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指导初中生有效进行名著阅读
怎样指导初中生有效进行名著阅读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名家大师们交谈,可以增长见识,启迪心智,并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随着课改的深入,扩大课外阅读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者的共识。因此,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各年级阅读的要求和数量。名著阅读是课外阅读中的一大重点,新的初中语文教材就增加了《名著的推荐与阅读》专项。与此同时,几乎各级考试也把名著作为一项考察内容,这都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由于初中教学时间紧,学科多,学生能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非常少,而名著阅读又是阅读中的大工程,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把名著阅读落到实处,是当前急待解决的艰巨任务。那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谈看法。
第一、给学生明确阅读的必要性。我想,这是学生啃下一本大部头名著的动力。因此,除了讲明读书的好处外,我还搜集了近几年中考有关名著的考题,展示给学生看。如06年中考题为: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作品的主人公是。
(2)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分值占4分
07年中考题为: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铸成欢乐,正如他那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1)选文中“他”指的是,他是造就的伟人。
(2)通过阅读〈〈名人传〉〉,你感受到他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答:
分值占3分。
学生一看到这些与考试挂钩的东西,明白了阅读的实际效用,阅读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这比老师讲任何大道理都有用。
第二、与学生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所以老师要带着学生开始这“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初中三年要求阅读的名著大多是小说类,如《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等,只有少数的寓言、诗歌、散文类,如《繁星》《春水》、《朝花夕拾》等。所以我就重点帮学生制定小说的阅读计划。
每学期课本要求的三本名著,学生必须人手一本。以八年级上册中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我先要求学生看看全书共有多少章,每章大概多少页,自己每天大概能读多长时间,读多少页,综合大多数学生的意见,规定每天必须花的时间,必须读完的页数,要求学生最好以一章为一个单位,2至4天完成一章的阅读,每读完一章想想主要内容是什么。再
在班内贴出一张统计表,选一名学生负责统计每人每天的阅读进度,便于教师了解和调控。比如阅读进度太快的同学,老师可以与之谈谈读后的感受,若效果不好,就及时提醒他注意阅读的质量,避免学生盲目跟风,只求速度,不讲效果。
第三、指导学生阅读积累的方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读”要与“写”相结合,以求读出实实在在的效果。进行阅读积累具体的方法有:
1、制作常识卡片。即摘录下书名、作者、国籍及主人公的名字和性格特征。
2、写故事梗概。学生可结合书前面的序言写一则300字左右的内容简介,对全书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3、摘抄精彩片段。可以每周一篇,也可根据书的内容的多少订下总的摘抄篇数,各篇不能是相连的内容,每篇不少于200字。
4、写片段简评。最好是写所摘的精彩片段的评析,及时记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5、写读后感。结合自身的现实生活,体味小说给自己的人生启示。
第四、定期举行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这样可以一举多得,既能让老师从中掌握学生阅读的情况,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产生一种读书的成就感,还能在交流中互相促进,让他们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并为应对中考打下基础,何乐而不为呢?
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下面举一些可行的方法:
1、可以每周利用一节课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请学生作阅读展示。如有感情朗读自己摘抄的精彩片段,说说摘抄的理由,或者读读自己写的片段短评和读后感。在展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看展示者的亮点,保护大家读书的热情。对于学生的误读,可通过教师或同学的质疑、追问等委婉手段,引发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自我反省,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2、还可以举行关于整本书的知识竞赛,题目可以是老师搜集的,也可以是从全班学生自编题目中精选的。学生自己参与设计的活动更会积极主动的去维护。
另外,还可组织读后感写作竞赛、讲故事比赛、记者招待会、片段剧表演等,教师在现场给予指导。
第五、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名著阅读计划的顺利实行需要时间上的保障,利用课堂时间是不现实的,只用在校时间也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学生利用校外时间进行阅读,大多数学生不住校,主要是在家阅读。
许多学生家长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学生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课本上,阅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对学生读名著不仅不支持,甚至横加干涉。所以语文教师应利用家长会与这类学生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讲清现在语文考试方向的变化,努力转变他们这种根深蒂的错误思想,并介绍教师在名著阅读上的教学计划和同学们的读书计划,在此前提下,要求家长在工作之余督促学生抽时间进行名著阅读,鼓励有兴趣的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交流。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本不是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这“种种的书”首推经典名著。读经典名著,是我们永远需要的,因为任何对经典的了解,都会让我们的人文价值、精神不断地提高。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塑造学生的人格有很大的好处。学生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熏陶,比教师和家长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名著阅读的作用吧!
第二篇:怎样指导初中生有效进行名著阅读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怎样指导初中生有效进行名著阅读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名家大师们交谈,可以增长见识,启迪心智,并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随着课改的深入,扩大课外阅读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者的共识。因此,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各年级阅读的要求和数量。名著阅读是课外阅读中的一大重点,新的初中语文教材就增加了《名著的推荐与阅读》专项。与此同时,几乎各级考试也把名著作为一项考察内容,这都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由于初中教学时间紧,学科多,学生能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非常少,而名著阅读又是阅读中的大工程,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把名著阅读落到实处,是当前急待解决的艰巨任务。那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谈看法。
第一、给学生明确阅读的必要性。我想,这是学生啃下一本大部头名著的动力。因此,除了讲明读书的好处外,我还搜集了近几年中考有关名著的考题,展示给学生看。如06年中考题为: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作品的主人公是。
(2)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分值占4分
07年中考题为: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铸成欢乐,正如他那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1)选文中“他”指的是,他是造就的伟人。
(2)通过阅读〈〈名人传〉〉,你感受到他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答:。
分值占3分。
学生一看到这些与考试挂钩的东西,明白了阅读的实际效用,阅读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这比老师讲任何大道理都有用。
第二、与学生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所以老师要带着学生开始这“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初中三年要求阅读的名著大多是小说类,如《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等,只有少数的寓言、诗歌、散文类,如《繁星》《春水》、《朝花夕拾》等。所以我就重点帮学生制定小说的阅读计划。
每学期课本要求的三本名著,学生必须人手一本。以八年级上册中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我先要求学生看看全书共有多少章,每章大概多少页,自己每天大概能读多长时间,读多少页,综合大多数学生的意见,规定每天必须花的时间,必须读完的页数,要求学生最好以一章为一个单位,2至4天完成一章的阅读,每读完一章想想主要内容是什么。再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在班内贴出一张统计表,选一名学生负责统计每人每天的阅读进度,便于教师了解和调控。比如阅读进度太快的同学,老师可以与之谈谈读后的感受,若效果不好,就及时提醒他注意阅读的质量,避免学生盲目跟风,只求速度,不讲效果。
第三、指导学生阅读积累的方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读”要与“写”相结合,以求读出实实在在的效果。进行阅读积累具体的方法有:
1、制作常识卡片。即摘录下书名、作者、国籍及主人公的名字和性格特征。
2、写故事梗概。学生可结合书前面的序言写一则300字左右的内容简介,对全书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3、摘抄精彩片段。可以每周一篇,也可根据书的内容的多少订下总的摘抄篇数,各篇不能是相连的内容,每篇不少于200字。
4、写片段简评。最好是写所摘的精彩片段的评析,及时记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5、写读后感。结合自身的现实生活,体味小说给自己的人生启示。
第四、定期举行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这样可以一举多得,既能让老师从中掌握学生阅读的情况,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产生一种读书的成就感,还能在交流中互相促进,让他们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并为应对中考打下基础,何乐而不为呢?
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下面举一些可行的方法:
1、可以每周利用一节课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请学生作阅读展示。如有感情朗读自己摘抄的精彩片段,说说摘抄的理由,或者读读自己写的片段短评和读后感。在展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看展示者的亮点,保护大家读书的热情。对于学生的误读,可通过教师或同学的质疑、追问等委婉手段,引发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自我反省,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2、还可以举行关于整本书的知识竞赛,题目可以是老师搜集的,也可以是从全班学生自编题目中精选的。学生自己参与设计的活动更会积极主动的去维护。
另外,还可组织读后感写作竞赛、讲故事比赛、记者招待会、片段剧表演等,教师在现场给予指导。
第五、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名著阅读计划的顺利实行需要时间上的保障,利用课堂时间是不现实的,只用在校时间也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学生利用校外时间进行阅读,大多数学生不住校,主要是在家阅读。
许多学生家长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学生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课本上,阅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对学生读名著不仅不支持,甚至横加干涉。所以语文教师应利用家长会与这类学生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讲清现在语文考试方向的变化,努力转变他们这种根深蒂的错误思想,并介绍教师在名著阅读上的教学计划和同学们的读书计划,在此前提下,要求家长在工作之余督促学生抽时间进行名著阅读,鼓励有兴趣的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交流。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本不是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这“种种的书”首推经典名著。读经典名著,是我们永远需要的,因为任何对经典的了解,都会让我们的人文价值、精神不断地提高。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塑造学生的人格有很大的好处。学生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熏陶,比教师和家长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名著阅读的作用吧!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第三篇:初中生怎样进行自学
初中生怎样进行自学
提纲:
1.自学成才的故事及启示
2.什么是自学,自学在初中阶段的意义
3.初中阶段怎样进行自学
4.各科怎样去自学
一.自学成才的故事
谈到自学,同学们自然会想到爱迪生、高尔基、法拉第、华罗庚、瓦特、莱特兄弟、列宁、林肯等伟大人物的名字,同时不禁要问,为什么许多硕士、博士一生业绩平平,而这些没上过几天学的人反倒成就卓著?奥秘就在于这些成功者,善于自学,善于钻研。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秋千要自己会荡,才能荡得高,荡得好;治学要会自学,才能有超越,出成就。
1996年,从没有上过一天学的16岁的赵梅生,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赵梅生家住安徽繁昌县荻港镇,父母都是农民。他因家贫没有进过一天学校,他的爷爷把他教到小学三四年级后,就着重培养他自学的能力。从这以后,赵梅生靠着自学在家里读完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并以634分的高分考入中国科技大学。为什么一个16岁的农家孩子完全靠自学能够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在校学生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天天传授、指导、点拨、释疑,而多数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呢?
这些铁的事实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自学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毛泽东也深深得益于自学,他告诉人们:“我学习中最有收获的时期是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半年。”著名科学家钱三强说:“自学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在人的一生中,在校学习是短暂的,而自学是永久的。我们的命运靠学习来造就,特别是靠自学来造就。
未来学家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学习革命的主题。只有学会自学,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如果不能学会自学,就不可能很好地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可能很好地培养创造能力,也就不可能获得学业大成。
二. 什么是自学,自学在初中阶段的意义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不依赖教师、家长,通过独立学习、钻研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不要以为自学只有没有条件上学、只能依靠自学成才的人才需要它,其实从根本上讲,一切成才者都靠自学,没有一人例外。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而成才的人,他们的能力主要也是通过校内校外的自学而发展起来的。正如著名法学家张友渔所说:“我进过中学、大学,看来好像是按部就班,是正规学校教育出来的,但实际上现在所掌握的一些知识和本领,主要还是靠自学得来的。”科学家周培源则说:“自学成才才是一条必由之路,不进学校必须自学,即使进了学校,教师也只能起指导、咨询和辅导作用;学生成才主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
学校所学知识是有限的,而且时代在向前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人的一生大部分知识的掌握,其实都是靠自学获得的。中学生掌握知识和本领,也要靠自学。中学科目增多,压力增大,更要学会自学。凡是优秀的学生都是会自学的学生。
因此,中学生锻炼出较强的自学能力,不仅现在受益,而且是终生受益。
三.怎样进行自学
⑴要明白自学的规律,这是基础。学生不懂自学的规律,往往是育人摸象,事倍功半,过不到预期效果。
其规律有:第一,循序渐进,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到难。心急吃不到热豆腐,饭得一碗一碗吃,事得一点一点做,学习也是如此。第二,温习学新,已学的东西要温习、巩固,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的东西。第三,善于思索。自学主要就是要思考,开动脑筋想间题。一点不懂就看答案,是不会有效果的。不到山穷水尽,一般不要看答案和向人求教。第四,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光学不用,不会有很高的发展和更大的收获。学以致用,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就会终身不忘。第五,贵在自觉,持之以恒。自学不自觉,不成为自学,自学而不持之以恒,则不会有多大收获。
⑵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读、背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人们常说:“只要读,总会有收获;只要记,总会有积累;只要背,总会有提高。”在阅读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培养思考和记忆的能力,使大脑储存的知识信息不断丰富;另一方面要养成在阅读时会分类摘抄,记录,查阅资料的习惯,以供随时翻阅,逐步消化,把他人的丰富经验转变成自己的养料,以便在今后灵活运用。
⑶培养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学贵在疑”,“学则须疑”。鼓励自己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⑷在初中阶段怎样进行自学
1.做好课前预习。
①先阅读所学内容,了解内容。若不读教材,要做到了解、掌握以至运用,我想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听教师上课时也能心中有数。
②读任何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一定要学会查字典,命令自己及时记住,不允许混过去。
③不论读什么教材,遇到不懂的内容或想像不出来的地方,一定要提问,或画图来帮助理解。越会提问的人越聪明,提问、思考和讨论本身比分数更重要。
④要在课文中找出最重要的话、结论性的话和公式,用红笔划杠,尽量透彻理解,并要背熟。语文课文中精彩的语句、段落甚至全篇也要熟读,并做到能背,能表演。
⑤学会在书页边写字、做记号,包括提问题、写评语、发感想、表示不同意见等,还要学着在日记本中写读书心得。在书页上做记号时,“?”表示疑问;“!”表示这里太感动人,要多读多想;“———”表示重点,必须熟记;“☆”表示要背熟的句子、段落,慢慢让孩子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⑥做自学笔记。培养孩子自学能力,还要教给孩子边读边思边做笔记的方法。孩子读了一本好的课外书,把体会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出来。自学一篇课文,理解了哪些词语?发现了什么不懂的问题?结合书后的思考题进行分析、理解等等。
2.课后自己看书温习。对照教师上课重点和自学笔记进行复习,做完作业后另找练习题进行训练。
3.首先选择自己认为最优秀的课程开始自学,因为优秀的课程学起来有兴趣,而兴趣又会使自学的劲头更大,效果更好。学好这一科之后,你就能以这一科的经验推广到其他的科目上,千万别在基础差的课程上开头。
4.自学要善于利用一切有益于学习的条件。如要学会利用图书馆,要学会使用电脑,这为我们学习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方便条件。要向名家求教。求教名家的途径很多,比如,倾听名家的学术报告,研读名家的文章,当然也可以当面请教。
四.语文的自学方法
第四篇:初中生名著阅读指导策略与有效方法探析
初中生名著阅读指导策略与有效方法探析
热
初中生名著阅读指导策略与有效方法探析
[ 作者:朱雪雯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793文章录入:zhuxuewen ]
初中生名著阅读指导策略与有效方法探析
朱雪雯*
(苏州市苏州新区第一中学215011)
[摘要] 分析目前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和成因,探索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指导策略和有效方法,以引导初中生课外名著的阅读,推动和促进名著阅读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初中生;名著阅读;指导策略;有效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新修订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对初中生课外阅读文学名著作出了规定,并对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总量有了明确要求,还列出了课外阅读推荐篇目。可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外阅读如此重要,那初中生是否在进行课外阅读?他们在读些什么书?中国教师资源网曾经公布过对当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结果。从阅读兴趣和阅读目的来看,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课外阅读,也认识到课外阅读对提高语文水平、增加知识、调节精神、学会处世等的作用。但从阅读数量和阅读类型来看,一学期读5本以上课外书的不到半数,竟有8%的学生一学期未看过一本书。且绝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一些通俗的读物,如卡通漫画、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而对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关心甚少,读过新大纲规定的10部课外阅读推荐篇目的人数很少,在被调查的103位学生中,读过《西游记》的只有30人,读过《水浒》的有20人,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14人,读过《鲁滨逊漂流记》和《童年》的分别为3人和2人;看过《朝花夕拾》、《骆驼祥子》和《格列佛游记》的各有1人;《繁星·春水》及《名人传》竟无1人读过。还有26%的学生从未看过一本文学名著。由此可见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远远未达到新大纲规定的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如此贫乏,尤其是文学名著阅读严重不足,这一现象实在令人担忧。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由于许多经典名著难读、篇幅长、节奏缓慢,中学生读起来相当费劲,投入的时间又长,不符合中学生的口味。另一方面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课外没有时间进行阅读。再加上家长、教师的急功近利,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少家长、教师认为,课本要好好读,课外书是闲书,会影响学习成绩,因此家长反对课外阅读,教师也不重视课外阅读。还和电视、游戏及时尚读物的冲击有关。《灌篮高手》《哈利波特》等电视节目的相继问世,不少学生一回到家,点击的是网络游戏,拿起的是时尚读物,从而放松了对文学名著的阅读。要彻底改变当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如何调动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接近纯粹的、经典的语言环境,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二、阅读指导策略和有效方法分析
1、以影视引导名著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利用电视等媒体观看影视作品是激发学生品赏名著的情趣,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在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兴趣的培养方面作了一点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生活中我们发现,当电视台播放某部电视剧时,与之相关的东西便成为初中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与它们有关的书也就成了初中生互相传阅的热门书。连续剧《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播出之后,文学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不同程度地带动了相应书籍的流行。因此为了有效地推动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我尝试从初一进校后就全年级学生开设影视活动课,把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影视作品搬进课堂,让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先有直观形象的感受和大体的了解,消除对作品的陌生感,从而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本学期我还将风靡全国的百家讲坛于丹的《论语心得》也请进教室,让学生通过直接聆听作家以及一些专业学者的论述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观看第一讲之后,有同学在周记中写道:“对于论语,我一直认为它是高不可及的,必须得仰望它。而经过于丹教授的解读之后,我迫不及待的拿起论语,顿时感受到它是这样的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今天尽管我只读了其中的几则,但它所散发出来的阵阵芳香,让我收获的人生启示却是深远的。”还有一位同学,由于他本身古典文学功底较好,观看百家讲坛之后,成了《论语》的忠实读者,每天在自己的博客上记载自己阅读论语的感受或产生的疑问。如:《春读论语——择佳婿,勿计后》《春读论语——朽木不可雕也》等。开设影视活动课程在培养初中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引导学生有效阅读名著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引导和实践,学生们开始体验到了读书的乐趣,尝到了争论的甜头,在学校里逐步形成阅读课外名著的良好风气。
2、以活动推动名著阅读
开设读书活动课。我们学校每一个班级都建立了图书角,为开设读书活动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每个学期初,根据学校开列的书目,我要求学生每人至少提供一本名著,存入班级图书柜里,由专人负责,每周开设一节读书活动课,来阅读经典名著,以创设阅读名著的浓厚的氛围,推动名著阅读的开展。
举办校园阅读节。为推动全校同学更好地开展名著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我们学校定期于每年金秋十月举办为期一周的“校园阅读节”,让学生用阅读丰润自己,用阅读提升自己。在阅读节期间,我们开展精彩纷呈的名著阅读大比拼的竞赛活动,内容包括文学名著语段诵读、文学名著读后感展评、文学名著课本剧表演等,为同学们搭建读书心得和读书成果的交流平台。以展、赛、评促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提高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学生课外阅读名著活动的开展。
试行古诗词考级制。新生进校之后,就向所有同学明确初中三年经典名著阅读的量,其中包括古诗词名篇150首。全校学生人手一本古诗词诵读卡,记录每一位同学朗读、背诵的情况,定期进行抽查、考试、定
级、发证。达到80篇为一级,100篇为二级,120篇为三级。学校推行古诗词考级制后,学生读古诗的热情空前高涨,朗读于口中,烂熟于心中,他们在学校里背,在家里也背,漫步于林荫校园,陶醉于古诗文的氛围中。通过这项活动,既增加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也提高了他们古诗文鉴赏的水平,有效地推动了学生课外阅读名著活动的开展。
开展读写大赛活动。结合名著阅读开展读写大赛,也是推动名著阅读的有效途径。为考查学生读写的综合素质,倡导经典阅读,引导体验生活,同时也为参加省、市级读写大赛选拔人才,学校每年要举办与经典名著阅读的内容有关的“读写大赛”。在学校公布的必读名著范围之内命题,针对各个年级的情况,以客观题、主观题的形式进行比赛。对学生名著阅读情况和写作能力进行基本考查。学生必须读完全部名著才能完成试题。习作部分重在阅读感悟和对生活的体验。比赛也分两个阶段:初赛为开卷,以班级为单位,在开展诵背、读书等活动基础上进行。每班选拔出五名同学参加决赛。决赛为闭卷,两个年级集中起来现场竞答。由学校抽教师统一阅卷,选出两名同学参加区级比赛。随着每年一次的读写大赛的不断开展,学生对名著阅读也越来越重视。
3、以考试促进名著阅读
定期的必读书目考查。旨在检查学生阅读与否,考查学生对作品的了解程度。初一新生开学时,我们在新生入学须知上列出初中阶段的必读书目,并且每年的五月份要进行必读书目考查。一般只对文学名著的相关常识作了解性考查。如作者、国籍(朝代)、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主要情节、人物绰号等。这对学生阅读名著是个很好的促进。当然考查的方法应该谨慎考虑,不能成为有压力的应试。
适量的名著内容考核。《新课标》对中学生名著阅读的总量有了不少于260万字的明确要求,因此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中外名著也被推上了中考前沿,有些名著也成了初中教材中必读书目,其知识点自然也就成了试题的出处之一。而且名著的阅读越来越为命题者所亲睐,考查范围也日渐扩大,在全国各地日益流行。因此我感到平时期中、期末考试的语文试卷中适当融入唐诗宋词、中华经典名著的内容,对提高学生名著阅读的质量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丰硕的阅读成果展示。为了更好地促进经典的阅读,还要重视阅读成果的展示。充分利用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和校园橱窗等阵地,让学生展示名著阅读的成果。包括读书笔记、读后感、好词佳句摘抄等展示,以及读写大赛、古诗词考级、名著阅读大比拼评比结果的展示。这样既有对初中生进行名著阅读的过程性评价,也有对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终结性评价,才能扎扎实实地激励和推进初中生名著阅读的开展。
4、以方法指导优化经典阅读
由于名著的内容大都远离学生的生活,加之篇幅较长,学生要真正读懂读完并不容易,毕竟学生目前的课业负担太重,所以有了阅读兴趣之后还要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才能使他们在阅读中能感受的阅读的乐趣,并且有所收效,愿意花时间读名著。
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读。不管阅读哪一类的名著,都必须要有层次地反复读。茅盾就曾说过:“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的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地一段一段地读,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句炼字。你读了一本名著,经过半年或几个月再拿来读的时候,你从前的心得,一定会有所修正,否则就是没有进步。”所以
说,凡是好书都得重读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日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是这个道理。既要有重读,又要有层次,有坡度、从浅入深地读,沉浸在经典名著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教会学生有针对地灵活读。对小说,可以先让他们理出小说的情节线索,掌握故事的大概,然后引导他们关注其中的人物性格和小说的深层内涵,以及小说艺术上的突出特色。阅读时,学生大都只关注情节,把故事看完就算完事。其实,情节之外,学生阅读名著时更要关注人物、欣赏人物、品味人物、评析人物,将人物作为名著阅读的突破口。因为人物是构成情节的重要因素,小说中的情节是以人物为中心开展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构成了名著的主体。人物的喜怒哀乐、一言一行、性格命运揭示了作品深刻的主题,也往往深深地抓住了读者的心,吸引读者深入其中,与人物同命运共呼吸。抓住了人物,就抓住了名著的关键。关注名著实际上也必然会关注塑造人物所运用的的一系列方法,与之相关的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阅读诗歌,要注重诵读,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像,深入感受诗的意境,进而与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
培养学生有效地动笔读。引导他们在名著阅读中养成自觉做摘录,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一是勾画圈点打问号,也就是说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可以在有困惑的地方打上问号。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为什么保尔与冬尼娅分手?”“保尔的学校里为什么一年级和高年级关于地球存在年数产生不同?”等等,作上记号留做课堂讨论时用。二是寥寥数语写批注,读到精彩的词语、句子可以写上自己简短的批注;三是不拘一格写感受,读书的感受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可以边读边写,可以读完以后再写;四是摘摘抄抄多积累,根据个人的阅读喜好,将精美难得的资料摘抄分类保存下来,这样的摘抄既可以供阅读、品味、引用的资料积累方法,也可以作为不定期对名著阅读的检查的一个有效的依据。
告诉学生有批判地辨证读。名著的内容、思想文化比较复杂,教师应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形成批判性思考。对名著的理解要结合特定的历史文化及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正确看待作品。例如:如何看待《红楼梦》中的宿命思想?如何理解《水浒》中梁山好汉的杀人放火行为?怎样认识《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浓厚的宗教色彩?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对名著进行有批判地辨证读。否则反而会起到负面影响。
三、开展名著阅读活动的启示
1、养成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和推动,阅读名著已经成为我们学生的一种习惯。图书馆、阅览室成了同学们每周必到的场所,课余时间、节假日都能看到孩子静心阅读的身影,孙悟空、汤姆索亚等中外名著中的人物也曾一度成了初中生平时最热衷的话题。初中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给他们的生活背景描上厚重的文化底色。
2、增强了学生对人生的感悟
名著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丰富的情感内涵,作家在文学名著中投入了自己深沉炽热的情感,那至死不渝的忠贞,热情似火的浪漫,纯洁无瑕的童真,舐犊情深的母爱,山盟海誓的爱情,能使读者的心灵受到震动,受到洗礼,受到启迪。名著的阅读,可以激发出初中生内在的激情,增强他们对世界、对人生、对情感的感
受力。
3、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意志力
名著阅读本身其实也是对初中生意志和毅力的考验,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很难将阅读进行到底的。啃读大部头名著的同时,也就锻炼了自己的专注力。特别是阅读一些比较难懂的经典著作,更能够使我们的性格变得沉静稳重。因为名著阅读本身就是一件能够耐得住“寂寞”的事情,因此阅读名著对训练初中生的注意力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大有裨益。
4、丰富了学生表达的词汇
由于初中生年龄小记忆力和模仿力强,因此读了名著之后学生的日常词汇里常常涌动着“水浒”的波光粼片,谈吐中也常常动荡着“三国”的风云情怀,作文中也常常跳出“西游”的风趣幽默。那种“挤牙膏”式的写作行为,干涩、寡淡,缺乏灵性的文笔也得到改变。随着名著阅读的不断开展,学生的词汇越来越丰富,语言的表现力越来越灵活。
第五篇:指导初中生阅读名著透析
指导初中生阅读名著透析
“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这,应成为语文教师的一个美好愿望。陶冶了一代代人精神的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实现这一“美好愿望”的重要手段。如何把初中学生引入名著阅读巴金说: “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但是,眼下一些人,尤其是初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并不浓厚。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由于时代的间隔,对经典名著缺乏认识;二是当今文化信息来源的多渠道且快捷,还有那些“文化快餐”的冲淡;三是初中生课业负担重,没有太多的时间用有于课外阅读,家长急功近利,眼睛紧紧盯住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分数。因此,如何把初中学生引入名著阅读,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同学们都喜欢阅读名著,也都想在中考语文中拿下名著试题得分,但由于平时没有掌握阅读名著的正确方法,因此不少同学的得分并不理想。那么,什么才是正确阅读名著的方法呢?
一、了解作者背景
在阅读名著之前,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这将有助于你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如阅读《红楼梦》,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你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际: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有的同学在答名著题时,连作者都想不起来,甚至出
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些都是对作者生平经历不甚了解的缘故。
二、理清故事情节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同学们之所以爱读名著,就是因为那里面的故事情节生动有味,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制,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全篇。如长篇小说《水浒传》,总的故事情节是写以一百零八将为首的英雄好汉们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走造反这条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九年级《语文》上册人选的《智取生辰纲》,就是节选该书的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里的“智取”就是故事的主要情节。根据中考名著题的特点,还需要同学们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故事情节。
三、分析人物性格
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我们为什么能够区分出他们呢?因为每一人物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一部《三国演义》,光主要人物就有一百多位,但一说到足智多谋为蜀汉鞠躬尽瘁的军师,我们就知道此人是诸葛亮:一提及“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权臣,我们就知道是曹操。人物性格不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就不尽相同。《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红楼梦》中刘姥姥“见笑”大观园,都是人物的性格使然。
另外,有的文学名著还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应的外号,最好也能记住,这对分析人物性格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黑旋风”是《水浒传》中李逵的外号,由此可以看出他“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性格特点:“凤辣子”是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绰号,由此可以看出他性格泼辣的特点。
四、积累名言警句
名著中都有不少名言警句,记住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利于解答试题,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又如我国四大名著中每一章回的回目,均用对偶句的形式列出,提纲挈领地概括出每一回的内容,记住它们,就记住了章节的主要内容。还有一些名著对人物有高度概括的评语,也应注意积累,如“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就是《红楼梦》中评论王熙凤在贾府悲惨下场的诗句。
五、写读后感巩固
这里的读后感有两个含义:一是读完名著后,自己写出读后感:二是看别人写的读后感,如能把二者结合起来更好。自己写读后感,势必要回顾原作,咀嚼回味,从而加深对原作的进一步理解。看别人写的读后感,既能观照自身的阅读经验,又能发现自己读后感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品读名著的方法当然不止这些,同学们也可以从阅读实践中自己摸索总结出经验。希望大家平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名著里汲取更多的养料。
六、多进行读书交流
定期(半月或一个月)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把名著带入课堂,引经据典,各抒己见,交流独到的感受。同时,要倡导一种新理念:师生同读,父母子女同读。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同读一本书,所获得的感受往往
是不同的。让师生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交流读书感受,益处多多:能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的距离:能促进学生心灵和人格的正常培养;更能提高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能力。
七、鼓励创新
鼓励学生读文学名著,就要让学生在读书中发现自己,就要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前人对文学名著往往已有定论。要鼓励学生不必拘泥于前人的定论,说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培养鉴赏能力提高研究素质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时,教师若能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与学生共同确定一个专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那么,对学生蓄积多方面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综合性全面素质,完善人格是大有裨益的。名著的容量的,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丰富而深刻,名著阅读对于本身缺乏生活体验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对青少年心灵、人格的培养有特殊的功效。名著也是最好的语文自读课本,名著阅读有利于语文课程形成开放性的学习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