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院专业课

时间:2019-05-13 23:4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计学院专业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会计学院专业课》。

第一篇:会计学院专业课

会计学院专业课 【财务与会计】

试题分为两部分:会计部分和财管部分

试题构成:

会计部分:合计75分

一、单选题【10个小题,每题1分】,题目主要是会计实务的相关基础知识。

二、判断题【10个小题,每题1分】,题目主要是会计实务的相关基础知识。

三、问答题【2道题,每题10分】

四、业务题【2道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0分】

1、关于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处理及坏账准备的计提,实务处理,很简单属于初级的内容。

2、关于债务重组损益的计算及实务处理;关于材料采购、销售商品实务处理;关于无形资产处置损益

及长期股权投资转让损益实务处理。算是属于中级的基础内容。

财管部分:合计75分

一、单选题【10道题,每题10分】,题目是比较基础的内容。

二、判断题【10道题,每题10分】,题目是比较基础的内容。

三、问答题【2道题,每题10分】

四、业务题【3道题,第1,2题每题10分,第3题15分】

1、计算净现值。

2、关于综合资金成本的计算和投资决策。

3、应收账款管理中信用条件决策,要计算并填表。

总结:整体考的比较基础,估计是第一年考的缘故,西财版《会计学》《财务管理》这次考的很少,主要是单选和判断题涉及,不过会计部分,考的实务处理的基础知识比较多,财管的业务题主要就是注册会计师教材《财管》中的业务处理知识。

财管部分,我个人觉得如果考过中级会计职称的人,对付这次的财管部分很轻松,尤其是最后的业务处理大题35分,这次的三道题都是中级职称考试中要求的基本内容,甚至比起中级的难度来说还要简单点。就这次来说,用中级职称的参考教材就够用了,至于明年就不好说了。

会计部分,如果今年考过中级会计职称的,再看看那本西财的《会计学》,考试就绰绰有余了,考的初级知识比较多,中级的很少,所有的会计试题大部分都是和实际业务处理知识有关的。

虽然题目不难,但是题量很大啊,单选共计20题,判断共计20题,问答合计4题,业务处理合计5题。由于业务处理要求写出所有涉及计算的详细过程,因此即使题目不难,但是很费时间,这就要求把知识掌握牢固,看到题不要思考时间过多,否则有可能时间有点紧。具体到教材,我个人觉得用中级会计职称的参考书比较合适,注会的那个教材难度太深,而考研不可能考到那个难度,甚至还达不到中级会计职称的难度。因此,明年考西财会计学院会计、财管的同学在基础复习时,可以去看看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教材,肯定会受益匪浅。现在补上会计和财管问答题的内容:

==========会计部分:

问答题

1、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何为实质重于形式?并举例说明。

问答题

2、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商品销售收入应满足哪些条件?计量规定是什么? 财管部分:

问答题

1、试述企业价值和资产价值的关系?

问答题

2、试述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及其协调方式。

第二篇:会计学院工作总结

会计学院工作总结

会计学院工作总结2007-12-08 13:56:4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会计学院工作总结会计学院工作总结(2)会计学院工作总结

2005年,是学校调整机构,深化改革,迎评促建的关键之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以及各兄弟部门的支持协助下,我们会计学院全体人员紧紧围绕学校的总体目标和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坚持”特色,质量,国际化”的发展方向,秉承”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开拓新领域,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宗旨,务实创新,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做好教学,科研,迎评,党建等系列工作,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一,以人为本,着力建设两支队伍.第1文秘版权所有

人的因素是推动和影响事业发展的根本因素.会计学院要做大做强,必须着力建设好两支队伍:即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我们奉行”引进”和”培养”并行的举措: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今年来我院应聘者很多.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和我院扩大对外合作办学,增设网络会计专业,做大cpa培训等事业发展需要,我们慎重筛选,上半年已引进3人,即1位副教授(cpa名师路国平),2位硕士生.06年计划引进5人,包括再引进一位cpa名师.目前,正与西安交大,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南财大等多所名校的应聘人员联系,已面试5人,有意预聘4人,包括一位教授(博导),一位南大博士,一位哈工大硕士(双语教学师资).2,在加快引进人才的同时,注重加强在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不断提升学历层次和学识水平.2005年,我院又有2

名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邵君利,何太明),1名教师考取硕士研究生(金颖),1名博士(董必荣)通过考核进入南大博士后流动站,还有数名年轻教师正积极准备考博.截至目前,我院42位专任教师就学历层次而言,有博士1人(博士后),在读博士8人(含今年考取2人),硕士21人(含在读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67.3,致力于拓展对外合作办学,选派了1名教师(宋雅琴)赴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进修.并未雨绸缪,积极为后续合作办学储备一定的双语师资.4,为促使青年教师在教学上尽快成熟起来,我院认真实施”导师制”.今年,又专门成立了青年教师教学研讨会,有计划地组织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同时加大了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检查与反馈,在期中,期末以及平时的教学检查中,始终将青年教师列为听课重点,及时给予评议和反馈,促使他们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5,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管理队伍的建设.选聘有良好思想素质和专业背景的人员充实到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队伍中.今年,新增(聘)教学管理人员2人,学生辅导员2人.并且合理调整了内设机构,精心选配了所属两个系,案例,职业生涯设计和合作教学部的负责人.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厘清职责,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积极倡导管理创新,增强了管理成效.”以人为本”不仅在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更在于能使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欢”.为此,我院领导班子始终把”让每一位教职工心情舒畅地工作,为每个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提供良好平台”作为管理追求,通过制度导向,交往活动等各个方面营造会计学院和谐的文化氛围,促使两支队伍发挥出工作潜能,保证了我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以评促建,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2005年是”迎评备战”的开局之年.我院一直视”迎评工作”为第一要务,以”自评自建”为契机,全面贯彻执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宗旨,着眼于”规范,提高,创特,建优”,高度重视和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今年初,对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围绕着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特色项目等8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44个观测点,梳理材料,明确思路,摸清家底,形成了较为客观详实的《自评报告》,为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奠定基础.2,做好常规教学工作.日常教学管理力求做到严,细,实.每周均发布”教务提示”,对日常教学工作进行布置和总结.结合迎评指标,建立健全教学规章,规范教学管理.学期初,认真拟定教学工作计划,合理分配教学任务,做好课表汇总,教材征订,首开课,开新课教师的资格审查与

试讲听课等工作.我院本共有41位教师担任565个班次,30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涵括普教,成教,高职,金审,研究生各类班级,总学时约为12346学时,教学面广量大,教学任务繁重.在我们的合理安排和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各类教学任务和管理工作.学期中,我们加强过程监控和评估,认真开展期中教学检查与反馈,检查思路明确,检查手段创新,检查措施到位.2005春学期,我院被教务处评为期

会计学院工作总结

第三篇:会计学院工作总结

会计学院工作总结

会计学院工作总结2007-12-08 13:56:4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会计学院工作总结会计学院工作总结(2)会计学院工作总结

2005年,是学校调整机构,深化改革,迎评促建的关键之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以及各兄弟部门的支持协助下,我们会计学院全体人员紧紧围绕学校的总体目标和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坚持”特色,质量,国际化”的发展方向,秉承”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开拓新领域,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宗旨,务实创新,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做好教学,科研,迎评,党建等系列工作,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一,以人为本,着力建设两支队伍.第1文秘版权所有

人的因素是推动和影响事业发展的根本因素.会计学院要做大做强,必须着力建设好两支队伍:即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我们奉行”引进”和”培养”并行的举措: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今年来我院应聘者很多.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和我院扩大对外合作办学,增设网络会计专业,做大cpa培训等事业发展需要,我们慎重筛选,上半年已引进3人,即1位副教授(cpa名师路国平),2位硕士生.06年计划引进5人,包括再引进一位cpa名师.目前,正与西安交大,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南财大等多所名校的应聘人员联系,已面试5人,有意预聘4人,包括一位教授(博导),一位南大博士,一位哈工大硕士(双语教学师资).2,在加快引进人才的同时,注重加强在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不断提升学历层次和学识水平.2005年,我院又有2

名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邵君利,何太明),1名教师考取硕士研究生(金颖),1名博士(董必荣)通过考核进入南大博士后流动站,还有数名年轻教师正积极准备考博.截至目前,我院42位专任教师就学历层次而言,有博士1人(博士后),在读博士8人(含今年考取2人),硕士21人(含在读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67.3,致力于拓展对外合作办学,选派了1名教师(宋雅琴)赴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进修.并未雨绸缪,积极为后续合作办学储备一定的双语师资.4,为促使青年教师在教学上尽快成熟起来,我院认真实施”导师制”.今年,又专门成立了青年教师教学研讨会,有计划地组织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同时加大了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检查与反馈,在期中,期末以及平时的教学检查中,始终将青年教师列为听课重点,及时给予评议和反馈,促使他们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5,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管理队伍的建设.选聘有良好思想素质和专业背景的人员充实到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队伍中.今年,新增(聘)教学管理人员2人,学生辅导员2人.并且合理调整了内设机构,精心选配了所属两个系,案例,职业生涯设计和合作教学部的负责人.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厘清职责,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积极倡导管理创新,增强了管理成效.”以人为本”不仅在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更在于能使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欢”.为此,我院领导班子始终把”让每一位教职工心情舒畅地工作,为每个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提供良好平台”作为管理追求,通过制度导向,交往活动等各个方面营造会计学院和谐的文化氛围,促使两支队伍发挥出工作潜能,保证了我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以评促建,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2005年是”迎评备战”的开局之年.我院一直视”迎评工作”为第一要务,以”自评自建”为契机,全面贯彻执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宗旨,着眼于”规范,提高,创特,建优”,高度重视和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今年初,对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围绕着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特色项目等8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44个观测点,梳理材料,明确思路,摸清家底,形成了较为客观详实的《自评报告》,为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奠定基础.2,做好常规教学工作.日常教学管理力求做到严,细,实.每周均发布”教务提示”,对日常教学工作进行布置和总结.结合迎评指标,建立健全教学规章,规范教学管理.学期初,认真拟定教学工作计划,合理分配教学任务,做好课表汇总,教材征订,首开课,开新课教师的资格审查与

试讲听课等工作.我院本共有41位教师担任565个班次,30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涵括普教,成教,高职,金审,研究生各类班级,总学时约为12346学时,教学面广量大,教学任务繁重.在我们的合理安排和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各类教学任务和管理工作.学期中,我们加强过程监控和评估,认真开展期中教学检查与反馈,检查思路明确,检查手段创新,检查措施到位.2005春学期,我院被教务处评为期

会计学院工作总结

第四篇:2010会计学院课题汇总

会计学院2010年课题汇总 英文课题

1、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2、Worldwide Accounting Diversity3、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Financial Reporting4、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5、Comparative Accounting6、Foreign Currency Transactions and Hedging Foreign Exchange Risk7、Translation of Foreign Currency Financial Statements8、Addi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Issues9、Analysis of Foreign Financial Statements10、International Taxation11、International Transfer Pricing12、Strategic Accounting Issues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13、Comporate Governance1、东方式管理和东方管理思想研究

2、中国家族企业管理思想研究

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战略风险管理研究

4、中国公共债券管理模式研究

5、关联交易内部控制操作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

6、企业并购及对子公司内部控制操作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

7、内部审计操作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

8、合同协议内部控制操作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

9、人力资源政策内部控制操作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

10、金融行业新兴高风险业务内部控制操作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 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保险行业新兴高风险业务内部控制操作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 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研究 新型保险业务会计问题研究 中国XBRL的分类标准问题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研究 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 环境会计问题研究 非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问题研究 党的十六大以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研究 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与规律变化研究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培养培训研究 加强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对策研究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研究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我国会计制度和国际会计制度比较研究 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研究 区域一体化与经济资源管理研究 中国制造企业的出路研究 全球商务环境研究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大学生创业技能与机遇把握研究 商务模式与企业创新研究 反洗钱中的审计策略与方法研究 税收管理成本与效率研究 低碳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 国有企业集团管理转型问题研究 资源税制度设计研究 民族文化输出与经济协调问题研究 企业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估研究

44、如何提高透明度?包括改进复杂金融产品和流动性差的金融产品的计价问题;改进表外工具的会计处理及其披露问题。

45、如何确保上市公司履行受托责任46、47、如何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增强会计的风险揭示功能? 如何为国际资本市场提供高质量并具有可比性的财务会计信息?如何建立全球趋同的会计准则

48、产权体制改革与激励机制研究

49、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

50、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企业套期保值会计问题研究 保险负债会计问题研究 金融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会计监管与反腐机制建设研究 内部控制操作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鉴证(审计)准则研究 会计职业判断内部控制操作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 衍生工具内部控制操作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 信息技术内部控制操作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 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操作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 投资内部控制操作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高校学生违纪处理的法治研究 90后大学生民族意识的研究分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厌学问题研究——以南京高校为例 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研究 大学城(校外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研究71、72、73、74、75、76、77、78、79、80、81、网络“客文化”研究 网络社区文化的形成、影响和管理研究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策略研究 网络新媒体和网络新媒体融合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公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学习动机与学业能力:特点与机制的追踪研究 大学生志愿精神与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结构优化理论分析辅导员岗位职责 高校辅导员信息支持系统研究 目标管理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中的应用——基于目标管理量表的研究 基于行为特征的大学生德育素质考评体系研究 高校学生发展辅导体系构建研究

82、参与社会工作服务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基于“成长导向”社会工作项目的调查研究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涯发展辅导实践研究 女大学生网络行为研究 关于构建高校学生干部“结构化”评价体系的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向职业教育领域延伸的研究 抗逆力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路径探索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自杀预防策略研究 大学生学业困难预警机制研究 我国当代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构建 高等学校授益性学生管理行为研究 高校网络辅导员工作模式研究 高校班级组织的现状与建设研究 大学生网络社区中意见领袖与群体性事件演变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社会化现状及产生原因分析 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问题的教育对话研究 以竞赛为平台、项目制团队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科研能力培养研究 学“团风”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的实践与研究 代理记账研究 中国XBRL的分类标准问题研究 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农村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与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金融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有关问题研究。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的现状和教育对策 大学生思想动态研判机制研究 高校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90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过程的理论与实践 学分制背景下大学生公寓管理目标及模式研究 高校贫困生成才支持体系的建构 大学生小组制教育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依托国旗班为实践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研究探讨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新形势下创新大学生公寓思想文化建设研究 现代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影响及对策研究 师范类艺术专业学生学风建设研究(以临沂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为例)3G环境下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教育内部成因分析与全程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 大学生分级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研究 大学生自杀的心理预防与危机干预研究 大学生党员考评体系的构建研究 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班团文化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危机预警与治理机制研究 基于“4S”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型研究 基于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珠三角经济一体化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构建 大学班级柔性管理中的激励方式探讨研究 自主性的生成——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研究

提一点建议:希望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里面有些课题难度很高,要量力而行。

会计学院分团委

2010年4月2日

第五篇:专业课

“海峡西岸旅游区”是国家旅游局“十一五”期间重点扶持的全国12个重点旅游区之一。《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涉及福建、广东、浙江、江西4省23个地市,规划通过10年建设,实现“三轴八区”总体空间布局,打造蓝色海滨、绿色山林、多彩文化、特色都市四大海西旅游产品系列,形成连接长三角、珠三角,面向台港澳的区际游线以及海峡两岸旅游合作长效机制。大背景:海西建设由地方决策上升为国家战略

同时,海西旅游区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有着对接、集散的区域旅游优势,具备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的天然基础。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西建设由地方决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出台,再次为海西旅游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性机遇和巨大的发展动力。

《规划》编制和实施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实现海西旅游资源全面整合,避免旅游产品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海西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旅游消费档次,优化区内旅游收入结构;有利于推动海西旅游产业优化升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有利于促进海西旅游业发展,实现区域内旅游市场合理共享、旅游信息畅通传递、旅游整体形象塑造和传播;有利于提升海西旅游整体竞争实力。

福建要做好对台旅游的排头兵,紧紧围绕国务院赋予的“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在两岸旅游互动上有所创新,在海西旅游发展中有所突破。海西旅游区有关地区要强化区域协作,密切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共同打造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福建省副省长洪捷序在致辞中指出,海峡西岸旅游区地位特殊、意义重大。珠三角和台湾地区的合作规划,较好地体现了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制定和实施《规划》,对提高福建省旅游业发展水平,构筑两岸共同精神家园,密切两岸民间交流和人员往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省将继续加强区域协作,深化闽台旅游交流与合作,精心培育“海峡旅游”品牌,以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为平台,扩大对台旅游合作先行先试,把海峡西岸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和

大布局:建构“三轴八区”

《规划》涉及福建、广东、浙江、江西4省23个地市,包括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龙岩、莆田、南平、三明、宁德9个市,广东省汕头、汕尾、潮州、揭阳、梅州5个市,浙江省温州、台州、金华、丽水、衢州5个市和江西省赣州、鹰潭、上饶、抚州4个市。

《规划》立足于打造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及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突出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旅游产品从单一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综合型转变,体现了转型创新和较强的区域统筹性。精心制定了“三轴八区”总体空间布局: “三轴”———

蓝色海滨景观轴:从浙江台州至广东汕尾的12个海滨城市;

绿色生态景观轴:从浙江金华至福建三明,包括金华、丽水、衢州、南平和三明5市; 红色人文景观轴:从江西上饶至广东梅州,包括上饶、鹰潭、抚州、赣州、龙岩和梅州6市。“八区”———

闽南滨海商贸旅游区:中心城市厦门、泉州、漳州。确立商务会展和滨海休闲度假为主导功能,辅之以宗教朝觐、民俗体验及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的功能定位;

闽北山林生态文化旅游区:中心城市武夷山市、南平市、三明市。在旅游功能上以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为主导,辅之以生态休闲和养生度假功能; 闽浙山海生态度假旅游区:中心城市为宁德市、温州市、台州市。以海滨生态度假、商贸会展、民俗体验为主导功能,辅之以宗教文化旅游产品和都市休闲旅游功能;

闽中商务休闲旅游区:中心城市福州市、莆田市。在主导功能定位上以海滨商务度假、妈祖朝圣等功能为主,辅之以海滨商务休闲、城市会展旅游功能;

粤东潮汕文化旅游区:中心城市为汕头市、揭阳市、潮州市、汕尾市。以潮汕文化体验和海滨休闲度假为主要旅游功能,辅以商贸旅游和生态旅游功能;

赣东人文生态旅游区:中心城市上饶市、鹰潭市、抚州市。以乡村旅游和道教文化体验为主导旅游功能,辅以生态度假、科普旅游和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

闽粤赣客家与红色文化旅游区:中心城市龙岩市、梅州市、赣州市。以客家文化和红色旅游为主导旅游功能,辅之以生态观光旅游、森林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和科普教育旅游产品的开发;

浙西南山水生态旅游区:中心城市金华市、丽水市、衢州市。以生态观光度假和自驾车旅游为主导功能,辅之以商贸旅游、会展旅游、影视旅游、温泉养生旅游、石窟探秘旅游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大整合:三大类项目及四大系列产品

《规划》以“项目带动,滚动发展”为原则,根据海西旅游资源的自然分布及特点,按照一定的功能划分,科学地整合出三大类项目,以便于进一步实施分类指导和针对性突破。三大类项目包括:

———主题类旅游项目。以海西旅游资源赋存特征为主导,兼顾客源市场需求特征等因素进行规划的一系列项目,拟在规划期内着力打造和完善提升:六大精品海岸(厦门假日海岸、福州阳光海岸、泉州黄金海岸、宁德生态海岸、汕头活力海岸,台州古韵海岸);八大缤纷海岛(鼓浪屿、湄洲岛、海坛岛、东山岛、嵛山岛、南澳岛、南鹿列岛、大陈岛);五大世界名山(武夷山、太姥山、雁荡山、三清山,龙虎山);七大旅游示范区(鼓浪屿海岛生态度假旅游示范区、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示范区、福建土楼客家文化旅游示范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示范区、阳美玉都玉器商贸旅游示范区、义乌国际商贸旅游示范区,婺源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区)。

———支撑类旅游项目。要在规划期内着力完善和提升一批支撑项目:六大亲水湖瀑(泰宁大金湖旅游区、屏南白水洋及鸳鸯溪风景名胜区、周宁九龙漈瀑布群、莆田九鲤湖及九龙谷休闲旅游区、文成百丈漈及飞云湖风景名胜区、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九大韵味古城(福州古城、泉州鲤城、漳州芗城、崇武古城、长汀古城、潮州古城、临海古城、衡州古城、赣州古城);十六大世界遗产地(分期实现: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福州海坛岛、江郎山、龙虎山、冠豸山、太姥山、宁德白水洋、鼓浪屿、三坊七巷、清源山、闽浙木拱廊桥群、海上丝绸之路、梅州花萼楼、台州天台山、龙虎山、龙南围屋);九大中国名山(泉州清源山、连城冠豸山、顺昌宝山、德化戴云山、政和佛子山、梅州阴那山、台州天台山、衡州江郎山、金华仙华山)。———精品类旅游项目。包括45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70大特色旅游村镇、70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综合考虑资源赋存状况、资源特色、旅游开发潜力等要素,选择70个最具资源特色、发展基础好、挖掘潜力大的村镇,开发成为海西旅游特色精品村镇;选择34个工业旅游示范点和36个农业旅游示范点,分别进行重点扶植。对工业旅游示范点,要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成为企业形象宣传和品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旅游示范点,要充分利用旅游产业带动作用强的特点,加快由观光农业向休闲农业的功能提升。

在三大类项目基础上,主推蓝色海滨、绿色山林、多彩文化和特色都市四大旅游产品系列,最大限度地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

(一)蓝色海滨系列旅游产品。突出动感浪漫的特色,一方面大力开发滨海观光类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加强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的开发,完善休闲度假类旅游服务设施。主要产品形式包括滨海观光旅游、滨海休闲度假、近海邮轮度假、海洋渔业旅游、康体休闲旅游和欢畅自驾旅游等。

(二)绿色山林系列旅游产品。主打生态健康牌,一方面注重开发各种山林休闲、生态度假类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开发山林穿越、秘境探幽等旅游产品。主要产品形式包括山水观光旅游、生态休闲度假、生态农业旅游、自然科普教育、康体疗养旅游和越野自驾旅游等。

(三)多彩文化系列旅游产品。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一方面应注意对各种文化内涵深层次的挖掘;另一方面要突破原有产品形式的局限,丰富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产品形式包括宗教朝觐观光、名人寻踪探访、民族风俗体验、地方美食体验、客家文化旅游、妈祖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等。

(四)特色都市系列旅游产品。围绕城市的主导功能,大力开拓滨海休闲、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和度假旅游,打造特色各异和功能多样的旅游产品。主要产品形式包括现代都市观光、都市休闲度假、都市购物旅游、都市工业旅游、商贸会展旅游和城郊农业旅游等。大协作:合力构建海西旅游协同运作机制 《规划》的范围超越了行政管辖区域,进行高效的区域旅游合作,对于海峡西岸旅游区总体规划的实施与发展至关重要。为此,《规划》提出了构建海西旅游合作体系的设计方案。

该体系主要以闽粤浙赣23市旅游合作、闽粤赣13市旅游合作区、闽粤赣客家文化旅游合作带、闽赣大武夷旅游合作区、闽浙山海畲乡旅游合作带、闽粤特区名城旅游合作带、海西海滨城市拓展旅游合作带七大部分组成。

同时,《规划》针对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提出了“双核、两线、三区、十大战略支点”的方案。“双核”即以厦门和台北作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双引擎;“两线”即“海上交通线”和“空中交通线”;“三区”即“两马”、“两门”、“两岛”三大旅游示范区,在这三个区域内先行先试旅游产业的全面对接;“十大战略支点”即形成以西岸厦门、福州、莆田、汕头、温州和东岸台北、高雄、台中、金门、澎湖所组成的旅游合作支撑体系。同时,将23个市分成“六大对台旅游口岸、八大旅游节点城市和九大特色旅游城市”,进一步细化了海西旅游区各地市对台旅游合作的支撑体系,并分别作出相应的提升建设规划。

《规划》编制课题组组长、湖北大学旅游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马勇解读说,这个设想既考虑到两岸在历史、文化和经济交往中所形成的既定联系,又考虑到两岸在旅游资源、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互补性和差异性,旨在为两岸之间建立面向未来的旅游交流机制寻找最佳解决方案,携手做大海峡旅游,合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规划》特别突出了旅游产业系统发展观,在政策体系、实现机制及支持项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划,对旅游交通网络、综合配套设施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提升,并从组织、财政、市场、技术及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使规划成为海峡西岸旅游经济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工具,为海西旅游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大运作:加快实施“12358”行动方案

《规划》根据重点建设阶段的目标要求,提出了近期(2010年-2012年)行动计划,即“12358”行动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明确一大建设目标:共推“海峡旅游”品牌,联手打造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构筑两大优先发展实验区:即厦门与金门“小三通”两岸旅游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区和福州平潭与台湾马祖两岸旅游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区;

———搭建三大合作平台:政策推动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市场共推平台;

——打造五大精品工程:滨海旅游精品工程、5A级精品景区培植工程、旅游品牌塑造工程、旅游名城建设工程、旅游交通提升工程;

———启动八大先锋项目:厦门假日海岸等六大精品海岸、鼓浪屿等八大缤纷海岛、武夷山等五大世界名山、鼓浪屿海岛生态旅游度假示范区等七大旅游示范区、福州古城等九大韵味古城、泰宁大金湖旅游区等六大亲水湖瀑、泉州清源山等九大中国名山和莆田湄洲岛等1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结合国家旅游局部署的“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福建近期要着力抓好几项工作:

一要围绕主题,进一步加强开发和宣传,突出“海峡旅游”品牌,凸显海西旅游在全国旅游发展总体格局中的位置。

二要根据海西的资源特色,针对旅游市场的不同需求,深入挖掘海西地域文化内涵,推出一批有鲜明地方特色、有较大市场影响、有明显综合效益的旅游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

三要加强区域内的旅游协作,完善合作机制,提升合作水平,形成发展合力;要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旅游合作,共同建设我国东部沿海旅游繁荣带;要加强与海峡东岸的旅游交流与合作,互送客源,共拓市场,携手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四要进一步落实和细化国务院加快旅游发展、支持海西发展的政策意见,为海西旅游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以十个转变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2012-03-05 17:24:01)

标签: 湖南旅游产业旅游企业旅游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 分类: 营销、管理

裴泽生

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工作。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十大转变,对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大有裨益。

一、评价方式的转变:要从“产业本位”到“游客本位”,提升游客满意度。

从当前来看,旅游业要履行职责,完成好使命,更好地发挥在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是要通过扩大居民旅游消费来扩大内需,从而为推动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贡献力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到旅游中来,使旅游成为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内容。因此,游客满不满意和满意度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旅游消费在扩大内需中的规模和居民参与旅游的热度。相应来看,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也应该而且必须转移到关注游客满意度上来,从注重产业本身的发展(产业本位)到更注重游客满意度的高低(游客本位)。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对提升游客满意度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务,并委托中国旅游研究院对游客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发布,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从今后我国旅游业发展来看,在这方面,要更好地实行“倒逼机制”,即通过提升游客的满意度来全面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要素的完善,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特别是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改进公共服务手段,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上,需要采取更多切实有效的举措。同时,对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评价,也要把游客满意度作为重要方面予以重点考虑。

二、增长方式的转变:要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提高产业化水平。

当前提出逐步实现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的转变,并不是要完全否定“门票经济”,而是包含着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从长远看,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除开一些特殊的旅游资源由于保护的需要而收取一定的门票外(如日本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区点),其他的完全实行免费政策。二是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来看,要根据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在承认和肯定“门票经济”存在合理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旅游业的产业化水平,更好地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探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的转变,应该是建立在第二种认识的基础上,即结合各地旅游产业发展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总体上看,以著名城市或城市内著名旅游资源为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应该在延长产业链上有更大的作为,有条件也能够在弱化甚至取消门票收入上实现更快发展,取得更好的效果。作为距离城市相对较远的旅游区点,也要在合理确定门票价格的基础上,更多地在提升游客满意度,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满足游客需求上下工夫,进一步提升旅游的综合效益。

三、资源开发的转变:要从“分散经济”到“集约经济”,建立产业要素聚集区。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区的构建,从消费性服务业的角度上看,主要有二类。一是城市依托型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区;二是景区与大型旅游项目依托型的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区。(从生产性服务业的角度上看,还有旅游装备制造和旅游相关设施生产产业要素聚集区)。城市依托型的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区要着眼于游客的休闲和商务需求,以六要素的合理配套为基础,以游客的集散为平台,合理规划,集中布局,使其成为推介和展示地方旅游的一张名片,最大限度满足游客的需要。完善的旅游管理服务、丰富的文化娱乐、结构合理的住宿设施、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和饮食应该成为城市依托型旅游产业聚集区必备的元素。当然,城市依托型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区也要考虑最大限度地吸引本地市民的参与,以保持发展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建立景区和大型旅游项目依托型的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区方面,就是要以景区和大型旅游项目为依托,以特色旅游小城镇建设为基础,使景区和城镇能较好的融为一体,达到“景区离不开城镇,城镇也是景区”的效果,使相关旅游产业发展要素能够很好地实现集聚。

四、人才培养的转变:要从“部门培养”到“社会培训”,加速社会化进程。

目前,要进一步强化各级旅游部门在人才队伍建设“裁判”职能的基础上,弱化“运动员”职能。各级旅游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和衔接,把工作重心更多转移到对旅游人才发展的规划、旅游人才分类标准的制定、旅游人才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旅游人才培训机构和单位的管理、旅游人才的考核和使用等上。培训工作则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专业培训机构和旅游企业等这些“运动员”的作用与积极性,凝聚社会的力量,把旅游人才队伍培训工作抓好抓实。当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从国家到地方,旅游人才队伍的建设还要抓好四个制度性的建设。一是要把旅游行业的职业分类纳入我国的社会职业分类之中,形成良性的职业通道。二是要逐步建立旅游人才队伍培养的标准体系,提高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准入标准,三是要逐步实行旅游行业的全员持证上岗,从整体上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四是要把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作为评价旅游企业的重要指标,形成良好的旅游人才工作氛围。

五、企业发展的转变:要从“遍地开花”到“打造航母”,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由于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相对其他产业而言,旅游企业普遍存在着不大、不强和核心竞争力不够的现象。以旅行社企业为例,2010年7月,《财富》杂志刊登了2009年中国大陆上市公司500强排行榜,其中旅游企业有3家上榜,分别是中青旅、中国国旅和港中旅。从3家上榜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市值、总资产和上年利润五个指标来看,“500强”总资产65.3万亿元、营业总收入13.7万亿元、总利润1.27万亿元,而3家上榜旅游企业分别占0.036%、0.011%、0.0046%,均低于“500强”的平均水平。“500强”平均利润率(利润总额与营业总收入之比)为9.3%,2009年的利润额增长了1倍,而3家上榜旅游企业的利润率仅为3.7%,利润额较之上年大幅下降六成。“500强”中包括有28个行业,即每个行业平均17.8家,而旅游企业仅占3家,距离平均水平相差甚远。虽然旅游企业与地产、电力、石化、航空等行业企业不能简单类比,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旅游企业做大做强还任重道远。要努力通过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推进,改变目前“遍地开花”的现象,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的集约度,努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市场的角度看,要强化龙头旅游企业作用的发挥,通过打造龙头旅游企业,规范市场、提升品质、打造品牌,特别是在旅行社企业的发展上,要通过龙头企业的规模优势,实现优胜劣汰和市场的合理分工,扩大龙头旅游企业的市场份额。同时,要引导龙头旅游企业经营向上下游产业链和相关产业渗透,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与之相关的是,要完善旅游企业发展政策,加大对龙头旅游企业的支持和扶持。

六、工作方式的转变:要从“行政推动”到“法规约束”,完善法规标准体系。

由于旅游业涉及面广,协调任务重,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造成旅游部门工作的“权利”不够,“法力”缺乏,产业发展的很多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低价恶性竞争屡禁不止,损害游客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乱开发、乱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开发建设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旅游规划类似“规画”,旅游资源保护难以执行到位;各种不具备旅游业务经营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非法从事旅游业务,导致纠纷出现后很难解决;以及游客维权过度,扰乱企业正常经营行为等,都无法以行政手段加以解决。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方式急需从行政指令加快转变到“法规+标准”的约束上来。在法规层面上,国家要加快《旅游法》的立法进程,并就旅游规划的制定和执行、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游客权益的合理维护、旅游安全和保险、出国境旅游的规范管理等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部门法规。各省市区也要把加强和完善旅游法规建设,作为转变行政方式的重要途径。同时,要结合我国和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更多地在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新业态的促进和旅游相关要素规范上制定出一批如旅游星级饭店、国家等级旅游区点等方面的国家标准,规范和指导旅游产业发展。

七、体制机制的转变:要从“九龙治水”到“并驾齐驱”,努力破解管理难题。

一是强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体制。要从党委、政府的层面,加大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导力度,针对旅游业的产业特点,成立高规格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定期议事的机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并强化旅游部门的职能建设。二是创新旅游资源配置机制。大力推进旅游资源的一体化管理。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湖南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成立了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在搞好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做大桃花源旅游品牌;河南以产权为纽带组建了5个大型旅游集团;安徽亳州、巢湖、凤阳等一批市县原分属旅游、文化等不同部门的旅游景区管理经营权划归旅游部门,旅游经营按市场运作;河北大力推动资源集中、多头管理的景区实行统一管理;浙江省80%以上的县(市)成立了“风景旅游管理局”;陕西省确立了7个区市县成立景区管理委员会等。三是完善综合试点改革工资。在总结广东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广西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旅游试验区建设,湖南张家界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等好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要根据我国旅游业发展特点,制定完善不同的综合试点类型,并配套相应的政策措施,确保改革试点的成效。

八、市场开发的转变:要从“境外独重”到“内外并重”,科学开发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走的是一条与西方旅游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采取了先入境、后国内的发展方针。这一模式与我国国情和旅游业肩负的使命密切相关。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要加快世界旅游强国的建设,必须把国内旅游市场的开发放到与发展入境旅游同等重要的位置。2010年,我国GDP总量近4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突破了4000美元,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昭示着我国国内旅游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如何更好地开发好国内旅游市场,为国内旅游游客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

九、资本投入的转变:要从“招商引资”到“产业融资”,强化投资效率。

据有关方面统计,近年来中国每年进入旅游行业新增资金约为1500亿元,且年均资金增长率超过20%。在这些投资的背后,也呈现出一些令人关注的问题。一是从资本投入旅游六要素来看,投资酒店和主题旅游区的较多,流向其他要素的资本投入较少。二是从投资开发的产品来看,以传统的具备单一观光旅游功能的多,投向休闲度假和综合旅游目的地打造的较少。三是从投资构成来看,社会闲散资本较多,专业投资公司资本少。四是从投资取向来看,做旅游概念的较多,专注做旅游的较少。很多资金把旅游作为投资的噱头,目的在于其他产业特别是房地产的开发。五是从投资政策上来看,原则性的提法较多,具体明确的产业投资政策少等。这些一方面是旅游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伴生的,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是在旅游业产业投资政策不明、投资调控手段有限的情况下,对旅游招商引资的一种妥协和无奈选择的结果。靠单一的招商引资,容易造成资本过分向单个要素的集中,使投入产出大打折扣,同时,产业链相关要素配套难以落到实处。只有通过制定明确的产业投资政策、建立高效的投融资平台、培育专业的旅游投融资公司、探索建立旅游产权交易平台、扩大金融资本对旅游业的投入等,加快旅游业发展中的产业融资,才能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十、开发理念的转变:要从“我有什么”到“我做什么”,创造引导旅游消费。

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体现在产业地位的明显提升和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上,旅游开发理念的日趋成熟和科学,也是旅游业做大做强的重要特征和路径。回顾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从产品开发上看,有三个阶段性的特征:一是卖资源,二是卖产品,三是卖理念。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在“我有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我能做什么”,创造出了新的市场和需求。这也是旅游业被称为“创意经济”的生动体现。在旅游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被不断拓展的今天,愿我国旅游业在“我做什么”上能走得更远,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成果。

乡村度假产品的规划设计(2012-03-05 15:42:23)

乡村度假是乡村休闲的高级形式,是游客依托乡村资源开展的疗养身心的深度旅游活动。乡村度假产品的开发基础是乡村文化、生态景观与农业产业,其主要特征是在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消费绿色产品,体验宁静生活,逃避世俗压力。因此,乡村度假产品相比乡村观光产品,其对环境与氛围的要求较高,而对乡村遗产的品级、规模要求较低,环境良好、交通便利的乡村地区,都具有开发乡村度假产品的潜力。

一、乡村度假产品的产品特征

1.文化内涵要求更高

相比山地度假、海滨度假及森林度假等度假产品,乡村度假的文化内涵更深厚、更丰富、更独特。中国地域广阔,景观特色明显、地域文化鲜明的乡村众多,这为乡村度假产品的开发奠定了资源基础。在乡村度假过程中,游客有时间有精力以更细致的角度观察和感受乡村文化。乡村度假产品对文化内涵的要求高于乡村观光产品,文化与环境的完美结合构成乡村度假产品的核心吸引力,是乡村度假产品能够吸引城市游客前往乡村做长时间逗留的主要原因。

2.配套服务现代化、独立化

乡村地区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医疗、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缺乏。因此,在乡村地区开发乡村度假产品,需要配置独立的服务设施系统。相比城市度假或其他专属度假区,乡村度假区的服务设施是一个独立系统,配套服务的高标准、现代化、舒适性与乡村的原生态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乡村度假产品表现在产品内容上的鲜明特征。

3.消费趋向中高端化

相比乡村休闲产品的全层次大众化消费,乡村度假产品面对的顾客群体更趋向于中高端。一方面,这是由乡村度假产品的供给有限性决定的。乡村度假产品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较高,同时游客停留时间较长,对乡村地区的生态影响也最为明显。同时乡村地区独立建设的配套服务设施的规模有限,其游客容量决定了乡村度假产品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市场供给;另一方面,乡村度假面对的消费群体大部分为生活和工作节奏较快、压力较大的城市中高阶层,他们对乡村度假产品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意愿决定了乡村度假产品的产品档次。然而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地区配套服务的不断完善,乡村度假产品的最终将会趋于平民化。

二、乡村度假产品的产品形态

(一)乡村度假产品的传统形态

1.度假村式乡村度假产品

度假村是我国出现最早、最常见的乡村度假产品形态。度假村一般依托特色村落、风景区或知名人文旅游区开展乡村休闲度假活动,对外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度假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乡村优良的生态与文化氛围,与位于城区的度假场所相比具有很大优势。

2.公寓式乡村度假产品

乡村公寓是指旅游运营商、社区居民或政府部门在乡村内建设度假型公寓,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出租或出售给乡村旅游者,供游客进行乡村休闲度假活动的乡村度假产品。乡村公寓可将乡村地区的特色建筑直接改造成为度假公寓,并可利用乡村已有基础设施,减少投资成本。

3.俱乐部式乡村度假产品

乡村俱乐部是我国乡村度假产品开发的新方向,是乡村休闲度假产品的高级形式。乡村俱乐部一般位于风景秀丽、交通便捷的城郊乡村,多采用会员制,以某一休闲运动或特色产品为主题,提供高级度假服务设施,具有运动、休闲、科普、健身、社交及疗养等复合功能。

虽然上述主要的三种形态度假产品在不同程度上都促进了乡村度假旅游的发展,但是在乡村遗产的保护、乡村文化的体验和乡村休闲活动的开展上都存在严重不足。度假村式和俱乐部式度假产品都是封闭式的经营体,与村庄相脱离,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度假体验。且由于前期的统一的规划、统一建设,其无法与村庄乡村文化融为一体,游客对农耕农事的深度体验也受到局限,缺少与当地农民的沟通机会。而俱乐部式乡村度假产品实际上是封闭的高端产品,本身就已经改造了田园景观,不仅没有有效融入到乡村田园景观中,而且影响了乡村田园的景观效果。无论哪一种传统形态的乡村度假产品都没有很好地在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且是以破坏乡村性作为其发展乡村度假的代价,从长远来说,这将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长期发展。

(二)乡村度假产品的新形态——田园养生

田园养生是乡村度假产品发展的新形态,是最近兴起的度假产品概念,它追求陶渊明式的悠然生活,满足游客以“悠游”心态纵情田野,体验熟悉的乡间闲适生活的需求。田园养生是乡村度假中最具特色的代表性产品,在未来发展中将成为乡村度假产品的核心和重点,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对田园养生产品的规划开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田园养生旨在引导城市人暂时离开喧闹的城市环境和压力空间,通过在乡村生态环境中进行休闲游乐活动和适度的农事劳作,获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慰藉,达到强身健体和放松身心的目的。

四、“零负团费”的应对之策

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等“看不见的手”通常可以对诸多市场要素进行调节,从而对经济活动加以有效调节,最终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和优胜劣汰的效果。但在特定的市场或特定的情况下,这个调节作用有可能是作用暂时不明显或滞后的,甚至还可能是反向的,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的非正常淘汰现象。这时就很有必要借助“看得见的手”(政府的法规政策等)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事实上,国内旅游市场上的“零负团费”做法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产生,其间经过多轮的整治,可以说是“多次治理,反复发作”。笔者认为下一步的治理重点应放在用“看得见的手”配合“看不见的手”,并努力挖掘、修复“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功能,最终使其在市场调节中发挥更多的作用,从而扶优罚劣,最终实现优胜劣汰。

1.扶优扶强,鼓励有实力并诚实守信的旅行社良性快速发展。目前在中国旅游市场已经孕育产生了一批以“双百强”为代表的旅游大社,它们在业务发展上是中国旅行社业的骨干企业,同时在经营思想上也应该成为贯彻国家旅游法规政策的排头兵。大社数量虽然少,但规模大,业务占比高,同时市场拉动作用也大。仅就市场份额而言,管好大社,等于管住市场的一大半。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应制订相应的政策,鼓励这些大社通过兼并重组、境内外上市、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做大做强。同时,加快垂直分工体系的建设,提高批发商的经营门槛,在经营范围等方面将批发商与代理商加以有效区隔。“夫妻店”等小规模的经营单位,可以申请旅行社经营资格,但不应使其成为有产品开发、生产权的批发商,应转而鼓励其从事代理商的工作,最终形成少数大型旅游批发商与大量代理商共存的格局。借此,控制好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环节(源头)。

2.加强区域及跨国间旅游合作,鼓励有实力的组团社到旅游目的地做跨境旅游“直踩”业务(无障碍旅游)。通常的旅游业务操作模式是:组团社设计旅游线路、收客组团并通过委托接待协议将旅游团交给地接社,地接社安排导游上团接待。这个业务链条相对较长,管理不善容易出问题(“零负团费”的操作者们正是在这条很长的业务链条中上下其手而运作的)。大的组团社,有良好的信誉口碑和经济实力,有相对严格的经营管理制度、完善的导游培训及管理模式。他们越过地接社及地接导游,直接在旅游目的地操作业务,利用自己的信誉和良好的经营管理模式带动目的地旅游市场向良性方向发展,有助于提高当地的旅游服务水平及建立、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经营秩序。

3.鼓励有条件的旅行社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主管部门可通过相应的法规政策设立旅游线路开发、宣传奖励基金。旅游线路开发者承担了线路开发、推广的成本及市场风险,理应喝到“头啖汤”: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拥有该线路的最优惠经营权,并得到相关的奖励。其他旅行社要使用别人开发的产品,要向开发者支付开发费(相当于实体产品领域的专利费,在实际运作中或许体现在拉开差距的景点门票价格上)。在旅游业内鼓励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产品创新,从而有效避免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促进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4.鼓励和支持发展品质旅游。旅游本来是一项非常强调品质、品位的精神活动,在需求理论中,旅游是属于人们较高层次的需求,这样的活动注定有更多的和更高层次的情感因素参与,游客对旅游、旅游产品和服务必然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旅游主管部门应制订相应的政策,鼓励旅游企业生产、提供更多质量有保证的品质旅游产品。但笔者并不赞同将品质旅游与纯玩团画等号。一些旅游企业在市场上打出不含购物和自费项目的纯玩团,作为旅游企业的差异化产品策略,这无可厚非,但若将其作为中国旅行社业产品的主打方向,应特别慎重。重要的是,正常的购物和自费项目本身并无罪,因对付“零负团费”而将防线扩至所有的购物和自费项目,无异于因噎废食。此外,对自助游、自由行等新型旅游业务也应给予一定程度的政策鼓励。通过厚此薄彼,打击和压制“零负团费”的生存空间。

5.建立旅游诚信企业网,制订相应的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包括旅行社、酒店、景区、购物商场及娱乐场所等在内的各类旅游企业上网并向全社会公布。经过认证的上网企业有资格接待各类游客,鼓励游客或通过旅行社或自主选择去诚信企业消费。一旦发生恶性投诉事件,对问题企业依规进行处理,必要时予以摘牌下网,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6.试点推行导游服务费(小费制)。笔者认为小费制是服务业中不见得最完美但却是行之有效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小费制是发端于西方国家而今全世界最通行的做法。旅游发达国家已形成了良性的以服务质量为前提的服务机制。导游服务得好,游客会用即时性的多给小费来对其服务投赞成票;服务得不好,游客用少给、不给甚至投诉来投反对票。即用市场机制的手段,奖优罚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理由拒这样行之有效的市场机制于门外,相反应积极探索建立与之相对接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导游通过自己正当的劳动服务从游客(市场)获得薪酬或部分薪酬,他们也就不用再不务正业,越俎代庖,在“零负团费”的巨大阴影下行强迫购物和自费项目等不义之举了。广之旅等旅游企业多年来坚持推行导游服务费的做法,实践证明这一做法已经成为对导游进而对旅游团队的质量进行行之有效管理的手段和保证。

7.违规重罚。要减少直至杜绝“零负团费”的发生,不用重罚不足以使其迷途知返,不足以使其他经营者闻者足戒。绝不能今天交完罚单明天换个地方变本加厉继续骗人坑人。不仅对企业还要对主要经营者、操作者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处罚手段上可以借鉴相关方面对醉驾的处罚思路,严重者终身禁入中国旅游业。

下载会计学院专业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计学院专业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专业课

    2014年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 建设工程专业作业二、论述题 针对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你认为如何应用现行的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以及相应了标准、规范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年会计学院工作总结

    年会计学院工作总结 年会计学院工作总结2007-12-07 22:37:00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年会计学院工作总结年会计学院工作总结(2)年会计学院工作总结 2005年,是学校调整机构,深化改......

    会计学院2010年度学生工作总结

    会计学院2010年度学生工作总结2010年,在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下,会计学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实践......

    会计学院2010年度学生工作总结

    会计学院2010年度学生工作总结2010年,在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下,会计学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实践......

    2005年会计学院工作总结

    2005年,是学校调整机构,深化改革,迎评促建的关键之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以及各兄弟部门的支持协助下,我们会计学院全体人员紧紧围绕学校的总体目标和年初制定......

    2005年会计学院工作总结(最终定稿)

    2005年,是学校调整机构,深化改革,迎评促建的关键之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以及各兄弟部门的支持协助下,我们会计学院全体人员紧紧围绕学校的总体目标和年初制定......

    会计学院毕业生晚会

    A: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B: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 合:晚上好 C:在这个激情如火的六月,我们志存高远迈出自己人生的脚步 D:在这个悲伤肆意的六月,我们聆听离别的乐章奏响深沉的号角......

    会计学院暑期实践

    山 西 大 学 商 务 学 院 会 计 学 院课程实习报告(会计专业) 专业认知实习报告(财务管理专业)姓名乔彤娟 学号2009502217 专业班级 09会计实务B8班 所在系部会计学院 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