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 抓住牛鼻子 干出新样子(共)
重庆
抓住牛鼻子 干出新样子(反对“四风” 服务群众·深入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人民日报 》(2014年05月12日01 版)
本报重庆5月11日电(记者王建新)“现在买菜的、卖菜的,都再不用每天穿胶鞋或筒靴了。”重庆渝北区双凤桥街道空港农贸市场摊主龚安珍指指脚上的布鞋说,“以前这儿脏乱差,污水遍地,脚都踩不下去。”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居民们对农贸市场环境意见很大。“我们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双凤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廖和平说,今年3月,街道对市场墙面、地砖、排水、摊位及公厕等进行了全方位“整容”。渝北区推而广之,对21个菜市场全面整治。
真听意见、听真意见,关键是到群众中去。重庆将问卷调查、开座谈会等与直接听取群众意见结合起来,组织党员干部结合蹲点调研、结对帮扶等工作,面对面听取百姓意见。各区县通过直接听取群众意见方式收集意见23.8万条,其中反映“四风”问题的4万多条。
抓住牛鼻子,重点在于整治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经过认真调研,重庆集中梳理出拖欠群众钱款、疑难复杂信访问题、违法建设、执法监管部门“三乱”等10个突出问题,开展“十个专项整治”。目前共查处违纪违法问题97件次,全市组成241个暗访组,深入农家乐、私人会所等隐蔽场所深挖细查,严肃查处顶风违纪大吃大喝、大操大办、公车私用的党员干部432名。
重庆下大力气给基层减负,全市村(社区)普遍减负40%以上,同时建成38个区县行政服务中心、849个乡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733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初步构建起上下联系、联通、联动的服务群众体系。
第二篇:突出核心 抓住关键 牵住牛鼻子
突出核心 抓住关键 牵住“牛鼻子”
——对推进全省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执法活动是公安机关永恒的主题,也是公安工作最基本的内容。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机关“三项”建设的核心,是一项长期任务。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全省公安民警执法思想 明显端正,执法能力明显增强,执法规范化程度明显提升,执法质量 明显提高,执法公信力明显提升。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 认识到,我省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不可掉以轻心。
思考一: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核心,是关键,是“牛鼻子”。
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 安部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三基”工程建设、推动 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核心,也是关键,是公安工作的“牛鼻子”。
从总体上看,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 念教育、“大讨论”、“大练兵”、“大接访”、“三考”活动和“ 三基”工程建设,执法为民思想得到强化,执法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但从信访投诉、个案监督、执法质量考评、媒体报道等情况看,群众 不满意的执法问题还很多,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制度不落实、执法素质不高等问题还在部分地区、个别警种中表 现较为突出。执法水平的高低,事关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从另一个层面看,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公正和效率的要 求越来越紧迫、越来越强烈,公安工作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 点,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已处于日益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党和国家 对公安执法活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监督越来越严,公安执法工作 中处理的每一起案件,发生的每一个错案,执法活动中的每一个瑕疵,都有可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媒体炒作的对象,很容易被境内外敌 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和攻击,直接影响甚至危 及到社会稳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公安机关进一步 规范执法行为,力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
思考之二:执法规范化建设就是要实现标准化、程序化、系统化。
随着我省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步,全省公安专网普遍覆盖,警务综合应用平台和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等普遍建立,广大民警的信 息化应用技能与以前相比有了大幅度提升,这些都为执法规范化与信 息化的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要真正实现标准化、程序化、系统化还有一定的差距,必须尽快赶上。
一是以信息化促进执法主体建设。要搭建好网上学法平台,开辟 网上法律课堂,依托网上考试系统,全面实施网上集中教育训练和岗 位自练相结合的长效练兵机制,不断提高民警的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 坚持网络互动,设立法律法规、执法通报、法制培训、执法指导等栏 目,提供网上在线服务,实现民警随时可以网上学法,及时全面掌握 最新的法制动态;建立网上法律知识考核和奖励制度,组织全体民警 开展网上自考和抽考活动。
二是以信息化促进执法行为规范建设。要普及信息化证据采集设 备,为民警配齐录音笔、数码相机等信息化装备,对接处警活动做到 全程录音,对重大案件的审讯,一律制作全景式视听资料,还原审讯 现场,保证证据效力,避免无理投诉,维护民警的合法权益。办案中 形成的笔录材料、法律文书要全部采用标准执法软件制作,并形成电 子案卷归档备查。
三是以信息化促进执法质量建设。首先要以信息化规范办案流程。办理所有的刑事、行政案件从受立案、处理到执行的各个执法环节,都必须在网上流转,要求办案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录入警务综合 信息平台,录入信息不能缺项、漏项和错项;其次要建立网上三级研 判体系,法制部门对网上执法要进行专业研判,发现苗头性、倾向性 问题上网发布预警信息。
四是以信息化促进执法监督体系建设。要发挥视频监控系统作用,在基层所队的值班室、办公区域等处安装监控探头,视频信号接入各 级监控中心,由专人对值班人员、窗口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完善内部执法办案监控网络,规范民警的办案行为;要在公众互联网 上建立网上举报箱,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对发现有执法过错的 民警和案件,要坚决纠正,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检举人,以赢得 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思考之三: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切实推动执法质量体系的建 立。
目前,公安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的是对已有制度不执行、不按规范操作等问题。如何才能保证公安机关的整体执法质量和执法 水平?如何才能保证法律法规和执法规范得到严格执行?这就需要积 极借鉴现代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并使之与公安工作和公 安队伍管理实际紧密结合,尽可能把管理学的专业术语、概念转变为 公安民警易懂的语言,创造出有公安特色的执法管理经验。
一是建立一套能够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科学、系统、有效的执法管 理体系。
要在充分运用案件审核、执法检查、执法质量考评、责任追究等 现有手段的基础上,变事后考评为全过程管理,变单一方式、间接性 监督为全方位、逐一执法环节的监督,像企业管理生产和产品质量那 样,对执法办案实行全流程、全过程管理,以保证每一起案件都合法、公正。
二是建立完整的执法单位和执法民警相结合的执法档案管理体系。积极总结执法档案管理试点单位的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各类基础档 案、执法台账,规范各类行政、刑事案件簿册以及单位、个人的执法 档案,统一所有档案内容、格式和填写要求,实现登记及时、准确、规范、完整,保管科学,查找便捷。如同企业质检部门,及时准确掌 握各部门各个民警的执法办案质量。
三是充分运用执法监督和执法考评的结果管理队伍。实现有关警 种和法制、纪检监察、政工等部门对执法工作的共同管理。要通过加 大执法质量考评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建立健全民警执法档案和执法 责任制,把执法业绩与民警的职务晋升、奖惩等紧密挂钩,实现执法 管理与队伍管理的有效衔接。
思考之四: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持久战,强大支撑是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各级公安机关尤其是主要领导务必把执法规范化建 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来抓,定期听取汇报,掌握执法现状,研究解 决重大执法问题,提供人财物保障。法制部门作为公安法制建设的管 理、指导、监督、协调部门,在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中担负着非常重 要的职责,建议按照国务院的文件精神,全省公安法制部门统一实行 队建制,注意抓好法制人员配备,防止监督缺乏权威、人才骨干流失 等问题,为执法监督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落实经费保障。近几年来,中央和省上高度重视公安机关经 费保障问题,下大力气逐年增加财政转移支付,逐步落实了基层公安 经费最低保障标准。但是,有的公安机关经费保障仍然存在较大缺口,还有个别地方政府“上增下减”、“收支挂钩”,保障不到位,影响 了公安机关正常的执法工作,引发了不少执法问题。加强执法规范化 建设,要进一步在落实经费保障上下功夫。
三是充实警力保障。要通过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领导的“推力”、加强部门协作的“合力”、强化群防群治的“群力”、推进信息化建 设的“潜力”等办法,缓解“警力不足”。
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只要我们坚 定信心,锐意进取,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我省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 一定会迈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从而实现公安事业的可 持续发展。
第三篇:抓住“牛鼻子”激活基层党建“一盘棋”
抓住“牛鼻子”激活基层党建“一盘棋”
·湖北麻城 陈昌学
11月中旬,黄冈市委召开四届八次全体会议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这体现了“党要管党”和加强集体领导的思路,有利于更好的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既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直接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和实践者,特殊的位置和作用决定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近年来,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派两聘”工作全面推进;通过大规模培训,村级党组织带头人素质大幅提升,我市各级党委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我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许多村级党组织比较泛散,村干部能力不强、素质不高、结构不优;尤其是农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集体经营收入偏低,保障水平不高。
基层党建工作要适应新要求、增强生命力,就必须找准“关键点”,必须激活基层党建“细胞”活力。村级集体经济既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点,也是我市的薄弱环节。集体经济发展好了,基层党组织才能有凝聚力、战斗力;才能更好解决问题、服务群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农村党组织领导农村科学发展能力和服务群众、致富群众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牛鼻子”。我们必须把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点来抓好。
黄冈市是传统农业大市。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是我市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拦路虎。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农村经济总量较小,质量较差,部分村债务严重,经营性收入偏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直停滞不前。我们必须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以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推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怎样抓好集体经济发展呢?根本之道在于解放思想,增强造血能力,形成长效机制。我们要认真总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因地制宜,下大力气、实实在在地指导好、谋划好、推动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组织部门要加强目标管理,发挥激励、杠杆和导向作用,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发展。一是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考核。市、镇、村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组织部门可采取“分类定标、分段推进、分项考核”和“一季度一巡回检查、半年召开一次督办会、一年一观摩总结评比”的办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二是强化监督管理。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制度,在全市农村党组织书记中广泛开展“双承诺双评议”活动(“双承诺”即年初向乡镇党委、向全村党员群众做出目标承诺,“双评议”即述职后由乡镇党委考评、群众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和考核情况与村党组织书记绩效报酬挂钩,严格兑现奖惩。认真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实行村党组织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委会理事的“三会治事”运行机制,不断规范村级决策和工作程序。坚持用经济发展的实效来检 1
验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效,实现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的互促共赢。三是加大问责制的落实力度。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要及时启动问责程序,力促各级干部严格履职。四是在村级集体经济考核中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发展“能人经济”。重用品行好、能力强、会干事的人,为村级集体经济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撑。采取“选、请、派、育、激”措施,通过选苗子、补脑子、膨袋子、压担子的办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村干部选拔运用方式,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使全市村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相信,抓住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这个“牛鼻子”,就一定能激活基层党建“一盘棋”。
2013
通联: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陈昌学
邮编:438300
Tel:***年11月23日
第四篇:牢牢抓住“问题”这个作风建设的牛鼻子
2014年3月17日,总书记来到他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就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做出重要指示。5月9日上午,总书记再一次来到兰考,指导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透着鲜明的问题指向,解决“四风”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意识”,不从问题着手,其结果就会出现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影响活动健康发展。
作风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总根源
问题来自作风,问题折射作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也是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亟须纠正和改进的主要问题。作风问题是所有问题之源,作风建设要从问题着手。
问题来自作风。作风建设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集中体现在领导干部的工作生活和权力运行中,具体落实在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深入分析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几乎所有问题都能找到作风根源。作风问题反映在事业上,就会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对人民没有感情,干事业没有激情,谋发展没有才能;作风问题反映在工作上,就会遇到困难往回走、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风险躲着走;作风问题反映在权力行使上,就会公权私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作风问题反映在生活上,就会挥霍公款、吃喝玩乐、玩物丧志、腐化堕落;作风问题反映在政绩观上,就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劳民伤财,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问题折射作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就像一面“镜子”,问题虽然在表层,但根源在思想作风。比如,干群关系出现矛盾,表面上看是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上的问题,但根子上是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是作风问题;工作成效不明显,表面上看是干部工作能力的问题,但根子上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是作风问题;群众对干部不满意,表面上看是干部群众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问题,似乎是群众要求高、难伺候,但根子上是一些干部做戏作秀不做事,糊弄甚至欺骗群众的问题,还是作风问题。作风好坏直接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是各种问题的症结所在。以直面问题的勇气和担当深化作风建设
问题,既是病灶所在,也是治疗的突破口;问题,既是群众诉求的反映,也是作风积弊的一面“镜子”。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勇于直面问题,敢于“亮剑开炮”。
查找问题敢于动真碰硬。查找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找问题要做到求真求准。“求真”就是要真找问题。领导干部要有揭短亮丑的勇气、敢于交锋的精神,对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做到不回避、不遮掩、不推卸,不怕揭短出丑;指出别人存在的问题,要实事求是,触及本质,不隔靴搔痒、不避重就轻、不遮瞒捂盖。“求准”就是要多面聚焦、找准问题,做到干部群众提问题、班子成员相互点问题、班子成员个人找问题相统一,班子集体查摆的问题与班子成员个人查摆的问题相统一,班子成员心里想提的意见、会前谈心沟通时提的意见、会上相互批评时提的意见相统一。
剖析根源务求触及灵魂。剖析根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剖析问题根源要做到求深求实。“求深”就是不能光摆表面现象,更要分析深层次根源,深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权力观、政绩观、发展观的根子;要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作风因素,防止只摆现象,不查本质,避实就虚,言之无物,做到查找思想问题要触及灵魂,查找工作问题要联系实际,查找作风问题要红脸出汗。“求实”就是一要态度实实在在,要求领导干部心地坦诚、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不遮遮掩掩,躲躲闪闪,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二要剖析原因明明白白,做到看得清楚、认识明白、承诺具体,措施到位,绝不能搞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实际上的新形式主义。
以解决问题的成效检验教育实践活动
发现问题只是起点,关键在于解决问题。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做到作风改进、问题解决、群众满意。
以扎根落地的措施和行动检验活动效果。评判教育实践活动的最高标准,就是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有没有给群众带来实惠;衡量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唯一标尺,就是看真正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到什么程度;判断领导干部整改落实的根本依据,就是看能否从自己做起、从具体抓起,对于查摆出的问题做到小有小改、大有大改、马上就改、改就改好。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作风建设已经采取的措施、形成的机制要扎根落地,已经取得的成效要巩固发展,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抓常,就是要把作风建设时刻摆上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抓细,就是要对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一一回应、具体解决。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解决个别具体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面上的普遍性问题。抓长,就是要反复抓,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集中抓的时候雷霆万钧,平时放任自流。
以为民谋利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兰考县围绕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切身利益,对群众扶贫帮困实现全覆盖:每一个县直部门定点帮扶一个贫困村,每名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一户困难群众,每到一户,准确了解群众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最不满意的事情是什么,最期盼的事情是什么,并通过一项项具体措施来回应群众期盼,帮扶群众脱贫。解决“四风”问题,就是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真正取得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⑥7(作者系河南省委党校教授)
第五篇:抓住权力这个牛鼻子,让阳光洒满改革路
抓住权力这个牛鼻子,让阳光洒满改革路
在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反腐败体制方面,明确“两个责任”,即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实现“两个为主”,即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做到“两个全覆盖”,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全面派驻纪检机构,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人民网 2013.12.2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第十部分就“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作出了新的部署,这标志着我党对各级干部进行权力控制进而建设廉洁政府的决心和信心,但是究竟才能有效实现权力的制约、监督和公开等问题成为了人民群众关心的话题。
笔者认为,《决定》所指出的“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是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是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有效路径,这种体系的建立既保证了决策的高效性,防止了权利滥用和决策的失误,又从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腐败问题的出现。但是权力制约监督的体系仍然存在不够完善的方面。例如,权力的配置还不是特别科学,权力之间相互制约和协调的细则还没有得到落实,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之间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制约体系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可以在制约监督体系中对权利进行科学的配置,规范各级主要领导的职责权限,明确岗
位职责和目标定位。主要的权利不要过分的集中在几个主要领导人的手中,在重要决策上可以形成两级或者是三级的决策监督机制,在不同的层级上形成各自对应的“权利决策、执行、监督”三足鼎立的环形制约体系,避免权利在高速路上飞驰。二是权利的运行要公开透明,可以开通政务微博或者在政务网上按照固定的周期或者以一件事的进展为周期的机制来对外公布政务信息,接收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三是要加大权利和职责的整合力度,对职权交叉重合的机构进行重新配置,按照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机构负责的原则,避免权利的交叉分散而引起的扯皮问题。四是要落实党委和纪委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责任。责任落实的关键在执行和追究,要改变在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党委和纪委书记不被追究责任的弊端,各级党委和纪委必须切实担起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中的责任,要把这项工作纳入考核,只要跨进了雷区就要承担责任。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在改革的道路中,权力和作风的改革历来是块硬骨头。谁来啃这块硬骨头,这块硬骨头究竟应该怎样啃等等问题都千丝万缕,让人煞费苦心。然而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只要我们汇聚众智、凝聚民心,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抓住权力这个“牛鼻子”就一定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就一定能让阳光散漫在权力运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