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石类(铁矿石)货物运输现状及分析

时间:2019-05-13 22:5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矿石类(铁矿石)货物运输现状及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矿石类(铁矿石)货物运输现状及分析》。

第一篇:我国矿石类(铁矿石)货物运输现状及分析

专业:海事管理姓名:杨名学校:大连海事大学

我国矿石类(铁矿石)货物运输现状及分析

摘要:

铁矿石海运量的增长主要受世界经贸变化的影响。最近几年,世界经济增长出现整体回落的局面,全球钢产量收缩,欧洲和日本的铁矿石需求有所减少,但中国进口的增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一缺口,使得世界铁矿石贸易量仍然维持稳定。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全球铁矿石海运量预计将继续缓慢增长。所以,不但要扩大吸收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资金来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大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建,更要建设大型矿石码头、使用大型船舶运输进口原材料,共同推动中国水运事业的发展。

一、中国进口铁矿石运输现状

1.我国钢铁需求量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钢铁产量快速增长,但国内矿山增产潜力有限,铁矿石品位较低,开采成本很高,在进口价格和质量上均不能对进口矿构成威胁,矿石生产已不能满足钢铁生产增长的需要。外贸进口量增加很快,使我国近十多年来进口铁矿石的年均增幅一直处于大于钢产量的递增幅度的状态。

2012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使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一定遏制,但铁矿石外贸进口量仍然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8月份,全国江海主要港口企业接卸外贸进口铁矿石1554.2万吨,同比增长21.7%。自年初累计接卸外贸进口铁矿石13342.2万吨,同比增长39%。

2.铁矿石进口量增长趋势

从外贸进口铁矿石增长情况看,近十年来其增长幅度一直高于钢产量的增长幅度。据海关统计,1990年铁矿石进口量为1419万吨,至2002年增长为l1149万吨,年均递增18.7%,高于钢产量增长速度10个百分点。2003年,我国矿石进口量达到1.48亿吨,对外依存度达50%,以后一直高居不下,2009年更是高达70%,成为世界第一大矿石进口国,铁矿石也成为中国外贸进口数量最多的货种。

3.在矿石类货物运输中存在的的主要危险性

散装金属矿石在船舶运输中经常发生的是下列三种情况;

1)化学反应。

某些金属矿石可能对潮气、二氧化碳或氧气具有亲和力,与之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使对环境温度变化极其敏感的放热反应更加顺利进行,例如黄铁矿一定环境条件下可以发生自燃。

2)污染。

金属矿石在装卸运输过程中,由于受颠簸和大风的影响不仅会造成大量撒漏面临经济损失,同时还会给环境打来污染。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粉尘污染,而粉尘污染的情况中有许多是由矿石粉尘造成的,像焙烧黄铁矿(黄铁矿粉)吸入其粉尘对人体有害并有刺激性; 钒矿和铬矿的粉尘中也台有毒成份,人体吸入后会中毒,上述金属矿石的粉尘都能给大气环境带来污染。

3)移动和流动。

装有矿石货物的船舶在航行中丧失或减少稳性,通常是由于货物平整不当,或没有正确分布,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中货物发生了移动。另一种情况是,货物由于船舶的振动和船舶的运动而溶化,并因此而滑到或流到货舱的一侧。这种

货物通常是在潮湿情况下运输的颗粒状矿石。

由此可见,货物的移动和流动危险性主要是矿石货物在散装运输中遇到的。其结果可能降低船舶的稳性使之侧翻甚至倾覆

4.矿石运输中存在的问题

1)矿石码头能力不足,缺少大型专业化泊位

2)码头结构不合理,影响运输效益的充分发挥

3)集疏运体系不畅

5.矿石类船舶进口运输风险管理

铁矿石海运市场具有周期性、波动性、易受投机者操纵,涉及各类海事和贸易纠纷多,甚至发生海事欺诈等特点,海运的健康发展对于维护铁矿石贸易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铁矿石进口海运市场的风险首先应进行管理控制,对市场走势和船东资信进行详尽调研,寻求长期合作,实现运贸一体化,以降低经营成本及贸易风险。

1)海上运输管理

由于日本海运企业通过持续不断的投资,正在逐渐巩固其在铁矿石海运市场的垄断地位,中国钢企日显被动,海运矿石成本也越来越难控制”面对这种情况,我国钢铁企业和航运企业应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签订长期租船协议、共同投资建立船队等方式,共同应对海运市场的波动,夺回“海运话语”权。克拉克松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海呷型散货船的完工量接近目前市场运行总量的40%,大量运力投放市场有可能降低铁矿石海运费的价格。中国中小钢企应当联合起来,利用这个时机,与大型航运公司运输铁矿石签署长期包运协议。

2)国内港口管理

针对铁矿石压港严重的问题,国内港口要利用价格杠杆进行调节。铁矿石压港严重时要求铁矿石库存控制在15天以内的用量,而正常的库存水平是30一45天的用量。此外,运量最小的handy船至少可以运送5万一8万吨铁矿石到中国,而通过水路运往内地钢厂的船最多只能装运5000吨,铁路和汽运的运量更小且运力紧张,国内港口需适当上调铁矿石港口堆存费。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目前较高的铁矿石港口库存,从而减少铁矿石进口和海运费的攀升。

二、现状分析

1.中国铁矿石进口面临的国际压力

随着国内对铁矿石的需求日益旺盛,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占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46%以上,国际海运市场高昂的运费价格已给我国铁矿石进口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由于铁矿资源属于耗竭性资源,面临着国际市场铁矿资源的快速垄断和斗争,一些资源国为了保护本国资源安全和钢铁产业安全,放慢了开采步伐,给我国铁矿石进口带来了巨大安全威胁。

2.保障货物安全运输分析

矿石类船舶营运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危险(码头和船舶营运过程),其中有些是可以人为避免的,不可避免的部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降低这些问题和危险性

1)货物的适运性鉴定:

提供货物资料;采样程序和试验方法;货物适运证书;

2)事故预防措施:

货物分布均匀;装卸;平仓;适运水分极限;积载与隔离;

3)人员安全措施:

一般要求;对中毒、腐蚀和窒息危险;对于粉尘危害;易燃混合气、易燃粉尘危害;通风;

3.我国铁矿石进口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中国大型钢铁企业产能扩张异常迅速,钢厂自有铁矿的建设速度滞后于钢铁生产的发展速度,加上现有的一些矿区资源逐步枯竭,实际国内绝大部分钢铁企业的自给能力未来都将处于不同程度下降的局面。2007年受国际价格高位上涨影响,国内铁矿的开采规模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6.74亿吨左右,实际开采规模己经超过8亿吨。从合理利用中国铁矿资源并考虑中国工业化过程还未完成的角度出发,对国内铁矿资源应坚持合理开采、适度利用的原则,因此未来中国新增的钢铁生产能力需要进口铁矿资源来保障。

4.中国港口铁矿石运输前景分析

港口发展布局思路:

今后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考虑到铁矿石运输具有航程远、批量大的特点,其规模经济性非常明显,是适合采用20万吨级左右的大船运输、大型专业化码头高效接卸的典型货种之一,因此,国家计委和交通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大型矿石码头的建设问题。

按照钢铁工业的地区分布,全国分为华东地区、华东及长江沿线地区、南方地区三大片。由于各地区资源状况不同、运输条件不同,外贸进口铁矿石运输方式有所不同。考虑到港口发展条件、后方集疏运条件,今后港口大型矿石码头宜采取分区建设的方式,以降低远洋运输成本、减少陆路运输距离,这是港口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

三、总结

我国是一个航运大国,近十年来航运事业迅速发展,但矿石类货物运输现状却给我国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一方面,我国铁矿石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只进不出”的局面,这迫使我国矿石货物运输处于长期被动局面,另一方面,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相当之高,使得铁矿石运输进口安全程度降低,风险加大。

为缓解这一严峻问题,我认为我国可以从多方面入手,首先,中国进口矿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等国家,从而出现了铁矿石供应商的垄断现象,对此,我国可以扩大钢铁进口国数量;其次,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矿石类船舶有着大型化发展的趋势,我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型矿石类货物运输船舶,大型船舶的扩增和港口的扩建及合理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后,我国钢企业数量大,产值低,提高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提高钢产值同样也是重中之重。

第二篇:浅析我国农村教育现状及分析

浅析我国农村小学义务教育现状及分析

摘要:农村小学义务教育的提高意味着民族素质的提高,意味着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意味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进一步提升,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在建设小康社会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关系着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科教兴国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但是教育投入现状特别是农村的小学教育投入却难以满足农村教育发展需要。是因为我国各地区贫富差距较为显著,因此许多地区农村财力相对薄弱,这种矛盾更加突出,教育水平也相对落后。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在全国已普遍开展很多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农村的一些学校里,仍然存在着一些政策落实难的多重问题。

关键字:农村小学

义务教育

现状

一、义务教育的理解

义务教育是指政府规定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免费教育。

免费性和强制性是义务教育的两大特征。其中,免费性是义务教育的核心内容。严格地讲,非免费性的义务教育不是真正的义务教育,只是所谓的“义务教育”。只有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才能真正体现政府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从民族复兴大业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国家或政府有义务和责任尽最大的能力为适龄的儿童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因此,免费性是义务教育的方向和追求。义务教育实施的情况如何,关键是费用问题。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必须坚持“公平优先”的原则。

从对发展中国家对三级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分析来看,优先发展基础教育,不仅是最公平的,也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即公平与效率在义务教育阶段是高度一致的。九年义务教育给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带来的利益远远高于带给学生个人的利益。

义务教育中的“义务”至少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指家长有义务和责任保证子女接受完成政府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另一方面,国家或政府有义务和责任提供一切必要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学场地、教材、设备、师资等。通常人们对义务教育的理解总是强调家长的责任和义务,而往往忽视政府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对义务教育的片面理解,也是政府不作为的一种表现。

二、农村义务教育现状

1、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三大差”十分突出

“三大差”之一:离全面保障的目标还差得远

义务教育法规定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但现在义务教育非财政资金还有605亿元(农村还有5%,城市还有22%需自筹),补上这一块,需要财政进一步增加投入。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相对滞后,造成农民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受到损害,困难地区农民子女失学严重。城乡之间教育投入的不均衡现象极为突出,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学校像非洲,城市学校像欧洲。”,“一个年级一个班”的农村小学在很多地方已很常见。

据公开资料显示:1995年到200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投入缺口累计达3515.4亿元,即使按1995年以来农村普通中小学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30%的较低水平,2000年以前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缺口也在1000亿元以上。以前的农村“普九”工作中,大部分的投入由县乡财政解决。由于县乡财政紧张,大多通过集资和借贷的方式解决。但是农村税费改革和学校“一费制”实施后,原来县乡筹集资金的来源被切断,结果造成债务大量沉淀,成为县乡政府的沉重包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由于地方财政尤其是县级财政基础薄弱,加上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总量不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进一步扩大。

“三大差”之二:义务教育的城乡差、地区差还非常大

2006年,生均义务教育总经费前四位的是北京(13596元)、上海(12997元)、天津(5479)元、浙江(5061元),后四位是贵州(1312元)、河南(1353元)、江西(1644元)、广西(1653元),差距之大,一目了然。

2007年,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低于300元的有3省:贵州194元,江西281元,安徽285元;农村初中低于500元的有9省:贵州309元,江西368元,安徽382元,甘肃424元,云南427元,广西455元,湖北459元,青海478元,海南490元;而全国最高的小学达到3000多元,初中达到6000多元,差异之大,也十分悬殊。“三大差”之三: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低

教师平均工资与公务员比还差不少。甚至与其他行业的从业者相比,教师的工资水平也不高。无论是城市、农村,无论是保障水平较高还是较低的地方,这一问题均普遍存在。

全国农村每年大约有110万名儿童不能入学;有的农村中小学失学率达30%。农村义务教育按时完成率仅76%,全国7个省区甚至在60%以下;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7.6年,实现程度为10%,提升最慢;农村9%的成人是文盲。地方各级政府义务教育发展普遍负债,经济落后地区尤为严重。

2、在校学生逐年减少,生源大量流失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资源的重组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村小学生源骤减问题日益凸现,以我校为例:2013年全校学生有264人,2014年251人,2015年为235人,2016年为215人。这种现状在我县农村小学普遍存在,因而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种:首先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农村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使生源大量减少。其次,城乡二元结构差别造就的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加上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都希望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想方设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子女转学到县城小学,使农村小学生源日益减少。再次,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现在不少农民外出务工,将孩子带在身边,送进城市学校就读,客观上造就了农村小学生源的减少。

3、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在我县农村小学整体上出现了教师队伍“老龄化”的现象。这种趋势令人担忧。因为这些年纪大的教师,只有少数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是民师转正过来的。他们仅凭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改革后的义务教育课程,往往觉得力不从心,无所适从。农村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是农村中小学十分突出的问题。教师专业素质直接关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教师专业能力更新速度,系统性都是一位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

农村教师总体素质不高,他们的师德必然引起社会担忧,比如08年出现的教师师德问题范跑跑”事件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权问题之间的关系成为论述焦点,道德的底线在哪里?如何提倡教师师德的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关注。

4、教学科研流于形式,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义务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教师的教学工作就成了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导致教师从事教学研究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学校只能依靠制度强制推进,大多数教师认为从事教学研究是年轻教师的事,甚至是教育专家的事。即使开展教研活动,也是为了应付检查,并没有把教学研究看作是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的途径,评课也多为应付性地简单说两句,主题不明确,发言人不能完全投入,不是跑题,就是不了了之,缺乏应有的争论,体现不出教研的气氛。这种形式化的教研活动效益低下,不能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而影响学校课程改革的推进工作。

三、近年来国家扶持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措施

2003年:召开了建国后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2004年:启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央财政投入100亿元)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央和地方财政各投入50亿元)。2005年:“两免一补”政策,当年中央财政安排“两免一补”资金27.8亿元,受益学生1633万。

2006年:在西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06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投入361亿元。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岗教师计划”,中央财政投入资金4.2亿元。试点实施“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中央财政投入资金2亿元。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2007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投入732亿元。推动化解“普九”债务,中央财政2007年落实化债资金60亿元。启动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央共将投入100亿元。在6所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

四、改变教育问题的策略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立国之本。农村小学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对农村小学现状的分析不是目的,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是目的的所在。所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农村教育状况的改善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为此,我就改善农村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1)坚持义务教育公平优先原则,全面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义务教育 目前,在享有九年义务教育这一权利方面,农村孩子的“待遇”远远低于城市的孩子。义务教育是一个公共品,并不是说家庭可以掏钱就不搞。比如在美国,美国一个初中生、高中生,一年的学费和其他的费用加起来不到一百美金,美国这么富有为什么搞义务教育呢?所有的家庭都可以掏得起,义务教育是最基本的公共品,不但个人可以收益、家庭可以收益,而且整个国家、民族可以收益,所以我组认为中国在今后五年之内应该完全有可能实行九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方面,国家政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像前面提到的,国家在加大对西部地区“支边”、“支教”力度和规模的同时,也应该扩大对愿意长期留在农村任教的教师的优惠政策和保障项目。而且,这种政策和保障应该是持续的、灵活的,以确保对全国各个地区的农村教育都有普遍适应性。

许多农村教师工资水平较低,一些津补贴至今未得到解决,城乡教师实际收入差距大。为此,各级政府应切实解决农村教师待遇问题,并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和管理。

(3)加大农村小学教育投入,均衡教育资源

村级小学办学条件所存在的严重问题,使改善村级小学的办学条件已成为当务之急,基础教育是一项关于国计民生的大事,小学教育更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实施科学兴国战略的重要方面,我们应重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均衡教育,一方面教育当局应加大教育政策的倾斜力度,继续支持农村小学教育。另一方面应调动社会力量,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教育,关注农村小学教育,使村级小学办学条件有明显提高。

(4)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

为了进一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快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县应不断加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力度。针对农村学校布点多,规模小,教育资源闲置的问题,打破乡镇、村组界线,采取分散合并、直接撤并,建中心学校,完全小学、教学点等方式,对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农村小学进行调整撤并,以布局调整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推进危房改造。对学校布局进行调整,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校舍条件得到改善,办学质量得到提高,才能有效防止生源大量流失。

参考文献:

[1]何平《对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思考》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2009年第12期 [2]文红星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3] 郭丰文;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N];人民政协报;2004年

[4] 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韩健

宋令维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7年01期

[5]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现状、原因与对策的认识——戴礼泽 《科技信息》

32期

[6]杜琳娜 《关于我国农村教育存在问题的思考》 [7]杜育红 《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

[8]刘鸿宇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困境及对策探讨 [9]吴长法 《公平视阈下的城乡教育差异问题探析》 [10]苏明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

2008年 第

第三篇: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现状分析

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现状分析:

1、铁路货运市场的变化和传统格局的矛盾

经过20多年的体制改革,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变革过程中,运输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宗货物不断减少、高附加值、小批量运输不断增加,对货物运输在快捷性、机动性、准确性、安全性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而目前的铁路运输还难以满足这些新的货物运输要求。同时,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特别是经济发达、公路密度大的地区,公路以其速度、灵活的优势,分流了铁路相当多的短途运量和部分长途运量,铁路货源不断流失,货运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铁路所占的市场份额还不足15%,从货物周转量来看,铁路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呈下降趋势。铁路货物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受到冲击。

铁路在货运市场中份额大幅下降不仅有来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变化和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与铁路运输自身发展的经济特征和服务水平也有密切关系。铁路货运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市场竞争能力,长期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缺乏深入改革的内在动力。铁路所运送多是低附加值、批量大的货物,很难提升在货运市场的地位,而且铁路的送达速度慢、便利程度低、货损货差严重、灵活性差、无法满足货主的要求,导致部分货源流向其他可选择的运输方式。

2、运输对象的变化

目前,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兴建,以加工组装工业、电子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工业的运输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轻、薄、短、小”的特点,消费市场顾客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使运输从“少批次、大批量、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及时性”。在物流领域出现了为顾客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等服务在物流渠道的重组中逐步为继承化、系列化、增值化的现代物流、配送服务所取代,新兴的非国有(包括外资)物流企业逐渐出现并正在逐步占领物流市场。如在珠江三角洲,铁路货运服务的对象90%以上为代理商。为此铁路运输业有必要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3、入世对铁路货运的冲击

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铁路运输服务的开放包括铁路货运以及作为运输辅助的仓储和货物运输代理服务。中国入世使得国外企业有了进驻中国运输市场的政策环境,外国投资者可以直接在我国建立分支机构来参与我国运输市场的竞争,或者是通过提供技术设备投资于我国运输企业。在入世过渡期,外资企业直接进入铁路集装箱、冷藏、快运和多式联运等盈利高、市场潜力大的专业性货运市场,会给我国发展不成熟的铁路专业性运输带来较大冲击。

第四篇: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及对策分析

09学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论文

我国

信息技术系 05级4班 沈珊珊(2047)

[论文关键词]贫富差距 现象 影响 原因 对策

[论文摘要]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并日趋严重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我们应该针对贫富差距的现状提出相关对策来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界定

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1]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二、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 年来, 我国居民生活的总体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但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相关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所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人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我国已经是世界上40个收入分配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今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贫富差距在我国的表现如下: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

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2]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最近,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出的一

份评估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行业,将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报告举例说,证券业、航空运输业、银行业等行业的职工年薪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却低于2万元。[3]

(三)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302元; 到2005 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为8970元。6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 元扩大到13230 元,增加了1倍多。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 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三、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

1.分配制度的改革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扩大。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克服了以往平均主义的弊端,能够从物质利益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有利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充分配置有限的资源,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各类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按贡献进行分配,而其中资本这项要素总是得大头。这样,在劳动收入大体均等的情况下,收入差距主要因资本要素占有者财产性收入高低而拉大。

2.垄断致富。垄断行业中的企业凭借对关键资源的独自拥有或政府赋予的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在产品市场或者要素市场上具有独自决定价格的能力,它们可以不用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借助自身的垄断优势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这些垄断利润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会转化成为该行业在岗职工工资,从而导致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高于其他行业。

3.非法暴富。我国已有富豪阶层出现,他们的人数不多,集中的财富占了全国居民的一半甚至一半以上。这些富人中相当部分是靠勤劳致富的,然而不少人主要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他们走私贩私、制假贩假、集资诈骗、偷税漏税,更有甚者,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以权谋私、做权钱交易,搞“腐败经济”,看看当前的腐败问题,很多都与经济金钱有关。而这些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必然加剧贫富差距。

4.税收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个人所得税在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还不够完善,个人所得税所需要的征管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另外,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覆盖范围比较窄、保障程度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在城乡二元化隔离的基础之上,造成了城乡社会保障的巨大差别。这种缺乏覆盖城乡全体人民的公正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实际上加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四、解决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思考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一)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4]为此,应大力实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通

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分工。同时,要优先发展金融业、电信业、保险业等与农村工业发展有较大关联的第三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服务。

(二)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非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消除或减轻行业之间的不公平交易,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通过立法来限制、减少市场垄断,坚决反对垄断价格行为,打击不正当竞争。另外,考虑对某些个人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垄断性行业应征收垄断税。在税收上要做到扶持低收入行业、困难行业的发展,保障其职工的基本收入和生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控制收入差距于适当的范围之内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报告中承诺缩小中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他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他还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外,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要制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累进税率,还应征收遗产税、高消费税等。还要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农村的发展。

(四)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5]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和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市场机制追求效率,社会保障则应更加注重公平。通过社会保障有效地实施再分配,使人民群众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才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五)鼓励发展慈善事业,形成三次分配格局。有学者把“慈善事业机制”称为“三次分配”机制。要缩小财富差距,就应当有三次分配:初次分配一定要讲效率,就是要让那些有知识、善于创新并努力工作的人得到更多的劳务报酬,首先富裕起来;二次分配要讲公平,政府应当利用税收等手段来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全面、系统、适度、公平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次分配要讲社会责任,富人们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另外,对于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企业,政府应该在税收和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从而鼓励更多的企业家参与慈善事业,回报社会。

五、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对策

1.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注重初次分配的公平。初次分配是在全社会各种微观单位内部分散进行的分配。在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中,初次分配的数额要比二次分配大得多,初次分配的大格局一旦确定下来,二次分配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只能通过财政收支和转移支付手段在局部或一定环节上作出调整和修正。因此,初次分配就要注重公平。要逐渐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劳动要素报酬水平,提高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工资在成本中的比重。

2.改革税收制度,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一是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及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税收负担,相对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对高收入者实行累进税率,并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向贫困地区、弱势群体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援助。二是改革完善财产税。应尽早开征遗

产税、赠与税、物业税。对于一些高收入群体的奢侈消费项目,如高尔夫球、桑拿、健身等,可以考虑开征特别消费税。

3.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当前的重点是尽快建立对困难群体的利益保障机制,尽快制定和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和《失业保险条例》,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困难企业解决社会保险金和医疗费等的拖欠问题。加紧研究《企业工资条例》,对工资的确定原则、依据、拖欠工资等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等作出明确规定,保证低收入者的收入受法律保护。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和慈善基金会、红十字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形成多层次的社会救助机制。

4.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力度。垄断企业凭借对资源和市场的控制,通过垄断价格形成高额垄断利润,从而维持了本行业的高收入水平,这种现象很不公平。我们要加强对某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引进竞争机制和竞争主体,打破行业垄断。通过《反垄断法》来有效地约束垄断经营行为,对垄断企业的定价权实行严格监督,对某些自然垄断行业实行高于一般行业的税率,使其获得的超额利润收归国有。

5.坚决取缔各类非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打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特别要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强化对掌握权力和掌握公共资源的公务人员和机构的监督和约束,铲除腐败,缓解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依法严惩侵吞国家财产及以偷税漏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谋取私利的一切腐败行为。

6.创造平等的教育和竞争机会。治贫的主要手段是教育,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给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同时,打破生产要素流动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市场竞争,给予他们平等待遇,让其分享到更多经济增长的成果,这才真正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7.加快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步伐,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外地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通过各种形式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以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居民收入的增长,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

参考文献

[1]高佳,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探析[D],江苏,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6

[2]刘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扩大 17年间增加12倍[N],北京商报,2008-10-16

[3]郭爱娣,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比3.33∶1[N],京华时报,2008-08-29

[4]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02

[5]李中华,透视现阶段贫富差距的拉大[J],求索,2005(3): 25-27

[6]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年10月

[7]林毅夫:以初次分配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J].党政干部文摘,2007(6)

[8]林彬:由基尼系数引发对中国现今贫富差距问题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7(17)

[9]于猛:缩小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的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07(11)

第五篇: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按融资方式和特点的不同, 资本市场可分为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轨迹看,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85 年“拨改贷”以前, 资本市场并不具有真实意义, 因为它是以财政拨付为主的;1985 年“拨改贷”以后, 银行信贷开始替代财政拨款,并正式涉足固定资产投资领域, 中长期信贷由此构成我国资本市场上最主要的融资方式;1990 年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为标志, 股票和企业债券市场开始萌动并在短期内获得飞速发展。目前, 以沪深两个交易所为核心, 二级市场发展迅猛。交易品种从单一的股票逐渐发展为以股票交易为主, 包括债券、投资基金、可转换债券以及股权证等多种金融工具。

第一, 资本市场的地位得到了官方的正式确认。1996 年初, 全国人大通过的我国新世纪宏伟蓝图《纲要》, 提出要“适当扩大直接融资”、“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融资”以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证券市场”。这些原则性的政策主张无疑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第二, 市场规模发展迅速, 市场工具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从1981 年至1996 年10 月,中国累计发行各种证券10932 亿元, 其中国债6900 亿元, 金融债券近1400 亿元, 企业债券1940 亿元, 企业股票2042 亿元, 其它债券314 亿元。全国拥有180 多家产权交易中心, 上千种产权可以进行挂牌交易。第三, 资本市场的管理逐步规范化。随着我国《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的出台, 证券市场的管理将进一步趋于法制化。第四, 资本市场的运行尤其是证券交易在技术操作方面逐步实现现代化。目前, 我国是世界上实现电脑自动对盘的8 家证券交易所之一;是全世界实现股票无纸化的3 家之一。

但从总体讲, 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仍相对落后,与发达的资本市场相比差距还很大, 特别是企业通过股市所筹措到的资金比例还较低, 与庞大的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相比尚微不足道。因此, 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 其功能发挥的还很不够,需要进一步发展。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 积极而稳妥地发展中国资本市场, 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 澄清意识形态领域的迷雾, 积极推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经济的发展。目前的关键问题是积极而稳妥地推进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经济的发展, 并借此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增加市场供给,平抑股票供给与需求的失衡格局, 弱化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同时应当注意的是, 股份制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不能一哄而上, 任意改造, 也不能期望“一股就灵”,必须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政策和区域政策, 有重点稳妥地进行, 充分体现和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应该以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前提, 在股份资产构成上, 国家股、法人股比例的确认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二, 加强改革的配套工作, 营造和完善资本市场的社会经济环境。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建立的步伐, 缔造真正的市场主体。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和股份制的基本原理,加快产权制度的改革, 建立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要切实转变经营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从而使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自担风险, 自我发展”的独立利益主体。然后要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尽快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对经济金融领域的干预应建立在依法管理的基础之上。还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实现金融调控由直接方式向间接方式转变, 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并在可能的条件下, 放松银行证券投资的管理制。

第三, 转变资本市场的调控方式, 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应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政府不能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在今后发展中, 首先应逐渐放开债券发行与上市的限制, 变“规模管理”为“质量管理”,注重企业实绩。其次要改变调控主体多头格局, 确立资本市场监管机构权威性,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通过严格执法和超然领导确立其权威性。最后要走出重规范轻发展的误区, 确立辩证的发展与规范观。

第四, 培育机构投资者, 促进投资主体机构化规模化。机构投资者是指具有法人资格并以其所能利用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证券投资的机构。机构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 一是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实力雄厚, 为资本市场扩容提供充足资金;二是机构投资者是由经验丰富、知识广博的专家进行管理, 特别是机构投资者以长期投资为目的, 不以谋取短期投机利润为目的, 这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缓冲机制。

第五, 建立和完善市场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 增进市场效率。依靠强制性信息披露,以完善市场本身机制的运转, 增强市场投资者、中介机构和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市场的理解和信心, 这既是世界各国日益广泛的作法,也是提高市场效率的关键所在。

下载我国矿石类(铁矿石)货物运输现状及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矿石类(铁矿石)货物运输现状及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社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范文大全]

    我国社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摘要“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社区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社区发展指社区居民......

    我国保健食品现状及监管分析

    我国保健食品现状及监管分析王涛,茅根年(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 710021)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成为居民生活的热点,保健食品作为我国传统的食疗文化继承的食......

    我国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分析(2006-12-14 21:27:22)经过充分准备,我组就“我国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分析”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具体分析了中国人才流失的现象、原因、影响以......

    我国服装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服装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阿里巴巴钢材2012-11-27专题:钢材打印27日,杉杉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对国内服装行业进行了分析。(1)服装行业现状服装行业......

    我国ERP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浙江万里学院现代物流学院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企业资源规划ERP》 第一次课程作业 姓 名: 班 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11班 日 期:2014/3/10 我国ERP应用现状及发展趋......

    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009-8-19 摘要:消费信贷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我国消费信贷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美国的消费信贷比......

    我国社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精选5篇)

    我国社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社区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Tonnies提出,其含义是共同体和亲密的伙伴关系。20世纪30年代初,以费孝通为首的燕京大学社会系的学生根据滕......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2011-07-06 180055)——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茶叶出口量、额屡创历史新高,骄人成绩难掩背后隐忧,行业发展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