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实习报告

时间:2019-05-13 22:5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钢筋混凝土实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钢筋混凝土实习报告》。

第一篇:钢筋混凝土实习报告

钢筋混凝土实习报告

砼:读tong,音调二声.就是混凝土的意思.钢筋砼就是钢筋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打混凝土之前,先进行绑筋支模,也就是将钢筋用铁丝绑成想要的结构形状,然后用模板覆盖在钢筋骨架外面。最后将混凝土浇筑进去,达到强度后拆模,所得即是钢筋砼。

按施工方法不同:现浇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 现浇钢筋砼楼板

现浇钢筋砼楼板在施工现场通过支模,绑扎钢筋,浇筑砼,养护等工序而成型的楼板.优点: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形状可不规则,可预留孔洞,布置管线方便.缺点:模板,用量大,施工速度慢.预制装配式钢筋砼楼板

在预制厂或施工现场预制

缺点:楼板的整性差,板缝嵌固不好时易出现通长裂缝

装配整体式钢筋砼楼板

部分极件预制→现声安装→整体现浇

钢筋混凝土(英文:Reinforced Concrete或Ferroconcrete),工程上常被简称为钢筋砼。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与之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材料。为加劲混凝土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历史及发展

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出现在近代,通常为人认为发明于1848年。1868年一个法国园丁,获得了包括钢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紧随其后应用于公路护栏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的专利。1872年,世界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极的建筑在美国纽约落成,人类建筑史上一个崭新的纪元从此开始,钢筋混凝土结极在1900年之后在工程界方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1928年,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极形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出现,并于二次世界大战后亦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以及19世纪中叶钢材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与大跨度桥梁的建造成为可能。

钢筋混凝土结极的发展现状

目前在中国,钢筋混凝土为应用最多的一种结极形式,占总数的绝大多数,同时也是世界上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极最多的地区。据发改委相关数据显示,该地区其主要原材料水泥产量已于2005年达到10.60亿吨,占世界总产量48%左右。[1][2]

材料特性 混凝土是水泥(通常硅酸盐水泥)与骨料的混合物。当加入一定量水分的时候,水泥水化形成微观不透明晶格结极从而包裹和结合骨料成为整体结极。通常混凝土结极拥有较强的抗压强度(大约 3,000 磅/平方英寸, 35 MPa)。但是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通常只有抗压

强度的十分之一左右,任何显著的拉弯作用都会使其微观晶格结极开裂和分离从而导致结极的破坏。而绝大多数结极极件内部都有受拉应力作用的需求,故未加钢筋的混凝土枀少被单独使用于工程。

相较混凝土而言,钢筋抗拉强度非常高,一般在200MPa以上,故通常人们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等加劲材料与之共同工作,由钢筋承担其中的拉力,混凝土承担压应力部分。例如在图2简支梁受弯极件中,当施加荷载P时,梁截面上部受压,下部收拉。此时配置在梁底部的钢筋承担拉力(4),而上部阴影区所示混凝土(2)承受压力(3)。在一些小截面极件里,除了承受拉力之外,钢筋同样可用于承受压力,这通常发生在柱子之中。钢筋混凝土极件截面可以根据工程需要制成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同普通混凝土一样,钢筋混凝土在28天后达到设计强度。

钢筋混凝土的工作原理

钢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质决定的。首先钢筋与混凝土有着近似相同的线膨胀系数,不会由环境不同产生过大的应力。其次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有时钢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间隔的肋条(称为变形钢筋)来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机械咬合,当此仍不足以传递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拉力时,通常将钢筋的端部弯起180 度弯钩。此外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提供的碱性环境,在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钝化保护膜,使钢筋相对于中性与酸性环境下更不易腐蚀。

选用钢筋的规格和种类

钢筋混凝土中的受力筋含量通常很少,从占极件截面面积的1%(多见于梁板)至 6%(多见于柱)不等。钢筋的截面为圆型。在美国从0.25至1英尺,每级1/8英尺递增;在欧洲从8至30毫米,每级2毫米递增;在中国大陆从3至40毫米,共分为19等。在美国,根据钢筋中含碳量,分成40钢与60钢两种。后者含碳量更高,且强度和刚度较高,但难于弯曲。在腐蚀环境中,电镀、外涂环氧树脂、和不锈钢材质的钢筋亦有使用。

在潮湿与寒冷气候条件下,钢筋混凝土路面、桥梁、停车场等可能使用除冰盐的结极则应使用环氧树脂钢筋或者其他复合材料混凝土,环氧树脂钢筋可以通过表面的浅绿色涂料轻松识别。

第二篇:钢筋混凝土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报告

实习性质 认识实习

实习单位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 土木工程 班级 建筑工程2013级3班 姓 名 莫峰 学 号 1226210129 指导老师 葛若东 杨涛 林启富 钱凯 实习日期 2015.12.27—2015.12.31

2015年1月3日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认识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打下一个对工程的感性认识的基础,加强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理论与实际联系,系统地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深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初步体会道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工作特点,熟悉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的各种技术和管理工作,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思想准备。此外,通过实习,开阔视野,增加感性认识。

二、实习地点及学习收获

第一天实习地点:广西大学文科大楼和大型土木研究基地

第一站是文科大楼,由工地的负责人 何工 担任讲解员,他大概的讲解了这栋楼的设计理念和目前进展所处阶段。从中我们得知,工地正处于定点打桩阶段。首先要选择几个视野较为开阔,没有遮挡物的地点用全站仪进行放线定点,然后打桩。打桩用的打桩机底端用全金刚石组成的钻头进行钻进,强度大,耐磨,效率也高。缺点是噪音过大,影响周围居民和办公人员的正常工作生活。同时,由于文科大楼属于高层建筑,因而地基开挖较深,故,为了防止地基四壁发生倾塌,在其四周填堆大量泥土。

大型土木研究基地属于多层建筑,故相对于文科大楼,开挖较浅,四周无需堆填泥土。其定点打桩方式同上,但是其打桩机采用的是螺旋打桩机,底端旋进,通过螺旋构造带出泥土,同时灌入水泥,以加强其四周的强度。据讲解人员介绍,从打桩机旋进,灌入水泥,旋出,装配好带有钢筋笼一共只需约一小时。真正的做到了事半功倍。

东校园宿舍在建基地,采用静荷载的方式来观测桩的相应检测点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根据荷载与位移的关系判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

下午,目的地是南宁的华润中心。华润中心是南宁未来的地标性建筑,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按国际标准5A甲级写字楼建设,建成后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是一座高达445米的超高层建筑。工地目前正进行地下室一楼建设,从图中可以

看出,地下室一层的棱条和模板铺设已经基本完成。钢筋和重型构件在工地的运输都是由塔吊完成。据老师讲解,由于每种塔吊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故一般情况下,这种大型工地都是采用动臂和平臂塔吊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动臂塔吊吊臂起伏角度大,尾部回转半径小,相对于水平臂塔机,吊臂的大仰角相当于增加了塔身的高度;而平臂式范围广,起重平稳。

另外,由于该建筑是超高层建筑,地基下挖很深,地基四周的墙壁需要密集配置纵筋,来加强其承载能力。

第二天实习地点:南宁铝厂和广西文化艺术中心

第一站是南宁铝厂。南宁铝厂厂房由于其跨度很大,主要采用的是桁架结构。采用桁架结构的优点是其截面可以作得很高,具备较大的抗弯能力,而挠度小,桁架主要承受的是轴向力,可以很好的发挥钢筋抗拉压能力强的特点,而且省料,自重小,不笨重。

该厂房梁与梁之间采用了超静定结构,这种柱间支承使其具有较好的抵抗破坏能力,结构变形小,结构刚度强,多余联系被破坏后仍能维持其几何不变性。其屋顶采用的是水平纵横向支撑,作用是加固结构。

如上图所示,由于梁的跨度较大,因而需要通过增加梁的截面高度来提高其抗剪能力,一般单跨简支梁的截面高度为其跨度的1/10。例如,如果跨度为20米,那么梁的截面高度应该设计为2米。由于梁内部运用了大量的混泥土,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内外温差较大,导致混泥土开裂,徐变加剧,影响混泥土的强度,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梁报废,危机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一般的解决方式是采用混泥土块,每块混泥土内部通入两根细水管,让通入的水流带走内部的热量。

双梁桥吊,应用在跨度大、起重量较重、工作级别高的厂房。较单梁桥吊,性能高、速度快、性能级别高、承重量大、使用寿命长,需要人工操作。底部的两根支撑柱之间增设小柱,以增强其稳定性。由于厂房跨度大,还需要在厂房上部设置天窗以供厂房内部采光通风。

下午的目的地是广西文化艺术中心。

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南宁市五象新区核心区内,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至2010年底,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立项、规划选址已获批复。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将成为广西重大文化性公共设施和最高级别的艺术表演中心。

(广西文化艺术中心成品图)为了增强地基的防水性能,保护地基及便于绑扎钢筋,需要在混泥土基础和地基之间做以下处理:垫层,防水基层处理,到防水层,防水保护层。

剪力墙变形为弯曲变形,其受力主要是平面内的水平力,考虑抗震设计时竖向压力对剪力墙受力不起控制作用,主要是水平力,在水平力作用下剪力墙就会顺着水平力方向发生弯曲变形,而抵抗这种变形引起的弯曲主要是竖向钢筋,水平钢筋承受水平方向的剪力——与梁箍筋类似,同时约束竖向钢筋如果水平钢筋放在内侧其约束作用就会很微弱。

该部分的檩条和模板已经安置完毕,只需将钢筋混泥土铺设在模板上,待混泥土凝固,达到规定强度,即可拆去模板和棱条。

第三天实习地点:南宁市报税出口加工产业园和拖来机厂

上午前往南宁市报税出口加工产业园。该厂房所在地区,由于地基稳定,强度大,因此不需要对整体设地基,只需要对每根受力柱的底部进行地基加固即可。另外,仔细观察,会发现,受力柱自下而上逐渐变细,这是考虑到柱子受力大小自下而上逐渐变小,这样设计可节省钢材,减小可施工难度。

该厂房是用预制钢结构以焊接的方式连接的,每块钢结构内部都预先焊接了细钢筋,以加强其抗剪强度。而外面的钢模板同时起到了檩条和模板的作用,混泥土可以直接浇筑在构件的里面,既节省了拆模时间,又可以约束混泥土,增大其受压强度。

楼层之间设置了一个 八字形 钢结构,该结构的作用主要是减轻柱的轴向受力,增强整体的稳定性能。楼梯是采用梁式楼梯,原因主要是楼梯跨度较大,且钢结构的荷载较大。

最后的目的地是一家旧拖来机厂。该厂的外墙采用的是砌体结构,施工方便,造价低廉。门上用砖块斜砌成拱梁,以承担上部传来的压力,且无需配筋。同时,门的左侧设一抗风柱,抗风柱的作用主要是传递墙的风荷载,上通过铰节点与钢梁的连接传递给屋盖系统而至于整个排架承重结构,下通过与基础的连接传递给基础。

窗口设置的梁属于一梁三用,即圈梁,连系梁及过梁。圈梁的作用是增加房屋整体刚度,减少不均匀沉降;连系梁的作用是增大建筑物的横向或纵向刚度,除承受自身重力荷载及上部的隔墙荷载作用外,不再承受其他荷载;过梁常在门窗洞口上设置的横梁,它支撑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门窗等洞口两边的墙。

(过梁,内设细小钢筋)

(挑梁,钢筋混泥土悬臂构件,承受固定荷载和活荷载)

由于厂房的跨度较大,为了防止因为温度变化,而产生挤压或者收缩的现象,因此需要在一定距离内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内部用沥青填埋。需要注意的是,房屋横竖方向发生改变的地方也需要设置伸缩缝。

图下的突出来的部分叫做牛腿,牛腿有的地方又叫“马腿”,其作用是来支撑上部吊车梁等而设置。中国古代,一般是用来支撑屋顶出檐部分。

厂房上部右边设置平面桁架,左侧设置空间桁架。空间桁架自重很轻,受力性能好,故可以达到很大的跨度。

三、实习的感想与收获:

结束了为期3天的认识实习,感触颇多。回想这几日,虽然每天早起晚归,但是过的却很充实。从理论到实践,围绕着这个转变,我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渐渐的成长,也获得了许多平时课本上无法传授的知识,下面就是本人实习的感想: 首先,这次实习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去认识,了解自己的专业。从实际出发,理论结合实际,让我们更加充分的去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了解目前本专业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让毕业准备就业的同学有目的的去学习。同时,这次实习让我们与已经就业的学长们有所交流,从中我知道了课本理论对于一位工程管理人员的重要性,使我下定决心去认真学习,掌握已学和将要学习的知识。最后,实习期间,我一直抱着一个学习的心态,认真听老师讲解工地的机械设备的使用和作用,房屋构造以及其作用。老师细致的讲解了每个细节,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本专业的重要性和掌握好相关知识的迫切性。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认识实习,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的知识的浅薄和在实践运用中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与老师所讲解的知识不知所云,幸好老师耐性细致的答疑解惑,这才让我从中略有所学。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才发现自己所学的局限性,这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第三篇:钢筋混凝土读书报告(共)

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读书报告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经过一个学期对《钢筋混凝土原理与分析》的学习,再加上平时阅读的一些关于混凝土的书籍和期刊,我对钢筋混凝土理论有了初步的认识。我选取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一个章节(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细细研究了一番,因此我的读书报告将主要围绕这一章进行。

一、内容摘要及自我理解

混凝土是以水泥为主要胶结材料,拌合一定比例的砂、石和水,有时还加入少量的各种添加剂,经过搅拌、注模、养护等工序后,逐渐凝固硬化而成的人工混合材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很高,抗拉强度相对很弱,把钢材放置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作用是承受拉力,以弥补混凝土抗拉强度的低下和延性的不足。因此,钢筋混凝土就是以混凝土为主体,配置不同形式的高抗拉强度的钢筋所构成的组合材料,两者的性能互补,成为迄今结构工程中应用最为成功、最广泛的组合材料。

1.粘结力的组成

首先,钢筋和混凝土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它们为什么能共同工作呢?原因有两点:其一,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体积收缩,对钢筋产生粘结力(亦叫握裹力);其二,两者的膨胀系数基本一致(钢筋为1.2×10;混凝土为1.0×l0— 1.4×10),受温度影响时,其变动基本相同,不致破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而导致两者脱离。实践证明,钢筋和混凝土之所以能共同使用,主要条件就是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作用。

一个钢筋混凝土梁只有当钢筋沿全长与混凝土可靠地粘结,在荷载作用下次梁的钢筋应力随截面弯矩而变化,才符合梁的基本受力特点。根据混凝土构件中钢筋受力状态的不同,粘结应力状态可分作两类问题:(1)钢筋端部的锚固粘结。在简支梁支座处的钢筋端部、梁跨间的主筋搭接或切断的外伸段等,钢筋的端头应力为零,在经过锚固后,钢筋的应力应能达到其设计强度。(2)裂缝间粘结。受拉构件或梁受拉区的混凝土开裂后,裂缝截面上混凝土退出工作,使钢筋拉应力增大,但裂缝间截面上混凝土仍承受一定的拉力,钢筋的应力偏小,钢筋应力沿纵向发生变化,其表面必有相应的粘结应力分布,粘结应力的存在,是混凝土能钢筋的平均应变和总变形小于钢筋单独受力是的相应变形。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或者抗滑移力由三部分组成:

(1)混凝土中的水泥凝胶体在钢筋表面产生的化学粘着力或吸附力,其抗剪极限值取决于水泥的性质和钢筋表面的粗糙程度。

(2)周围混凝土随钢筋的摩阻力,当混凝土的粘着力破坏后发挥作用,它取决于混凝

5-5

-5土发生收缩或者荷载和反力等对钢筋的径向压应力,以及两者间的摩擦系数等。

(3)钢筋表面粗糙不平,或变形钢筋凸肋和混凝土之间的机械咬合作用,即混凝土对钢筋表面斜向压力的纵向分力。

其实粘结力的三部分都与钢筋表面的粗糙程度和锈蚀程度密切相关,在试验中很难单独量测或严格区分,而且在钢筋的不同受力阶段,随着钢筋滑移的发展,荷载的加卸等各部分的作用也有变化。

2.粘结应力试验方法

结构中钢筋粘结部位的受力状态复杂,很难准确模拟,现有两类钢筋拔出试验方法:(1)拉式试验

这是最早的试验方法,试件一般为菱柱形,钢筋埋设在其中心,水平方向浇注混凝土。试验时,试件的一端支承在带孔的垫板上,试验机夹持外露钢筋端施加拉力,直至钢筋屈服。上述试件的加载端混凝土受到局部挤压,与结构中钢筋端部的应力状态差别大,影响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后来就有人将其改为试件加载端的局部钢筋与周围混凝土脱空的试件,这种方法解决了局部挤压的问题,但是对于配置螺纹钢筋的试件常会因纵向劈裂破坏。至今各国对这类试验的标准试件的规定尚不统一。

(2)梁式试验

梁式试件能更好地模拟钢筋在两端的粘结锚固状况,它分两半制作,钢筋在加载端和支座端各有一段无粘结区,中间的粘结长度为10d。梁跨中的拉区为试验钢筋,压区用铰相连,力臂明确,以便根据试验荷载准确地计算钢筋拉力。这种试验方法的思路是很巧妙,但是我感觉因为那个铰的存在,会增大的试验的难度,钢筋的实际受力情况可能会很复杂。

这两类试件的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材料和粘结长度相同的试件,拉式试验比梁式试验测得的平均粘结强度高,主要是由于两者的钢筋周围混凝土应力状态不同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差别。

试验方法虽多,但是试验测的都是极限拉力,不能直接得到钢筋拉拔过程中某个位置处的应变值,从而建立钢筋应变(力)沿长度的分布规律。为了量测粘结应力沿钢筋埋长的分布,又不破坏其粘结状态,必须在钢筋内部布置电阻片。因为如果直接在钢筋表面贴应变片,那么在钢筋拉拔过程中就会导致应变片本身损坏;如果用套管将应变片保护起来,又会造成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状况失真。在钢筋内股粘贴应变片这种方法虽然操作麻烦,但是能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

3.粘结机理研究 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的极限粘结强度相差悬殊,粘结机理和破坏形态多有不同,分述如下:

(1)光圆钢筋

光圆钢筋的粘结强度在钢筋滑动前取决于化学粘着力,滑动后则主要取决于摩阻力。光圆钢筋从混凝土中拔出的过程:当加载初期,钢筋与混凝土界面上开始受剪时,化学粘着力起主要作用,此时截面无滑移。随着拉力的增大,从加载端的粘着力很快被破坏,此时钢筋只有靠近加载端的一部分受力,粘结应力分布也限于这一段。随着荷载增大,钢筋的受力段逐渐加长,粘结应力分布的峰点向自由端移动,加载端滑移加快。当滑移段遍及钢筋全埋长,粘结应力的峰点很靠近自由端,此时加载端粘结破坏严重,粘结应力已很小,钢筋的应力接近均匀。当自由端达到钢筋的极限粘结强度时,钢筋的滑移急速增大拉拔力由钢筋表面的摩阻力和残存的咬合力承担,最终,钢筋从混凝土中被拔出。光圆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较低,滑移较大,粘结性能较差。

(2)变形钢筋

变形钢筋和光圆钢筋的主要区别是钢筋表面具有不同形状的横肋或斜肋。

一个不配横向筋的拔出时间,开始受力后钢筋的加载端局部就因为应力集中而破坏了与混凝土的粘着力,发生滑移。当荷载增大时,钢筋自由端的粘着力也被破坏,开始出现滑移,加载端的滑移加快增长。

光圆钢筋拉拔试验的破坏形态均为钢筋自混凝土中拔出的剪切破坏,变形钢筋一般形成劈裂式破坏。从机理上分析这是因为在拉拔过程中,变形钢筋表面突出的肋就像混凝土的楔子,对混凝土有挤压和剪切作用,使得肋前混凝土压碎,并在肋前形成斜面。作用在斜面上的力沿钢筋轴线方向的分力为粘结应力的主体,垂直钢筋轴线方向的分力为径向扩张力,它在周围混凝土中产生环形拉应力,导致出现劈裂裂缝。

图1 图2

比较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的粘结应力-滑移曲线不难发现,和光圆钢筋相比,变形钢筋自由端滑移是的应力值接近,但是应力和极限应力的比值却大大减小,钢筋的受力段和滑移段的长度也较早的遍及钢筋的全埋长。

在光圆钢筋的粘结应力-滑移曲线中,我发现大概在滑移超过0.25mm的时候加载端的滑动值将小于自由端的滑动值。变形钢筋的曲线只画了一部分,再往后延伸,似乎也有自由端滑动值大于加载端滑动值的趋势。为什么加载端的滑动值会小于自由端地滑动值?其中的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状态是什么?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想到合理的解释。

4.粘结应力-滑移本构模型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些设计或分析过程中要求应用钢筋和混凝土间的粘结应力-滑移本构关系,那么首先就要确定其中的两个特征值,即劈裂应力和极限粘结强度,然后再通过假设做出粘结应力-滑移的本构模型。

(1)劈裂应力

图3 试件劈裂时的应力状态

图3(a)是将钢筋周围的混凝土简化为一厚壁管,劈裂面上得拉应力均匀分布,这是一种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后来就有人对这种方法提出质疑,因为在径向裂缝处不可能有应力存在,并且劈裂面的拉应力是非均匀分布,于是就提出了图3(b)这种应力状态模型。但是他的这种假设过于繁琐,后人就又提出了图3(c)这种应力模型,这种模型既考虑了径向裂缝处无应力的情况,也对劈裂面的拉应力做了简化。这些都是在熊老师的提示下,我才在这貌似简单的图里看出前人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再改进的一系列探索过程。

(2)极限粘结强度

钢筋与混凝土的平均极限粘结强度,一般用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式。粘结应力状态过于复杂,此时已经无法做出粘结应力的模型,只有靠做大量的试验后得到一个回归分析式。

5.粘结应力的影响因素

通过大量的试验我们发现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及各项特征值,受到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1)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会延迟拔出试件的内裂和劈裂应力,提高极限粘结强度和粘结刚度。(2)保护层厚度。增大保护层厚度,加强了外围混凝土的抗劈裂能力,能提高试件的劈裂应力和极限粘结强度。

(3)钢筋埋长。试件的粘结强度随埋长的增加而降低,埋长很大的试件,钢筋加载端达到屈服而不被拔出。

(4)钢筋的直径和外形。直径越大的钢筋,相对粘结面积减小,不利于极限粘结强度;肋的外形变化对钢筋的极限粘结强度值差别不大,对滑移值影响稍大。

(5)横向箍筋。拔出试件内配设横向箍筋,能延迟和约束径向-纵向劈裂裂缝的开展,阻止劈裂破坏,提高粘结强度。

(6)横向压应力。横向压应力作用在钢筋锚固端,增大了钢筋和混凝土界面的摩阻力,有利于粘结锚固。

另外,浇注钢筋混凝土时钢筋所处的位置及混凝土的密实度、骨料的粒径、数量和表面形态等也是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概括的来说,就是所有与钢筋和混凝土有关的因素都会影响粘结强度。

二、心得体会

通过这一个学期对钢筋混凝土原理与分析的学习,我对这门课以及研究生阶段如何学习有了初步的认识。

1.本科阶段我学习的是《钢筋混凝土原理与设计》主要是学习“是什么”,比较简单概括的讲了一下原理,重点在于如何运用某种方法进行计算和设计。研究生阶段我学习的是《钢筋混凝土原理与分析》主要是学习“为什么”,比较详细的介绍各种原理,以及各种试验中试件的受力机理分析,重点在于分析前人研究总结这种原理的过程,即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2.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不定向的,且随时间和环境条件而变化的多相混合材料,因此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复杂多变。在做试验时,所有与钢筋和混凝土有关的因素都有可能会影响试验的结果,所以在进行试验前应考虑所有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设置多种对比试件,这样才能排除次要因素的影响,得出科学真实的结论。

3.钢筋混凝土内部应力状态复杂,在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时,时常会做各种简化假设,巧妙并且贴合实际的假设能避免很多分析上的困难。因此,“如何简化假设以及为什么这样简化假设”将会是我学习和实践的重要环节之一。

三、结语

所有前人的研究成果,加深了我们对钢筋混凝土的材料和结构性能的规律性认识,提高了结构设计和施工的水平,促进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今后,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必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参考文献

[1]王艺霖.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2]张立敏,曹秀丽.浅谈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4.9 [3]李会杰,谢剑.超低温环境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J].工程力学.2011.S1 [4]杨松荣.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研究[J].建筑科技与管理.2010.2 [5]赵羽习,金伟良.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2.2 [6]沈蒲生.混凝土结构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王录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8]王铁成.混凝土结构原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第四篇: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算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工程力学09—1 班

第四小组

目录

一、设计资料..............................................................................3

二、结构构件选型......................................................................4

三、结构计算..............................................................................4

四、荷载组合与内力组合.........................................................17

五、柱、基础的配筋计算.........................................................17

六、基础设计.............................................................................24

七、参考资料.............................................................................29

混凝土

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一)、设计题目:金工车间单跨厂房结构设计。

(二)、设计条件:

1、工艺要求:本工程为某城市郊区某铸造车间,工艺要求为一单跨单层厂房,跨度为27m,长度为102m,柱距6m,车间内有15/3t 和30/5t 两台A5级工作制吊车,轨顶标高10.2m。吊车的有关参数见下表 1-1。

2、工程地质情况:天然地面下1.2m 处为褐黄色亚粘土老土层,作为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140kPa,初见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0.7m,(标高-0.85m)。

3、地震设防烈度:无要求

4、建筑资料和荷载资料:

(1)屋面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板重(包括灌缝在内)标准值 为 2kN/m2。

(2)天沟板板重标准值 2kN/m2。

(3)屋架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形屋架,屋架自重标准值 109kN/榀。

(4)吊车梁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吊车梁高 1200mm,自重标准值 50kN/根,轨道及零件重1kN/m,轨道及垫层构造高度 200mm。

(5)假设工业厂房用期50 年。阜新地区雪荷载标准值 0.4 KN/m

2、基本风压0.6 KN/m 2。

(6)设计任务排架柱及基础材料选用情况

①柱

混凝土:采用C35,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 HRB400级钢筋,箍筋采用

HRB335级钢筋。②基础

混凝土:采用C25,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

(三)设计内容:

1.确定纵横定位轴线,上柱的高度及截面尺寸;下柱的截面尺寸;布置屋盖支撑,柱及柱间支撑;

2.排架计算简图及进行荷载计算;

3.排架内力计算与内力组合; 4.排架柱牛腿设计;

5.排架柱截面的配筋计算; 6.预制柱下基础设计;

7.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标准格式,用 8.绘制施工图纸(1 #图 纸一张)

(1)结构布置图(屋面板、屋盖支撑布置、吊车梁、柱及柱间支撑、墙体布置)(2)基础施工图(基础平面平面布置图及基础配筋图)(3)柱施工图

二、结构构件选型 :

结构的名称

屋面板

天沟板 天窗架 屋架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形屋

架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吊

车梁 表 1.1 主要构件选型

选取材料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

重力荷载标准值 kN/m 2 kN/m 2 57 kN/ 榀 109 kN/ 榀

m 吊车梁高 1200m,自重标

准值 50 kN/ 根,轨道及零

件重 1 kN/m,轨道及垫层

构造高度 200 mm。

A4 纸打印计算书一份。

吊车梁

吊车 吨位 /3t 30 /5t 吊车有关参数表 1-

起 重 吊 车 轮 距 最 大 轮 最 小 轮 起 重 机 小 车 总 车高

量宽 压 压 总重 K H

重 Q1

B(mm)

P

Pmin

max

(K(mm)(KN)(KN)(m)

(KN)N)(KN)

/ 5160 4100 148 33 215 66.1 29.4

294 / 6150 4800 290 70 118 107.8 2.734 49

三、结构计算

(一)结构计算简图(由于 A、B 柱的对称性,所以以下计算过程以

1、排架柱的高度

、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基础高度:(1)

Q A 柱为例)

0.23 = 5.75 KN / m G = 25×根据柱的高度、吊车起重量及工作级别等条件,确定柱的截面尺寸,经计算得截 面几何特征,汇总见表。

柱截面尺寸及相应的计算参数

表 2-

面积

mm 截面尺寸/ 2 惯性矩/ mm

/ mm

500 矩 500 ×

1000 × 150 × 10 I500 ×

0

2.5 × 10 2.3 ×计算参数 柱号

上柱

A,B

下柱)

自重/(kN/m

5.21 ×

6.25 5.75

3.141 ×

3、荷载计算(1)恒 载计算

a、屋盖恒载标准值:

预应力大型屋面板 天沟板 天窗架 屋架自重

则作用于横向平面排架边柱柱顶屋盖结构自重为: G1=(4*6*27/2+57+109/2)=435.5KN

uh

1-200 e

=

mm 作用在轴线的右侧。计算偏心距 = 500/2 - 200=2

1M 1 A = M 1 B = G

1Ae

A =

435.5*0.05=21.775 KN.m KN m KN m 57 kN/ 榀

kN/ 榀

M 2 A = M 2 B = G 2 A e

2A =

435.5*0.25=108.875 KN.m b.柱自重标准值: 上柱 下柱

G2a=6.25*3.25=20.315KN G3a=5.75*7.75=44.563KN

2M 2 A = G 2 Ae

= 5.078 KN.m

、屋面活载(不上人屋面,取 0.70 KN m 大于屋面雪载 0.4 KN m)故(2)

Q

1A = Q1

B = 0.7*6*27/2=56.7 KN

M 1 A = Q e1

A = 2.835 KN.m

= 14.175 KN.m

2M 2 A = Q Ae A

(3)、吊车梁及轨道连接重力荷载 G 4 A = G 4 B(50+0.4*6)=52.4 KN M 4 A = M 4 A = 52.4*0.4=20.96 G 4 AeKN.m 吊车荷载

QA1 1 = B = 吊车的参数: 吊车有关参数表 1-吊车 起 重

吊 车 轮 距

K

B

(mm)

最 大 轮 最 小 轮 起 重 机 小 车 总 车高

压 P

max(KN)

压 Pmin

(KN)70

(KN)

总重

重 Q

1(KN)

(m)H

量宽 Q 吨位

(K(mm)N)/5t

294 / 49 /3t

/ 29.4

5160

4100

6150

4800

290 118 107.8 2.734

33 215 66.1

可算出出吊车梁支座反力影响线中个轮压对应点的竖向坐标值,如图4所示:

图4 吊车荷载作用下支座反力的影响线

(1)、吊车的竖向荷载

: 情况(a)

=0.9γ

pmax ∑ y i =0.9×(0.738+0.055)] Dmax

QF

1.4×

[290×

(1+0.2)+148 ×

=585.36 KN

i= 0.9 × 1.4×(1+0.2)+33 ×(0.738+0.055)] Dm in =0.9γ

Q F min ∑ y

[70 ×

=110.17 KN

: 情况(b)

pDm ax =0.9γ

QF max ∑ y i =0.9×

1.4×

[290×

(0.738-0.062)+148×

(1+0.317)]

=492.60 KN

1.4×(0.738-0.062)+33 ×(1+0.317)] Dmin

=0.9γ

Q F min ∑ yi=

0.9

×

[70 ×

=114.38 KN

(1)吊车的横向荷载

水平刹车力: T1=1/4α β(水平刹车力: T2=1/4α β(× 0.12×

0.9×

(150+215)=9.855 KN Q2+g2)

= 4 × 0.12×

0.9×

(300+118)=11.286 KN Q1+g1)

= 4 吊车横向荷载设计值: Tmax= γ

Q

∑ T ∑ yi

=1.4 × [11.286 × +(0.738+0.055)]

(1+0.2)9.855×

=29.83 KN

风荷载(6)

6KN

/ m 2,对于城市地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 z 阜新地区的基本风压 ω 0 = 0.按 B 类地区考虑高度取值。对 q

1,q 2 按柱顶标高 10.2 m 考虑查得 μ z = 1。

风荷载体型系数图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参照荷载规范,并用插值法求出不同标高时的系数。则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如表

标高(m)

∝ z

10.0 11.834 1.00

1.074 所示。

15.0 1.14

表 2 15.384 1.148

15.99 1.162

17.65 1.198

18.92 1.226 1.25

均布风荷载如下表:(序号

z ω 0 l qi

= β z μ sμ)

β

Z

μZ

μs

ω0

q(KN/m)

方向 2 3 1 1

1.074 1.148 1.162

0.8 0.8 — 0.2

0.6 0.6 0.6

3.093 3.307 0.836

← 1 1.198 0.6 0.6 2.588

→ 1 1.226 — 0.7 — 0.7 — 0.6 — 0.6 — 0.5 — 0.5

0.6 3.090

← 7 8 1 1

1.226 1.198 1.162

0.6 0.6 0.6

3.090 2.588 2.509

→ 10 1

1.148 1.074

0.6 0.6

2.067 1.933

排架荷载总图如图

3.内 力计算

恒载作用下的内力(1)由于单层厂房多属于装配式结构,柱,吊车,梁及轨道的自重,是在预制柱吊装 就位完毕而屋架尚未安装时施加在柱子上的,此时尚未构成排架结构。但在设计

中,为了与其他荷载项计算方法一致,并考虑到使用过程的实际受力情况,在柱,吊车梁及轨道的自重作用下,仍按排架结构进行内力计算。1)在 G1(屋架)作用下

A M 1 A = M 1 B = G1

Ae435.5*0.05=21.775 KN.m

= A M 2 A = M 2 B = G 2 A

0.244;

0.166

λ=

已知 n=,e 2

= 435.5*0.25=108.875 KN.m

则有:

λ 1 1? ? ? λ ? ? ? ? ? ? 1

=1.8164)2)活载作用下 1)屋面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Q1 与 G1 作用位置相同,即成比例。则有: Q1 =56.7KN

R = R1

× Q1

G1= 2.678 KN

(→)M 1 = M 11 × Q1

G= 3.969 KN.m 1

M=Q1

2M 12 × G= 119.845K N.m

N1 =

Q1

= 56.7k N

屋面活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分别示于图 9 和图13

(10)吊车竖向活载作用下的内力 ①最大轮压作用于 A 柱时 A 柱 B柱

M A

= D maxe

/ m= 585.36×

0.4= 234.144kN

0.4 = 44.068M B

= D min e= 110.17 ×kN

/ m

计算简图如图 11 所示:

图 11 吊车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与恒载计算方法相同,可得 A 柱 B柱

C3=

C2=

1.31467

M 4 A

RA

= C 3 = — 24.756(←)

H M 4 B

RB

= C 3 = 4.659(→)

H

A 柱与 B 柱相同,剪力分配系数 ?A = ?B = 0.5,则 A 柱与 B 柱柱顶的剪力分别为

A 柱 VA = RA14.708kN

(←)B 柱 VB = RB2.1

+ λ 3 0.n C = =0.703 + λ.? ? ? 0? ? ? 1 1 + λ 3μ Am(RA + RB)

= 3.087k N(←)VB = RB1)n C = = 0.3557 8

λ 1 + 3C11q1H = 0.3557*3.09*12.434 =C11q2 H =0.3557?1.93?12.434=-2 7.361(←)

图 14

排架单元结构对称,柱中的轴力为零,计算简图如图 15 所示

μ = 0.5,则有: VA = R1 + ?(-R1R2 + W)= 10.839 ΚΝ

根据计算左来风情况下的 M 图如图 16 的实线所示

四、荷载组合与内力组合

排架单元结构对称,可仅考虑 组合。

A 柱的截面。具体情况见表 的汇总和表 4 的

表 3 —荷载汇总表

荷载汇总表

竖向吊车荷载 水平吊车荷载 最大轮压作用于 水平力作用方向

A B 向左 向右 3 4 5 6

-44.62

-44.64

± 6.90

± 6.90

左来风

64.36 截面 内力

恒载 1

活载 2

2.965

右来风

-41.78

M

ⅠⅡ

N

-75.28-11.2 189.52 0.56 ± 14.50 ± 14.50 64.36-41.78

508.21 56.7 585.36 110.17 0 0 0 0

M 47.05 6.78 5.26-138.8-265.9 265.88 320.679-284.2

Ⅲ0.5h

+ aˊ

s =(mm)As

= A

ˊ)fˊ

y(h0

-aˊ、x < hˊ

f 时,当 x > 2 aˊ

s = As

= A

εe

N(-0.5h

+ 0.5 x)2

(mm)

ˊ

y(h0ˊ)f

-a

i

1920.4

842.4

ρ min Ac

(mm)(一侧纵向钢筋)

500

2(2081)

460 Φ 16 2 Φ 18(911)一侧被选受拉钢筋及其面积(mm)

A 柱的上柱和下柱截面的配筋图见下图 4-

具体钢筋的型号见施工图 23

a / h0

< 0.3,可以不设弯起筋

@

按构造要求布置水平箍 筋,取 φ12,上部 2 / 3h 100

03

? ? ? × 585 = 390mm 范围内水平箍筋

? ? ? 总面积为:

2 a / h0

= 160 / 575 = 0.278

< 0.3,可不设弯筋 满足要求。A = 113.1×

390

> = 441.1 mm

As

763 = 381., 满足要求 = 0.5× 5 mm

牛腿配筋图见下图。

4、柱的吊装验算

柱子吊装阶段验算

荷载:包括上柱,牛腿和下柱的载荷。(1)上柱: 牛腿: 5×÷ 10 × 25 = 6.25(KN / m)

(22)×062 + 0.22)-(1

.0 + 0..0.0.22 ×

? ?? ? ??×

= 20.17

KN / m × 0.25 ÷ 0.6

..2

下柱: 3 × 10 ÷ 10 × 25 = 5.75 KN / m 6

自重:包括上柱,牛腿和下柱的自重。(2)

1.5 6.× 25

= 11.25 KN ? m 上柱自重: g 1 = 1.2 ×

1.20.17 = 36

×.30 KN ? m 牛腿自重: g 2 = 1.2 ×

KN ? m

1.× 5

×.75

= 10.35

下柱自重: g 3 = 1.2 弯矩:(3)M 1 = q1

×

Hu 2

= 11.25

×.034

= 51.78 KN / m

= [(5.5/ 2)-(1/ 2)-1.205]×4-[(4/ 2)-(0.5/ 2)-1.205]2 = 3.88m2

A2 =(bc + h0)h0 =(0.5+1.205)×1.205 = 2.05m2 Fl = pn,max A1 =105.34×3.88 = 408.12KN

0.6 f1 A2 = 0.6×1.27 ×2.05×103 =1562.1 >Fl(满足要求)

(2)验算变阶处冲切

bc =1.25m,ac =1.75m,h0 =0.905m

A1 = [(5.5/ 2)-(1.75/ 2)-0.905]×4ac)2(2b+ bc)=1/ 48×(105.34 +84.32)(5.5-1)2(2×4 +0.5)= 680.11KN / m ASΙ =(MΙ / 0.9h0 f y)=(680.11×10)/(0.9×1205×360)=1741.99

[]

mm2

(2)截面Ι′— Ι′ p′nΙ =88.21KN

MΙ′=1/ 48×(105.34 +88.21)(5.50.5)(2×5.5 +1)= 491.29

mm2

/((0

(h

×0

×120512

< AS ΙΙS

= M ΙΙ / [.= 1271.02 mm

0)×

360 ] = 1113.77.故配置 φ12@160

(mm)A

= 1357.2 S

参考文献

⑴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 B/T 50105-2001).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⑵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⑶ 建筑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⑷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⑸ 徐占发主编.建筑结构与构件设计.北京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6 ⑹ 苏小卒主编.砌体结构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

⑺ 沈蒲生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第五篇:钢筋混凝土底板(本站推荐)

钢筋混凝土底板、墙的钢筋施工工艺标准 材料及主要机具:

1.1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1.2 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铁丝的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

1.3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各种挂钩或撑杆等。1.4 工具: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作业条件:

2.1 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按钢筋绑扎顺序分类堆放,并将锈蚀进行清理。

2.2 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2.3 当施工现场地下水位较高时,必须有排水及降水措施。

2.4 熟悉图纸,确定钢筋穿插就位顺序,并与有关工种作好配合工作,如支模、管线、防水施工与绑扎钢筋的关系,确定施工方法,作好技术交底工作。3 工艺流程: 划钢筋位置线→运钢筋到使用部位→绑底板钢筋→绑墙钢筋

3.1 划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一般让靠近底板模板边的那根钢筋离模板边为5cm,在底板上弹出钢筋位置线(包括基础梁钢筋位置线)。

3.2 绑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

3.2.l 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底板受力情况,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3.2.2 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3.2.3 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梅花型摆放。如基础底板较厚或基础梁及底板用钢量较大,摆放距离可缩小,甚至砂浆垫块可改用铁块代替。

3.2.4 底板如有基础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3.2.5 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时,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或钢筋支架(间距以1m左右一个为宜),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

3.2.6 底板钢筋如有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中心及两端扎牢。如采用焊接接头,除应按焊接规程规定抽取试样外,接头位置也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2.7 由于基础底板及基础梁受力的特殊性,上下层钢筋断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2.8 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3.3 墙筋绑扎:

3.3.1 在底板混凝土上弹出墙身及洞口位置线,再次校正预埋插筋,如有位移时,按洽商规定认真处理。墙模板宜采用“跳间支模”,以利于钢筋施工。3.3.2 先绑2~4根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画好竖筋分档标志。一般情况横筋在外,竖筋在里,所以先绑竖筋后绑横筋。横竖筋的间距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3.3 墙筋为双向受力钢筋,所有钢筋交叉点应逐点绑扎,其塔接长度及位置要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的要求。

3.3.4 双排钢筋之间应绑间距支撑或拉筋,以固定钢筋间距。支撑或拉筋可用φ6或φ8钢筋制作,间距1m左右,以保证双排钢筋之间的距离。

3.3.5 在墙筋外侧应绑上带有铁丝的砂浆垫块,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3.3.6 为保证门窗洞口标高位置正确,在洞口竖筋上划出标高线。门窗洞口要按设计要求绑扎过梁钢筋,锚入墙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3.3.7 各连接点的抗震构造钢筋及锚固长度,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如首层柱的纵向受力钢筋伸入地下室墙体深度;墙端部、内外墙交接处受力钢筋锚固长度等,绑扎时应注意。

3.3.8 配合其他工种安装预埋管件、预留洞口等,其位置,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4 保证项目:

4.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及使用的钢板,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口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焊接。

4.2 钢筋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4.3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4 焊接接头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规范的专门规定。5 基本项目:

5.1 绑扎钢筋的缺扣、松扣数量不得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5.2 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5.3 用Ⅰ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5.4 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5.5 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焊瘤,接头处无裂纹、气孔、灰渣及咬边。接头尺寸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以下规定:

5.5.1 绑条沿接头中心的纵向位移不大于0.5d,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5.5.2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3mm。5.5.3 焊缝厚度不小于0.05d。5.5.4 焊缝宽度不小于0.1d。5.5.5 焊缝长度不小于0.5d。5.5.6 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

5.6 成型钢筋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防止钢筋变形、锈蚀、油污。

5.7 绑扎墙筋时应搭临时架子,不准蹬踩钢筋。

5.8 底板上、下层钢筋绑扎时,支撑马凳要绑牢固,防止操作时踩变形。5.9 严禁随意割断钢筋。5.10 墙、柱预埋钢筋位移:墙、柱主筋的插筋与底板上、下筋要固定绑扎牢固,确保位置准确。必要时可附加钢筋电焊焊牢。混凝土浇筑前应有专人检查修整。5.11 露筋:墙、柱钢筋每隔1m左右加绑带铁丝的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5.12 搭接长度不够:绑扎时应对每个接头进行尺量,检查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13 钢筋接头位置错误:梁、柱、墙钢筋接头较多时,翻样配料加工时,应根据图纸预先画出施工翻样图,注明各号钢筋搭配顺序,并避开受力钢筋的最大弯矩处。

5.14绑扎接头与对焊接头未错开:经对焊加工的钢筋,在现场进行绑扎时,对焊接头要错开搭接位置。因此加工下料时,凡距钢筋端头搭接长度范围以内不得有对焊接头。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2 钢筋力学性能复试报告。

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和可焊性试验报告。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4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报告。5 焊条、焊剂出厂合格证。

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7 钢筋分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下载钢筋混凝土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钢筋混凝土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钢筋混凝土心得体会

    学习《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的心得体会 《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是学期我们土木工程本开设的基本专业课之一。经过三个星期的学习,对于钢筋混凝土这种最常见的建筑材料,它的发......

    钢筋混凝土结构实践认识实习报告(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5篇

    认识实习报告 在老师的带领下历经三天半的认识实习圆满结束,通过对大型工业厂房、大型公共建筑、服役工业基地和基础工程等地的参观,我对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特点有了初步认......

    钢筋混凝土围墙施工

    围墙工程 [一] 围墙建筑部分 一、施工准备 1、图纸审核及原地貌复测,发现图纸有误或现场与设计不符的及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复查。 2、修建临时施工便道、布置材料堆放场地及......

    案例钢筋混凝土方案案例(范文)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一)施工图设计文件 (二)国家颁发的现行规范规程标准 (三)施工手册(第四版)1.1《砌体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大纲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钢筋混凝土结构 (学分5,学时75)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类大课,内容分为“基本构件”和“结构设计”两部分。......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A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A)(闭卷) 姓名 学号 班级12313041 一、选择题(3×10) 1. 在使用阶段的计算中,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与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相比,增加了( )项内容。 A 正截面承载力计......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施工

    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施工方法排水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排水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开工准备测量放样开挖沟槽基础混凝土浇筑人工配合机械安管管座混凝土浇筑接口检查井......

    《钢筋混凝土结构》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 )为依据的。 A.斜拉破坏 C.斜压破坏 2、减小裂缝宽度的主要措施是( )。 A.增加钢筋的直径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