部门“小算盘”,阳奉阴违,使单位“职能归并不到位”、“项目进入不到位”、“程序设置不到位”。

2、配套制度不全。一些单位在推进行政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没有很好地统筹办事流程和手续简化;一些涉及多个部门分管的工作,在责任落实上不够明确,造成一些部门对有利益的事项相互争,没利益有责任的事项相互推,影响了行政服务效率

,群众意见较大。

3、宗旨意识不强。一些干部职工缺乏责任感、紧迫感,对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工作作风要求不严,与形势发展要求脱节,久而久之形成了工作惰性,导致纪律散漫、作风拖沓,工作效率低下,客商和群众找他办事,能拖则拖、能推则推,缺乏责任心。

4、监督监督不实。一些单位的办事流程、办事时效、收费依据等方面事项不够公开,群众、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难于进行监督,对散漫、拖拉的行为打击不够有力。

四、提升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把环境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竞争的“着力点”来抓,把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赢得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要素。过去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的基本做法是减费让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减费让利的空间越来越小,必须依靠软环境建设的比较优势来吸引人才、吸引资金、吸引项目。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整治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就是提升地方竞争力,就是发展地方生产力。

(一)围绕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

提升机关效能,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必须切实解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问题。要把强化各级领导的优化发展环境意识作为重中之重,在全县干部群众中树立“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观念。

1、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规范权力作为切入点,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和中层骨干作风建设,加大效能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

2、树立争先有为的意识。各部门都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的内涵,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准自己的差距,盯住追赶的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着力在争先进位上下功夫。

3、树立开拓创新意识。要突破墨守成规的思想,勇于去闯,勇于去开拓,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活力,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4、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树立为人民群众创政绩的观念,勇于摒弃一切私心杂念,树立服务、服从经济发展的大局观,摈弃狭隘的部门利益,尽快形成一切着眼于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用发展创建事业的良好氛围。

(二)围绕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关键是要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在治庸、简政、增速、提效上狠下功夫,坚决打破利益部门化,解决“中梗阻”问题,努力提升机关行政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

1、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要从加强效能建设入手,整合部门职能、明确工作职责,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工作程序。进一步完善“一条龙”服务制度,全面推进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离岗告示制等,解决办事拖沓的问题,养成立说立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2、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进一步对各种行政审批项目特别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严格核定审批内容和范围、审批条件和程序,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事项,该放的权力主动地放,该减的程序果断地减,该降的门槛坚决地降。

3、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要把政务公开作为政府施政、部门行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加以完善、推进。一是实行“阳光作业”。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理结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除了一些必需的检查外,一律不准进企业检查或收费,规范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的管理行为,为行政行为戴上“紧箍咒”。二是实行“阳光监管”。大力推行“政风行风热线”和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对政府部门的测评制度和投诉举报制度,畅通监督渠道。

4、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以改进作风为重点,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收费,促进有审批权限的部门和垄断行业进一步减少收费项目。杜绝重复收费、只收费不服务,检查和收费随意处置等现象的发生。合理划分执法权限,切实解决多头、多层执法问题,扭转办事拖拉、互相扯皮等现象。

5、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县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功能,做到凡是与社会生产和群众生活相关联的行政审批项目要全部进入中心办理;凡是进入中心的部门必须确保办事窗口人员到位、项目到位、授权到位、服务到位,切实解决审批项目应进未进、进“瘦”留“肥”、体外循环“两头跑”问题。开通行政服务绿色通道,推行并联审批,为企业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

(三)围绕深化源头治理,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

1、大力建设“信用城市”。严格兑现各部门对社会的承诺,落实企业优惠政策,以维护政府威信和公信力,确保大项目、大企业和外商投资在我县进得来、留得住。

2、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治安工作,切实增强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的安全感,营造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扰乱经济发展环境的,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敲诈勒索等不法行为,真正为企业创造宽松环境。

3、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破除行业和部门垄断,坚持依法打假、冒、伪、劣产品和欺行霸市、坑蒙拐骗等不法行为,创建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

(四)围绕深化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法治环境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打造安全、严明的法治环境是基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依法行政和从严治政是最重要、最根本的软环境。

1、“铁石心肠”整治“衙门”作风。一是要整治效率低下的问题。凡有时限要求的事项,必须在时限内办结;二是要整治推诿扯皮问题。职责内的事项马上办、职责外的事项领着办、需要多部门办的事项协同办;三是要整治态度不正问题。着力做到“掌握情况主动办、跟踪服务及时办、找上门来抓紧办、克服困难想法办”。

2、“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治理“四乱”行为。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乱检查等“四乱”行为,狠下决心,谁破坏环境就查处谁。严禁收取行政事业性费用搭车收取其他费用;严禁以创收为目的的“自费执法”行为;不准利用工作关系向企业要赞助、摊派费用和安插人员;不准随意举办各类培训班;严格实行入企检查许可证制度,执法单位到企业检查,不经相关部门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到企业乱检查、乱收费。

3、“铁面无私”执行制度。充分运用纪律和组织手段,加大对破坏投资环境单位和个人的监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下狠手、行重典,毫不留情。切实发挥整治经济环境投诉中心的作用,建立起快接、快处的快速反应机制,着力构建覆盖全县的投诉受理网络,认真接待、及时处理信访投诉,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

(五)围绕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着眼长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关键在于构建畅通有序的诉求受理机制、层面严密的效能监管机制、方位齐全的绩效考评机制、公正透明的奖惩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制度。围绕开拓创新、转变职能、从严管理的要求,把建章立制、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作为效能建设的核心内容,认真梳理现行规章制度,尽快做到“三定”:一是定制度,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二是定标准,对各项工作的时限、质量、目标等提出明确标准和要求;三是定措施,制订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保障措施,形成科学的落实机制,保证各项制度、程序、标准的全面落实。

2、深化绩效考评。进一步改革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和国家公务员绩效考核办法,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建立分类型、分层次的效能考核体系,把机关效能作为检验部门工作成效、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重要尺度,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并把考核结果同奖罚措施结合起来。

3、加强效能监察。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加强督促检查,从快办理效能投诉,从严查处在作风和效能方面的违规违纪案件,尤其要强化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解决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推诿扯皮等问题,对问题严重、广大服务对象反应强烈的人和事,坚决从严查处。

4、理顺关系、明确职责。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解决职责交叉、多头管理、重复执法、效率不高的问题。严格执行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两告知一签字”、责任追究等制度,以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以承诺制明确服务要求,以公示制推行政务公开。

第三篇:推进效能政府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在部署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时,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不难看出,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不论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都必须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作为检验的最终标准。提升政府效能,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

务。是一项以全面提高政府绩效为目标,以加强思想、作风、制度、业务、廉政、能力等为内容的综合性能力建设和绩效改进活动。根据市政协常委会2013年工作要点安排,由市政协副主席冯霞带队,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牵头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效能政府建设情况进行视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1年以来太原市委、市政府以“两集中、两到位”审批流程再造为核心,全面开展了流程再造、电子政务、绩效考核、行政文化“四位一体”的效能政府建设,最大限度地解决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地推进审批流程再造。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全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和流程再造,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体制突破,强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实现了各部门审批处实体进驻、优化审批。按照“撤一建一”原则,由市编办发文,对市直各部门成立审批处,进驻中心的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16个部门和其他社会服务的18个部门共34个部门,将过去分散在106个处的审批职能全部集中到各部门新成立的审批处,新成立的审批处整建制集中进驻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审批权的相对集中。以“人员进驻、首席授权、定岗定责、细化流程”四个环节为标准和抓手细化落实。

二是顶层设计,再造了“一核三联动”系统化行政审批服务流程。我市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埃森哲公司等国内外顶级咨询机构合作,运用最新研究成果指导流程再造实践。

三是联合审批,创新“一口进出、限时办结、并联办理、闭环运行”机制。实现了统一登记受理审批事项,推行了四个阶段层面的并联审批,形成了4个层次在中心的流程闭环运行。

四是电子固化,对流程运行全程管控,创新权力运行的约束、监督机制。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电子化流程,结合“两集中、两到位”和新流程的试运行,同步完善了电子审批网络系统。

五是纪检监察贴身跟进。市纪委监察局强化落实太原市效能投诉办法和集中监察、专项监察、电子监察、绩效监察等四项效能监察机制,定期对流程再造推进情况监督检查,以铁的纪律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落实。

总的来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下,在市级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下,我市的以行政审批改革,“两集中、两到位”为突破口,开展效能政府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我市建设全国一流的服务型政府,加快建设一流省会城市打下良好基础。

二、存在问题

当前政府部门行政事务日趋复杂、各种社会矛盾日渐凸显,如何有效回应社会公众需求,改进政府机关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府机关的满意度与公信力,成为当前政府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一些机关存在的“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和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我市在推进政府效能建设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还普遍存在。比如:部分干部对提高政府效能的认识不清。还没有认识到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是新形势下服务大局的有效体现。加上机关缺乏竞争机制,干部缺乏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这对改进工作、提高效能是一种极大的阻力。有些行政部门还存在办事拖拉、相互扯皮、不讲行政成本,浪费严重等。在作风上表现为官僚主义,把职位、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途径和手段。有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

还有些行政机关结构、职责的配置还不尽科学。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有些人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行政人员分类制度不完善,缺乏合理流动,不能人尽其才。考核任用制度不健全。有些不正之风尚待进一步治理。形式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腐败现象的存在,就会严重影响广大行政人员的积极性,腐蚀机关工作人员队伍,影响国家机关内部组织的健康,影响机关效能的提高。

三、几点建议

政府效能建设的目的是运用各种科学管理的手段和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提高政府执行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政府效能建设不可能简单依靠运动式的集中活动取胜,要有效地发挥效能建设的作用,核心和关键在于构建起职责明确、奖惩分明、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激励制约长效工作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推动效能建设的不断深入。

(一)进一步创新和深化政府效能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权力观和现代行政管理理念,在继承以往政府效能建设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政府效能建设。一是要创新政绩考评制度。转变传统的政绩考评观念,按照精准化、具体化、数字化的原则,互动、科学地制定考评指标。将绩效考评结果有效地运用于干部选拔任用、升降去留、教育培训、监督管理的全过程。二是要创新业务流

程管理制度。以反思传统政府业务流程弊端的基础上,逐步改变以计划控制职能为基础的任务分工流程设计,打破政府职能分工与机构层级的界限,实现单向性、分散性的工作方式向多维性、集成性工作方式的转变,强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建立协调的行政运行体系和服务流程模式。实现政府审批业务流程优化。三是要创新全程全员控制的动态问责机制。在强化重大事故后问责和对主要干部进行问责的基础上,建立全程全员控制的动态问责机制。重点关注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政府效能建设中存在的“得过且过”、“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庸、懒、散”问题和行政作风,逐步建立起全程全员控制的动态问责机制,从源头上破解效能建设“中梗阻”难题,转变工作作风。四是创新奖惩激励的干部管理制度。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下,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标准创新干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实用、高效的干部管理机制和公开、公平的选拔任用机制,发挥每个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管理质的飞跃,推进政府高效运转。

(二)逐步构建跨部门跨单位的政府联动协调平台。在原有政府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部门界限和公共服务功能分割局面,充分整合政府管理资源,简化办事程序,围绕公共服务的过程与结果,实现组织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息和服务,实现各部门及职能的协同,逐步形成资源利用更加科学、流动灵活、富有弹性、参与度高的新型行政结构,最大限度方便民众。要开展政策制定、执行与监督适度分开的试点工作。为减少权力过于集中、部门利益化和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在强化权力监督与权力制衡的基础上,探索政策制定、执行、监督适度分开、相互协调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在有条件的地方,针对当前政府职能重叠交叉的现状,逐步整合和归并相同或相近的机构职能,有选择地设立宽职能的部委机构,切实减少部门分工过细、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顽疾。

(三)构建政府效能建设的保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适应现实发展趋势要求完善相关制度。一要统筹推进政府效能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应以绩效管理为核心,全面推进政府效能建设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规范办事制度,解决“自由裁量权行使和办事不规范”问题;建立岗位职责制度,依法确认行政权力,解决“职责不清”和“无责任行政”问题;将具体的行政事务分解到每个行政人员身上,具体谁干什么、怎么干、什么要求和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督促行政行为的规范与有效。二要优化整合政府效能建设的组织保障。当前应该明晰政府职能的范围及权力的行事深度,以精简、统一、协调为原则,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合理调整政府层级与幅度,探索职能统一基础上的大部门体制,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制度与协调,各地各部门应依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充分整合职能相同及职责相近的部门,理顺各个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消除职能交叉及空白领域,合理设置内设部门和工作岗位,强化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逐步消除行政层级过多、行政机构关系复杂、职责分工过细、机构臃肿、政府成本过高等问题。三要合理建构政府效能建设的权力运行体系。政府效能建设需要一个规范有序、便民高效、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体系,必须综合协调好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真正达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体系运行目标。效能建设要紧紧围绕行政体制改革目标,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总体要求,不断规范完善,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深化发展。

第四篇:街道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街道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街道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2007-12-12 16:18:20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街道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街道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2)为了提高第1文秘网街道机关效能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第1文秘网街道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总体安排,我们对本街道机关效能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基本方法

1、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2月中旬,我们邀请了部分区党代表、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下属企事业单位代表及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就本街道的机关效能现状展开座谈,虚心诚恳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下发机关效能建设测评表及机关效能建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意见。我

们下发了测评表(意见测评表)到街道所属的所有村、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的单位和个人,并收回测评表(意见征求表)78张,并在动员会上对街道各办、站的机关效能现状进行无记名测评。

3、聘请十四位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经常性地听取监督员的意见反馈,建立街道机关效能投诉服务中心,设立投诉箱,开通网上投诉渠道。

二、机关效能情况反馈及征求到的意见建议

(一)街道机关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个别领导干部宗旨观念有所淡化,公仆意识不强,官本位思想比 较浓,未能从真正意义上,从思想境界上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服务,为谁执法“的问题。机关的部分驻村干部下村时间少,深入基层不足,以致工作力度不足,导致群众反映的某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甚至使问题扩大化、复杂化。

2、少数机关干部在工作上抱着只求过得去的态度,缺乏开拓创新,求实奋进 的精神和一股“闯“劲,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和信心不够。机关部分干部缺乏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工作上有畏难情绪,服务意识不到位。

3、部分机关干部、工作人员有办事拖拉现象,机关办事效率不高。

4、少数机关干部群众观念有所淡薄,平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倾听意见和建议不够,经常性蹲点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也欠缺,为群众排忧解难还不够。

5、一些干部在同一岗位上时间过长,对本职工作产生厌烦心理,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征求到的其他各方面意见建议

1、抓农业、工业发展、集镇建设等工作方面

农业方面。对效益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增强农民收入方面步子不快,在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增强科技兴农意识,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方面还很不够,对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

务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如何管好、用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资产需多想想方法。工业方面。重心力度放在重点骨干企业上较大,但对中小型企业和家庭工业需加以重视,政策倾斜不够。集镇建设方面。集镇建设宣传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建设步伐需进一步加快,集镇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

2、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面 村民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观念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封建迷信活动还客观存在,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小范围内存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完善,镇中小学校教学条件需进一步改善。

3、抓班子自身建设工作方面

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一些机关干部平时不注重政治理论和政策学习,对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理解不充分,不能及时把党和国家的政策送到老百姓手中,特别是驻村干部

不能很好地运用政策解决农村工作中的矛盾。一些内部管理制度督促检查不力,执行不严,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村级后备干部缺乏,少数村干部素质不高,先进性难以体现。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停留于满足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数,在深挖案源,加大查处力度上尚需加强。

4、抓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问题 在如何加快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城市市民转变,解决人的思想观念问题上手段需加强,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力度不大。

三、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1、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及对策

主要是有些机关干部对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搞机关建设也是走过场,对自身工作效能的要求不高,表现在工作中的办事拖拉,力度不足缺乏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其根本的原因是缺乏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是机关效能建设的核心,把思想政治建设贯穿于机

关效能建设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有关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使广大干部从思想认识上树立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自觉对自身的工作观念、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加以改造,从而推进整个机关的效能建设。

2、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原因及对策 机关效能建设存在的原因与机关干部的素质有十分重要的联系。

干部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服务,没有高素质,就没有好服务。必须把提高干部素质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要继续开展”创四型干部队伍”活动,增强勤政、廉洁、务实、团结、服务意识、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强化干部在经济发展的管理、协调和服务功能

街道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第五篇: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关键在于落实

社会事务办是 “窗口”部门,各项工作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认真热情地接待好人民群众,处理好日常事务,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拉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增进感情,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机关效能建,关键在于把党委政府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然而,一部分机关党员干部,竟将镇党委政府的各项规章以不顾,从而影响了党委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一、充分认识落实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落实?落实就是把口头上讲的、纸上写的东西,如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计划、规划、方案、意见等,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这就是落实。从过去到现在,无论是高层领导、还是基层干部,无论是在政府机关、还是在企事业团体,人们在大会小会上,提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落实”。提及的多,就说明人们对“落实”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但也凸显了“落实”过程存在的缺失,体现了人们对“落实”的热切呼唤与渴望。我们常说,关键在于落实,但落实为什么是关键,我们又怎样落实各项工作呢?

落实,首先是一种观念。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落实”观念,那么,他在工作中,就会忽视落实。他就会只唱高调,不管实效;就会见到风险躲着走,见到矛盾绕着走,见到困难往回走;就会喊得凶、抓得松。落实,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办观念决定思想,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决定结果。事实上,任何单位的高效运转,都离不开严格的管理,管理的管理就离不开可行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好的制度都要靠认真的落实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如果我们缺少落实的观念,忽视了落实,不抓落实,那么,任何缜密的计划,任何完善的措施、任何正确的政策、任何严格的规章制度,都只能成为一纸空文。

如果我们缺少落实的观念,忽视了落实,不抓落实,不去真正落实,那么,任何辉煌的前景、任何宏伟的蓝图、任何理想的目标,都只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不会最终成为现实。

二、树立落实的观念

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落实”观念,不能时时刻刻想到落实,不能时时刻刻注意落实,那么,他在工作中,就会忽视落实。他就会只唱高调,不管实效;就会见到风险躲着走,见到矛盾绕着走,见到困难往回走;就会喊得凶、抓得松。落实,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制度确定之后关键在于抓落实,要在工作实践中树立起落实的观念。在我们的工作环境中,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你处于何种岗位,工作本质都是为人民服务。

三、树立落实的意识

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决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落实是一种责任,爱岗敬业是做好落实的关键。说它是责任,是因为岗位职责所使需,“责任到此,不容再推”,所以抓落实是我们各司职守、达成工作目标的必经程序,是一个有效的执行过程。无论你从事的是何种工作,都应该全身心地热爱、全身心地投入,保持高度负责、尽心竭力的精神。美国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雅说过:“你在什么位置,就应该热爱这个位置,因为这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不久的的竟争好岗,那来自生存的压力从而激发出来的热情,我现在都还记忆犹新。的确,我们只有在起点上扭紧前进的发条,才能具备冲刺的条件,正如我们刚刚学走路一样,只有走稳每一步,才能走得越来越稳。做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只有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对自己的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三、坚持落实贵在持之宇恒

落实的本质是责任心。责任心是什么?责任心是一种勇气,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一定是勇敢的值得信赖的人。我们将工作交给什么样的人最放心?最简单的答案就是:交给富有责任心的人。落实是一种意志,服从组织决定是做好落实的

有力保障。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我们应该以服从组织分工为己任,完成好本职工作为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有效的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当然,在我们的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困难甚至于挫折,这就需要我们在执行过程中既要增强预见力,结合实际需要不断修正错误,同时也要认准目标,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四、努力营造认真落实的环境

落实是一种文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有效促进落实。召开动员会出台措施只是落实工作的一个开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落实要成为一个单位文化,就需要单位全体成员在工作实践中长期坚持落实的观念、责任和意志,并养成一种工作行为习惯。具体地讲,要将我们各个岗位工作责任制、工作标准、操作规程、检查考核制度等内容落到实处,成为全体职工自觉的执行行为。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虽然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但也要发扬协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要在增强成员个体“落实意识”的同时,围绕工作大局,增强整体协作的落实氛围,为能干事想干事的干部营造好环境。

展望未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面临着很多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我们本着“落实“精神,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优良作风,脚踏实地的把

各项工作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镇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下载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街道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提高街道机关效能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街道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总体安排,我们对本街道机关效能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调研基本方法1、召开座谈会,......

    街道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提高xiexiebang.com街道机关效能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xiexiebang.com街道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总体安排,我们对本街道机关效能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

    街道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提高街道机关效能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街道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总体安排,我们对本街道机关效能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调研基本方法1、召开座谈会,......

    组织部关于推进机关效能诚信建设的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效能、诚信建设年”活动的统一安排,根据组织部门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先教活动,深入乡镇、村、企业、社区,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座谈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

    组织部关于推进机关效能、诚信建设的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效能、诚信建设年”活动的统一安排,根据组织部门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先教活动,深入乡镇、村、企业、社区,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座谈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

    乡镇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乡镇机关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效能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如何增强乡镇机关效能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机关效能建设向纵深推进的......

    国税局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辽源市国税局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机关效能建设,旨在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严格机关管理,强化监督制约,增强公仆意识,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加强国税机关效能......

    乡镇政府如何加强政府机关效能建设

    乡镇政府如何加强政府机关效能建设一、提高乡镇干部的综合素质。乡镇干部是乡镇机关效能建设的主体。因此,要切实抓好“乡镇机关干部素质工程”,解决好“不能为”、“不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