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天水劳务经济的思考
发展天水劳务经济的思考
劳务经济是指大量的农民离开乡土,向用工单位提供劳动服务获取工资性收入的一种经济现象。这一经济现象伴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工业化进程而发展壮大,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追求更高的比较利益和自身发展机会的内在要求,是加快“三化”进程、破解“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是一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系统工程。本文就天水市劳务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探讨。
一、劳务经济对天水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经济迅速扩张,拉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外出劳务人员大量增加,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随着近几年全国各地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呈现扩大趋势。目前,全国大概有1.2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其中80%的来自中西部地区。劳务经济的发展,不仅支撑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轨中,有力地支撑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其最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在于,实现了劳动力的又一次解放,成为农村农业经济新一轮发展中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中国农民的第三大奇迹。
天水市是甘肃省人口第一大市,天水市人口占到全省总人口的七分之一,在180万农村劳动力中,有三分之一属于富余劳动力,另有三分之一的可以从事临时性、季节性的劳务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全省的五分之一。作为一个传统欠发达的农业大市,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1、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天水农村人口比例高,农民人均占有资源的绝对数小,农业就业机会少,富余劳动力相对较多,农民向土地要收入,增收困难。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当前依靠农产品价格上涨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依靠减税、补贴等政策性因素增收的幅度也有限,且天水市农村二、三产业因受各种条件制约,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发展,必须把相当数量的农民分流出来,实现农民择业的多元化。因此,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拓展农民致富空间的重要渠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发展劳务经济主要从两方面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外出务工获得了高于农业生产的报酬收入,从而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收入。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耕地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增加,间接地增加农民收入。所以,发展劳务经济,对农民来讲,是“两头开花”,成本低,见效快,收益大,可以说是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2、发展劳务经济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一定条件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优化了农村劳动力结构,直接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获得收益的一部分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民外出劳务,极大地缓解了人地矛盾,有利于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有利于解决土地规模经营和耕地撂荒问题,使一部分土地集中到种养能手手中,不仅为集约经营、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而且还有利于促进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应用和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增强农业整体竞争力。
3、发展劳务经济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客观需要。目前,天水正处于工业化起始阶段,也处于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加大调整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工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都必然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农村富余劳动力与资本、技术等要素相结合,将有力地推动工业化进程;同时劳务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又将扩大对工业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在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迁入城镇,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实践表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化,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农村非农化和农村城镇化。就我国而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与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形成互补,既弥补了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资源不足,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因其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廉而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还扩大了城市的消费市场、促进了城市体制改革。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必然要求政府在户籍制度、教育培训和社会公共福利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有平等的待遇和权利,这必将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力地促进城市发展。另外,劳务经济发展了,农村经济发展了,不仅可以加快农村非农化进程,而且方方面面也可以拿出更多的财力和物力,发展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这对于贯彻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发展劳务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其基本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民外出务工,不仅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市场经济意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综合素质普遍提高,逐步成为熟练的产业技术工人,有的还当上了老板、经理。另一方面,外出务工者在城乡之间的大流动、大转移中,将城市文明带到了农村,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许多外出务工者返回家乡以后,利用自己带回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信息等办厂创业,促进了农村工业化,为农村经济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不但挣回了票子,更重要的是换了脑子。
二、天水市劳务经济发展概况
近年来,在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的情况下,各级政府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和一项重要产业来抓。一是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劳务经济列为“天水市经济发展的十大工程之一”,根据国家对“三农”政策的倾斜和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的现状,抢抓机遇,先后出台了有关劳务输转的政策性文件、指导性文件。二是健全机构,加强领导。把市劳务办由原来的科级升格为副县级,各县区劳务工作机构升为科级,乡镇设立劳务工作站,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村级组织配备劳务专干,使劳务输转工作从组织领导上得到了加强。三是加大劳务工作宣传力度。市委、市政府多次组团到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区举办劳务工作推介会,宣传天水市劳动力资源状况,并与一些信誉好、待遇高、污染小的大型企业签订用工协议。四是加强有组织的劳务输转工作力度。建立了覆盖天水市城乡农村、社区的劳务工作联络站,完善了市、县、乡、村及劳务基地的五级劳务输出网络,形成了信息动态、宣传引导和加强组织输转的管理机制。五是采取多种培训手段,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利用技校、职校等专业学校开展学习教育、培训现代技工人才;利用就业培训中心、民办职业学校开展中短期实用技术培训;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输出前的劳动法规、务工常识等知识培训,增加务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适应就业环境的能力;对于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普通劳务人员,输送到用工单位进行岗位培训;把培训班搬到了田间地头,创造性地提出了“先培训、包就业、缓交费”的培训模式,提高了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
通过近几年努力,目前,天水输出的务工人员分布在新疆、广东、天津、上海、青岛、北京、江苏等32个省市的1600多个劳务基地,主要从事建筑施工、家政、宾馆服务、服装纺织、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保安、铁路服务、农业种植、电子电器、玩具加工等行业。2004年天水市共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48.7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0.71亿元,占到天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占到当年天水市生产总值的十二分之一,天水是全省唯一的一个劳务收入突破10亿元的大市,劳务经济已成为天水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劳务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逐年增长,2001年天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110.1元,其中劳务收入增加136.2元,劳务收入的贡献率达到123.7%;2004年天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109.9元,其中劳务收入增加89.9元,劳务收入的贡献率达到81.8%。这充分反映出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天水市劳务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1、农民外出就业空间非常有限。从农业本身来看,目前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农业集约经营的不断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作为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功能必将削弱。从第二产业来看,不论是城市工业还是农村工业,市场竞争激烈,经济增长方式都在转变,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低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将会减少,缩小了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容量。从第三产业来看,尽管近些年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受城市发育程度、城市基础设施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导致城镇的集聚功能不强,难以提供更多劳动力转移空间。天水市城镇化水平到2004年底已提高到30%,但仍低于全国35%的城镇化水平,中心城市发展缓慢、规模小,难以带动周围的小城镇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较弱。特别是近几年城市下岗职工较多,随着市场化就业制度的逐步实施,城市企业内部劳动力的隐性失业还将日益显现,这将进一步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2、劳动力素质偏低,有碍于劳务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状况与现实的需求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难以与日益提高的经济建设水平相适应。据统计,2004年天水农村劳动力中,高中文化以上的12.35%,初中文化的占27.5%,小学文化的占40.34%,文盲、半文盲的占19.81%,边远山区的农民文化素质相对更低。不仅影响了对先进技术的接受能力,而且大大减少了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机会,对一些较先进设备的岗位难以胜任,削弱了农村劳动力的深层次转移的竞争力。
3、配套政策和管理不完善与农村劳动力流动不相适应。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各地都采取了一些鼓励、支持政策,农民就业的环境有所改善。但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进城务工的农民仍在就业、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尤其是农村外出打工的大多是青壮年农民夫妇,子女教育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4、劳务输转工作机制尚不十分完善。一是培训经费不足,培训机构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培训渠道单一;二是乡镇职能转换后,还有部分乡镇领导对劳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到位,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共抓劳务工作的局面;
三是劳务市场还不规范,市场主体还不够成熟。
三、天水市劳务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展劳务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战略性转移,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步伐,关键是各级政府要用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市场化的行为来推动其发展,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必须在思想、认识、观念上有一个新的突破
一要突破重产业经济、轻劳务经济,不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观念,把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放到突出位置来抓。二要突破重城市、轻农村的二元经济框架,把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放到天水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出台有利于劳务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和办法。三要突破“以农为本”、“以土立业”的守旧观念,教育农民克服“小富即安”的守旧观念,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分离出来,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向现代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过渡,向非农产业的广阔领域进军,向小城镇和城市加速流动。
(二)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建立统一的市、县、乡(镇)、村及劳务基地五级劳动力就业市场,变农村劳动力的自发盲动为市场组织的有序流动,形成城乡结合、统一、开放、规范、高效的劳动力市场网络。按照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分级使用,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要运用计算机网络,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时效。要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市场运作,保证劳动力市场的统一和运作有序,促进劳务市场健康发展。
(三)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前提条件。天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强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岗位培训,创建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相适应的新机制已成当务之急。培训农村劳动力,必须把指导思想真正放到直接为农村经济服务和为转移就业上岗服务上来,着力点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农民外出劳务的竞争能力。政府负责各项协调和保障工作,强化对转移前的劳动力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为主的各项培训工作。其次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个环节同时入手,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职业培训不仅要符合农业发展需要,也要符合市场对劳动力的需要。要强化品牌效应,在培育农民工品牌上下功夫,靠品牌带动更多的富余劳动力转移。
(四)拓展劳务经济发展空间,千方百计壮大转移就业载体
1、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农业内部就业载体。目前,天水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在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的形势下,各地应通过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围绕农村资源的综合开发,各自形成新的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以此引导和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2、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突出扶植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农村内部就业载体。在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使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内部就地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主要抓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各级政府要继续对乡镇企业给予大力扶持,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并择优汰劣,使之规模化,优质化,充分发挥好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作用;二是要支持和鼓励农民经营和发展二、三产业;
三是近几年要突出扶持和壮大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3、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积极开拓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的劳务空间。实践证明,小城镇是农村二、三产业规模经营的基地,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从事劳务的主要吸纳地,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不仅可以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水平,而且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从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目前小城镇规模小,基础差,功能不完善,产业经济不发达,吸纳人口的容量小,农村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应该抓好一批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项目建设,对小城镇实行鼓励开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优惠政策,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
(五)优化转移就业环境,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必要条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消除务工人员在教育、就业、住房、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制度性壁垒,建立起农民工进城的绿色通道,使那些努力并有能力在城市获得稳定收入来源的务工人员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安居乐业。提供法律保障。为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就业等一系列问题,提供相关法规政策。
(六)进一步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投入更多的精力,集中相当的财力,采取有力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要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县区党委、政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随着乡镇职能的转变,乡镇要不失时机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抓劳务输出上来,以此开辟服务“三农”的新途径。
第二篇:关于州发展劳务经济的思考
关于州发展劳务经济的思考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摆脱土地的束缚,跨地域跨行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了大规模外出寻找就业机会的“民工潮”,“打工经济”即劳务经济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劳务经济在农民收入的构成中已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成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劳务经济从经济规模和内在素质上均已发展成为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当前,在发展劳务经济上仍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造成引导支持上的软弱和发展环境上的制约。因此,深入研究我州农村劳务经济的现状、特征、发展原因,充分认识劳务经济在农业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地位和作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大力推进劳务经济
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劳务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告诉我们,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这是客观经济规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发展劳务经济,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了城市——农村生产力诸要素的重新配置和合理组合,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劳务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客观存在正是顺应这一发展规律的表现,是经济规律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发展劳务经济上,我们要遵循农村经
济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大力推进劳务经济扩量提质,使之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民增加收入的主渠道。我州处在西部贫困地区,更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一)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利于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来,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业收入减少,但农民收入之所以还有所增加,主要得益于劳务收入的增加。据统计,2000年,全国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占其纯收入的比重已达到31.1%。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省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2.3元,劳务收入的贡献率达到近50%,其中劳务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36.5%;2002年劳务收入对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75%。据预测,今年省外出务工人员人均劳务收入为4500元,相当于全省人均纯收入的1.9倍。从州
今年上半年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看,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人均为179元,比上年增21.7%。我州县2002年外出务工者劳务人均收入为4350元,相当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倍。以上数据说明,劳务经济的发展,已经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如此,劳务经济的发展,缓解了农村就业的压力,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找到了一条出路。由于我州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达70万人,加上我州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推进城镇化进程和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均不足以容纳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因此,发展劳务经济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直接出路。今年我州农民外出打工人数为35万人,占整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50%,客观上缓解了农村就业的压力和人多地少的矛盾,发展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主要途径。
(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利于引进先进生产力,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三大建设”。首先,外出务工有利于促进外出务工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需求是发展的动力。文化素质较高的务工人员得到较高工资,就业机会增多,激发了务工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在务工过程中,输入地技术和管理上的培训,提高了务工人员素质,使输出地起到了借地育才的目的。其次,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经过市场经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之后,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他们带资金、带技术、带管理经验和市场信息回乡创业,实际上就是引进先进的生产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第三,农民外出务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为农业集约经营、规模经营、增强农业竞争力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加快我州基础设施、产业建设和生态建设三大建设的进程。
(三)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利于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劳务经济本身就是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务经济的大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现金收入,而且壮大了县域经济的实力。县2002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5.5万人,劳务收入2.39亿元,人均劳务收入达4350元,仅通过邮政或银行汇报就达1.2亿元。革命老区塔卧镇2002年外出务工人员达3000多人,占剩余劳动力的93%,年劳务收入达1500万元,加快了老区脱贫致富步伐。务工人员的绝大部分收入均回流到劳务输
关于州发展劳务经济的思考
第三篇:乡镇发展劳务经济调研思考
近年来,****镇依托城郊优势,坚持劳动力本地就业和对外输出两条腿走路,通过有组织、成建制的劳务输出,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走出了一条以劳务输出促农民增收、带动镇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2004年,该镇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近6500人(其中跨国输出38人,省外输出500人,县外省内输出1600人,县内转移4362人),占
全镇劳动力总数的50%;劳务经济总收入达2200万元,人均劳务收入7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以上。
一、政府引导,规范化管理,全力构建劳务输出新平台
****镇有耕地3万亩,农村人口2.5万人,农村劳动力1.3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仅1.2亩。人多地少,当地资源承载力有限,农村劳动力资源严重过剩是****镇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该镇通过认真分析,认识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大力发展本地经济,实现就地转移;二是劳务输出,实现异地转移。为此,该镇积极引导,强化服务,着力发展劳务经济,取得了较好效果。
⒈从思想源头入手,全镇上下全部“换脑”。劳务输出要形成气候,关键是要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由于长期来对土地和农业的依赖,广大农民群众的乡土观念牢固,加之城镇农民具有的“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小农意识,多数群众不愿外出务工,甚至一部分党员干部,对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来抓也不理解。针对这种情况,****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召开领导班子、机关包村干部和村干部会议,深入分析本镇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充分认识到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了镇村干部抓劳务经济的思想;通过镇劳动管理站的层层培训、包村干部入户宣讲和村干部宣传,引导农民群众解放思想,从根本上树立了“要想发家致富,外出务工是近路”的思想观念。
⒉充分发挥政府功能,将静态管理转化为主动服务。为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带动作用,****镇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以主管副书记、副镇长为副组长,劳动管理、民政、计生等8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劳动管理站,负责劳务输出的具体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劳动管理站的硬件建设,为其提供专门的办公室2间,安排专职工作人员3名,并配备了电脑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协调计生、公安等部门,为外出务工人员在办理生育证、身份证等方面提供良好服务;督促用工单位与务工人员签订劳务合同7000余份,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定期和不定期去人、发函、写信了解用人单位和务工人员状况,及时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清理建筑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时,帮助农民工追讨恶意欠薪17万元,得到了群众的信任,为他们外出务工解除了后顾之忧。
⒊强化信息管理,延伸中介服务职能。信息不畅、视野不宽是阻碍农民工外出的主要因素。为强化信息服务职能,****镇加强了与劳动管理部门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多渠道搜集用工单位信息,进一步丰富了招工信息总量,扩展了农民外出务工空间;为保障招工信息的质量,该镇建立了信息筛选审批制度,所有招工信息必须经严格审批后才能发布,对可疑的信息派人或请求当地劳动管理部门帮助核准,严防因虚假招工信息使群众上当受骗而利益受到损害。
二、市场配置,企业化运作,精心打造劳务经济产业链
外出务工成本的高低,是制约农民外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进一步降低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提高外出务工的成功率,也就成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⒈从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出发,大力发展订单劳务。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用工信息的使用效率,****镇构筑了镇村劳务输出管理网络体系。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组织开展了劳动力资源普查工作,将每名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建档立卡、输入微机;建立镇就业工程信息网络,以镇劳动管理站为核心建立信息平台,现已发布各类招工信息1300条,各村明确妇联主任为就业工程联络员,负责劳务信息的发布、劳动力资源统计、协助村民办理培训、务工手续等,进一步强化了服务职能。为提高劳务输出的成功率,该镇与信誉良好的北戴河中直疗养院、市83石油管理局等50余个单位建立长期的用工合同,与其签订“劳务订单”,针对不同的用工需求,组织具有相关专业劳动技能的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全程服务,直至签订劳动合同,安置妥当。
⒉从提高劳务经济的竞争力出发,全力推进劳动力素质结构的优化升级。针对乡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的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差、就业门路狭窄的问题,****镇积极争取市、县劳动管理部门的支持,动员全镇的所有的培训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分门别类对务工人员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截至目前,该镇筹措资金2万余元用于劳务输出“阳光工程”培训。印发《劳动法》和《进城务工教育读本》小册子7000余份,免费提供给参训农民,保
第四篇:乡镇发展劳务经济调研思考
乡镇发展劳务经济调研思考免费文
秘网免费公文网
乡镇发展劳务经济调研思考2010-06-29 18:51:37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乡镇发展劳务经济调研思考乡镇发展劳务经济调研思考(2)
近年来,****镇依托城郊优势,坚持劳动力本地就业和对外输出两条腿走路,通过有组织、成建制的劳务输出,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走出了一条以劳务输出促农民增收、带动镇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2004年,该镇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近6500人(其中跨国输出38人,省外输出500人,县外省内输出1600人,县内转移4362人),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50%;劳务经济总收入达2200万元,人均劳务收入7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
入的25%以上。
一、政府引导,规范化管理,全力构建劳务输出新平台
****镇有耕地3万亩,农村人口万人,农村劳动力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仅亩。人多地少,当地资源承载力有限,农村劳动力资源严重过剩是****镇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该镇通过认真分析,认识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大力发展本地经济,实现就地转移;二是劳务输出,实现异地转移。为此,该镇积极引导,强化服务,着力发展劳务经济,取得了较好效果。
⒈从思想源头入手,全镇上下全部“换脑”。劳务输出要形成气候,关键是要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由于长期来对土地和农业的依赖,广大农民群众的乡土观念牢固,加之城镇农民具有的“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小农意识,多数群众不愿外出务工,甚至一部分党员干部,对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主导产业
之一来抓也不理解。针对这种情况,****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召开领导班子、机关包村干部和村干部会议,深入分析本镇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充分认识到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了镇村干部抓劳务经济的思想;通过镇劳动管理站的层层培训、包村干部入户宣讲和村干部宣传,引导农民群众解放思想,从根本上树立了“要想发家致富,外出务工是近路”的思想观念。
⒉充分发挥政府功能,将静态管理转化为主动服务。为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带动作用,****镇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以主管副书记、副镇长为副组长,劳动管理、民政、计生等8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劳动管理站,负责劳务输出的具体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劳动管理站的硬件建设,为其提供专门的办公室2间,安排专职工作人员3名,并配备了电脑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协调计生、公安等部门,为外出务工人员在办理生育
证、身份证等方面提供良好服务;督促用工单位与务工人员签订劳务合同7000余份,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定期和不定期去人、发函、写信了解用人单位和务工人员状况,及时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清理建筑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时,帮助农民工追讨恶意欠薪17万元,得到了群众的信任,为他们外出务工解除了后顾之忧。
⒊强化信息管理,延伸中介服务职能。信息不畅、视野不宽是阻碍农民工外出的主要因素。为强化信息服务职能,****镇加强了与劳动管理部门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多渠道搜集用工单位信息,进一步丰富了招工信息总量,扩展了农民外出务工空间;为保障招工信息的质量,该镇建立了信息筛选审批制度,所有招工信息必须经严格审批后才能发布,对可疑的信息派人或请求当地劳动管理部门帮助核准,严防因虚假招工信息使群众上当受骗而利益受到损害。
二、市场配置,企业化运作,精心
打造劳务经济产业链
外出务工成本的高低,是制约农民外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进一步降低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提高外出务工的成功率,也就成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⒈从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出发,大力发展订单劳务。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用工信息的使用效率,****镇构筑了镇村劳务输出管理网络体系。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组织开展了劳动力资源普查工作,将每名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建档立卡、输入微机;建立镇就业工程信息网络,以镇劳动管理站为核心建立信息平台,现已发布各类招工信息1300条,各村明确妇联主任为就业工程联络员,负责劳务信息的发布、劳动力资源统计、协助村民办理培训、务工手续等,进一步强化了服务职能。为提高劳务输出的成功率,该镇与信誉良好的北戴河中直疗养院、市83石油管理局等50余个单位建立长期的用工合同,与其签订“劳务
订单”,针对不同的用工需求,组织具有相关专业劳动技能的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全程服务,直至签订劳动合同,安置妥当。
⒉从提高劳务经济的竞争力出发,全力推进劳动力素质结构的优化升级。针对乡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的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差、就业门路狭窄的问题,****镇积极争取市、县劳动管理部门的支持,动员全镇的所有的培训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分门别类对务工人员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截至目前,该镇筹措资金2万余元用于劳务输出“阳光工程”培训。印发《劳动法》和《进城务工教育读本》小册子7000余份,免费提供给参训农民,保
第五篇:天水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思考
天水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思考
一、“十一五”全市工业经济取得显著成就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 “突出一个振兴,建设三大园区,发展五大集群,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深化企业改革,推进自主创新,加强项目建设,着力扶优扶强,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工业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大力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12341”行动计划和“10强50户”工程,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重奖功臣等措施,落实兑现出口创汇退税、技术改造项目贴息、技术创新项目补助等扶持政策,激励、扶持企业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装备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9年,全市154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23.5亿元,增加值47.5亿元,比“十五”末分别增长81.6%、79.2%。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由“十五”末的7户发展到18户,星火和华天两户装备制造企业主要生产指标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10强”企业销售收入由起初的6981万元增加到3.04亿元,提高了4.3倍;“50户”企业由起初的640万元增加到1906万元,提高了1.97倍。
——项目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加强与中材集团、西电集团、娃哈哈集团、酒钢集团、湘电集团、上海复星集团等20多家中央直属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科研院所的战略联合,西电集团重组成立的“天水西电长城合金有限公司”已投入运营,总投资1.57亿元的高压电工触头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杭州娃哈哈集团投资2.5亿元的超净热罐装生产线、酒钢集团西部重工与锻压合作投资6.9亿元的大直缝埋弧焊管及矩形管生产线、星火公司联手湘电集团打造风电设备制造基地等招商引强工作积极推进。天水中材年产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一期工程项目2009年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不仅创造了我市工业项目建设史上的最快速度,而且还创造了中材集团项目建设史上的“天水速度”。星火公司机床产业化、华天公司高端电子封装、风动公司石油钻杆和煤田液压支架、锻压公司大型成套制管生产线及系列摆式剪板折弯机高品位生产线开发、二一三公司低压智能电器产业园、海林公司重型机械轴承、长开公司高压设备产业化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总投资56亿元的星火机床工业园和华天电子科技园建设破土动工、进展顺利,为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技术创新及名牌战略实施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十一五”以来,全市工业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和新产品近300项。星火、锻压、长开、华天等4户企业的技术中心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省11家的36.4%,占全省装备制造业5家的80%,居全省14个市州之首。全市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达到22户。星火公司联合清华大学等11家知名院校、科研单位和骨干企业,在全省率先发起成立了甘肃省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全省首创。红山“大型多用途智能控制试验机”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我国试验机行业的空白。星火公司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海林、锻压、二一
三、风动、华天、长开、电缆等7户企业的7件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31件商标获得“甘肃省著名商标”,39种产品获“甘肃省名牌产品”,最近我市又荣获全国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称号。目前,我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甘肃著名商标31件、甘肃名牌产品39件,提前并超额完成了“12341”行动计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天水市的国家级和省级“驰名”、“著名”商标、国家级和省级“名牌产品”位列全省市州第一位。
——国企改革改制工作的深入推进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列入全市新一轮改制范围的462户企业完成改制458户,安置职工10.59万人,改制面达98.92%。全市32户破产重组企业共核销各类债务44亿元,争取到国家和省上补助资金96750万元。通过改制重组,消除了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有效整合了资源,工业经济发展活力彰显。
——“两化融合”工作积极有序推进。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行业联动、企业实施”的原则,坚持把信息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扶持新兴产业相结合,积极推进全市通信基础设施
建设,组织企业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的信息化项目,引导企业研发节能新产品,实施节能产品产业化示范项目,切实推动一批“两化融合”重大项目的实施,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对中小企业发展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争取国家及省上对中小企业的各类扶持资金,建立中国中小企业天水网及网上融资平台,加强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开展“金融活动周”等多种有效途径和形式,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协调落实融资资金,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确看待天水工业形势,必须放眼全局,跳出天水看工业,清醒认识差距,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迎头赶上。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转型期、城市化加速期、市场化提升期,客观、冷静地审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当前仍面临不少挑战: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偏小。我市的工业经济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工业化进程整体上仍处在初级阶段,工业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十分艰巨。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1120亿元的4.24%,全省100强企业我市仅有9户。县区工业园区建设相对滞后,规划管理有待加强,项目支撑和产业聚集效应不够明显。二是与周边地区发展差距明显。2009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5亿元,仅占全省的4.24%,在全省位列第8名,兰州、庆阳、金昌等排名在前6位的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都在100亿元以上,我市与第7位的平凉市61.1亿元相比还差13.6亿元。从关中—天水经济区七市一区工业发展情况来看,2009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高于商洛市和杨凌区,处在第6位,有四个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200亿元以上。三是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缓慢,传统产业比重高、新兴产业比重低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深度加工业规模小、链条短、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全市工业总体上还没有摆脱产业和产品结构单
一、发展粗放的基本格局。四是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受现行金融体制和企业资产运营状况的双重制约,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企业项目投入和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全市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全市工业发展既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面临许多难得的机遇。从国内宏观政策看,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标志着国家工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特别是我省的支持力度,先后出台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今年又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有利于我们更多地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全面提升工业企业竞争力。从全省发展战略看,《甘肃省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中提出 “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将装备制造业作为重点做大做强的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并把我市列为全省重点扶持发展的装备制造业工业区域。同时,随着我省被国家确定为循环经济试点省,我市被省上列为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基地城市,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和清水县循环经济产业园被列入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这对于我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我市发展基础看,通过大力实施 “工业强市”战略,我市已具备了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基础条件:一是有一整套涉及振兴装备制造业、培育壮大“10强50户”企业、提速工业发展、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进企业改革改制等方面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和措施;二是有一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经营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家、技术研发人才和市场营销队伍;三是有一批在改革开放中通过改革改制、自主创新、项目建设迅速崛起壮大的骨干企业;四是随着宝天高速公路通车、天水机场民航开通,天水—定西、天水—陇南、天水—平凉、天水—十堰高速公路及宝兰客运专线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天水承东启西、辐射南北的交通枢纽地位将更加突出,为我市工业引进资金、技术和项目提供了
便利条件。
三、“十二五”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与工作重点
基于对工业经济发展基础及客观形势的分析判断,全市 “十二五” 时期工业经济发展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突出一个振兴,建设一区多园,发展六大集群,壮大县域经济”(即振兴装备制造业;建设天水经济开发区和星火机械、华天电子、长城电器及市县(区)工业园区;发展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材料、能源化工六大产业集群),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培育创新人才、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名优产品为重点,以工业园区和“10强50户”工程为抓手,以重大项目为支撑,突出科技创新,强化战略重组,走生产集约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把天水建设成为西部区域工业特色鲜明、发展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城市。
按照全市工业经济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末,工业增加值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20%,达到130亿元以上,实现“两个高于、一个确保”,即: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全市“十一五”平均增长速度,确保全市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不突破控制指标。应按照“两个基本阶段、分两步走”的发展路径,即在今年和“十二五”前两年,着力于强基固本,集中力量抓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度增长,进一步夯实基础,积蓄后劲,发挥优势,逐步缩小与周边发展快的市州的差距;在“十二五”后三年,着力于追赶跨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提速,力争使工业总量和增速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赶上并超过周边发展快的市州。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应突出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重点:
1、把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应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同时,通过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层次,实现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建筑材料、医药食品等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发展水平。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紧紧围绕省上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陆上三峡”的战略布局,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投入;以华能热电联产、西北大型风电场工程建设为依托,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成套设备、煤化工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企业、产业和产品结构,逐步改变轻工业太轻、重工业太重的现象,实现“两高一资”向“两低一资”的转变,使产业结构趋于优化;通过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市场竞争力,尽快解决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上游产品多、下游产品少以及企业管理粗放等问题,使企业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力争在以结构调整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
2、把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实践证明,一个特色优势产业一旦形成,可以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快速聚集,产生“聚变效应”,推动整个经济快速增长。我市工业能不能强起来,能不能成为联动一、三产业的纽带和推进全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关键取决于能不能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我们在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中,应树立“以特做优、以优做强、以强做大”的理念,力争通过六大主导产业的率先突破,带动其它产业、其它领域的发展。应高度重视“招大引强”工作,继续加强与酒钢集团、陕电集团、西飞集团、湘电集团等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引大引强、强强联合,引进一批事关全市工业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支撑发展、加快发展。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应紧盯国家投资方向,找准国家政策支持的领域,切实把项目工作的重点放在与国家财政、金融、投资、产业等政策的对接上。抓好新材料、新能源、技术改造、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等项目的上报和审批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开工建设,做到依托项目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
3、把加快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应突出科技创新,强化人才支撑,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一是突出技术创新。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大幅度提升企业装备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投融资政策,进一步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坚持把深化产学研结合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需求,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结成技术合作联盟,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二是推进品牌创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在“特”字上做文章,走特色品牌发展之路,实现“制造优势”向“品牌优势”跨越;在“创”字上下功夫,走品牌创建之路,加大品牌创建力度,落实名牌奖励政策。三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创新的基础和原动力,当前要重点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结合我市企业实际,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力争在引进硕士、博士研究生方面有新发展。从长远看,天水应谋划创办理工大学,为培养工业人才奠定基础。四是加快机制创新。引导企业实行按劳动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形式,使收入分配向科技、营销、管理等岗位倾斜。各企业应健全和完善科学规范的人事制度、用工制度,构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机制创新步伐,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