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阶段应该更注重实践锻炼还是理论学习 攻辩问题
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首先,我方一辩在立论中已阐述了实践锻炼与理论学习二者的逻辑关系。显而易见,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没有源又何来的流呢?无源之水早晚会枯竭的啊,对方辩友!无父母何来子女,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是不是说你的父母比你不重要呢?
其次,实践锻炼是对多个层次能力的提高,而理论学习则是对知识的积累,二者有着质的区别,难道说我积累了许多造钱的知识就等于我能造钱吗?显然不是哦。我方已在立论中说过,无论是理论学习的过程还是理论学习之后,都需要实践锻炼这个至关重要的过程,才能化为己有,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最后,大学是一个步入社会的过度阶段,大学阶段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去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实践锻炼可以更好地提升我们大学的综合能力,没有良好的综合能力又如何去适应企业的需求呢?如果按照对方的观点,我们只能等着天上吧唧吧唧掉馅饼了。
①对方辩友是否承认理论来源于实践锻炼,是或不是?
是→ 那么即实践锻炼是源,理论是流。那么对方辩友认为我们更应该注重源还是流? 否→那么请对方辩友告诉我,理论源自何处?
②源→那么对方是不是赞同了我方的观点呢。
流→如果没有源又何来的流?
③对方辩友,请问知识的积累等于各项能力的提高吗?等同或者不等同?
等同→那么对方是不是要告诉我们积累了很多原子弹的知识就等同于会造原子弹吗?
不等同→那么请问我们更注重知识的积累有利于我们综合能力的提高还是各项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我们综合能力的提高?前者还是后者?
④前者→然而再多的知识积累能培养出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吗?
后者→那么时间锻炼就是对多个层次能力的提高。
⑤对方辩友,陆游告诉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请问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是否需要通过实践锻炼来取得更好的效果?
是→那对方辩友不就是站在我们的立场了。
否→那么请问对方辩友,学单词发音的时候,是否需要动口呢?还是在那研究这块肌肉怎么动,那块肌肉怎么动呢?
⑥对方辩友,请问你去学游泳,是要和一个强于游泳理论而游泳技术一般的人,还是一个强于游泳技术而游泳理论一般的人呢?前者还是后者?
前者→那等对方辩友溺水的时候,那个人还在岸上和你讲溺水后该怎么做呢。
后者→所以说我们要更注重实践锻炼。
对方辩友,为什么我们上游泳课,理论课就上了一节课,而实践下水锻炼却是一学期,请问我们多上理论课能更好的掌握游泳能力还是实践课?
前者→列宁还告诉我们: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
后者→我方观点。
第二篇:大学阶段应该更注重实践锻炼还是理论学习攻辩小节
谢谢主席、评委,我方一辩已在立论中阐述大学阶段主要任务时理论学习以此积累专业知识,而且必须在大学这个关键时期学习才最有效。首先,我方质询环节中第一个问题中教育部关于学生义务的轨道正说明了这点。而且我系的综合测评中专业学习与文体实践的比例设置不也说明了理论学习比实践更重要吗?
其次,我方认为大学时间短暂,精力有限,更应在这样的条件下努力学习理论知识。而对方辩友却坚持认为要将时间和精力花在时间锻炼。这就好比家门口有清澈的长江水不喝,却还要大老远跑去喝浑浊的黄河水,远水难解近渴啊,对方辩友!为何对方辩友身在校园中却不好好利用资源呢?我真是为对方辩友感到惋惜。对方在浪费资源的同时,还斩钉截铁的告诉我们因为我们缺少时间锻炼,所以它更重要。然后更少的东西就更重要吗?这是一个必然判断吗?我方的阳光与空气的比喻就很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我只能感慨一句,对方辩友为了光明而抛弃生命的精神真是伟大啊!
再者,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理论学习可以创造出新的知识,而时间锻炼只是对已有知识的检验。对方辩友告诉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那我就想了,10岁的女孩史密斯是不是要等到被海啸淹死了才明白:“哦,原来地理知识是这样的!”李时珍唱遍百草写下《本草纲目》,可是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我要“躬行”,结果第一就尝到毒草死了,才明白:“哦,原来李时珍说的没错。”我想对对方辩友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啊”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终究是肤浅的。对方辩友,没有理论指导,跑到黄河看到只是一坨一坨黄水灾流,看到比萨斜塔,对方辩友还会说:“哎呦,这塔怎么造歪了”。
最后,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理论学习更有利于我们的发展。没有理论学习,一个工人再多就做到车间主任、厂长,做不到高层管理。没有理论学习,一个学习毕业了就流于导购员、促销员。对方辩友,邓小平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没告诉我们实践锻炼是第一生产力啊。
第三篇:大学阶段应该更注重实践锻炼还是理论学习立论
立论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方的观点是:大学阶段更应该注重实践锻炼。
“实践锻炼”是指通过学习、生产劳动、社会斗争和工作实践等,使觉悟、工作能力等得到提高,从而去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应该”二字指出我们的今天辩论的是一种理想上的状态,而现实的状况却仍与理想的状况存在一定的距离,也正是因为这个“距离”使得我们今晚的辩论非常有意义。而“注重”的意思是看重,即今天晚上我们所要讨论的是大学阶段,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我们更应该看重哪一个。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并不存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困惑,而在两者同时能拥有的情况下,即在我方不否认理论学习重要性的前提下,我方一致认为大学阶段更应该注重实践锻炼。
现在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简要地阐述我方的观点:
第一,从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二者的逻辑关系来看,理论来源于实践锻炼,且服务于实践锻炼,理论学习的价值需要通过实践锻炼来体现,实践锻炼是为了证明理论学习是否科学,是否符合事物的发展。培根曾经说过:“理论知识本身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即实践锻炼中体现。”大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永远只停留在一种理论层面,而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就必须在实践锻炼中得以实现。
第二,从价值层次上来看,实践锻炼是对觉悟、工作能力等多个层次能力的提高,这是一个程度上由浅及深的提高,而理论学习则停留对知识的积累。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即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锻炼,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而这就是我们所要提高。再者,“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这是学者的一种躬行。二是学习理论之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已有,转为己用。无论是从一个角度来看,我们都必须更注重于实践锻炼这个过程,在实践锻炼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得到提高。
第三,从实践锻炼与理论学习的平衡性上来看,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是大学阶段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而如今教育部的义务规定迫使当今大学生将重心放在理论学习上,从而使实践锻炼比重相对较少。在实践锻炼处于弱势地位的情况下,为了使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而发挥最佳的效果,我们现阶段必须鼓励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更加注重实践锻炼,因为一味地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理论学习上,其结果只是“赵括带军,纸上谈兵”,而且在时间和精力两个方面对实践锻炼的投入都不够多,更何谈对实践能力的提高?
第四,从社会需求层面上来看,大学阶段是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我们大学生在大学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去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我国现阶段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国家和社会为了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应用型的实践性人才远大于基础学科人才,而且具调查报告显示,现代企业的涉猎目标集中在应用学科专业和综合实践型人才。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更是应该注重实践锻炼。
大学阶段,既是一个接受教育的过程,又是一个主动去领悟、形成自己的东西的过程,怎么把学习到的理论变成自己的东西,要靠实践去把它消化、吸收,在实践锻炼的过程当中加深认识、加深体会,最后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血肉、自己的头脑和灵魂。所以,综上所述,我方一致认为----大学阶段更应该注重实践锻炼。
第四篇:在校大学生应该更注重实践锻炼辩论会一辩稿
平台:在校大学生应该更注重理论学习还是更注重实践锻炼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辩稿数学115班 刘威
尊敬的主席,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很荣幸,今天能和对方辩友一同站在这里,探讨“在校大学生应该更注重实践锻炼”的问题。理论是基石,实践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所以应该在夯实理论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实践理论,创造价值!在校大学生应该更注重实践锻炼是指在校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实践锻炼,将理论性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之中,实践锻炼的过程就是检验真理的过程。离开实践的理论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校大学生必须坚定的走自己的实践锻炼的道路。
下面我将从以下3点来阐述我方的观点,在校大学生应该更注重实践锻炼的深层原因和重大影响。
第一,从大学教育的目的来看,高等教育法中指出,大学教育应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科技人才。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是具有动手能力,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而不是读死书的人才。大学是一个由学生时代转向社会的过渡,大家都说大学就是半个社会,是让你在这个阶段多参加实践,提高自己能力的时候,也是为了以后的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如果我们每天还都是钻在课本理论里,也许到了社会上我们要从新适应社会。再者,为什么当今社会在招聘时会有这么一个问题“是否有工作经验”呢?所以在校大学生应该更注重实践锻炼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第二,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我们学习了再多的理论,都需要我们通过实践来更好的发挥理论的作用。有的人学富五车,可是在实践中却不行。为什么呢,实践与理论是不一样的,光学好理论是不行的,必须要把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对社会有效益。今年4月,教育部章副部长说了这么一句话“大学生如同农民工”。我们知道,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学生辛苦多年却无法在市场的大潮中找到自己落脚的地方,就是因为他们空有一腔学识,却不能把理论知识熟练的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在校大学生应该更注重实践锻炼才能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
第三,马克思说过“实践里面出真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理论知识上有一定的基础,我们需要去实践去磨合去消化我们的知识。比如说仅仅从书上学得一些驾驶知识就学会驾车了吗?实实在在地去驾车才是最重要的。理论永远是理论,实践才是真理,你只有在实践中去运用你所学到的理论,才能发现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人不可以自己骗自己,在自己内心中一定要明白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只有通过实践锻炼才能够让你在实际操作中驾轻就熟的运用这些理论,更好的提高自己!所以在校大学生应该更注重实践锻炼才能更好的认知理论知识。
莎士比亚曾说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坚硬优质的钢条,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瑰丽美观的贝壳是经过水冲日曝而得的。我们的意志和毅力也必须在火热的斗争中接受严峻的考验,去经受长期的锻炼。”所以我方一致人为:在校大学生应该更注重实践锻炼。
谢谢大家!
2011/10/12 1:06
第五篇:大学生应该更注重学习四辩初稿
谢谢主席,大家好~
纵观全场,我们不难发现,对方一直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前提下来讨论今天的辩题,他们把实践无限的美化,错误的认为参于实践就能获得成长,其实成长是一个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过程,实践只能为再学习提供源材料,就好比你做实验,是为你做实验报告做思考与总结提供依据罢了。
再来看对方是怎么评判应该更注重,假设1因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更注重的是交际、配合、实践经验,所以大学生应该更注重实践。这显然是一种循环论证,凭什么人才更注重的就是实践经验了呢?
再说了,当代社会是一个现实的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社会,社会适应能力才是人才的评判标准,而自学能力才是你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能力具体表现。请大家明确,一个人自学能力的高低,不是在于他能在实践前做多少知识储备,更不是从事实践本身,而是他实践之后能否通过再学习促成自己的成长。
假设2因为“实践”在大学生的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给予的注重程度远远不够,所以大学生应该更注重实践。这是何等苍白无力的标准,难道“学习”的作用可以被替代,只看实践不看学习,这是第一层的以偏概全。现实当中,65%以上的大学生为了参与社团活动、兼职等实践活动毅然选择了旷课、逃课,把学生的本职工作当成了兼职,这难道不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作法吗?这是第二层的以偏概全。
一个错误前提还加上一个片面的评判标准,那这套论证逻辑到底具有几分的可信度呢?
相较之下,我方的论证更加严谨、细腻。分别从社会与人个2个层面,教育的本质是自学能力、大学生的求知特性、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现实状态中学习与实践的本末倒置、对再学习的混然不知5个点进行了论述,在此就不再重复。今天我们只想告诉大家,大学来之不易,珍惜学习的光阴,不要到时悲叹“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更重要的是,不要把学习仅仅当成是从前人那里获取知识、撑握规律的过程,请认清再学习的部分才是我们能力的提升,才是我们最最应该注重的。
相信来到这里的都是爱辩论的人,都能明白,准备辩论赛让我们学会了很多,我们享受比赛给大家带来的快乐,然而,不管谁胜谁负,不管是对方辩友还是所有的观众,请别忘记思考每个辩题背后的意义,请别忘记赛后的思考与总结才是我们前进的脚步,请别忘记只有这样学习才能够让我们不断成长。