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3 22:3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隧道监控量测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隧道监控量测管理办法》。

第一篇:隧道监控量测管理办法

隧道监控量测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铁路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充分发挥监控量测在隧道安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规范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工作,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 号)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参数的调整和二次衬砌施作的时机提出依据,是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可靠、指导施工过程和施工安全监控的重要手段,是铁路隧道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铁路隧道施工作业中关键的重要作业环节,监控量测须纳入工序管理。

第二章 管理机构和职责

第三条 管理机构 中铁七局兰渝铁路LYS-3标一工区成立隧道监控量测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李柏林,副组长:徐武龙,组员:各隧道洞口技术人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工程部),归口管理监控量测工作;工程部、安质部、现场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负责对重大异常情况的施工方案进行研究。领导小组在隧道施工现场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并作为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隧道监控量测实施办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条 职责

(一)本单位:

1.负责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对监控量测数据 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组织第三方开展评估工作。成立现场监 控量测工作小组,配备专业监控量测人员和设备,建立健全监控量 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2.根据设计要求,编制监控量测实施办法,经项目部总工程师 审核后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

3.按批准的实施办法组织实施,作好量测记录,及时对监测数 据进行统计分析。

4.根据揭示的地质情况,及时调整监控量测方案。

5.配合监控量测评估单位对现场监控量测的检查和复核工作。

(二)专业监控量测评估单位:

1.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复核工作小组,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对施工单位监控量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复核。

2.编制月度监控量测复核工作计划,报建设单位核备,按计划开展监控量测检查、复核工作。及时向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 位反馈监控量测复核成果。

3.负责对施工单位监控量测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对施工单位量 测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4.根据监控量测复核成果,及时向建设、施工、监理和设计单 位反馈安全评估意见。按规定向建设、监理单位提报监控量测抽检、复核报告。

第三章 监控量测管理

第五条 施工单位、监控量测评估单位在实施监控量测工作前,应提前通知监理单位现场实施监理。监控量测实施过程详细记录在施工日志和监理日志上。

第六条 量测小组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数据采集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工程安全性提出评价意见,评价应根据位移管理等级分三级进行,并按规定采取相应的工程对策,并报项目部总工程师。监控量测所有原始资料和分析判释结论须随施工日志放置在隧道口备查。当监控量测位移管理达到Ⅲ级时,由现场监控量测组长将量测原始资料和分析结果通报现场技术主管和现场监理工程师正常施 工。当监控量测位移管理达到Ⅱ级时,由现场监控量测组长将量测原始资料和分析结果通报现场技术主管和现场监理工程师,同时于2小时内上报局项目部总工程师、专业监控量测评估单位、现场指挥部。施工单位总工程师组织研究提出具体意见,指挥部 8 小时内组织参建各方对设计施工措施进行综合评价。当监控量测位移管理达到Ⅰ级管理值以及拱顶下沉、水平收敛达5mm/d 或位移累计达 100mm 时,由现场监控量测组长及时通知现场技术主管、现场监理工程师暂停施工,并将量测原始资料和分析结果于2小时内上报局项目部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现场指挥部、我分部工程部(可先传电子版,后报纸质文档)。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研究提出具体意见,指挥部指挥长、我分部工程部部长 8小时 内到施工现场盯控,并组织参建各方研究相应工程措施,必要时由我分部组织专家组研究工程措施。

第七条 本分部工程师应每天收集各隧道监控量测的成果分析资料,对分析意见进行确认,对超过 II 级管理值的由项目经理同时履行该检查确认程序,相关资料签认后建帐管理备查。

第八条 监控量测评估单位对高风险及以上段落每个量测断面抽检应不少于 2 次,其他段落每个量测断面抽检应不少于 1 次。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在 4 小时内通知现场指挥部,由指挥部主管工程 师组织分析,遇重大、紧急情况同时报我分部。每月形成检查复核 工作报告,于 25 日前报现场指挥部,同时报我分部工程部核备。

第九条 本单位建立管理台帐和周报、月报分析制度,总结监控量测数据的变化规率,对施工安全进行评价,逐级上报阶段分析 报告。周报、月报由施工单位按要求编制,并报监理单位审核后报 现场指挥部,指挥部组织进行分析,并出具审核意见后报工程部核备。周报每周一 18:00 前、月报每月 25 日 18:00前报工程部(可先传电子版,后报纸质文档)。周报、月报内容主要包括:监控量测工作开展情况,监控量测工作小结和分析,下一步工作计划。

第十条 监控量测点的布设要求如下: 预埋测点由钢筋加工而成,采用冲击电锤或风钻钻孔,埋入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 20mm 的螺纹钢,前端外露钢筋与埋入钢筋焊接,直径不小于 6mm,加工成三角形钩。测点用快凝水泥或锚固剂与围岩锚固稳定,埋入围岩深度不小于20cm,若围岩破碎松软,应适当增加测点埋入深度。围岩初期支护 Φ6mm钢筋边长为50mm的正三角 焊接钢板,贴反光膜 Φ20mm螺纹钢筋,埋入围岩深度不小于200mm

第四章 考核与处罚

第十一条 我分部将监控量测工作纳入对设计单位的施工图考核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信用评价考核。

1.对设计单位的考核按《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图考核办法》(铁建设〔2007〕119 号)有关要求进行考核扣分。

2.对施工单位的考核按《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信用评价暂行办法》(铁建设〔2009〕40 号)有关要求实施考核。

3.对各单位的考核同时按我分部有关规定进行考核。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二条 本监控量测管理办法须与《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TB10121-2007/ J721-2007)配合使用,并按其规定的相关 附录收集整理记录资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工区经理部工程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第二篇:隧道监控量测工作总结

隧道监控量测工作总结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与信息化施工管理,是新奥法的重要内容。现场监控量测是监控施工中围岩稳定性,检验设计与施工是否正确合理的重要手段,搞好监控量测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到设计施工中去,可以掌握围岩在和支护在施工过程中的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保证安全,为评价和修改初期支护参数,调整掘进进尺和施工方法及二次衬砌施作提供信息依据。

根据地质条件和围岩等级,围岩等级较高的可采用爆破的方法进行掘进,围岩等级较低的可采用挖机挖掘土方的方法进行掘进。挖出隧道内壁后迅速用工字钢支护,再向隧道内壁喷浆,以防止土方因裸露、氧化而带来的坍塌、坠落。

为能对围岩及支护结构的性态作较全面的分析,并且获得完整数据,同时又使各项数据间能相互比较、相互验证,因此,地表监测点与洞内拱顶沉降点及水平净空收敛点均布置在同一断面上。工作步骤:

(1)水平净空收敛实测步骤:根据设计要求随时掌握岩石的变化情况,测点安装应靠近开挖面又不宜被破坏的地方,并且保证在开挖后12小时(最迟不超过24小时)内埋设,且在下一次循环开挖前量测到初次读数,初期观测为每天两次,如岩石没有异常变化按照上表中量测频率进行观测。监测点的钢筋根部应深入岩石并灌入水泥砂浆使其牢固。量测方法:每个监测断面两次挂尺,第一次量测完成后,记录量测数据,然后交换尺头再次量测,两次量测结果误差在0.5mm内取平均数作为水平净空量测结果。

(2)洞内拱顶沉降监测实测步骤:首先在隧道的仰拱埋设水准点,拱顶监测点位置和埋设时间同水平收敛点相同,埋设方法同水平收敛点一样要把钢筋插入岩石内使其牢固。水准点均埋设三角钩,测量时,使用鱼竿挂尺,水准仪量测。

洞内水平净空收敛的精度分析:收敛仪钢尺受温度影响较小,隧道内温度基本稳定,初次量测温度和日常量测时温度基本一致,不必考虑温度改正。收敛仪的最小读数为0.01mm,量测结果的取值也为0.01mm,能够反映围岩的细微变化,满足精度要求。洞外监控量测的实施

(1)监测点的布置

地表上沿隧道轴线布置的监测点与洞内拱顶沉降及水平收敛点布置在同一断面内,用现浇混凝土方式埋设,沿隧道纵断面断面间距按下表执行。横断面地表监测点间距取3~5M,在同一量测断面内取7~11个监测点。

(2)监控量测的方法和实施

首先沿隧道轴线方向每隔100~150M埋设一个水准工作基点构成水准网,工作基点埋设在稳定的基岩面上并与隧道开挖线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受隧道施工影响工作基点的稳定,采用现浇混凝土方式埋设,工作基点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联测。对每个断面上的监测点也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观测,依次对每条断面上的监测点进行闭合或符合水准路线测量。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工作面前方H+h(隧道埋置深度+隧道高度)处开始,直至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时为止。

数据分析:

业主规定我们的报告包括周报和月报。周报主要是对这一个星期来某个标的监控量测工作的总结。包括各新老断面的各项数据及其变化,并做数据分析,并附上时空变化图。并根据数据来做安全评判,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紧急情况,同业主,施工单位做好沟通交流,同时要对下一个星期的工作做好安排。月报是对这一个月来的我们监控量测工作的总结报告。是向业主回报我们这一个月某个标的工作情况,数据情况等。

量测数据的整理、分析

1、现场量测数据及时整理,绘制量测数据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回归分析。

2、以位移-时间曲线为基础,根据位移值、位移速率等分析、评定围岩和支护的稳定性。判别初期支护的工作状态,支护特点并对初期支护进行安全评估。

3、当位移急剧增加,每天的相对净空变化超过1mm时或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应加强观测,通知现场施工密切注意支护结构的变化。

4、当地表沉降、水平净空收敛、拱顶下沉量达到预测最终值的80%~90%,收敛速度小于0.1~0.2mm/天,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天时,可认为围岩基本稳定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在同一断面上,当地表下沉量大而洞内拱顶和水平净空收敛值没有异常变化时,要进行现场观察和分析是否地表有局部滑坡并将数据和情况及时上报。

6、及时提交成果资料和上报监测数据,在观测期内,位移值超过设计值的20%及以上时,应及时会同建设、勘察设计等单位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位移进行修正或采取控制措施。

7、通过以上综合分析、评价及时修正设计、调整支护参数,对施工及时提供建议和措施。

拱顶下沉和水平净空收敛成果表如下图:以贺家冲隧道DK37+160断面为例

***0505-15-45-75-105-135-165-195-225-25拱顶下沉(mm)日期(m-d)5-285-31

DK37+160断面左线拱顶下沉累计时态曲线

30净空变化量(mm)25201510505-15-45-75-105-135-165-195-225-255-285-31日期(m-d)

DK37+160全断面净空变化曲线

根据一个月来实习所得的经验,我相信我们是能独立进行此项工作的。首先,工作所使用的仪器我们在大学时期就已熟练掌握运用,到了工地上基本上不需要适应学习的时间;第二,经过一个月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数据处理分析的方法。但是在一些方面我们还是很欠缺的,尤其是和施工方的协调配合方面,比如说我们布的点的保护,取得台账,拱顶钻孔时需要挖机或者台车的协助,爆破喷浆不能进行量测时能够及时的通知。以上的问题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很是头疼的问题,经常由于协调不好,使我们的工作不能进行或者增加工作量。

在工作中,量测数据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方式在Excel表中进行计算、绘图、回归,不仅 要进行繁琐的公式编辑,而且在图表绘制过程中步骤较多,自动化程度低,极易产生错误;各种变化曲线手工生成速度慢,对隧道施工中的时空效应无法快速分析,故其结果很难及时服务于实际工程进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初步设想是通过编程和绘图软件结合,只需要输入原始数据,就能将报表中的各种曲线,图形绘出。

第三篇:铁路隧道监控量测交底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交底、监控量测内容及流程

1.1 量测范围

坪子上隧道出口。1.2 量测内容

拱顶下沉量测、水平收敛量测、洞口段及浅埋地段地表沉降观测。1.3 监控量测管理信息流程

分析、研究地质勘测资料制定监控量测计划施 工监 控 量 测开挖工作面 状态评价初期支护变形量测临时加固稳 定性量测 衬 砌净空量测监控量测数据处理调整施工工序或 修改支护参数否稳定性判别是施工是否完成是结 束监控量测流程图

2、监控量测测点布设要求 2.1监测点断面布臵

1.净空变形量测、拱顶下沉量测等必测项目量测断面的间距根据围岩类别、隧道断面尺寸、埋臵深度及工程重要性按下表进行,在

地质变化处加密量测断面。

HHHA拱脚上1米位置隧道中线BA拱脚上1米位置B隧道中线C拱脚下2米位置DC拱脚下2米位置隧道中线内轨顶面DA拱脚下2米位置BE内轨顶上0.5米位置内轨顶面F内轨顶面三台阶施工上下台阶施工全断面施工

围岩级别ⅤⅣⅢ断面间距(m)51030每断面测点数量水平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3条基线1点3条基线1点1条基线1点

2.拱顶下沉、净空收敛测点及浅埋地段地表测点必须设臵在同一断面内。

3.对隧道已衬砌地段要选择性布点量测,一般地段按150m间距布点量测。

2.2 监控制量测测点要求

1、测点的构造加工、埋设要求:

根据收敛仪挂钩的要求,水平收敛和拱顶下沉量测点采用Ф8mm的光圆钢筋加工成三角形焊于不小于Φ20螺纹钢筋端头,三角形为5cm的等边三角形,Φ20钢筋长为80--100cm,由钢筋场统一加工。

φ100PVC管初喷砼15cmφ8

φ20

80cm量测测点构造示意图

注:素喷砼时PVC管长度可以根据围岩级别初喷厚度控制长度,但PVC管和点位不能露出喷砼表面。2.3 测点的标示及保护

1.初期支护测点:埋设要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用红油漆标明里程和测点的编号。采用小塑料袋进行防尘保护,量测时间进行拆除。

2.衬砌测点:采用反光板上书写里程、测点布臵时间进行标识。3.施工中注意保护,防止爆破和其他情况的破坏,量测点上不得悬挂其他任何物品(如铁丝﹑电缆线等)。

4.各班组必须到钢筋场领取监控量测埋设点。

5.对施工现场监控量测点布设不规范的施工班组将给予100元每点(监控量测点)的处罚,对于检查中发现多次问题而不及时整改的班组将加倍处罚直整改完成。

6.点位间距与围岩级别埋设要求间距一致,净空收敛两点位高度

应保持水平。

3、量测仪器及量测频率要求

3.1 监控量测仪器设备

水平收敛、拱顶下沉量测的方法、仪器和精度要求

序号123监测项目水平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围岩及支护状态测试方法和仪器收敛仪铟钢尺、精密水准仪、钢尺观察测试精度0.1mm0.1mm拱顶下沉量测必须采用铟钢尺、钢尺和精密水准仪读数,禁止采用塔尺和普通水准仪测量。

3.2 量测频率 量测频率表一

变形速度(mm/d)≥51~50.2~0.5<0.2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1B(1~2B)(2~5B)>5B量测频率2次/d1次/d3次/d1次/周注:○1量测频率采用双控制,拱顶下沉量测与净空水平收敛量测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2B—隧道开挖宽度

4、量测资料的整理与反馈

4.1 量测资料的整理

1.净空收敛、拱顶下沉量测要在初喷混凝土后或在每次开挖后12小时内取得初始读数,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

2.量测数据整理完成以后,由量测组长组织量测人员对量测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上报作业队技术主管。

3.测量组长根据每天量测数据定期绘制时态曲线,以作为分析报告的依据,对异常数据及时和量测组沟通核实,对非量测错误出现的数据异常点,应及时分析,并作情况说明并及时汇报。量测数据错误时,量测组必须重新量测并做情况说明报技术主管备案。

4.量测资料在技术主管检查无误后签字上报经理部总工程师审核,审核无误后签字,上报局指挥部。

4.2 统计分析

对第一手原始量测资料要认真整理,筛选出错误数据、分析出以下几个时段的变形规律:

1.上台阶施工时的围岩变形情况及其变形规律; 2.下台阶施工时的围岩变形情况及其变形规律; 3.仰拱施工时的围岩变形情况及其变化规律; 4.3 围岩稳定性综合评判 1.根据实测位移值判断:

实测最大位移值或回归预测最大位移值不大于规范要求的极限相对位移的2/3,可认为初期支护达到基本稳定。

2.根据位移变化速度判别:

当拱角水平相对净空变测工作化速度大于10mm/d时,表明围岩处于急剧变形状态,量应加强到每天2~3次,并向有关领导提出加强初期支护系统的建议;一般围岩地段当净空变化(收敛)速度小于

0.2mm/d时,不良地质地段当净空变化(收敛)速度小于0.5mm/d时,则认为围岩达到基本稳定。

3.根据位移时态曲线的形态来判别:

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下降时(du2/d2t<0),围岩趋于稳定状态; 当围岩位移速率保持不变时(du2/d2t=0),围岩不稳定,应加强支护;

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上升时(du2/d2t>0),围岩进入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加强支护。

5、监控量测保证措施

5.1资料复核制度

1.量测全过程都必须实行“双检制”。

2.对测量的外业记录、计算必须由两人分别计算后进行核对。对差异部分应分别重新计算或采用其他方法检核,直至符合后方可进入内业计算。

3.内业资料应由两人以上独立计算后复核,对不符数据应重新计算或采用其他方法再进行一次复核。

4.所有内业计算资料必须完整、清晰、整洁,计算、复核后签名齐备。

5.在测量之前应先做仪器的检查校正工作,确保仪器精度可承担相应的测量任务后方可投入使用。

6.量测过程中应利用相邻控制点进行复核,确保施工控制基点准确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

7.量测人员之间应加强配合,在测量过程中杜绝点位弄错、读数错误等情况的出现,水准测量时,扶尺应尽量垂直,并有人检查水准尺的垂直度。

8.所有测量内容应尽量进行闭合,利用闭合差检查杜绝粗差及提高测量精度。

9.为保证量测的精度,基准点应设于隧道内不变形或变形极小地段,定期对基准点进行复核,并应加强测量基准点的保护工作。

5.2 仪器管理制度

1.为保证量测成果的准确性,量测仪器必须设立专人管理制度,负责施工所用量测仪器的管理、保养、维护、检校工作。

2.量测仪器应存放于安全、干燥的地方,对有特殊存放要求的仪器,应设专门的存放环境。

3.每次量测完成后,对量测仪器(或工具)应做好必要的清洁工作,对受潮的仪器应进行烘干或凉干后才能装箱。

4.应定期对量测仪器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校,对误差超限的仪器应作校正,精度无法保证的仪器应不得使用。

5.定期对量测仪器进行检定,检定应送国家认证的计量检定单位进行,对精度无法保证的仪器应停用或降级使用。

6.建立量测仪器台帐,完善量测仪器管理,作好量测仪器的履历表,确保量测处于完好的使用状态。

1.3 监控量测责任人

1、量测点位埋设不及时(责任人:当班领工员、工班)

2、拱顶量测点及收敛量测点位未在同一断面;(责任人:当班领工员、工班)1-

3、相邻两断面距离未按围岩级别间距进行埋设及平行线点位高度未按要求埋设;(责任人:当班领工员、工班)1-

4、PVC管内塞填物或砼未在喷护后及时清理;(责任人:当班领工员、工班)1-

5、量测点位损坏没有及时发现;(责任人:当班领工员、量测组)1-

6、量测点位在发现损坏后未在当天及时恢复;(责任人:当班领工员、工班)1-

7、有挂异物现象;(责任人:当班领工员、工班)1-

8、量测点位埋设作假或者未按要求预埋在PVC管内;(责任人:当班领工员、工班)

第四篇:隧道监控量测工地例会汇报材料11-24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 **合同段第三方监控量测项目组

10~11月工作汇报

***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一四年十一月

各位领导:

上午好!

我代表***第三方监控量测组,对我单位10~11月开展的相关工作做简要汇报:

一、工作概况

我单位在10~11月主要开展了**进口左右线隧道监控量测工作。开展的工作中:**进口左线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ZK181+191~ ZK181+294)共19个断面,里程为103米;**进口右线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K181+158~ K181+307)共25个断面,里程为145米。

二、存在问题

1、从本月左洞监测数据来看,各断面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均正常,全部为Ⅲ级施工管理等级。最大拱顶沉降发生在ZK181+244,为25mm;最大周边收敛发生在ZK181+244,为66.69mm。本月月中ZK181+248发生溜坍,变形较大,且地下水十分发育,经施工单位注浆处置,控制住了变形。其他洞段围岩情况相对较好,且地下水一般发育,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累计值均较小,而且拱顶沉降及拱肩收敛主要发生在开挖支护后2~3天,之后便变形很小,基本稳定,趋于收敛。而拱腰收敛主要发生在开挖支护后1~2天,同时拱肩收敛也有增大现象。尤其是ZK181+248溜坍段下台阶开挖,拱架落地时拱腰收敛和拱肩收敛均显著增大。但1~2天之后变形显著降低,且基本稳定,趋于收敛。

部分洞段测点的污损情况较严重,且每周距掌子面40~50米以外的点大多污损,且未补点,基本无法识别。部分测点布置后观测一两次即被破坏,且再未补点。对后期变形数据的累积十分不利。严重影响对围岩收敛情况判断的准确性,不利于指导施作二衬的施工,同时也影响了断面安全管理等级的评定。基于目前观测数据认为,下台阶开挖时,要注意断面的及时封闭,尽早施作仰拱,防止围岩产生过大变形。

2、从本月右洞监测数据来看,本月围岩情况较好,且地下水一般发育,各断面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均正常,全部为Ⅲ级施工管理等级。最大拱顶沉降发生在K181+252,为30mm;最大周边收敛发生在K181+273和K181+278,为28mm。拱顶沉降及拱肩收敛主要发生在开挖支护后2~3天,之后便变形很小,且基本

稳定,趋于收敛。二拱腰收敛主要发生在开挖支护后1~2天,之后也变形较小,且基本稳定,趋于收敛。月中到月末部分洞段拱顶沉降及拱肩收敛均相对较大,请施工单位注意开挖进尺和工序衔接的问题。

部分洞段地下水较发育,测点的污损情况较严重,且每周距掌子面较远的点大多污损,且未补点,基本无法识别。部分测点布置后观测一两次即被破坏,且再未补点,此种情况较左洞为多。对后期变形数据的累积十分不利。严重影响对围岩收敛情况判断的准确性,不利于指导施作二衬的施工,同时也影响了断面安全管理等级的评定。基于目前观测数据认为,下台阶开挖时,要注意断面的及时封闭,尽早施作仰拱,防止围岩产生过大变形。

3、本月隧道掘进速度较快,检测点较多,工作量也较大,而同时施工单位量测组人手较少且时有更迭。由于现在围岩变形主要集中在刚开挖支护阶段,而中后期变形较小,这就要求布点一定要尽早,且注意保护。部分洞段初期支护滴水较严重,造成监测点反射片污损严重,部分洞段隧道地下水较发育,初期支护滴水严重,造成监测点反射片污损较严重,对数据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及时擦点,也会导致数据不连续,无法了解到围岩每天的变化情况,特别是掌子面附近的测点比较重要但又容易破坏或者污损。另外施工单位量测组用射钉枪将监测点反光片钉在初支上,而水泥干燥收缩后,钉子就会松动,反光片也就发生了旋转。

三、施工建议

(1)目前隧道开挖快,监测点较多、较密,工作量也较大,施工单位量测人员更换请注意工作交底。

(2)为避免观测点被污损、遮挡、破坏,请注意观测点埋设位置的合理选择,埋设监测点时尽量避开地下水渗流部位,并拱肩测点应高于风筒布可能布设位置,而拱腰测点应低于风筒布无风下垂时位置。另外,测点间距不应大于10m。

(3)部分测点使用了不合乎规格的反光片,无法识别十字丝,影响测点数据的准确性。由于地下水和喷浆对测点的破坏,建议施工方及时擦点,补点加强。例如掌子面附近观测点在喷浆时可用塑料袋遮盖并与施工人员加强沟通避免破坏测点。如反射片被污损或被破坏,应及时擦点或在原地补点。

(4)为防止反光片发生旋转,可以在其侧面再钉一颗钉子,阻止其发生旋转,或用其他方法将其固定。

(5)建议施工单位注意开挖进尺和工序衔接,避免拱架悬空。对开挖段及早施作仰拱,早封闭。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监控量测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更好的为施工服务。

2、加强与施工单位量测组沟通交流,更好的完成监控量测工作。

第五篇:隧道公路工程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隧 道 公 路 工 程 监 控 量 测实 施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国道 318 线康定折多山隧道公路工程 TJ1 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 0 一八年七月十五日

目录1、编制依据................................................................................................................................................................1 2 2、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1 2.1、工程概况........................................................................................................................................................1 2.2、地质水文概况................................................................................................................................................3 3 3、监控量测的目的....................................................................................................................................................6 3.1、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6 4 4、监控量测的意义....................................................................................................................................................7 5 5、监控量测管理机构、人员及设备要求.................................................................................................................8 5.1、管理机构、人员配置.....................................................................................................................................8 5.2、职

责.............................................................................................................................................................8 5.3、监控量测设备管理.........................................................................................................................................9 6 6、监控量测项目和频率...........................................................................................................................................10 6.1、监测项目.....................................................................................................................................................10 6.2、量测频率......................................................................................................................................................10 7 7、监控量测方案......................................................................................................................................................11 7.1、监控量测的基本要求...................................................................................................................................11 7.2、监控量测的主要内容...................................................................................................................................12 7.3、洞口段地表沉降监测...................................................................................................................................13 7.4、隧道净空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14 7.5、隧道排水及受纳水体流量及水位观测.......................................................................................................18 7.6、洞内、外观察..............................................................................................................................................19 7.7、必测项目的测点布置...................................................................................................................................20 7.8、必测项目的量测频率及数据分析...............................................................................................................25 7.9、部分选测项目的监控量测...........................................................................................................................27 8 8、监控量测实施及要求...........................................................................................................................................30 8.1、净空变化量测..............................................................................................................................................30 8.2、拱顶下沉量测..............................................................................................................................................34 8.3、地表下沉量测.............................................................................................................................................34 9 9、监控量测控制和结束基准...................................................................................................................................36

9.1、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36 9.2、位移控制基准..............................................................................................................................................38 9.3、量测结束标准..............................................................................................................................................39 10、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与信息反馈.................................................................................................................39 10.1、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39 10.2、监控量测资料的整理分析.........................................................................................................................40 10.3、监控量测信息反馈.....................................................................................................................................43 11、提交的监测成果资料.........................................................................................................................................47 11.1、日报............................................................................................................................................................47 11.2、月(周)报....................................................................................................................................................47 11.3、专题报告....................................................................................................................................................48 11.4、监测总报告................................................................................................................................................48 12、工程安全性管 理及应对措施.............................................................................................................................49 12.1、工程安全性管理内容.................................................................................................................................49 12.2、监测管理质量保证措施.............................................................................................................................50 13、监控量测质量保证措施.....................................................................................................................................52 13.1、监控量测质量保证措施.............................................................................................................................52 13.2、监测点保护措施.........................................................................................................................................53 13.3、安全文明作业............................................................................................................................................53 附表............................................................................................................................................................................53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折多山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1、编制依据 为了 及时了 解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的稳定状态和支护、衬砌的可靠程度,确保施工安全及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及时为隧道围岩级别变更、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为施工决策管理服务,实现信息化施工管理.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2、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3/T 2177-2015);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6、《公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DB51/TB2243-2016)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9、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3-85)

10、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等有关资料.2、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2.1、工程概况 国道 318 线康定折多山隧道公路工程施工,TJ1 标段起止桩号:K0+000~K5+500,路线全长5500米,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隧道主洞4875米,平导1300米,路基及涵洞工程.路基工程:路基总长 0.625 公里,标准路基宽 10 米.涵洞工程:钢筋砼箱涵 13.2 米/1 道,管段内主要结构物见下表(表 1-1):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表 1-1

涵洞工程一览表 序号

中心桩号

孔数孔径(孔米)

长(米)

盖板涵 K9+256.7

2-4 米

13.2

表 1-2

设计线路平曲线表 主线 JD

JD 里程

JDX(米)

JDY(米)

转角值 α

半径 R 1 /R 2 /R 3(米)

缓和曲线长 L 0 /L 1(米)

BP K0+000

3326290.523

503950.287

JD1

K0+157.602

3326366.716

503812.327

13°24′49″(Z)

0/517.155/0

176.151/176.151

JD2

K0+325

3326411.61

503650.421

9°27′55.8″(Y)

0/630/0

177.482/177.482

JD3

K0+707.409

3326573.111

503303.499

26°57′43.2″(Z)

0/1150/0

239.792/536.190

JD4

K2+660.966

3326504.598

501340.41

41°20′08.2″(Y)

0/3500/0

JD5

K5+574.676

3328424.77

498997.49

30°03′06.6″(Z)

0/4500/0

表 1-3

设计线路平曲线平导 JD

JD 里程

JDX(米)

JDY(米)

转角值 α

半径 R 1 /R 2 /R 3(米)

缓和曲线长 L 0 /L 1(米)

BP PK0+401.908 3326444.178 503580.459

JD1 PK0+431.830 3326456.806 503553.332 19°08′45.1″(Z)0/118/0

20/20

JD2 PK0+491.088 3326462.855 503493.968 12°50′05.4″(Y)0/175/0

20/21.272

JD3 PK0+737.114 3326541.598 503260.689 20°39′03.5″(Z)0/1150/0

0/250

JD4 PK2+663.922 3326474.222 501330.146 41°20′08.2″(Y)0/3500/0

JD5 PK5+580.896 3328396.463 498984.702 30°03′06.6″(Z)0/4500/0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表 1-4

设计线路竖曲线主线(单位:米)序号

曲线要素

变坡 桩号

变坡高程(米)

变坡点 间距(米)

纵坡(%)

半径 R(米)

切线 T(米)

外矢距 E(米)

0

K0+000

3740.072

170

5.700

K0+170

3749.762

4500

61.875

0.425

400

2.950

K0+570

3761.562

55000.000

151.250

0.208

5640

2.400

K6+210

3896.992

25000.000

362.500

2.628

2130

-0.5

表 1-5

设计线路竖曲线平导(单位:米)序号

曲线要素

变坡 桩号

变坡高程(米)

变坡点 间距(米)

纵坡(%)

半径 R(米)

切线 T(米)

外矢距 E(米)

0

PK0+000 3740.072

170 5.700 1

PK0+170 3749.762 4500 61.875

0.425

400 2.950 2

PK0+570 3761.562 55000.000 151.250

0.208

5640 2.400 3

PK6+210 3896.922 25000.000 362.500

2.628

2130-0.5 4

2.2、地质水文概况 2.2.1 地形地貌 折多山隧道全长 4875 米,场区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隧址区一般海拔标高 3600~4600 米,折多山顶峰海拔 4862 米,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区域地貌为中高山构造剥蚀地貌,河谷分布有长条的河流侵蚀堆积地貌,河谷一般呈“U”字形.2.2.2 气象和水文 根据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资料,折多山隧道段工程设计区域进口的年平均气温为 2.2℃.气温垂直递减率 0.6℃/100 米.4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出口的年平均气温为 2.8℃.气温垂直递减率 0.43℃/100 米.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6.0℃~6.6℃,年极端最低气温是-23.7℃.气温垂直变化与高寒气候特征明显.场区以折多山为分水岭将隧址区分为两个水文地质单位,场地地表水主要位于进口的发源于折多山的折多河及位于出口的兰泥巴河,为大渡河支流,折多河在光明以上总体流向为 SE 向,在光明汇入解放沟,总体流向转为 EW 向,至团结流向转为向北,在康定城于雅拉河汇合于瓦斯河,为隧道进口处的最大地表水体,调查时最大水深约 1 米,流量 3~4 米³/s,位于隧道出口的兰泥巴河整体向南流过场地,为出口处的最大地表水体,调查时最大水深约 1~2 米,流量 3 米³/s,河水补给来源主要来自于地表降水和折多山高山融雪水,向下游汇入大渡河.2.2.3 岩层岩性 据区域地质资料,工程区地层区划属巴颜喀拉秦岭地层区马尔康分区金川雅江小区,属扬子地层区康定地层分区,除第四系外,地层中的岩石受构造影响,遭受不同程度的变质,工作区地层主要有: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层(Q 4米 e)、崩积层(Q4c)、崩坡积层(Q4c+dl)、坡洪积层(Q 4dl+pl)、泥石流堆积层(Q4sef)和第四系更新统(Qpfgl)冰水堆积层;中生界三叠系上统如年各组(T 3r1)、中统杂谷脑组(T2z)、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γβ 5)及断层构造岩.2.3 地质构造及地震

2.3.1 地质构造 隧址区地跨松潘-甘孜造山带和扬子准地台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印至运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动奠定了 本区的基本构造局.工程区区域构造上属于鲜河 NW 向构造带,以东属于龙门山 NE 向构造带,以南为川滇 SN 向构造带,以上三大构造带共同组成了 中国西南著名的“Y”字形构造格局,又称“三岔裂谷系”.隧址区的大地构造背景正处在这三岔口交接地带.对于本工程,鲜水河断裂带主要由一系列北北西向断裂构成.鲜水河断裂带挽近期活动十分明显,地震活动比较强烈,热泉分布比较多,鲜水河断裂带上的近代地震具有强度大、频度高的特点,断裂未来强震的复发将对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3.2 隧址区主要断层及特征 据区域资料及本次调查,场区初步查明的主要断裂带有 5 条,分别为F15(金龙寺-磨子沟断裂)、F17(惠远寺-勒吉普断裂)、F17-1(惠远寺-勒吉普支断裂)、F18(二台子断裂)、F22(多尔金措-龙古断裂).2.3.3 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及四川赛思特科技有限公司2015.10提交的《G318线康定折多山隧道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估报告》,隧址区的地震基本烈度≧Ⅸ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4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0s.根据区域地震地质环境、地震活动性特点和地球物理场特征的研究,在工程场地周围大于 150 千米的区域划分出龙门山地震带、长江中游地震带、鲜水河-滇东地震带和巴颜喀拉山地震带,包括 13 个地震构造区、共计 232 个潜在震源区;根据历史地震资料,统计求出了 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建立了 适合该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进行了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结果见表2-3.表 2-3

G318 线康定折多山隧道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结果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地震动参数 工程场地 50 年超越概率 10% 5% 2% 1% 峰值加速度(厘米/sec²)折多山隧道进口 364 485 674 840 折多山隧道出口 347 464 648 799 根据场地工程地震条件和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结果,分别计算并得到了 G318 线康定折多山隧道进口、出口工程场地 50 年超越概率为 10%、5%、2%和1%的基岩场地设计地震反应谱.3、监控量测的目的 监控量测是检验设计、施工是否合理和围岩、结构是否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它始终伴随着施工的全过程,是保证施工安全、指导施工作业的重要环节之一,应作为关键工序列入现场施工组织.3.1、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 保证隧道暗挖和明挖结构的稳定和施工安全.根据量测结果,分析可能发生危险的征兆,判断工程的安全状况,采取措施,遏制危险的趋势,确保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以施工量测的结果指导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更切合实际,安全合理,有利施工.将现场量测的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相比较,修正设计参数,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通过量测结果的信息反馈,了 解施工方法和施工手段的科学性,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法,保证施工安全,提高经济效益.通过量测了 解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对其安全及稳定性进行评价.提供判断围岩和初期支护基本稳定的依据,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7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通过量测积累数据来判定其受施工影响的程度,以决定对其采取的保护措施.为以后设计、施工积累经验.4、监控量测的意义 随着我国交通的迅速发展,通过这些隧道工程实践,推动了 隧道工程技术的发展,促进了 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技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已被广泛采用,同时取得了 很好的效果.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还不够,还不能适应隧道工程发展的需要,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们的技术水平还较低.在以后的工程建设中还需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科技攻关.监控量测作为隧道施工的三大核心之一,可为评价施工方法的可行性、设计参数的合理性以及了 解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性等提供准确及时的依据,对隧道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它是保障隧道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在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工作必不可少,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地质素描、隧道周边位移收敛和拱顶下沉等必测项目以及其它一些选测项目的量测工作.通过隧道开挖目测围岩地质状况和实测的有关变位信息,为判断隧道空间的稳定性提供可靠的依据;利用量测信息的反馈,修改设计、指导施工;根据量测结果,提供围岩收敛趋势情况,判断围岩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提供施工建议,以便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根据变位速度判断隧道围岩稳定程度,并为二次衬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从而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监控量测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安全、指导施工、修正设计、积累资料,其可以及时提供拱顶下沉、周边收敛信息,判断设计参数的合理性,提出更加恰当的施工方法和合理的支护措施,实现隧道信息化动态施工控制,达到既能安全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快速施工,又能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5、监控量测管理机构、人员及设备要求 5.1、管理机构、人员配置 在臧高公司国道 318 线康定折多山隧道建设总指挥部的指挥下,监理单位的监督下,根据隧道风险等级和管理要求,项目部成立隧道监控量测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部精测队负责实施.组

长:王宝明 副组长:杨金桥、周易 组

员(监控量测小组):李森、刘平、刘勇、王思怡 领导小组设在项目部,精测队对口管理监控量测工作;工程部、安质部、分部经理和总工,负责对重大异常情况的施工方案进行研究.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小组,负责监控量测工作的具体实施,及时埋设观测标,进行观测,数据处理完成及时反馈现场,指导施工作业.5.2、职

责 ⑴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职责 配备专业监控量测人员和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建立健全监控量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对监控量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根据设计要求,编制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细则),经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核后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编制监控量测管理办法,并抓好具体落实.按批准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揭示的地质情况,及时调整监控量测方案.配合监理对现场监控量测的检查和复核工作.9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根据预警等级对现场情况进行处理.⑵组员(监控量测小组)职责 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小组,配备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专业人员和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保证网络覆盖、监测仪器、传输工具、客户端管理等硬件配置的到位与正常使用.依照监控量测规范和实施方案认真开展量测工作,负责督促分部、架子队进行测点埋设、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安全评价等工作,对监控量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编制月度监控量测工作计划,按计划开展监控量测工作.负责在实施监控量测工作前,通知现场监理人员实施监理,并填写监控量测日志表,详细记录监控量测实施时各部位里程位置,工况环境及地质简明情况.负责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据采集和软件计算处理分析,在每个掌子面完成量测后实时计算处理,根据软件分析结果,对工程安全性提出评价意见.建立管理台账和周报、月报分析制度,结合地质情况分析监控量测数据的变化规律,预警后采取工程措施的效果,对施工安全进行评价.每日测量工作结束数据及时计算成果,立即运用软件对当日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打印日报表,报送分部工程部,在洞口公示牌张贴监控量测日报.每周、月将监控量测资料整理齐全并按要求编制周报、月报,报项目部、监理站.5.3、监控量测设备管理 监测组根据量测工作的需要,及时提供设备计划,组织采购.加强监测小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组量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定期进行标定,并建立健全仪器设备台帐.按照仪器使用管理规定,进行量测仪器的使用和管理,确保仪器精度满足要求.投入主要仪器设备表

名称 型号 精度 单位 数量 生产厂家 索佳全站仪 索佳 DX-101 1.0″ 台 2 日本索佳 天宝电子水准仪 DINI03 0.5 米米 台 2 美国天宝 数显收敛仪 JSS30A 0.1 米米 台 3 杭州三思 水准尺 钢尺 1 米米 把 4

钢卷尺 50 米 1 米米 把 4

6、监控量测项目和频率 6.1、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是隧道工程应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项目,是为了 在设计施工中确保围岩稳定、判断支护结构工作状态、指导设计施工的经常性量测.必测项目在本项目主洞和平导隧道施工中均需进行,选测项目根据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增设,具体内容如下: 监测 项目

序号 监控量测项目 常用量测仪器 备注 1 洞内、外观察 现场观察、数码相机拱顶下沉 全站仪、收敛仪净空变化 全站仪、收敛仪地表下沉 全站仪、水准仪 洞口及隧道浅埋段 5 拱底(底板)隆起 全站仪、水准仪 软岩大变形 6.2、量测频率 监控量测频率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而定,一般每断面量测频率和周期见下表

按距开挖面距离确定的监测频率

监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米)监测频率(0~1)B 2 次/d(1~2)B 1 次/d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2~5)B 1 次/2~3d >5B 1 次/7d 注: B—隧道开挖宽度.按位移速率确定的监测频率

位移速率(米米/d)监测频率 ≥5 2 次/d 1~5 1 次/d 0.5~1 1 次/2~3d 0.2~0.5 1 次/3d <0.2 1 次/7d 7、监控量测方案 7.1、监控量测的基本要求 成立相应的机构组织,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掌握成熟、可靠地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根据设计要求或隧道规模、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等,编制《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经监理、建设单位批准后严格实施.将现场监控量测作为工序引入作业循环,并结合地质预报做出评价,优化设计参数,实施动态管理.监控量测元件的埋设与监控量测应列入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监控量测工作应尽量减少对施工工序的影响.监控量测工作必须紧接开挖、支护作业、埋点数量、位置、时间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或增加量测的项目和内容.测点应牢固,挂牌标示.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工程竣工后,监控量测资料要纳入竣工文件.施工现场必须建立严格的监控量测数据复核、审查制度,保证数据的准确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性.监控量测数据应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如有监控量测数据缺失或异常,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详细记录.7.2、监控量测的主要内容 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大小和设计要求综合选定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量测项目一般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大类.7.2.1 必测项目包括: ①洞内外观察;②周边位移;③拱顶下沉;④地表下沉.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序号 监测项目 测试方法和仪表 测试精度 备注 1 洞内、外观察 现场观察、地质罗盘等--周边位移 隧道净空变化测定仪(收敛仪、全站仪)0.1 米米 一般进行水平收敛量测 3 拱顶下沉 水准测量的方法,精密水准仪、钢尺等 0.5~1 米米地表沉降 水准测量的方法,精密水准仪、钢挂尺 0.5~1 米米 隧道浅埋段 注: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7.2.2 选测项目包括: ⑴钢架内力及外力;

⑵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⑶围岩体内位移(地表设点);

⑷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⑸衬砌裂缝监测;

⑹锚杆轴力;⑺支护、衬砌内应力;

⑻围岩弹性波测试;⑼渗水压力、水流量;

⑽爆破震动;

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序号 监控量测项目 测试方法和仪表 测试精度 备注 1 钢架内力及外力 振弦式钢筋计、应变计 0.1 米 Pa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多点位移计 0.1 米米围岩体内位移(地表设点)地面钻孔中安设位移计 0.1 米米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 压力盒 0.01 米 Pa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5 衬砌裂缝监测 裂缝计、频率计-锚杆轴力 钢筋计、锚杆测力计 0.01 米 Pa支护、次衬砌内应力 振弦式传感器 0.01 米 Pa围岩弹性波测试 声波仪及配套探头--渗水压力、水流量 水压计、流量计 0.01 米 Pa爆破振动 测振及配套传感器--临近建筑物 注: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7.2.3 隧道地质及支护状况变化情况观察 工作要求:观察工作面状态、围岩变形、围岩风化变质情况、节理裂隙、断层分布和形态、地下水情况以及喷射混凝土的效果.观察后应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地质素描),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对已施工区段的观察也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状况.7.3、洞口段地表沉降监测 7.3.1 监测仪器 精密水准仪、钢尺等.7.3.2 监测实施方法 测点布置如示意图.沉降变形观测点沿建筑角点、拐点布置,或沿建筑边墙线布置.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 2~5 米,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洞口地表下沉观测点布置示意图

测量方法:观测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基准点和附近水准点联测取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得初始高程.观测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测点读数高差不宜超过 0.3 米米,对不在水准路线上的观测点,一个测站不宜超过 3 个,超过时应重读后视点读数,以作核对.首次观测应对测点进行连续两次观测,两次高程之差应小于±1.0 米米,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7.3.3 沉降值计算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布设导线网,以便进行平差处理,提高观测精度,然后按照测站进行平差,求得各点高程.施工前,由基点通过水准测量测出隆陷观测点的初始高程 h,在施工过程中测出的高程为 H.则高差△H=H-h 即为沉降值.7.3.4 监测频率 对于暗挖隧道施工,当开挖面与量测面距离<1B 时(B 为隧道最大开挖宽度),2 次/天;当开挖面与量测面距离 1~2B 时,1 次/天;当开挖面与量测面距离 2~5B 时,1 次/2~3 天;当开挖面与量测面距离>5B 时,1 次/7 天.7.3.5 数据分析与处理 地表沉降量测随施工进度进行,根据开挖部位、步骤及时监测,并将各沉降测点沉降值绘制成沉降变化曲线图、沉降变化速度图、加速度曲线图.7.4、隧道净空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 在进行隧道洞室开挖施工过程中,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在同一断面进行,并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如位移出现异常情况,应加大量测频率.其量测的频率应根据位移速度和量测断面距离开挖面距离确定.7.4.1 工作要求 隧道量测断面的围岩收敛情况包括量测拱顶下沉、净空水平位移.15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各测点应在避免爆破作业破坏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工作面埋设,一般为0.5~2.0 米,并在下一次爆破循环前获得初始读数.初读数应在开挖后 12h 内读取,最迟不得超过 24h,而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初期变形值的读数.净空水平收敛测线的布置应根据施工方法、地质条件、量测断面所在位置、隧道埋置深度等条件确定.在地质条件良好,采用全断面开挖方式时,可设一条水平测线;当采用台阶开挖方式时,设一条水平测线、两条斜测线.拱顶下沉量测应与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在同一量测断面内进行.当采用全断面开挖时,可将测得的净空垂直位移来代替拱顶下沉量测.斜测线的设置有助于了 解垂直方向的变化情况.净空位移量测的测线布置数量可参照下表.净空变化量量测线数

段 开挖方法 一般地段 特殊地段 全断面法 一条水平测线 - 台阶法 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 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两条斜测线 7.4.2 测量原理及方法 ⑴净空水平收敛量测 收敛值是指已知两测点间在某一时间段内距离的改变量.设 t1 时刻观察值为 R1,t2 时刻观测值为 R2,则收敛值 u=R1-R2,此值除以时间差 t=t2-t1,即为收敛速度,必须指出,前后两次观测时的量测方法相同,即收敛计悬挂方向相同,钢带尺张紧力调整过程相同,这样可以消除仪器悬挂,调整张力等系统读数,以利提高量测精度.全断面开挖时,通过测 a 线来判断水平收敛情况;上下台阶开挖时,下台阶开挖时,要增测 d 线,以确保下台阶施工的安全.⑵拱顶下沉量测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①监测目的 拱顶下沉监测值是反映地下工程结构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数据,是围岩与支护系统力学形态变化的最直接、最明显的的反映.②沉降点埋设与测试 沉降点埋设原则应以能反映结构安全为原则,并尽量与地表沉降测点相对应,以利于对比分析.拱顶下降的水准基点布设在洞内和洞外均可,要布设牢固,易于监测.在隧道开挖断面拱顶隧道中心处布置一个拱顶沉降观测点,该观测点采用Ф8 钢筋弯成三角形,固定在待测点上.测点大小要适中,监测时用一把长度适宜的(长度依据隧道高度而定)钢卷尺,尺端连一个挂勾,可以挂在测点上.监测应在水准仪及挂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不得在测点和挂尺处有振动时进行监测;尽量选择在监测环境好时进行监测.③数据分析与处理 对同一测点而言,拱顶沉降计算如下式: U=Ui-Ui-1 式中:Ui——第 i 次监测高程;Ui-1——第 i-1 次监测高程;U——第 i 次沉降值;对量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各沉降测点沉降值绘制成沉降变化曲线图、沉降变化速度、加速度曲线图进行反馈.17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测桩布置形式

④监测断面布置间距的确定 监测断面必须尽量靠近开挖工作面,但太近会造成开挖爆破下的碎石砸坏测桩,太远又会漏掉该量测断面开挖后的变形量,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 9218-2015 相关条文规定,测点应距开挖面 2 米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应保证爆破后 24h 内或下一次爆破前测读初值,各类围岩条件下的监测断面间距按以下要求布置.Ⅲ类围岩

20~50 米,本隧道取 20 米;Ⅳ类围岩

10~20 米,本隧道取 10 米;Ⅴ~Ⅵ类围岩

5~10 米, 本隧道取 5 米;⑤监测结论 围岩遵循“急剧变化-缓慢变化-基本稳定”的变形规律,说明本工程采用的支护结构强度和刚度是合理有效的,具有可靠的安全度,可以将其作为永久支护.围岩的变形主要产生在掌子面推进后 30 米内,而且主要是上台阶的开挖对位移变形影响较大,一般在开挖后的3d~10d内变形较大,20d以后趋于缓和,30d 左右基本趋于稳定,因此应加强围岩变形监测,调整初期支护时间,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加快隧道的成洞进度.整理资料时,若发现拱顶及水平收敛位移量过大或下沉速度无稳定趋势时,应停止洞内开挖,对下部结构采取补强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措施,如增加喷射混凝土厚度,加长、加密锚杆,加挂更密更粗的钢筋网;提前施作仰拱,提前施作二次衬砌等;使围岩在变形过程中逐渐达到稳定.7.5、隧道排水及受纳水体流量及水位观测 7.5.1 监测目的 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的揭露,致使隧道周围的高压水体突然向隧道施工现场涌入.由于涌水发生的突然性和部位的不易判定性,致使其规模和动力特征很难预测,加之施工空间有限,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危害,造成围岩失稳,发生掩埋设备和人身伤亡事故,使工程建设遭受严重损失,影响隧道的正常施工,也可能对地表生态环境造成短期或长期影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隧道排水及受纳水体流量及地表出露水体水位进行监测,为摸清工程区域内地表及地下水体的特征提供基础资料.7.5.2 监测点的确定原则及分布 通过调查及现场踏勘,初步圈定了 监测点,主要为自然出露地表的、且与当地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泉井、水库等.对于隧道中线 3 千米以内的地表水源地,如果具备以下特征之一的均被列为监测点.a、靠地下水补给的天然泉、井、以及有泉水补给的水库;b、居民生活主要取水点;c、居民反映隧道修建已发生水量变化的点.7.5.3 监测方法及频率 隧道排水及受纳水体流量观测 根据隧道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隧道排水及受纳水体流量观测采用堰测法(三角堰或梯形堰).在一般季节,非敏感地质段位,每周观测 2~3 次,丰水期、遇岩溶地质段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或隧道渗水较严重时适当加密观测频率.7.5.4 水位观测 水位观测采用标尺读数法,井孔采用电子水位计观测.在被列为水位观测点处设置标尺或电子水位计,在一般季节,非敏感地质段位,每周观测 2~3 次,丰水期、遇岩溶地质段或隧道渗水较严重时适当加密观测频率.7.6、洞内、外观察 7.6.1 洞外观察 洞外观察包括对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地表水渗透的观察.洞外监测的重点为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山间洼地、岩堆、破碎带及偏压洞口的地表开裂、下沉和隧道洞口边、仰坡的稳定状态、地表渗、流水等情况,每次观察后应做好详细记录或留下影像资料.7.6.2 洞内观察 洞内观察可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区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初喷混凝土之前进行一次,重点观察记录工作面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当地质情况基本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对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应积累影像资料,作为地质变化的依据之一.观察中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开挖工作面观察后应立即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及围岩级别判别卡.在观察中如发现地质条件恶化,应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采取应急措施.对已施工区段的观察也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观察的内容包括喷射砼、锚杆的工作状况,以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20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7.6.3 地质素描 何谓素描,也就是运用单色线条在平面上勾画出景物的立体形象.地质素描,就是从地质观点出发,运用透视原理和绘画技巧来表达地质现象或地质作用的画幅.在野外勾画的素描,往往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通常就在野外地质记录本上画,不可能精工细画,也可称为地质素描草图.以铅笔作画较多.施工过程中,地质素描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地层结构为描述对象,重点反映岩石性质、岩层中的结构和构造特点.即在地质素描图中,应重点反映岩性、构造、层理、节理、褶皱、块状、断层等参数,对于水文地质,在地质素描图中也应说明.通过地质素描资料的收集、对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前方未开挖地段的地质状况,以便于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目前,各单位均已将地质素描作为超前地质预报的一种辅助手段.7.7、必测项目的测点布置 7.7.1 地表沉降 ⑴测点布置 地表沉降量测在隧道浅埋(H0≤2B)地段为必测项目,其他地段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其测点的横向布置范围在隧道中线两侧不小于 H0+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应适当加宽;布置间距 2~5 米,当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应适当加密.布置应与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测量的测点在同一断面内.测点布置见图.测点埋设时,在地表钻(或挖)20~50 厘米深的孔,竖直放入φ22 米米左右的钢筋,钢筋和孔壁之间可填充水泥砂浆,钢筋头打磨圆滑,露出地面 1 厘米左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右,并用红油漆标记,作为测点.地表沉降横向观测范围示意图

注:图中 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地表沉降点应在开挖前布设在与洞内量测点相同的里程断面上,纵向距离按下表控制.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

隧道埋深 H(米)量测断面间距(米)备注 H0>3B / 不必测量 2B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基点,特殊情况加密复测频率.对每个断面上的监测点也按照《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观测,依次对每条断面上的监测点进行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测量.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工作面前方 H0+h(隧道埋置深度+隧道高度)处开始,直至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时为止.量测频率应与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频率相同,初始读数应在开挖后 12 小时内完成.7.7.2 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量测 拱顶下沉的量测目的是:监视隧道拱顶的绝对下沉量,掌握断面的变行动态,判断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净空变化量测的目的是:根据收敛位移量、收敛速度、断面的变形形态,判断围岩的稳定性、支护的设计(施工)是否妥当,确定衬砌的浇注时间.⑴测点布置 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里程断面上.断面间距按下表布置.必测项目量测断面间距

围岩级别 断面间距(米)Ⅴ~VI 5~10 Ⅳ 10~20 Ⅲ 20~50 注:①洞口及浅埋地段断面间距取小值;②各选测项目量测断面的数量,宜在每级围岩内选有代表性的 1~2 个;③软岩隧道的观测断面适当加密.测点应根据施工情况进行合理布置,并能反映围岩及支护稳定状态,以指导施工.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线的布置应根据施工方法、地质条件、量测断面

成都华川集团有限公司 318 线折多山隧道工程项目部 所在位置、隧道埋置深度等条件确定.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布置在拱顶轴线附近,当跨度较大或拱部采用分部开挖时,应在拱部增设测点.采用全断面开挖方式时:净空变化量测可设一条水平测线,拱顶下沉测点设在拱顶轴线附近,见图 2-4(a).当采用台阶开挖方式时: 净空变化量测在拱腰和边墙部位各设一条水平测线,拱顶下沉测点设在拱顶轴线附近, 见图 2-4(b).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量测点...

下载隧道监控量测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隧道监控量测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铁隧道监控量测培训试卷

    隧道监控量测专业技术培训考试题(带答案) 姓名 职务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20分) 1、根据隧道监控量测设计要求,隧道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Ⅳ级围岩不得大于(5......

    (2011年隧道试验检测员6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6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各种类型的仪表和工具,对围岩和支护、衬砌的力学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力学关系进行量测和观察,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统称为监控量测。......

    风险隧道监控系统管理办法

    项目安质„2010‟147号 关于印发《中铁二十局集团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 经理部风险隧道人员身份识别定位安全监控系统 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的通知 项目部所属各单位: 为提高项......

    隧道围岩量测实施方案(五篇范例)

    目 录 监控量测编制依据 监控量测适用范围 监控量测目的 监控量测工艺流程 量测方法和埋点要求 监控量测资料整理分析反馈 监控量测质量保证措施 8.监控量测记录表隧道围岩......

    附件29:监控量测简报(共5则范文)

    附件 2-9:中铁上海工程局公司监控量测 工作简报中铁上海工程局公司(公章)年 月 日 一、工程简介主要介绍有监控量测工作的隧道、地铁、深基坑项目,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进度及......

    测华夏大地 量天地经纬范文

    测华夏大地 量天地经纬 -----土木工程系成功举办华北水院水利职业学院第二届 “测绘杯”实操技能竞赛 随着我院第二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帷幕的拉开,由土木工程系学习部承办......

    隧道监控系统方案

    一、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高科技技术无疑在每一个领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视频监控系统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个行业和方面。......

    隧道养护管理办法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 隧道养护管理办法 编制: 复核: 审核: 成都龙光二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2016年03月 -1- 目录 第一章 目的 第二章 隧道养护分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