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胜利油田海上钻井液技术
摘要:介绍了胜利油田海上钻井液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目前使用的低固相不分散聚合物海水钻井液的特点及现场施工工艺。
关键词:海上钻井 聚合物钻井液 水基钻井液 低固相钻井液 胜利油田
胜利石油管理局海洋钻井公司在钻井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海水钻井液技术。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仍需要更新观念,拓宽思路,研究和发展 新型 的海水钻井液工程技术。
一、海上钻井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经过海洋钻井公司科技人员20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实践,胜利油田海上钻井液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历了自然海水钻井液技术、淡水钻井液技术和低固相不分散聚合物海水钻井液技术三个发展阶段。
自然海水钻井液技术
1978~1985年,胜利油田海上钻井液技术处于经验阶段,凭借在陆地钻井的经验和技术来维护处理海上钻井液。这期间所钻的15口井多是井深2500m以浅的直井,此时使用的海水钻井液,仍沿用陆地淡水钻井液体系中使用的处理剂,未能形成适合海洋钻井特点的钻井液体系,导致钻进过程中井下情况较复杂,也未发现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上油气田。淡水钻井液技术
1985~1992年是胜利油田海上钻井液技术的发展阶段。针对当时的测井技术条件和地质录井对钻井液的要求,推广应用了两套淡水钻井液体系(SLD-1型和JFF型钻井液),其主要处理剂为高分子聚合物80A51、水解聚丙烯腈钠盐HPAN和聚腐复合钻井粉JHF。至1988年,胜利油田海上钻井平台应用该钻井液体系共钻井14口,实现了钻井液的低固相不分散,满足了喷射钻井的需要。在井壁稳定技术上,与石油大学联合研制成功了抗温、抗盐、无毒无害的MHP无荧光防塌剂,使淡水钻井液体系满足了井壁稳定、地质录井和油气层保护的要求,先后发现了垦东及埕岛油气田。
低固相不分散聚合物海水钻井液技术
近10年是胜利油田海上钻井液技术的成熟阶段。由于钻井平台的增多和埕岛油田的大规模勘探与开发,用船运淡水来配制淡水钻井液体系不仅钻井成本高、而且受气象的影响较大,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严重制约了海上生产规模的扩大。于是,研究一种既能满足现代海洋钻井的要求,又能较好地保护油气层、减少钻井液对环境污染的海水钻井液体系已势在必行。早在1990年,胜利五号平台在钻埕北26井时进行了先导性试验,并初步形成了适合海洋钻井的海水钻井液体系,但未真正实现不分散和低固相。随着固相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强碱性、分散性处理剂逐步被淘汰,到1992年形成了以PAC141、KPHP为主剂的低固相不分散聚合物海水钻井液体系。同时,随着测井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不同地层和不同水型钻井液测井曲线的解释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海水钻井液体系解决了关键问题。
二、低固相不分散聚合物海水钻井液的特点
根据渤海浅海海域的地层特点(钻井过程中易发生钻井液漏失),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胜利油田海洋钻井公司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两套低固相不分散聚合物海水钻井液体系,分别用于馆陶组以上地层和东营组以下地层:
1#海水+6%~8%HZPF+0.2%~5%PAC141+0.2%~0.5%KPHP+0.05%~0.1%XC+0.5%~1.0%SR-1+2%~3%QS-2+2%~4%RHN-715+0.5%~1.0%HZN-102。
2#海水+6%~8%HZPF+0.5%~1.0%PAC141+0.5%~1.0%KPHP+0.1%~0.3%XC+1.0%~2.0%SR-1+1.0%~3.0%SMP+1.0%~3.0%MHP+3%~5%RHN-715+0.5%~1.0%HZN-102。防污染
低固相不分散聚合物海水钻井液体系使用的连续相是井位附近的天然海水,在很大程度
宜城
上保持了海水原有的成份,体系的碱性与海水相当(海水的pH值为7.5~8.4,该钻井液pH值为8.0~8.5),液体润滑剂采用毒性极低的白油类,使用的聚合物与海水有较好的溶解性,且本身无毒、无害、无荧光、无污染,满足了海洋环保的要求。
防粘卡
随着定向井井斜的增大,钻具自重作用于井壁的侧压力也大,极易造成粘附卡钻。而滤饼粘附卡钻是最容易发生、危害最严重的卡钻事故,而这又与钻井液性能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从下述几个方面来提高钻井液防粘卡能力。
(1)降低滤饼摩擦阻力系数μ。从公式F=RθL(P液-P地层)μ可知,压差卡钻的摩阻力F与摩阻系数μ成正比,降低μ是防粘卡的重要途径。由于海洋环保的要求,胜利油田海洋钻井目前使用的几种液体润滑剂(如RHN-715、RH525、RH8501等)都是用白油人工合成的。其在钻井液中加量达2%时,便可将钻井液静摩阻降低40%,动摩阻降低60%。在钻井后期或起钻电测和下套管前,加入固体润滑剂HZN-102(0.5%~1.0%),可进一步降低滤饼摩阻系数,减少粘附力及扭矩,提高电测和下套管成功率。
(2)降低液柱与地层的正压差。从公式F=RθL(P液-P地层)μ可知,降低液柱与地层正压差可减轻钻具与地层的粘卡力。因此,只要能保证钻井液柱压力能平衡地层压力,尽可能地使用低密度、低固相和低含砂量钻井液,实现近平衡压力钻井,严禁使用“一脏二重”的钻井液钻进。
(3)严格控制滤失量及滤饼厚度。钻具与滤饼接触面积越大越易发生压差卡钻,而接触面积又与滤失量及滤饼厚度密切相关。胜利油田海上定向井粘卡事故多发生在沙层比较发育、钻井液滤失量大于8ml且滤饼厚而松散的井段,因此严格控制滤失量及滤饼厚度极为重要。实践证明,在大多数定向井的易卡井段,只要将滤失量控制在5ml以内,滤饼厚度小于1mm就会大大减少或避免粘附卡钻事故的发生。
3.提高完井电测成功率
(1)完钻后保持足够的排量,循环时间不少于两个循环周。(2)加入生物聚合物提高钻井液的动切力。
(3)采取大幅度活动钻具、适时进行短程起下钻等措施,以破坏岩屑床及便于携带岩屑,解决井眼净化问题。
加入固、液体润滑剂以增强井壁的润滑性。
4.保护油层
油层保护与钻井速度密切相关。钻井速度慢,建井周期长,钻井液对油层浸泡时间长,油层保护就失去了意义。聚合物海水钻井液由于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抑制性,可实现不分散低固相和近平衡压力钻井,加快了钻井速度,所以对保护油层是有利的。另外,从体系与保护油层的关系方面,聚合物海水钻井液体系也是极为有效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体系中聚合物加量大、浓度高,对地层粘土分散起到了有效的抑制作用,体系的酸碱值低,一般pH值9则速度急增。因此,聚合物海水钻井液减少了固相对油层的污染。
(2)体系的滤失量低。进入油层时,API滤失量一般
宜城
第二篇:胜利油田-技术干部管理
三、技术干部管理
胜利油田历来十分重视对技术干部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他们在油田生产和改革中的作用。自1964年会战以来,油田和二级单位先后设立了正副总工程师、正副总地质师、正副总经济师、正副总会计师、副总审计师等,油田机关生产处室设立了主任工程(地质、会计)师,生产三级单位设工程(地质)师,生产四级单位设技术员,形成了一支遍及油田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到1996年底,先后在胜利油田担任副总工程师的有张人和、王礼钦、张丕京、沈瑞林、胡象尧、于万祥、段康、李允子、叶蜚庭、蒋希文、庞学海、宁炳龙、林希泉、曾文冲、宗承云、马富才、宋万超、牟书令、李人学、赖正乐、魏学仪、刘鸿祥、张贵荣、霍广荣、戴颂周、孙建成、陈德坦、江武敏、魏忠武、何生厚、廖永远、郝洪友、宋祥林、高迎章、马述先、黄世选、王依升、王志信、林友进、付自明、曹耀峰;担任副总地质师的有胡见义、叶大信、介霖、陈斯忠、王平、刘兴材、帅德福、余守德、赵良才、颜捷先、王秉海、罗大山、潘元林、才汝成、姚铣、杨云岭;担任副总经济师的有刘继修、金传乃、张如椿、刘锦信、李宏瑛、蒋洁敏、王作然、刘维民、张殿国、董丕久、郭桂伦、杨瑞贞、裘国泰;担任副总会计师的有单乐亭、孙宗绪、王光汉;担任副总审计师的有吴德全。
1975年,胜利油田在干部处设立技术干部管理组,加强了对专业技术干部的管理。1979~1987年,开展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工作,解决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从1980年开始进行专业技术干部职称考核评定工作,1987年开始职称改革工作。职称改革前,全局干部中有高级职称的31人,中级职称的3249人。经过职称改革,专业技术干部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到1995年底,胜利油田专业技术干部中有高级职称的3615人(其中教授级高级职称的73人),中级职称的14424人,初级职称的30853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19%、25.8%和59.9%。从1982年开始,为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办理家属子女户口“农转非”,到1995年共办理9388人。
80年代以来,胜利油田加快了专家队伍建设的步伐。1984年开始推荐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工作。1991年开始推荐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工作,并开始选拔局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2年开始推荐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工作。1993年开始向山东省推荐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到1995年底,胜利油田形成了一支500人左右的专家队伍,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顾心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6人(刘兴材、叶蜚庭、曾文冲、顾心怿、宋万超、杜贤樾),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20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批准命名的有突出贡献的科技、管理专家37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7人,胜利石油管理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35人。
进入90年代后,胜利油田狠抓了跨世纪中青年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1991年制定了《加强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促进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迅速成长的措施》。
1992年组织开展了专业学科带头人和后备接替人的选拔确认工作。到1995年,形成了一支覆盖油田44个专业、有594名带头人和916名接替人的专业学科技术骨干队伍,其中916名接替人组成了油田跨世纪的后备技术人才队伍。
第三篇:钻井液技术总结
十月份钻井液技术总结一、一开用般土浆开钻
一开配好般土浆用PDC钻头开钻,钻至423米循环两个迟到时间后,起钻至钻铤再下至井底开泵循环,起下顺利,循环好后,用配好的稠浆(老浆加入土粉和纯碱)封闭全井,起钻下套管。
二、二开上部地层采用聚合物钻井液,进入馆陶组转换为聚磺钻井液。
(1)提高钻井液的抑制性,抑制地层造浆。
二开上部快钻井段地层主要是由泥岩构成,自造浆能力强,使用PDC钻头,钻速快,岩屑相对多,岩屑研磨细,致使造浆能力更强。针对这一特性,日常维护以KPAM和HMP21为主,使用尽可能大的排量洗井,坚持每钻一个立柱进行倒划眼措施,加足KPAM抑制地层造浆,以及充分利用所有固控设备清除有害固相。合理调整钻井液流变参数,采用低粘切、低比重、适宜的失水,顺利钻完造浆能力强的井段。
(2)控制钻井液失水:
馆陶组前,使用KPAM、NPAN-2维护钻井液,控制钻井液API失水小于等于8ml,进入馆陶组加入SMP-
1、FT-108转换为聚磺钻井液,改善泥饼质量,降低API及HPHT失水。钻井过程中,采用KPAM、NPAN-
2、SMP-
1、FT-108胶液维护钻井液,控制钻井液失水。进入Es1后在控制造浆、降低般土含量的同时,加入SMP、NPAN-
2、FT-108、KJ-1和SKHm改善泥饼质量,进一步降低钻井液失水。
(3)提高钻井液的润滑性:
造斜后加入SMP-
1、FT-108进行磺化转型,改善泥饼质量,增斜过程中加入RH-9051、石墨、GFR-1改善钻井液的润滑性能,防止脱压;起钻电测、下套管前充分循环净化井眼,加入HZN-
1、石墨封闭斜井段,保证了起下钻、电测、下套管的安全进行。
(4)提高钻井液的防塌能力:
进入Es1后加大SMP-
1、FT-108、SKHm和KJ-1的用量,充分降低失水,改善泥饼质量,提高钻井液抑制性,防止井垮塌。
总结人:XXX
2012.10.31
第四篇:某井钻井液技术总结范文
****井是一口三靶小位移井,设计井深3440m,完钻井深3515m,于2002年3月14日一开钻井。2002年4月16日完钻,钻井周期32天,表套下深201m,技套下深2452m,全井盐层厚度1162m。盐层井段2218-3370m。
****井泥浆的维护与处理:二开至2150m使用低固相聚合物,用80A-51和NH-HPAN维护,2150-2452m使用抗污染聚合物泥浆体系,用SD-17W加NH-HPAN加GK-97和APM-99维护。
二开后只要的是防漏,在馆陶和东营组先后加入随钻堵漏剂8吨,使这口井在钻井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漏失现象,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进入沙一盐时,提前50m预处理泥浆,把密度提到1.25以上,避免了盐层的塌跨和掉块的现象,是二开平均井经扩大率只有5%,井下正常,施工胜利。
三开:使用饱和盐水泥浆,下钻到技套后进行转换处理,清理地面所有泥浆,井筒留原浆110立方,按照泥浆设计和技术指令先后加入SD-17W,LV-CMC,SMP,PSC,NaOH,抗盐土粉.CAS-2000.GD-III等处理剂,循环均匀后加入NaCl 70吨,Cl离子含量18万,坂土含量46.8。
钻井液全套性能:密度1.25;粘度46s;失水5ml;泥饼0.5mm;切力5-20;PH值9;含砂0.2;动塑比值12:17;N值-0.56 K值-0.5;在钻井过程中不断补充NaCl和SMP.PSC.GK-97,是保持一定的Cl离子含量和钻井液性能的稳定性,在进入油气层前提高密1.50。
我们区块普遍存在漏失现象严重,所以,每次在提密度前坚持加入随钻堵漏剂,有效的保证了井下正常,起到了压而不漏,活而不喷,并有力的保护了油气层,全井使用堵漏剂18t,NaCl100t,重石粉280t,混原油26t。
在井深3443m时发生溢流,压井。完钻准备电测时有发生溢流,用司钻压井法2次,密度从1.60提高到1.72才恢复正常,(完钻前泥浆性能各项全优,密度1.60,粘度68,失水5,切力4.2)发生溢流压井后泥浆污染严重,尤其是提高密度到 1.72时粘度,切力直线上升,给泥浆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用SMT+FCLS处理后都没有效果,反而增稠,最后取样分析,认为坂含过高。在处理过程中放原浆50立方,用SMP3t;PSC4t;NaCl20t;NaOH1t。配成胶液进行
大幅度调整,处理后效果有所好转,电测时泥浆性能:密度1.72,粘度78s,失水4.6,PH值9,切力2-10,电测前配封闭液30立方,加石墨片0.5t,塑料球0.5t,SMP 0.5t,封隔了所有盐层井段。取得了完井电测一次成功。
这口井是技套深,盐层厚容易漏失等多项复杂,所以我们在维护过程中除上述技术工作外,还使用了四级固控设备,加强泥浆的净化和降低固相,使这口高难度复杂井胜利完工。全井费用仅******元。全井平均扩大率4.63%,油层平均扩大率0.93%,给公司交出一口快速优质高效井
第五篇:高96钻井液技术总结
高96井钻井液技术总结
高96井是一口预探井,设计井深3500m,实际完钻井深2998m。于2012年11月24日一开,11月26日二开,12月16日三开,2013年1月8日完钻,1月12日完井。钻井周期: 45天1.5小时,建井周期:53天23.5小时。完钻无显示,研究决定填井电测。一开井深400m,二开井深2002m,三开井深2998m.,表套397.63m,技套2001.38m,本井特点及注意事项:
本区块馆陶以上地层易造浆,防缩径;沙三断层、沙四段,孔店组和西洼组火成岩地层,防漏;花古1井馆陶组有气层,注意防喷,在侏罗系坊子组见H2S显示,注意监测和防范。
钻井液的维护和处理情况:
一开,膨润土浆开钻,自然造浆,400m完钻,纯碱封井下表套固井
二开,采用聚合物防塌体系。
用絮凝剂控制大循环清水钻进至900m改小循环,开启三级固控,清除钻井液中无用固相,补充PAM至0.3%,保证钻井液对钻屑具有良好的抑制包被能力,防止钻屑分散。根据小型实验,用KFT-II和WFL-1调整泥浆性能至设计性能,钻井液配方:(4~5)%膨润土+(0.3~0.5)%PAM+(1.5~2)%钻井液用抗高温抗盐防塌降失水剂+(1.5~2)%钻井液用聚合物降滤失剂+(2~3)%钻井液用低荧光磺化沥青
邻井沙四段,孔店组和西洼组火成岩地层多发生漏失,开钻前备足钻井液用随钻堵漏剂等堵漏材料,提高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
完钻前,将泥浆性能调整到设计范围,拉短起,到底后充分循环泥浆清洗井底,配封井浆,保证起钻电测的顺利。
三开,钻遇地层为蒙阴组,三台组和坊子组,主要任务为防H2S、防漏、保护油气层,采用强抑制封堵防塌钻井液。
三开后,跟据设计,开离心机,降比重至设计要求补充胺基聚醇提高抑制性,使用沥青类和超细碳酸钙等封堵材料,提高地层的封堵防塌能力,加入HQ-1和树脂类降滤失剂,降低钻井液滤失量,改善泥饼。
钻进中,适时补充SMP、磺酸盐降失水剂等,使钻井液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同时保持各种处理剂的有效含量,定期补充。
钻井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井口返浆情况,岩屑反出情况,做好井眼稳定性防护和监控工作。2998m提前完钻,循环至无钻屑,封井起钻。
完钻钻井液全套性能:密度1.14;粘度51s;失水4.8ml;泥饼0.4mm;切力4-10;PH值8.5;含砂0.3;动塑比值10:19.复杂情况以处理过程:
本井在钻进过程中发生溢流三次:
(1)2012年11月29日23时45分钻至井深1516.41m,停泵接单根时,出口流量由0%↗
10.0%,出口缓冲罐钻井液外溢,总池体积由105.5 m3↗110.6m3,溢流量5.1方,循环观察至30日00时17分发生气侵:全烃2.63%↗100%,持续不降,槽面见无色透明气泡呈片状分布,槽面上涨5cm,钻井液密度1.10↘1.06,粘度48s↗60s,泥浆溢流量11方,加重循环调整钻井液,处理泥浆时放掉污染泥浆22方(消耗重晶石粉45.0t,膨润土粉 3t,KFT2吨,WFL1吨,纯碱1吨)。至02时15分,全烃下降到基值,密度1.12,粘度40s,恢复钻进,消耗时间2.5小时。
(2)2012年12月1日18时00分下钻至井底开泵循环(井深1570米),18时20分:全烃3.53%↗100%,持续不降,槽面见无色透明气泡呈蜂窝状分布,直径2-5mm,占槽面10%。循环至18时23分时发生溢流:出口流量由57%↗65.0%,出口缓冲罐槽面明显上涨,出口钻井液密度1.13↘1.06,粘度45s↗56s,溢流量10方,循环加重观察至20:00,全烃值持续在90%左右不降,处理泥浆时放掉污染泥浆18方。循环至22:00全烃降为基值,密度1.15,粘度40s,恢复钻进(循环期间共打入重浆60.0m方,消耗重晶石粉45.0t,KFT1.5吨),消耗时间4小时。
(3)2013年1月2日21时00分钻进至井深2843.67.m,总池体积缓慢上涨,气测全烃和出口电导均无明显变化,至05时00分总池体积由83.5m3↑103.5 m3。钻井液性能:密度由1.15↓
1.12,粘度由50s↓42s,失水4.8ml↑5.4ml,PH值由8.5↓8,滤液氯离子含量为7090mg/l,未发生明显变化,判断为淡水浸。至9:30工程循环加重恢复至原相对密度,处理泥浆时放掉污染泥浆25方。本次水浸总量为20.0m3,消耗时间4.5小时,重晶石粉 35t,井壁抗压稳定剂HQ-1 2t, 复合盐水降滤失剂WFL-1 2t, 膨润土粉 4t, 烧碱 0.5t,低荧光磺化沥青ZX-8 2t,磺化酚醛树脂2吨。
三次总溢流量41方,放掉污染泥浆65方,消耗时间11小时,重晶石粉125吨,泥浆药品115579元
这口井的难点在于这口井是一口预探井,下部地层情况的未知,是钻井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再者二开段和三开火成岩的防漏工作更对泥浆系统的监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在维护调整过程中,除了上述技术工作外,大力加强钻井液监控,并备足重泥浆,膨润土粉,随钻堵漏剂等应急材料,提高对紧急情况的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