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如何看待重庆的城市化进程
大学生如何看待重庆的城市化进程
既然是要如何看待重庆的城市化,我认为,首先就得搞清楚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就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地域的扩展方式。具体一点,就是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重庆的城市化进程首当其冲的就是户籍制度的改革。重庆市政府28日宣布全面启动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改革方案涵盖了土地、社保、教育、医疗等多方配套政策,使户籍转换过程中,农民的农村权益和城市保障顺利对接。据报道,重庆此次户籍改革将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突破口,两年内解决338万人的城市户籍问题,未来10年有望推动1000万农民变市民。重庆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按中央提出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先行先试的相关要求,重庆今年相继启动了住房、社会保障、农民增收致富等领域的改革,此次全面启动户籍制度改革,使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在具体的改革方案中。在重庆籍农民凡在重庆主城务工经商5年以上,在远郊区县城务工经商3年以上,均可申请转为当地城镇户口。此外,还可以通过购买商品住房、投资兴办实业等方式,获得城镇户口。为保证转户居民的农村权益和城市保障顺利对接,重庆户籍改革方案明确规定,农村居民转户后,可最长3年内继续保留宅基地和承包地的使用权、收益权,期间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农房及承包地的,可按相关标准获得补偿和补贴。转户后,还可以继续保留农村林地使用权,享受计划生育扶助政策。在退出承包地经营权前,可继续享受与土地结合的各项惠农政策。农民转户进城后,可依托所工作的单位,分类参加重庆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申请公共租赁房、廉租住房等,并被全面纳入城镇教育、就业、医疗等保障体系。
我在这里谈的也是重庆的户籍改革制度的问题。重庆市此次户籍改革还进一步放宽了对户口迁移的限制。全市实施大中专学生入学户口自由迁移的政策,即大中专学生入学根据自愿原则,可迁也可不迁户口,原属农业户口的可就业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同时,大中专毕业生到西部其他地区和重庆市边远地区工作,可保留主城区城市户口。
如今在我国许多地方展开的新一轮户籍改革,都与重庆有一个共同点,便是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通过全面推进改革,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
重庆此次启动的户籍制度改革,大幕已拉开,突破口也找到了,政府意愿和农民工的意愿高度契合,重庆当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牵引,实现城乡均衡化发展。
在户改问题上,重庆在为全国探路。
第二篇:浅谈城市化进程
【摘要】城市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个必然的过程,所谓城市化便是伴随着经济增长、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经济集中发展的过程。然而城市化进程也并不一定是一直向前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就城市化进程这一话题,做浅显的讨论。
【关键字】含义、衡量指标、过度城市化、快速城市化
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集聚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城市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变化过程。
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和内容是多元化的。而城乡关系的转型,则表明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一、城市化进程的动力机制和相关因素
城市化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三大力量的推动和吸引: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崛起。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1.为城市人口提供商品粮2.为城市工业提供原始积累资金3.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原料4.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5.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发展的后续动力
一、城市化指标
a)人口指标
人口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变化,这
些变化又是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诱因。因为城市生活水平高于农村,于是吸引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将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排挤出了农业生产领域,于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不得不去非农业领域特别是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b)城市化的量
i.城市化的“量”,是城市化发展的数量方面,如城镇的数量、城
镇的规模、人口和产业集聚的程度、人均GDP,可以用多种指标
来衡量,区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一个最常用的指标。
c)城市化的“质”
i.从区域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是否与区域经济发
展的速度同步。从内部来看主要表现为城市居民素质的高低、城
市景观是否丰富而协调、城市文化是否多样、城市环境是否优美、社会治安如何、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景观和地段是否得到有效
保护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等方面。
二、过度城市化
(一)人口快速增长、无序流动并缺乏管理
国际上通常以居住在城镇内的人口总数占该国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水平,这在操作上比较简便,也利于横向比较,但这种城市化的内涵缺乏全面性,容易产生重城市化数量,轻城市化质量。城市化过程最重要的应通过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吸收他们进城市定居,改变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实质是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不是单纯的人口城市化。
而大量的农民进城打工,不能在城镇定居,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解决,还可能出现新的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这正是城市化质量不高的表现。也表现了管理的欠缺。
(二)城市化不等于城市建设、城市无限扩张。
现在有一股风,一说加速城市化,就是加快城镇建设与扩张。城市无限扩大,小城市要迅速变成中等城市;中等城市要加速变成大城市,大城市要尽快成为特大城市,甚至国际城市。
城市化必然会促进城镇发展和规模扩大,但是,城市化不是简单地等于城市建设数量增加,而忽视产业结构的优化,自然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城乡协调发展。在不降低城市生产力的前提下,降低城乡二元结构系数,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公平。
(三)城市化不是越快越好。
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自然历史过程和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城市化不能不顾条件,一味追求速度。要知道城市化速度越快,出现的问题会越多。而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是一种“双向互促共进关系”,即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步伐,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过分强调城市化率会使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甚至破坏这种双向互促共进关系,给城市化发展带来巨大风险。如城市贫困化,失业率提高,环境污染,社会治安问题以及人们的精神压力问题。
三、我国城市化的新变化
a)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非公经济快速崛起,经济成分趋向于多元化。目前
我国城市化动力结构为:公有经济为主导,民营经济为主体,外资经济为辅助,三者大体上成鼎立之势。这样的动力结构,就为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条件。
b)城市化模式演变成计划、市场和外向三种模式并存的格局。、c)城市化质量显著改进。各地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了科技创新,信息
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竞争力增强,城市化质量有了大的飞跃。
城市化是一个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同时城市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人口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面特征,经济结构转换,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更才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和实质内涵。城市化是伴随着经济增长、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和社会变迁的一个发展过程,是经济生活空间的转移、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民意识和生活模式的重大转变的文明过程。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既要考虑其发展速度,也要注意在加速过程中保证其他各个方面能跟上城市化进程。避免导致因为只考虑发展速度,而使质量上发生根本性问题。
第三篇:城市化进程分析
城市化进程分析
王建康201***1工商4班
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大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初见规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总结并重新审视城市化的理论,回顾、梳理并进一步分析城市化的实践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对城市化的概念以及中国城市化的状况等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对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研究了中国城市化的历程及现状,中国城市化的模式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优化和创新。提出推进城市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城市化城乡差距动力机制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化简述
1、城市和城市化简述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的产物。在地理经济学中,城市被定义为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有足够多的非农人口,并具有生活必须的住宅、公共设施伴随着生产、交易、消费等活动的综合聚合体。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城市化,也有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某种程度上,城市化既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只有经历了城市化才能真正的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城市化的过程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开始的。城市化三大标志:
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演进过程:一般分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动力机制: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其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又促进了城市化。
2、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与现状
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开了对原有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涌入城市,这成为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的开端。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初见规模。人口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年平均提高1%以上。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但是在“十一五”时期,根据中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依次为:12.84%,17.58%,20.43%,25.84%,35.39%,49.68%,我国的城市化遇到了“瓶颈”——城市化规模扩张的制约与品质提升的压力逐渐凸显。
在中国,城市化所承载的,不仅是发展经济,还有城乡一体化、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然而,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各地政府对中央的有关文件没有完全的理解和掌握,城市化的工作基本上单一的体现在对城市规模扩张和对GDP增长的追逐上,没有兼顾公共设施及民生的改善,使现阶段的城市化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功利性,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这与城市化的初衷正好背道而驰,所以总结城市化进程中的不足,为城市化的未来找出一条与经济发展相匹配与环境相协调城市与乡村和谐发展的新路子,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市诞生和发展所需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所构成的综合系统。作为社会现代化重要标志的城
市化的发展受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城市化的宏观动力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又会加速经济增长。
2、城市聚集经济:城市化的内生动力
市化经济是一种集聚经济,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它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企业内部规模经济;二是产业功能联系所产生的外部性而形成的地方化经济;三是由多个行业向城市地理集中所形成的城市化经济。近百年来,美国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一种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经济发展程度与城市化阶段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中国的经济与城市化同步增长就是很好的证明,城市作为聚集的中心,在劳动、资金、交通运输、通信设施、市场容量、人力资源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比周围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这就使得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
3、市场机制:城市化的主导动力机制
现代城市是市场经济的坚强堡垒。城市化过程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大发展的过程。城市的最大特点是“市”。即市场有城市就有市场,城市发展到何种程度。市场就发育到何种程度。纵观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市场经济最早就是在城市工商业中产生、发展、壮大的,然后向其他领域进军。农村和农业是市场经济最后征服和占领的阵地。可以说,城市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城市化过程的积极推进,没有城市化的强力驱动,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当然,市场经济发育和城市化过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契机和原动力。正是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调节和引导,促使社会经济资源向城市区域流动,从而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心城市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市场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功能使城市集聚性大大增强,为中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次,市场经济的主体性要求和竞争性原则使城市政府的城市意识大大增强,在城市建设中勇于开拓创新。最终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再次,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使中心城市产生强大的辐射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综合来看,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动力已呈错综复杂的局面,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已经不足以概括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必要从新的角度予以审视。在诸多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中,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转换、制度变迁与创新等是影响乃至决定城市化发展的关键。
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制度优化与创新
1、城市化进程中优化制度安排、推进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关键是理论认识存在误区,导致制度安排出现偏差,由此延缓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1980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总的来说是沿着行政区划建制的变动而进行的,仍旧属于一种表层性变动,远未跳出“城乡壁垒”的思维定式,没有确定“敞开城市大门、改变9亿农民的身份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战略性理念。我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于经济规模的扩展和产业结构的要求,根本原因是有关制度的变革没有跟上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现阶段政府可实施的政策手段有: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取消对农民进城歧视性条规等。路永忠、陈波翀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决策模型,解释了制度创新对城市化的作用模式,认为制度创新通过降低城市化的交易成本和系统风险,从而导致了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这就进一步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优化制度安排、推进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2、产业政策的完善与创新
(1)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建筑业
我国目前尚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此外,我国目前的资源禀赋特征是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相对不足而劳动力资源却绝对过剩,只有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突出我国的比较优势。建筑业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度,会产生对就业的多层次带动效应,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将起到积极作用。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将起到积极作用。
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变动关系来看,在工业化初期,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主要得力于工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轻工业的发展。当工业化进程发展到中后期以后,重化工业开始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逐渐减弱,第三产业一般会接替第二产业,成为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最终引擎。
(3)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中小企业对就业的吸纳不仅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而扩大,而且中小企业在地域空间上的集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集中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
3、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要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取消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从政策上赋予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同等的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同时,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各项权益,包括平等取得工资报酬的权利、依法获得劳动保护的权利等等。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就业格局,为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其次,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就业。一是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对转移成本、转移的收益和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减少因盲目转移而遭致的损失,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过度转移。二是要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4、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要使制度安排既具有发展性、长远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就应该采取分类分层的保障方式。即根据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发展情况和生活安置能力等各种具体条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农民自愿和政府组织引导相结合的办法,根据不同的条件,(包括是否保留原来的承包地)设置不同的保障方法,逐步建立有益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市居民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在纯粹的速度指标上是偏慢的(每年的平均速度在1%左右),但是在保障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指标上又是超前的(没有保证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在“十一五”计划和“十二五”计划交接之际,停下脚步反思城市化进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与不足是相当必要的。在成功举办世博会之际,希望我们的城市化也如世博会的口号一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发展中不断反思错误,不断进步,让城市化脚步逐步深入的进行下去,让城市化的成果能够惠及城乡居民。
参考文献:
[1]高 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J],经济学家,2004(1)。
[2]张寿正:《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失地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4(2)。
[3]李程骅:《城市化不应是“农村边缘化”》[N],人民日报2009(11)。
[4]王一鸣等.《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问题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
[5]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6] 孙宏:《中国城市化道路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第四篇:世界城市化进程范文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课本P33图2.20)
★2.逆城市化
★3.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课本P32图2.19)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本P36~37图2.25)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环境问题(课本P37图2.26)
★3.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课本P38)
⑴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污染。⑵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第五篇:毛概怎样看待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怎样看待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据阅读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结合我掌握的一些知识和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切身体会,个人觉得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较快,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在其进程中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肯定中国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第一、城市化过程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会促使城镇人口数量俱增,要求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向周边地区扩展,这样可以带动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其次,新增人口使得城市劳动力也随之更加充沛,增强了第二产业的劳动就业能力,更好地促进城市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带动城市经济更好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经济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中趋向协调发展;第二、城市化过程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镇城镇,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数量大量减少,由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第三、城市化进程是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据资料显示,经济实现了连续四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3年-2006年年均增长10.4%,不仅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长4.9%高出5.5个百分点,而且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9.7%高出0.7个百分点,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总量在世界的位次由第六位跃居第四位,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第四、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加快城乡一体化;第五、城市化进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大批村民变成居民,农民变成市民,本着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并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着力提升了市民素质,把广大农民培养成合格的现代市民,实现城市化推进与市民素质提升的良性互动,市民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得以很好的提升。
其实,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带来了其他方面的巨大进步,如增加市场的需求,带动消费,推动经济、科技的发展等等。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振臂高呼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一曲美妙的乐章,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之音。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既要看到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美好,也要正视城市化所带来的一些不幸。
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作为一个学习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个人对相关土地的问题会比较敏感,觉得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中,土地问题是比较突出的,所以接下来着重讲讲城市化进程造成的一些土地问题。
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首先是土地使用形式的改变,即由原来的农村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由此产生了土地征用和农民安置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有的征地制度与市场经济现实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
征地安置的矛盾,首先表现为土地使用形式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土地收益与征地农民利益之间的矛盾。据中国土地勘测研究院统计,仅2002年,全国由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获得的土地收入就达2419.79亿元。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面
积12.423万公顷,占总征地面积的58.52%。其中招标、拍卖、挂牌的为1.81万公顷,收入968.55亿元,其余主要是协议出让。2002年,使用权出让的收入全国平均为12.97万元/亩,使用权转让或流转的收入平均为23.47万元/亩,招标拍卖的收入平均为35.67万元/亩。与如此巨大的土地收益相比,被征用土地农民的利益又是如何呢?根据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的补偿和对农民的安置总计为该耕地征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10~16倍,最多不超过30倍。按照这 个标准,对农民的补偿虽然具有地区差异,但以现金形式补偿的通常都是每亩
1.5万~3.5万元。在人均耕地面积处于联合国建议的0.5亩的危险线以下的地区,一个被征地的农民有时每亩只能得到7000元左右的补偿,就从此割断了与土地的联系,面临新的生计、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土地管理法规的不严密和计划经济下的思维定式,从思想观念与操作行为上造成对土地补偿与土地收益分配的不公。另一个矛盾是,有的地方政府超越职权,无限使用对土地的“征用”权,乱征滥征,且多征少补,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有的则把稀缺的国土资源作为地方上“原始积累”和政府消费的财源,并因土地转让、出让过程存在的大量“暗箱操作”而容易滋生腐败。
此外,由征地安置而衍生出来的问题也不少,就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许多村的村民大部分土地被征用之后,部分村民依然住在农村,但是由于他们的农田已经基本被征用了,从而失去了工作,不能够继续务农了。年轻一点的村民就会选择进城打工,而稍微年老一些的村民则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只能无所事事,但为了消遣时间,这种情况下这部分村民很容易陷入赌博等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状况。当然,也有很多人会选择进城务工,这些人往往就会居住在城市,与务农相比,他们的收入可能相对高一些,但是他们在实际中却受到很多不合理的限制,而且他们的工资、福利、医疗等都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说到这,另外一个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难也成为了一个热点的社会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土地问题外,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在其他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困扰。城市化和大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加大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和城市热岛等负效应,而且在许多城市,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慢性病等疾病越来越多,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等等。
针对以上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应该稍微放慢点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在追求进程速度的同时,其实更重要的在于追求城市化所带来的良好的改变,追求其效益。在所产生的土地问题上,政府是否可以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需要,在正在拆迁或待迁的城乡结合部地区的不同区位划出集体土地,做好建设规划和基础建设工作后,由被拆迁或待迁的村民集资、政府统一招标建设规划有序、设施齐备、容积率很大、套内面积很小(以保证其单位租金不高而投资者仍能盈利)的流动人口出租公寓呢?让村民享有永久出租权,并根据村民家庭人口数等标准,确定每家可集资兴建流动人口出租公寓的最大面积及最多套数。相信这些做法可以或多或少地解决被拆迁的村民长期发展问题,还能减少拆迁、改造的阻力。在其它方面,政府也应该站在人民的立场,通过合理有序的城市化进程,真正让人民受益,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