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未来3~5年铁路建设情况及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3 23:0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省未来3~5年铁路建设情况及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省未来3~5年铁路建设情况及发展规划》。

第一篇:山西省未来3~5年铁路建设情况及发展规划

山西省未来3~5年铁路建设情况及发展规划

山西为煤炭大省和国家的能源基地,资源主导型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在一定程度上是运输经济,几十年来的铁路建设一直是围绕着“西煤东运、晋煤外运”的战略目标,构建了重东西、轻南北的格局。目前,山西铁路总体上呈“E”形结构,东西方向有8条干线,分别是北部的大秦线、丰沙大线,中部的京原线、朔黄线、石太线,南部的太焦线、邯长线、侯月线,而南北方向只有1条同蒲铁路贯通全境。2007年末全省铁路总里程为3115km,其中国家铁路2510km,地方铁路124km,合资铁路481 km。2007年全省铁路货物发送量73032万吨,发送旅客4183万人。山西省铁路主要分属太原、郑州、北京三个铁路局管辖,其中太原铁路局管辖部分2007年完成货物发送量47120万吨,发送旅客3858万人。

山西省未来3~5年铁路建设及发展目标是: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结合山西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重点加强晋煤外运和快速铁路通道建设。形成纵横交错的综合铁路网格局,其中纵向铁路有为:瓦塘-临县-柳林-蒲县-洪洞铁路(350 km)、既有南北同蒲线铁路(847 km)、新建的南北同蒲四线铁路(730 km)、太焦线、邯长线(省内360 km);横向铁路有:自北向南的丰沙大线(省内165 km)、大秦线(省内72 km)、朔黄线(省内、京原线(省内210 km)、石太客专(山西段130 km)、石太线(省内167 km)、山西中南通道(省内250 km)、侯月线铁路(省内205 km)。

主要项目如下:

一、建设大同-太原-运城-西安的快速铁路通道

既有南北同蒲铁路几乎承担了大秦线、丰沙大线、京原线、石太线、侯月线外运货物的全部,能力非常紧张,压力超乎寻常。建设大同-太原-运城-西安的快速铁路通道已迫在眉睫,该通道可以彻底解决既有同蒲线上突出的客货争线、压客(车)保货(车)的矛盾。而且在山西综合运输体系中能起骨干作用,对加速山西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发挥巨大的支撑作用。

经过铁道部与山西省领导的共同努力,该项目已正式纳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目前设计单位已完成项目预可行性研究。设计线路全长736 km,其中原平至韩家岭四线铁路已开工建设,预计2010年竣工。原平至三门峡段全长565km,该项目已完成预可研,投资预估算546亿元。

二、完善建设太原枢纽西南环线铁路

太原枢纽西南环线是太原枢纽总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石太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引入太原枢纽等工程的建设,枢纽内车、列、货流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运输组织方式也应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该项目的建设可以形成太原枢纽内的环行运输结构系统,使太原枢纽的总体结构、车流调整能力、输送能力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更加灵活顺畅,同时为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建立创造必要条件。

根据2008年7月24日铁道部与太原市签订的“关于加快太原市铁路了该项目的预可研审查会,计划11月底组织召开项目可行性研究审查会。西南环线起点为西山支线汾河车站,终点是太中银铁路北六堡站(含),全长51.813km。

投资预估算118亿元。

三、规划建设山西省中南部铁路通道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是山西省发改委结合山西中南部地区煤炭外运需求,于2006年8月提出进行规划研究的项目。

2008年 4月,铁道部与山西省领导进行会谈,达成共识“铁道部与山西省等合资建设中南部铁路通道,并支持山西省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企业出资建设,中部省(河南、山东省)等出资人比例在项目协议中商定。(见《关于山西铁路建设有关情况的会议纪要》铁计函

[2008]740号)。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横贯山西、河南、河北和山东四省,起点为山西省兴县的瓦塘镇,终点为山东省的日照港,线路全长约1200km,其中山西省境内线路长约600公里,投资约350亿元,项目总投资约606亿元。远景输送能力为1.5亿吨货运量和20对旅客列车,以上通道建成后,即可促进沿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为山西中南部老百姓提供最便捷的出行通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新建吕梁至临县支线铁路

吕临(孟门)支线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沿线吸引区煤炭、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313亿吨。设计能力2000万吨,建设方案为新建太中银吕梁站至临县,正线长约67公里。三交至孟门煤运专线,线路长约32公里,投资估算43.7亿元,建设工期18个月。

五、太原至兴县铁路

该线起于太北编组站的汾河站,经古交、娄烦、岚县至兴县,全长约185公里,太原至镇城底复线及1050改造,线路长约55公里;镇城底至兴县新建单线电气化铁路,线路长130公里,工程总投资70.0亿元,建设工期二年,设计运量3000万吨。通道扩能改造项目

六、通道扩能改造项目

1.南同蒲榆次西至侯马北电化扩能改造工程。

既有南同蒲线是山西省中南部地区南北方向主要的铁路运输通道,也是连接晋煤外运两大主要通道石太线和侯月线最重要的后方通道。所穿越的山西省中南部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山西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能源结构将以煤、焦、油为主,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总需求呈扩大趋势,煤、焦的需求和铁路运量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对南同蒲铁路的扩建改造,加大线路设备输送能力对加快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南同蒲榆次西至侯马北电化扩能改造工程已列入铁道部2008年开工的重点项目之一,线路全长约300公里,批准投资31.7亿元。

2.侯西线侯马至禹门口段扩能改造工程

侯西线全线长268.22公里,山西境内78.2公里,为南同蒲铁路至陇海铁路的辅助通道,主要承担着沿线及陕北地区与新月、新荷兖日线及其以南地区的货物交流,主要分流陇海线的运量,为山西南部煤炭集运通道。目前该线运输能力全面饱和,有必要进行扩能改造。铁道部已组织该项目预可研的审查,投资估算18.0亿元,计划2009年开工建设。

3.太焦线修文至长治北电化改造

太焦线修文至长治北正线全长约230公里,目前主要技术标准为:单线、半自动闭塞、限制坡度12‰、到发线有效长850米、牵引质量(DF4双机)3300吨。

由于太焦线北段(本区段)牵引质量低,与南段(长治北以南)及邯长线牵引定数不匹配,货物列车在长治北站需进行增减轴的改编作业,加剧了长治北站的改编能力紧张状况,增加了作业和安全的负担,影响了交接车的积极性,致使本区段能力虚糜。

本项目实施后,可以实现榆次至月山、邯郸的机车交路贯通,加速机车车辆周转,压缩周转时间,提高通道能力利用率,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减少财务成本亏损。投资预估算6.3亿元,建设工期一年。

4.京原线电气化扩能改造

京原线起自北京枢纽的石景山南站,止于北同蒲铁路的原平站,正线全长418.5公里,其中太原局管辖184.5公里。京原线作为山西中北部地区连接北京枢纽距离最短的铁路通道,承担了大量的太原及其周边地区发往京津塘地区的电煤、焦炭、矿建材料的运输任务,通过能力利用率达86.6%。由于受通过能力限制,大量适宜经由该径路运输的货物,不得不改经其它通道运输,增加了运输距离,延缓了送达时间,加大了企业和社会的成本。而且,其两端连接的枢纽和干支线均以实现电气化。本项目实施后,可以实现太原至北京客货列车机车交路贯通,提高通道输送能力,有利于生产力的布局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铁路技术发展方向,投资预估算5.0亿元,建设工期一年。

七、完善山西铁路网建设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十一五”期间,在山西省境内及其周边将新建两条区域铁路干线,即石太客运专线和太中银铁路,其中石太客专2008年年底通车,太中银铁路2010年通车;新建两条煤运专线——朔准线和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新建一条“快速铁路”——南北同蒲铁路四线;完善两个枢纽——太原枢纽和大同枢纽;改造六条铁路——大秦线、侯月线、侯西线扩能,南同蒲线、京原线、太焦线电化。届时货物运输能力可望显著提高,运能与运量不相适应的面貌将得以改观。

以上建设项目建成后,山西省铁路总里程将达到4800km,运能将达11亿吨/年,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优良,并且对完善路网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晋煤外运能力大大加强,从根本上改善了老百姓的出行条件。

第二篇: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规划

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规划

2009-05-08 07:00 国脉电子政务网 佚名..关键字:发展战略 铁路信息化 综述

一、铁路信息化建设现状

为解决铁路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缓解铁路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铁路做出了以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为目标的跨越式发展重大决策,重点强调信息化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支撑作用,就是要以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带动铁路现代化,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经过 30多年的发展,铁路信息系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机版本到多层次的网络应用,全路信息技术人员总数已达5500多人,拥有大、中、小型计算机 1600余台,微型计算机近10万台,建立了覆盖铁道部、铁路局和主要站段的计算机网络及传输网、交换网、数据通信网三大通信基础网,先后开发了以列车调度指挥系统、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为代表的一大批应用信息系统,铁路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1.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

为了改变多年来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系统手段和设备的落后现状,提高铁路运输管理水平,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适应市场经济及各种交通竞争的局面,铁路开发建设了调度管理信息系统DMIS。2005年根据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要求,规范为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TDCS系统是我国铁路调度指挥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落后的调度方式,建立以通信、信号、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多媒体等融为一体的三级四层(即铁道部、铁路局、原铁路分局三级再加上基层信息采集层)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运输调度指挥系统。TDCS按照计划调度台编制的日、班行车计划,生成和下达阶段计划,并实时自动采集列车运行信息及现场信号设备状态信息,自动调整滚动阶段计划,实现对列车运行的实时追踪、实时调整和集中透明指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哈尔滨、呼和浩特、柳州、成都、兰州、乌鲁木齐、青藏公司七个铁路局(公司)全面完成TDCS系统的建设,郑州,济南、上海、武汉、昆明铁路局主要干线都实现了计算机自动绘制列车运行图。

2.铁路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

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TRS是覆盖全国铁路的大型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属”九五“国家科技重大攻关项目。TRS的建设和运用彻底改变了我国铁路客票近百年的手工作业方式,使硬版票成为历史,缓解了长期存在的买票难问题,提高了铁路客运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受到广大旅客的欢迎,改善了铁路的企业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TRS由铁道部客票中心、地区客票中心和车站客票系统三级构成,车站售票系统主要负责售票的实时交易服务,地区客票中心主要负责以座席为核心的调度控制和客运业务管理,铁道部客票中心主要负责全路客运的协调管理、营销分析,并保障全路的联网售票。目前全路已建成铁道部客票中心1个、地区客票中心 22个、计算机售票车站2183个,联网车站1385个,通过联网售票系统发售的客票约占全路客运发送量的90%以上、客票收入的95%以上。

3.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众多、实时性强的网络

型计算机应用系统。从1994年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到2004 年底TMIS各子系统全面建成,历经十年。整个信息系统在TMIS网络平台上主要架构货票制票、列车预确报、车站综合管理、货运营销与生产管理、集装箱管理、大节点追踪、运输调度七大系统,基本上覆盖了铁路货运生产的全过程。

(1)货票制票系统。货票制票系统是在全路日均装卸超过60车的大、中、小型货运站和所有车务段范围内实现微机编制货票,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上报给铁路局软件的系统。目前全路2674个车站实现了微机制票,微机制票率达到99.27%,路局货票信息入库率近100%。

(2)列车预确报系统。列车确报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车站发报、路局、铁道部按照既定原则转报的自动处理过程。路局、铁道部建立确报信息库,为相关部门提供一系列统计、分析、及查询功能,并可供其他信息系统共享。目前全路开通确报系统的车站已达912个,覆盖了全路所有的编组站、大、中、小型区段站和主要中间站以及所有的路局调度所,(3)车站综合管理系统。车站综合管理系统是将货运管理、现车管理、集装箱管理、货运制票、营销计划、货运安全等功能融为一体的信息系统。目前已在全路1230个大、中、小型车站建成并投入运用。其功能涵盖车站作业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用现代管理取代了经验管理,对车站压缩中、停时,加速车辆周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运输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铁路货车及货物原始信息的收集和共享。

(4)货运营销与生产管理系统(FMOS)。货运营销与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货运计划和技术计划两个比较大的系统。货运计划系统在全路1487 个货运站全面投产。技术计划系统利用已批准的货运计划信息,编制车辆运用计划,通过合理安排各区段车辆的运用,提高车辆运用效率和铁路运输能力,压缩铁路运输成本。

(5)集装箱管理系统。集装箱管理系统在全路600多个集装箱办理站投产使用,通过网络实时采集集装箱装车清单、卸车清单、空箱回送清单和集装箱运输日况表等信息,在铁道部按箱号建立集装箱动态库,通过与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信息相结合掌握集装箱运行位置。

(6)大节点追踪系统。根据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实时采集的机车、车辆的车号、车次、属性和位置等信息,结合确报、货票、集装箱等系统提供的信息,实现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和货物的追踪。货车追踪系统已在全路投入运用,并在铁道部、铁路局分别建立车辆、列车、机车、集装箱的动态库、轨迹库和历史库,提供各种统计和分析,为铁路各级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7)运输调度信息系统。铁路调度在管理上体制上由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构成,在业务分工上,分为计划调度、列车调度、机车调度、货运调度、客运调度、统计分析等。路局调度所是组织车、机、工、电、辆等行车主要部门协同动作,共同完成铁路运输生产的调度指挥机构,关系着铁路运输安全和效率。全路约 1/2的路局调度所实施推广了运输调度信息系统,并实现了铁道部、铁路局和站段三级调度的联网运行。

4.铁路办公信息系统

铁路办公信息系统OMIS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依托铁路计算机网络的办公业务网和资源网,实现机关办公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和网络化,提高政府机关行政管理、应急指挥和快速反应的能力。铁道部机关和各铁路局全部建成办公局域网,18个铁路局均实现4条宽带

(2M)连入铁道部办公网。各铁路局与所有 1800个下属基层单位实现联网运行,其中1160个主要直附属单位、运输生产主要站段实现宽带或网桥(2M)连人路局办公网,其他单位以拨号方式连接办公网。18个铁路局的局属单位和基层站段中,已经有905个建成了办公网。全路办公信息系统联网,极大地方便了全路各级机关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提高了办公和管理效率。特别是在实施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体制改革后,OMIS对保证铁道部和铁路局政令迅速传达贯彻,对基层站段实施有效管理,发挥了其他方式难以替代的作用。

二、铁路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铁路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不够完善,总体思路形成较早,不能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及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的需要,二是通信网建设滞后,网络及信息安全工作薄弱,信息传输通道拥挤、堵塞现象时有发生,三是信息系统没有构成有机整体,大多各自独立,”信息孤岛“问题比较突出,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综合应用难以展开,整体效益难以发挥,四是投入应用的信息系统运行质量不高,特别是原始信息的采集不够及时、准确、完整,与实用要求有差距:五是采用信息技术后,仍沿用传统的作业流程,组织机构、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信息化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三、铁路信息化发展战略及规划

1.指导思想

铁路信息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信息化建设基本框架和铁路跨越式发展思路,紧密结合铁路运输生产的实际需要,努力推进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整体提升铁路产业水平和经济效益,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

2.建设原则

(1)贯彻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的思想:(2)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建设理念,(3)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资源、统一管理的原则:(4)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5)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道路,重点提高应用软件的研发水平:(6)重点强化运输繁忙的东部地区和在路网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铁路干线和新建客运专线的信息化建设,(7)加大系统整合力度,注重信息资源管理,规范系统开发建设,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发挥信息化整体效益:(8)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

3.规划期限和总体目标

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其中2006—2010年为”十一五规划“,规划重点为2006—2008年。2011— 2020年为中长期规划。

总体目标以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为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强基础建设,整合既有资源,经过5— 10年的努力,在东部地区和六大干线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的铁路运输信息系统,至2020年在全路建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经济适用、安全可靠、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智能运输信息系统,其总体水平跃居世界先进行列。实现调

度指挥智能化、客货营销社会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在提高运输效率、扩大运输能力、优化资源配置、保障运输安全、改进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明显作用,为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以东部铁路和繁忙干线为重点,优先发展和建设有利于扩大运输能力,优化运输组织和生产力布局调整,加快机车车辆周转,保障运输安全,促进客货营销,改进经营管理的应用系统。初步实现调度指挥智能化、客货营销服务社会化、铁路经营管理现代化,建立信息基础设施框架和系统保障机制,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4.规划的体系结构

铁路信息化涵盖铁路行业各主要业务环节,铁路信息化的体系结构可以概括为三大信息化应用领域、5个基础平台、10个建设方面、38个具体应用系统。

(1)铁路信息化重要应用领域。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是铁路信息化的三大应用领域。运输组织领域的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铁路运输的调度指挥、生产作业部门和人员,以提高运输生产效率和保障运输安全为目标,涵盖运输生产的各主要环节。客货营销领域的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铁路市场营销人员和旅客、货主,以提高铁路运输市场竞争能力、增运增收为目标,向旅客和货主提供优质服务。经营管理领域的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运力资源、经营资源管理与运营决策支持的部门和人员,以保障铁路运输的运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降低运输成本为目标,提高铁路运输效益。

(2)铁路信息化基础平台。铁路信息化的公共基础平台主要是为业务应用层的各应用系统提供公用的基础环境。公共基础平台包括通信网络基础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公用基础信息平台、信息安全保障平台和铁路门户五类平台。

(3)铁路信息化主要建设方面和重要应用系统。在铁路信息化3个重点建设领域划分基础上,铁路信息化可以分为10个主要建设方面和38个重要应用系统。运输组织领域包括运输调度指挥、运输生产组织、列车运行控制和行车安全监控4个方面14个应用系统,客货营销领域包括客运营销和货运营销2个方面 6个应用系统经营管理领域包括运力资源,经营资源、办公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4个方面18个应用系统。

5.规划主要内容

(1)初步实现调度指挥智能化。实现部、局、分局三级调度指挥的计算机管理,初步建成覆盖全路的运输调度指挥系统:结合客运专线建设,逐步建成适应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的调度指挥系统,六大干线、200公里/小时提速区段和重点区段建成调度集中系统,六大干线完成自动闭塞四显示改造、统一机车信号低频信息码,逐步实现统一制式,结合铁路提速工程和客运专线建设,建成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六大干线初步建成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建成集装箱、行包、特货等专业运输管理系统,完成对车站系统整合,完善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初步实现对列车、机车、车辆、货物、集装箱的实时追踪。

(2)初步实现客货营销服务社会化。全路取消常备票,实现计算机售票,加强客票销售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在途列车席位的管理能力和使用率,建成网上客运信息发布系统,新建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和主要列车建成自动售、检票系统和客运服务系统,实现货

运订单的电子化管理,实现大货主的集中管理,提供网上货运信息服务,建立铁路电子商务门户网站,实现网上客票的预约、预订和货运手续办理:建成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与港口、海关、其他行业及相关政府监管部门间的信息交换。

(3)初步实现铁路经营管理现代化。建成车辆、机务、工务、电务检修,运用与管理信息系统,推进车辆修程改革,支持机车长交路、大范围的运用,初步实现全面预算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人力资源、财会、清算、统计、工程、保价、公安等领域的信息化,完善铁道部政府网站,逐步实现政府网站公众服务功能:实现以电子邮件、公文流转、信息发布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网络化办公,为主要管理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初步建成铁路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个性化、专题化、智能化营销分析和决策支持。

(4)初步建成公共基础平台和系统保障机制。在70条干线实现基础通信网的光缆化、数字化,具备宽带数字化综合接入能力:统筹规划,在构建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框架基础上,结合CTC建设,与新线建设及既有线改造同步,建设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制定相应的标准与规范,建立合理的信息资源体系和信息共享平台,发展列车车载信息传输平台,初步实现信息共享与综合利用,完善铁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制定应用系统整合策略与技术方案,完成主要信息系统的整合:建立铁路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保障机制。

6.管理保障措施

(1)信息化规划及相关规章制度的保障措施。加强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的制定和推行,加快信息化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建立与管理。

(2)组织领导与建设管理保障措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规范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流程,强化业务部门与技术开发部门的沟通管理,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规范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与工程建设程序,加快铁路信息化建设步伐,保证系统建设质量。

(3)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保障措施。形成全路性的铁路信息生产运行、技术支持、网络管理、软硬件维护维修系统:建立健全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的一系列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建立按市场方式运作的信息系统维护体系,通过签订经济合同,明确用户和维护单位的责权关系,保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4)铁路信息化知识产权保障措施。坚持采用正版软件,加强知识产权使用的管理,落实开发经费,保障研发单位的权益。

(5)信息化建设中的工程管理保障措施。建立项目立项和审批措施,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建设中的监理制度、项目的调试验收制度、项目竣工后评估制度和信息化建设的风险管理机制。

(6)信息化建设培训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各级信息技术培训机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高全员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素质,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7)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在信息化的规划、项目的立项和建设中充分听取专家意见,促进铁路信息化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铁路信息化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战略规划是指导铁路信息化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铁路各应用信息系统专项规划以及制定各项铁路信息化政策和计划的参考依据。由于铁路跨越式发展赋予信息化更多的内涵,信息化建设涉及到铁路运输指挥、生产、安全监控、客货营销和经营管理各个方面,因此在编制铁路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基础上,按照规划的应用体系框架,结合业务发展战略的需求,十分必要完成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三个领域应用系统和公共平台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以力求形成系统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的信息化规划体系,以便更加科学地指导未来的铁路信息化建设工作。

第三篇:林业未来发展规划

1.根据森林河南5年内消灭宜林荒山的要求,以荒山造林为重点,实现无山不绿的目标;

2.与水生态环境改善相结合,以 河两岸为重点,对辖区内河塘沟渠周围进行绿化,实现有水皆清的目标;

3.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国储林为切入点,做好镇郊森林公园建设,实现无村不美;

4.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以发展经济林为重点,助力脱贫攻坚; 5.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抓好次干道生态廊道建设,提升乡村美丽。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

第四篇:农家乐未来发展规划

国内农家乐发的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之路

从农家乐旅游的起源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其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家庭旅馆之间的异同,农家乐旅游对当地社区的利益及日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经营集约化、治理规范化、产品特色化、收益多元化、市场国际化及其建设生态化将是未来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方向。

“农家乐”顾名思义就是久居城市的市民到农村农家大院休闲娱乐。“农家乐”大多是城市郊区或郊县的农民结合自我的种植、养殖,如葡萄、果木、花卉、鱼塘等,同时庭院加以修饰改造,再利用院坝、小溪、水池营造出或小桥流水,或花鸟虫鱼的田园美景。游客至此,赏田园风光,闻泥土芳香,品农家风味,观民风民俗,真可谓其乐无比。作为传统农业及其现代农业的结合,农家乐充分使人得以回眸传统社会农家生活的自然乐趣,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劳动技能,又可以展望到市场化、产业化及其起到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的巨大潜力。这个结合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农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复杂特点。

一、“农家乐”旅游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农家乐”旅游的雏形来自于国内外的乡村旅游,并将国内特有的乡村景观、民风民俗等融为一体,因而起到鲜亮的乡土烙印。同时,它也是人们旅游需求多样化、闲暇时间接连不断增多、生活水平慢慢提高及其“文明病”、“城市病”加剧的必定产物,是旅游产品从观光层次向较高的度假休闲层次转化的典型例子。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历史,开展得比较成功的多是一些欧美发达中国。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把乡村的城堡进行一定的装修改导致为饭店,用以留宿过往客人,这种饭店称为“帕莱多国营客栈”;同时,把大农场、庄园进行规划建设,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从而开创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以后,乡村旅游在美国、法国、波兰、日本等中国得到提倡及其大发展。199年,美国农村客栈总收入为40亿美元。1997年,美国有1800万人前往乡村、农场度假,仅在美国东部便有1500个观光农场,在西部还有为数众多的特意用于旅游的牧场。日前,法国有1.6万多户农家建立了家庭旅馆,推出农庄旅游,全国33%的游人挑选了乡村度假,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200万,能给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入,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4。在欧美中国,乡村旅游已起到相当规模,并已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及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国内,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在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应运而生,但因为起步较晚,日前尚处于初期阶段。日前中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均向融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加率及其重游率最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

二、农家乐旅游的概念辨析

(一)农家乐旅游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关系

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是与都市旅游(urban tourism)相对应的,它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和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旅游者到乡村旅游是对大自然的追求,对融入自然并与之美满共存的人文环境及其我们活动的追求。他们把这种追求视为我们对自然的一种回归。

休闲农业是以农村自然环境、农业资源、田园景观、生产内容及其乡土文化为基础,通过总体规划布局及其工艺设计,加上一系列的配套服务,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休养、体验农渔乡村民俗生活的一种农业经营新模式。

所以,“农家乐”旅游既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也是休闲农业开展的项目之一(见图1)。

(二)农家乐与家庭旅馆的差异

在国外,家庭旅馆分为两种,一种叫B&B(Bed+Breakfast),即床加早餐,这种家庭旅馆其实是一个家庭空出几间房屋作为客房经营。另一种叫Guesthouse,这种旅馆是家庭经营的小型旅馆,其房屋大部分用来出租。1999年,爱尔兰的海外游客中有18%的人的住宿由B&B/Guesthouse提供,北爱尔兰1999年B&B/Guesthouse共有客房1154间,有10%的游客中也将其作为旅游的住处。

表1 中国农家乐与国外家庭旅馆的差异

┌──────────────────────────────┐

│ 类型 中国 家庭旅馆 │

│设施 “农家乐” Guesthouse B&B │

├──────────────────────────────┤

│ 1~10个,以 │

│客房数量 3~5个居多 1~5个 4~10个 │

├──────────────────────────────┤

│对外开放 完全 不 有时 │

│外部招牌 有些有 没有 有些有 │

│是否在商业区 不是 不是 通常是 │

│是否属于预定服务处 有时是 是 是 │

│餐厅 向公众开放 没有 只对客人开放 │

│午、晚餐 提供 不常提供 有些提供 │

│入住登记处 有些 没有 有些 │

│经过国家的许可 通常 不一定 通常 │

└──────────────────────────────┘

家庭旅馆资料来源:李建英,美国现代小型旅馆经营与管理[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6

由上面可以看出,农家乐旅游既与国内的农业观光旅游有一定的差别,也有别于国外的家庭旅馆(见表1),它是中国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按照农家乐所依托的资源可分为水乡农家乐、渔乡农家乐、花乡农家乐、竹乡农家乐、山村农家乐等;按其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景区农家乐和乡村农家乐等;按计价方式不同,可分为全包价农家乐和零点式农家乐等。

三、“农家乐”旅游对当地社区的利益

(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以湖南资兴市黄草镇为例,该镇的前程、丰林两村有14户农家办起了农家游,最先开办农家乐的陈才香一家在2001年光旅游收入就达6万多元,纯利近4万元,是办农家乐之前的年收入的5倍。这14家挂牌示范户共有床位260个,全包价为80元/人•天,淡季实行浮动调价,为60元/人•天左右。2001年该镇农家乐共接待了游客1.2万人次,创利税25万元,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农家乐旅游是农业产业改造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我国传统农业以种养为主,经济效益低,经营风险大。开展农家乐旅游,使农业从专注于土地本身单一经营发展到“天-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空间,可大幅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农家乐旅游不仅对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带动一、二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形成供产销、旅工农、科工贸的产业化生产体系,从而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三)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缩小城乡差别

农家乐对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掌握农业科技的工程技术人员,更需要高层次、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这些高素质人才的传播、带动及与都市游客的交流、学习,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造就一代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同时,通过其示范和推广作用,能够带动整个社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作为城市化与农村的结合,农家乐逐渐使农村人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可以说,生活设施公共化,生活服务社会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在农家乐已露出端倪,这有利于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四)有效地缓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农家乐需要一整套的服务设施,不仅需要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还需要住宿、饮食、商场、交通、文化等行业,能吸收利用大量劳动力就业。根据乘数效应理论估算,旅游业每创造1个直接就业机会,将产生另外3个间接就业机会。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以四川省郸县为例,2001年,该县有“农家乐”455家,服务人员2500名,大部分是农民,还吸收了城市下岗职工280人。昔日许多四处奔波的打工仔(妹)带着资金返乡办起了“农家乐”。

(五)促进观念转变,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家乐旅游是新的思想观念的“催化剂”。旅游带来了人流、物流,更有意识流、思想流。旅游的开发不仅给旅游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更给旅游地带来全新的观念和思想。农家乐旅游还为农村带来全新的服务观念,大大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明意识,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四、“农家乐”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整体上说,我国农家乐旅游开发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经营管理等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建设盲目,缺少科学论证及合理规划

农民的思维特征是实用理性,他们重模仿,缺乏创新,所以经营理念雷同化的倾向严重,体现在农家庭院的建筑样式、园林风格、室内陈设、菜肴品种、娱乐项目等,都比较趋同,缺乏个性化色彩。此外,并非所有农村地区都具备开展农家乐的优势,而要从当地农业、资源基础、自然景观系列、乡村民俗的可展示性等方面进行论证。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单一,文化含量低

农家乐未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等满足游客的物质欲望,缺乏精神需求和氛围的浅层面上;产品单一,缺乏精品,重游率低,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大多数游客只能玩牌、聊天,缺乏娱乐休闲项目,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尤其是少年儿童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

(三)经营管理不善,无序竞争危害大

农家乐旅游在很多地方存在明显的淡旺季差别,旺季时车水马龙,淡季时门庭冷落,造成了资产的闲置浪费。因此,有些管理不规范的地方就会出现农家乐之间、农家乐与饭店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这类现象在景区的旅游饭店与农家乐之间尤为突出。而事实上,旅游景区为农家乐的兴起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同时农家乐的兴旺又激活了景区的发展。因此,宾馆与农家乐之间不应是恶性竞争,而是优势互补,双方的产品满足的是不同游客的需求,只有宾馆饭店和农家乐各自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才能消除双方之间的这种恶性竞争,才能正确处理好双方的关系,从而形成灵活有序的市场局面,促进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四)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破坏环境现象时有发生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受长期以来的卫生习惯及卫生基础条件欠缺等原因,农家乐旅游的卫生状况不是很令人满意。近几年,一些地方对农家乐给予保护的政策,大量发展,特别是在连点成片地方的农家乐地区,生活垃圾没有很好处理。以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重庆四面山为例,这里的数十户农家乐产生的粪便一般是直接往屋后的坑里倒,生活污水也在美丽的景区内满地乱流。而四川省沪州市江阳区沙湾景区内的50余家“农家乐”由于大量使用燃煤,产生的煤烟也造成了景区中百年桂圆林古树逐渐枯萎。因此,对农家乐, 的卫生、环保状况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势在必行。

五、“农家乐”旅游的开发方向及措施

(一)经营集约化

农家乐由于规模小、散布较广,其组织制度可参照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组织制度的模式,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在农家游集中的地方成立农家乐协会,具体负责业务指导、宣传促销、会员培训、活动安排、结算工作和受理游客投诉等。许多农户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依赖于协会和社区的支持。基础设施(道路、排水、供电、供水、排污、电话等)要从各级政府的预算中拨款改善;此外,还应树立信贷机构向村民贷款,用以修缮、装修客房和增加娱乐项目等。

(二)管理规范化

农户在申请开办农家乐时必须四证(卫生许可证、安全许可证、旅游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证、经营许可证)俱全。“农家乐”协会有规范该项目的管理、促进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确保游客合法权益及村民基本利益的合理体现等义务。协会应制定章程规范服务行为,坚持五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授牌、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宣传促销。对提出申请的农户坚持以“政治思想好、个人素质高、居住环境美、配套设施全”的标准进行严格的考察和审批,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对不符合要求,不达标准的经营户进行摘牌并停止营业。

可借鉴星级宾馆评定办法对农家乐进行等级划分,从基础条件、安全标准、卫生标准、资源与环境保护、综合管理、接待设施、服务质量要求和选择项目等几个方面对农家乐进行综合评价。农户家中的客房在面积上必须达到规定标准,干净整洁、明亮通风是最基本的要求。

(三)产品特色化

农家游要“洋”,洋不过国外;“豪华”又比不过高级饭店,其优势在农字,农村风光、农舍民情、农家饭菜、农事活动,这些才是吸引城里人的法宝。开展农家乐既不能为满足少数客户要求而使之“城市化”,也并非越“土”越好,而要花大力气,逐步把现代化的服务和设施与农村古朴民居、民风、民俗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产品的特色化,一是要因地制宜地设立旅游项目,如浙江富阳新沙岛的农家乐园既没有现代化建筑,又没有珍贵文物,却一直受到中外游客,尤其是来自欧美国家游客的青睐,原因在于“农家乐园”推出农家牛车作为进村的交通工具,将路途时间无形地转化成为旅游时间。另外,外国客人还可在这里看到许多中国古代农村的缩影:蓑衣、谷砻、石磨、纺车„„有的甚至要求亲自踩水车,推碾推磨,其乐融融。这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不仅可让游客获得新的感受和得到休闲的乐趣,还可以增长见识,积累经验,达到怡情益智的效果。二是要大力弘扬特色文化。城乡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的农家乐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其差异越大,吸引力也就越大。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农村的习俗、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我国各地农村的饮食、穿着打扮、节庆、婚嫁、房舍建筑、民歌民谣、古传工艺等乡土文化都充满浓郁的地方色彩。开发这些资源,让游客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可以使民俗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四)收益多元化

人们的旅游需求日趋多样化,出游时往往有观光、休闲度假、品尝美食、增长知识、寻幽访古等多重目的,而农民通过文艺表演、旅游服务、生产旅游纪念品、直销农副产品等方式来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由此可以扩大旅游收入来源,如食宿收入、门票收入、娱乐收入、保健疗养收入、购物收入等。多元化的旅游收入有利于农村经济、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减轻农村经济因旅游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而产生的波动。

(五)市场国际化

当前,农家乐的游客主要集中于国内,它除了深受那些上山下乡的知青和进过“五•七”干校的老干部的喜爱外,也是都市人假日休闲放松的首选去处之一。在境外游客最感兴趣的中国旅游资源中,山水风光、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分列前三位。另据专家调查,英、美、日、德、法、澳六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而农家乐旅游产品正是符合境外旅游者这一需求愿望的,随着农家乐的不断成熟与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它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境外游客。

从境外市场开拓的难易程度来讲,景区型农家乐和民俗特色鲜明的农家乐最具潜力。农家乐经营者可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宣传促销,此外,农家乐旅游还要加强与周边旅游资源的联同开发,以达到互惠互利的双赢效果。

(六)建设生态化

农家乐旅游的开发应与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建建筑不得个体突出,独具一格,破坏整体氛围和美感,即所谓“开发建设性破坏”。建筑材料以土、木、石、竹等乡土材料为主,其色彩、体量风格应与周围环境和村落整体气氛协调一致,村景交融,意味隽永。白瓷砖建筑在该产品的开发中绝对无一席之地。控制和减少使用有害或对环境不友好的产品,比如石棉、杀虫剂和有毒、腐蚀性和感染性物品。采用3R的环境认识,即减少Reduce)、重新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避免使用不可回收使用的一次性产品和塑料容器。建筑施工标准达到生态环保标准的“农家乐”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占有巨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六、小结

农家乐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品,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注与扶持,开发时注意保待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中国农业文化源远流长,乡村风光多姿多彩,民俗风情浓郁淳厚,农家乐旅游的前途必将一片光明。

第五篇:未来3年发展规划

有限公司

发展规划及近中期目标

根据国家和省市科技发展规划及主管部门要求精神,为加快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公司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走依靠科技进步持续发展的道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保证公司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特制订企业近三年发展及运营管理目标规划如下:

一、公司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重点工程研发项目的实施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着眼于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企业科技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2、建设原则

(1)坚持机制创新,注重整合企业资源。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基础和条件,整合企业创新资源,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科研与应用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

(2)坚持生产保障,形成企业的技术特色。以提高对重点工程研发项目的技术保障能力为着眼点,集中力量推广应用新技术,开展技术攻关,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企业技术特色。

(3)坚持优势合作,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以掌握关键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与高校、研究单位及相关强势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3、建设目标

(1)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宗旨,以国家和省市电子行业技术政策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为依据,以工程研发项目为平台,围绕企业生产活动中的技术难题和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把公司建成具有独立研发推广能力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引擎。

(2)企业要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备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相适应的试验设备与试验手段,使公司成为整合企业技术创新资源、强化技术供给的重要保障,成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成为凝聚、培养企业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

4、近中期目标

(1)以需求为指引,以市场为导向,完成现有的技术成果向产品实现的技术转换过程,将我中心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的技术成果尽快转换为生产力,实现产品投向市场。

(2)加快项目课题的研发速度,缩短项目的平均开发周期。积累过去课题研究、项目开发的经验,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组织

技术专家对重点、难点的课题进行技术公关,快速解决研发中突显的难题,加快研究的进度,缩短单一项目开发的时间。

(3)在本完成移动手写输入系统、便携式互联网终端等四项课题的研发,并将课题涉及的十余款新产品实现研究成果向产品的转换,年底前将产品推向市场,2011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的增长。

二、公司主要职责

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目标,拟订创新技术发展规划,选择确定研究课题,并组织实施。围绕工程项目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2、参与日常工程巡查,对违反公司技术管理规定的现象予以处罚。对实施项目关键技术方案和专项技术方案进行论证,并在技术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给予技术指导和监督。

3、负责公司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评审工作,以工程研发项目为依托,对高、难、新等重大科技项目进行立项、论证、研发、决策。

4、积极承担省、地方的科研项目,组织技术攻关、开展技术交流与技术合作,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带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5、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在引进过程中要注重技术继承和创新并举,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6、对企业的重要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形成企业的技术积累,推广应用。

7、培育技术创新队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必需的研究开发条件,增强企业对科技人员的凝聚力,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公司组织机构设置

公司公司设立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

决策层:公司研发中心技术委员会是公司公司的决策机构,负责审定公司机构设置、研究开发方向、重点课题、重大成果转化等关键性问题。技术委员会由公司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等主管技术领导组成。公司总工程师办公室为技术委员会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制定科技开发中长期规划及公司科技开发计划。

管理层: 公司下设的综合办公室负责公司组织科技开发计划的实施、日常技术管理,公司各项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与监督,公司档案管理、各类科研项目文件的起草、整理、行文。财务部负责执行国家财务、会计准则,按照规定做好公司的帐目处理工作,搞好独立核算。研发设计部负责技术开发、成果转化、试验测试和科技信息收集等工作。

执行层:公司公司的执行主体是以攻关课题为依托的课题小组,课题组成立原则是广泛联系科研、设计、大学等单位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新技术引进、新工艺推广等成立相应课题组。

四、公司近三年发展规划

(一)总体规划思路

1、加强公司管理与建设,按照市级公司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机制,出台《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研发投入核算体系》、《研发项目立项制度》等管理制度。

2、加大对公司的资金投入,完善公司研究开发及试验的基础条件。

3、加强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路子,充分利用有效的科技资源为我所用,努力提高自我创新水平与能力。

4、加强公司人才团队建设,采取内培外引紧密结合的方式,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二)公司近三年研究课题规划

公司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计划着手研究开发课题为:

1、,此课题2010年3月启动研发,预计2011年8月完成研发,项目负责人。

2、,此课题2010年1月启动研发,预计2011年1月完成研发,项目负责人。

3、,此课题2010年3月启动研发,预计2012年6月完成研发,项目负责人。

4、,此课题2010年1月启动研发,预计2010年10月完成研发,项目负责人。

5、,此课题2011年1月启动研发,预计2012年6月完成研发,项目负责人。

6、,此课题2010年1月启动研发,预计2011年6月完成研发,项目负责人。

7、,此课题2010年8月启动研发,预计2011年8月完成研发,项目负责人。

五、公司运行管理

公司在运行过程中主要以在实施的工程研究发项目为主体确定研发课题。公司的内部机构应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设置,公司每年向公司董事会报送工作总结,公司每年对公司的运行情况及绩效进行考核。

公司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年末召开一次总结会,总结当年公司工作情况,部署下年工作安排。

对于重大科技项目,根据其进展情况适时召开有关专题会议。

下载山西省未来3~5年铁路建设情况及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省未来3~5年铁路建设情况及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个人未来发展规划

    个人未来发展规划 一、前言 当今社会竞争越发激烈。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发展也非常快。如果如我们柔弱的个体,不加紧自己的脚步,跟随时代的步伐,通过不断学习,来充......

    大学生未来发展规划

    就业指导课论文题目 : 大学生未来规划 院系 :班级 : 姓名 : 学号(班内序号) :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大学生不仅需要一个好的知识水平,一个正确的未来发展规划也是必不可少的。......

    建设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区??建设有限公司未来发展规划一、背景??公司(以下简称路桥公司)成立于??,初为国有独资公司,由?主管。目前公司在册工作人员?名。主要从事公路、桥梁、隧道及配套工程的建设开发,及建成后......

    社团未来发展规划

    电脑爱好者协会发展规划书一. 成立电脑爱好者协会的意义 电脑爱好者协会,顾名思义就是电脑喜爱者的聚集地。其目标是通过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普及计算机知识,推广网络使用,从......

    未来10年发展规划

    未来10年发展目标 从事行业:金融投资(股票期货投资);不动产投资(购买商用楼、新建厂房租赁)。 运行模式:以股票期货所赚的钱投资商用楼厂房租赁;以商用楼厂房租赁所赚的钱开一个4人......

    个人未来发展规划

    个人未来发展规划 一、前言 当今社会竞争越发激烈。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发展也非常快。如果如我们柔弱的个体,不加紧自己的脚步,跟随时代的步伐,通过不断学习,来充......

    长沙县未来发展规划

    长沙县区域发展战略分析姓名:姜 婷学号:10160114班级:10地科一班区域简介: 长沙县为中国湖南省所辖县份,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隶属长沙市管辖。全县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现有户籍总人......

    公司信息化建设未来三~五年发展规划

    中铁五局建筑公司未来三~五年 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 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 (一) 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战略意义 企业信息化基础架构是实施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基础;是推进企业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