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纪金融危机的成因
世纪金融危机的成因
当美国的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出于利益的驱动和过度的对未来资产增值的自信,开发出无需首付,无需收入证明,只需进行资产抵押手续的次贷产品时,这场世纪金融危机的序幕即徐徐拉开了。
当价值6000亿美元的次贷产品在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形成巨额负债时,投资银行家们粉墨登场,与这些金融机构合作,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这些实际债务从资产负债表中成功剥离,形成表外资产(SPV),与此同时,这些金融机构获得了现金和利润。
投资银行家们意犹未尽,将这些表外资产打包成为次贷金融衍生品,再与评级公司合作,对这些金融衍生品进行评级再销售,吸引更多的境内外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购买。在此过程中,通过金融杠杆,最初6000亿美元的次贷资产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价值29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了。
疯狂的投资银行家们此时并没有收手,用“为这些金融衍生品买保险”的形式,与美国AIG等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出了信用违约掉期产品(CDS),卖给风险喜好更强的对冲基金等机构,而此时CDS涉及的资产价值已经是62万亿美元的天文数字了。当源头上,美国房地产的价格开始不升反降时,这场世纪金融危机的高潮部分开演了。
第二篇: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解析
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影响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国际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而美国“次贷”危机致使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产生。从目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形势来看,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因而防范国际游资攻击是制定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 金融危机;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中国应对困境之策
原因:
来势凶猛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直接导因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有关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原因的论述汗牛充栋,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十二种解释:其一,美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监管不力;其二,美国货币当局奉行了错误货币政策;其三,贪婪成性的金融机构过度投机;其四,美国整个金融业的腐败和共谋行为;其五,美国庞大金融机构高度官僚化;其六,美国人长期形成的低储蓄和高消费习惯走到极限;其八,表现为巨额贸易赤字的国际经济不平衡;其九,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耗费颇多又久拖不决;其十,货币金融市场天生的不稳定性和周期性;其十一,1980年代里根上台以来奉行的保守主义政策矛盾重重日暮途穷。其十二,美国式资本主义痼疾使然。上述十二种原因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
在这些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之外,还有一种讨论得不很多的原因:美国维护既定国际贸易与分工格局的努力,即美国用金融产品换取中国等国的工业制成品和俄罗斯、沙特等国的资源与石油。1980年代中期以来,进入21世纪以来尤甚,美国连年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必须依靠更多的资本项目盈余来平衡,换言之,美国必须输出同等数量的“广义金融产品”才能平衡其国际收支,才能把这一贸易分工格局的大游戏接着玩下去。广义金融产品在此主要包括联邦政府债券、各机构债券和股票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大批金融衍生产品,再加上美元纸币。和实物产品与服务类似,金融产品也需要“创造”,而“创造”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在于金融创新。众所周知,2000年末美国股市泡沫破灭了,这不仅使得美国金融产品之规模大幅度缩水,同时也贬损了美国以股票形式存在的金融产品之吸引力,最后不可避免地殃及美国据此平衡国际收支的能力。彼时彼刻,如果不能迅速创造出某种金融产品以填充缩水股票留下的巨大金融真空,那么美国与中国及沙特等国之间以金融产品交换制造品和资源能源的国际贸易分工格局便岌岌可危。
在此背景下,肩负着维护美国国家利益并掌控着金融市场构成和走向的美国货币当局,希冀金融市场重现昔日繁荣的投资者,同时把目光投向了房地产。结果,房地产及其与之相连的资产证券化便登上了历史舞台。受到低利率和房地产价格将持续看涨预期的激励,借助于各种使房地产得以证券化的复杂精致的金融创新,没工作、没收入、没资产的“三无人员”借钱买房的契约,即所谓“次贷”,经过打包和担保竟然也成为了全球投资者的投资或投机对象。更有甚者,为“次贷”等金融创新产品担保的各种保单,在高度市场化的金融世界中也成为投资或投机的对象,其数量远远超过房地产贷款本身,从而构成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经过货币当局和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共同作用,美国的金融市场恢复了往日的辉煌。然而,这种以金融产品置换来提供或补充金融产品量之不足、而非在增加储蓄和减少贸易赤字上下功夫的做法,颇有些饮鸩止渴的味道。果然好景不长,2007年下半年,金融市场中最薄弱的环节“次贷”首先出现问题,并引爆了金融危机,随后危机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时至今日至少把大半个世界拖下了水。
影响:
在短期内:
(1)制造企业集体过冬,有充裕现金的还好,被股市套牢的企业(如长虹)和那些扩 1
张过度(地产业的大量屯地)的企业则年关难过。还有不少中小企业主动(改行)或被动破产。
(2)政府为刺激消费,减税是不可避免的,医疗保障制度也会更快推出,以使大家放心消费。
(3)大量的失业无法避免,但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有了切实的提高,再加上汶川地震、奥运等事件强化了公众的爱国意识,短期失业对社会的稳定冲击不大。
(4)政府为重振股市信心,势必会加强证券交易的监管,黄光裕的倒下只是个开始。也可能会有更为严厉的证券交易法出台。
(5)房地产的危机看样子并不严重,政府在出卖土地中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这也是许多地方GDP的主要增长部分。因而肯定不愿看到这个聚宝盆灰飞烟灭。即使房价已然完全背离市场。
(6)民众都在观望,消费信心也呈现不足。但农村的确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也是许多企业的救命稻草。
长期
(1)制造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会逐步下降,并部分向越南,印度和非洲转移。政府的产业布局会赿来赿稳健,服务业逐步兴起,中国饮食文化雄霸天下的时刻来临。
(2)中国的制造业逐步现代化,也将在这个进程中式微。几亿劳动大众何去何从,将是中国政府未来的一大难题。
(3)政府未来的财政吃紧将延缓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当然,构建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13亿人口、未来的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将降低储蓄进而影响投资。社会福利问题也是一柄双刃剑,政府能否在长期承受呢?当然,国家资本主义的好处是政府拥有相当多的资源,必要时可以出让一些。
(4)近年来,政治改革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中虽有了丁点成绩,可公众对官员的腐败问题司空见惯、习以为常。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矛盾的利剑将指向何方?邓小平促进了经济改革,却把政治改革的这一重任留给了后人,他曾期待这一问题随经济的发展会迎刃而解,可中国的政治现状依然是一个盘根错节的黑洞。第三个伟人会是谁呢?我们拭目以待。(孟买连环恐怖袭击的背后,是因为印度经济的飞速发展只让2%的精英阶层尝到了实惠。同时,印度社会等级森严,印度教教义将国民分为四等,不同阶层的人在工作行业、出入场所上都有严重的歧视性规定,不仇富才怪呢!)中国的情形大约只比印度好那么一点,没什么值得庆幸的,引以为戒吧。
(5)虽然阻力重重,但中国走向世界,人民币走向世界的步伐依旧„„
应对之策:
在次种种困境之中,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则显得格外重要。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参考文献:
1、《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08年第6期(总第28期)
班级:
姓名:张玉
学号:2006065061
第三篇: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解析
摘 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国际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攻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从目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形势来看,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因而防范国际游资攻击是制定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1 ] 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 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 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 世纪末的20 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 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 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 2 ] 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 ]。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
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本篇论文转自论文下载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文链接:http:///jingjixue200810/97543/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 :20 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 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 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 亿美元[4 ]。在1994 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 %~80 % ,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 多天内,外资撤走100 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 ]。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IMF 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 世纪80 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 万亿美元,到1997 年底增加到7.2 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 %。2006 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43 万亿美元,比1996 年末增长约6 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 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 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FDI)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 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 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
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 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 年2 月利差曾达到3 % ,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 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47 % ,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 %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 %。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 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 % ,该上证指数上涨了96.7 %。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2007年究竟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计算。采用简单的计算,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减去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2007 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近800 亿美元。800 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完全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房市与股市的泡沫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现象。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国际游资就不会抽走。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体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表现为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还存在,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游资现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继续抬高我国的非贸易品价格,并在适当时机抽逃,在羊群效应下引爆中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再回来收购中国优质资本。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 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参考文献:
[1]黄晓龙.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
[J].金融研究, 2007 ,(8).[2]徐明祺.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1999 ,(7).[3]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J].经济研究, 2006 ,(2).[4]宗良.对国际游资冲击金融市场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1997 ,(11).[5]陈炳才.对国际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失衡的重新认识[J].金融研究,2007 ,(5).[6]郭清马.开放条件下投机攻击的策略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 ,(2)
本篇论文转自论文下载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文链接:http:///jingjixue200810/97543-2/
第四篇:论金融危机的成因
论金融危机的成因、影响及法律分析
【摘要】:2007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认为是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简要分析了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其法律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衍生品信用监管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距离发生于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仅仅十年。纵观世界经济,为什么全球性或局部性的金融危机会反复出现呢?为什么它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它的成因是什么?它对我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以及我国应该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或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对于上述问题的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美国过度投机、消费超前、过度透支、金融机构过度膨胀、金融创新过于超前、监管缺位、金融责任失责等方面。
(一)房地产市场降温
可以说房价下跌是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美国房价上升,大众买房热情高涨,各金融机构为了争取房贷,对于借款者的要求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收入情况不甚良好的借款者,也可以通过消费信用买房,但是需要承担更高的利率,在经济景气的时候,他们有能力还房贷,然而当房地产开始降温,一方面他们的资产开始缩水,另一方面收入可能下降,这些刺激贷款者就有可能被迫断供,这又影响到那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投资者的收入,从而影响其还款能力,如此层层相扣,恶性循环导致了次贷危机。因此房地产市场降温,是信用链条中断的第一环,是诱发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原因。
(二)金融衍生品创新过度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金融衍生品的最重要的创新之一,美国的房地产金融机构在给购房者提供房贷之后,为了快速回笼资金,以便能提供更多的贷款,将一部分住房抵押贷款从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出售给银行,再由银行将这部分资产证券化,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出售给各类投资者。借款者未来偿还抵押贷款所支付的本息,就成为房地产金融机构向MBS的购买者支付本息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本来很具有风险性的基础资产经过层层信用增级,甚至可以将评级调高至A,而投资者根本无法清楚辨别经过层层包装过的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状况,因此有些人甚至倾其所有投资于次级贷款衍生品上。通过层层包装、层层衍生,本来客观存在的风险被掩盖了,因此,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是危机存在的最根本的一个原因。
(三)过度投机
投机是市场的润滑剂,但若是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就会严重损害市场稳定的基础,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回顾历史上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几乎没有一次不与过度投机有关。无论上世纪30 年代的经济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目前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投机行为泛滥、不注重风险管控而引发的。
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传统上以赚取佣金收入为主、对资本金要求很低的投资银行,大量介入次贷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目前,投资银行从事的业务中很多与衍生品相关,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需交少量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大额交易。“钱不够就借”,投资银行实际上悄然变成了追逐高风险、高回报,使用高财务杠杆化的“对冲基金”。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在市场较为宽松时,尚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来填补交易的资金缺口,而一旦信贷紧缩,自身财务状况恶化,评级公司降低其评级使融资成本上升,便可能造成投资银行无法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等著名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交易对手出现的流动性危机,都是源于高财务杠杆率支配下的过度投机行为。
(四)金融市场监管缺位
早在2004年初,美联储已经注意到贷款机构放松贷款标准进行贷款活动,但从鼓励消费的角度,美联储仍然支持包括次贷在内的另类贷款,据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统计,2005年一季度,次优贷款的拖欠率为10.25%,而次贷拖欠率高达15.75%。2005年12月,金融监管部门才开始拟推出监管指引,2006年9月份这份指引最终定稿。而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开始爆发。由此可见金融监管的不力是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美国超前的消费模式是美国现有的经济所不能支持的也是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原因。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仅使美国大量金融机构的倒闭、危及实体经济,还将改变经济政策导向,它对我国的经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出口增速减慢,GDP增速放缓
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减速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美国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国,美国经济迅速衰退,不仅降低中国的出口增速,而且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模,导致中国的GDP增速减慢,据统计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22.3%,回落4.8%,尤其是一些大宗商品出口增长放慢。显然,如果出口增长速度放慢或下滑,中国的GDP增长速度势必放慢。中国2008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长率仅是9.9%。
(二)外汇储备管理和对外投资的风险增加
目前中国持有的外汇储备近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在金融全球化以及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格局下,管理如此大的规模的外汇储备并保证其保值增值,是有难度的,而中国一向缺乏境外成功投资的经验,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大量的美元储备投资于低风险美国国债,结果却遭受汇率损失。
(三)是使得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形势更加严峻
我国的经济结构确实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也早已采取措施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比如说限制“两高一资”企业的投资和出口,适度降低劳动密集型企业商品出口退税率等。然而,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涉及到新技术、新市场的开发,更涉及到就业市场的稳定。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打乱了我们既定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步骤,一些原本兴旺上升的行业形势大变,企业不断破产,失业人数尤其是农民工暴增,迫使我们不得不逆转政策导向,保就业、保增长,推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三.金融危机的法律分析
一个有序市场的基础是法制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一旦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
(一)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中国金融法律体系仍存在不少弊端,无法保证金融活动合理、有效、规范地实施。首先是配套法规不完善,大法不少,实施细则和其他规章制度却不配套。其次是法律法规普遍缺乏科学定量,实际执行中尺度不易把握,可操作性不强。
如上所述,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尚有不足,应尽快完善金融法律法。同时,制定与金融法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并对原颁布的有关法律制度进行清理,对不适应的条款进行废除或修订。
(二)加强对金融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
金融系统要正确处理发展与监督两者的关系,坚持把防范案件和金融风险的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与业务同布置、同检查。要严查密堵变通、违规经营、帐外经营等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对各类投融资和贷款的变化、使用状况合规性搞好调查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置违规违法问题,保障各项金融法律法规正确实施,维护好正常的金融秩序。
(三)增强金融法制意识
要大力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政教育,讲求良好的个人品质和操守,保证人人知道哪些能做、那些必须做、哪些不能做,不断加强金融队伍建设,增强金融从业人员金融法制意识,加强考察和考核,严格把好用人关。
(四)加强法律监管
针对国际上银行、证券、保险混业经营的新趋势,应本着“监管先行”的原则,以立法形式确立我国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以实现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业进行统一监管,消除金融监管中的盲区。为此,亟需制定统一的“金融业监督治理法”,就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宗旨、金融监管体制、金融监管机构的职权与责任、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同时改变现有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在操作层面上的不足,将监管行为涵盖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金融机构日常经营、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等各方面。
纵观全文,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中的过度投机行为和监管不力。政府不应该将经济危机风险交给市场去承担,而应主动通过法律等手段来监管金融风险,并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建立危机应对基金,抑制过度投机行为,维护经济稳定,探索危机应对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蔡奕.跨国银行监管的主要法律问题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2].朱大旗.确保金融安全关键在于以法治促进金融体制和金融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N].上海金融报2007,5-8.[3] 黎四奇.对我国有问题金融机构监管法律制度的实证分析[J].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2.[4]郁洪良 陆凯旋等.新编国际金融概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0)
[5] 刘明兴、罗俊伟,金融危机理论综述[J],《经济科学》,2000年4期
第五篇:全球金融危机现状及成因
全球金融危机现状与成因
研究目的:评估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
意义:认识和防范市场风险,信用风险。
目的:达到本课程优秀论文。
全球金融危机现状与成因
内容摘要:金融危机已经进入尾声,这次金融危机的成因表面来看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但是本次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一次金融投机家的投机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打压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赚取高额的利润差价。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没有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大规模的战争、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由此证明此次金融危机主要原因不是市场自身造成的,反推证明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人为投机因素产生的。另外,通过大量分析推论世界范围内本第二季度的各项经济指标将好于第一季度。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投机;机遇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即将进入尾声。这次金融危机的成因表面来看是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但是笔者认为,本次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一次金融投机家的投机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打压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赚取高额的利润差价,一、金融危机成因分析
笔者之所以认为,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家们的投机行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本次金融危机不是市场自身原因造成的,查看历史数据,2008年9月以前世界范围内经济一片繁荣,各国经济指标大多为历史最好,而2008年9月雷曼公司宣布破产保护以后,金融风暴犹如海啸一般短时期迅速席卷全球并迅速影响到实体经济,2008年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指标迅速变坏,分析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没有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大规模的战争、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由此可以证明此次金融危机主要原因不是市场自身造成的,由此反推出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人为投机因素产生的。
下面再通过一些间接现象来分析证明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要通过直接现象证明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是比较困难的,此次金融危机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有很大的不同,1997亚洲金融风暴有明确的挑起者——金融大鳄索罗斯,而且投机过程非常明显,因此很容易通过直接现象证明亚洲金融风暴是一次金融投机,而此次金融危机其金融投机过程非常隐蔽和周密,很难从表面现象直接看出这是一次金融投机家们导演的一场大戏。只能从一些间接现象判断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首先看这些投机分子选择投机的时间,金融危机发生的时间正是美国总统换届之前,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忙于换届,是应对危机最薄弱的时期;再看金融投机家们针对的对象,此次金融投机的对象是美国证券和期货市场,在金融危机之前美国股市已经连续上涨了五年,美国股市已经出现高市盈率高风险现象;再看本次金融投机家们利用的工具,本次金融危机金融投机家们利用的直接工具是次级贷和次级贷衍生物[1],间接工具是宣传媒体。为了使本次金融危机能够达到金融投机家们的预期效果,可以说他们是挖空了心思,实际上以美国的经济实力化解次贷危机本来是不难的事情,但是金融投机家们根本不给美国政府机会,甚至不惜以牺牲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为代价,利用媒体导向制造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恐慌来打压美国证券和期货市场,利用了大约半年时间将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2 000多点砸到6 000多点。石油期货从143美元左右砸到38美元左右,有报
道称专家估算2008年金融危机在美国造成了十多万亿美元资产的蒸发[2],那么金融投机家
们通过做空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赚取的利润保守的估计也应当有万亿美元以上。至于说这些
金融投机家们在美国证券期货市场通过抄底在未来的市场上赚取的利润更是高得难以估
计。
二、预见经济即将好转的根据
文章开头笔者为什么说本次金融危机已经结束了呢?其实这很简单,既然本次金融危机
是针对美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一次金融投机,其目的无非是要通过高抛低吸来赚取差价,只要
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见底了,金融危机也就结束了。根据道氏理论,股市的趋势一旦形成很难改
变,从2009年3月10日起美国股市已经连续上涨三周,根据以往的统计数据可以推断美国股
市的上涨趋势已经形成,因此即使金融危机造成的危害还会有一定的延续,但是今后一段时
间金融投机家们将会利用其资金实力不断推出有利于金融形势好转的消息来刺激美国股市的上涨,这当中可能有小的反复,但是大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预见经济即将好转的根据有三点:
(一)美国的经济基本是与证券期货市场同步的,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见底,经济下滑也应
当见底。
(二)美国实体经济生产能力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破坏很小,只要金融形势好转,经
济会迅速跟上。
(三)世界各国提出了振兴经济的计划,特别是中国已经实施了经济振兴计划,美国奥巴
马政府也正在实施多项刺激经济和消费的方案。
根据以上三点本人推测全球经济将开始复苏。
三、面对机遇的措施
(一).避开政治阻击,抄底矿产资源。实际上目前的经济形势对于任何投资者来说都
是一次难得的抄底机遇,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而言,更是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低价获取矿
产资源的机会。众所周知,2008年之前只要是中国准备购买的物资国际炒家都会哄抬物价,但是目前如果中国大量购进矿产资源一般不会遇到国际炒家的价格阻击,这是因为如果国际
炒家用哄抬物价的方法实行阻击,必然会推高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而目前正是国际炒家吸筹
阶段很显然对于金融投机家们而言不希望迅速推高美国证券期货市场,所以国际炒家不会用
哄抬物价的方法阻击中国收购世界矿产资源。但是国际炒家会用政治手段阻击中国抄底世
界矿产资源,3月份澳大利亚否决中国五矿收购案就是政治阻击,因此对于中国的投资者而言
要学会灵活运用政治手段,避开政治阻击,抄底世界矿产资源。
(二)适度参与美国股市。一般来说股市的底部区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形成,因为国际
炒家需要慢慢吸筹,以获取暴利。因此短时间内美国股市不会迅速走高,它会慢慢推高或震荡
走高,这正是中国资金抄底美国股市的好时机,从历史的教训来看,中国资金参与美国股市最
好以民间资金的形式参与,如果以国有资金参与美国股市很难获得发言权。中国资金可以学习日本资金参与美国股市的方法不求控制上市公司,只求影响上市公司。
(三)做好准备,迎接外贸发展。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企业出口影响很大,但是随
着美国经济的复苏,世界经济也会迅速复苏,中国的外贸企业此时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及时了
解西方国家下一步的需求动向为新的出口做好准备。
四、金融危机后的反思
反思此次金融危机,我们看到中国的在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先后有8只QDⅡ基
金陆续发行并走向海外市场投资,其所选时间正是世界证券市场的高点,等于将资金拱手送
给国际炒家。而当前应当是参与国际证券期货抄底时间了,我们的QDⅡ基金却一点募集的迹象也没有,这说明中国的基金管理者与国际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样在2008年中国的许多银行和大公司在国际证券市场参与了证券期货的买卖,买了个最高点,但是现在当世界
证券期货市场出现了极好的机遇时,大多数中国的银行和大公司却不敢参与了。比较中国实
体经济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措施——中央投资4万亿拉动内需、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可
以看出中国实体经济应对世界危机的能力远远大于金融虚拟经济应对世界危机的能力。从
当今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虚拟经济带来的效益远大于实体经济带来的效益,发展金
融虚拟经济,提高自身金融虚拟经济的能力是中国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
最后要说明的是虽然这次金融危机已经结束,但是它带来的危害还会影响到今后很长一
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因此虽然今后金融形势会有所好转,全球经济也会逐渐回暖,但是,全球
经济的增长的速度可能会放慢,企业要以长远的目光看待经济回暖,调整好自己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次贷危机的过程出处:外汇通 发表时间:2008年03月26日
[2].美专家称金融危机让美国损15万亿美元出处:环球 发表时间:2008年11月
[3]试用量价时空关系式分析当前金融危机 作者:胡小平出处:《经济研究导刊》发表时间:2009年3月
[4]表列去年至今8只QDII基金发行情况 出处:经济通 发表时间:2008年9月
后记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关心时事。这次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使多个国家出
现多种经济问题,诸如股市大跌等。每一个国家,甚至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有自己的经济
政策和应对措施。金融危机,早已潜移默化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物价也随之波动,房
价,股票,银行利息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我们每一个人,不得不对它重新认识,理解。这
次金融危机,一定会在各国人民的努力下,尽快结束。我们也应在生活中提高对金融,市
场风险,投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