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策略开题报告
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策略研究
一、研究背景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核心,是民族文化、世界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大量阅读实践来实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各种课外阅读教学的广泛开展,人们越来越觉得只注重一本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是创造、是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于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每一本好书就是,就是一段人生,甚至就是一段历史。读书的过程是孩子认识人生,发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童年——一个人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让孩子们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从而贮存大量的语言和思想资源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一、二年级全体学生
三、文献综述
笔者认为要从小学低年级起开始培养孩子们的求知志向和阅读兴趣,因为“学习必须合乎自己的志趣,方可得益。”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兴趣是获益的先导,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会产生“我要读”的渴望,书读得多了,知识就多,语文综合能力自然就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说明了广泛阅读,储存大量的知识信息,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综合能力。
四、研究内容
目前,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怎样才能从低年级就培养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并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笔者经过实践,认为教师的指导、班级的读书氛围、家庭的读书环境及家长的课外阅读指导都很对孩子的阅读兴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将在文中浅谈自己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几点做法:
一、老师当好引路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其对书的酷爱, 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 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此话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要让学生热爱读书, 作为教师就必须爱读书。情感方面的学习主要靠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
从目前我国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看,要想真正将新课标所规定的课外阅读任务落到实处,帮助小学生在大量的课阅读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健全自身人格情操,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给孩子们当好热爱读书的典范。
以教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因其身心发展幼稚,认知能力较差,最易产生的是模仿性,老师爱什么,学生也会爱什么,就像家长爱什么,孩子亦爱什么一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教师要以身
作则,首先对读书要有较浓的兴趣,给学生以表率作用,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自己首先要喜欢读书。笔者在本班教室里设一个教师书架,将自己平常急需和喜欢的书籍搁置在那里做出个“样子”让学生看。每天晨读时,教师率先朗读,非常投入地读,让自己的阅读作用产生“阅读情感场”,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读书“磁场”的吸引力,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去。在学校每周四的班级读书会中,笔者都会事先选好一段段优美的曲子让学生倾听,之后在乐曲中给学生读一个童话故事或益智故事,通过长期的朗读示范与创设情境读,潜移默化,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读书情趣,引发学生的读书爱好。当好学生热爱阅读的引路人。
二、让父母做最好的课外阅读指导者
国际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俄国儿童文学家教育家米哈尔科夫曾这样说过: “无论孩子们的家庭和学校生活多么丰富有趣,如果不去阅读一些美好、有趣和珍贵的书,也就像被夺去了童年最可贵的财富,其损失将不可弥补。”
在亲子读书动员大会上笔者曾对家长说“喜欢阅读的孩子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有前途的。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必须依赖良好的阅读能力。”目的就是想要家长明白课外阅读对于孩子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也许这样阅读习惯的培养在短时间内不一定看得出成效,但是孩子一旦形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却是能受益终生的。
诚然,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师的引导很关键,然而如果获得了家庭的重视与配合,会使得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低年级孩子!
五、研究计划
这群才踏入学校的孩子们如果能够在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引导下进行阅读,将会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使班上的孩子真正爱上课外阅读,笔者多次在家长座谈会上争取到了家长的支持,紧接着笔者将自己的一些家庭指导方法是教给家长:
1、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要喜欢读书,因为鼓励孩子看书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也爱看书,并和孩子分享读书的乐趣。
2、讲故事给孩子听
声情并茂地讲故事给孩子听,调动孩子胃口,从听故事到把书介绍给孩子,逐步培养孩子自发阅读。从让孩子大声读到小声读再到默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去书店和图书馆
周末带孩子去书店开阔孩子视野,一次可买一至两本,买的书一定既要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又经典。(为了购买方便也可以在网上进入《亲近母语课外阅读系列》选择)周末抽半天时间去图书馆,让孩子感受浓浓的读书学习氛围。
4、精心推荐,成立家庭图书架
建议家长在家里有专门的书橱或者书架,买些经典有趣的藏书,把好书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
由于低年级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随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感知要求会发生的阶段性的变化。对低年级孩子来说,因为他们年龄小,注意力往往比较直观,所以,笔者向班上孩子推荐一些有注音插图的童话、儿歌、寓言、科普故事等。
在课外阅读家长指导会上,笔者给家长推荐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花婆婆》、《我带月亮去散步》等等一系列亲近母语低段学生阅读丛书,要求家长尽量购买正版书籍,让每个孩子的家庭书架上有一本本图文并茂,故事情节吸引人的书。这些书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适应他们的时尚需要, 还能纯净他们的精神世界。孩子们有了感兴趣的书, 再引导他们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书籍, 学生自然就会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5、家里有固定的读书时间
读书时间不一定太长,但一定要坚持。本班有一项课外作业,每天半小时“亲子阅读”,家长签字。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些家长不是很赞同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与交流后,他们也就习惯了。实际上坚持久了,一个家庭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其实,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会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也会体会到家庭的温馨。家长在陪孩子读书的同时也会有不少的收获。
三、教师精心设计亲子共读课外作业,刺激孩子的阅读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 “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 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学生学习就有了良好的起点, 就不以为苦, 从中获得乐趣。”
其实,学生在学校读书容易, 回家阅读就显得相对困难。然而孩子在家的时间才是真正的课外时间, 才是能否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所在。怎么办?笔者在教家长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同时,结合班级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开展 “书香家庭”的活动评选,把课外阅读指导的触角延伸到每个学生家庭。笔者在任教班级倡导亲子共读, 深入动员学生家长尽量能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 尽可能地和孩子共同享受阅读的快乐。每学期动员学生家庭尽可能参与“书香家庭”评选活动, 促进家庭阅读的良好氛围和习惯的养成。
1、每月初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阅读计划,先填好本月的“阅读书目”,然后制定“具体阅读时间”,而“阅读评价”则是每天一次。月末交表时,家长要在“最大进步”一栏写出自己在亲子阅读中所发现的自己孩子最大的进步是什么?
2、每天阅读时间为半小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形式可为三种:A---由孩子大声朗读给家长听,B---由家长大声朗读给孩子听,C---家长和孩子一起读。
3、亲子共读过程,家长可以指导学生记录一两个好词语好句子,抄下来。
4、每天阅读后尽量有签字评价,(笔者特别强调希望看到家长的鼓励评价)。老师每月收一次亲子共读计划表,并对每组家庭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
每月班上都要评选出二至三个“书香家庭”进行表扬,赠送一本精美的好书,老师还会在书的扉页上写上给一家人的祝语。这项活动的进行对推进家庭参与孩子课外阅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更能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因为孩子们都渴望自己与父母同时得到表扬!
四、用形式多样的班级读书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如果没有有力的督促,容易半途而废。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 提高阅读质量, 把课外阅读引向更高层次, 笔者每学期在班级要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交流、评比。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 及时地鼓励和一定的奖励,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 就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 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笔者班级在读书交流展示会上的形式多样,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1.识字比赛,比比谁识的字最多,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要“学会”2500个生字,其中低年级识字1800个,会写1200个;这样安排,体现了让小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的意图。要完成《新课标》规定的任务,首先要鼓励学生多识字,多读书,结合咱们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在班上举办“识字大王”比赛活动,鼓励学生人人争当“识字大王”;
2、故事会。对故事性比较强的读物,如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等, 事先确定一个范围, 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帮助下搜集材料进行阅读, 然后在学校确定的班级阅读时间(每双周星期四)进行讲故事比赛。
3、朗诵会。对文质优美的古诗和儿歌, 由学生自己挑选出来。坚持每天语文课前五分钟的诵读,每周诵读两首。定期(每单周星期四)在班级开展诵读会。
4、读书表演会。在爸爸妈妈或其他家庭成员的帮助下,将自己本学期阅读中最喜欢的故事进行编演,(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完成)。在学期结束的读书汇报会上表演。
五、鼓励、评价促读, 让学生习惯阅读、喜欢阅读
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养成课间花时间鼓励孩子的习惯,在走廊,在操场,在教室,只要有空闲,都可以和孩子们谈论读过的精彩故事,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阅读更多的书籍。只要我们能影响学生中的“领袖”人物,他们就可以将这种影响力转播给其他孩子。
为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还可以采用评价激励, 给予学生适度的精神物质鼓励和物质奖励, 有利于稳定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并能得到进一步升华。
1、学生自我评价。为了鼓励学生多看书,创设一个使学生称心如意的组织环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笔者在教室内贴一棵“智慧树”, 并为学生准备了许多“智慧果”。凡是学生看过一本书, 就让其在一个“智慧果”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书名贴在“智慧树”上, 比一比谁的“智慧果”最多!为了防止学生流于形式,要求学生在贴“果”之前要将所看书在班级读书会上讲给大家听,学生贴着“智慧果”自我评价, 谁的“智慧果”最多,谁就能得到“小博士”的美称。得到“小博士”美称的同学期末就可以获得老师精心为他挑选的一本彩绘本故事书。这样, 一方面以激励爱书者再接再厉,继续奋进;另一方面也鼓励其他孩子你追我赶, 争当“小博士”。
2、覆盖鼓励对象。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是存在的, 笔者除了表扬一些阅读习惯好的学生外, 还把表扬的面扩大。笔者曾在班上专设一栏———“我进步了” 专栏里主要贴一些学生的照片和进步表现。这里的进步包含: 我读书了我进步;我作笔记我进步;我能讲书中的故事我进步;这是对学生们读课外书的公开承认和赞誉, 可以带给他们自信、成就感。使全班同学深切感受到自己读课外书的成果和收获, 因而产生持久阅读的无穷力量。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实践,笔者所任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比较同级未开展课外阅读的其他班级浓很多。参加学校开展的讲故事比赛活动,其他班级是直接选派同学参加,而我班由于能讲故事并且讲得好的同学太多了,所以在班上进行了三次比赛后才确定三个综合评价最高的同学参加,当然孩子们的比赛结果是令人满意的。现在,我班学生不仅课外阅读兴趣浓厚,写作兴趣也很浓厚,这学期孩子们写的儿歌已经变成集子《成长的足印》。在一项班级布置的亲子课外作业中,再一次欣喜地看到了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支持,更看到孩子们有增无减的课外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岳乃红《班级读书会12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张维红《从兴趣入手的阅读教育》
万斌《浅谈小学课外阅读指导》
滕秀平《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与激趣》
第二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开 题 报 告
一、课题的提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古至今,大家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事物都会提起百分之百的精力去探究。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老师应在教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积极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说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又何谈教学成绩呢?所以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应在教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积极创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如何跟上改革浪潮变学生不想学为乐学呢,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的本质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它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正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说:“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不但如此,苏联现代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发展广泛的兴趣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认为主要是兴趣引起对物体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它导向有意义学习,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杜威也是兴趣问题最有影响的理论家之一,1913年出版了专著《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提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有质的不同,他认为,唤起儿童兴趣的最好办法是,发现和儿童目前能力有联系的事物和活动。看来,保持浓厚的兴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心理条件。其实,有些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本课题将采用分析研究,揭示课题因果关系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所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测验。
二、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的本质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它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发展广泛的兴趣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认为主要是兴趣引起对物体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它导向有意义学习,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杜威也是兴趣问题最有影响的理论家之一,1913年出版了专著《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提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有质的不同,他认为,唤起儿童兴趣的最好办法是,发现和儿童目前能力有联系的事物和活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多元智能理论》
5、《建构主义学说》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1、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提高课堂效率。
3、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2)研究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我打算尝试运用以下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因此重点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让开场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创设情境可以通过多媒体运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
二、巧设疑问、引起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一个好的问题能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奥秘。在新课的讲授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出疑问,时时使所讲授的内容增加些神秘色彩,使学生的兴趣始终不衰,主动积极地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得到满意的收获。
三、合作交流、增强兴趣
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将班级学生分成几组,组员应是不同等次学生合理搭配,针对问题,以小组共同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每组得选出一名组长,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四、适时鼓励、保持兴趣
兴趣来自鼓励,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我从不放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觉得最有效的办法是鼓励,是在表扬的基础上加以鼓励,让孩子学习有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设置悬念、提升兴趣
在学生心中设置一个悬念,使学生对下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回去以后能够自觉地进行预习,从而为更好地完成下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个铺垫。
五、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主要研究方法有:
1、实践法。在查阅资料及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制定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并在实验班级中实施。然后在实践中反复摸索,不断总结多角度注重学生在英语活动过程的体验,如此循环往复,最后总结出一套具有实际的可操作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2.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谈话等形式,在实验前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是否喜爱,对于平时的课程学习是否期待。
3、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内容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4、实验研究法。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这是最基本的最实用的研究方法。
5、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适合教学实际的、有效的教学理论和实施策略。
研究的措施
1、成立课题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整合各个层面的力量,完善科研管理组织,形成由教务处——课题组——教研组——教师个人的层级管理系统,确保课题研究规范有序。
2、组织开展各种提升兴趣的学习活动
课题组成员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活动,做到不缺席,学习后进行交流、反思。
经常性的进行网上学习,学习先进的理念,实现资源共享。
利用外出学习的机会,为自己充电,回校与要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二次培训,交流心得体会。
坚持每月一次的课例学习,进行课例分析总结前一阶段工作中的得与失,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建立课题组研究制度,以体备课为主,通过备课、听课、课后研讨等,共同研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
撰写研究性的文章,积极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
及时进行课题相关材料的积累。
六、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开题报告、制定计划、收集信息。
第二阶段:实施计划、尝试实践(2013年12月-2014年10月)
1、学生学习活动现状的分析研讨并总结。(2013年12月-2014年1月)
2、分科进行学生兴趣培养的方式方法研究并总结。(2014年1月-2014年10月)
3、学生各学科学习兴趣活动效果分析研讨并总结。(2014年12月)
第三阶段:改进、丰富、完善计划、积累材料(2013年11月-2014年9月)
形成论文集、教学设计。
第四阶段:写结题报告,推广经验。(2014年10月-2014年12月)
八、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
第一,课题负责人具备研究本课题的条件。第一课题负责人,42岁,大本学历、小学高级教师。近26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有丰富的小学教育经验。丰宁县数学骨干教师,多次获县级奖励,现任教于北头营小学,多年教学成绩均为优秀。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第二,课题组每一位成员都有其自身无法比拟的优势。课题成员县英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一些各学科骨干一线教师。因此,参与课题成员整体素质较高,他们大多人有相关的研究经验,所撰写论文各级评比中获奖或发表。其中:多名教师获不同等级的县级奖励。
第三,时间和物质保障。本校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数字化校园已基本的构成,实现了网络化办公和网络化教学。因特网、远程教育网、校园网,三网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方便研究和管理,便于进行资料查询、文字处理、数据分析以及电子档案整理存储。除网络资源外,为了营造书香校园,学校图书阅览室每年购置大量图书,其中教育科研、教育教学研究书籍占25%。校本教研制度规定每年教师自费和公费订刊,订阅所有与小学各学
科教育相关的报刊杂志。这些杂志是进行课题研究最前沿,最有价值的文献材料。总之,本课题负责人及成员不论从资历、能力、研究基础还是硬件保障等方面都具备了研究“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的条件。我们认为可以很好地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八、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组长:贺名言主持课题的全面工作
课题组成员:王航超、张秋芳、李勍、黄明、陈立新、张志妙、李响
(就个人学科进行分类整理)
九、课题成果呈现形式
1.各学科的教学设计。
2.教学案例(光盘)。
3.观察记录。
4、教学论文。
十、参考文献
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杨灿洪:小学英语学习方法探讨,《新课程(中)》,2011年第七期
何克抗:《语觉论》2004 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炜 《英语课程教学的活动本质论》 山东师范大学 2005.04
徐浩 文旭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与学生风格的适配原则》 首都师范大学
李艳莹;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洪善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13期 王惠;;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5期
刘锌;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张炳意;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冯叶芹;;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1年13期
张永君;;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江西赣县城关第三小学(341000)刘晴;语文学习兴趣保持创新七法[N];学知报;2011年
第三篇: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课题开题报告
曾集小学刘凤芝
一.题研究的背景
新一轮课标改革已经全面启动,它不仅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同时也是一场涉及课堂内外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与愿望,体会数学的作用,从而学会学习,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目前,国内外对“兴趣”教学的研究都有一定进展,但是对于我们农村学校的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首先,教师过分看重分数。一切学习的目标都围绕着分数转,学生本身的一些兴趣被忽视和抑制,学生习惯被动学习而非主动探索问题,长期的被动学习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无法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因此对学习失去兴趣。
其次,输入式的单向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产生认知障碍。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无意中把自己放在知识拥有者的地位,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不管学生差异多大,每天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学生必须全部掌握,所灌输知识量的大小及灌输方式都必须接受,而极少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天长日久,学生接受不了的知识就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的障碍,影响下一步的继续学习,即产生认知障碍,继而对数学失去兴趣。
再次,不融洽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情绪障碍。在数学学习中,有些教师缺乏对学生情感的投入,把讲授知识和考试作为教学的两个核心要素。教师对学生缺少信任,缺少爱的表示。在课堂上,总会看到学生由于回答不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而受到严厉批评的场面。长此下去使学生由不喜欢数学发展到对数学学科淡漠。为此,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此实验研究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古至今,大家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事物都会提课起百分之百的精力去探究。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老师应在教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积极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说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又何谈教学成绩呢?所以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应在教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积极创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如何跟上改革浪潮变学生不想学为乐学呢,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可是从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不主动、不积极的现象。有的学生虽然在课堂上能表现积极,思维活跃,但课后却懒于写作业或作业马虎应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对学习的兴趣,而学习兴趣的强弱又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更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能主动探求世界。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理论价值:
根据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人只有情感因素在最佳状态下才能最好地对所接受的事物进行理解、判断、分析、归纳、推理和总结,取得最佳成果,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轻松、愉快、有趣,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并能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提高了自身素质和能力。实践意义:
查阅图书资料和电子资料,关于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零散论述较为丰富,但能够指导本地教学实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较为系统的论著还未发现,本课题试图完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这一环节,以提高我校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
1.让学生知道学习是快乐的,不是痛苦的。
2.让学生知道学习兴趣的大敌是挫折感,从简单做起找到胜任感。3.从自我肯定中找到快乐,及时自我鼓励和表扬。4.找到学习方法和规律,增长学习能力。5.学会主动体会学习的快乐。
6.继续做下去,把学习和快乐联系到一起,形成习惯。意义:
让学生因为有兴趣而去努力学习,并且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刺激学生能更加主动的自觉的学习。在学习上要让学生采取积极主动的而非老师和家长每天的叮咛嘱咐。学生对学习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对知识产生渴望,从而学到的东西就会更容易,更牢固的被学生吸收。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的本质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它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发展广泛的兴趣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认为主要是兴趣引起对物体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它导向有意义学习,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杜威也是兴趣问题最有影响的理论家之一,1913年出版了专著《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提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有质的不同,他认为,唤起儿童兴趣的最好办法是,发现和儿童目前能力有联系的事物和活动。
六、.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在各科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研究,揭示课题因果关系的科学研究方法。
3、对所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测验。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计划
准备阶段确定研究目标制定方案组建研究队伍全体成员学习提高认识;实验研究阶段个体开展研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研究,解决是实验存在的问题,撰写课题工作总结;总结验收阶段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结合自己的实验报告和搜集的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撰写科研论文。
八.课题研究需要的资源
学校电脑,教师的课堂教学,学校为课题研究所提供的必要帮助与支持。
九、主要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法。观察比较学生平时在课内外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反应和取得的教学效果,加以分析,并得出结论。
(二)调查研究法。向学生调查情趣教学对学生学习英语产生的作用。
(三文献研究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集相关资料。
(四)个案研究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作为长期观察对象,在不同阶段有计划的运用不同观察方法并分析其发展动态,进行科学比对,最终得出结论。
(五)经验总结法。总结研究成果是否具有推广性。
十、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准备阶段。制定研究方案。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课题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和学校领导做好沟通,引起校领导对英语教学和课题研究的重视,争取他们对课题研究的支持。其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使自己拥有教育最前沿的理念。最后,大量阅读教育教学的报刊与资料,为课题的研究做好准备。
(二)研究实施阶段。这个阶段是实验的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全面开展英语情景教学法的研究,把研究的一些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并不断的总结经验,适时地调整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三)研究总结阶段。主要是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并把它们形成文字,撰写结题报告。整理相关资料,成果。为课题研究的全面验收做好准备。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研究方案、结题报告、论文、教案等。
第四篇:学生课外兴趣培养活动策划书
学生课外兴趣培养活动策划书
为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充实学生课余生活,营造我校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特申请在我校开办“英语角”、“书法苑”、“篮球俱乐部”、“星空合唱团”等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英语角”
活动目地:为提高同学学习兴趣,锻炼大家的英语口语及实际交流应用能力,丰富同学的文化生活,扩大英语实际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突出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大家走出“哑巴英语”的困影,提供给同学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促使广大同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活动时间:每周二至周四16:50—17:30; 活动地点:教学楼前花池;
活动对象:我校在校学生(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活动主持人:李莹莹; 活动具体安排:
1.活动主要以互动交流的方式进行,每次活动历时半小时左右; 2.主持人给定一个主题(主题事先由英语老师策划准备完成),引导在场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生就该主题进行英语自由交流。内容主要有:带动学生学唱英文歌、英文小短剧、即兴英文小演讲或者是即时准备一场小规模的演讲比赛等。
二、“书法苑”
活动目的:传承中华书法文化,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书法启蒙教育;
活动时间:每周二至周四16:50—17:30; 活动地点:教学楼;
活动对象:我校在校学生(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活动主持人:张祺; 活动具体安排:
活动主要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定期进行学生作品展示。
三、“篮球俱乐部”
活动目的: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强健体魄,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活动时间:每周二至周四16:50—17:30; 活动地点:篮球场;
活动对象:我校在校学生(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活动主持人:常江、李磊、张磊、吴宇洋; 活动具体安排:
1.篮球基本技能学习; 2.篮球友谊赛;
四、“星空合唱团”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增强学生团结互助意识;
活动时间:每周二至周四16:50—17:30; 活动地点:教学楼;
活动对象:我校在校学生(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活动主持人:张辛、赵艳丽、段五缘; 活动具体安排:
1.由主持人选定歌曲素材(内容主要有爱国歌曲、励志歌曲、校园歌曲),逐句教学生演唱;
2.学生练习合唱;
3.校园文艺晚会进行表演演出。
第五篇: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
西林县那劳乡中心小学 唐美萍
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到读和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要多认少写,这是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从生理方面说,低年级学生的手部肌肉还不发达,写字既缓慢又吃力,相对来说多识少写就轻松得多;从心理方面来说,7-12岁,尤其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是人生发展记忆力的最佳时期,这时的记忆往往会持续一辈子。让学生多识字,让识字成为学生快乐旅程。从内心喜欢语文,是识字教学的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呢?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识字教学“高耗低效”现状,真正实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目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识字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我注重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潜在的识字欲望,让学生根据汉字的字形特点和个人独特的识字习惯,选择自己熟悉并且喜欢的方法识字、记字并加以充分运用。
如“排”是学生接触的笔画较多的字,识记较困难。我先请多位学生做排列向前看齐的动作,然后和全班学生一起再次学习:伸出的手就是“扌”,“||”就是这两列同学,“非”说明同学们排得非常整齐,这就是“排队”的“排”。奇特的联想、生动的演示,相信任何一个同学都会记住这个形象的“排”字。这样老师让学生在识字与生活之间建立起有效的、经常性的联系,使简单枯燥的笔画结构和生动鲜明的语言环境、生活环境统一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去积极探索这蕴含着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文字世界。
二、在游戏中识字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学生面对枯燥的生字难免会厌烦,这样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教师要能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尤其是游戏。
如开火车识字。将学过的生字制成卡片,在《火车开了》的歌声中开始依次读字、组词,遇到学生不会或读错时火车停下,组织其他学生进行帮助后,继续游戏。除此以外,游戏识字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如“送字回家”、“玩玩字卡”、“叫字排队”、“编顺口溜”、“编儿歌”等等。玩这种游戏,学生精神非常集中,合理地利用了有意注意,学生不但用眼、用脑,而且动口、动手,运用了多种感觉器官,充分发挥了识字的潜力,识字能力日渐形成,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真是一举多得。
三、掌握规律识字
汉字有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特点,根据构字特征,有多种识字方法,用熟字加偏旁组合记字,用形声字特点记字,用联想的方法记字,将熟字加、减﹑换一部分记字„„但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也是难点。二十一世纪语文教材的编排,为学生识字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语言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体现了多种识字方法,有读词语﹑读句子识字,有儿歌识字,字族识字等。作为教师不应只教给学生几个字,而是让学生掌握识字的规律,找到识字的方法。比如在一年级有些小课文中识字量虽然大,但孩子们掌握得很好。《十二生肖》一课中,生字大都是动物的名字,在教学中,让学生首先观察这些字的特点,小组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同时还和学生一起找一找以前学过的有关汉字进行比较,知道大多数表示动物名称的汉字都带有“反犬旁”,这时,师生一起归类记忆,找到了记字的方法。在练习时,图片中有狮子﹑狗﹑狐狸等动物让学生写出相应的名称,其中狮子的“狮”没学过,我就启发学生:“根据汉字的特点,谁会写‘狮’字?”大多数学生都说了出这个字,孩子们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一笑,他们知道自己说对了!这时,我和孩子的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还有如带有“月字旁”的字大多数都人的身体有关,而带有“目字旁”的字大多数都眼睛有关,有“三点水旁”的字大多数都和水有关。通过一学期的识字教学,孩子们大都有了自己的记字方法,当然效果不错。我体会到真正让孩子们掌握识字的规律,这才是识字的最好方法。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识字
新兴的多媒体技术综合了视听与计算机的优势,可以将图文、声音和视频并用,产生活泼、生动的效果。经过证明,在识字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象形字渐变演化:在低年级识记的生字中,有一部分是象形字。如:舟、泉、川、竹等。看似简单,但对于刚学横、竖、撇、捺的小学生来说,难以将字形与表象同意。基于此,我采用多媒体技术,从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学生丰富的联想,使简单的笔画结构和其生动鲜明的表象统一起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着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文字世界,增加了记忆的强度。
五、在实践中识字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人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汉语是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也不失为识字的好办法。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家中物品上,电视上汉字就更多了。诸如 “旺仔”牛奶、“雕牌”洗衣粉,"奥利奥"饼干,孙悟空,动画片„„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当你引导他们将收集到汉字,做成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他们就乐此不疲了。
当然生活中也有好多的错字、别字,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一些有趣的消灭错字别字的活动,如“啄木鸟医生”、“给字看病”等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更多的汉字,增强了学习汉字的趣味性以及学好汉字的信心。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成功的教育者无不知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的道理,是在实践中长期勤奋磨练的结果,在今后的识字教学中,我还要深钻教材,努力挖掘学生的识字潜力,拓宽游戏识字教学的途径,让学生的识字效率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同时我们也要在识字教学中培植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他们真正喜欢汉字,在自主中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