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政府采购政策的党纪处分暂行规定

时间:2019-05-13 22:2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违反政府采购政策的党纪处分暂行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违反政府采购政策的党纪处分暂行规定》。

第一篇:违反政府采购政策的党纪处分暂行规定

关于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行为的党纪政纪处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正确处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及其他有关政府采购政策法规的行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政府采购法》以及其

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全省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下统称采购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凡有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行为的,除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行政处罚外,依照本规定给予有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

第三条 采购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给予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党内警告或严重警告,行政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一)应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计划而未编制的;

(二)不按规定内容编制政府采购计划的;

(三)无政府采购预算、计划擅自采购的;

(四)不按政府采购预算、计划采购的;

(五)应当实行集中采购的政府采购项目,不委托集中采购机构自行采购的;

(六)以其他各种理由规避政府集中采购的。

第四条 采购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或采购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党内警告,行政警告或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一)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而擅自采用其他方式采购的;

(二)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的;

(三)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机构办理采购事务的;

(四)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的;

(五)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投标人进行协商谈判的;

(六)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不与中标、成交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的,或签订合同后,故意推迟验收采购项目时间和拖延付款时间的;

(七)拒绝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的。

第五条 采购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或采购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党内严重警告直至开除党籍,行政记大过直至开除处分:

(一)与供应商、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或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

(二)在采购过程中接受贿赂或者获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三)在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中提供虚假情况的;

(四)开标前泄露标底的。

第六条 采购人不依法公布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标准和采购结果,经指出拒不改正的,给予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党内警告,行政警告或记过处分。

第七条 采购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或采购代理机构违反《政府采购法》规定,隐匿、销毁应当保存的采购文件或者伪造、变造采购文件的,给予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党内警告至撤职党内职务,行政警告至撤职处分。

第八条 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巧立名目向采购人或者供应商乱收费的,给予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党内警告或者严重警告,行政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九条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违反《政府采购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

(一)采取不正当手段,违规干预正常的政府采购活动的;

(二)对违反《政府采购法》的行为不制止、不查处的;

(三)无正当理由拒不支付政府采购资金的;

(四)与采购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或者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以及评标委员会组成人员非法串通的;

(五)其他违反《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情形。

第十条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对供应商的投诉逾期不作处理的,给予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党内警告,行政警告或者记过处分。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供应商进入本地区或者本行业政府采购市场,经指出拒不纠正的,给予有关责任人党内警告或者严重警告,行政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第十二条 采购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以外的其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干预政府采购活动的,给予党内警告或者严重警告,行政警告至记大过处分;对从中谋取利益的,责令纠正,追缴非法所得,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至开除党籍,行政降级至开除处分。

第十三条 对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四条 本规定由中共湖北省纪委、湖北省监察厅负责解释。

第二篇:政府采购工作暂行规定

x县政府采购工作监督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落实《x县政府采购管理暂行规定》(x政[2000]105号)等规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防止采购中发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特制订本暂行规定,确保我县政府采购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县属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政府采购的部门和参与政府采购监督的人员。

第三条 政府采购工作应该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财政部< 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格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效益及维护公共利益的原则,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加强对政府采购行为的监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第四条 县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与集中采购机构要分开设立,形成制衡。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政策指导和监督管理,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不得参与和干预政府采购中的具体商业活动。政府采购计划、目录和政府采购实施情况,应定期向社会公开。政府采购工作应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审计机关及新闻单位、公证部门的监督,并建立定期通报制度。

第五条 县直各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政府采购工作,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领

导,按要求做好政府采购工作。各单位不得自行采购属于政府集中采购范围内的物品。凡纳入当年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和县财政明确要求纳入政府集中采购、定点采购的项目,不论使用的是预算内资金,还是预算外资金、自有资金,都必须按政府采购的要求和程序办理。属于价值在1万元以下,或当年批量购买累计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非集中采购的物品,各单位也应按照省政府制定的《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自行组织采购,或委托政府采购中心代为组织采购。实施政府采购工作情况列入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内容。

第六条 县政府采购中心应严格按照有关法规组织实施政府采购招投标活动。要在招投标各个环节上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对指标评标过程要严格保密措施,保证招投标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要对有关工作人员和参加评标委员会的有关专家提出严格要求,严明工作纪律。

(一)不得利用职务之便和工作上的便利循私舞弊,弄虚作假,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

(二)不得擅自提高采购标准、不得委托无招标资格的机构代理招标、不得在开标前泄露标底、不得进行虚假招标;

(三)不得私下接触投标商、不得接受投标同任何贿赂、不得参加投标商以任何形式组织的宴请、娱乐、旅游等活动;

(四)不得擅自对外透露对招标文件的评审、中标候选人的推荐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

(五)不得违反有关规定组织评标委员会或不依照有关评标原则进行评标;

(六)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工作人员和专家不得参加评审委员会,不得干预评标工作;

(七)不得出现其他违规违纪行为。

第七条 县政府采购中心应对供应商履行合同情况加强监督,确保采购项目(物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第八条 县纪检监察机关、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应依据有关法规对政府采购工作加强监督。监督人员应认真学习、了解政府采购有关政策规定,按政府采购的程序及要求认真履行监督职责。

第九条 对于县政府采购中心组织的公开招投标项目,县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人员应在随机抽取供应商名单、选择参加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开标、评标、考察、定标等环节进行现场监督。必要时可以邀请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及公证部门人员参加现场监督。在监督过程中,监督人员发现有违规违纪的行为,应及时指出,并可拒绝在相关材料上签字,同时有责任向本机关领导和县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报告。监督人员自身应严格遵纪守法,遵守政府采购工作有关制度,不得干预政府采购中心正常工作,不得失职渎职,不得收受贿赂,不得泄露工作秘密。

第十条 县纪检监察机关、县财政局、县审计局不定期对政府采购中心采取的“邀请招标”、“询价采购”、“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的政府采购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审计。

第十一条 县审计局要按照《审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审计监督,逐步实行政府采购审计制度。

第十二条 县纪检监察机关和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对于在进行监督检查、审计和受理投诉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组织调查了解,如问题情节较轻,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并对责任人员批评教育。如出现有关单位严重违反规定,或有关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循私舞弊、索贿受贿、泄露工作秘密等严重的违纪违法问题,并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的,应依照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有关党纪政纪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负直接领导责任的主管人员纪律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投诉的问题,经调查与事实不符的,县纪检监察机关、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应予以说明和澄清。

第十三条 本规定由县纪委、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附:县纪委、县监察局监督电话:

5826393

第三篇:政府采购政策解读

政府采购政策解读 政策要点: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获政府优先采购

在市、区县两级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中,国产设备及产品的采购比例一般不得低于总价值的60%;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中关村的自主创新产品。资料由中国公共采购网提供。采购的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包括已列入国家或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产品、重大技术装备以及国家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创新产品、技术。

市有关部门对采用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投资项目,优先安排环保、交通、能源评估,加快审批,优先安排财政预算,确保资金额度。对中关村企业研发的重大创新药物、疫苗等,优先进入医保目录或纳入政府储备。

同时,市有关部门在预算中要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支持力度,对提供自主创新产品的中关村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优先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对执行情况较好的采购单位或项目业主单位,其列入下一实施计划的采用自主创新产品政府投资项目及财政预算,市有关部门给予优先安排。

政策解读

一、政府采购创新试点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发挥政府采购调控功能和公共财政职能的重要措施。中关村作为我国科教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和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首都创新型城市的龙头,围绕国家战略、首都发展和民生需要,大力开展自主创新,不断创造出技术领先的新产品,转化了大批重大科技成果。本着先行先试的原则,通过政府采购,推进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在首都发展建设中的广泛应用。

二、自主创新产品采购范围有哪些?

参加试点的范围,是使用市区两级财政性资金采购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统称采购单位)、市区两级财政性资金全额投资或部分投资项目的出资、建设和管理单位(以下统称项目业主单位)以及研发并提供自主创新产品的中关村企业、大学、科研单位(以下统称供应单位)。采购的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包括已列入国家或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产品;重大技术装备;以及国家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创新产品、技术。

三、采购的自主创新产品适用于哪些领域?

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适用领域,从政府行政类办公扩展到市政设施、建筑、节水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技术改造、科技研发、工程养护等使用市区两级财政性资金全额投资或部分投资的项目。

四、政府采购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的方式有哪些?

本次试点主要在首购、订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推广应用等四个方面探索政府采购的新方式。

五、什么是首购方式?

首购是指由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采购单位对首购产品进行首先采购的行为。首购产品是指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并首次投向市场,虽尚未具备市场竞争力,但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需要重点扶持的产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购买的首购产品须已纳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企业购买的首购产品须已纳入《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采购单位采购的产品属于首购产品类别的,采购单位应当购买目录中的首购产品。

六、什么是订购方式?

订购,是由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采购单位对国家和本市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创新技术和产品等确定自主创新产品供应单位的行为。订购产品应属于国家或本市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创新产品或技术,但目前尚未投入生产和使用,尚未列入国家及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产品权益状况明确,研究开发完成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程度高,涉及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或者应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方面对原有产品有根本性改进,能显著提高产品性能,或者能在国内外率先提出技术标准;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市场前景或能替代进口产品。采购单位应当通过公开招标确定订购产品供应单位,并与其签订订购产品采购合同,确保充分竞争。

七、什么是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方式?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是指由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采购单位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优先采购的行为。其中:试验项目是指项目业主单位所采用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在国际上首次应用;示范项目是指项目业主单位所采用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在国内首次应用。

重大技术装备是指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建设有重要影响,对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显著效果,对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有积极带动作用的装备产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是指集机、电、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运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或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具有显著的节能和低(零)排放的特征,但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成套装备或单机设备。

项目业主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规定,招标确定拟采购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研制单位。招标方式可以是公开招标,也可经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批准后采取有限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在招标过程中,需考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因素,并视情况合理设置自主创新、节能环保评标因子或权重。

八、什么是推广应用方式?

推广应用是由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采购单位或项目业主单位对已经生产并投放市场、质量可靠、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技术水平、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且已列入国家或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自主创新产品,在政府储备或政府投资项目中优先应用的采购行为。

采购单位或项目业主单位应通过招投标优先采购推广应用的自主创新产品。在招投标过程中,应当考虑自主创新因素,在项目评审方法和标准中设置一定比例的价格扣除或总分值加分等优惠条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采用最低评标价法评标的项目,对自主创新产品可以在评审时对其投标价格给予5%至10%幅度不等的价格扣除;采用综合评分法评标的项目,在满足基本技术条件的前提下,在价格评标项中,可以对自主创新产品给予价格评标总分值的4%至8%幅度不等的加分,在技术评标项中,可以对自主创新产品给予技术评标总分值的4%至8%幅度不等的加分。

九、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都建立了哪些有效激励机制?

(一)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市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应将项目业主单位承诺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作为申报立项的条件,并明确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具体要求。在市、区县两级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中,国产设备及产品的采购比例一般不得低于总价值的60%;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中关村的自主创新产品。

(二)市有关部门对采用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投资项目,优先安排环保、交通、能源评估,加快审批,优先安排财政预算,确保资金额度;对中关村企业研发的重大创新药物、疫苗等,优先进入医保目录或纳入政府储备;市有关部门在预算中要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支持力度,对提供自主创新产品的中关村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优先给予一定资金支持,用于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进一步研发和推广;对执行情况较好的采购单位或项目业主单位,其列入下一实施计划的采用自主创新产品政府投资项目及财政预算,市有关部门给予优先安排。

第四篇:关于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行政责任

《政府采购法》第八章“法律责任”规定了政府采购中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共有13条,其中12条涉及行政责任。行政责任在《政府采购法》的“法律责任”中占主导地位。

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律或因行政法律规定的事由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根据《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规定,对政府采购中一些违反

政府采购规定但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应承担行政责任。在政府采购专项检查中涉及最多的就是违反政府采购规定,但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政府采购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及承担的行政责任

政府采购当事人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采购人、供应商、采购代理机构等。

导致政府采购当事人行政责任产生的行为

按照《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主要有以下一些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单位或个人对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不进行招标,或者将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人和方式规避招标的。

招标代理机构泄露应当保密的与招标投标活动有关的情况和资料,或者与招标人、投标人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利益的。

招标人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歧视潜在投标人或者强制要求投标人组成联合体投标、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的。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的招标人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或者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或者泄露标底的。

投标人互相串通投标或者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

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

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招标人违法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的。

评标委员会成员接受投标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从而透露对招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的。

招标人在评标委员会依法推荐的中标人以外确定中标人的。

中标人将中标项目转让他人的,或者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转让给他人的,或者违法将中标项目的部分主体、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的。

招标人与中标人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或者招标人、中标人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的。

中标人不按照与招标人订立的合同履行义务的。

任何单位和个人违法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本系统以外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的,或者为招标人指定招标代理机构的。

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而擅自采用其他方式采购的。

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的。

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机构办理采购事务的。

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的。

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投标人进行协商谈判的。

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不与中标、成交供应商签定采购合同的。

拒绝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

集中采购机构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考核中,虚报业绩、隐瞒真实情况的。

政府采购当事人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

根据《政府采购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政府采购当事人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主要有行政处罚责任和非行政处罚责任。

行政处罚责任。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停止按预算向其支付资金、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吊销营业执照、取消相关业务资格和代理资格、通报批评等。

非行政处罚责任。非行政处罚责任是一种补救性责任。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强制性措施等职权手段,要求政府采购当事人对违法状态消除或继续履行法定义务。根据《政府采购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其主要方式有责令改正或限期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返还权益或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承认错误等。

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及承担的行政责任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后果的组织。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政府采购行政管理机关主要有财政部门、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同时,各行政主体的工作人员除工勤人员以外,都是《政府采购法》承担行政责任的公务员。《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政府采购民事活动中因民事违法给国家造成损失的,除承担民事责任外,也承担一定的行政责任。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依据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

第五篇:关于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行政责任

《政府采购法》第八章“法律责任”规定了政府采购中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共有13条,其中12条涉及行政责任。行政责任在《政府采购法》的“法律责任”中占主导地位。

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律或因行政法律规定的事由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根据《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规定,对政府采购中一些违反政府采购规定但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应承担行政责任。在政府采购专项检查中涉及最多的就是违反政府采购规定,但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政府采购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及承担的行政责任

政府采购当事人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采购人、供应商、采购代理机构等。

导致政府采购当事人行政责任产生的行为

按照《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主要有以下一些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单位或个人对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不进行招标,或者将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人和方式规避招标的。

招标代理机构泄露应当保密的与招标投标活动有关的情况和资料,或者与招标人、投标人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利益的。

招标人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歧视潜在投标人或者强制要求投标人组成联合体投标、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的。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的招标人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或者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或者泄露标底的。

投标人互相串通投标或者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

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

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招标人违法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的。

评标委员会成员接受投标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从而透露对招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的。

招标人在评标委员会依法推荐的中标人以外确定中标人的。

中标人将中标项目转让他人的,或者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转让给他人的,或者违法将中标项目的部分主体、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的。

招标人与中标人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或者招标人、中标人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的。

中标人不按照与招标人订立的合同履行义务的。

任何单位和个人违法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本系统以外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的,或者为招标人指定招标代理机构的。

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而擅自采用其他方式采购的。

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的。

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机构办理采购事务的。

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的。

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投标人进行协商谈判的。

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不与中标、成交供应商签定采购合同的。

拒绝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

集中采购机构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考核中,虚报业绩、隐瞒真实情况的。

政府采购当事人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

根据《政府采购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政府采购当事人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主要有行政处罚责任和非行政处罚责任。

行政处罚责任。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停止按预算向其支付资金、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吊销营业执照、取消相关业务资格和代理资格、通报批评等。

非行政处罚责任。非行政处罚责任是一种补救性责任。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强制性措施等职权手段,要求政府采购当事人对违法状态消除或继续履行法定义务。根据《政府采购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其主要方式有责令改正或限期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返还权益或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承认错误等。

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及承担的行政责任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后果的组织。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政府采购行政管理机关主要有财政部门、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同时,各行政主体的工作人员除工勤人员以外,都是《政府采购法》承担行政责任的公务员。《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政府采购民事活动中因民事违法给国家造成损失的,除承担民事责任外,也承担一定的行政责任。

下载违反政府采购政策的党纪处分暂行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违反政府采购政策的党纪处分暂行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府采购最新政策解读1

    政府采购最新政策解读主讲老师:王淑杰第一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管理办法》解读为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作用,推进政府采购制度创新与诚信体系......

    关于严肃政府采购工作纪律的暂行规定

    关于严肃政府采购工作纪律的暂行规定 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加大源头治腐力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全文)

    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令 国家信访局 第16 号 《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己经监察部200......

    吉林省省级政府采购资金使用管理暂行规定

    【发布单位】80703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1-04-25 【生效日期】2001-04-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吉林省省级政府采购资金使......

    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 一、政府采购的范围、特点和方式 (一)政府采购范围和管理 (1)政府采购范围 1)采购主体。包括: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2)采购资金。采购人全部或部分使用财......

    浅谈政府采购

    浅谈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摘 要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在采购商品和服务时一直采用分散采购的办法,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造成了财政资金......

    政府采购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强化政府财政职能 一、政府采购制度的内函及作用 政府采购也称政府统一采购或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的需要,或为公共提供......

    政府采购

    (1)要继续加大政府采购政策法规宣传力度 认真贯彻《政府采购法》 做到采购程序公开、采购信息公开、我们要努力加强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努力创造良好的政府采购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