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指导课的研究与实验
阅读指导课的研究与实验
坊子区南流小学赵秀芹
摘要: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改要求,我加强阅读课的研究,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学生基本掌握了课外阅读的方法和形式,初步构建了课外阅读课的基本模式。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欣赏 阅读积累 阅读策略快乐阅读 关于阅读我记得有人这样说过:“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局限在课堂是有缺陷的,其源泉应源于课外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受益终生。”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外阅读推崇备至,他曾说过:“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给教师的建议里》一书中多次谈到了阅读,他认为那种只会死读教科书不会真正阅读的人,是“不善于思维”的人,是将“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并由此“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的“命运不值得羡慕的”人。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文人也曾对阅读的价值给予一定的肯定:朱熹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也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可见,阅读不仅具有获取知识、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价值;还具有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使小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以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和需要的意义。
所以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把课外阅读列为重要内容之一,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知识的补充和延伸。
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教学中我发现,整体上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在许多学校还停留在无序状态,一些教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知识老化,教法呆板,缺乏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任凭学生自己自由发展。所以学生的阅读量极少,阅读面狭窄,缺少了阅读指导。这样,在阅读兴趣上,阅读显得比较被动、消极,或者仅从猎奇出发,或者是为了应付交差,阅读中随意性较大;在阅读内容上,一般读各种图像类的报刊图书,最多的是卡
通画类画报,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读了一些作文、童话等;在阅读时间上,许多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老师要求读才读;在阅读能力上,阅读速度较慢,理解、概括、领悟、表达、质疑的能力较差。种种这些,都制约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这些问题的存在,让我感到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责任的重大,于是尝试着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方面的研究,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逐渐探索出了一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浅显的研究成果从以下几方面介绍。
二、对课外阅读课型的研究
课外阅读的指导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自学形成自能读书能力和习惯的过程。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在自学的过程中检查效果。根据书籍的特点,每个班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重点训练项目的不同要求,教学过程也就不一样。所以,课外阅读指导课不仅要上,还要上出各种类型的课型。
1.欣赏推荐课。
这种课型的课要解决学生对读物的认识问题,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推荐课外读物,以供学生进行选择。在课上,可以是儿童书刊的推荐,也可以是书中精彩篇目的推荐或生动有趣的内容的介绍。从小学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不读书不行,滥读书也会产生消极影响。选择书籍是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步,它起着净化小学生心灵、培养小学生品德的作用。
那么向学生推荐哪些读物呢?教师应有通盘考虑。第一,思想必须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第二,语言文字是美的。第三,必须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同时照顾学生的不同兴趣与爱好。第四,内容要广泛,体裁力求多样。教师要精心设计读物推荐活动,或介绍大意,或引发悬念,或读精彩片段……,力求教学活动活泼、有特色,以引起全班学生阅读的欲望,激起学生探求的浓厚兴趣。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课外阅读推荐课在激发学生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知道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的方法和如何正确选择合适我们年龄的读物。
2.自能读书指导课。
课外阅读是一个过程,这种课型主要解决怎么读的问题,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读法的指导,并在读物阅读课中,引导学
生把课内阅读时所学到的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的实际,做到“同类一得,一法能用多篇”;引导学生手脑并用,边读边思,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勾划圈点,或摘章摘句,或写读书心得,还可以剪贴有价值的阅读资料,以便从各方面去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当然,读书方法的选择也要与书籍的特点相结合。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用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
3.阅读讨论课。
阅读讨论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通读文章后,自己提出问题或者由老师设计问题,分组讨论,让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逐题回答讨论的问题,最后教师做总结。
例如在上《一千零一夜》阅读研讨课时,学生们围绕(1)作者奇特、大胆而浪漫的想象。(2)情节曲折离奇。(3)故事人物丰富,对比鲜明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在讲到故事的情节曲折离奇时,同学们说到:故事时而在天上,时而在人间;时而借助于神仙妖魔的力量,时而完全遵照现实的逻辑。一个“比山还大”的妖怪,能出入小小的胆形铜瓶之中;一擦神灯,它就能在一夜之间造建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如此这般,变化莫测。通过大家的讨论,同学们感受到了《一千零一夜》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艺术价值所在。
4.成果展示课。
成果展示课是在孩子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收获的一种课型,采用的是兵教兵、兵学兵的方式。它不仅有利于巩固和提高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还有利于相互启迪,共同提高,收到奇文共赏析、得失寸心知的效果。主要形式有:
(1)读后讲述。组织学生讲述所读书籍的内容。
(2)组织故事会、朗诵会、擂台赛、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3)交流评论。可交流自己阅读的方法,也可交流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收获、感悟或困惑,也可对书中的人物及写法进行评点。
(4)表演展示。把读过的内容,自编成小品、课本剧等形式进行表演,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感悟、品评,积累语言材料,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5.读书积累课。
这种方法结合语文课的练习内容,我觉得学生最容易掌握,主要通过摘抄、点评让学生积累阅读内容。
(1)低年级学生以摘抄为主,主要摘录优美的词句。
(2)中年级教会学生在理解、品析的基础上,除了摘录优美的词句,还要摘抄课外书里的精彩语句语段、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提高鉴赏能力。
(3)指导高年级学生学会做批注型、归纳型、感想型、评价型等笔记,关注文中精辟的议论、写作常识以及文章的结构提纲、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名人名言、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教会学生将阅读时大脑中闪现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随时记录下来,形成点滴体会,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内化运用。这样,既丰富了语言库存,又为写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同时,不管哪种形式的阅读课,阅读评价始终贯穿在阅读过程中,这是学生对自身阅读效果的评估与检查,阅读评价包括读者对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或分析利弊。通过这种评价,促使学生及时调整阅读过程,有助于阅读质量的优化。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当中,我们还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第二篇:研究透镜实验课教学反思
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过程,但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他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研究透镜实验课教学反思。由于小学生处于打基础阶段,科学认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极其有限,对小学生的科学教育不可能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方法训练为主,只能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在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中获得新知识。科学实验正是这一过程的核心载体,学生在实验中,通过直观形象的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对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方法得到发展,使他们在一次次的实验中逐步接近,不断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可见,科学实验是小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梯。
最近的课程就是一些实验课,内容很多,很丰富。今天教学的是《研究透镜》一课。这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教材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1.知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教学反思《研究透镜实验课教学反思》。2.能通过研究,概括出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3.通过制作简易望远镜,能提出更多与自己研究的有关透镜的问题。
我觉得,这节课完全可以放到室外,让学生自己探究。所以,今天让学生听清所有的要求到学校后操场去探究活动。研究凸透镜的放大、聚光作用。学生玩凸透镜,观察现象,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把凸透镜放在阳光下玩的这项活动中发现它可以把光线集中,使它汇聚成一个亮点,点燃树叶或纸张。用望远镜过程校园里的人和景物,了解望远镜的原理。结果发现学生非常活跃,主动做好各项实验,各小组成员也能互相配合,按照规定完成了我预定的教学计划。这让学生和我都很开心。
通过今天的教学,我觉得,要上好一节科学实验课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但是作为一个科学教师,创造机会让全体学生尽情地研究科学,即使需要我们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出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只要能用我们的艰辛换取学生成功的笑容,也是值得的!
第三篇: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报告
几年来我们项城市第二初级中学课题组在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组领导下,在项城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朱伯英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下,通过全体老师的通力协作,在“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研究与实践方面作了一些有益尝试和不懈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就我们所作的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请给予评审、鉴定。
一、实验与研究背景
1、时代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学生需能读书,需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我们现在大力推进的素质教育,语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写作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成败,关乎语文教育的成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创设易于让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情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时代责任,是培养时代新型人才的前提。在世界进入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开发,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是培养时代的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2、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对学生进行写作兴趣的教育,是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极为重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倡导和重视学生的兴趣学习。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去参与,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锻炼中去思考、去学习、去表达,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这就为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鼓励引导学生写创新作文就是摆在师生面前的重要课题。“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进行创新作文的重要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意表达的重要措施。
3、作文教学的现状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最好形式。但是,由于教育观念的相对滞后,教学思维的定势化,作文教学无本可依,无章可循,盲目性,随意性很大,即便是教师讲作文,也只是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致使学生的写作兴趣低下,作文效果差,作文的语言表述能力低下。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写作流程漫长,不能将双边活动有效的结合起来;师生活动脱节,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主动地投入到写作中去,学生对作文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教学目标相背离;老师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是学生的无动于衷。面对困境,我们曾经作过许多尝试,但仍然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进展不大。新的课程改革就像春雷一般,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也给作文教学带来缕缕春风。自XX年年立项以来,我校迅速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及实验计划,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二、开展“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情况
(一)根据课题与实验计划,认真开展工作。
1、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
我校课题组在市教研室和学校的直接领导下,对新课程标准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探讨和研究,从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入手,论证了“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作文教学创新研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意表达的重要措施。从课程标准中找到了“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作文教学创新研究也是让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举措。呆板、教条是不会让学生形成良好个性的,只有激发兴趣,创设写作情境,学生才能愿意去写,作文才会富有生机。
2、“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课题组的成立及其组织机构
课题理论指导:朱伯英
课题实验组长:张广义
课题研究人员:赵光印 王树东 吴锦云
石留营 范铭华 刘杰
“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课题组成立后,迅速制定了各项工作计划,同时,课题组对参加实验的教师进行了分工,以保证实验能够 有序进行。由赵光印、王树东负责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有关信息,资料;由吴锦云、石留营、范铭华负责具体的实验班教学;由张广义、刘杰组织编写《“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师生同题作文选》,《“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教师论文选》,编辑校报《未来报》。由张广义校长负责召集组织各种教研活动和实验汇报会。使“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 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分工具体,任务明确,按部就班,有序开展。
3、激发写作兴趣,尽快让学生动起来。
学生是作文教学研究与实验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动起来,实验才能够顺利进行。为此,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倡导“创设作文教学情境”创新研究,通过黑板报、“语文天地”专栏、课堂教学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当然,“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课题研究的前提是必须对现有的作文教学进行改革。改革不仅仅是变换样子,作文教学的改革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涉及的面也非常广。例如,作文模式的改革,开展课题研究之前的作文模式一般是这样的:出示文题—作文指导——学生写作——作文批改——作文讲评——补偿作文。一次作文要经历两周的时间,时间跨度长,老师是主角。现在,作文模式可就多了,有读写式作文教学模式;有发表式作文教学模式:有情境作文教学模式;有模仿式作文教学模式;有个性化作文教学模式;有新概念作文教学模式;有自批自改式作文教学模式;还有几段式作文教学模式。林林总总的作文教学模式,确实给作文教学带来生机。教师可以给学生加以介绍,让学生能够尽快地了解。再比如,发表式作文教学模式,用发表作品的形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将作文课堂教学的主体还原给学生,老师只是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学生组建文学社团,创办刊物和手抄报,批改选取优秀作文,在自办刊物上发表,优秀的推荐发表。这种作文模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有自己的作文选,自己的事自己做,这本身就是对写作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改革,在训练内容上也有很大的改革:有根据学生实际的序列化训练;有自定内容的专题训练;有配合教材的扩展性作文训练;也有跟随中考而制定的作文训练。在作文类型上有记叙文训练专题;议论文训练专题;说明文训练专题;有命题作文训练;半命题作文训练;话题作文训练;看图作文训练;自由作文训练;片断作文训练;有写作技巧的作文训练;有作文语言的训练;有作文结构形式的训练;有作文写作心理训练;有作文写作速度训练。内容的革新也是丰富的,成效也是引人注目的。特别是序列化专题化作文训练,训练目标明晰,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作文教学改革中,涌现出许多符合作文教学实际的新形式、新内容。“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就是找寻符合新时代作文教学特点和规律的方法及路子。时代是在前进的,事物是在发展的,事物的特点也在悄悄的发生变化,这就需要老师要有写作创新的思想意识,努力探寻事物的发展规律,在作文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实践中,那些富有生命力的作文教学形式和内容都符合新时期作文教学的规律,因此把握作文及作文教学的规律尤为关键。
4、创设写作情境,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够写出好作文来,要知道,写作其实就是思维,没有良好的思维训练,就不可能写出好作文来。因此,写作必须进行思维训练,会思维才会创新,即使是顺势思维,也能创造出新意来。“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是指打破传统作文模式,充分尊重创作个性,发挥学生自己的创造天地,具有创意表达的作文实践。思维创新是作文教学创新研究的重要途径,“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提出具有独创性的新思想、新思路、新方案、新问题,独出心裁、标新立异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训练分四步:形象思维的训练(想象思维,联想思维),抽象思维的训练(纵向思维,横向思维,类比思维),辨证思维的训练(对立统一思维,肯定与否定思维,比较思维,多角思维),创造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逆反思维)这就需要学生去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深入社会。学生见得多了,感受深了,事物的形象自然就会浮现在头脑中,再通过想象和联想,学生的头脑就会充实起来。因此,在形象思维阶段,要多让学生到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从思维的角度来看,写文章是一个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没有输入也就没有输出。让学生到社会中去,到自然中去,去观察,去体会,去感悟,让学生去采集创作之营养,去酝酿思想感情。累积生活,丰富创作之源,量的累积达到一定的程度,写作就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创设情境就是基于这一点来进行形象思维训练的。我们分年级进行创新作文训练。七年级的学生,从年龄上看,大多是十二、三岁,还带有些天真和稚气。学生好玩耍,对过去玩耍过的事情总是念念不忘,并且善于联想和想象,而对现时的紧张学习又时时静不下心来,强迫学生去写作,学生只能是无病呻吟。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联想,去想象,学生的创作就会接连不断的进行,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受生活、让学生敢于模仿、敢于联想和想象从而给学生以希望和力量,激励学生去探索新的科学领域。当今世界,正处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期,人类的未来将怎样生活?同学们在二十年后将从事什么工作?科学文化将会怎样发达?宇宙定居点该怎样设计?青少年对这些问题颇感兴趣,我们可以设计类似于《我在2020年国庆的时候》、《2020年畅想》这样的题目让学生写作,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又激发了学生为实现新生活、新目标而奋发学习的热情。而七年级的学生又是刚刚离开父母来到学校这一陌生的环境中的,因此亲情友情的培养也是写作的重点。让学生在兴趣中闪现创新的火花,在亲情的感召下迸发创新的灵感。八年级是基础年级,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提高,学生也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因此在八年级主要研究如何使学生在语言方面有所创新。九年级是升学年级,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锻炼,因此九年级作文教学主要研究在思维方面如何创新。三个年级课题分工明确而又互为一体,课题组教师密切合作,群策群力,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上好观摩研究课,其他教师听课后提出意见,使理论更完善,使写作实践更完美。同时,课题组注意积累资料,搞好总结,反复实践,努力提高。
抽象思维的训练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具有一定的是非观念,对社会对生活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从不同的事物中归纳概括出其共同点,同时还要根据某一特点想到具备这一特点的事物,对于不同的事物还要加以比较,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对于这些思考,如果用文学性的语言描绘出来,就会相当精彩,给人以深沉的思考,让人回味无穷,这也是抽象思维之所以打动人的地方。思维的变通能够创造出新的天地,辨证思维可以使人变得镇静、理智;如果运用到写作中,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不可否认,模式化、程式化的教学形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有利于普及新型的教学路子,但是,在同一模式同一路子的影响下,全局上下一个号,全部都吹一个调,模式的单一同时也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思维的凝固、模式的束缚、方法的僵化,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将之转化为一种习惯。习惯思维,既定方式,简单化、概念化诸如此类积习已久的痼疾,会严重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在写作教学中,束缚了学生写作创新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也使作文教学陷入了困惑。其实造成这种被动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老师自己思想太保守,理念过于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拘泥于事件之中而不能自拔,不能跳出三界之外,立身局内,身在此山,难识庐山面目,困惑就会永远伴随着我们。如果立身局外,不在山中,我们就会发现: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之间,只是眼界的问题,困惑与豁朗之间,往往只隔着一层模糊并且遮挡人的视线的虚拟膜,一旦眼界开阔,灼灼目光释化了这层虚拟膜,立刻就会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我想“反弹琵琶”就会引导我们到达另一种境界,跳出习惯思维、传统模式的窠臼,把逆向思维合理地运用到写作中,以此来收到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效果。[nextpage]
能不能在初中阶段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呢?实验尝试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具体形象的事物也能够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更何况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表明他们已经能够离开具体事物,根据抽象的命题进行推理和思考。因此逆向思维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写作教学中怎样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材料和教学设计上触发学生在文章立意方面的逆向思维,强调反其意而用之。我们都知道,初中这一阶段,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强,这也表明初中生的思维具有很强的批判性,他们喜欢怀疑、争论,不轻信教师、家长甚至是书本的意见。对一切都抱着批判的态度。对于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应该辨证的看待,至少应该看到它的优势,不能只看到它的缺陷。通过创设一种情境,找准一个触发点,让学生从多方思考,积极踊跃的发言,同时适当进行点拔,充分发挥思维批判性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写作并不一定要按常规思路来定格。这就与他们的个性合拍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象找到了知音,话也多了,思维也开阔了,话匣一下就打开了。怕写、厌写的心理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这不仅能使一篇文章的写作获得成功,还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如把成语“画蛇添足”的故事提到课堂上来,在使学生明白了这则故事的内容之后,不妨告诉学生,根据思维定势,人们总是一味地批判这个画蛇添足的人,说他不仅骄傲,而且愚蠢,弄巧成拙,到口的酒反被别人喝了。喝不成酒事小,害人害已事大。有的人办事,总是觉得自己高明,比别人了不起,于是不顾客观实际,主观武断,失败了,不论对国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危害性。对于这位画蛇添足者,你们觉得这样是否合理?思维的批判性决定了学生固然要对这批判提出反对意见。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你们为什么觉得不合理呢?请讲出理由。”好胜心理激发了他们思维的活跃性,答案多起来了。“画蛇添足者也许有独到之处,他能给蛇画足,这一行径绝非可笑,也许这人的见识要比别人多,他不仅要想画好这条蛇,而且要想画的与众不同,这说明这位舍人具有非凡的才能”;“ 但就从画技和画速而言,画蛇添足者已远远超越了其他的舍人,饮酒却是其次的事。从这点上看,画蛇添足者并没有把饮酒看得特别重,我觉得这个人是能够成就大事的人”;“从画蛇添足这一故事我们似乎可以发现,古代蛇的物种可能要比今天的多得多,我们也不能否认就绝对不存在有足的蛇,这也为我们研究古代蛇的物种提供了有利的证据”……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从思维批判性出发强调在立意上反其意而用之的目的也达到了。于是一篇篇精彩纷呈、见解独到的《读〈画蛇添足〉有感》也就出现了。二是充分把握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变被动为主动,调动学生逆向思维的积极性。特别是善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独创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去进行逆向思维。初中生的心理极其复杂多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摸准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把握准初中学生心理变化的脉搏,探寻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如何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开拓作文教学的新天地呢?我们都知道,初中学生追求花样翻新,不信老一套,不甘于墨守陈规,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大胆创新。这是好事,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在写作上还存在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会出现“心中有,笔下无”的情况。这时,我们就应该善于发挥学生特定年龄阶段的优势,让学生大胆的想象,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情形尽情地去创造,并且旗帜鲜明地允许学生去虚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样才会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相反,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去写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由于学生的阅历少,能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就更少,学生的作文就会出现生编硬造的现象。极大的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仅在内容上要求学生大胆的去创新,而且在写作形式上,也要求学生以独特的超乎常人思维的方式去创新,追求形式的新颖独特。这样,学生敢想敢写,不惧怕写作,这就是极大的进步。这也是学生跳出“怕写”、“厌写”心理压力拘束的重要途径。只要学生敢想敢写,我们就不会担心学生在写作上写不好。这就为学生的成功写作迈出坚实的一步。三是树立辩证关系,在逆向思维中注重学生心理感受的抒发,让真善美之真气得以充分的发挥。有情才有义,有情才有真善美。初中生的思想感情已经比较丰富了,他们的感知能力和情感因素已经达到成人水平。初中学生基本上能够感知真善美,辨别假恶丑。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这方面的特长。一些在作文写作上非常困难的学生,一旦写起情书来,洋洋洒洒数千言,情真意切,荡人心肠。究其原因,无非有两点,一是“情”字引领,感情的萌动触发了他们强烈的写作愿望。二是他们有兴趣,感兴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煽情,善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创设易于让学生表达的写作情境,要引导学生抒发真情,注重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在写文章时,取旁人之不取,制胜于别人不起眼之处。于细微处闪烁感情的光芒。这种反向、发散思维法即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得出新的结论,发现新的形象。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你眼中的人”,通常人的思维是写人眼中的人是怎样的,但是,能否考虑一下,动物眼中的人是怎样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写,定能够写出新的东西;又如写牵牛花,一般人多赞美它勇于攀登,奋发向上,逆向思维则讽刺它沿着绳索树枝上爬,是不能自立的软骨头;写荷花,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逆向思考,也可以赞颂滋养荷花的厚实“淤泥”。总之,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如果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准了指导学生写作的最佳突破口,有目的地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开拓出写作教学的新天地。
5、创设写作情境,激发语言创新的兴趣。
有创意的作文就是运用具有自己个性的语言进行有创意的表达。训练可分四步:积累创新、模仿创新、改造创新、美化创新。语言是文章的表现形式,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装。”文章就靠精美的语言。纵观天下好文章,哪一篇不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为此我们平时注意学生写作情境的创设,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大胆的去运用词语,大胆的想象,引导学生运用成语、俗语、名言、警句、谚语等,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格来美化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文章的内容。如让学生去写草丛里的鲜花,学生是这样写的:花儿掉在草丛里,急切地向外张望;花儿藏在草间,在和我们捉迷藏;花儿散在草丛里,在做健美体操;一阵风吹来,草丛里露出一张张笑脸;花儿闪进草间,不愿出来了------
(二)、实验对象及试验方法
1、实验班与对比班进行对比实验,设实验班四个,对比班四个。
(1)对比研究法。教师分析研究实验班与对比班的作文情况,收集资料,形成经验。
(2)个案研究法。教师建立学生写作档案,进行个案研究,形成经验,进行交流。
(3)文献研究法。参研教师收集有关理论与经验等文献资料,分析与借鉴研究成果。
(4)信息反馈法。收集学生的信息,实验班的信息,实验教师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2、作文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创新
针对我校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侧重从两个方面去探讨。一是对写作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能大规模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可能获得大面积的丰收。试想,一年只让学生写上二十来篇作文,一个学期只让学生写上十几篇作文,那怎么能够去更好更快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化繁为简,直指重点,加大写作的次数,重点通过写作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而不是重点通过写作指导和作文讲评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二是对作文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传统的作文教学没有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纵观语文教材,很难发现在作文教学上的连贯性、体系性。教材中关于写作的教学内容也是比较凌乱的,甚至是无序的。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是必须依照课本来进行的。因此大胆的改革作文教学内容也是我们研究和实验的内容之一。通过大胆的尝试,让写作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作文教学方式更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学,乐意去写,这样才有利于写作创新。
3、交流经验,推进科研。
在研究与实验活动中,全体成员努力学习并借鉴一些优秀的作文教学理论,展开讨论,并将适合我校的一些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对“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课题研究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把《“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教学与实验”简报》作为指导业务提高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材料,仔细研读,认真体会,丰富了实验教师作文教学研究理论知识,扩大了思维的空间,提高了实验教师的业务能力。
4、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占有写作时间。
没开展“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课题研究之前,作文课堂一般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记,上周作文课第一课时作文指导,第二课时学生写作,中间时间教师批改作文;下周作文课第一课时讲评,第二课时补偿,这样两周四课时的写作模式从形式上看似乎很合理,但从实践上看,效果甚微,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没有充分的占有时间,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再者,写作能力的提高只能靠学生的写作,这样四周一次作文,学生一学期到底能写多少作文?充其量也就是十几篇,这样的课上的再好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缩短写作流程,让学生一周至少能写一篇文章。为此我校实验教师经过反复研究实践,提出三种基本课型:
(1)读写一体化训练模式
(2)展示发表式作文模式
(3)自批自改式评价模式
作文批改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学生通过批改,能够知道自己在写作上的优点,也能够知道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失误,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学生的作文批改要进行指导。从浅易简单出发,逐渐的深入,逐步的提高,逐渐达到完全自行批改作文。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促进课题研究深入开展。
学生的生活,不论是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还是学校生活,相对来说都比较单调,学生的生活阅历浅,往往写不出内容丰富的文章来。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为写作注入新的活力,就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1)、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阅读与写作是分不开的,没有阅读,学生就不会写出好文章来。从阅读文学名著到读千字文,从阅读测试到阅读竞赛,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我们采取不同的形式去督促学生阅读,这样就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然后写出自己朗读这篇文章的心得体会,装订成册,这就为创新作文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成立拓荒文学社,创办《未来报》。报纸每月出版一期,从学生作文中选出独具创新色彩的文章,进行分类整理,对比鉴定,编排出版,这样极大鼓舞了学生作文写作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3)、举行各项语文活动,推动“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实验工作的进展。举行全校范围的阅读大赛、作文大赛、演讲大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组织师生进行“同题作文擂台赛”、定期举行“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课题研究与实验报告会,积极组织师生参加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迎奥运作文大赛,这些活动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为学生作文创新提供广阔的天地。
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上级领导的具体指导是我校“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作文教学创新研究和实验取得成绩的关键所在。张广义校长亲自挂帅,任课题组组长,副校长赵光印、业务主任王树东、语文组长吴锦云都直接参加课题研究,市中学语文教研员朱伯英直接负责、指导我校“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作文创新研究与实验工作,及时对课题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研究布署下一步工作,使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学校出台了许多相关文件,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特殊的支持和关注,为“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课题研究与实验提供了大力支持。校长多次指示,要加大教科研力度,让教科研与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多出成果。学校的重视极大的鼓舞了全体参加实验教师的斗志,作文创新研究与实验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市教研室对我校的“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创新作文研究与实验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帮助和指导,对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指出工作中应该发扬的优点,也指出了需要改进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课题研究进程。
沐浴着教改的春风,我们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谋求更大的发展。
第四篇: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
摘要:进行了以开设“三性”实验为内容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实验教学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综合性设计性探索研究性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张子峰(1975-),男,江苏无锡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对学生的生命科学知识、能力、素质的发展具有直接和长远的影响。近年来,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联系日趋密切,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使得细胞生物学理论发展非常迅速,然而目前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普遍滞后于理论课,存在着种种缺陷:实验教学模式单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内容陈旧,多是验证性实验,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内容单
一、缺乏综合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1-3]。随着教学形势和任务的改变,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毕显无疑,严重影响了该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对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开设了“三性”实验。所谓“三性”实验,即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索研究性实验。“三性”实验的开设着眼于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上为他们创造一定的科学研究环境和条件,让他们在研究某一问题的过程中融合所学知识,有目
的地自主学习,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其由“知”转化为“用”,同时在用中学,获得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此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使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地[4]。1“三性”实验的教学思想和特点 1.1科研的初步训练
一般实验不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分析资料,也不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步骤,他们进实验室后只是按教师的板书或者实验教材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操作,最后写出一篇模式化的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三性”实验则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分析、汇总资料,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从实验室准备到实验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全程的训练。1.2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般实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实验原理由教师介绍,实验准备工作由教师完成,实验操作步骤也是现成的,甚至实验报告也是有模式可以套用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会去主动思考,不会主动提出问题,更不可能去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性”实验是由学生自己全程实施的,从头到尾会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都得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教师只是提出指导性意见,具体由学生自己去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和其他同学的交流和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3科学思维的培养
一般实验学生按章操作,他们不会去深入探讨这个实验的设计思路。实
验不成功则把原因归为自己操作不当,不会去思考实验的影响因素有那些,不会去进行总结归纳,不会去进行实验设计的调整。“三性”实验则不但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思路,当实验失败后,还要求他们自己找出原因,进行调整,有时甚至是全面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了训练。
2“三性”实验的实施 2.1“三性”实验课题的选择
“三性”实验课题的选择,要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和已具备的实验能力,最好结合教师自己的研究课题来确定。课题的深度和广度都要有适当的考虑,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如果选题太简单,则不能达到训练学生能力和思维的目的;选题太复杂,学生占用时间过多,而且会觉得无从下手,也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所以选题要符合学生及实验室的实际,使实验能顺利完成,使学生既长技能又有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我们根据学生、实验室及教师三方面的实际情况,将“动物细胞的培养与观察”作为综合实验的选题(学生自定培养细胞的种类);将教师自身研究课题的内容作为设计性实验的选题范围(学生在此范围内自定题目与研究内容);探索研究性实验课题则由学生自定(学生自身感兴趣而确实有能力完成的研究内容)。2.2“三性”实验的操作
为了不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我们把“三性”实验定在开设细胞生物学实验学期的中间两个月内完成,而具体的操作时间则根据每组学生的具体情况由他们自由安排。“三性”实验分三个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学生
根据选题,查阅文献、分析汇总资料,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并将实验方案交教师审核,教师将意见反馈给学生,学生修改方案,直到方案切实可行。我们在学期开始就将开设“三性”实验的选题方式和要求通知学生,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所选课题的背景知识,着 [1] [2] 手考虑实验方案的设计。在“三性”实验开始操作前两周提醒学生,必须在这两周内向教师上交实验方案,经教师指导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二阶段,学生进实验室进行操作,包括实验的准备,各种试剂的配制,实验步骤的操作,最后得出结果。教师根据每组学生上报的实验时间进行统筹安排,并在实验设备和药品试剂方面给学生以保障。第三阶段,同组学生汇总结果,进
行总结讨论(可以邀请教师参加,但应注意“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立足于启发引导,抓住关键时机进行指导)。最后,学生根据讨论意见,完成一篇科研论文。
2.3“三性”实验的管理模式
“三性”实验实行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将他们分为实验小组,每组3-4人,每组推选1位组长,组长负责和教师沟通。每班成立一个班长负责制的实验管理小组,成员为每小组的组长,负责安排相关同学配合教师完成以下工作:(1)实验前领取实验试剂和器具;(2)实验过程中实验室的水电、药品安全、仪器使用和登记情况、清洁卫生;(3)实验完成后整理实验室。
2.4实验论文的写作
科学论文和实验报告都是科学实验的记录和总结,但两者要求不同。实
验报告只要求报告实验过程和结果,而科学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实验结果的文献。大多数学生对如何写科学论文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指导。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相关资料的刊物名称,并介绍几篇与选题内容相关的论文范例。同时,教师要将科学论文的写作要求详细而清晰地告诉学生。学生科学论文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修改,力求实验结果详实、完整,表达准确,分析清晰透彻。3“三性”实验的评价
对学生“三性”实验的评价应综合考虑方案设计、实验过程和课题论文3方面的因素给出成绩。实验设计方案和课题论文是按组为单位上交的,但要求对每位学生的分工予以说明,最后附上每位学生的总结、心得和自评报告。我们制定的评分标准如下表:
表1实验评分标准
项目 标准 分值 查阅资料
方案设计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课题论文
平时表现
完整、全面
思路清晰、合理、有创意
规范、能分析解决问题
详实、准确
格式规范、条理清楚、表达准确
积极主动、善于和教师同学交流协调 10 20 30 10 20 10
4“三性”实验的教学效果
我们从2001级本科生开始开设“三性”实验,截止到2005年第一学期,参加学生共计600人。我们对他们发出调查问卷600份,收回600份,结果如下:
表2“三性”实验教学效果
内容 是()否()
1、你对“三性”实验是否感兴趣 578(96.33)22(3.67)
2、是否培养了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23(87.17)77(12.83)
3、是否激发了创新思维 516(86)84(14)
4、是否培养了科研能力 495(82.5)105(17.5)
5、是否培养了综合素质 554(92.33)46(7.67)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实验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态度较为积极,具有教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并希望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较好的培养,而“三性”实验的开设较好地达到了这一目的。5“三性”实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三性”实验教学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从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到具体实施过程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5.1学生的思想认识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对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感到兴趣昂然,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也的确在实验中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然而部分学生对“三性”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清,思维还停留在传统实验的模式中,碰到问题不主动去分析、解决,而是等待教师的解答或者依赖别的同学。因此,教师有必要在“三性”实验中改革对学生考核方式。教师在考核时不仅仅要看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论文,更要加强考核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和别的同学的交流和协调能力。5.2对教师的要求
“三性”实验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理论知识较全面、丰富;要求教师对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有一定的了解;要求教师较全面的熟悉实验的技术操作工作,能指导学生实验。教师在实验前要化更大的工夫去备课,明确实验设计的目的和思路,预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同时要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术,能正确自如的指导学生。5.3实验过程中实验室的有序运行和管理
实验过程中常出现药品和仪器使用的混乱和短缺现象。教师和实验室人员必须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开始实验前调试仪器,准备好学生所需的药品,以保证实验的正常运行。另外,要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仪器和药品必须有专人负责,使用要登记。
“三性”实验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创新空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三性”实验在教学的内容、形式、实施操作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李艳红.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工程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7):65-67.[2]张晓云,周汝滨,李永泉.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30-31.[3]张俭,刘胜贵.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改探索.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3):71-72.[4]曹中一.“三性”实验的内涵与特征.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4:10-12.
第五篇:实验研究
一、基因的克隆
提取小鼠视网膜RNA,然后反转录为cDNA。
RNA电泳
用PCR扩增。先以检测引物EL4d检测基因表达情况。引物如下: EL4d-s 5 TAAGCACGCTCTATCTCCTGTTCG 3
Tm 63.1 EL4d-a 5 TCCAAATACTCAACGCCTTTCG
Tm 62.0
268bp 扩增时使用了55.6, 56.5,58.4,60.4,62等5个梯度,结果每个温度均出现目的条带,说明EL4基因的表达丰度良好。
再以全长基因扩增引物EL4和EL4r同时扩增目的基因。两对引物如下: EL4-s CAAGATGGGGCTGCTGGACTCAG
Tm 67.8 EL4-a TCACATTGGGGTTGCTTTGGTCTG
Tm 67.9
1190bp EL4r-s ATCGGTACCCAAGATGGGGCTGCTGGACTCAG
Tm 67.8 EL4r-a ATAGAATTCAATTTACTCTCCTTTTGGCTTCCCGT
Tm 67.8
956 bp 扩增时使用了56.1, 58.3,59.7,62.6,65.5等5个梯度摸条件,结果每个温度均出现目的条带。但低温有杂带,高温特异性强。由此可见,直接用带有内切酶的克隆引物EL4r扩增基因即可,用65℃最佳。
引物EL4
M2000
引物EL4r
质粒电泳
空
M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