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抓住关键所在发展劳务经济
文章标题:抓住关键所在发展劳务经济
积极开拓劳务市场,不断拓宽劳务输出渠道。
在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县内安置的同时,大力开拓劳务市场,做好“走出去”工作,实行异地消化,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劳务输出工作新格局。一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转移。依托优势资源,发展水电能源、矿产开发、农产品加工业,吸纳
农民进厂务工,培养造就一大批新型工人。二是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发展工业园区促进转移。发挥工业园区集聚效应,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建实业、兴办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三是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转移。加快县城、区域性中心镇、移民建镇和边贸口子镇建设,吸纳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四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按照“大规模进军东部,进一步巩固本省”的思路,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等地区为重点,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拓宽劳务输出渠道。
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
坚持把农民工技能培训作为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来抓,切实提高农民工素质。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完善县职业技术集团学校运行机制,加快建设一支既有教师职称、又有工程师(或技师)职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探索股份制办学等模式;积极开展城市与农村职业教育合作办学、联合招生,继续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二是切实抓好职业技术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技能就业工程”为依托,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着重抓好订单培训、定点培训和特定专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抓好集中向外输出,提高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
一是依靠劳务输出服务网络集中向外输出。建立和完善县、乡劳务信息网络,加强与外地劳务信息网的衔接,及时准确地了解和发布劳务需求信息,搞好劳动力供需双方的搭桥工作,实现劳动力有序转移。二是依靠中介组织集中向外输出。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各类劳务中介,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一头与外地劳务中介组织和企业建立广泛联系,掌握劳务用工需求资源;一头与乡镇劳动服务中心和村级组织广泛联系,掌握劳动力资源,架起农民工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实现两者的对接,形成开放有序的劳务输出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依靠能人集中向外输出。把培育“打工能人”作为培植农村经济示范户和科技明白人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打工能人”的带动作用,通过他们带领周围的农民群众有序流动。
抓好维权服务,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外出务工人员的迫切愿望,也是推动农村劳务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一是切实担负起维权责任。树立“按需服务”的理念,促进维权工作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向超前服务、一般性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切实为外出务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和现实问题。二是建立维权保障机制。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务工农民签订劳动合同,落实劳动保护、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待遇,协调解决劳务纠纷,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三是优化打工环境。加强对各有关部门和职业介绍机构收费监督,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严禁乱收费。对外出打工人员办理各种证件手续实行“一站式”服务,在春节期间免费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各种证件。改善农民工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帮助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解决生活、生产、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抓住关键所在发展劳务经济》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抓住关键所在发展劳务经济。
第二篇: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作风建设年活动调研报告
丰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铭德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要害是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核心是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重要途径就是把大批农民逐步从土地中转移出去。近些年来,我镇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三农”工作的大事来抓,劳务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发展现状
(一)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7年全镇输出劳动力4925人次,年人均收入按4000元计算,总收入达1970万元。劳务输出的性质已由过去农民增收的一个项目,向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一种重要经济成份转变。
(二)劳务输出的行业已由过去单一体力型向体力智力复合型方向转变。过去的劳务人员大多从事建筑力工、装卸力工等体力活,从事技术工种的不多,而现在却向体力智力复合型方向发展。目前从事装璜、磨工、焊工、车工、钳工、机修工等技术工种的人员已占相当比例。
(三)劳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是非农产业大发展,劳务输出能够不断将农业劳动力吸纳到非农就业岗位,不断降低农业就业的比重,从而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改变了农业中种植业一统天下 1的局面。另外,土地的集中,有利于调整农作物布局,又使二、三产业得到有效调整。近年来我镇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的迅速崛起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四)劳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农村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以前,老百姓农闲时无事可做,赌博、打架等事件时有发生,农村社会治安状况较差。劳务经济发展起来,人们没有了闲工夫,都一心想挣钱、一心想发家,扰乱社会治安、聚众闹事等不良行为减少了许多,农村出现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较大盲目性。由于当前劳动力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劳务信息渠道不畅,劳务经济中介服务主体发育滞后,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无序性、盲目性和不稳定性。目前我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仍然以传统的血缘、地缘、友缘带动为主,有组织输出虽有进步,但进展不快,比例较低,主要是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数量偏少,没有形成有组织、有规模的有序转移格局。
二是对劳务输出的服务不够到位。乡镇政府在组织劳务输出工作上没有比较成型的组织,没有各种健全服务机构,无法为外出务工者提供信息。
三是外出务工者的文化程度偏低。近年来,大部分外输人员都是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后就直接外出务工,没能做到先培训后输出,外出务工人员没有进行一定技能培训,素质不高。据统计我镇4900多外出务工者当中,初中文化程度达3980多人,占总
数的81%,接受过劳务培训的人员400人,只占总数的8%。
三、对策建议
我镇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现有农村人口16118人,农村劳动力7968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还有着巨大潜力。按照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每个农业劳动力经营8亩耕地),全镇实际所需农业劳动力约为5000多人,还有2000多劳动力需要转移,而且随着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潜在富余劳动力还会不断增加。因此,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发展力度,尽快把这一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1.要在更新群众的思想观念上下功夫。首先,要教育群众摆脱宿命论思想的束缚。相信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克服自暴自弃的心理,培养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其次,要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敢于追求未来美好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使他们熟悉到:要想生活好,就要挺直腰杆走出去,只要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奋发图强的品格和敢想敢做的精神,生活就会好起来。再次,还要帮助群众养成艰苦奋斗的作风。要通过老实劳动、合法经营来发家致富,靠自己的双手架起通向富裕的金桥,在外面广阔的世界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2.要在畅通输出渠道上下功夫。一要变自由输出为有组织输出。要健全组织,确定专人负责,把劳务工作时时抓在手上,变自由输出为有组织的输出。输出的每个环节都要有人抓,有人管,使劳务输出工作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二要变盲目输出为定向输出。以前大多数劳务输出属于盲目输出,听到哪个地方有活
干、有钱赚,不考察、不了解,就急忙组织人员去,许多时候劳务人员去后就返回,不但没有挣到钱还白花了路费。今后政府要多联系一些输出渠道,多辟建一些劳务基地,多提供一些劳务信息,使劳务人员输出有方向,立足有根基,挣钱有把握。三要变就地输出为异地输出。本地经济不发达,内转人员收入较低,加之市场狭小有限,不能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而发达的大、中城市劳动力需求大,特别是专业的技工人员,活好找,钱好赚,收入远远超过本地。
3.要在强化务工者素质上下功夫。提高外出务工者的素质,必须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市场竞争力、推动劳务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学校或有关培训机构搞好衔接,根据市场需求,科学确定培训专业和培训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坚持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紧密结合,积极推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学校垫资培训”、“跟踪企业培训”、“校企结合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实行包学技能、包就业、包维权服务等“一条龙”服务的新模式。
4.要在增强就地转移能力上下功夫。在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的同时,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就地就业。一是大力发展种养业。我镇农业资源丰富,种养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近年来,我镇在发展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生猪养殖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
业。把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应在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服务业上花气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三是抓好小城镇建设。我镇城镇化建设相对滞后,当前应抢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增强小城镇综合功能,提高小城镇对农民的吸纳能力。
5.要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一是要搞好用工信息服务。要与发达地区建立用工信息平台,及时为农民提供劳务信息。二要搞好政策咨询服务。帮助外出务工者了解各种用工信息,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和维权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各种劳务纠纷,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三要为返乡创业人员打造创业平台,提供便利条件,使其在新农村建设、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中建功立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四要留守后方保障服务。关注留守在家的老年人生活和儿童教育,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支持和鼓励外出农民自愿、依法、有偿转包或出租承包地经营权,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第三篇:发展劳务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劳务输出是通过有序转移富余劳动力创造经济社会效益的一种有效形式。扩大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县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的开端××县共有人口20.75万人,乡村人口18.64万人,占全县人口的89.83%。由于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极差,75%以上的行政村分布在山上,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比较滞后,全县有城乡富余劳动力5.2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有4.8万人。经过近几年来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劳务输出工作已有了良好的起步。据人事劳动部门统计,2003年全县劳务输出2.82万人,大约挣回现金1.12亿元。据统计部门的农村住房记帐监测和农村住房贫困监测调查统计,在农民纯收入中,人均外出打工收入达599.70元,贡献率为38.97%。2004年,经过组织动员,全县劳务输出4.01万人,劳务输出的途径除一小部分分布在本省的中小城市和邻省湖北的十堰市外,大部分涌向广州、东莞、深圳、北京、上海、天津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山西、河南也有分布。实践已证明,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一个以劳务输出、富民强县的新兴产业正在兴起。存在的问题目前,我们劳务输出的“蛋糕”做的还不够大,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组织管理。绝大部分民工通过熟人介绍带出或三三两两结伙外出找活干。这种自发无序的劳务输出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有的出去后没有找到工作,又只好踏上返乡之路。就业稳定性差,合法效益保护难,容易引发各种问题,给劳务输出工作的健康推进带来负面效应。二是劳务输出素质不高。据了解,××今年近4万人的外出务工群体中,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和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仅有4121人,仅占劳务输出总人数的10.29%,其余都是初中以下文化,还有相当一部分仅有小学文化甚至有的没有文化。因而在务工工种上呈现出劳力型多,技能型少;普通杂工多,专业技工少;粗糙加工行业多,科技精细行业少。三是自主创业能力不强。由于缺乏信息、技术和资金,除少数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办饮食业、服务业、经销小商店和搞些小工程外,大多数均是被动就业,在外主要是干一些城里人不愿干、干不了、也干不好的、最苦、最脏、最累的活。四是劳务工作协调不力。县委、县政府及县人事劳动部门高度重视,多方搜集就业信息,为提供就业机会铺路搭桥,希望通过劳务输出“挣票子,换脑子”把经济搞上去使农民富起来。广大农民群众由于产业受到市场冲击,农业增产不增收和“出卖难”等问题的困扰,绝大多数群众急切希望通过外出务工,能挣些钱,使家庭生活好一些。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少数乡镇对此方面的工作重视不够,宣传不够,协调不力,有的仅只是成立个机构,没有开展什么实质性的工作。作为村这一级在这方面做的工作就更少了。没有真正形成上下联动、协调有力的劳务输出工作网络。五是缺乏先进劳务思想。目前,各项工作正处在转型阶段,少数乡村干部的工作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没有完全转变,部分群众习惯了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苦耕作,广种薄收。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发展劳务输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劳务输出工作重视不够。另一方面,部分群众认为外出务工太苦、太累、又不安全、没有保障,不愿外出务工。更有甚者,他们对擦鞋、搓澡、洗头等一些既省力又来钱的活儿,认识存在偏差,觉得丢人不愿干。还有一些离家一段时间恋家或逢夏收或逢春节常常回家,吃苦耐劳方面不够。可行的对策尽管劳务输出工作还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组织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已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第四篇:发展劳务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劳务输出是通过有序转移富余劳动力创造经济社会效益的一种有效形式。扩大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县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的开端××县共有人口20.75万人,乡村人口18.64万人,占全县人口的89.83%。由于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极差,75%以上的行政村分布在山上,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比较滞后,全县有城乡富余劳动力5.2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有4.8万人。经过近几年来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劳务输出工作已有了良好的起步。据人事劳动部门统计,2003年全县劳务输出2.82万人,大约挣回现金1.12亿元。据统计部门的农村住房记帐监测和农村住房贫困监测调查统计,在农民纯收入中,人均外出打工收入达599.70元,贡献率为38.97%。2004年,经过组织动员,全县劳务输出4.01万人,劳务输出的途径除一小部分分布在本省的中小城市和邻省湖北的十堰市外,大部分涌向广州、东莞、深圳、北京、上海、天津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山西、河南也有分布。实践已证明,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一个以劳务输出、富民强县的新兴产业正在兴起。存在的问题目前,我们劳务输出的“蛋糕”做的还不够大,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组织管理。绝大部分民工通过熟人介绍带出或三三两两结伙外出找活干。这种自发无序的劳务输出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有的出去后没有找到工作,又只好踏上返乡之路。就业稳定性差,合法效益保护难,容易引发各种问题,给劳务输出工作的健康推进带来负面效应。二是劳务输出素质不高。据了解,××今年近4万人的外出务工群体中,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和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仅有4121人,仅占劳务输出总人数的10.29%,其余都是初中以下文化,还有相当一部分仅有小学文化甚至有的没有文化。因而在务工工种上呈现出劳力型多,技能型少;普通杂工多,专业技工少;粗糙加工行业多,科技精细行业少。三是自主创业能力不强。由于缺乏信息、技术和资金,除少数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办饮食业、服务业、经销小商店和搞些小工程外,大多数均是被动就业,在外主要是干一些城里人不愿干、干不了、也干不好的、最苦、最脏、最累的活。四是劳务工作协调不力。县委、县政府及县人事劳动部门高度重视,多方搜集就业信息,为提供就业机会铺路搭桥,希望通过劳务输出“挣票子,换脑子”把经济搞上去使农民富起来。广大农民群众由于产业受到市场冲击,农业增产不增收和“出卖难”等问题的困扰,绝大多数群众急切希望通过外出务工,能挣些钱,使家庭生活好一些。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少数乡镇对此方面的工作重视不够,宣传不够,协调不力,有的仅只是成立个机构,没有开展什么实质性的工作。作为村这一级在这方面做的工作就更少了。没有真正形成上下联动、协调有力的劳务输出工作网络。五是缺乏先进劳务思想。目前,各项工作正处在转型阶段,少数乡村干部的工作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没有完全转变,部分群众习惯了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苦耕作,广种薄收。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发展劳务输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劳务输出工作重视不够。另一方面,部分群众认为外出务工太苦、太累、又不安全、没有保障,不愿外出务工。更有甚者,他们对擦鞋、搓澡、洗头等一些既省力又来钱的活儿,认识存在偏差,觉得丢人不愿干。还有一些离家一段时间恋家或逢夏收或逢春节常常回家,吃苦耐劳方面不够。可行的对策尽管劳务输出工作还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组织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已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可行的对策,做大做强××劳务经济。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各级各部门都要把发展劳务输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真正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要按照“扩大规模,提高素质,培育市场,强化服务”的总体要求,加强劳务信息、劳务市场、技能培训、组织协调四大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劳务输出数量、质量“双提高”。县委、县政府要将这项工作合理地纳入考核。确保全县劳务输出人员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2005年全县劳务输出4万人,占剩余劳动力的80%。
2、成立机构,建立劳务输出组织体系。各级都要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负责领导,从县人事劳动局职介中心到乡镇劳务输出保障所、村就业工作站、组劳务信息联络员,要层层夯实责任,尽快形成强而有力的县、乡镇、村、组“四级”联动抓管体系。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县乡干部要深入村组与群众展开面对面的交流宣传,使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劳务输出是一项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富民产业,动员引导他们积极外出打工,增加收入。
3、加强培训,提高务工人员整体素质。要着重抓好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性培训,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制度。充分利用县职教中心、就业培训中心和各乡镇农技校以及其他培训实体,围绕市场需求,以初、高中毕业生、青年农民、下岗职工为对象,认真实施培训计划,使外出务工人员既具备基本
第五篇: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
程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使我国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转变。农民收入逐步增长,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小康目标已初步实现。但是,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区域性供大于求的状况,粮、棉、畜、果、菜等农产品价格长期低迷,种植、养殖业效益持续滑坡,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加入WTO的情况下,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还在日趋强化。目前,农民收入问题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占有生产性资源较少,突出表现在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上。在农村人口与土地资源矛盾突出的条件下,从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农民人均生产规模狭小,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的消费群体和消费空间有限,农产品商品价值效益实现困难;农民就业不充分,非农就业机会少,增加收入的渠道狭窄。因此,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看,我国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这不仅是世界各国富裕农民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促进农村发展、富裕农民的必然选择。减少农民,才能打破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用地、城乡居民建房用地的不断增加,我国的耕地面积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减少态势。土地资源的紧缺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据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截至1996年底我国耕地面积为19.5亿亩,农民人均耕地仅2.1亩,户均只有8亩,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人均只有1亩多。这样的资源规模和生产规模,很难使中国农民进入世界市场,很难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收入的快速增长。而且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在中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将有更多的耕地从种植业中退出,土地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将进一步降低,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采取切实措施减少农民,才能缓和人地紧张的矛盾,打破农民增收的瓶颈。这样,即使其他条件相对不变,也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减少农民,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长期以来,由于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有相当一部分被自身消费,这种小农生产方式必然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劳动生产率低。有限的耕地只能生产有限的农产品,一个人能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绝不会因为劳动力的增加而使它的价值增值,因为商品的价值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所决定的,而在于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生产率只能得到相应的低收入;二是商品率低。一户几亩地的产出除自给外,作为商品出售的份额已经很小。而近8亿农民可用于出售的商品总量又受到只有5亿多城镇居民消费市场的制约,不能及时、完全地实现农产品的价值,而且还会因农产品的相对剩余使农产品贬值,甚至使部分产品失去价值。也就是说,农民收入的增长,不但受到小规模家庭经营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低生产率和低商品率的制约,而且受到消费空间狭小的制约,这是我国农民收入大大低于城市居民和发达国家农民的根本原因。而要消除影响农民收入的双重制约,办法只能是减少农民的数量。只有减少农民,才能改变农业生产的小农生产方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才能增加非农消费群体,扩展农产品的消费空间,提高农业产品的价值效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减少农民,是农业生产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必然趋势。农业是生物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生产活动,是历史最为悠久、历史上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使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断转移到其他非农产业领域,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看,农民数量的大幅度减少,使单个农业劳动力平均生产规模扩大,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成倍增长;反过来,这又推动了以农业机械为代表的农业科技的普及,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程度,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兴起和社会分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科技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业科技贡献率稳步提高,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减少农民、促进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目前我国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不够畅通,大多数地区的农户依然是抱守土地,小块承包,多项种植,兼业经营。这种分布零散、经营细碎、规模狭小的生产格局,阻碍着科技因素的广泛导入和快速推广,制约着农业生产有机构成的提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动采取措施减少农民,通过减少农民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率和效益,进而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已被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的同时,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越来越多。198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仅占5%;2007年,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已占44.07%,比1980年增加了近40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1980年的191元增加到2007年的2475.63元。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在农民收入总量中,非农产业收入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不到10%提高到2007年的近52.82%。从全国各省情况来看,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的7个省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在50%左右,农村劳动力中非农人员比重都在4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市,达到了68.24%。这些省市的人均GDP也都排在全国前列。相反,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900元的7个省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都在70%以上,最高的达87.31%,农村劳动力中非农人员比重多在30%以下,最低的仅占12.7%。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那么,如何减少农民呢?应重点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首先,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扩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比较缓慢,规模和水平也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41.8%,比发达国家低近40个百分点。在现有城市化率的基础上,如果我国城镇化水平再提高15个百分点,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必须制定符合国情的城镇化战略。一是要确立规划先行的原则,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城镇建设规划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生产布局、城镇功能、人口密度、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统筹规划,做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注重实效。二是要确立以发展产业为中心的观念,强化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城镇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张,必须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应立足当地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将城镇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农村服务业的发
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基础。三是要形成经营城镇的市场机制。要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镇空间和城镇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和人力生成资本进行重组,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同时,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吸引民间资本,形成多元化融资、多层次开发的格局。四是要探索城镇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使农村人口转移与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同步进行,加快、加大减少农民的速度与规模。
其次,还农民以“国民待遇”,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改革以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严格的户籍制度把公民分为农民和市民两大阶层,并实施严格的措施限制农民迁入城市定居,谋求非农职业。目前尽管在某些方面有了改善,但农民仍是农民,不能与市民享受同等待遇,甚至在农民流动方面存在封堵和歧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既延缓了城镇化进程,又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
当前,我们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多方面采取措施,让农民享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要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障碍。要打破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封闭和分割的管理模式,让那些进城务工经商多年的农民定居下来,同时取消定居城市的土地使用费、城市基础建设费、城市就业安置费等面向农民的收费项目,降低农民定居城市的成本。二是要妥善解决农民进城后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民进入城市,应在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以及住房和子女上学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市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三是要加快城市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构筑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一方面,要发育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增强市场透明度,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双向选择,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要健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则,确保市场运行的有序性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增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任何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大跨越的过程,都是非农产业蓬勃兴起并快速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在吸收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践已经表明,非农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劳动力转移最为方便快捷的载体。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首先,要增强乡镇企业的发展能力。当务之急是要加快乡镇企业的改制步伐,使其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在此基础上,加快乡镇企业的技术升级与改造,在增强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的同时,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技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要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我国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加工程度相对不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农副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20%左右,而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则分别为农业总产值的3.8、3.7、2.6和2.2倍,我国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有着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所以,要加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并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大转移农民的产业载体,延伸农民增加收入的产业链条。第三,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一般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能够转移、吸纳部分农村劳动力,而且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和拓展农民转移的空间。当前,要把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到为“三农”服务上来,尤其要加快发展农村急需的科技服务、信息技术咨询、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不断满足因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增长的服务需求。
第四,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近年来,劳动力素质已成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性因素。由于素质偏低,农民工一方面在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技能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难以适应高科技发展的要求,就业领域受到限制。农民工素质偏低,不仅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而且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层次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一方面,要切实落实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组织农村青少年接受正规教育,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资源的素质;另一方面,要根据当前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技能培训。随着传统教育体制的变革,相当数量的中专学校甚至大专院校生源不足,经过适当改造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可用于农民的短期技能培训。为了保证贫困地区的农民接受教育,建议设立贫困地区农民培训专项基金,由财政拨付,专款专用。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农村劳动力才能具有到城市择业的更大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