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举报学校造假

时间:2019-05-13 23:0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生举报学校造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生举报学校造假》。

第一篇:学生举报学校造假

学生举报学校造假

被校领导雇凶杀害

原银川市新华技术职业培训学校违规发放造假职业资格证书,该校学生赵金泉将此事向媒体曝光,学校法定代表人李建党和校长李艳梅雇凶“修理”赵金泉,最终造成赵金泉死亡。事发后,李建党、李艳梅以及凶手之一李卫东悉数被判刑,另一凶手郭菠逃亡5年后被抓获。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发布该案终审裁定,维持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郭菠作出的无期徒刑的一审判决。

2005年4月,从原银川市新华技术职业培训学校毕业的赵金泉发现,学校颁发的职业等级证书为假证,遂回学校交涉,后因退证及经济赔偿问题与校方发生纠纷,赵金泉便将此事反映给媒体。之后,有关部门开始调查新华学校违规发放假职业资格证书一事。

李艳梅将这一情况告诉了该校法定代表人李建党,要李建党从西安找人“修理”赵金泉。李建党在西安找到郭菠、李卫东二人。2005年5月6日,在银川市兴庆区原红花乡一招待所内,郭菠先用胶带将赵金泉手脚捆绑,将嘴封住,李卫东则手持事先准备好的单刃刀向赵金泉的双腿及右臂、右手腕等部位连捅数刀,后逃离现场。赵金泉挣脱后跑出门外倒在马路上,被闻讯赶来的110民警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9月,银川中院审理认为,郭菠与同案犯李卫东、李建党、李艳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并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于是以故意伤害罪,判处郭菠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此前,原银川新华技术职业培训学校法定代表人李建党和校长李艳梅分别被法院判处15年和10年有期徒刑。(据《法制日报》)

第二篇:学校安全隐患举报制度

学校安全隐患举报制度

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及时有序地处理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维护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如下制度:

1、每位教职工发现学校存在安全隐患,须在第一时间及时向值班领导或学校负责人报告。校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登记、整理、汇报工作。

2、如出现重大学生安全事故,学校值班领导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当学校教职工发现安全事故时,在汇报的同时及时给予救助。

4、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5、学校对教师反应的隐患情况进行登记、核实,在年终考核中给予一定的加分。

6、值班的教师无故不到岗发生意外事故的,学校在年终考核中按规定给予一定的处罚。

第三篇:不造假:学生作文的底线

不造假:学生作文的底线 江苏省金坛市薛埠小学 杨银生

一、学生的作文怎么了? 曾几何时,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过多地承载着“文以明道”、“文以载道”的道德教育功能,思想内容是否健康一段时间也就很自然地成为教师评价学生作文的第一指标;如今,我们仍然看到很多学生靠着“一套、二抄、三凑”的通用“写作技巧”,完成了一篇篇“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缺失了最可贵的童真童趣的现代儿童版“八股文”时,不难发现学生作文的内容陈旧而虚假,语言苍白而无力,至于作文中本该洋溢着的儿童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更是少之甚少。学生的作文更多的是充塞着伪圣化了的情感,极具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惟独丧失了学生自己。《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作文中创造并表达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他们在作文中不断地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作文该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自己人生的史记。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是学生学做真人的一种历练。”由此看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观点值得我们好好琢磨。

二、学生的作文需要什么?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这样阐述道:“倘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说;倘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早就说过,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面表明,学生的真情实感是他们作文的原动力。我们的作文教学只有诱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使师生的情感得到很好的交流,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赋予学生作文生命的活力,从而克服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的毛病。

三、我们该干什么? ——兴趣:爱你爱得那样干脆 目前,在片面追求(至少是过分注重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为应试而作文,被束缚了手脚,写作动机不纯,写作兴趣全无,将写作视为畏途。这种局面必须迅速改变。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要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兴趣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生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对此,前人已有大量精彩的论述。他们认为,作文“最好是令学生自己出题目”,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便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味”。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这样学生当然会乐于去写。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习作《我的同学》要求学生仿造例文的写法写自己的同学。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这确实是件难事,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仿写,也谈不上积累素材,更不能进行写作技法的讲解。于是,我便将重点放在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上——“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朋友,我请了一位小朋友来介绍,你们有兴趣了解吗?”“生活中,我们有那么多的亲朋好友,你最喜欢谁呀?”“你愿意将谁介绍给我们认识呢?”“你们有兴趣用自己的笔向更多的人介绍他吗?”„„到学生写作时,关于写作的事我只字未提,他们也不知道这就是写作,但是他们兴趣非常的浓,有的学生仿造例文写出了自己喜爱的同学,有的写出了自己喜爱的家人,有的学生还跟小作者进行了“看谁写得好的”比赛。“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来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作文的真谛。我们的作文教学要考虑儿童的情感实际和需要,必须触及到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把作文看作是一种需要,那么他们作文的长进还有疑问吗? ——情景:生活原来如此多彩

1、融洽师生感情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在互动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自由、信任、关爱和宽容,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在课堂教学中,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对学习会产生兴趣。师生关系的融洽可以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支持及推动我们的作文教学的正常开展,让学生感受课堂的心理是那样的广阔和丰富,可以让他们感到表达的乐趣,让他们感到表达上一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使他们满怀信心的表达。

2、引进生活“活水”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学生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相联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学习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由此可见,写作的题材应以学生所熟悉的所理解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为主。这样,学生写作时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了素材,就不会说空话;有了感受,就不会说假话;有了认识,就不会套话连篇;有了思考,就不会人云也云了。然而,学生的生活中有趣的事往往总是稍纵即逝,他们又常常不能很好地把握生活中这些好的材料,这又导致学生写作时无事可写。在此,情境的创设无疑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因为与生活相符的情境,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学生的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他们作文的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强,他们会怀有浓厚的兴趣,走进作文。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习作《写一篇报道》时,我发现学生看到题目后无从下手。见此情景,我便和学生一起组织了几项小型的比赛——拔河、跳绳、扳手腕等,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比赛结束后,大家选择了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了报道,那作文真是太精彩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为学生更好地体会生活提供了一条极佳的途径。情境的创设进一步促进了我们作文教学的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到了生活化的作文,让学生从更为广阔的角度和更深的层面去认识体会了作文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想象:因你而与众不同 当前学生的作文模式化严重,就连说假话、空话、套话,也是异口同声,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便是学生的作文缺乏自己的想象。现象的缺失使学生写文章时觉得无话可说,然而为了达到老师提出的“具体”的要求,他们便会很自然地为自己的作文加上很多的假话、空话、套话,以让他们的作文看起来更趋“具体”。事实上,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各异,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别,这让他们对头脑中的旧表象进行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变得与众不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展开想象时,记忆中的表象由模糊变为清晰,由单薄变为丰厚,新形象随着旧表象的改造而生成。鲁迅先生说过:“孩子上是可以敬佩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这些生动形象的内容一旦进入学生作文,会让学生的作文更显丰富而多彩。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其真实性——想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的思维宽了,作文内容绚丽多彩,这是他丰富灵活的思维的成果!是他发自内心的童真童趣的美好再现!这难道不是真实而是虚假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累,二是增加学生已有的表象积累。”开学初,我将每位学生的生日详细地记载下来。每到一个学生的生日,我都会在晨会课上向这位学生表示真诚的祝福,并且在墙报上的生日祝语中写上我的祝福,其他的学生如果愿意也可以写上一些祝福语。后来,只要班上有学生过生日,其他的学生便会自发地组织,以他们喜爱的方式为这位同学过生日。一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步入教室,但那情景令我感动了——讲台上的蛋糕,黑板上的画,学生亲手书写的生日祝福语„„眼前一张张稚气十足的笑脸让我第一次在他们面前流泪了。当天学生的日记《啊,生日》写得多真切、多富于真情!趁热打铁,我又让大家选择一种植物或动物作主人公写了另一篇作文《_____(动物、植物)的生日》。没想到,学生的这篇作文写得太精彩了——桌子会说话,小草会跳舞、小猫和小狗会唱歌,那司空见惯的柳树也成了“诗仙”。世界在他们的心目中是那么的美好,这不正是他们对世界的美好展望,对人生的无限热爱,对真情的无限渴望的童真的真实流露吗? ——评价:生命因你而更精彩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关心学习结果的程度远高于他们关心学习过程。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情感。教学实践告诉我:教师评价作文,不仅是对自己教学效果的检查,也是对自己教育对象精神成果的深入细致地加工、提高和指导,以便使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肯定学生的优点,改正学生的缺点,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评价学生作文时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重视对协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1、教师评价 每次阅读学生的习作,我都以一个“忠实的读者”的身份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内心独白,将严格的要求与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相结合,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更具人性化——“xx同学,这段话可不可以这样改?”“你认为这样改会不会更好些?”„„凡是学生作文中值得肯定的地方,我都加以赞赏,不以老师的语言、情感去替代儿童的语言、情感,始终以读者的意识参与其中,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文,与之进行平等的交流。

2、学生间的评价 如果说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是作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那么学生间的评价便成了他们向往的乐事。这一过程着实让学生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过了把“老师瘾”。每次同桌互相评价时,同学们那专注的神情让老师感到惭愧。他们从文章的思想内容的真实具体性,语句的通顺、连贯性等方面作评价。虽然他们的评价缺乏老师评价的深刻性,但是这其中流露出来的自己对别人优点的由衷赞美,对别人严格的要求,对他人美好的期望,这确实都是他们本身对如何写好作文的虽浅显却无比真切的感受。每次的集体评讲课上,我都会选出一些写得较好的作文进行集体评价。我先让小作者读一读、谈一谈自己怎样写作的。接下来的自由评价中,我就让学生就各自感兴趣的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有热情洋溢的赞美之词,又有尖锐的批评话,更少不了小作者的辩解。那副求真且顶真的场面让人觉得这哪象作文评讲课?这分明是一场异常激烈的小学生辩论赛——而这确实是一堂作文评讲课呀!一堂大家都在积极参与交流的作文评讲课!是一堂童真、童趣流露的,童知在激烈碰撞的作文评讲课!评价别人的作文,对别人是一种帮助,对自己来说则是一个真正的取长补短的机会。评价别人的作文,学生心理上有一种新鲜感,这激发了学生进一步表达真情的积极性,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在这一本该属于他们而又缺失许久的平台上表达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想,我们的作文教学只有把握好学生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这一底线,才能真正为学生作文能成为学生“不断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的精神需求而奠定一些现实基础。

第四篇:统计造假

日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局务会议上称,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是对政府公信力最大的影响,坚决惩治和积极预防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是统计系统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据统计,这是今年以来马建堂第四次公开强调预防和严惩统计数据造假行为(4月10日《新京报》)。

多年以来,统计工作中的弄虚作假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在不少地方,“层层作假,级级糊弄,按需捏数,皆大欢喜”已成为通行做法和不公开的事实。2005年,媒体曾披露,2004年各省区市上报的全年GDP汇总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速相比,高出了3.9个百分点,总量差距达26582亿元!

我国《统计法》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和统计制度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得自行修改”;“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不得强令或者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由此可知,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一种违法行为。但是,为什么偏偏有人敢以身试法呢?原因不外乎两个:

一是与干部的政绩考核体制有关。目前我们考核干部往往是以经济数字的GDP论英雄,这种用人导向无形中鼓励了那些一心想往上爬的人“政绩不够数字来凑”。同时,下级多出数字、多出政绩对上级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上级即使知道报上来的数字有水分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还授意、指示虚报统计数据,甚至直接篡改基层上报的统计数据,共同从“掺水”数字里受益。有“一副对联”揭示了这一现象的本质。

二是在惩罚上缺少刚性。和一切造假手段相比,数字造假成本低廉,对“数字谎言”的惩罚往往比较温和,一般无非是整改或内部通报。曾有人大代表在“两会”上指出:“与价格法、会计法、税法相比,《统计法》简直不叫法,是‘水法’、‘豆腐法’。说统计法很“水”,是指在惩罚上规定得太有弹性、太缺少刚性。比如,《统计法》规定:“对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统计违法,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时至今日,鲜有报道官员因为数字造假而蹲大狱的。而一旦谎言顺利通过,那么获得的利益却异常可观。

统计数字,是衡量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因此它必须是真实的。统计数字注水败坏了党风,影响了民风,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绝不能等闲视之。改变这一现象,不仅要用重典,依法追究虚报数字的干部,包括追究上级对下一级所报数字的失察责任,更要改变干部考核重指标轻实绩、重数字轻质量的传统方法,建立一套综合性政绩考核制度。选拔任用干部不但要看到短期显现出的数字政绩,也要看到较长时期后才能显现效果的非数字政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统计数据注水的现象,防止统计腐败。(4)

必须承认,数字,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固然最有论证力;对于工作成效来说,当然最有说服力;对于社会发展来说,自然最有雄辩力。曾几何时,数字在各级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中充当了“报账”的主角。大凡谈到“服务群众”的成绩,毫不例外的必定是多少名干部深入村镇,召开各类座谈会多少个,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多少户,接待群众多少人,帮助解决问题多少项,撰写调研报告多少篇云云。事实上,太多、太滥、太过单一的“数字化”手段,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当前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乏力,看了、听了常常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领导就是服务,干部理应奔波于群众的冷暖疾苦之中,否则便是失职。下基层重要的不是身到,而是心到。前不久,一位省委书记撰文指出:“纯洁的作风实践源于真心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看待。在村里住多少天不是衡量作风好坏的标准,没有在思想上确立起正确的群众观点,下乡驻村100天也难以奏效。”这话一针见血,剑指干部作风上的弊端。

数字是“凉”的,在亲民惠民上“报账”数字太多,证明力强了但情份淡了,难免施恩于民的感觉。本来属份内之事,竟弄得跟“施舍”似的,怎么能让老百姓愉快地接受。试想一下,党员干部常讲群众是“衣食父母”,有几个做“子女”的,会把为父母买了几套衣服、交了多少药费天天挂在嘴上?常讲自己是“人民公仆”,有几个做“仆人”的,会把为主人做了几顿饭菜、擦了多少地板时时摆谱表功?

同样是做好事,心境心态不同,效果是不一样的。雷锋做好事从来不留姓名、不图回报,但他走了以后,全国人民都记得他、传颂他。“中国首善”陈光标近年来共计捐资达10多亿元,其高调、张扬的慈善行为,却引来社会的广泛争议,被媒体称为“暴力慈善”。两者个中的差异,值得人们深思。

还要看到,官场上“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现象饱受诟病。历年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上报到国家统计局的GDP汇总,要比国家核算的平均多20%左右,省以下情况则更甚。国家统计局的一个负责人曾说,这是一个“历史顽症”。在“政绩意识”的驱使下,谁能保证那些“亲民数字”,不是“适度推算、合理想象”的产物?!

有道是“用手做事,可以把事情做完;用脑做事,可以把事情做好;用心做事,可以把事情做优。”党员干部潜心谋事、实心干事,才能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基层群众的满意度和口碑,才是各级机关工作成效的最好“注解”。

4月10日媒体报道,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日前在局务会议上称,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是对政府公信力最大的影响,坚决惩治和积极预防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是统计系统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是今年以来马建堂第四次公开强调预防和严惩统计数据造假行为。

作为一个国家诚信的象征、决策科学的保障,真实性是统计数据最基本的要求。然而近年来,从工资、就业“被增长”,到CPI、房价“被下降”,再到地方GDP总和屡超全国数据,统计数据的失真、注水备受诟病。统计数据造假,不仅直接影响部门决策,更透支了政府公信力。2010年《小康》杂志进行的一次调查中,27.5%的受访者表示“宁愿相信自己的感觉,也不信任统计部门的数据”。

统计数据弄虚作假,很大程度上是地方利益从中作祟。媒体调查发现,目前全国仍有不少市、县、区通过成立“统计改革小组”或印发文件的方式,对企业直报数据采取行政干预。甚至有地方政府运作与直报数据并行的另一套汇总数据,实施数据双轨制。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3月份设立曝光台,首次曝光重庆永川区和山西河津市干预企业独立上报数据、涉嫌违反统计法的行为。

为避免地方干预,有专家不断呼吁统计部门垂直管理。然而,垂直管理并非灵丹妙药。统计部门可以把人、财、物收归己有,却不能完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失去了行政权力,一些地方官员可以转而运用公关手段,拉拢腐蚀统计部门。从另一个角度讲,统计的原始数据需要地方各行各业及相关职能部门作基础性采集,一旦源头掺假,统计数据就不可能真实。显然,仅靠统计系统管理体制作横向纵向调整,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地方利益干预统计数据造假,关键是官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存在问题,陷入“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怪圈。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在阜阳任职时,亲自将GDP增长率修改为年均增长22%,尽管实际年均增长仅为4.7%,王怀忠却步步高升。“五毒书记”张二江担任丹江口市市长3年间,该市GDP、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虚报,其本人却仕途顺利。只要弄虚作假能换来更大的乌纱帽,有的官员就对统计数据虎视眈眈。

在激励足够大的情况下,单就不当行为本身进行约束往往事倍功半。因此,要想从根本上遏制统计造假,就必须改革官员绩效考核机制,注重实绩,吸纳民意,破除“数字出官”。只有不再让官员仅凭统计数据甚至是造假数据就能获得升迁,才能彻底斩断地方政府干预的利益冲动,还统计一个风清气正。(张枫逸)

如今的统计工作独立性不强,极大地受到了行政干涉,最终演变为地方政府官员的一张“政绩单”。从更高的层面上来看,由于统计数据的失真,真实反映经济情况的可能性亦减弱,对决策部门研判整体经济形势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统计数据造假揭秘:统计局制定数据交企业填报

2012年04月05日01:40每日经济新闻[微博]我要评论(1816)字号:T|T

变味的数据审核

实际上,这种“数据由统计部门说了算”的造假方式,在地方上已是见惯不怪。

另有华北某县的企业统计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们这月是零填报,没有产值,只是季报人员工资按实际情况报的。

她称,“在季报和年报时,地方统计局要求按他的数据,这两个月都是自己填报。”

根据这位统计员的说法,当地统计年报的具体数据是由当地统计局制定的,然后交由每家企业分别进行填报,每家企业的产值数据不一。

4月1日,记者获得了东北某市2011年四个季度的能源数据反馈统计,这些数据反馈的对象是市辖之内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

在这份所谓的反馈表中,翔实地标明了每家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情况,尤其重要的是,补充材料中,还规定了企业产值的具体数额,比如上年同期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总产值(当年价)、电力消费合计、本期综合能源消费量、本期工业总产值等等。

据当地统计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数据是每个季度企业填报的一个标准,总体上只能增不能减,通过这种方式保持数据的稳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该市多家企业的统计人员了解到,与文前记者所调查的地方造假略有不同的是,当地统计局是直接给企业发传真“反馈”数据,而不是邮件。虽然更为隐蔽一些,但是造假路径基本相似。一家制衣公司的统计员向记者表示,“我都不关心数据的高低与否了,反正统计局给什么数我就填什么数。”

清明节前的一周里,是各地统计部门最忙碌的时间。按照要求,3月份的统计数据要在这段时间进行联网直报,即由企业通过网络直接向国家统计局报送。

但是,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调查,在企业填报数据的过程中,当地统计局的“审核”成了最为重要的工作环节。

“某企业已上报完毕,请审核。”这是地方统计系统内部的常用句式。统计部门将数据提前下发之后,企业最终的填报,还需要统计部门予以“把关”。

多位企业统计人员及地方统计官员介绍,这么做就是要确保统计局规定的数据准确无误地由企业进行联网直报,每个数据都很重要。

根据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的要求,联网直报需要企业直接向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心报送,地方统计部门只能

在线审核、汇总数据,没有改动数据的权利。

然而,这样的审核已经变了味,当地统计部门指使企业从源头上造假,如此保证行政干涉数据的最终实现。

都是GDP考核惹的祸?

3月30日下午,东南某县统计局一名工作人员给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打来电话说,刚刚领导指示,要求统计数据翻倍增长。

据了解,当天省里相关统计官员去该县调研,指出当地的经济数据拖了市里的后腿,市里要求一定要争取省里靠前的排名。

该统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己刚刚汇总本市限额以上的企业,统计发现增长的幅度为-25%,原因是有三家当地很大的企业今年停业了。

她无奈地说,“现在的数字都是微型企业在撑着,但越到后面就会越离谱,上报的数字是一个月几百万的业务,不是在大城市的话,这绝对不可能。”

经济数据增长排名的做法,在该省始于去年10月份。在她看来,正是这一事关地方“脸面”的问题,使得当地竞相追逐榜单上面的成绩。

同时,在今年新增的服务业企业一套表的联网直报中,由于当地事关“七项考评体系”(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和环保、固定资产投资等),地方上不得已造假。

这位地方统计局工作人员坦言,如今的统计工作独立性不强,极大地受到了行政干涉,最终演变为地方政府官员的一张“政绩单”。

从更高的层面上来看,由于统计数据的失真,真实反映经济情况的可能性亦减弱,对决策部门研判整体经济形势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

今年在全国开始启动的 “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初衷是杜绝“注水”统计数据的产生,但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调查,该制度实施以来效果并不如意。

3月23日,国家统计局在全国召开企业一套表视频工作会议,会上,国家统计局划下四条红线,以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即地方统计部门绝不允许碰 “不入库不出数”、“不得代报”、“不得代为修改”和“不得要求企业按给定的数据上报”这四条红线。

目前,包括北京、广东等地在迅速落实这项会议精神,上海也总结了全市“一套表”工作阶段性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研究相关改进完善措施等。

在3月28日举办的全国法制工作会议上,国家统计局党组纪检组长罗兰强调,要在今年重点检查纳入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范围的企业数据上报工作,严肃查处违法代填代报、干预企业独立上报等行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了解到,国家统计局要求各地在4月底完成对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的自查,以

推动这项制度的良好实施。

有地方统计官员认为,杜绝数据造假的根本在于改革干部的考核方式,淡化GDP在考核中的分量,建立一种科学的政绩观。

警惕数据腐败

2012年03月28日09:47东方网周锦尉我要评论(4)字号:T|T

最近,国家统计局网站新设立一个“曝光台?回音壁”栏目,曝光了已经查实的重庆永川区、山西河津市干预统计数据上报案例。这应该是国家统计局首次对外曝光个别地方和企业数据造假情况。

经济发展态势、走势、趋势,常常以翔实的数据表现出来。战略规划、政策要求的有些方面,也以数据来说话。数据是认识经济运行的一种基石,数据造假,就会动摇这块基石。第一个案例发生在重庆市永川区。去年11月,该区印发文件要求,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单位上网报送统计数据,必须提前将当期企业统计上报数据,报经镇街统计机构或工业园区或区城乡建设委员会、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商委、经信委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审核评估后,方可上网报送。但根据《统计法》、《一套表联网直报制度》和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月14日给企业负责人和统计人员信中的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企业独立报送统计资料。统计执法检查室调查后认为,永川区政府要求企业上报数据首先经过政府部门审核的做法涉嫌违反统计法律法规,是不妥当的,必须予以制止。第二个案例发生在山西省河津市。经统计执法检查室查证,近日在一套表联网直报2011年年报数据前后,河津市统计局个别工作人员曾向某些企业发送数据资料,要求企业按此数据上网报送。也属于违法。

国家《统计法》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据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然而,知法违法的现象还是不时地发生。一个典型的是2003年处理的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的腐败案例。被判死刑的王怀忠,数字造假玩得肆无忌惮,他明确地对相关下级说,大胆虚报他们所辖地区GDP数据,而且造假的“幅度”很大,以此才能被上级关注,形成所谓的“突出政绩”,达到不断在自己脸上贴金效果。果然此伎俩一时奏效,这样一个恶迹斑斑、品质恶劣的人,能以平均每两年加官晋级一次“晋级乘直升机”的速度,由阜阳地委的副书记、到书记、到副省长。短短六七年间,王怀忠就由一个中级干部晋升为高级领导干部,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王某的索贿受贿是在这个期间发生的,给国家造成上亿元的巨额经济损失也是在这个期间发生的,数据造假使之“一俊遮百丑”,成为了一顶“保护伞”!

落马的贪官是极端的案例,但那些数据造假的情况在各地时有滋生,有冒现。我想,主要是发展的指导思想出了偏差,出了毛病。“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据”是民间的一种说法。不少干部确实是依据增长的幅度大、甚至短期“翻番”,得到上级注意,得到上级重视,而被提拔。于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就不顾及了,用“大手笔”,搞大项目,说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其实是骨子里是自己拿“政绩”,倘若为此再行贿受贿、贪赃枉法、为非作歹,拿离开“被双规”、被法办就不远了。

数据造假有多种方式,比如,统计数据的起端是“采样”,一些数据的统计会设采样点。CPI、PM2.5等数据都需要设点采样。据报道,有的地方对PM2.5的采样点尽量设在“绿化环境较好的地方”,其实,这种数据统计,从“源头”就出现不真实,因为实际“绿化好的地点”只是少数。又如,有官员在讲座时说,为了CPI指标“好看一点”,有地方领导要求“取样点”报数据时“手下留情”,出现明目张胆虚报的情况。还比如,取样的依据有差异,出现地方与中央的数据“落差”,往往是地方报的更多些,中央则更为真实些,或者地方有真实一面,中央则较为保守些。2010年全国GDP是39.8万亿,地方各省市自治区的GDP之和是43.3万亿,超出3.5万亿,以后中央作了修正,定为40.2万亿;2011年的统计已经出来——全国GDP是47.2万亿,地方各省市自治区GDP之和是51.8万亿,超出4.6万亿。由此可见其中的指导思想的一定差异。

统计的生命在于真实。倘若一些存有私心的人,为了自己的“政绩”,将数据玩弄于鼓掌之间,还有什么科学精神之言呢?数据造假,就会走向数据腐败,对此,我们必须有“零容忍度”。

第五篇:浅析学术造假

浅析学术造假

摘要:学术造假行为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学术造假的定义、危害进行了社会透视,并从形成学术造假的根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对学术造假的行为,应该重点进行道德体系建设的意见。

关键词:学术造假;危害;根源;道德体系 学术造假的定义

学术,是指客观的系统性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是以大量事实为基础的。而学术造假则是人为地制造假的学术成果以获得某些利益,违背了学术中最基本的实事求是原则。它是一种违背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的表现,是一种学风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产物。

常见的学术造假类型[1]主要有三种:其一,伪造型。此种造假主要依靠自己的主观想象,而非实际的试验和调查研究,从而编造科学活动中不具备真实性的现象、数据,具体有捏造、篡改、拼凑等行为。其二,抄袭、剽窃型。国际上关于抄袭、剽窃的认定标准各不相同。如,我国有些高校规定:平时论文中抄袭篇幅超过总篇幅的50%;毕业论文、设计中抄袭篇幅超过总篇幅的30% ;由别人观点构成自己学术作品的全部、核心或主要观点的;由他人替自己撰写论文或替他人撰写论文的。但哈佛大学关于抄袭的规定[2]更加严格:抄袭是一种说谎、欺骗、偷窃的行为,指的是你将原始资料的信息、观点和句子直接用于你自己的文章中而不做标注。其三,重复自我型。在学术界,常常有些人确实发表了货真价实的文章,但其后陆续发表的文章几乎都是以前篇为原型“克隆”出来的,或者只字未改,仅仅换个标题;或者大段选用,再加一些无关紧要的语句,整体上并未突出新思想;或者换个角度,对原有词句重新编写,实属换汤不换药。学术造假的危害

目前,学术造假问题相当突出,它已蔓延到几乎所有的学术研究领域,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

第一,阻碍学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术造假是通过伪造、抄袭、剽窃等手段炮制出来的学术成果,根本没有突破人类的学术成果,而是在重复前人的知识。这类学术不但不能提高学术水平,反而影响学术的发展,更无所谓的学术创新。同时真正的科研学术活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真正的科研、学术成果难以问世,难以得到世人的承认,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就会受到阻碍。

第二,造成教育和资源的浪费[3]。为了能够获得国家或者地方的研究资金,部分学者处心积虑想办法搞课题,但有些人基本上不具备搞科研的条件。在文史类的课题中,常出现过多的重复或改动下语言、用词等说法的课题论文,实际上是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内容,更谈不上创新。在理工科类,数据的准确性对于研究课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为了能够获得申报成功或者顺利结项,就采取造假的方式使用他人的数据,其实按照自己的研究根本无法获取这些数据的。最终,只会造成我国在教育和科研上投入大量的资金的浪费。第三,破坏社会风气,导致道德沦落,诚信缺失。学术造假并非仅仅是抄袭、伪造、剽窃他人学术的问题,这一现象不仅在学术范围内产生影响,还会直接影响到社会道德。基于学术造假这一不道德的行为,首先是造假人的道德丧尽,毫无诚实信用可言,然后会产生大量的缺乏诚实信用的不道德的行为,甚至出现违法的行为。它不仅是学术、文化公害,将会对社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甚至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公平体系。

第四,破坏社会公平、公正,使社会前进缺乏动力。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术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最强大的动力。要在科学研究或学术方面做出真正的成果除了研究者具有相当的天赋才华及机遇外,还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付出艰辛的劳动,所以,人们对科学家、学者仰慕而敬重。学术造假者通过造假却非常轻松地取得所谓的“学术成果”,名利双收,甚至比真正的学者还厉害。这样,做事的不如造假的,社会的公正公平体系遭到破坏,谁还有心情去扎扎实实地做学术、搞科研,社会进步与发展就会严重地缺乏动力。

第五,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国际学术形象。科研学术水平是构成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科研学术领域取得世界性的突破会给国家赢得名誉与地位;而学术造假只能使国家蒙羞。韩国克隆先锋黄禹锡所获得的“成就”被韩国人们称之为民族英雄,在事件发生后,他沦为国人所感到的耻辱,韩国立刻招来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无独有偶,我国的上海交通大学汉芯造假事件、法大“抄袭门”事件、浙大“论文造假”事件等学术造假现象也同样让国家蒙羞。学术造假的根源

无可否认,学术造假对个人、社会、国家将造成致命的威胁和损害,但同时学术造假本质上又是社会各种腐败现象在学术上的一种反映。因此,造成学术造假滋生的根源是非常复杂的。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也有政策制定,学术、教育、出版制度,监督机制,行政管理,科技、教育产业化的刺激,学术与权力相结合等方面的各种原因。下面主要从功利、制度、学术道德方面来分析学术造假的原因。

第一,急功近利是导致学术造假的直接原因[4]。急功近利现象对科研创新的危害十分严重,常常导致违反科研设计实验的程序和要求;导致不尊重客观事实,甚至伪造实验数据和结果;导致研究者在研究创新中对同行封锁信息,不愿合作;甚至导致学术腐败、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的严重后果,使研究动机扭曲,科学精神丧失。一些科研人员为了申请经费、发表论文、岗位升迁、工资待遇等,忽视了对知识的追求,淡忘了对民族、国家、社会的责任,只热衷于追逐名利,忙于资源的获取、占有和垄断;不在研究和学问上下功夫,而是擅于捏造事实、编造数据、骗取科研经费。另外,一些单位给科研人员制订不合实际的科研目标,追求功利,出现问题又怕影响声誉,常常包庇、袒护,无疑也为学术造假创造了条件。

第二,制度原因[5]。造假行为在各行各业都有发生,但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学术界出现,这说明相应的管理措施、制度建设跟不上。可见,目前我国的学术制度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一下几个方面:

1、学术管理体制行政化。我国现行的学术管理机制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行政式管理模式,对学术成就的评价集中表现就是僵化的量化评估,在学术奖励、职称评审等活动中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奖励轻实用,这种评估机制以及单一的效益驱动模式,使更多的学者着力追求立竿见影而不是有创新性的研究。我国学术上这种行政式的量化管理模式从总体上阻碍了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刺激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2、学术评价体制不完善。学术评价活动本应是客观、公正、公开的评价活动,但近年来,被引入到复杂的人际关系领域,偏离了正常的学术评价的轨道。具体表现为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不管学术本身怎样都极力叫好,毫无“评”可言;另一种则是随意批评或借学术批评压制别人,挟私报复。这些挟带着浓重私人感情色彩的评价背离了学术批评的初衷,也常常使学界陷入混乱和纠缠之中。

3、学术监督制度缺位。目前我国对学术问题揭露不及时,防范制止不力,学术监督制度严重缺位,使得很多学术造假现象难以得到有效识别。就日前曝光的学术抄袭、剽窃行为来看,绝大多数并不是国家的监察机构来查处的,而是由相关人员或被侵权者,或民间极个别的打假者揭露出来,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我国学术造假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但这种非常严重仅是在没有得到充分揭露和曝光之下统计出来,又难以被发现又惩罚很轻的学术违规行为,显然,其所付出的成本远低于造假所获得的收益。

第三,学术道德的缺失[6]。学术没有道德便失去了灵魂学术没有道德便失去了灵魂。作为学者和科学家,诚实是最起码的基本素质。科学的本质便是求真。科研人员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学问,努力钻研一个方向,潜心塑造精品论著,成为该方向的专家。学术造假之所以让人痛心疾首,是因为学者和教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道德的最后底线。学术和学者腐败了,就会动摇这个社会的道德基础。学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脉,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形而上”,是不能工具化、实用化的。然而,今天的学术评价体制,把学术和学术研究当成一种工具,用以获取学术之外的实际利益。由于一些人道德操守的沦丧,弄虚作假成为谋取个人利益最便利的“捷径”,于是学术成了某些人的升降机和敲门砖。对于学术和学术研究,正确的观点是“为学术而学术,为研究而研究”。学术造假的应对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曾指出:要依靠四种力量解决学术造假问题,一是道德力量;二是行政力量;三是法律力量;四是媒体力量。但是,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和科技期刊编辑认为,第一种力量即道德力量最重要,科学研究不仅要遵循求真的学术道德,而且要遵循求善的人本道德,求善才能更好地求真,如果学者缺乏科学道德,缺乏诚信自律,那么纵然其他力量再大,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当前,科学道德、学风问题已经成为媒体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它们无疑是切实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所必须应对的挑战之一,如果我们不能对此做出及时有效的回应,不仅会严重阻碍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还将危及

[7]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因此,我们应该呼吁各级领导及科研工作者,提高认识,加强监督力度,对急功近利、学术造假行为给予及时、公开地揭露和批评,形成好的风气,让其无藏身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有腔.对学术造假现象的反思[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4). [2] 程琦瑾.哈佛辞条[N].南方周末,2006-01-05(A5).

[3] 覃升峰.学术造假及其归罪之探讨[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4] 曲梅.从学术造假看科研中的急功近利现象[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7). [5] 唐捷,陈婕,龚云.论我国学术造假的成因及杜绝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7(11). [6] 张曙光.学术造假:体制和道德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

[7] 曲梅.从学术造假看科研中的急功近利现象[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

下载学生举报学校造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生举报学校造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造假案例

    一、“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回顾 万福生科全称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268),成立于2003年,2009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11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2......

    学生课业负担举报、问责制度

    满洲里市第十二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举报、问责制度近年来,我校认真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了更好贯彻国家、自治区、教育局等有关规定,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建立......

    山西检察官举报干部竞聘造假3年无果 辞官种田

    山西检察官举报干部竞聘造假3年无果辞官种田2013年10月24日10:25时代周报 我有话说(30,713人参与)原标题:实名举报检察院干部竞聘造假三年无果 山西检察官张旭民辞官种田本报......

    学校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制度

    学校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制度 为规范各中小学、幼儿园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处理工作,县教育局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投诉举报制度。 (一)公开受理制。教育局设立食品安全投诉举报......

    学校师德师风举报制度[范文模版]

    学校师德师风举报制度(精选7篇)现如今,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

    举报材料

    举报材料中共常德市委组织部、武陵区委组织部:常德市纪委、武陵区纪委:我们是武陵区东江乡白龙村的村民,特向各级纪委、各级组织部领导反映我们白龙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徐泽林的几......

    举报材料

    举报反映 尊敬的中央巡视组领导: 我们是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办事处东五桥村委会第一组广大村民,今天我们怀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向领导机关举报反映我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勾建兴利......

    举报材料

    举报材料 举报人:孟志国、秦京路、李林霞、李文贞、何计申,现住:河北隆尧县北楼乡南汪店村。 被举报人:李梦申,河北隆尧县北楼乡南汪店村支书,住址同上。被举报事项如下: 2011年,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