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科学造假

时间:2019-05-12 03:23: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看待科学造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看待科学造假》。

第一篇:如何看待科学造假

如何看待科学造假

什么是科学造假?

科学造假是为了取得某种利益而采取的抄袭、剽窃他人科学成果,或者编造数据,捏造科学事实等。科学造假的动机是什么?

动机是指一个人想要干某事情而在心里上形成的思维途径,同时也是一个人在做某种决定所产生的念头。纵观国内外的各种科学造假事件,无外乎“利益”二字。要么为了博得好的名声,要么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利,亦或者是在压力面前没有选择知难而进,进行自我挑战,而是采用投机取巧的方法。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常常只是刹那间的决定,就会彻底毁了一个人的一生。科学造假的案例 黄禹锡事件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检察机关经调查发现,韩国科学家黄禹锡没有克隆成功人类胚胎干细胞,所谓“用体细胞克隆的胚胎干细胞”是不存在的。2005年11月以来,黄禹锡在克隆人类胚胎干细胞问题上造假的事实逐渐败露。2009年10月26日,韩国法院裁定,黄禹锡侵吞政府研究经费、非法买卖卵子罪成,被判2年徒刑,缓刑3年。“日版黄禹锡“事件

据日本共同社消息,东京大学多比良和诚教授2003年发表论文,称其研究小组将“dicer”酶的基因植入质粒,通过大肠杆菌合成了这种酶。2005年,日本一学会称多比良相关多篇论文涉及的实验无法重复,东京大学要求多比良进行再现实验,结果亦与论文不符。金童造假事件

哈佛大学博士、免疫学研究领域的世界级“金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副教授范·帕里耶斯,自2000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后,在《科学》等顶级刊物上发表了10多篇论文,被誉为“百年一遇的天才”。但是后来他却被同事检举造假。在校方掌握了翔实的证据后,帕里耶斯终于承认至少在一篇论文和数篇手稿中编造了数据,并在申请科研基金时杜撰了合作者姓名和数据。国内造假事件 据国内媒体报道,四川大学教授丘小庆有关“靶向抗生素构想”的论文被质疑为“造假”,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样品检测结果与论文所述不符,二是没有复制成功的样本。论辩双方目前仍在就此事交火,尚无权威定论。科学造假发生的原因

一、体制原因。科学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术量化考核”,即以学术论文在何种刊物发表或者发表了多少篇(部)作为职称评定和职务升迁的考核标准,而不以学术含金量作为衡量指标。著名历史学家、华中师大老校长章开沅教授在不久前的一次讲座中指出,现在教师评职称、本科生保送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都必须公开发表多少篇论文。这种量化的评审制度和评价标准是导致学术造假的根源之一。这样一来,在老师们中间,就会出现为了评定职称便进行论文重复发表,“一稿多投”的现象。学生们中间,为了完成毕业论文,捏造实验数据,或者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去网站上,下载、抄袭他人论文。

二、学术机构、期刊单位、造假者单位对科学造假行为的纵容和包庇,也成为科学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伦理学研究的权威学者甘绍平曾经这样总结道:“学者基于本身利益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考量,一般不愿揭发造假事件,不愿意少一个朋友多一堵墙。发了假稿的刊物也不愿自我揭丑纠错,怕影响自己的声誉。造假者单位更是以治病救人为出发点和着眼点,不愿对肇事者严厉惩处。受害人不揭、当事刊物不理、责任单位不管等多种因素的‘完美组合’,自然就造成造假成本极低的局面。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以和为贵”,同事之间、朋友之间、或者熟人,即使发现了有科学造假的行为也不愿意去进行深究,这便为大家的造假行为提供了温床。

三、社会浮躁,急功近利。挪威综合癌症中心研究员苏伯去年10月在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论文,称使用药品可降低口腔癌风险,后来他承认,其依据的数据资料,是自己凭空编造的。23日,苏伯通过律师向外界承认,他在其他论文中也捏造了部分数据。关于造假动机,苏伯的律师说,“他这么做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荣誉、名望和学术成就。”

四,与个人素质高低有关。如果一个人科学素质高,自我控制能力强,能够禁得起外界的诱惑,那么他便不会进行科学造假。这是一个人的品质问题,是一个人的操守的体现,更是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不可触碰的底线。要是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被社会的歪风邪气所影响,那么必将掉进深渊,名声扫地,无可救赎,被同行所鄙视,被后世所唾弃。如何看待科学造假?

人生犹如一张白纸,容不得半点污点,尤其是科学工作者,他们对自己的名声看的犹如自己的生命。因为科学是严谨的,所以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容不得半点造假。

科学家需要严于律己的精神,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为外界压力和诱惑所动,建立起严谨的作风和良好的心态,以及始终保持对真实而不是受眼前利益趋势而妄想的一种耐住寂寞的至高境界!如何正确看待科学造假?

一、要通过不断建立健全相关法制,给学术行为不端者以法律的惩处。

二、当前的“科学造假”**说明,科学的确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实事求是是社会的普遍标准,更是科学家的道德底线。

三、对科学家来说,对虚名浮利的免疫性,应该高于其他行业的人。另一个值得汲取的教训是,对科技成果的发表要更严谨一些,要有更严格的评估程序,要让科研成果经受一定的时间考验

四、科学的尊严是必须维护的,事情的真假是必须说清的,这一点毫无疑问,进行严肃的处理也是应该的。但在真相大白之后,某些“善后”之举也是要考虑的。以黄禹锡为例,他的有些实验成果是假的,但也有些是真的。黄禹锡本人应该说还是极刻苦的研究者,对这样一个人,是否应一棍子打死,让他抬不起头,做不了事?这是考虑之一。对做假或失败的实验,是否可以作为借鉴,是否可以做一点剜烂苹果的工作,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这是考虑之二。如何防止科学造假

一、治理学术腐败,要道德、行政、法律三管齐下,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二是健全管理体制,完善评审制度和评价标准,摒弃单一选择模式,选择多种审核方式。实地做好选择要有支撑,有深度。

三是管理主体不得力,我国尚缺乏独立而统一的学术腐败专门处理机构,往往通过内部处理,导致相关部门要么袒护阻挠,要么处罚过轻。并且管理制度不完善,在防范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上,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而且司法机关也很少介入学术造假的调查处理,这种缺位一方面使治理手段缺乏法律威慑力,更重要的是,处理往往局限于道德声讨、人事调整等层面,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制度来规范和保障,难以应对学术造假频发现状的挑战

四是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升自身思想高度,坚守节操。科学家要有严于律己的精神,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为外界压力和诱惑所动,建立起严谨的作风和良好的心态,以及始终保持对真实而不是受眼前利益趋势而妄想的一种耐住寂寞的至高境界!

第二篇:德国人这样看待科学

德国人这样看待科学

在自然科学领域,德国科学界群星璀璨,人才辈出。除了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后移民美国)、数学王子高斯、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后移民美国)和量子物理学家普朗克之外,德国科学家及其发明创造可谓枚不胜举: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1866年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

1876年德国发明家尼考罗斯〃奥古斯特〃奥托制造出第一台四部冲程内燃机。1885年德国人卡尔〃佛里特立奇〃本茨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马车式三轮汽车,经过反复试验,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获得了“汽车制造专利权”。

1888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发现了电磁波。

1897 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制造了第一台柴油机。

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可用于身体内部结构的检测和安全检查。1879年拜耳公司药剂师霍夫曼发明阿司匹林,用于止痛、退烧及消炎。

1903年伯格发现中空的双层玻璃容器有保温效果,镀银表层保证热量反射到瓶内而不辐射出去。

1907年迈因伯格发明牙膏。

1951年路德尔福〃海尔发明扫描仪,后广泛用于超市。

1969年戴特洛夫和格洛尔普发明芯片,奠定了信息革命的基础。

上述部分列举的科技成果深深地影响到我们今天的生活。可以说,德国对科技的贡献举世公认。如果把移民到南北美洲、澳洲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德裔科学家

也考虑进去,德国人的创造性贡献更是令人惊叹。德国的科技成就与其独特的教育体系、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来源于德国人对科学无以伦比的尊重。科学已经深入到德国人的骨髓之中,因此,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德国人均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科学方式思考,用科学方法来指导其行为。

尽管如此,德国人对科学的态度却是尊重而不迷信;合理使用而不滥用,始终保持着对科学的理性精神。对于科技成果,德国人并非不顾一切地开发推广,而是有节制地研发、应用。在德国人看来,科学技术虽然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但也不能极端盲从,而应注意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从以下案例可以发现,德国人这样看待和理解科学:

一、预计到不良后果的科研成果,坚决禁止 德国的核电技术相对发达,自核电开始启用以来,并未出现过核泄漏问题。目前,德国用电总量中有1/4来自核电。尽管德国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尤其是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但政府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预期发电量是否足以弥补关闭所有核电站造成的电力短缺并没有十足信心。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德国斯图加特民众首先举行示威游行,抗议政府计划延长某些核电站的使用时间。在全国多数民众的反对之下,2011年3月12日,德国政府宣布在三个月内关闭7座1980年以前投入运营的核电站。

虽然暂时关闭了7座核电站,但德国民众依然不满意,持续向政府施加压力。经过近12个小时的磋商,2011年5月30日深夜,德国执政联盟就德国放弃核电时间表达成妥协。根据这一计划,德国将于2021年前彻底放弃核能发电,但其中3座核电站可能将在新能源无法满足用电需求的情况下“超期服役”一年。到2022年,德国将成为首个不再使用核能的主要工业国家。

德国民众反核态度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反核运动及绿党的崛起,使核能的利用成为民众激烈争论的话题。例如,哈瑙核工厂经过5年的建设完工后,连一根燃料棒也没有生产过。当时的德国外长菲舍尔初次参政就是在黑森州任环境保护部长,这家工厂以及原有的一个老核材料加工厂正好归他管辖。经过无穷无尽的争论、繁复的安全审查程序,原有的老加工厂最终被停工。而这家新的加工厂尽管设计安全程度达到了抗地震、抗飞机坠毁的地步,但由于绿党的坚决反对,尽管经营者抗争、等待了两年,最终还是被放弃了。当时黑森州的绿党认为把哈瑙的核工业搞垮是该党“最大的政治成就”之一。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中国想把这个核工厂买下来,德国竟然不卖。其原因是,绿党认为,既然核能要不得,就不能把它出口到其他国家。

德国民众对核能的反对,除了对其后果的担忧之外,也和高昂的维护费用也有很大关系。为了确保核电站安全运转,德国每年需要最多5000万欧元(约合4.64亿元人民币)的维护费用。为此,2002年,德国政府曾通过一项“核电逐步退出”法令,确定到2022年左右关闭德国境内全部核电站。2010年10月,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默克尔政府有关延长核电站运营期限的计划,将德国关闭最后一座核电站的时间由2022年前后推迟到大约2035年。由于德国多数民众和绿党的强烈抗议,延长核能运营期限的计划宣告破产。

二、不经济的科研成果,忍痛放弃 磁悬浮技术是德国人的又一高科技发明。1922年,德国人赫尔曼·肯佩尔提出电磁悬浮构想。1934年申请获得磁悬浮列车的专利。德国西门子公司和蒂森克虏伯公司拥有世界领先的磁悬浮列车设计和建造技术。高速磁悬浮列车用电磁力将列车浮起,并采用特殊供电方法,实现列车不带燃料、与铁轨无接触的“地面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500公里以上。从技术上讲,德国没有理由不使用磁悬浮。德国国内支持磁悬浮项目的人认为,成功修建一条商用磁悬浮线路,有助于德国向全世界展示和推广其先进的磁悬浮技术。为此,德国于1987年在西北部的埃姆斯兰特小城修建了一条31.5公里的实验线路。

“磁悬浮”列车经过十余年的试运营后,证明了技术的可靠性,但无法证明商业上的可行。尽管很多地方都希望上马这一工程,但直至今天都无法通过审批。上个世纪90年代,德国西部的北威州就曾试图在城市密集的鲁尔区建设一条从杜塞尔多夫机场到多特蒙德市的商业运营线,最后因为融不到资金而不了了之。

德国也曾计划在巴伐利亚州启动修建德国首条商用磁悬浮线路的项目。这条磁悬浮线路计划连接慕尼黑火车站和慕尼黑机场,全长37公里。完工后,从慕尼黑火车站到机场所需时间将缩短至10分钟。目前,从慕尼黑火车站乘坐城铁到机场大约需要40分钟。项目原先预算为18.5亿欧元,但根据项目承建方的核算,完成这一磁悬浮项目需要投入34亿欧元,几乎是预算的两倍,已突破各方承受能力。时任北威州州长施泰因布吕克就曾讥讽说:“谁会为了能快10分钟而用两倍于传统轮轨高速列车的钱去投资磁悬浮线?”这也难怪当他担任德国财政部长后,对慕尼黑磁悬浮线需要联邦政府增加投资表示坚决反对。

1997年,德国也曾打算兴建一条柏林到汉堡的磁悬浮线,全长292公里,投入后从柏林到汉堡可在一个小时内到达。这个项目功亏一篑的原因也是钱的问题。据专家计算,即使对往返于柏林与汉堡的磁悬浮列车乘客数量最乐观的估计,磁悬浮列车运营后,每年也将亏损1亿马克。2000年初,由于谁也不愿增加投资,更没有人愿意为未来的亏损埋单,这一项目在争吵中正式下马了。

昂贵的建造费用和预期的亏损导致磁悬浮项目在德国始终无法上马,而且公众的反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磁悬浮受阻的原因。在一项民意调查中,58%德国公众认为磁悬浮项目对德国经济而言太超前,39%的受访者则认为磁悬浮“没必要”且太贵。

磁悬浮技术在德国国内遭受一次又一次打击的同时,德国加紧了在国际上的推销力度。据报道,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匈牙利布达佩斯,捷克的个别城市以及

美国拉斯维加斯,在德国人的游说下都动过兴建磁悬浮列车线的念头。不过,这些设想最终都因为费用问题而搁浅。最终,中国拯救了磁悬浮技术磁悬浮项目,使其没有完全胎死腹中。上海建成了全球第一条,也是目前唯一一条商业运行的磁悬浮列车线,该线全长30公里,连接上海市内与浦东国际机场。2002年12月31日首次通车运行。2006年4月通过了国家全面验收,现已经正式运营。上海磁悬浮列车建成后,德国的电视台纷纷播放这一消息。有的人叹气,有的人失望、嫉妒,但更多的人很理智:“没有办法,因为我们德国没有太多的钱来上这么大的项目”。

让德国反对者获得心理安慰的是,上海磁悬浮项目如期所料发生了巨额亏损。现在,他们一定庆幸自己政府的“软弱无能”、“决策的低效率”和自己一贯的反对态度。

当然,对磁悬浮的反对也出于环保的考虑。到目前为止,德国无法拿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强大磁场对人体的无害性。因此,德国做出规定,磁悬浮线路两边500米不得居住人。中国部分人士也对磁悬浮的危害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博士金书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核磁污染甚至要经过几代人才能显现出来。他说,核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具有累加效应,能从基因上改变人的各种机能,从而使人患上一些奇怪而难以治疗的疾病。

三、无法预料后果的科研成果,先试用后禁止

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高科技成果,在德国乃至欧洲也存在很大的争议。尽管孟山都公司的MON810转基因玉米种子于1998年获得欧盟的进口和种植许可,但欧盟一些成员国如奥地利、匈牙利、卢森堡、希腊和法国依然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2005年,德国开始种植MON810转基因玉米,这是德国唯一被允许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据统计,德国全年的玉米种植面积在1800万公顷至2000万公顷之间,而德国2009年预计种植的转基因玉米仅为3600公顷,几乎都集中在德国东部地区。

但转基因玉米种子MON810的命运在德国突然急转直下,仅仅四年的时间就被叫停。2009年9月14日德国联邦农业部部长伊尔莎·艾格纳宣布,由于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玉米种子MON810对环境存在潜在危害,德国将不允许再种植这种转基因玉米。艾格纳表示,这项决定没有政治意图,只是基于专业的考虑。德国联邦自然保护局的研究报告和一份来自卢森堡的研究报告显示,种植孟山都公司的MON810转基因玉米会影响环境,尤其对一些蝴蝶、瓢虫等益虫和水生有机物产生危害。艾格纳要求地方州政府实施这项禁令,并对遵守情况进行监控。由此,种植转基因玉米被正式宣布禁止,德国从而成为继法国、奥地利、匈牙利等欧盟国家后,第六个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的欧盟国家。

绿色和平组织和环保组织对农业部的这项禁令表示欢迎。德国环境和自然保护联合会称,转基因玉米对自然界和动物已造成了很大危害,必须强制禁止。有饲料研究报告显示,转基因玉米对实验鼠的免疫系统会造成损害。

除了MON810被短暂许可之外,其他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在德国则被明令禁止。但德国也曾发生过“意外”种植的情况:德国巴伐利亚州、巴登—符滕堡州和下萨克森州等7个州农民在购买玉米种子时,NK603转基因玉米混杂在普通玉米种子之中,被 “意外”播种。环境保护组织指认这是“德国迄今最大的转基因作物丑闻”。作为种子的供应商,美国先锋良种国际有限公司说,NK603播种面积不到2000公顷。贝克尔说,大约2000公顷土地受影响。而按照绿色和平组织的说法,受“污染”土地多达3000公顷。结果,所有种植的玉米被紧急销毁,土地被政府要求深度翻耕。

四、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德国人对科学并不盲从,更不会将科学视为“全能神”。德国人认为,科学只不过是人类最前沿的认知而已,但人类的认知一定有时代性和局限性,不能把科学当作终极宇宙真理来看待。这种理性精神来自于其历史上诸多的教训。其中格兰泰公司“反应停事件”给德国人上了令人难忘的一堂课,从而使德国人对科技无限制的应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据国际在线记者殷帆报道,2012年8月31日,德国西部城市施托尔贝格竖起了一尊铜像,名为“生病的孩子”。铜像左边是一个没有双臂、双腿畸形的小女孩靠在一张椅子上,右边是一张空椅子(留给死者的座位),铜像底座中间写着“纪念那些死去的和幸存的沙利度胺受害者”。这一年,是沙利度胺(俗称反应停)事件50周年。

铜像的倡议人,同时也是沙利度胺的受害者伊格尔表示,他在参观柏林纳粹集中营的时候萌发了为沙利度胺造成的畸形儿和死者的塑像的念头。他希望在事件引发者和受害者之间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

制作铜像约5000欧元的费用由事故制造者德国制药商格兰泰公司支付。在当天的雕像揭幕仪式上,格兰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总裁)斯托克代表公司向沙利度胺受害人道歉。斯托克表示,格兰泰公司对沙利度胺引发的后果表示遗憾,并特此向沙利度胺的受害者请求原谅。

事件的起因要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1953年,瑞士的一家制药厂首先合成了沙利度胺,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药厂放弃了对它的进一步研究。与此同时,德国格兰泰公司开始对沙利度胺进行研发,并在1957年推出了一款主要成分为沙利度胺的安眠药。这种安眠药对妊娠反应有明显的疗效,能够有效地减轻妇女怀孕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等妊娠症状,一时在欧洲各国、日本、非洲等国家争相上

市,使用极为广泛。不过,由于这种药物的动物实验获得的毒理学数据不可靠,没有能够进入美国市场。

到了1960年,欧洲新生儿畸形比率异常升高,引起很多人的注意。经过调查发现,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率同沙利度胺有关系。之后的毒理学研究也表明,沙利度胺对灵长类动物有很强的致畸性。1961年10月,在西德妇产科学术会议上报告了沙利度胺引起的海豹型畸胎,并统计出从1957~1961年间这种药物造成了8000余个畸形胎儿。当年,沙利度胺销售被禁止,但是,此前售出的药品已经导致了全球近万名婴儿先天畸形。很多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幸存下来的不得不终生与残疾为伴。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

格兰泰公司总裁斯托克在道歉中表示,当时在研发沙利度胺时,格兰泰公司依据了当时所有的科学知识和所有在20世纪50和60年代适用于新药品测试的行业标准。

很显然,格兰泰公司当年生产的反应停是科研的结晶,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产品,而且也符合当时的药品测试行业标准,但是,如果没有应有的警惕和科学理性的态度,今天的高科技产品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毒药。

(本文引用了有关转基因和磁悬浮等诸多公开报道,在此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原载于《羊城晚报》,刊发有修改)。

第三篇:科学地看待胃肠超声

科学地看待胃肠超声

健康报2004年11月1日,《胃肠超声空白领域的探索者》一文报道了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特检科主任陆文明医生与湖州东亚胃肠超声研究所共同编著《临床胃肠疾病超声诊断学》的事迹,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的震动,使那些一直以来对胃肠超声不了解并持怀疑态度的人们,看到了一个被视为禁区的胃肠超声已在浙江湖州市有了很大的突破。在湖州地区三级医院到乡镇卫生院都已将胃肠超声作为常规检查,并已用于体检。但此技术却被很多小医院、小诊所利用,成了欺骗人民群众,捞取钱财的手段。因此有必要让大家分清“李逵”与“李鬼”之间的区别。

一、有没有专门检查胃肠的超声机器?

根据《中国医药报》报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李建国教授指出,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一种所谓的专门用于胃肠检查的超声仪器,也就是所谓的“高价引进X国大型胃肠彩色超声诊断仪”的广告宣传。实际上他们使用的是一种被淘汰的伪彩色编程的灰阶超声设备。其实胃肠超声诊断只需用普通的B超机器就可,当然使用的B超机器质量越好,分辨率越高,诊断的准确率当然也高。

二、胃镜、X光与胃肠超声的优缺点

任何检查方法都存在缺点,根据健康报2006年11月10日的报道:“在上海召开的中日早期胃肠肿瘤及消化病进展国际探讨会”上的专家们认为,中日胃癌人群发病率均为十万分之四十左右,日本的早期胃癌发现率和手术率均已超过50%,中国该两项数据则均低于5%,而且即使在世界早期胃癌研究最先进的日本,胃镜医生也存在漏诊率,在“做胃镜经验超过10年的消化科医生漏诊率为10%不到10年经验的医生漏诊率达到20%,而在中国,早期胃癌的漏诊率还要更高。”

虽然胃肠超声无法想象胃镜那么直观,也无法进行病理切片,但胃肠超声却没有胃镜,x线会产生的创伤性,并且没有胃镜会产生的交叉感染,而且弥补了胃镜、X线不能显示胃壁内病变,以及难以判断病变的浸润范围和程度,不能判断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界限的不足。

由于早期胃癌是完全无症状的,因此患者不可能去做胃镜检查。当出现症状去做检查胃镜检查时,常常已到了中晚期了。而通过超声检查,是能够发现早期癌的。

根据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五年来统计资料:应用胃肠超声对急性胃炎、0.2cm以上的胃溃疡等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已达到了96.2%,胃平滑肌瘤的诊断符合率已达到了94.6%,早期胃癌的诊断符合率已达到68.4%

2006年4月,湖州东亚胃肠超声研究所应邀去《中国癌症基金会早诊早治示范基地》之一的河北省涉县进行普查。湖州东亚胃肠超声研究所委派超声医生一名,胃镜委派一组8人,每天分别同时进行双盲检测。经过三天普查,在154个农民中都诊断出胃癌5名,两者结果完全相符。其中2人于2005年胃镜检查于未发现异常。

事实上胃镜、X光与胃肠超声都有优缺点,认为某种检查方法就是标准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三、有回声和无回声助显剂的区别

国内外不少学者用水、果汁和中药类水剂应用于胃肠超声,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水和水剂是无回声的,而胃肠溃疡和胃肠癌也是低(无)回声的,无回声之间必定无法产生明显的比差,因此诊断率低下和误诊是不可避免的。

而有回声的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能迅速充填胃肠腔,在声像图上产生一种均匀分布的较强回声的界面类似实质性组织(肝脏、肾脏、胰腺)的回声,同时清除了胃腔内气体、黏液的干扰,使胃肠壁与肝、胆、脾、胰之间产生明显的对比效应,清楚地显示胃壁的层次和结构,使胃肠腔产生了最佳的声学造影效果(临床胃肠疾病超声诊断学27页)。从而彻底改变了中药类水剂在胃肠助显时的不佳状况,更改变了水和水剂在胃内只停留三分钟的不足。

所以,科学地看待胃肠超声,充分发挥胃肠超声在临床上的作用,让胃肠超声和胃镜、X光等各个专业互相合作,这对于胃肠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着积极意义。

第四篇:科学看待未解之谜

科学看待未解之谜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从古至今,国内外涌现了数不胜数匪夷所思的奇迹,让我们万分感慨古人卓越的智慧,不断感叹这不可思议的奇观。无论是埃及金字塔还是秦始皇兵马俑,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伟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使现在人类具有更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建造出那无与伦比的建筑,这让我们对当时建造的技术和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困惑。这种神秘的面纱就造成了许多的未解之谜。

举个例子来说。在埃及首都开罗郊外的吉萨,有一座举世闻名的胡夫金字塔。作为人造建筑的世界奇迹,胡夫金字塔首先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刚开始建成时的胡夫金字塔高度为146.59米,底边长度为230米,是由250多万块每块重约2.5--5.0吨的巨石垒砌而成的。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曾记载,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头是从“阿拉伯山”(可能是西奈半岛)开采来的。

不过我们现在知道,石头多半是本地开采的,修饰其表面的石灰石,是从河东的图拉开采运来。在那时开采石头并不容易,因为当时人们并没有炸药,也无钢钎。埃及人当时是用铜或青铜的凿子在岩石上打上眼,然后插进木楔,灌上水,当木楔子被水泡胀时,岩石便被胀裂。这样的方法在今天看来也许很笨拙,但在4000多年前,却是很了不起的技术。从采石场运往金字塔工地也极为困难。

如何建造的讨论已经盛行了几个世纪,一位学者提出了比较有说服力也比较客观的说法。他说的是螺旋式建造法,就是沿四面墙壁建成螺旋式的阶梯状,一边上楼梯,一边往上盖。这样就不需要用到杠杆,撬棍,起重机,这种提法也比较符合古埃及人的实际情况。

本世纪来,随着飞碟观察和研究活动越来越广泛,有人甚至把神秘的金字塔同变幻莫测的飞碟上的外星人联系起来。他们认为,在几千年前,人类是不可能有建造金字塔这样的能力,只有外星人才能有。他们经过推算还发现,通过开罗近郊胡夫金字塔的经线把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它们的陆地面积是相等的。这种“巧合”大概是外星人选择金字塔建造地点的用意。

然而,一位叫戴维杜维斯法国化学家,提出了一个关于金字塔建造的全新见解,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巨石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浇筑的。他从一位考古学家那里,得到5块从埃及胡夫金字塔上取下的小石块,对它们逐个加以化验。出乎意料的是,化验结果证明,这些石块由贝壳石灰石组成。尽管考古证明,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已掌握混凝土制作技术,但这些贝壳石灰石浇筑得如此坚如磐石,以至很难将它们与花岗岩区别开来,实在使人难以相信。戴维杜维斯由此推测,当时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是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即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这样,只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就能浇筑出一块一块的巨石,将塔一层一层加高,这种做法既“省力”又省工,据他估计,当时在工地上劳动的人仅有1500人,而不是像希罗多德所说的那样每批都有10万人。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位法国科学家还在石块中发现了一缕一英寸长的人头发。这缕头发可能就是他们辛勤劳动和灿烂智慧的见证。但上述这些说法都还是一些推测。但无论如何,修建金字塔,一定是集中了当时古代埃及人的所有聪明才智,因为它需要解决的难题肯定是很多的。但是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金字塔修起来了,而且屹立了4000多年,这本身就是一大奇迹。所以,可以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有的人不相信依靠简单的协作也可以创造出奇迹,不相信地球上的人类自身会创造出金字塔这样的奇迹,把它说成是天外来客的创造。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这无助于人们探索自己的历史,认识自己的能力。

胡夫金字塔的建成时间大约在距今4700年前,随着岁月的流逝,在雨雪风沙的击打之下,今天的胡夫金字塔已经不复当年的雄姿,现在的胡夫金字塔的高度仅为138米,而底边的长度则是220米,尽管如此,它仍然不失为世界之最,高高矗立在蓝天白云与满目黄沙之间,蔚为人间的壮观。

但更为令人吃惊的奇迹,并不是胡夫金字塔的雄壮身姿,而是发生在胡夫金字塔上的数字“巧合”:人们到现在已经知道,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因而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也就在14624万公里到15136万公里之间,从而使人们将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149,597,870公里定为一个天文度量单位(现代科学通过精确测量日地平均距离为149,597,870公里,大约为15,000万公里);如果现在把胡夫金字塔的高度146.59米乘以十亿,其结果是14659万公里正好落在14624万公里到15136万公里这个范围内。事实上,这个数字很难说是出于巧合,因为胡夫金字塔的子午线,正好把地球上的陆地与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难道说埃及人在远古时代就能够进行如此精确的天文与地理测量吗?

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数字“巧合”还在不断地出现,早在拿破仑大军进入埃及的时候,法国人就对胡夫金字塔的顶点引出一条正北方向的延长线,那么尼罗河三角洲就被对等地分成两半。现在,人们可以将那条假想中的线再继续向北延伸到北极,就会看到延长线只偏离北极的极点6.5公里,要是考虑到北极极点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动这一实际情况,可以想象,很可能在当年建造胡夫金字塔的时候,那条延长线正好与北极极点相重合。

除了这些有关天文地理的数字以外,胡夫金字塔的底部周长如果除以其高度的两倍,得到的商为3.14159,这就是圆周率,它的精确度远远超过希腊人算出的圆周率3.1428,与中国的祖冲之算出的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相比,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同时,胡夫金字塔内部的直角三角形厅室,各边之比为3:4:5,体现了勾股定理的数值。此外,胡夫金字塔的总重量约为6000万吨,如果乘以10的15次方,正好是地球的重量!

所有这一切,都合情合理地表明这些数字的“巧合”其实并非是偶然的,这种数字与建筑之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金字塔现象,也许有可能是古代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正如有人所说:“数字是可以任人摆布的东西,例如巴黎埃菲尔铁塔的高度为299.92米,与光速299776000米/秒相比,前者正好是后者的百万分之一,而误差仅仅为千分之0.5。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还是人们对于光速已经有所了解呢?如果不是为了显示设计者与建造者的智慧,也就无需在1889年以修建铁塔的方式来展示这一对比关系。”

事实上,胡夫金字塔的奇异之处,早已超出了地球上人们的想象力。这样,以胡夫金字塔为典型的大金字塔现象,对于地球人来说,也许始终是一个难解之谜。类似像胡夫金字塔这样神秘的景象还有很多很多,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完全解释清楚,但是,要相信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人类会逐渐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第五篇:统计造假

日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局务会议上称,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是对政府公信力最大的影响,坚决惩治和积极预防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是统计系统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据统计,这是今年以来马建堂第四次公开强调预防和严惩统计数据造假行为(4月10日《新京报》)。

多年以来,统计工作中的弄虚作假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在不少地方,“层层作假,级级糊弄,按需捏数,皆大欢喜”已成为通行做法和不公开的事实。2005年,媒体曾披露,2004年各省区市上报的全年GDP汇总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速相比,高出了3.9个百分点,总量差距达26582亿元!

我国《统计法》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和统计制度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得自行修改”;“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不得强令或者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由此可知,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一种违法行为。但是,为什么偏偏有人敢以身试法呢?原因不外乎两个:

一是与干部的政绩考核体制有关。目前我们考核干部往往是以经济数字的GDP论英雄,这种用人导向无形中鼓励了那些一心想往上爬的人“政绩不够数字来凑”。同时,下级多出数字、多出政绩对上级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上级即使知道报上来的数字有水分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还授意、指示虚报统计数据,甚至直接篡改基层上报的统计数据,共同从“掺水”数字里受益。有“一副对联”揭示了这一现象的本质。

二是在惩罚上缺少刚性。和一切造假手段相比,数字造假成本低廉,对“数字谎言”的惩罚往往比较温和,一般无非是整改或内部通报。曾有人大代表在“两会”上指出:“与价格法、会计法、税法相比,《统计法》简直不叫法,是‘水法’、‘豆腐法’。说统计法很“水”,是指在惩罚上规定得太有弹性、太缺少刚性。比如,《统计法》规定:“对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统计违法,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时至今日,鲜有报道官员因为数字造假而蹲大狱的。而一旦谎言顺利通过,那么获得的利益却异常可观。

统计数字,是衡量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因此它必须是真实的。统计数字注水败坏了党风,影响了民风,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绝不能等闲视之。改变这一现象,不仅要用重典,依法追究虚报数字的干部,包括追究上级对下一级所报数字的失察责任,更要改变干部考核重指标轻实绩、重数字轻质量的传统方法,建立一套综合性政绩考核制度。选拔任用干部不但要看到短期显现出的数字政绩,也要看到较长时期后才能显现效果的非数字政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统计数据注水的现象,防止统计腐败。(4)

必须承认,数字,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固然最有论证力;对于工作成效来说,当然最有说服力;对于社会发展来说,自然最有雄辩力。曾几何时,数字在各级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中充当了“报账”的主角。大凡谈到“服务群众”的成绩,毫不例外的必定是多少名干部深入村镇,召开各类座谈会多少个,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多少户,接待群众多少人,帮助解决问题多少项,撰写调研报告多少篇云云。事实上,太多、太滥、太过单一的“数字化”手段,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当前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乏力,看了、听了常常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领导就是服务,干部理应奔波于群众的冷暖疾苦之中,否则便是失职。下基层重要的不是身到,而是心到。前不久,一位省委书记撰文指出:“纯洁的作风实践源于真心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看待。在村里住多少天不是衡量作风好坏的标准,没有在思想上确立起正确的群众观点,下乡驻村100天也难以奏效。”这话一针见血,剑指干部作风上的弊端。

数字是“凉”的,在亲民惠民上“报账”数字太多,证明力强了但情份淡了,难免施恩于民的感觉。本来属份内之事,竟弄得跟“施舍”似的,怎么能让老百姓愉快地接受。试想一下,党员干部常讲群众是“衣食父母”,有几个做“子女”的,会把为父母买了几套衣服、交了多少药费天天挂在嘴上?常讲自己是“人民公仆”,有几个做“仆人”的,会把为主人做了几顿饭菜、擦了多少地板时时摆谱表功?

同样是做好事,心境心态不同,效果是不一样的。雷锋做好事从来不留姓名、不图回报,但他走了以后,全国人民都记得他、传颂他。“中国首善”陈光标近年来共计捐资达10多亿元,其高调、张扬的慈善行为,却引来社会的广泛争议,被媒体称为“暴力慈善”。两者个中的差异,值得人们深思。

还要看到,官场上“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现象饱受诟病。历年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上报到国家统计局的GDP汇总,要比国家核算的平均多20%左右,省以下情况则更甚。国家统计局的一个负责人曾说,这是一个“历史顽症”。在“政绩意识”的驱使下,谁能保证那些“亲民数字”,不是“适度推算、合理想象”的产物?!

有道是“用手做事,可以把事情做完;用脑做事,可以把事情做好;用心做事,可以把事情做优。”党员干部潜心谋事、实心干事,才能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基层群众的满意度和口碑,才是各级机关工作成效的最好“注解”。

4月10日媒体报道,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日前在局务会议上称,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是对政府公信力最大的影响,坚决惩治和积极预防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是统计系统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是今年以来马建堂第四次公开强调预防和严惩统计数据造假行为。

作为一个国家诚信的象征、决策科学的保障,真实性是统计数据最基本的要求。然而近年来,从工资、就业“被增长”,到CPI、房价“被下降”,再到地方GDP总和屡超全国数据,统计数据的失真、注水备受诟病。统计数据造假,不仅直接影响部门决策,更透支了政府公信力。2010年《小康》杂志进行的一次调查中,27.5%的受访者表示“宁愿相信自己的感觉,也不信任统计部门的数据”。

统计数据弄虚作假,很大程度上是地方利益从中作祟。媒体调查发现,目前全国仍有不少市、县、区通过成立“统计改革小组”或印发文件的方式,对企业直报数据采取行政干预。甚至有地方政府运作与直报数据并行的另一套汇总数据,实施数据双轨制。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3月份设立曝光台,首次曝光重庆永川区和山西河津市干预企业独立上报数据、涉嫌违反统计法的行为。

为避免地方干预,有专家不断呼吁统计部门垂直管理。然而,垂直管理并非灵丹妙药。统计部门可以把人、财、物收归己有,却不能完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失去了行政权力,一些地方官员可以转而运用公关手段,拉拢腐蚀统计部门。从另一个角度讲,统计的原始数据需要地方各行各业及相关职能部门作基础性采集,一旦源头掺假,统计数据就不可能真实。显然,仅靠统计系统管理体制作横向纵向调整,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地方利益干预统计数据造假,关键是官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存在问题,陷入“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怪圈。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在阜阳任职时,亲自将GDP增长率修改为年均增长22%,尽管实际年均增长仅为4.7%,王怀忠却步步高升。“五毒书记”张二江担任丹江口市市长3年间,该市GDP、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虚报,其本人却仕途顺利。只要弄虚作假能换来更大的乌纱帽,有的官员就对统计数据虎视眈眈。

在激励足够大的情况下,单就不当行为本身进行约束往往事倍功半。因此,要想从根本上遏制统计造假,就必须改革官员绩效考核机制,注重实绩,吸纳民意,破除“数字出官”。只有不再让官员仅凭统计数据甚至是造假数据就能获得升迁,才能彻底斩断地方政府干预的利益冲动,还统计一个风清气正。(张枫逸)

如今的统计工作独立性不强,极大地受到了行政干涉,最终演变为地方政府官员的一张“政绩单”。从更高的层面上来看,由于统计数据的失真,真实反映经济情况的可能性亦减弱,对决策部门研判整体经济形势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统计数据造假揭秘:统计局制定数据交企业填报

2012年04月05日01:40每日经济新闻[微博]我要评论(1816)字号:T|T

变味的数据审核

实际上,这种“数据由统计部门说了算”的造假方式,在地方上已是见惯不怪。

另有华北某县的企业统计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们这月是零填报,没有产值,只是季报人员工资按实际情况报的。

她称,“在季报和年报时,地方统计局要求按他的数据,这两个月都是自己填报。”

根据这位统计员的说法,当地统计年报的具体数据是由当地统计局制定的,然后交由每家企业分别进行填报,每家企业的产值数据不一。

4月1日,记者获得了东北某市2011年四个季度的能源数据反馈统计,这些数据反馈的对象是市辖之内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

在这份所谓的反馈表中,翔实地标明了每家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情况,尤其重要的是,补充材料中,还规定了企业产值的具体数额,比如上年同期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总产值(当年价)、电力消费合计、本期综合能源消费量、本期工业总产值等等。

据当地统计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数据是每个季度企业填报的一个标准,总体上只能增不能减,通过这种方式保持数据的稳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该市多家企业的统计人员了解到,与文前记者所调查的地方造假略有不同的是,当地统计局是直接给企业发传真“反馈”数据,而不是邮件。虽然更为隐蔽一些,但是造假路径基本相似。一家制衣公司的统计员向记者表示,“我都不关心数据的高低与否了,反正统计局给什么数我就填什么数。”

清明节前的一周里,是各地统计部门最忙碌的时间。按照要求,3月份的统计数据要在这段时间进行联网直报,即由企业通过网络直接向国家统计局报送。

但是,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调查,在企业填报数据的过程中,当地统计局的“审核”成了最为重要的工作环节。

“某企业已上报完毕,请审核。”这是地方统计系统内部的常用句式。统计部门将数据提前下发之后,企业最终的填报,还需要统计部门予以“把关”。

多位企业统计人员及地方统计官员介绍,这么做就是要确保统计局规定的数据准确无误地由企业进行联网直报,每个数据都很重要。

根据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的要求,联网直报需要企业直接向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心报送,地方统计部门只能

在线审核、汇总数据,没有改动数据的权利。

然而,这样的审核已经变了味,当地统计部门指使企业从源头上造假,如此保证行政干涉数据的最终实现。

都是GDP考核惹的祸?

3月30日下午,东南某县统计局一名工作人员给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打来电话说,刚刚领导指示,要求统计数据翻倍增长。

据了解,当天省里相关统计官员去该县调研,指出当地的经济数据拖了市里的后腿,市里要求一定要争取省里靠前的排名。

该统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己刚刚汇总本市限额以上的企业,统计发现增长的幅度为-25%,原因是有三家当地很大的企业今年停业了。

她无奈地说,“现在的数字都是微型企业在撑着,但越到后面就会越离谱,上报的数字是一个月几百万的业务,不是在大城市的话,这绝对不可能。”

经济数据增长排名的做法,在该省始于去年10月份。在她看来,正是这一事关地方“脸面”的问题,使得当地竞相追逐榜单上面的成绩。

同时,在今年新增的服务业企业一套表的联网直报中,由于当地事关“七项考评体系”(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和环保、固定资产投资等),地方上不得已造假。

这位地方统计局工作人员坦言,如今的统计工作独立性不强,极大地受到了行政干涉,最终演变为地方政府官员的一张“政绩单”。

从更高的层面上来看,由于统计数据的失真,真实反映经济情况的可能性亦减弱,对决策部门研判整体经济形势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

今年在全国开始启动的 “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初衷是杜绝“注水”统计数据的产生,但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调查,该制度实施以来效果并不如意。

3月23日,国家统计局在全国召开企业一套表视频工作会议,会上,国家统计局划下四条红线,以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即地方统计部门绝不允许碰 “不入库不出数”、“不得代报”、“不得代为修改”和“不得要求企业按给定的数据上报”这四条红线。

目前,包括北京、广东等地在迅速落实这项会议精神,上海也总结了全市“一套表”工作阶段性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研究相关改进完善措施等。

在3月28日举办的全国法制工作会议上,国家统计局党组纪检组长罗兰强调,要在今年重点检查纳入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范围的企业数据上报工作,严肃查处违法代填代报、干预企业独立上报等行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了解到,国家统计局要求各地在4月底完成对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的自查,以

推动这项制度的良好实施。

有地方统计官员认为,杜绝数据造假的根本在于改革干部的考核方式,淡化GDP在考核中的分量,建立一种科学的政绩观。

警惕数据腐败

2012年03月28日09:47东方网周锦尉我要评论(4)字号:T|T

最近,国家统计局网站新设立一个“曝光台?回音壁”栏目,曝光了已经查实的重庆永川区、山西河津市干预统计数据上报案例。这应该是国家统计局首次对外曝光个别地方和企业数据造假情况。

经济发展态势、走势、趋势,常常以翔实的数据表现出来。战略规划、政策要求的有些方面,也以数据来说话。数据是认识经济运行的一种基石,数据造假,就会动摇这块基石。第一个案例发生在重庆市永川区。去年11月,该区印发文件要求,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单位上网报送统计数据,必须提前将当期企业统计上报数据,报经镇街统计机构或工业园区或区城乡建设委员会、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商委、经信委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审核评估后,方可上网报送。但根据《统计法》、《一套表联网直报制度》和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月14日给企业负责人和统计人员信中的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企业独立报送统计资料。统计执法检查室调查后认为,永川区政府要求企业上报数据首先经过政府部门审核的做法涉嫌违反统计法律法规,是不妥当的,必须予以制止。第二个案例发生在山西省河津市。经统计执法检查室查证,近日在一套表联网直报2011年年报数据前后,河津市统计局个别工作人员曾向某些企业发送数据资料,要求企业按此数据上网报送。也属于违法。

国家《统计法》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据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然而,知法违法的现象还是不时地发生。一个典型的是2003年处理的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的腐败案例。被判死刑的王怀忠,数字造假玩得肆无忌惮,他明确地对相关下级说,大胆虚报他们所辖地区GDP数据,而且造假的“幅度”很大,以此才能被上级关注,形成所谓的“突出政绩”,达到不断在自己脸上贴金效果。果然此伎俩一时奏效,这样一个恶迹斑斑、品质恶劣的人,能以平均每两年加官晋级一次“晋级乘直升机”的速度,由阜阳地委的副书记、到书记、到副省长。短短六七年间,王怀忠就由一个中级干部晋升为高级领导干部,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王某的索贿受贿是在这个期间发生的,给国家造成上亿元的巨额经济损失也是在这个期间发生的,数据造假使之“一俊遮百丑”,成为了一顶“保护伞”!

落马的贪官是极端的案例,但那些数据造假的情况在各地时有滋生,有冒现。我想,主要是发展的指导思想出了偏差,出了毛病。“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据”是民间的一种说法。不少干部确实是依据增长的幅度大、甚至短期“翻番”,得到上级注意,得到上级重视,而被提拔。于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就不顾及了,用“大手笔”,搞大项目,说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其实是骨子里是自己拿“政绩”,倘若为此再行贿受贿、贪赃枉法、为非作歹,拿离开“被双规”、被法办就不远了。

数据造假有多种方式,比如,统计数据的起端是“采样”,一些数据的统计会设采样点。CPI、PM2.5等数据都需要设点采样。据报道,有的地方对PM2.5的采样点尽量设在“绿化环境较好的地方”,其实,这种数据统计,从“源头”就出现不真实,因为实际“绿化好的地点”只是少数。又如,有官员在讲座时说,为了CPI指标“好看一点”,有地方领导要求“取样点”报数据时“手下留情”,出现明目张胆虚报的情况。还比如,取样的依据有差异,出现地方与中央的数据“落差”,往往是地方报的更多些,中央则更为真实些,或者地方有真实一面,中央则较为保守些。2010年全国GDP是39.8万亿,地方各省市自治区的GDP之和是43.3万亿,超出3.5万亿,以后中央作了修正,定为40.2万亿;2011年的统计已经出来——全国GDP是47.2万亿,地方各省市自治区GDP之和是51.8万亿,超出4.6万亿。由此可见其中的指导思想的一定差异。

统计的生命在于真实。倘若一些存有私心的人,为了自己的“政绩”,将数据玩弄于鼓掌之间,还有什么科学精神之言呢?数据造假,就会走向数据腐败,对此,我们必须有“零容忍度”。

下载如何看待科学造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看待科学造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学术造假

    浅析学术造假 摘要:学术造假行为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学术造假的定义、危害进行了社会透视,并从形成学术造假的根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对学术造假的行为,应该重......

    造假案例

    一、“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回顾 万福生科全称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268),成立于2003年,2009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11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2......

    领导干部如何看待政绩和理解科学政绩观(大全)

    领导干部如何看待政绩和理解科学政绩观 (一)要用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胡锦涛同志指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

    财务造假论文

    继2002年安然公司暴出财务丑闻后,华尔街又接二连三地发生大公司财务舞弊事件。2003年6月25日,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有线电视网揭露了又一个惊天丑闻:电信巨头世界通信公司涉嫌虚报......

    学术造假总结材料

    “学术造假”案例分析 ——以浙大“论文造假案”为例 组长:杜佳琳 组员:沙莎冯洁朱利珍冯文源 沈程程洪李呈成 “学术造假”案例分析 ——以浙大“论文造假案”为例 第一部分......

    IPO 财务造假(本站推荐)

    IPO 财务造假近期连续多起的IPO财务舞弊案例中,从作假的规模和恶劣程度看,万福生科应是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哥”,谈起作假起因,其董事长自白:“错误理解包装是正常的上市步骤”,“......

    老茅台造假大全[范文模版]

    老茅台造假大全 1. 茅台酒厂没有分厂、一厂、二厂,所以如果您手中有这样的酒,那么基本可以断定与茅台没关系。以下是假酒图片:2. 如果您发现您手中有“内部特供酒”、“后勤机......

    学术造假案例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会编辑 (一)浙大“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 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被撤销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负有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